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学员孙超).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学员孙超).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学员孙超).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学员孙超).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孙超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 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 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 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 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 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 HPC 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

目录

言 .......................................................................................................................................... 1一、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

状 . (1)

(一背景 (1)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

析 . (2)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2)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2)

(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 ........................................................ 3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

制 (3)

(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3)

(二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4)

1. 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 (4)

2. 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 (4)

3. 含气量的要求 (4)

4. 电通量指标 ..............................................................................................................

4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特

点 (5)

(一高耐久性能 (5)

(二高工作性能 ........................................................................... 错误!未定义书

签。

(三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

签。五、绿色高性能混凝

土 (6)

(一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 (6)

(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6)

(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6)

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

景 (7)

七、结

论 .................................................................................................................................. 7参考文献 ....................................................................................................................................

8致谢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

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 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状

(一背景

当代大跨、高层、海洋、军事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 处在恶劣环境下既有建筑不断劣化、退化导致过早失效、退役甚至出现恶性事故造

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 原材料生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砂石料枯

竭、资源短缺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酷现实。

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不能不考虑它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

统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来自天然资源。每用 1t 水泥,大概需要 0.6t 以上的洁净水, 2t 砂、 3t 以上的石子;每生产 1t 硅酸盐水泥约需 1.5t 石灰石和大量燃煤与电能,并排

放 1tCO 2, 而大气中 CO 2浓度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尽管与钢

材、铝材、塑料等其它建筑材料相比,生产混凝土所消耗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或小得多,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种洁净材料,但由于它的用量庞大,过度开采矿石和砂、石骨料已在不少地方造成资源破坏并严重影响环境和天然景观。有些大城市

现已难以获得质量合格的砂石。另一方面, 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如何处置费旧工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因此,未来的混凝土必须从根本上减少水泥用量,必须更多地利用各种工业废渣作为其原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未来的混凝土必须是高性能的,尤其是耐久的。耐久和高强都意味着节约资源。“高性能混凝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针对混凝土的过早劣化,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个以改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为主要目标的“高性能混凝土”开发研究的高潮,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各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逐渐突出了耐久设计的考虑,从只重视强度设计向强度与耐久性并重。进入 20世纪 90后代以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成

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针对不同环境类别的侵蚀作用,提出材料性能劣化的理论或经验模式, 并据此估算结构的使用寿命, 成为发展和研究耐久性设计方法的主流。目前,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向: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 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2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 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 300MPa ,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3智能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 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1. 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 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 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 HPC 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 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3. 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 , 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4. 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

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方面,我国水泥质量不稳定,离散性大;在骨料方面,粗骨料质量低劣,含泥量大,级配较差,细骨料细度模数不合要求;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不及普通混凝土,而且脆性大,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面,现在的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但是实验室的情况与实际工况相差较大,这不利于今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1. 细集料。细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砂 , 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 , 砂子越粗 ,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配制 C50~C8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

2.3的中砂 , 对于 C80~C10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 2.6的中砂或粗砂。

2. 粗集料。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选用强度高、吸水率低、级配良好的粗集料。宜选择表面粗糙、外形有棱角、针片状含量低的硬质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碎石 , 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强度较高 , 就必须使粗集料具有足够高的强度 , 一般粗集料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的 115倍~210倍或控制压碎指标值>10﹪。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25mm, 以 10mm ~20mm 为佳 , 这是因为 , 较小粒径的粗集料 , 其内部产生缺陷的几率减小 , 与砂浆的粘结面积增大 , 且界面受力较均匀。

3. 细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 , 掺入活性细掺合料可以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大为改善 , 空隙得到充分填充 , 使硬化后的水泥石强度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 , 加

入活性细掺合料改善了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结构 , 使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与耐久性均得到提高。活性细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必用的组成材料。

4. 减水剂及缓凝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 , 且一般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较大 (15~20㎝左右 , 在低水胶比 (一般<0.35 一般的情况下 , 要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坍落度 , 就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 , 且其减水率宜在 20﹪以上。有时为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 在减水剂内还宜掺有缓凝的成份。

5. 矿物掺合料。 (1粉煤灰 , 粉煤灰是燃烧煤粉的锅炉烟气中收集到的细微粉末 , 又称“飞灰” (Fly Ash,其颗粒多呈球形 , 表面光滑。大量的实践证明 :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 , 其长期性能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 对延长构筑物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2硅粉 (Silica Fume, 简写 SF 又称硅灰 , 是从生产硅铁或硅钢等合金所排放的烟气中收集到的颗粒极细的烟尘。

(二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1. 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

在以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中,是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计算水灰比,而现在则是按耐久性的要求,首先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电通量指标,由此来选择水胶比、控制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以及掺和料的比例。由于客专隧道的衬砌和仰拱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或 C35,一般来说,为满足电通量要求和水胶比限值要求,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都是超强的。

2. 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

在进行配合比参数设计时,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应处在一个适宜范围内,不仅有最低限要求,同时,对于 C30及以下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 400kg/m3, C35~C40不宜高于 450kg/m3。铁路客运专线大力提倡使用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和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一起作为胶凝材料。使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和料,并不是单纯地考虑降低混凝土成本,首先是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需要,特

别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包括氯化物侵蚀、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等。

3. 含气量的要求

含气量的要求也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重要区别之一。以往工程仅在有抗冻要求时才考虑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这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规律认识不足的表现。实际上,混凝土中适量的引气,不仅能改善抗冻性,同时可显著减轻混凝土的泌水性, 使水在拌合物中的悬浮状态更加稳定, 从而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因此, 客运专线规定,即使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含气量也应不小于 2%,并且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必检项目之一。为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并获得较佳的减水和保塑效果,可使用新型聚羧酸盐减水剂。

4. 电通量指标

该指标是客运专线对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最具体的指标。目前我国尚无电通量试验的国家标准,铁路行业电通量试验方法是以美国 ASTMC1202 快速电量测定方法为基础制定的,其所测指标可以最大程度地区分和评价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密实度正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为关键的因素。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1. 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 , 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 (水泥、掺合料等 ±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 , 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2min, 也不宜超过 3min 。

2. 运输。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及各项工作性能指标不

发生明显波动。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 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 (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

3. 浇筑。 (1混凝土入模前 , 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宜控制在 5~30℃ (2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 2m 当大于 2m 时 , 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 , 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 , 间隙时间不得超过 90min, 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4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不得大于 15℃。

4.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 , 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 , 一般不宜超过 30s, 避免过振。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 , 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 , 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 , 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

5. 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 , 一般 3天达到设计强度的 60%,7天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因而 , 混凝土早期养护特别重要。通常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采取以带模养护为主 , 浇水养护为辅 , 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14天。

6.质量检验控制。除施工前严格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查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以下指标进行检查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匀质性。硬化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抗渗性、电通量等。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一高耐久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耐久性 , 而耐久性则取决于抗渗性 ; 抗渗性又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密实度和界面结构有关。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掺加了高效减

水剂 , 其水胶比很低(≤ 0138, 水泥全部水化后 , 混凝土没有多余的毛细水 , 孔隙细化 , 最可几孔径很小 , 总孔隙率低 ; 再者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矿物质超细粉后 , 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能得到明显的降低 , 而且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还能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 , 使其≥ 100μm 的孔含量得到明显减少 , 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也使得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以上这些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中性化、抗碱 - 集料反应、抗硫酸盐腐蚀 , 以及其它酸性和盐类侵蚀等性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1. 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 , 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 (水泥、掺合料等 ±1%;外加剂±1%;骨料±2%;拌合

用水±1%。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 , 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2min, 也不宜超过 3min 。

2. 运输。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及各项工作性能指标不发生明显波动。

3. 浇筑。 (1混凝土入模前 , 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宜控制在 5~30℃ (2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 2m 当大于 2m 时 , 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 , 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 , 间隙时间不得超过 90min, 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4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不得大于 15℃。

4.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5. 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 , 一般 3天达到设计强度的 60%,7天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因而 , 混凝土早期养护特别重要。

6.质量检验控制。除施工前严格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查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以下指标进行检查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匀质性。

五、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一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 在工程建设中基本没有维修费用 , 工程费用主要在新建工程 , 建国以来 , 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量大 , 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 可以说需维修的工程量肯定也是巨大的 , 费用是惊人的 , 因此 , 站在历史的角度 , 站在发展的角度 , 研究混凝土高性能的意义巨大。

(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 , 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 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 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的需要 ,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 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建质〔 2005〕 26号文件中第 2项既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上述这些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 (HPC具有下列特征 :(1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 , 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 ;(2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料 ;(3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 , 减少水泥与混凝

土的用量。因此 , 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就可成为绿色混凝土。事实上 , 许多工程如大体积水工建筑、基础等对强度要求不高 , 但对耐久性、工作性、体积稳定性、低水化热等有很高要求 , 都应采用 HPC 。例如日本跨海明石大桥基墩混凝土 (50万 m3 要求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与低升温 , 而强度只要求 20MPa, 使用的就是掺

加了复合外加剂与复合细掺料的 HPC 。由此可见 , 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 , 我国目前也己完成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应用。

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随着 HPC 的开发和应用 , 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建

筑物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 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专家指出 , 作为建筑工业主要原料的水泥 , 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因此 ,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核心是在限制水泥用量以获得混凝土高性能的同时 , 坚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 21世纪前后 , 吴中伟等提出了绿色混凝土的

概念 ,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含义 :1节约资源、能源 ;2 不破坏环境 , 更有利于环境 ;3 可持续发展 ,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

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 , 对混凝土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 并为 HPC 的发展指明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七、结论

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途径,主要从原材料的选

择、配合比参数的合理确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掺入矿物微细粉和高性能化

学外加剂的技术途径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既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具有准确、简捷、适用范围广及程序化的特点,采用此方法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力学性及耐久性。如今我国 HPC 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但是要使 HPC 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还需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随着我国建筑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强, HPC 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基于上述特点 , 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 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 丁大钧.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俞瑞堂.高性能混凝土的发

展与展望[M].水利水电工程设计,1997. [5] 陈肇元.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卞春丽,梁晓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及应用[J].山西建筑 2007 ,33 (2 :1822183. [7] 陈家辉.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0,(05. 8

河南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河南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我校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科门类为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艺术、文学、法学等。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条成立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由校长担任,根据需要设副主席若干名,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由学校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教务处负责处理学士学位授予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学校评定委员会履行下述职责: (一)审定学校学士学位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审批获得学士学位资格人员名单: (三)做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四)做出撤销以授予学位的决定; (五)处理学位授予工作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其他事项。 第五条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院(部)设分委员会,有五至七人组成,分委员会主席一般有学院院长担任: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有院(部)提名,别闹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审批。 第六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履行下述职能: (一)对本院(部)应届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进行审查,提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二)负责处理本院(部)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遗留问题,并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查。 第三章学士学位的授予 第七条本科毕业生具备下列条件者,可以按照本细则的规定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 (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合格,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且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三)普通本科四年制学生必修课和限选课补考及重修取得的学分不超过30学分,二年制专升本学生不超过15学分。 第八条在校学习期间,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授予学士学位。 (一)通过课程重修取得的学分超过30学分者; (二)按照《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及《河南工程学院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中有关条款,曾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 但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亦可授予学位。 1.专业主干课程平均学分绩点≥3.5且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优秀者; 2.受处分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或获得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者; 3.受处分后获得省级三好学生或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两次以上。 第九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行院(部)学位分委员会、学士学位管理部门(教务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三级管理。工作程序为:由院(部)学位分委员会逐个审核本科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将初审名单提交教务处复审,复审名单上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有较大争议的事项,由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校学校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学士学位授予名单,经委员会主席签字有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或院(部)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如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说明: 一、论文的内容及顺序 (一)中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论文主体部分 5、参考文献 6、致谢(中文论文的致谢) 7、附录 其中1不编页码,2--7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二、除封面外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页眉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列,论文、设计二选一。 三、论文全文要求单面打印。 (二)外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致谢(外文论文的致谢)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论文主体部分 6、参考文献 7、附录

学号: XXXXXXXX (四号黑体) /AC Sn(IV)掺杂纳米TiO 2 降解橙黄G的动力学与机理研究(20磅字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 学院名称: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XXXX 年级班别: XXXX级XXXXX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黑体,小三,居中,上面横线上内容要居中) XXXX年XX月

Sn(IV)掺杂纳米TiO2/AC降解橙黄G的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AC 摘要(黑体,小四,1.5倍行距)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Sn(IV)的TiO 2 光催化剂,以生物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多相光催化降解橙黄G的动力学规律┅┅┅(300字左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关键词(黑体,小四,1.5倍行距) Sn(IV)+ TiO /AC;橙黄G;动力学;┅┅┅(3-6 2 个)(宋体,小四,1.5倍行距) Research on the Degrd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OG over Sn(IV) Doped TiO2/AC (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加黑,首字母大写) /AC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 Sn(IV) doped TiO 2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he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O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egration kinetics of Orange 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inetics of this reac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Langmuir-Hinshelwood equation┅┅(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AC;Orange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 Sn(IV)+ TiO 2 G;kinetic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染料废水的处理是大家颇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而偶氮染料是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约占染料总量的50%以上。染料废水色度高,有机污染物浓度大┅┅┅且具有无毒、反应速度快、降解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热点[1](引用参考文献需以上标[1]形式标注出来,并在文后将此参考文献列出来)。┅┅┅(宋体,小四,1.5倍行距) 1 实验部分(黑体,小三,1.5倍行距,顶格) 1.1 试剂与仪器(二级标题,黑体,小四,1.5倍行距,顶格) 主要仪器:光催化反应仪(自制);300W高压汞灯(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磁力

郑州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郑州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作者:————————————————————————————————日期:

郑州大学 2006级毕业设计(论文) (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 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号)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填写时间要用中文) 二零零八年六月

摘要正文略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

Abstract 正文略 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I 第1章绪论 0 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0 1.2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0 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0 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0 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1) 2.1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1)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1) 2.2页眉、页脚说明 (1) 2.3段落、字体说明 (1) 2.4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1) 结论 (4)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1 标题 (7) 附录 2 标题 (8)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61164

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目录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 (1)混凝土原材料 (2) (2)混凝土的搅拌 (2) (3)混凝土的运输 (2) (4)混凝土的浇筑 (3) (5)混凝土的养护 (3) (6)加强施工管理 (3) 三、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4) (2)露筋 (4) (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4) (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5) (5)混凝土裂缝 (5) (6)混凝土夹芯 (5) (7)外形尺寸偏差 (5) 四、论文结语 (6)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规模、节能环保、形态迥异的高层建筑,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钢筋混凝土,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导施工过程的当代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与整体性,我们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就得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每一施工环节。现浇混凝土工程包原材料料、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五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如下: 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应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如果黏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在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做到运输过程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即要保证运输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从这里键入摘要内容。字体和格式均不需要修改。页面格式已经设置完毕(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扼要概括论文主要设计了什么内容,如何设计的,设计效果如何。语言精练、明确,语句流畅;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约4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300-450个实词;关键词要反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一般为4-6个。 设计类论文的摘要:应有类似的文字:(1)本设计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 (2)采用什么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或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了哪些重要的功能。(3)(如果有这部分内容的话)设计过程中对什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4)系统设计或者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研究类论文的摘要: (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2)对哪些算法或者方法进行了哪些研究(3)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或者对什么方法提出了改进思想(4)经过什么测试验证,证明了新的方法的可行性,或4)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4,关键词5,关键词6 页眉设置: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页码设置:前言之前部分用Ⅰ,Ⅱ,Ⅲ,…编号 从前言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前言为第1页

【从这里键入英文摘要内容, 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小写,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WORDS :5,关键6

言 章一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二 (3) §1.2.1 第1章三级标题一 (3) §1.2.2 第1章三级标题二 (3) 章一级标题二 (5) 第2章二级标题一 (5) §2.1.1 第2章三级标题一 (5) §2.1.2 第2章三级标题二 (5) §2.1.3 第2章三级标题三 (6) 第2章二级标题二 (6) 章一级标题三 (7) 第3章二级标题一 (7) §3.1.1 第3章三级标题一 (7) §3.1.2 第3章三级标题二 (7) 第3章二级标题二 (7) 第4章一级标题四 (8) §4.1 第4章二级标题一 (8) §4.1.1 第4章三级标题一 (8) §4.1.2 第4章三级标题二 (8) §4.2 第4章二级标题二 (8) 第5章一级标题五 (9) §5.1 第5章二级标题一 (9) §5.2 第5章二级标题二 (9) §5.3 第5章二级标题三 (9) §5.3.1 第5章三级标题一 (9)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 论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crete cracks 学生姓名:金喜超 指导教师:XX 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所学专业: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工程质量因素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7年09月

摘要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Abstract Because of their extensive concrete material, low price,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cast into various shapes, and good fire resistance, not easy weathering, low maintenance costs,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building material structure in the world today. But the concrete has poor tensile strength, brittleness and easy cracking. Generally no big harm to the use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allowed to exist; but these cracks in the use of load or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and continuous expansion, caused by carbonization of concrete, spalling, corrosion of steel, concret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to weaken, reducing the durability, serious even collapse accident occurred, affecting the normal use, must be controlled. Key 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of formation; control measures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 2.1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3) 2.1.1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洒水造成的裂缝 (3) (3)

郑大论文格式要求

郑州大学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文科适用) 二○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主要依据,也是重要的学术成果和文献资料。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化,提高写作质量,根据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的相关规定,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1999年修订版)及人文社科类有代表性学术杂志等文献,结合兄弟院校的相关规定和我校近年的实践,我们编写了《郑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文科适用)》(草案),供申请学位人员参照执行。在实际应用中,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一定区别。 根据文科类院系的特殊要求和需要,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体育系、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系从2014年起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正式按照《郑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文科适用)》执行,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系从2015年起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正式按照《郑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文科适用)》执行。其他文科院系及理、工、医科院系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仍按原标准执行。

目录 一内容要求 (1) 二格式要求 (2) (一)封面 (2) (二)英文封面 (2) (三)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3) (四)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3) (五)摘要 (3) (六)Abstract (4) (七)目录 (4) (八)图和附表清单 (4) (九)符号说明 (4) (十)正文 (4) (十一)引文标注与注释 (5) (十二)参考文献 (7) (十三)附录 (9) (十四)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 (十五)致谢 (10) 三书写要求 (1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 摘要:建筑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项目成本也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课题,成本控制与土木工程效益有直接的联系,合理的成本控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开支,创造更大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成本控制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保证项目有效和按时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经济措施对项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和监督的过程。一项工程的开展,尤其是土木工程项目,其所创造的价值更多为无形价值。建筑设施等需要保证质量,但是成本支出也不能毫无限制。通过成本的控制来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仅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保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成本控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更加具有实际管控意义。 二、当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建筑项目成本意识缺乏 在当前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项目开工前缺少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再生产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组织设计。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缺乏成本意识,不利于建筑成本的控制;其次,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节约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有 些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造成了很多原材料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2、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在当前建筑工程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把建筑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应的比较。这种办法在重点项目进程应用时,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工程项目控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16年4月1日 课题名称洛阳市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研究 学生姓名郭丰茂专业班级食安122 课题类型论文指导教师李建民职称导师课题来源自拟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国民膳食营养与体质健康的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膳食营养与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而且及时发布调查报告,并据此评估和制定国民日常营养需求的指标,从而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进而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膳食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节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渐渐的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的营养与健康。但是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虽然颁布了很多年,但是其本质和内涵并没有被国民深入理解,居民对蔬菜、水果、乳类等食物的日常摄入明显匮乏。由于国民营养教育传播不广泛的现状,以及国民自身营养知识了解贫乏,造成了日常膳食结构很不合理,加之生活方式、饮食行为习惯不当等诸多因素,我国居民目前仍然普遍存在钙、铁、锌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其中,也有部分中、高收入人群由于摄入的垃圾食物过多,造成营养过剩而引发了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由于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过剩并由此造成的与营养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些构成了对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风险因素。广泛全面的营养教育和宣传是改善国民营养现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营养知识和行为习惯对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研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学号 毕业论文(设计)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老师: 网络教育学院 年月日

学号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研究 指导教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评阅人: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情况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第二章某工程工程项目概况 (3) 第三章进度管理的现状 (5) 3.1 存在的不足 (5) 3.2 原因分析 (6) 第四章某工程工程项目进度编制方案 (8) 4.1进度计划编制 (8) 4.2 进度计划的经济优化 (9) 第五章某工程工程进度控制方案 (11) 5.1进度控制基本原理 (11) 5.2 进度控制体系 (11) 5.3 进度控制监测 (12) 5.4 进度检查方法 (12) 5.5 进度更新调整 (13) 第六章实施进度方案的保证措施 (15) 6.1 组织保证措施 (15) 6.2 主要资源保障 (15) 6.3 安全管理 (16) 6.4 全面协调对工程进度的保障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工程项目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因此,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生存能力,项目成本管理成为了重要手段。 项目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要实施成本控制,必须在理论上形成一套系统理论方法。本文对项目工程的实施的各个阶段提出了控制方法,在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利用价值工程评价施工方案;在施工阶段运用挣值分析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在项目工程完工阶段,安排好竣工验收以及竣工成本的核算等工作。将成本控制上升到理论层次上,将项目工程成本控制变为事前控制,降低项目工程成本,形成企业战略。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价值工程挣值分析

毕业论文日程安排

河南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相关时间点安排 一、专科: 1、本学期第十五至第十八周各院(部)布置安排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报告撰写有关事宜,有分散实习的注意填写“分散实习表”。 2、下学期第一周到第十周(2月17日---4月25日)为毕业实习时间,但第五学期有不及格的同学要在第二周在校参加学期补考。(第一周毕业实习动员,第二周学期补考)。 3、第六周( 3月24日----3月 28日)安排毕业补考。 4、第十一周(4月28日---5月4日)学生返校。 5、第十二周---第十五周(5月5日---5月30日)毕业实习报告的最后撰写、修改、定稿及打印等。 6、第十六周(6月2日----6月6日)答辩。 7、第十七周(6月9日----6月13日)毕业教育及办理离校手续,发放毕业证。 8、其它具体事宜参照“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表” 专科毕业实习工作日程安排 1、开题报告(附表二)由学生填写,下学期第2周交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于第3周收齐交会计学院办公室; 2、中期检查表(附表三、附表四)由学生、老师共同填写,下学期第8周交会计学院办公室; 3、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附表七)由教师填写,答辩结束后交; 4、毕业答辩记录表(附表六)由所在答辩小组填写,答辩结束后交。 二、本科: 1、本学期第十五至第十八周各院(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选聘、选题等有关事宜,学生在校内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资料,做好选题准备,工科和艺术类专业设计型的题目不得低于50%,第十九周学校组织检查。 2、下学期第一周开学后毕业生报到在校查阅资料做好开题准备工作,开题答辩学生必需完成中文综述和英文综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总汇

?土木工程随机风场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11-01)?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室的建设与运营模式(11-01)?国外流域综合管理八条经验值得借鉴(03-22) ?水利信息化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探讨(03-22)?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03-22) ?浅谈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造价控制工作(03-22)?现场总线在软水处理控制中的应用(03-22)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03-22)?营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水景(03-22) ?水池施工缝质量通病的防治(03-22)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03-22) ?关于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关系的探讨(03-22)?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与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的发展(03-22)?人工景观湖生态水处理设计(03-22) ?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03-22)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03-22) ?现浇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防(03-22) ?水电开发如何应对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03-22)?对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分析(03-22)?大型多功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析(03-22)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03-22)?如何处理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投标(03-22)?浅谈如何预防和处理下水堵塞问题(03-22) ?浅谈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现状与对策(03-22)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03-22) ?水闸施工管理控制分析(03-22) ?水闸冲刷计算分析研究(03-22) ?浅谈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意义(03-22)

?又寸节水灌溉技术和技术模式的探讨(03-22)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03-22) ?生态政区规划与建设的冷思考(02-25)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02-25) ?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机制(02-25) ?建设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审美化(02-25) ?环境历史和生态危机的起源(02-25) ?期待中国环保产业的财富(02-25) ?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探讨(02-25) ?环境行政处罚种类界定及其矫正(02-25) ?着眼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搞好林业结构调整(02-25)?浅论发展我国的知识农业(02-25) ?浅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02-25)?农户专业化: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首要问题(02-25)?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两点思考(02-25) ?浅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02-2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02-25) ?我国西部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02-25) ?农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02-25) ?浅谈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02-25) ?农业生产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02-25) ?黄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技术(02-25) ?如何编制好林地经济发展规划(02-25) ?浅析园林的水景设计(02-25) ?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02-25) ?关于林业信息化在防灾减灾中预警作用的思考(02-25)?谈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0-24) ?谈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之对策(10-24)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图纸绘制、实验数据、各种标准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各学科、各专业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采用汉语(外语专业用外语)撰写,一律使用计算机编辑,用A4规格纸输出,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 2.54厘米,左、右页边距 2.5厘米,装订线1厘米,文档网络设为小四号宋体,指定行网络和字符网络,每行33个字符,每页31行,栏数为1,页码置于页面的底部并居中放置,页码从前言开始到论文最后。页眉统一为宋体小五,右对齐,内容为“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或“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下有一横线,从中文摘要开始到论文最后。用统一封面装订成册。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各部分的具体要求 1. 封面 2. 任务书论文内容全部打印,栏内字体、字号统一,全部采用单倍行距。上部的填表日期统一为年月日,设计说明书中文字数更改为12000字,中文摘要400-500字。 3. 中英文摘要 (1)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 中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 “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 (4) 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5) 英文摘要题目采用三号大写字母(黑体),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2个字符空格。 (6) 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ABSTRACT”(大写三号黑体),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年级:2014年春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XXX广播电视大学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明确标注;有关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且为本人在论文中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本人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指导教师已阅: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XXX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 14 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设计(论文)题目:XXXX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论述)内容 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计划安排,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充分的准备,预防和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为施工单位切实的实施进度计划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准确反应施工现场实际,节约各种资源,在满足建设法规规范和建设单位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基本要求 1.规范论文中的技术指标 2.规范论文中的语言文字 3.论述做到具备论点论据论证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指导和要求,对其应如何进行施工做了详细的要求,并进行了准确的计算。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以及相关的应注意事项。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2) 一、建筑工程的分类 (2) (1)设防的部位 (2) (2)设防的方法 (2) (3)设防材料的性能 (2) (4)设防材料的品种 (3) 二、防水材料的要求和选取 (3) (1)防水材料的共性要求 (3) (2)防水材料的选取 (3) 三、屋面防水的施工工艺 (4) (1)施工工序 (4) (2)操作要点 (4) 四、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5) (1)外墙渗漏的原因 (5) (2)外墙渗漏防护措施 (6) 五、结束语 (7)

摘要 本论文文主要讲述了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防水材料的要求及选取和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第一,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编写通俗易懂,实用,便于了解和掌握。 第二,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及相关资料突出了防水施工特点的内容,从而有利于防水质量的控制。 第三,论文中同时将近期的新规范,新规章,新标准融入其中,丰富了内容。第四,论文介绍了防水材料的选取及防水材料的分类,为后续防水的施工创造了条件。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 建筑防水工程的分类,可依据设防的部位、设防的方法、所用来设防的材料性能和品种来进行分类。 (1)按设防的部位进行分类按建(构)筑物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部位可划分为: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室内厕浴间防水、外墙面防水以及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 屋面防水:建(构)筑物屋面的防水; 地下防水:地下室、地下管沟、地下铁道、隧道、地下建(构)筑物的防水; 室内厕浴间防水:卫生间、浴室、盥洗室、清洁室、开水间以及楼面、地面、管道等的防水; 外墙面防水:外墙立面、坡面、板缝、窗边、窗台、框架梁底、柱边等的防水; 特殊建(构)筑物和部位防水:如水池、水塔、室内游泳池、喷水池、四季厅、室内花园、储油罐、储油池等的防水。 (2)按设防方法分类 ①复合防水:采用各种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复合防水)是一种新型防水做法。在设防中采用多种不同性能的防水材料,利用各自具有的特性,在防水工程中复合使用,发挥各种防水材料的优势,以提高防水工程的整体性能,做到“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如在节点部位,可用密封材料或性能各异的防水材料与大面积的一般防水材料配合使用,形成复合防水。 ②构造自防水:采用一定型式或方法进行构造自防水或结合排水进行防水。如地铁车站为防止侧墙渗水采用的双层侧墙内衬墙(补偿收缩防水钢筋混凝土)、为防止顶板结构产生裂纹而设置的诱导缝和后浇带、为解决地铁结构漂浮而在底板下设置的倒滤 层(渗排水层)等。 (3)按设防材料性能分类 按设防材料的性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 ①刚性防水:刚性防水是指用素浆、水泥浆和防水砂浆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的素灰和水泥砂浆分层交替施工,以构成一个整体防水层。由于是相间抹压的,各层残留的毛细孔道相互弥补,从而阻塞了渗漏水的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 抗渗能力。 ②柔性防水:柔性防水依据起防水作用的材料还可分为卷材防水、涂膜防水等多种。 还可分为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是将几层卷材用胶结材料黏在结构基层上,而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