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章能力

本章主要内容:

能力;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能力的一般概念,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了解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掌握能力的一般概念,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本章难点: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实验法

4.课外自学辅导

四、教学时数

6-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

定义: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与活动:

能力表现在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举例:一个具有绘画能力的人只有在绘画中才能施展自己的能力;一个有管理能力的人只有在领导一个企业或学校的活动中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知识是否等于能力?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如中国的首都是

北京,虎门硝烟的是林则徐等。

程序性知识:回答如何做。如有关骑马的知识,

开车的知识等。

可见,知识是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能力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

(二)技能等于能力吗?

技能: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

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两种活动方式: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动作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动作的对象是物体。如游泳技能。

心智技能:借助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完成,动作对象是观念。如计算复杂的数学运算题的技能。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三)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1、知识和技能不等于能力

只有能够广泛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转化为能力。

如“高分低能”现象是未能迁移,“举一反三”现象则相反。

2、知识和技能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知识和技能增加了,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

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反过来影响知识和技能水平。

能力强的人只要付出很小努力就可以获得同样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差的人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对知识、技能与能力关系的应用

1、不能仅根据一个人的知识判断能力的高低。

2、在教育工作中不光要关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同时要关心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促使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迁移,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多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以保证某种活动的完成。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被称为才能。例子:教师才能包括敏锐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做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例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等都可以说是天才。

注:天才往往是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的结合。如一位政治家,同时也可能是文学家,历史学家等。

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特殊能力: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是顺利完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如:画家的色彩辨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能力,节奏感能力等。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非常紧密。

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人的一般听觉能力既存在于音乐能力中,也存在于言语能力中。

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模仿能力: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例如: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以及各种行为。

提醒:儿童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创造力:

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新的人物形象,科学家

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发明家发明出新的产品。

3、模仿与创造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模仿:按照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

创造: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的方式或途径。

动物只会模仿,只有人会创造。

联系

人们常常先模仿,然后再创造。

如科研工作者常常先观察模仿别人的实验,然后提出自己独创性的设计。学习书法的人常常先模仿别人的笔迹,然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区分为:

1、流体智力:

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知觉,推理能力,想象能力。

流体智力的发展:先增加后降低。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晶体智力:

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才渐趋平缓。

流体能力与遗传和发展的关系:它很少受到文化知识的影响,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所以许多测验为了文化公平,测的就是流体智力,如瑞文推理测验。

晶体能力与遗传与发展的关系:

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的关系

一方面,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

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流体智力高者,晶体智力发展较好。

另一方面,对于晶体智力的发展,只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的作用。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

操作能力: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等。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二、能力的结构

(一)能力的因素说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能力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911)提出,人的能力是有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成。如抽象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各种不同的能力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

2、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27)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这个理论。

能力的两种因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叫G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正是由于一般能力的存在,所以人们在完成不同的操作时,表现出某种正相关。

特殊能力:

又叫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种特定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正是由于特殊能力的存在,所以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正相关。

例如,音高的辨别能力与重量辨别力的相关约0.31,一般的感觉辨别力与教师评定的智力相关约0.38。

各种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

3、多元智力理论

(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1983)提出。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行为。

七种智力成分:

1、言语智力: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

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或进行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

大脑右半球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细节的能力,易于迷路。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的表达能力。

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的能力。

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

右半球受伤会造成“失歌症”。

5、身体运动智力

支配身体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如打篮球,跳舞等。

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半球对对侧肢体发生支配和控制。

6、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如理解人的行为、动机、情绪的能力等。

大脑额叶在人际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7、自知智力

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大脑额叶对自知能力起主要作用。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Guiford,1967)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这是智力活动的过程。

产物包括: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主要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Guiford,1967)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举例:

我们现在再来做一个实验,给你这样一些字母组合:PALN,TWNO,CEIV,OCEM,要求你将它们分别组成熟悉的单词。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来练一下。

这些字母组合可以分别组成:

PALN——PLAN

TWNO——TOWN

CEIV——VICE

OCEM——COME

显然,在这个例子中,智力活动的内容为符号,智力操作为认知,智力产品为单元。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埠南(Vernan,1971)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提出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能力是按层次排列的。

最高层次:一般因素

第二层次:两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

第三层次:小因素群——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第四层次:特殊因素——各种特殊能力

(二)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认为,一个完备的智

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

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智

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experienced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

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

(1)元成分

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等高级执行过程。

如确定问题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2)操作成分

表现为任务的执行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3)知识获得成分:

获取和保持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和反应,以及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

智力情境亚理论

这里的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与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如:到达一个环境中,努力的适应环境,并对环境进行塑造以提高自己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当个体感到自己无法适应某个环境时,会选择另外一种环境。

智力的经验亚验论

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

(1)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所要求的能力

个体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遇到新问题的能力;应付遇到新环境的能力。

(2)信息加工过程的自动化能力

当人们遇到复杂问题时,要运用许多操作化的过程,只有这些操作自动化后,才能够容易地完成复杂任务。不同个体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运用到复杂任务能力不同,对问题的解决情况

不同。

2、智力的PASS模型

PASS(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即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四种认知过程。

这四种认知过程包含三个认知机能系统:

(1)注意系统——又叫做注意-唤醒系统

(2)信息加工系统——同时性和继时性加工

(3)计划系统——最高层的统治系统

第三节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量

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intelligencetest)这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流行的一种能力测验。(一)智力测验的由来

古代:刘勰,注意分配——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19世纪:高尔顿,听觉——高尔顿笛;视觉——高尔顿棒。

系统采用测验法进行智力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1904年始,为法国研究鉴定呆傻儿童的测量工具。

1905:30个项目;1908:第一次修订,58个项目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916,斯坦福大学的推孟(Terman)将比奈—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进行了修订,成为斯坦福-比奈量表。1937和1960年,该量表又经过修订,成为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量表之一。

编制:按照年龄组,每个年龄组6个项目。如5岁组6个项目;7岁组也为6个项目。

随着年龄组的上升,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加。

内容:绘画、折叠、下定义、判断词义、回忆故事、推理、拼图等。

举例——5岁组的题目:

1、画一张缺腿人的画。

2、将一张纸叠成两层,成一三角形。

3、给下列单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

4、描一个正方形。

5、辨认两张画片的异同。

6、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个正方形。

比率智商的不足:

1、由于以年龄为参照,当智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智力没有下降,但是智商会减小。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2、对智力状况只提供一种综合的测量,只能给人一种笼统的智力概念。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D.Wechsler)智力量表分为三种: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评定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测定6至16岁少年儿童的智力发

展水平;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PPSI),评定4至6岁半儿童的智力。

?韦氏量表包含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两表,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

力。

?韦氏智力量表的重要特点有两点:

? 1. 废弃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保留了智商的概念。

?使用离差智商(deviation IQ)。所谓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

的智商。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

?因此,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组其他人的测验分数

相比较来表示。

?其IQ的计算公式是:IQ=100+15Z,其中,

式中:X为某一年龄组的被试测验的原始分数,X是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SD是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就是标准分数。

2. 不仅能算出一个人在全量表上的离差智商,还能算出他在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上的离差智商。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一)特殊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选拔和使用各种人才需要,对人在不同的职业领域的能力进行的测验。

例子:机械操作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

注意:即使是特殊能力,也要对这种能力的结构成分进行分析。

如:西肖尔(Seashore,1939)编制的音乐能力测验包括:音乐感觉能力、音乐动作、音乐的记忆和想象能力、音乐的智能、音乐的情感五个方面。

(二)创造力测验

一般智力测验与创造力测验的差别:

前者:内容是常识性的,并有固定答案,测验结果反应的是人的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能力。后者:内容没有固定答案,强调对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测量。

创造力测验项目举例:

1、尽量说出常见东西用途,如鞋子、木塞子等。

2、后果推测:如果一个地方的法律被禁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3、完成一些未完成的图画。

一般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

智商和创造力分数之间呈低的正相关;

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高;

但是,智力低的人,创造力一定不高。

第四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概括起来,在人生发展历程中,智力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点。

?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

却是稳步上升的。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差异现象。

个体差异的启示: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教育上就不能“一视同仁”,要“分别对待”,“因材施教”。

(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之分,能力在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水平的人占多数,偏离中等水平越多,所占的人数就越少。

1、超常者

智力的高度发展叫超常,约占全人口的1%。根据推孟的看法,斯坦福-比奈测验得分在140分以上为天才儿童。

超常者的特点: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思维灵活、有创造性等。

补充:后来有人提出超常不能完全从智力测验分数来定。

如70年代美国仑朱利提出“三圆圈天才”儿童概念,认为儿童应具备(1)中等以上的智力(2)对任务的承诺(动机、责任心)(3)较高的创造力。

能力超常的原因及其与成就的关系

原因:

1、优越的遗传素质

2、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

儿童出生后的前四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早期的教育条件越好,潜在能力就会实现越大。

智力超常与成就的关系

推孟的调查: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40年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超常儿童的成就远远比随机抽取的人的成就高。大约高出10-30倍。

另外,大约有20%的人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水平。同时还得出,除了智力以外,人格和

社会生活条件也影响以后的成就。

人格上,成就高者谨慎、自信、进取、坚持。

社会生活条件,体现在早期的教育环境。超常者中,成就高的人有50%的家长是大学毕业,有较好的教育环境,而成就低的只有15%的家长是大学毕业。

(二)表现早晚的差异

1、“人才早熟”

能力充分发挥较早。如王勃10岁赋诗,李白5岁通六甲,7岁观百家。莫扎特5岁作曲,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等。大量的神童。

2、“大器晚成”

能力表现比较晚。如达尔文年轻时被认为智力低下,后来却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

(三)结构的差异

能力包括各种成分,对不同个体,各种成分有长有短,这些成分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

如: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逻辑思维等。

查子秀(1990)比较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词类比,图形类比推理,数概括推理、创造性思维和观察力。发现两类人只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上的思维能力表现出差异。如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数概括类比能力发展突出。

(四)性别差异

在一般智力上,男女没有差异。

在特殊智力因素上,男女存在差异,各自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优势。

劳森(Lawson)等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发现女孩的言语智力高于男孩,男孩的操作智力高于女孩。

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计算能力:女生仅在中、小学阶段占优势

利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能力:中学期女性好,高中、大学阶段,男生较好。

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总体言语能力好于男性。尤其在词的流畅性上,女性优势最为明显。

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空间能力上性别差异明显。

总体上,男性的空间能力好于女性,尤其是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象力上没有明显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一)遗传的作用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如指头的长短对弹琴和书法能力有影响,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性对能力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家通过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子比较研究,养子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关系研究,以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生子比较研究发现,遗传对能力确实有一定作用。

我们既不能否定遗传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它的作用。

(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1、产前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年龄: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母亲怀孕年龄多在45-49岁。另外,服药、患病、营养等也会影响婴儿智力发展。

2、早期经验

人的神经系统在前四年发展最快,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婴儿能力的发展。

如一项研究发现:把婴儿放在有各种玩具的床上,他们比没有玩具的婴儿较早出现抓东西的动作。

3、学校教育的作用

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掌握了各种知识、技能。因为知识、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践活动的影响

实践是人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种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

如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的倒油能力,炼钢工人根据火焰判断壁炉温度能力,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人的管理能力等。

(四)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对工作感兴趣、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人能力更可能得到发展,也更可能取得成就。

思考题

1、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2、结合实际体验,谈谈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解。

3、结合实际体验,谈谈对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的理解。

4、谈谈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的优缺点。

5、怎样理解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6、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能力发展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 ——《刘少奇选集》上卷 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同样,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十一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单元第十一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章节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实质第二节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第三节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四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五节创造性及其培养 教学要求1.了解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实质; 2.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掌握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途径; 4.理解并掌握创造性的培养。 重点、难点计划课时1、问题及问题实质;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的培养途径。 2、通过大量举例及课堂内讨论,让学生理解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实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性培养的要点。 4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实质 一、问题及其类型 (一)问题的实质 问题就是“难题”或者“疑难”,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请打一双音节词。如果你感到疑惑,这就构成问题。但问题不同于简单的习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复杂的认知操作,而简单的习题依据已有的经验可以立即作出解答。 问题一般包括四种成分:1)起始状态,指用一些已知条件对问题作出的描述;2)目标状态,指疑难解决后的最终状态;3)障碍,指那些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4)方法,指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和策略。 (二)问题的类型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以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2.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和转换问题 根据问题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和转换问题。排列问题给出了所有的成分,要求问题解决者以一定方式进行排列,以达成目

标状态。结构推导问题给出了几个条件,要求问题解决者发现隐含在这些条件中的结构形式,并用来解决问题。转换问题只给出了一个初始状态,要求问题解决者发现一系列产生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初始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并最终达到总目标。 3.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结构良好问题有两个基本特点:1)问题的明确性;2)解法的确定性。例如小学课本中的习题多为这类问题,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等。 结构良好问题在学校情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情境中经常是结构不良问题。这种问题也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这类问题的目标可能是不明确的,例如在城市中心开通一条公交路线,该怎么设计2)解法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这类问题经常没有可以预见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由多种解法和思路。例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结构不良问题常常与学习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 二、问题解决及其特点 (一)问题解决的实质 问题解决是形成一个新答案,超越以前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尽管学生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但从问题解决过程看,存在一些共同点。1)所要解决的是新的问题,初次遇到的问题。2)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的问题。3)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某种能力或倾向会随之发生变化。之后可作为其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问题解决的特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几何题的证明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解决过程,几何题中,已知条件和求证结果,构成了问题解决的情境。而要证明结果,必须应用已知的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一般问题解决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问题情境性。问题解决总由一定问题情境引起。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出现在人的面前并使其感到不了解和无法解决的那种情况。它会引起个体的认知失衡,从而促使个体积极思考并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去寻求答案。 2.目的指向性。问题解决是自觉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指向性的心理操作(如白日梦)就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 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分析: (1)含义:企业可动用的资金总额减去本期新增加的流动资金需求及上缴所得税 和年终分红,也就是企业期末自我发展能力。 (2)计算: A、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有实际现金收入的其他各项收入和费用,减实际引起现金 支出的各项费用: 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金融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损失+折旧费+计提坏账-其他业务支 出-金融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 -上缴所得税-收回未发生坏账

B、以税后利润为基础,加上不实际支出的费用,减去不实际收入: 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税后利润+折旧费+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损失+计提坏账准 备-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收回未发生坏账 (3)表外筹资: A、分类:直接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 B、直接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筹资。 如: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但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 C、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 度内,最常见的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

D、企业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 转化为表外筹资。 E、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 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 作用等,还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 (4)企业可持续增长速度: A、定义: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B、计算: a、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 初股东权益

第十一章激励

第十一章激励练习题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中核心需求为()。 A.成功需要 B.归属需要 C.权力需要 D.生理需要 2.奥德福ERG理论中提出的生存需要类似于需求层次中的()需要。 A.生存 B.安全 C.尊重 D.生理与安全 3.心理学认为,()来自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乏或不足。 A,需要 B.动机 C .内驱力 D.目标 4.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和()的乘积。 A.工作积效 B.目标的主观概率 C.效价 D.目标的客观概率 5.公平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过程,也是()进行比较的过程。 A.贡献于报酬 B.人与人 C.报酬与报酬 D.贡献与贡献 6.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属于()激励理论。 A.内容型 B.过程型 C.行为改造型 D.综合型 7.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面的()因素属于保健因素。 A.工作本身 B.工作条件 C.公认 D.责任 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面的()因素属于激励因素。 A.成就 B.安全 C.工资水平 D.工作条件 9.()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否导致所得到的工作绩效和目标的主观概率。 A.欲望 B.期望值 C.动机 D.效价 10.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这种报酬的价值大小叫().。 A.需要 B.期望值 B.C.动机 D.效价 11.美国潘达西.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公平理论,又叫() A.社会比较论 B.期望论 C.归因论 D.强化论

12. ( ) 是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强化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归因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 D.强化论 13.()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动机。 A.欲望 B.需要 B.C.动机 D.激励 14.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双因素理论,这四种激励理论属于(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15.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的。 A.赫茨伯格 B.奥德福 C.马斯洛 D.麦克利兰 1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友爱与归属需要 17.()是在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这三种。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奥德福的ERG理论 C.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D.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8.保健因素是指与()相关的因素。 A.工作环境 B.工作条件 C.工作内容 D.工作环境与条件 19.内容型激励理论都是从人的()角度研究激励的理论。 A.需要 B.行为 C.动机 D.满足感 20.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A.自尊需要 B.情感需要 B.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都不是 21.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A.500金的效价太低 B.人们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C.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D.枪打出头鸟,大家都敢尝试 22.()的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需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3.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成

第11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习题课件

第十一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可以反映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减变化的指标是() A.权益乘数 B.股东权益增长率 C.产权比率 D.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资产规模增加的原因的是() A企业对外举债 B企业实现盈利 C企业发放股利 D企业发行股票 3.如果企业某一种产品处于成长期,其收入增长率的特点是() A比值比较大 B与上期相比变动不大 C比值比较小 D与上期相比变动非常小 4.如果企业某一种产品处于成熟期,其收入增长率的特点是() A.比值比较大 B.与上期相比变动不大 C.比值比较小 D.与上期相比变动非常小 5.下列指标中,不可以用来表示利润增长能力的指标是() A净利润增长率 B营业利润增长率 C收入增长率 D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6.下列指标中,属于增长率指标的是() A产权比率 B资本收益率 C不良资产比率 D资本积累率 7.如果说生存能力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前提,那么企业实现盈利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能力 B.营运能力 C.偿债能力 D.资本积累 8.从根本上看,一个企业的股东权益增长应主要依赖于() A.净资产收益率 B.股东净投资率 C.净损益占营业收入比率 D.资本积累率 9.企业产品销售增长较快,即某种产品收入增长率较高,则企业所处的阶段是() A投放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下列计算股东权益增长率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 B.(净利润+对股东的净支付)÷股东权益期初余额 C. [净利润+(股东新投资-支付股东股利)] ÷股东权益期初余额 D.(净利润-支付股东股利)÷股东权益期初余额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 A.股东通过发展能力分析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程度以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B.潜在的投资者通过发展能力分析评价企业的成长性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C.债权人通过发展能力分析判断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以做出关键因素以做出正确的经营和财务决策。 D.经营者通过发展能力分析发现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做出正确的经营和财务决策 E.政府通过发展能力分析评估企业社会贡献水平以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 2.企业单项发展能力包括()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理论 1.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新增)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考点延伸】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和评价标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增)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考点延伸】这是社会主义与以往一切旧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考点延伸】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多个方面,但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考点延伸】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内在要求,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贯目标。 3.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新增)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1.)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考点延伸】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2.)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考点延伸】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概念: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企业能否健康发 一、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的思路: 以价值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思路。 1、企业发展能力衡量的核心是企业价值增长率。 通常用净收益增长率来近似地描述企业价值的增长,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 净收益增长率是指当年留存收益增长额与年初净资产的比率。 2、净收益增长率的因素分析: 净收益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年初净资产 =当年净利润×(1-股利支付比率)÷年初净资产=年初净资产收益率×(1-股利支付比率) =年初净资产收益率×留存比率。该公式表示企业在不发行新的权益资本并维持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和固定股利政策条件下,企业未来净收益增长率是年初净资产收益率和股利支付率的函数表达式。企业未来净收益增长率不可能大于期初净资产收益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留存比率是影响企业净收益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净收益增长率也越高。企业留存比率越高,净收益增长率也越高。 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运用中经常把净收益增长率扩展成包括多个变量的表达式,其扩展式为: 况下,只能以g的速度每年增长(该增长率是可持续增长率),当企业增长速度超过g时,上述四个比率必须改变,也就是企业要超速发展,就必须要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要么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或者改变企业的财务政策(股利政策和财务杠杆),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整经营效率、获利能力及财务政策来改变或适应自己的增长水平。 在实际情况下,实际的净收益增长率与测算的净收益增长率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上述四项比率的实际值与测算值不同所导致的。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测算增长率时,企业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实际增长率小于测算增长率时,企业存在多余资金。 3、评价 以净收益增长率为核心来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优点在于各分析因素与净收益存在直接联系,有较强的理论依据;缺点在于以净收

心理学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同步练习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发展2.个体发展心理学3.关键期或关键年龄4.横断研究法5.纵向研究法6.社会性发展7.道德认知8.认知9.依恋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2.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和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3.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这种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4.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 ) A.相似的 B.不同的 C.部分相似的 D.无关的 5.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的学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 6.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 ) A.发展 B.进化 C.成熟 D.提高 7.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是( ) A.发展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 C.民族心理学 D.老年心理学 8.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 A.婴幼儿期 B.儿童前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期 9.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时期?(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0.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年龄。(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1.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2.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3.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4.选择古代哲学家经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5.“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说这段话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6.发现小动物早期会产生“印刻”现象的生物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艾利克森 D.劳伦兹 17.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 A.知识分子 B.工人阶级 C.精英阶层 D.新的社会阶层 2、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 A.国有企业职工 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 C.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3、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 A.它的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B.它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它能与农民阶级结成可靠同盟 4、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新的社会阶层 5、知识分子是我国()的一部分。 A.精英阶层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新的社会阶层 6、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 A.工人阶级 B.精英阶层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7、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或新的社会阶层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职业和身份已弱化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8、“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9、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以人为本 D.艰苦奋斗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11、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党的领导 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2、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 一、能力是一般概念 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已有能力即现实能力。(00词释)能力(06选择)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05论述)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区别: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发展不是同步的。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时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3.才能与天才: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00选择)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称为(才能) 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生活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称为天才。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01词释)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抽象概括能力 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03选择)下列能力中,()能力属于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 条件。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液态能力是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晶态能力是指接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 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晶态能力决定后天的学习并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 系的能力。 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时候,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 发展;进入成年期,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不然,它伴随个体终生发展, 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4)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认识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

毛概第11章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 A.确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摆脱贫穷 2.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农民的支持拥护 B.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 C.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新的社会阶层 4.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 A.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B.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D.我国的领导阶级 5.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的阶级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其他劳动者 6.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 A.国有企业职工 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 C.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7.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A.保障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B.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 C.稳定职工的工作岗位 D.大力提高全体职工的文化水平 8.()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新的社会阶层 9.(),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确立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A.50年代初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70年代初期 D.中共十五大上 10.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 A.小资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独立的社会阶级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12.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知识 B.人才 C.劳动 D.创造 13.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群众路线 14.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是()。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重视选拔任用知识分子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4.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6.智商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100 2、离差智商。智商(IQ)=100+15Z Z=X-X-/SD(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7.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标准化与常模。(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3)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影响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实践活动影响 4、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最后,能力的发展还依赖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附录名词解释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2.【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5.【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第11-12章答案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国家统一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是(A )的方针。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兴社会阶层 6.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B )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国家化 7.大陆范围以外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D )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8.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军事战略方针是(C ) A.主动出击 B.加强战备 C.积极防御 D.谋求霸权 9.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 )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0.知识分子是(B ) A.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B.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新兴社会阶层 D.独立的社会阶级 11.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 A.为了人民B.为了工人阶级 C.为了党D.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他们是( C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不受法律保护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资产阶级 13.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A )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 14.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其中主体和基础联盟是( C )。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以上都是 15.“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党( A )。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6.我国实行(D )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A.保护宗教B.宗教信仰自由C.政教合一D.政教分离 17. 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要求到2020年,(A)。 A.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压缩规模、优化结构 C.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D.发展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

11第十一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资产规模增加的原因是()。 A、企业对外举债 B、企业发放股利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实现盈利 2、如果企业的某一种产品处于成熟期,则其销售增长率的特点是()。 A、与上期相比变动非常小,甚至表现为负数 B、与上期相比变动不大 C、比值较大 D、比值较小 3、下列指标中,属于增长率指标的是()。 A、剩余收益 B、利息保障倍数 C、资本积累率 D、市盈率 4、下列因素中,不能直接影响剩余收益变化的是()。 A、净资产收益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权益资本成本率 D、净资产 5、可以反映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加变化的指标是()。 A、资本积累率 B、剩余收益 C、产权比率 D、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6、下列因素中,不会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率造成影响的是()。 A、销售净利率 B、资产周转率 C、每股现金流 量 D、股利支付率 7、下列项目中,属于产品增长阶段销售特点的是()。 A、产品销售逐步衰退 B、产品销售增长缓慢 C、产品销售增长停止 D、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8、如果企业想长期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此时可以考虑财务策略不包括()。 A、提高资产周转率 B、增加权益资本 C、降低股利支付率 D、提高财务杠杆

9.假设市场是充分的,企业在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时,同时筹集权益资本和增加借款,以下指标不会增长的是()。 A.销售收入 B.税后利润 C.销售增长率 D.权益净利率 10. 某企业预计2007年经营资产增加1000万元,经营负债增加200万元,留存收益增加400万元,销售增加2000万元,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为0,则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 A.20% B.25% C.14% D.35% 11、某企业2006年年末经营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经营负债总额为2000万元。该企业预计2007年度的销售额比2006年度增加 10%(即增加100万元),预计2007年度留存收益的增加额为50万元,假设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为0。则该企业2007年度对外融资需求为()万元。 A.0 B.2000 C.1950 D.150 12、在企业有盈利情况下,下列有关外部融资需求表述正确的是()。 A.销售增加,必然引起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 B.销售净利率的提高必然引起外部融资的减少 C.股利支付率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外部融资增加 D.资产周转率的提高必然引起外部融资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可以用于反映企业增长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 A、资产增长率 B、销售增长率 C、净利润增长率 D、资本积累率 E、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2、股东权益增长率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A、资产负债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E、股东净投资率 3、可以用来反映企业收益增长能力的财务指标有()。 A、净利润增长率 B、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C、资本积累率 D、权益净利率 E、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4、企业销售增长时需要补充资金。假设每元销售所需资金不变,以下关于外部融资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第11章 第2节 功率

第2节功率 1.(对应例1)(四川宜宾)功率的国际单位是( ) A.焦耳B.瓦特 C.帕斯卡D.牛顿 2.(对应例1) (2018·广东深圳)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效率越高 C.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少 D.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 3.(对应例2) (2018·四川广安)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3∶1,工作时做的功之比为2∶3,则做功所需时间之比为( ) A.2∶1 B.2∶9 C.1∶2 D.9∶2 4.(对应例2) (2018·广东深圳)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所用时间相同,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的功率分别为P A和P B.则(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5.(对应例3) (2018·山东青岛)已知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5∶2,速度之比为1∶2,则它们的动力之比为( ) A.5∶1 B.1∶5 C.2∶3 D.4∶3 6.(对应例2)(重庆渝中)将重为2 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有: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 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如图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两条描述的是( )

7.(对应例2、3) (2018·江苏南通)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0,牵引力为F 0.t 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 行驶,到t 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 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v =2v 0 B .F 0=2f C .t 1至t 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D .t 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 02 行驶 8.(对应例3) (2018·安徽合肥)一辆小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直线行驶时,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指针一直如图所示,若这段时间内该小汽车的输出功率保持50 kW 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小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_. 9.(对应例2) (2018·山东德州)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11章依靠力量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1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C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书214页,这句话选自《毛泽东选集》 2.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私营企业主 答案:书218页。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B) A.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B.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D.我国的领导阶级 答案:书219页。第6段: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4.党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B) A、50年代初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70年代初期 D、中共十五大 答案:书220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5.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属于(C) A.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B.新的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独立的社会阶级 答案:书220页。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C.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答案:书221页。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7.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A)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 答案:书222。劳动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C) A.敌我矛盾 B.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 C.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D.发达民族和落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书226页。名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名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9.(D)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D.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书226页。民族平等是名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