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

最新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

最新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
最新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

附件1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类型序

指标考核要求备注

一、综合管理(8)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

①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

职能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依照相

关法律法规有效行使园林绿化行业管

理职能;

②专业管理机构领导层至少有1-2位

园林绿化专业(其中地级以上城市至少

2位)人员,并具有相应的城市园林绿

化专业技术队伍,负责全市园林绿化从

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护

管理的全过程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

护专项资金

①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

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保障园林绿化

建设、专业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相关人

员经费;

②近2年(含申报年)园林绿化建设资

金保障到位,与本年度新建、改建及扩

建园林绿化项目相适应;

③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与各类城市绿地

总量相适应,且不低于当地园林绿化养

护管理定额标准,并随物价指数和人工

工资增长而合理增加。

3

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

①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

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独立或

合作模式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并具

有与城市(区)规模、经济实力及发展

需求相匹配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健

全、管理规范、资金保障到位;

②近2年(含申报年)有园林科研项目

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

③开展市花、市树研究及推广应用。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实施

①《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后一年内完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修)订工作;

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

划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编制(修订),与

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协

调,并依法报批,实施情况良好。

①为否决

5城市绿线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

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

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

(GB/T51163-2016)要求划定绿线,并

在两种以上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设立

绿线公示牌或绿线界碑,向社会公布四

至边界,严禁侵占。

否决项

6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

建立健全绿线管理、建设管理、养护管

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

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城市园林绿

化法规、标准、制度。

7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

息技术应用

①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

管理系统、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

享平台,并有效运行;

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

监管;

③可供市民查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

监督。

8城市公众对城市园林

绿化的满意率(%)

≥80%

二、绿地建设(1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6%

10建成区绿地率(%) ≥31% 否决项

11

人均

公园

绿地

面积

(㎡/

人)

人均建设用地

小于105㎡的

城市

≥8.00㎡/人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人均建设用地

大于等于105

㎡的城市

≥9.00㎡/人

12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

径覆盖率(%)

≥80%;

5000㎡(含)以上公园绿地按照500m

服务半径考核,2000(含)-5000㎡的

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历

史文化街区采用1000㎡(含)以上的

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

否决项;考

核范围为

城市建成

13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

≥0.06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4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

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

率(%)

≥60%

1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

低值(%)

≥2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6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

绿地面积最低值(㎡/

人)

≥5.00㎡/人

否决项;考

核范围为

城市建成

17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

绿地达标率(%)

≥9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8园林式居住区(单位)、

达标率(%)或年提升

率(%)

达标率≥50%或年提升率≥1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9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

≥9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2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

≥8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21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

≥8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22植物园建设地级市至少有一个面积40公顷以上的植物园,并且符合相关制度与标准规范要求;地级以下城市至少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建有树木(花卉)专类园。

三、建设管控(11)23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综

合评价值

≥8.00

24公园规范化管理

①公园管理符合公园管理条例等相关

管理规定;

②编制近2年(含申报年)城市公园建

设计划并严格实施;

③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等相

关标准规范要求;

④对国家重点公园、历史名园等城市重

要公园实行永久性保护;

⑤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符合《城

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暂行办

法》等要求,保障公园的公益属性。

25公园免费开放率(%) ≥9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26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

能完善建设

①在全面摸底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城

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或在《城市

绿地系统规划》中有专章;

②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中水、

电、通讯、标识等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规

范要求。

27城市绿道规划建设

①编制城市绿道建设规划,以绿道串联

城乡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

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提供亲近自

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

通过绿道合理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

间及历史文化节点,科学保护和利用文

化遗产、历史遗存等;

②绿道建设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③绿道及配套设施维护管理良好。

28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

保护

①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保护率

100%;

②完成树龄超过50年(含)以上古树

名木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

保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29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①园林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栽植全冠苗木为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大广场、喷泉、水景、人工大水面、大草坪、大色块、雕塑、灯具造景、过度亮化等;

②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优先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种苗,严格控制反季节种植、更换行道树树种等;

③因地制宜推广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

30立体绿化推广因地制宜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且效果良好。

31城市历史风貌保护①已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经过审批,实施效果良好;

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得到有效保护。

32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

然遗产保护与管理

①依法设立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的管

理机构,管理职能到位,能够有效行使

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职责;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②规划区内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

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

律法规与国际公约进行保护管理;

③具有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

划》等规划,严格履行风景名胜区建设

项目审批等手续。

33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编制海绵城市规划,并依法依规批复实施,建成区内有一定片区(独立汇水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四、生态环境(9)34城市生态空间保护

①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

得到较好保护,显山露水,确保其原貌

性、完整性和功能完好性;

②完成城市生态评估,制定并公布生态

修复总体方案,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

设区城市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县级

城市为市

域范围

35

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①结合绿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

护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统筹城乡

生态空间;

②合理布局绿楔、绿环、绿道、绿廊等,

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

湖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连接,将自然要

素引入城市、社区。

设区城市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县级

城市为市

域范围

36生物多样性保护

①已完成不小于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

资源普查;

②已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和实施方案;

③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0。

37城市湿地资源保护

①完成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

②已编制《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及

其实施方案,并按有关法规标准严格实

施。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38山体生态修复

①完成对城市山体现状的摸底与生态

评估;

②对被破坏且不能自我恢复的山体,根

据其受损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坡整形、

矿坑回填等工程措施,解决受损山体的

安全隐患,恢复山体自然形态。保护山

体原有植被,种植乡土、适生植物,重

建山体植被群落。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39废弃地生态修复

科学分析城市废弃地的成因、受损程

度、场地现状及其周边环境,运用生物、

物理、化学等技术改良土壤,消除场地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安全隐患。选择种植具有吸收降解功

能、抗逆性强的植物,恢复植被群落,

重建生态系统。

40城市水体修复①在保护城市水体自然形态的前提下,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开展以控源截污为

基础的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保护水生态

环境,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水体

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拓展亲水空间;

②自然水体的岸线自然化率≥80%,城

市河湖水系保持自然连通;

③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50%;

④建成区内消除黑臭水体。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4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天)

≥292天

42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

≤3.0℃

五、市政设施(6)43城市容貌评价值≥8.00

44

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

合格率(%)

≥99%

45城市污水处理

①城市污水处理率≥90%;

②城市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

90%。

①为否决

46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

100% 否决项

47城市道路建设

①城市道路完好率≥95%;

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实施

方案,确保2020年达到城市路网密度

≥8公里/平方公里和城市道路面积率

≥15%。

48城市景观照明控制

①体育场、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

性照明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

物的夜间照明严格按照《城市夜景照明

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被照对象照度、

亮度、照明均匀度及限制光污染指标等

均达到规范要求,低效照明产品全部淘

汰;

②城市照明功率密度(LPD)达标率≥

85%。

六、节能减排(4)49

北方采暖地区住宅供

热计量收费比例(%)

≥30%

50林荫路推广率(%) ≥7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51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制定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获得批准并已实施。

52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

①近2年(含申报年)新建建筑中绿色

建筑比例≥40%;

②节能建筑比例:严寒寒冷地区≥60%,

夏热冬冷地区≥55%,夏热冬暖地区≥

50%;

③制定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政

策措施。

七、社会保障(4)53住房保障建设

①住房保障率≥80%;

②连续两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

率≥100%。

54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①建成区内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和城

市危房改造,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

物业管理;

②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并按规划实施。55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

务、公厕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

56无障碍设施建设

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

设有无障碍设施,其使用及维护管理情

况良好。

综合

否定项57

对近2年内发生以下情况的城市,均实行一票否决:

①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等方面的

重大事故;

②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等方面的重大违法建设事件;

③被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

④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类型序

指标考核要求备注

一、综合管理(8)1

城市园林绿化管

理机构

①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职

能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依照相关法

律法规有效行使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职能;

②专业管理机构领导层至少有2-3位园林

绿化专业(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3位)人

员,并具有相应的城市园林绿化专业技术

队伍,负责全市园林绿化从规划设计、施

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指

导服务与监督管理。

2

城市园林绿化建

设维护专项资金

①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

化建设和维护资金”,保障园林绿化建设、

专业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相关人员经费;

②近3年(含申报年)园林绿化建设资金

保障到位,与本年度新建、改建及扩建园

林绿化项目相适应;

③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与各类城市绿地总量

相适应,且不低于当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定额标准,并随物价指数和人工工资增长

而合理增加。

3

城市园林绿化科

①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和

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独立或合作模

式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并具有与城市

规模、经济实力及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技术

队伍,且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资金保障

到位;

②近3年(含申报年)有园林科研项目成

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

4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编制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后一年内完成《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修订工作;与城市总体

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协调,并依法

报批,实施情况良好。

5城市绿线管理

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市

绿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城

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

要求,根据修订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媒体上向

社会公布;现状绿地都已设立绿线公示牌

或绿线界碑,向社会公布四至边界。

否决项

6城市园林绿化制

度建设

建立健全绿线管理、建设管理、养护管理、

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

木保护、义务植树等城市园林绿化法规、

标准、制度。

7城市数字化管理①已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有效运转,可供市民查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②城市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建成区公共区域的监管范围覆盖率100%。

8公众对城市园林

绿化的满意率

(%)

≥90%

二、绿地建设(10) 9

建成区绿化覆

盖率(%)

≥40%

10

建成区绿地率

(%)

≥35% 否决项

11

人均

公园

绿地

面积

(㎡

/人)

人均建设

用地小于

105㎡的

城市

≥10.0㎡/人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人均建设

用地大于

等于105

㎡的城市

≥12.0㎡/人

12

公园绿地服务半

径覆盖率(%)

≥90%;

5000㎡(含)以上公园绿地按照500m服

务半径考核,2000(含)-5000㎡的公园

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历史文化街

区采用1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

300m服务半径考核。

否决项;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3

建成区绿化覆盖

面积中乔、灌木所

占比率(%)

≥70%

14

城市各城区绿地

率最低值(%)

≥28%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5

城市各城区人均

公园绿地面积最

低值(㎡/人)

≥5.50㎡/人

否决项;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6园林式居住区

(单位)、达标

率(%)或年提升

率(%)

达标率≥60%或年提升率≥1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7城市道路绿地达

标率(%)

≥8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18城市防护绿地实

施率(%)

≥90%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三、建设管控(8) 19

城市园林绿化建

设综合评价值

≥8.00

20公园规范化管理

①公园管理符合公园管理条例等相关管理

规定;

②编制近3年(含申报年)城市公园建设

计划并严格实施;

③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等相关

标准规范要求;

④对国家重点公园、历史名园等城市重要

公园实行永久性保护;

⑤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符合《城市

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

要求,保障公园的公益属性。

21

公园免费开放率

(%)

≥95%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22

城市绿道规划建

①编制城市绿道建设规划,以绿道串联城

乡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系统相衔接,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

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通过绿道

合理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

化节点,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

遗存等;

②绿道建设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等

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③绿道及配套设施维护管理良好。

23

古树名木和后备

资源保护

①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保护率

100%;

②完成树龄超过50年(含)以上古树名木

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保护责

任单位或责任人。

24节约型园林绿化

建设

①园林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栽植

全冠苗木为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

树移植、大广场、喷泉、水景、大人工水

面、大草坪、大色块、雕塑、灯具造景、

过度亮化等;

②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优先使

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种苗,严格控制行道树

树种更换、反季节种植等;

③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

施和实施方案,立体绿化面积逐年递增且

效果良好;

④因地制宜推广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

25风景名胜区、文

化与自然遗产保

护与管理

①依法设立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的管理

机构,管理职能到位,能够有效行使保护、

利用和统一管理职责;

②规划区内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

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与

国际公约进行保护管理;

③具有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等规划,严格履行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审

批等手续。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26海绵城市规划建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编制海绵城市规划,

并依法依规批复实施,建成区内有一定片

区(独立汇水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四、生态环境(9)27

城市生态空间保

①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得到

较好保护,显山露水,确保其原貌性、完

整性和功能完好性;

②完成城市生态评估,制定并公布生态修

复总体方案,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

③有成功的生态修复案例及分析。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28

生态网络体系建

①结合绿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

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统筹城乡生态

空间;

②合理布局绿楔、绿环、绿道、绿廊等,

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等

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连接,将自然要素引入

城市、社区。

设区城市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县

级城市为

市域范围

29生物多样性保护①完成不小于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资源普查;

②已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③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记录、评价数据,综合物种指数≥0.6,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0。

30城市湿地资源保

①完成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

②已编制《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及其

实施方案,并按有关法规标准严格实施。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31山体生态修复

①完成对城市山体现状的摸底与生态评

估;

②对被破坏且不能自我恢复的山体,根据

其受损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坡整形、矿坑

回填等工程措施,解决受损山体的安全隐

患,恢复山体自然形态。保护山体原有植

被,种植乡土、适生植物,重建山体植被

群落;

③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率每年增长不少于

10个百分点或修复成果维护保持率≥

95%。

设区城市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县

级城市为

市域范围

32废弃地生态修复①科学分析城市废弃地的成因、受损程度、

场地现状及其周边环境,运用生物、物理、

化学等技术改良土壤,消除场地安全隐患。

选择种植具有吸收降解功能、抗逆性强的

植物,恢复植被群落,重建生态系统;

②废弃地修复再利用率每年增长不少于

10个百分点或修复成果维护保持率≥

95%。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33城市水体修复①在保护城市水体自然形态的前提下,结

合海绵城市建设开展以控源截污为基础的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保护水生态环境,恢

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水体水质,提高

水环境质量,拓展亲水空间;

②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城市河湖水系

保持自然连通;

③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60%;

④建成区内消除黑臭水体;

⑤《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规定

的内涝防治重现期以内的暴雨时,建成区

内未发生严重内涝灾害。

考核范围

为城市规

划区

34全年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天)

≥292天

35城市热岛效应强

度(℃)

≤2.5℃

五、市政设施(6)36城市容貌评价值≥9.00

37

城市管网水检验

项目合格率(%)

100%

38城市污水处理

①城市污水应收集全收集;

②城市污水处理率≥95%;

③城市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100%;

④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

200mg/L或比上年提高10%以上。

②为否决

39城市垃圾处理

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②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达到I级标准,焚

烧厂全部达到2A级标准;

③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

④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基本

建立。

①为否决

40城市道路建设

①城市道路完好率≥95%;

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实施方

案,确保2020年达到城市路网密度≥8公

里/平方公里和城市道路面积率≥15%。

41

城市地下管线和

综合管廊建设管

①地下管线等城建基础设施档案健全;

②建成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③遵照相关要求开展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

设及运营维护工作,并考核达标。

六、节能减排(5) 42

城市再生水利用

率(%)

≥30%

43

北方采暖地区住

宅供热计量收费

比例(%)

≥40%

44

林荫路推广率

(%)

≥85%

否决项;

考核范围

为城市建

成区

45

步行、自行车交

通系统

①制定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

获得批准并已实施;

②建成较为完善的步行、自行车系统。

46

绿色建筑和装配

式建筑

①近3年(含申报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

筑比例≥50%;

②节能建筑比例:严寒寒冷地区≥65%,夏

热冬冷地区≥60%,夏热冬暖地区≥55%;

③制定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政策措

施。

综合

否决项47

对近3年内发生以下情况的城市,均实行一票否决:

①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等方面

的重大事故;

②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等方面的重大违法建设事件;

③被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

④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三、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类型序

指标考核内容备注

一、综合管理(8)1

园林绿化管

理机构

①按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职能

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依照相关法

律法规有效行使园林绿化管理职能;

②专业管理机构领导层至少有1-2位园

林绿化专业人员,并具有相应的园林绿

化专业技术队伍,负责全县域园林绿化

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

护管理全过程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

2

园林绿化建

设维护专项

资金

①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园林绿化

建设和维护资金”,保障园林绿化建设、

专业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相关人员经

费;

②近2年(含申报年)园林绿化建设资

金保障到位,且与本年度新建、改建及

扩建园林绿化项目相适应;

③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与各类绿地总量相

适应,不低于当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

额标准,并随物价指数和人工工资增长

而合理增加。

3

园林绿化科

研应用

近2年(含申报年)积极应用园林绿化

新技术、新成果。

4

《绿地系统

规划》编制实

①《县城总体规划》审批后一年内编制

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

②《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

质或能力的单位编制(修订),与县城总

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协调,并

依法审核批准实施。

①为否决项5绿线管理

严格实施县城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

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

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

(GB/T51163-2016)要求划定绿线,并

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设立绿线公示牌或绿线界碑,向社会公

布四至边界,严禁侵占。

否决项

6

园林绿化制

度建设

建立健全绿线管理、建设管理、养护管

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

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园林绿化规章、

规范、制度。

7

园林绿化管

理信息技术

应用

已建立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信息发布

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可供市民查

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8公众对园林

绿化的满意

率(%)

≥85%

二、绿地建设(11)9

建成区绿化

覆盖率(%)

≥38%

10

建成区绿地

率(%)

≥33% 否决项

11

人均公园绿

地面积(㎡/

人)

≥9.00㎡/人

否决项;考

核范围为建

成区

12

公园绿地服

务半径覆盖

率(%)

≥80%;

1000-2000(含)㎡公园绿地按照300m

服务半径考核,2000㎡以上公园绿地按

照500m服务半径考核;历史文化街区参

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计算。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3

符合《公园设

计规范》要求

的综合公园

(个)

≥1

14

新建、改建居

住区绿地达

标率(%)

≥95%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5

园林式居住

区(单位)、

达标率(%)

或年提升率

(%)

达标率≥50%或年提升率≥10%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6

道路绿化普

及率(%)

≥95%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7

道路绿地达

标率(%)

≥80%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8

防护绿地实

施率(%)

≥80%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19

河道绿化普

及率(%)

≥85%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三、

建设管控(10)20

绿地系统规

划执行和建

设管理

①绿地系统规划得到有效执行,绿地建

设符合规划;

②绿化建设成果得到有效保护,规划绿

地性质无改变;

③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参与公园绿地建设

项目设计和项目竣工验收。

21大树移植、行

道树树种更

换等控制管

①制定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及随意更换行

道树树种的制度或管控措施,并落实良

好;

②近2年(含申报年),公园绿地、道路

绿化建设或改、扩建中未曾发生大规模

(群植10株以上)移植大树(胸径20cm

以上的落叶乔木、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

绿乔木以及高度超过6米的针叶树)、未

经专家论证及社会公示认可而更换行道

树树种等现象。

22公园规范化

管理

①公园免费开放率100%;

②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等相

关标准规范要求,公园功能完善,设施

完好,安全运行;

③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符合《城

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暂行办

法》等要求,保障公园的公益属性。

23公园绿地应

急避险功能

完善建设

①在全面摸底评估的基础上,编制《绿

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或在《绿地系统

规划》中有专章;

②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中水、

电、通讯、标识等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规

范要求。

加分项

24绿道建设管

①绿道建设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②绿道及配套设施维护管理良好。

25古树名木及

后备资源保

①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保护率

100%;

②完成树龄超过50年(含)以上古树名

木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保

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26

节约型园林

绿化建设①园林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栽植全冠苗木为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大广场、喷泉、水景、人工大水面、大草坪、大色块、假树假花、雕塑、灯具造景、过度亮化等;

②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严格控制反季节种植等。

27立体绿化推

广

因地制宜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

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且效果明显。

加分项

28历史风貌保

①制订县域内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及

实施方案,并已获批准,实施效果良好;

②县城发展历史印迹清晰,老县城形态

考核范围为

规划区

保存基本完好,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历

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③规划区内道路格局符合县城形态特

征,尺度宜人,不盲目拓宽取直;

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保存

完好,新建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文

化特征,风格协调统一。

29风景名胜区、

文化与自然

遗产保护与

管理

①依法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职能

明确,并正常行使职能;

②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据

《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与

国际公约进行保护管理;

③具有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等规划,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依法办理

选址审批手续。

考核范围为

规划区

四、生态环境(6)30

生态保护与

修复

①县域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得

到较好保护,显山露水,确保其原貌性、

完整性和功能完好性;

②水体岸线绿化遵循生态学原则,自然

河流水系无裁弯取直、筑坝截流、违法

取砂等现象,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

③自然山体保护完好,无违法违规开山

采石、取土以及随意推山取平等现象;

④按照县城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

要求建设防护绿地;

⑤依据规划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

考核范围为

规划区

31

生物多样性

保护

①已完成不小于县域范围的生物物种资

源普查;

②以生物物种普查为基础,在《绿地系

统规划》中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专篇;

③生物物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重要物

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加分项

32

乡土、适生植

物资源保护

与应用

①结合风景名胜区、植物专类园、综合公

园、生产苗圃等建立乡土、适生植物种

质资源库,并开展相应的引种驯化和快

速繁殖试验研究;

②积极推广应用乡土及适生植物,在试验

基础上推广应用自衍草花及宿根花卉

等,丰富地被植物品种;

③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70。

33湿地资源保

①已完成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

②以湿地资源普查为基础,制定湿地资

源保护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③规划区内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责任明

确,管理职能正常行使,资金保障到位。

加分项;

考核范围为

规划区

34全年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

(天)

≥292天

35地表水Ⅳ类

及以上水体

比率(%)

≥60%

五、市政设施(8)36县容县貌

①建成区环境整洁有序,建(构)筑物、

公共设施和广告设置等与周边环境相协

调,无违章私搭乱建现象。居住小区和

街道环卫保洁制度落实,无乱丢弃、乱

张贴、乱排放等行为;

②商业店铺:灯箱、广告、招牌、霓虹

灯、门楼装璜、店面装饰等设置符合建

设管理要求,无违规设摊、占道经营现

象;

③交通与停车管理:建成区交通安全管

理有序,车辆停靠管理规范;

④公厕数量达标,设置合理,管理到位。

设置密度应≥3座/km2,设置间距应满足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相关要求。

37

管网水检验

项目合格率

(%)

≥95%

38污水处理

①污水处理率≥85%;

②有污泥达标处理设施,污水处理污泥

达标处置率≥60%;

③城区旱季无直接向水体排污现象,年

降雨量400mm(含)以上的新建城区采用

雨污分流建设,老城区有雨污分流改造

计划。

①为否决

项;②③为

加分项

39

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

(%)

≥90% 否决项

40

公共供水用

水普及率(%)

≥90%

41

道路完好率

(%)

≥95%

42市政基础设

施安全运行

①县城供水、供气、供热、市容环卫、

园林绿化、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

基础设施档案健全;

②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县城

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43无障碍设施

建设

建成区内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

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且使用及维

护管理情况良好。

六、节能减排(3)44

北方采暖地

区住宅供热

计量收费比

例(%)

≥30%

考核北方供

暖地区

45

绿色建筑和

装配式建筑

①近2年(含申报年)新建建筑中绿色

建筑所占比例≥30%;

②节能建筑比例:严寒寒冷地区≥40%,

夏热冬冷地区≥35%,夏热冬暖地区≥

30%;

③制定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政策

措施。

46

林荫路推广

率(%)

≥60%

考核范围为

建成区

综合

否决项47

对近2年内发生以下情况的县城,均实行一票否决:

①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等方面

的重大事故;

②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等方面的重大违法建设事件;

③被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

④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新版设计收费标准

新版设计收费标准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新版《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第一章综述 1、总则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需要,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发包人、设计人协商确定设计服务计费,编制《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以下称《计费指导》)。 发包人和设计人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建筑设计服务计费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建筑设计服务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计费指导》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经发包人和设计人协商,可以在本《计费指导》基础上适当上浮计费额。 建筑设计服务费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后7天内,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定金; (2)提交方案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3)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 (4)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 (5)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7天内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交后3个月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6)工程结构封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 (7)工程竣工设计验收或投入使用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全部剩余设计费。 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建筑设计工作较大返工、修改和增加工作量的,发包人向设计人另外支付相应的建筑设计服务费并适当延长设计工期。 由于发包人原因,要求设计人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设计周期定额》规定的周期内提前交付设计文件,设计人在确保设计质量与深度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予以实现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赶工费。 发包人因非设计人原因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或发包人按合同约定向设计人支付违约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完成工作量不足一半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0%,超过一半时,支付全部设计费。 本《计费指导》可作为建设项目编制立项报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中估算设计及咨询服务计费额的参考。 2、建筑设计服务内容 本《计费指导》涉及的建筑设计服务内容包括设计基本服务与设计其他服务。 “设计基本服务”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按国家法律、技术规范和设计深度要求向发包人提供编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不含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预算)文件服务,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竣工验收服务。其服务计费为“设计基本计费”。 “设计其他服务”是指发包人要求设计人另行提供且发包人应当单独支付费用的服务,包括:总体设计、主体设计协调(包括设计总包服务)、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应用BIM技术、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编制施工招标技术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图预算、建设过程技术顾问咨询、编制竣工图、驻场服务;提供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总平面布置或者小区规划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咨询服务;提供室内装修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特殊照明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金属屋面设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特殊声学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地(水)源热泵设计等服务。其服务计费为“设计其他服务计费”。 3、建筑设计服务计费 设计服务计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内容和要求,提供设计基本服务与设计其他服务应计取的费用。 设计服务计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设计服务计费=设计基本计费+设计其他服务计费 设计服务可采用以投资费率方式计费,也可在部分项目上以投资费率为参照,采用单位建筑面积方式计费或以工日定额方式计费,具体由发包人与设计人协商确定。 按投资费率计费方式计费时,设计计费的“计费额“,可先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取,无投资估算的参照当地同期同类同规模工程项目的经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取。按估算“计费额”计取的设计费为暂估设计计费,最终以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实际“计费额”为依据确定计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含工程设备费,即构成或计划构成永久工程部分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仪器装置及其他类似的设备和装置)、施工机具使用费(含仪器仪表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含检验试验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建筑单体中采取复用设计的,每个复用单体按照单体设计计费的30%计费;需要重新进行基础设计的,每个复用单体按照单体设计计费的40%计费。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术语注释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术语注释 一、综合管理 1、城市绿线:城市绿线是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现状绿线是一个保护线,现状绿线范围内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规划绿线是一个控制线,规划绿线范围内将按照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或改造。 2、城市蓝线:城市蓝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3、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包括城市绿地分布、植物物种分布与数量统计、古树名木挂牌建档与卫星定位等城市园林绿化数字等。 4、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对照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表进行,主要调查绿地数量、质量、使用和环境质量四部分,重点是绿地使用情况。被抽查的公众不少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二、绿地建设 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2、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3、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中公园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的城市人口之比。 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指建成区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5、城区绿地率最低值:指设区城市中各城市行政区绿地率最低的值。未设区城市按城市绿地率评价。 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指设区城市中各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与各城区的城市人口之比的最低值。未设区城市按城市人均公园 绿地面积评价。

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1)一般城区:指大5000川的城市公园绿地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覆盖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2)建成内的历史街区:指大于1000川的城市公园绿地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覆盖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应以公园各边界起算。 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指建成区内每万人城市人口拥有大于 10hm2的综合公园的个数。 9、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指城市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的长度(米)占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米)。 1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新建、改建居住区(小区)中,符合GB 50180 —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7.0.2.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要求的居住区(小区)数量占居住区(小区)总数量的百分比。新建、改建居 住区应为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 11、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纳入绿地达标统计的公共设施用地应符合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关于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率的规 ^定。 12、城市防护绿地达标率:指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要求的防护绿地面积(hm2)占总防护绿地面积(hm2)的百分比。 1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1)生产绿地面积(hm2)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hm2)的百分比。2)生产绿地面积统计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为城市绿化服务,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草坪、花卉和种子的各 类圃地。 14、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1)指符合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3.1.2道路绿地率(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 —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要求的城市道路长度(米)占总城市道路长度 (米)的百分比。2)不含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街区。 15、建成区内大于40hm2的植物园数量:纳入统计的植物园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规定 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1 )城市建成区内林荫停车场面积占全部

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2016年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设计费量的定制 设计费在50万以上的(包括50万)省外工程方能承接。其工作内容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绘制及多媒体制作等。 设计费的取费标准 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及其它景观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分别按工程总造价(图纸概算)的5%-10%进行取费,也可按15元/㎡-18元/㎡(特殊文化主题可按18元/㎡~35元/㎡)进行取费,屋顶花园按工程总造价的10%或15元/㎡~25元/㎡进行取费,也可按2002年《工程勘测设计收费标准》进行取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上下浮动20%)。 设计费计算方式 景观设计面积=总用地面积-{以上的消防通道(水泥地面)不计算景观面积,如有则按实际面积计算}。 景观工程总造价×费率=设计费基价。 设计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景观设计费。编制工程的,按照该景观工程设计费的10%收取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的,按景观工程总造价的%~%收取监造费;编制竣工图的,按照景观工程设计费的8%收取竣工图编制费。园林设计工程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分为一般(Ⅰ级)调整系数,较复杂(Ⅱ级)调整系数,复杂(Ⅲ级)调整系数三个等级进行调整。 工作阶段及设计成果 景观设计工作根据项目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场地现况勘察、相关资料收集及整理; 与业主沟通,确定主题构想; 场地空间概念分析,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分析图及分区平面图草图; 主要景点透视意向(照片/图面辅助说明各景点意向); 概念设计说明; 此阶段工作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阶段成果提交A3文本二份。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概念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与业主再次沟通,使概念构思达成共识,成为并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景观方案; 深化概念设计,完善表达设计概念的总平面效果图、分析图、分区平面图、总体鸟瞰效果图、重要节点透视效果图; 总体地形变化处理方案,包括各主要剖、立面图; 总体植物效果方案; 方案设计说明; 景观工程估算书; 此阶段工作二十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阶段成果提交A3文本二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统称“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将“城市双修”作为各城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双修”各项工作的协调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城市生态状况、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近远结合,分类推进。 保护优先,科学推进。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生态,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科学推进“城市双修”。 (三)主要任务目标。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城市双修”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初显。 二、完善基础工作,统筹谋划“城市双修” (一)开展调查评估。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对城市山体、水系、湿地、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开展摸底调查,找出生态问题突出、亟需修复的区域。开展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梳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城市风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城市修补的重点。 (二)编制专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规划和评估结果,确定开展“城市双修”的地区和范围。编制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城市绿地系统、水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明确城市环境整治、老建筑维修加固、旧厂房改造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要求。开展“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延续城市文脉,协调景观风貌,促进城市建筑、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与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三)制定实施计划。各地要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城市双修”工作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清单,明确项目的位置、类型、数量、规模、完成时间和阶段性目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资金,落实实施主体。要加强实施计划的论证和评估,增强实施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日前,建设部对原有标准和申评办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今后园林城市的评审和复查都将按照此标准进行。据悉,明天建设部将在浙江绍兴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研讨会,专门就此事向各城市进行说明。 自1992年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国家园林城市每两年评审一次,目前全国已有56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城区)”的称号。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相关制度和标准是逐步规范的。1997年,建设部提出了12条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建设部下发《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在申报范围、程序上进行了规范性要求;此次出台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内容上更规范,对申报城市要求更高,审查机制更严谨,更公开透明。 申报须符合四个条件 根据新标准,申报国家园林城市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分别是已制定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并实施3年以上;对照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组织自检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已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必须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年以上;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的事件。新标准把“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时间由每五年一次缩短为每三年一次,复查合格的,保留“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复查验收不合格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三大基本指标上调 在新标准中,园林城市的三大基本指标较之前有所提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提高了1平方米。此外,在“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中不再简单地把城市列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取而代之以人口数量作为标准,分为100万以上人口城市、50万至100万人口城市、50万以下人口城市,适应了现在城市人口急剧变化的现状。 申报园林城区范围扩大 原来的申评办法规定只有直辖市的城区才可申报国家园林城区,新办法将其扩大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总体来说,我国园林绿化的发展东部优于西部,这是由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决定的;就是同一个城市,也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整个城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有困难的情况下,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区申报,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的进步。已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所辖城区,不能再申报国家园林城区。 审批程序更严格 以前各个城市申报后,由建设部统一组织对申报城市进行遥感测试,三大基本指标达到标准要求后,建设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专家组把评估意见报给建设部,再由建设部城建司审查,报建设部常务会议审批。修改后的审批程序在评审中增加了一个环节,专家组评估报告出来后,需要再向建设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报告,由评审委员会对专家的评估意见进行综合评审,然后由建设部审批。此外还增加了公示内容,通过综合评审的城市需通过为期10天的公示。 增加立体绿化、驳岸治理 新标准鼓励实行立体绿化,规定立体绿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绿化面积,以此调动各城市进行立体绿化的积极性。 新标准首次提到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的绿化要求,纠正目前许多城市采用水泥治理滨河和驳岸的错误做法,提出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 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城市绿线制度实施的规定,要求城市常用园林植物要以乡土物种为主,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等内容。

2016探放水设计规范全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探放水的原则,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探水钻孔布置及其施工的技术要求,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开采的矿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探放水原则 “每一个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原则”(见《煤矿安全规程》第259条)。“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见《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 3.1 3.1、3.5、3.6、3.7、3.8各条分别按《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的一、五、六、七、九款的规定执行。 3.2 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并有出水征兆时。 3.3 接近含水层、导水或可能导水的断层带或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 3.4 打开防水隔离煤柱前。 4、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探放水工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4.1 探放水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害类型、水量及水压预计。 4.2 探放水巷道的开拓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和支护方式。 4.3 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深度、孔径、施工技术要求和采用的超前距、帮距及探水线确定。 4.4 探放钻孔孔口安全装置及耐压要求等。 4.5 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规定。 4.6 受水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 4.7 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4.8 防排水设施,如水闸门、水闸墙、水仓、水泵、管路、水沟等排水系统及能力的安排。 4.9 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制度和灾害处理措施。 4.10 钻窝设计、探放水孔布置的平面图、剖面图等。 5、探水线确定 5.1一般应沿老空积水线或老空边界平行外推60~150m,定为老空的探水线。 5.2用式(1)求得α值确定的界线,定为探放含水层水、断层水的探水线。 5.3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水压大于2 MPa时应按每增加0.1MPa增加0.5~1m。 5.4一般应以可能出水的老钻孔开孔点为圆心,按式(1)求出d值作半径画圆;或在老钻孔偏斜方位的范围打探水孔时,应以老钻孔水平偏斜距与α值之和为半径画圆,上述两个圆的圆周线即探水线。 6 、探放水钻孔布置 6.1探放老空水钻孔,应按巷道的设计方向在其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布置;钻孔应成组布设,其孔数视超前距和帮距而定。 6.1.1竖直扇形面内钻孔间的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m。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管理(10分) 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 3、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 4、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5、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6、管理法规和制度健全、配套; 7、执法管理落实、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8、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规划设计(10分)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善系统; 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 4、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园林的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达到先进水平,景观效果好。 三、景观保护(8分) 1、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2、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4、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30分)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五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内。 (二)道路绿化 1、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 2、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3、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居住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护完整。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开展“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成效显著; 2、达标单位占7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 3、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及认养绿地等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016年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2016年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2016年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设计费量的定制 设计费在50万以上的(包括50万)省外工程方能承接。其工作内容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绘制及多媒体制作等。 折叠设计费的取费标准 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及其它景观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分别按工程总造价(图纸概算)的5%-10%进行取费,也可按15元/㎡-18元/㎡(特殊文化主题可按18元/㎡~35元/㎡)进行取费,屋顶花园按工程总造价的10%或15元/㎡~25元/㎡进行取费,也可按2002年《工程勘测设计收费标准》进行取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上下浮动20%)。 折叠设计费计算方式 3.1景观设计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2.7m以上的消防通道(水泥地面)不计算景观面积,如有铺装设计则按实际面积计算}。 3.2景观工程总造价×费率=设计费基价。 3.3设计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景观设计费。编制工程施工图预算的,按照该景观工程设计费的10%收取施工图预算编制费;工程监理的,按景观工程总造价的2.0%~2.5%收取监造费;编制竣工图的,按照景观工程设计费的8%收取竣工图编制费。园林设计工程专业调整系数:1.1;工程复杂程度分为一般(Ⅰ级)调整系数0.85,较复杂(Ⅱ级)调整系数1.0,复杂(Ⅲ级)调整系数1.15三个等级进行调整。 折叠工作阶段及设计成果 景观设计工作根据项目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4.1 第一阶段:概念设计 4.1.1 场地现况勘察、相关资料收集及整理; 4.1.2 与业主沟通,确定主题构想; 4.1.3 场地空间概念分析,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分析图及分区平面图草图; 4.1.4 主要景点透视意向(照片/图面辅助说明各景点意向); 4.1.5 概念设计说明; 4.1.6 此阶段工作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4.1.7 阶段成果提交A3文本二份。 4.2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4.2.1 概念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与业主再次沟通,使概念构思达成共识,成为并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景观方案; 4.2.2 深化概念设计,完善表达设计概念的总平面效果图、分析图、分区平面图、总体鸟瞰效果图、重要节点透视效果图; 4.2.3 总体地形变化处理方案,包括各主要剖、立面图; 4.2.4 总体植物效果方案; 4.2.5 方案设计说明; 4.2.6 景观工程估算书; 4.2.7 此阶段工作二十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 (二)城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按照国务院职能分工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机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五)近3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六)管理法规和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七)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三)城市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五)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150种(西北、东北地区8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买,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要求;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以内; 4、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 2、全市“园林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全市“园林单位” 占60%以上; 2、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建筑设计收费标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 中设协字[2016] 89号 关于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情况的通报 各地方、各部门勘察设计同业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建筑设计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组织开展了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对全国百余家建筑设计单位2013年至2015年三个年度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测算和分析。 本次设计服务成本调查工作,对全国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收集了建筑设计服务范围和内容、服务收入、成本构成、直接人工成本及其占总成本的权重比例、服务项目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对应建筑工程建安费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等大量生产要素数据信息,采集的数据在建筑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建筑设计分会组织行业专家对采集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与归纳,并组织了多轮次的研讨和论证,形成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信息,一类是建筑设计服务不同等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人工成本信息,另一类是对应不同额度建安费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的信息。现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信息予以通报,供建筑设计市场各相关方参考。 由于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持续开展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并不定期进行相关信息通报,以反映建筑设计市场的成本现状,为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提供信息支持。 附件: 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表二建安费与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对应信息表 表三建筑设计其他服务成本附加系数信息表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2016年12月26日附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直接人工成本 技术人员等级 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 (元/人工日) 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建筑)师2679 2.75 高级工程(建筑)师2083 2.45 工程(建筑)师1765 2.15 初级技术人员1176 2.00 注: 1.“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建筑设计服务过程中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支出。 2.“人工日”是参照《全国建筑设计劳动(工日)定额》(2014年修编版)的劳动管理指标与相关规定而定。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要求说明 1.综合物种指数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单项物种指数:(i =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综合物种指数,n=3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植物指数 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居奖) 指标解释: 指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指标计算方法: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万平方米)×100%计算过程: (1)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56公顷 (2)建成区面积61864公顷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56公顷/61864公顷×100%=44.38%。 数据来源:市住建委 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居奖) 指标解释: 指城市建成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与建成区总人口的比例。公园绿地包括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指标计算方法: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建成区总人口(人) 计算过程: (1)2010年全市公园绿地6773公顷 (2)城区人口数494.87万人 (3)人均公园绿地=67730000平方米/4948700人=13.69平方米/人。 数据来源:市住建委 7.建成区绿地率(%) 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2016年最新现行工程建设国标规范大全

2016年现行工程建设有效标准及规范清单 编制部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6年3月2日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清单(2016)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被代替编号 1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1 GB/T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2 GB/T50002-201 3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3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 GB50005-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J5-88 5 GB/T50006-2010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6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0 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11 GB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J14-87 12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J15-88 13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GB5 0045-95 14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5 GB50018-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16 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16-06-01 实施) GB50019-2003 17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94 18 GB50023-200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19 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90 20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1 GB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J27-88 22 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23 GB50029-2014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24 GB50032-2003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25 GB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6 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7 GB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28 GB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 29 GB50041-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30 GB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31 GB50049-2011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32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33 GB50051-2013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34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5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6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4-95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取费标准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取费标准 作者:中国预算…造价信息来源:网络点击数:39548 更新时间:2008-9-13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 调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行为,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并于2002年1月7日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合理执行新 的收费标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于2002年6月11?12日在北京组织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 定》师资培训研讨会。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提高了对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理解,现就有关内容谈一点认识。 11992年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992年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采用的政府定价方式既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勘察设计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勘察设计队伍人员众多,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扶持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勘察设计单位,促进优胜劣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必须整顿勘察设计市场秩序,调整收费标准。 (2)收费标准偏低。随着工资、成本的上涨以及新增住房、保险费用,1992年版收费标准已明显偏低,考虑到勘察设计企业成本、利润、税金和社会承受能力,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可以兼顾买卖 双方的利益,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可度。 (3)收费标准本身存在重复、双轨等矛盾,收费规则不健全。国内各地区、各地域市场统一和国 际国内市场统一的发展趋势,要求收费标准必须统一。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的改善,过去人为制定的价格体系已基本上被市场价格体系所取代;从国际情

市政行业有效设计规范汇总(2017.12)

设计规范汇总(2017.12) 一、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版); 17、《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22-2017) 18、《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19、《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2005)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 2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 2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2009) 23、《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 24、《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2012) 二、排水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版;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GB 50289-2016); 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8、《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 51079-2016); 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三、桥梁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设计收费标准

2015新版《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核心提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需要,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 量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发包人、设计人协商确定设计服务计费,编制《建筑设计服务计 费指导》。 作者: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编制组。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总则 (1) 2、建筑设计服务内容 (2) 3、建筑设计服务计费 (2) 4、其他说明 (3) 第二章设计基本服务计费 (3) 1、投资费率计费方式 (3) 2、单位建筑面积计费方式 (3) 3、工日定额计费方式 (4) 第三章设计其他服务计费 (4) 第四章附表 (4) 附表一设计各阶段工作量分配参考比例表(%) (4) 附表二计费基价表(单位:万元) (4) 附表三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表 (5) 附表四部分项目单位建筑面积计费表(元/平方米) (6) 附表五工程咨询服务工日费用表 (6) 附表六设计其他服务计费表(Ⅰ) (6) 附表七设计其他服务计费表(Ⅱ) (7) 附表八设计其他服务计费表(Ⅲ) (7) 第一章综述 1、总则 1.1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需要,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发包人、设计人协商确定设计服务计费,编制《建筑设计服务计费指导》(以下称《计费指导》)。 1.2 发包人和设计人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建筑设计服务计费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1.3 建筑设计服务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计费指导》未涵盖

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经发包人和设计人协商,可以在本《计费指导》基础上适当上浮计费额。 1.4 建筑设计服务费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后7天内,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定金; (2)提交方案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3)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 (4)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 (5)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7天内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交后3个月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10%; (6)工程结构封顶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再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 (7)工程竣工设计验收或投入使用后7天内,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全部剩余设计费。 1.5 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建筑设计工作较大返工、修改和增加工作量的,发包人向设计人另外支付相应的建筑设计服务费并适当延长设计工期。 1.6 由于发包人原因,要求设计人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设计周期定额》规定的周期内提前交付设计文件,设计人在确保设计质量与深度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予以实现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赶工费。 1.7 发包人因非设计人原因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或发包人按合同约定向设计人支付违约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完成工作量不足一半时,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50%,超过一半时,支付全部设计费。 1.8 本《计费指导》可作为建设项目编制立项报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中估算设计及咨询服务计费额的参考。 2、建筑设计服务内容 2.1 本《计费指导》涉及的建筑设计服务内容包括设计基本服务与设计其他服务。 2.2 “设计基本服务”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按国家法律、技术规范和设计深度要求向发包人提供编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不含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预算)文件服务,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竣工验收服务。其服务计费为“设计基本计费”。 2.3 “设计其他服务”是指发包人要求设计人另行提供且发包人应当单独支付费用的服务,包括:总体设计、主体设计协调(包括设计总包服务)、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应用BIM技术、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编制施工招标技术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图预算、建设过程技术顾问咨询、编制竣工图、驻场服务;提供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总平面布置或者小区规划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咨询服务;提供室内装修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特殊照明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金属屋面设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特殊声学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地(水)源热泵设计等服务。其服务计费为“设计其他服务计费”。 3、建筑设计服务计费 3.1 设计服务计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内容和要求,提供设计基本服务与设计其他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