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359 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文献综述-修改1

l359 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文献综述-修改1

l359 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文献综述-修改1
l359 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文献综述-修改1

本科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班级 111班

姓名钱佳慧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

2014年11月

一、引言

网络直播平台,广义上可以分为视频直播、文字直播、语音直播。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视频直播。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大概有二百多家在线直播平台,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也在日益增长。本论文之所以以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2016 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据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 到2016 年中国存在接近200家在线直播平台。直播平台的内容也从早起靠网红和游戏吸粉,变成了直播内容丰富的大杂烩,并且凭借强大的人气开始吸引更多的精英加入直播。

本文通过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直播行业进行分析,通过网络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网络直播行业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二、网络直播的定义

由于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现象,因此学界对于网络直播的定义并不统一,不同学者对于网络直播的划分还存在着一些差异。通过整理先前的研究根据直播的形式和内容,网络直播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型网络直播,通过采集电视模拟信号,然后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到视频网站供人观看。第二类是新型网络直播,用户自行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将现场音频和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其从内容的生产、传播到反馈整个传播过程都依托于网络和用户,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传统型网络直播与本文要研究的新型网络直播采用相似的技术手段十分容易混淆,为了将两者更加清晰地区分开下文将两者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传统型网络直播实质上是一种媒介融合行为,将相同的内容搬到了不同的媒介上,以网络为载体扩大了内容的传播范围。通过网络看电视卫星直播的内容,受众相当于在观看“网络电视”,并没有体现互联网的特点。新型网络直播则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具有实时、快速、内容多样化、表现形式丰富、互动性强、传播场景化、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其次,传统网络直播的节目基本不含有用户原创内容,一般以PGC和OGC的内容为主。而新型网络直播的内容则是依托用户创造,其内容以UGC为主。用户只需具备例如手机或者电脑等简单的信号采集设备,就可以把现场的音频和视频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发布给受众观看。网络直播对于内容制作者即网络主播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没有任何要求和标准,只要具有摄像头和网络直播客户端,谁都可以将其生活中的场景和动态在网络上进行展示。直播的制作者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可

以决定直播内容和时长等。再次,传统型网络直播缺乏互动,反馈性差。受众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只是观看者的身份,并不能够参与到直播过程当中,没有发挥网络的互动性。新型网络直播平台是以“主播一观众”互动为核心,用户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新型网络直播的诸多特性赋予受众多重身份,受众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还是内容的消费者和评判者。

三、网络直播的现状

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全部网民比例的比例为45.8%。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网民都会接触直播,直播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以下对直播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2016年国内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达208.3亿元,同比增长180.1%,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突破400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蕴含着诱人的利润商机。2017-2022年视频点播或直播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以互联网公司陌陌为例,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6年财报中,直播业务全年营收高达3.769亿美元,占比超过68%。

与半年前相比,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和在网民中的整体占比皆出现下降。从用户数来看,直播平台的日子已经不那么好过了。

而各大直播平台的活跃用户都有明显的下降,据悉已经有上百家直播平台关闭。直播行业断崖式下跌,行业危机开始渐显。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从野蛮走向冷静其实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而直播行业的危机也是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相关人员表示:没有自己内在实力的平台注定被淘汰,斗鱼现在发展势头很强劲,数据排名靠前。映客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直播平台越来越多,但相反的是,用户数量却在减少,加上资本的冷静,导致了直播行业的危机,很多直播平台不得不面临关闭。但是这也是一个整顿的过程,有助于建立一个贴近用户的良性循环的直播生态。直播行业作为共享经济的前一个风口,它从火热到理性的过程或许可以给共享经济以参考。

四、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受众性别失衡导致直播色情内容泛滥

马川的《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中指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网络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在性别构成方面,我国

男性网民占52.4%,女性网民占47.6%,总体上男女构成己经趋于均衡。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在游戏直播、体育直播、演绎直播中的男性用户占比都接近7成,男性用户成为了网络直播的主要受众。根据网易直播平台网易C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首份网络主播数据报告显示,男性主播仅占了20%,而女性主播占比高达80%。这一失衡的比例显示出了在直播平台中消费女性的特征。直播用户的性别比例失衡,造成了网络主播女多男少的现象。

在网络直播平台发展初期,由于缺乏法律监督和完善的网络直播内容监管制度,不少平台涌现出了色情庸俗的内容来博受众眼球。主播为了追求高名气和高收入,在直播中讲“荤段子”,语言低俗、爆粗口来娱乐受众。有的主播则通过衣着暴露、故意走光、直播更衣等卖弄色相的手段取悦观众,使得网络淫秽色情行为在网络直播中层出不穷。2016年1月份斗鱼平台竟然爆出有主播‘直播造人’的丑闻,将网络直播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触动了国人的道德底线。网络直播追求热闹狂欢,用浮夸的形式带来感官冲击的快感,满足男性用户的一些低级趣味,己经沦为“在线夜总会”。

(二)受众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直播内容低俗化

马川的《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中指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6年发布的报告,我国绝大部分网民只具备中低等教育程度,拥有大学及本科以上学历的网民仅占11.5%。与2015年相比,拥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及初中学历的网民占比都有所下降分别占26.2%和37.3%,而拥有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则呈现增长态势分别达到了15.9%。根据数据显示,低学历人群在网民中占比不断增长,由此也带来了中国网民素质的下降。这类网民集中于游戏和秀场,使用网络直播的主要目的属于第五类,消磨时光,避免孤单无聊或者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由于受教育水平低,造成个人欣赏水平和辨别能力低,对于低俗、色情、暴力、猎奇等内容的消费需求较高,这也是造成直播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对策建议

(一)坚持内容为王

方宇荣《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指出自媒体时代,直播平台的竞争力更取决于优质内容。网络直播的发展并不一定依靠网红,“内容为王”方为上策。网络直播平台虽风头正劲,但也居安思危。“内容为王”必须成为网络直播发展的前行方向及行业遵循的准则,这是网络直播发展所需,也是公众审美所需。由于优质内容资源不足导致互相抄袭、恶性竞争等直播乱象。

“与早期的视频网站发展类似,直播平台也需要更为专业的内容。开发头部内容、抢下优质的直播资源、开发多元化盈利模式是直播行业发展的关键”总之,互联网直播平台得以发展的契机在于首次让内容接受者也能够自由成为内容制造者,与其他受众分享自己的相关内容,所以立足于内容本身,持续性为观众寻找内容爆点,是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主播、观众应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平台内容生态。

(二)坚持技术创新

方宇荣《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指出在直播行业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那就是在视频直播中普遍存在的高卡顿延迟。如果一个当红主播在直播时卡顿一次,每次十五秒钟,那么将流失五千名观众和七百位粉丝,减少 10%-15%的收入。但面对如此严重的卡顿问题,整个行业却似乎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如果放任目前这种卡顿普遍存在的情况恶化下去,那么未来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主播,而是整个直播平台乃至直播行业。

直播平台习惯于用不断加大 CDN 的使用量来解决卡顿和延迟,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会带来高额的带宽成本,最终难以为继。2016 年 5 月,宋仲基在中国举行粉丝见面会,并在线上同步直播,最高峰时有 1100 万人同时观看。为满足这些用户能够看到最起码清晰度的画面(800k 码率),当月直播平台在带宽上花费了至少 4000 万元。此事反映出直播平台带宽成本之高。斗鱼副总裁高翔公开承认斗鱼花费在带宽上的成本要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前 YY 执行副总裁曹津则认为,目前游戏直播平台所花费的宽带成本大概占据整体运营成本的百分之四十。根据欢聚时代 2015 年 Q4 财报,欢聚时代每月的带宽支出在五千万元以上。但即便在宽带费用如此之高的情况下,直播平台仍然普遍存在严重的卡顿现象。

这些数据揭示出一个事实:解决直播卡顿无法单纯依靠不断加大 CDN 带宽的使用量。而卡顿和延迟,实际上就是技术问题。要真正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方法是技术创新。但这些创新不是来自于直播平台本身,而是来自直播背后的CDN 技术服务企业。如果不从技术层面去加以解决,而是简单、一味地加大带宽使用量、扩容服务器,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只会让企业背负愈发沉重的运营成本。

(三)坚持直播+的传播模式

方宇荣《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指出直播平台应坚持直播+的传播模式。各大直播平台应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积极吸收各类品牌进入直播+的范围。以全民 TV 为例,作为一

家综合性多领域的直播互动平台,自从 2015 年上线以来,直播内容从单纯的各热门游戏发展到全民星秀、电竞赛事、明星访谈、户外直播、体育直播等多元化的直播内容,其开启的直播+营销商业新模式覆盖了演唱会、上海迪士尼、新闻发布会,去哪儿旅行、欢乐谷、苏宁易购、电影首映会等多方面内容。在直播市场竞争激烈,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跨界合作,多样化的取材,极大丰富了直播内容的多样性,提升了内容品质。

七、总结

以上学者对直播行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网络直播的概念都进行了定义,着重详细介绍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理论,写了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模式、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制伦理和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的相关研究成果。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平台不再被视为单一的游戏直播平台,开始涉及娱乐、电商、新闻、科技等领域,直播内容向多元化发展。网络直播凭借其实时直播的真实性、移动端的便捷性、即时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成为了互联网最新的引爆点。直播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吸引了更多学者去探究网络直播的传播特征以及发展前景。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成果都比较新,这些文章大多数都选取从网络主播、直播平台和监管部门三个方面对直播乱象进行分析及提出改进措施。这就造成国内研究忽略了受众在网络直播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论述了受众对于网络直播的媒介期待,具体研究了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艺. 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2):106-106.

[2] 陈洁.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与资本的较量[J]. 视听界, 2016(3):63-67.

[3] 陈静, 胡亚亚.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探析——以一直播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18):3-5.

[4] 王松. 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8):58-58.

[5] 刘荷花. 基于Linux的网络直播平台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11, 37(13):229-232.

[6] 周世骥, 王亚旭, 王继见. 网络直播平台模式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7, 19(2):154-156.

[7] 史昱天, 朱庆华, 赵宇翔,等. 基于链接分析法对国内网络直播平台综合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7, 1(9).

[8] 刘金星. 让网络直播平台运行在法治轨道上[J]. 新闻前哨, 2016(8):48-50.

[9] 刘凯. 网络直播平台改变综艺节目格局[J]. 新媒体研究, 2016, 2(17):51-52.

[10] 黄文丽, 于渤.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J]. 商, 2016(27).

[11] 刘佩佩. 互联网媒体时代体育赛事网络直播平台发展现状分析——以乐视体育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2):233-233.

[12] 喻昕, 许正良. 网络直播平台中弹幕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研究——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J]. 情报科学, 2017(10).

[13] 张旻. 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记者, 2016(5).

[14] 贾超然.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探析[J]. 新媒体研究, 2017, 3(1):3-4.

[15] 续蔚一. 网络直播平台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18):10-10.

[16] 刘晓静. 分化的受众与专业化的内容:网络直播平台初探[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1):247-248.

[17] 纪蓓. 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模式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5):13-14.

[18] 杜治平, 刘倩. 网络直播平台也要守住道德底线[J]. 人民论坛, 2017(21).

[19] 陈洪鑫. 打造网络直播平台的五大策略——以PPTV第一体育为例[J]. 传媒, 2016(7):62-63.

[20] 黄道华. 应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教学成效研究——以新闻出版类继续教育为例的调查[J]. 中国出版, 2017(8):31-34.

[21] Bischoff G. On24 adds social-networking functionality to webcast platform[J]. 2012.

[22] Welch K. Build cross-platform apps in C# with Xamarin forms - O'Reilly Media Free, Live Events[J]. 20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