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9—21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的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种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材分析

《认识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上,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特征。但是教材安排了许多折、剪、拼的活动,比较多地将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这些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围成的这些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的位置,用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多种图形。这些题

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若干个,剪刀一把,钉子板。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配以形象动态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感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图形王国里,还有许多朋友等着我们一起去认识呢,你们想不想认识新朋友啊,那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动手实践,探索发现

(一)认识三角形

1.动手创造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说说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

(2).我们将用这张正方形纸做一个折纸的小游戏,想玩吗?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动手之前先要听清游戏的规则,课件出示:第一,只允许你折一下,第二,折完之后必须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大小一样的两部分,你会折吗?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揭示对折:刚在同学的折纸方法就叫“对折”

(5).展示作品:

请一位“边对边”对折的学生展示折法。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折的吗?他的折法符合游戏规则吗?折出来的分别是两

个什么图形?(长方形)还有跟他不一样的折法吗?

请一位“角对角”对折的学生展示折法。师:你是怎样折的?你折出来的分别是两个什么图形?你们知道这种图形的名字吗?(若学生叫不出名称,可告知是三角形,并板书。)你们也能这样折吗?赶快试一试。(全体同学和和老师跟着这位同学折三角形)师:三角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朋友,你们仔细瞧瞧这个新朋友,它长什么样啊?(有三条直直的边,有三个尖尖的角)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通过亲手实践从旧图形中得到新图形,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节课以“小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操作展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2.用心寻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长方形很多不同的样子:胖胖的,瘦瘦的,高高的,扁扁的……那三角形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样子呢?不是的,三角形也有许多不同的样子,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手枪,有的像鲜艳的红领巾……(课件展示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隐藏着许多的三角形,你能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三角形吗?(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某物体的某个面是三角形。)学生说后,课件出示一些。

3.围围摆摆

小朋友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小朋友,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

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先找三个点)你还能再围一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吗?

围好后把钉子板举起来,老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让学生评价(这个三角形看上去扁扁的,很可爱;这个三角形看上去高高的,很神气……)

【设计意图】: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从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再从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中引出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找、围、摆等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1.巧手拼图

师:请同学们在1号学具袋里拿两个三角形(课件出示),用它们来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拼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重叠,也不能有缝隙。

展示学生不同的拼法,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并将拼好的图形帖到黑板上,一一讲评。

选取拼出平行四边形的拼法,提问:这个图形真漂亮,你们认识它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板书:平行四边形。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他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变的)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想一想?这样的图形你在哪儿看到过呢?(篱笆、

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学生说后,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

小结:只要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通过折、拼的方式引出平行四边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图形表象。

2.实践探究

(1).你能在你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3).展示学生所围的平行四边形。

围好的把钉子板举起来,选取围错的图形,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在交流辨析纠错中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长度一样但不对齐的,钉子板上下的钉子数相同)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的围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师示范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轻松、更准确地完成任务,同时利用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思考,使知识的形成更加深刻。

3.接受挑战(“想想做做”第4题)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这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发现?怎么知道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呢?之前我们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行,又出示两个三角形(“想想做做”第4题的),这两个三角形呢?(完全一样),同学们拿出2号学具里的两个三角形,你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三角形(出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你能帮老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尝试拼图。

师:能拼出来吗?(不能,这两个三角形不一样)

总结:两个不同的三角形是拼不成平行四边形,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本性创设一个“逆境”,让学生“碰壁”,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一).涂涂数数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这里有哪些图形?如果把这些图形用颜色分开来,你认为用几种颜色合适?请小朋友们先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再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填在表格里。

(二).拼拼搭搭

1、“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要求)

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试一试,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试一试。

2、“想想做做”第5题(课件出示要求)

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试着拼一拼。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图形王国里的两位新朋友——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我们不仅认识了它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课后我想请小朋友们把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今天所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看能不能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呢,拼好后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设计意图】:老师留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操作和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反复尝试,独立思考寻求不同的拼法,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再次感受图形的变换,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