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老党员周智夫》有感精选11篇

读《老党员周智夫》有感精选11篇

读《老党员周智夫》有感精选11篇

篇一

共产党员的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践行“四个意识”的代言人,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标兵。老党员周智夫就是用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他用一生轨迹把党性铭刻在自己的心底,还承诺把下辈子许给中国共产党,这份笃定敲击着每一位党员的心门。

这位把青春和余热献给党的干部,这位跟着党走,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军人,深刻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经历过抗战到和平建设时期,周智夫依然坚定不移跟党走,是因为真真切切看到只有跟党走才能发展中国。今日我们生在幸福的大好生活里,何尝不是在跟党和国家并肩奋战谋求回来的幸福?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砖一瓦,我们应当为自己身为一位公职人员感到自豪与荣誉,应该同样心怀与党和国家共同奋进的信念。这一份并肩作战的情怀不应输周老当年出生入死的革命情怀,这是党员干部骨子里的“钙”。

周智夫纵然文化底子薄,为了思想能跟上革命队伍,一直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党的科学理论,认真聆听党的声音,生怕漏掉一个字。这就是离休老党员的写照,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具备高度的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甘于思想上掉队。这就是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硬功夫”。

周智夫身上的战绩伤痕,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震撼和残缺,但在他自己看来却是紧跟党的步伐的见证,是勋章。没有周智夫们当年的舍身奉献、忠诚坚定,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发展。这份坚如磐石般的纯粹初心,在年轻奋斗的时期鼓舞着他,在性命危急的战争时期支撑着他,在充满诱惑的建设时期警醒着他,他把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践行到底,把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作为自己修身律己的镜子。周智夫用他的一生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党性修养课,他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杆。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党员,应该认真学习周智夫的优良作风和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职、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1924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离休,离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现为北京卫戍区海淀第27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5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2018年1月18日,他在病重之际委托家人一次交纳党费12万元。

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

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悲惨景象,目睹国民党拉差抓夫的粗暴行径,同时也见证了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逐渐萌生了加入革命队伍的念头,心中播下了向党靠拢的种子。19岁那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走上革命道路。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和平

建设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周智夫常常回忆峥嵘岁月,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总惦记着为党再尽绵薄之力。2017年7月的一天,重病在身的周智夫把二女儿周卫平叫到床前,交代说要拿出12万元积蓄交党费,并反复叮嘱赶快办。今年1月20日,当组织派人把中组部的党费收据交给周智夫时,戴着氧气面罩的他顿时热泪盈眶,双手捧着凝视良久,激动地与二女儿击掌庆贺:“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这一生去报答。”周智夫右胸下部有个10厘米长的凹陷,这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痕,每每看到都让人心头一颤。1946年4月,他任新四军淮北七分区独立四团二营四连支部书记,在安徽豪城外阻击国民党军队抢粮的战斗中,被一颗子弹打中左肩、贯通右肺。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转移,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道道封锁线,先后7次辗转治疗,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每次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斗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现在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周智夫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党的真情流露。2016年8月的一天,周智夫拉着上门巡诊的卫生所所长张杰军愤慨地说:“如果再打起仗来,我还要上战场,你们年轻人也要主动请战!”

“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想去听听党的声音。”周智夫文化底子薄,为了思想能跟上革命队伍,一直把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真经来信奉、作为心经来钻研。他常说,不看书不读报,脑子就会空荡荡,思想就会落伍掉队。年逾九旬,他一如既往听广播看新闻,最爱学的文章是习主席讲话,最爱读的报纸是党报党刊,最爱看的电视是“新闻联播”和革命战争片。周智夫常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有一次,小女儿看到父亲躺床上吃力地读报纸,心疼地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个啥?”周智夫说:“不学习咋进步?人越老越不能糊涂,越要通过学习保持头脑清醒。”周智夫非常热爱学习,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是他学习的“三件宝”。前几年,他听力严重下降,为了能听清党的声音,一向节俭的他自费1万多元购买了助听器。每次单位组织学习文件、政治教育、党课辅导,他都是戴着助听器竖着耳朵听,生怕漏掉一个字。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周智夫很想听听习主席的声音、看看大会的盛况。他因多处骨折卧病在床,就让家人把他抬到客厅,从头到尾聆听了习主席所作的报告。那些天,他拿着放大镜反复学习十九大报告,由衷写道:“热烈祝贺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祝贺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

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

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会向党敞开心扉,就愿为党奉献一切,就能给党增光添彩。周智夫是名普通党员,在平凡的一生中,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让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

“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1945年,时任五连指导员的周智夫随部队攻打高作镇,战斗结束后,上级将五连合编到六连,他由正职调整为副职,没有半点怨言。打下皂河镇后,上级为了扩大主力,调他到地方区队做发展队伍工作,他愉快地服从命令。1957年初,一纸命令,周智夫从南京调往重庆炮校工作,离开生活33年的家乡。他毅然带着妻子和4个未成年的孩子,拎着2个竹编包及时报到。1968年6月,在重庆工作了11年的周智夫,家庭和工作安稳下来。这时组织又派他去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工作,他二话没说带着一家人赶赴云南。家越搬越远,环境越换越艰苦,任务越来越重,但周智夫的工作越干越出色。

“对组织要有一说一,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没有任何杂质的,对党

不会有丝毫虚假。周智夫档案里存放着19页纸的《历史思想自传》,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刻检视、表露着坦诚坦荡。入伍不久,他发现家人私用村民为民兵捐献的5斤粮食,没有及时向组织报告,为此愧疚不已:我对不起党,我入党比参军早,什么事都不该对组织隐瞒。1953年12月,周智夫明知贫农出身对自己更好,还是如实报告家庭经济情况:30亩地、4间房、1块约2亩地的梨园、1头牲口、2辆小平车,虽然土改时被划为中农,但从未后悔过;他剖析反省入党动机时,多次提到自己不够纯正,主要感到抗日很神秘,将来一定能吃得开;回忆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反思自己有怯战心理,战斗打响时有压制不住的害怕,等等。周智夫对党赤诚是一贯的,是超越亲情的,从不遮遮掩掩当“两面人”。2014年的一天,小女儿向父亲谈起党内腐败现象,周智夫不相信这是真的,感觉女儿在抹黑党的形象,应该如实向组织反映这个事。第二天,得知父亲要“检举”自己,女儿赶忙找来相关权威报道读给他听。周智夫沉默许久,“真没想到!要不是党中央和习主席力挽狂澜,还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自己苦点没有啥,少给组织添麻烦。”周智夫给自己定下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七院任军管会副主任期间,一家四口与另一家挤在60平米的两居室里,有几次换房机会,他都让给了别人。1984年,周智夫等一批离休干部按计划要搬进新干休所,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一般,很多人都不愿意要,他主动领取了一楼的钥匙。眼看就要搬家了,时任政委朱南璋面带难色找到周智夫商量:“周老,有位同志行动不方便,想跟您换一下房子,您看……”周智夫痛快答应:“只要能为组织分忧解难,我住哪都一样。”周智夫一直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去年3月,周智夫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干休所专门安排一名战士保障送饭,没几天他就请了保姆,尽量不给组织添麻烦。

“过组织生活就像过日子一样,要认认真真用心过。”周智夫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提高觉悟的大熔炉,把参加组织生活看得比啥都重,每次都认真准备、踊跃发言,始终保持了很强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熟悉周智夫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很少出远门,就连所里组织的踏青、秋游他都很少参加,但上党课却一次不落,每次都提前到、坐前排,是出了名的积极分子。干休所政委姜东军记得,2016年5月的一天,他上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辅导后发现周智夫没有走,便上前关切地询问。原来周智夫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坚持上完最后一堂党课,特地留下来当面向他请假。姜政委深有感触地说,“一个老同志,身患重病还坚持听课,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请假,体现了多么强的党性!”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

艰苦奋斗易在一时,难在一世。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

“有活干是件很充实的事,不干工作党要咱干什么。”在单位同事的眼里,周智夫是有名的“工作狂”,他把工作当事业来干,常年累月拖着残疾身体加班熬夜,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在5个子女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很忙的人,虽然家近在咫尺,一家人却聚少离多。周智夫先后在江苏、重庆、云南、北京等地工作过,所到的大多是新组建单位,面对工作任务重、矛盾问题多、时间要求紧,他没有打“退堂鼓”,经常激励自己:“党员干部就是带头吃苦奉献的,没有困难叫我们来干什么。”他在重庆炮校工作10年零5个月,先后在连队指导员、干部科长等6个岗位任过职,每个职位干得都非常出色。1976年5月,周智夫因战伤复发不能正常参加工作,组织安排他提前离岗。那段时间没事做,他浑身不自在,好几次对老伴说,我一定要把身体养好,争取还能回到岗位上做点事。

“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周智夫常说,待遇好是党对老干部的关心,但我们不能可着劲用。他对自身要求有“三个不超标”,即住房、用药、用车不超标。离休多年

一直住着90平米的公寓房,直到2008年才分到102平米的经适房;近些年,周智夫医药费统筹年标准是2.8万元,他平均每年连一半都用不到,近20年没有外出疗养过。2014年7月,周智夫的骨质疏松病情加重,接连发生两次压缩性腰椎骨折。按照医嘱,卫生所购买了两种进口药。见药品的外包装跟以前的不一样,周智夫认真询问究竟,得知“这是治疗用药,符合规定”,才放心使用。今年2月22日,周智夫的病情稍微好转,便对家人说:“我在医院多住一天,就得多花好多钱,咱尽快回家吧。”女儿告诉他不用花个人的钱,他听后很不高兴:“公家的钱也不能随便花,而且更要省着花。”2012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孙女带着孩子来北京看望他,期间小孩感冒发烧急需到医院治疗。孙女外出打车没打上,请爷爷要公车送又被回绝,便私自以爷爷的名义向所里要了车。周智夫知道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家从没因私事用过公车,你这样做坏了规矩,以后不能这样子,否则就别来了!”

“勤俭节约是个美德,我们给年轻人带好头。”周智夫的老伴一直没有工作,几个孩子上班前,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资助6名亲戚念完中学。周智夫离休后,虽然待遇提高了,生活依然十分简朴。家里没有高档电器、贵重家具,至今仍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饭盒,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周智夫有一个跟随他40多年的衣柜,里面最像样的是一条马裤呢军裤,从他任基地医院副政委一直穿到现在;最崭新的是儿子周华去年给他买的3条短裤,到现在也没舍得穿;最时髦的是外孙周洵穿旧了的棉服,他留下来自己穿;最有年头的是一条洗得发白的秋裤,裤面上有10多个大小窟窿眼,裤口松松垮垮没了弹性。周智夫日常开支很节省,花每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翻看他的记账本,每一笔记得很详细,平均每月开支仅有几百元。后辈们都感到很纳闷,老人的工资这么高,为啥舍不得花呢?周智夫对他们讲:“我的工资是党给的,留着以后有大用。”

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只有重视家风家教,家庭这个细胞才能更健康,国家这个大肌体才能更强壮。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他对家人说:“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周智夫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基地医院任副政委时,女儿和几个干部孩子中午在医院食堂蹭了一顿饭。他知道后,对女儿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将几个孩子的伙食费全部补上。周智夫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占公家一分便宜。周智夫常给老伴交代,咱俩医疗保障标准不一样,我的药你不能用。一天晚上,老伴的阿司匹林用完了,跟周智夫商量用一下他的药,他很认真地说:“药可以借给你,但你要记住,买药后必须及时还给我。”大女儿周雪文也患有心脏病,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一次,她从重庆来北京看望父亲,周智夫发现女儿用的药和自己的一样,就要求她在药瓶贴上名字来区分。面对家人的不解,周智夫解释: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

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在许多战友和邻居看来,周智夫是个不顾家的人,对子女前途进步很少过问。实际上,他的子女都是自力更生的普通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两个儿子参军入伍、退役安置,三个女儿工作分配、插队下乡,他都没有托过关系、打过招呼,5个子女被分别安排在重庆、江西、江苏和北京工作。周智夫经常鼓励子女:“不是爸不管你们,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这样才有意义。”在周智夫的言传身教下,后辈们很争气,都靠着自己的拼搏奋斗事业有成,成了邻里羡慕的34口和睦和谐大家庭。远在重庆的外孙女婿潘桂乐特别愿意来北京看望姥爷,他说:“每次和姥爷交流,心灵世界就受到一次净化洗礼!”潘桂乐在农村长大,经过一番努力打拼,所创办的房地产公司越做越大。谈及成功经验时,他动情地说,是姥爷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成就了自己。儿女回忆起过去经历,不但没有怨恨,还充满对父亲的敬佩。他们感慨地说,年轻时觉得父亲窝囊无能,现在

感到他很高尚伟大。

他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念党情报党恩是周智夫红色家风之魂,是传家的精神命脉。儿女们小的时候,他几乎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要求汇报学习和做家务情况,讲评一周表现。他送给孙辈们的成人礼是战争年代的故事、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1989年12月,将满18周岁的孙子周东升过生日,周智夫专门把他叫到跟前,向他讲述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话语中充满着对党的无限感激。周东升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爷爷送给我的礼物十分珍贵,我要向爷爷那样念党情报党恩。上世纪70年代,边境作战,周智夫在部队服役的小儿子周卫民,刚被下了退伍命令。周智夫专门打电话到部队,要求儿子留队待命,随时准备报效祖国。为此,周卫民主动申请留队,后来所在部队没有上前线,他半年后才退伍回到江苏老家。2017年6月1日,周智夫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5个儿女,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

篇三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周智夫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周智夫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他对家人说:“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

他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念党情报党恩是周智夫红色家风之魂,是传家的精神命脉,他送给孙辈们的成人礼是战争年代的故事、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2017年6月1日,周智夫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5个儿女,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话!”在周智夫的言传身教下,后辈们很争气,都靠着自己的拼搏奋斗事业有成,成了邻里羡慕的34口和睦和谐大家庭。

正如文章里所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只有重视家风家教,家庭这个细胞才能更健康,国家这个大肌体才能更强壮。”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正可谓:春雨润物,家风育人。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篇四

每次学习一份先进典型事迹都忍不住热泪盈眶,特别是他们那些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让作为基层工作人员的我感到十分微不足道,也坚定向他们学习的态度。最近,网上一篇《老党员周智夫:不忘初心以身许党的老兵典范》的先进事迹,可以说“红透”了整个网络,“红透”了整个党组织。

文中提到周智夫老同志说的一句话: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想去听听党的声音。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真实心声。试问,我们新一代的共产党员又有几人能做到周老先生这样的一心向党的学习精神,或许大多数只是将党的组织生活、党的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时常抱

有一种应付心态吧。

每个典型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大公无私精神,可是对于周老先生竟然和家里人将一些普通药物都要标识个人姓名区分使用,同样的药品不允许他人使用,一直强调: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就连使用新药物治疗时都要问清楚是不是符合使用标准,不在标准中的药物坚决不使用。这样一位从革命时期走过来的老干部、老同志,思想品德是多么的高尚,是多么的让人钦佩不已。再试问,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干部,又有几人能像周老先生一样的一心向党、大公无私、以身作则?

“勤俭节约是个美德,我们要给年轻人带好头”,这句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周老用身体力行彰显的生动写照。一个衣柜用了40多年,衣柜里面最像样的竟然是一条军裤,最时髦的竟然是外孙穿旧的棉服,最有年头的是一条洗得发白的秋裤,裤上面还有10多个大小窟窿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再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几人的衣柜里面没有几件价格奢侈的衣物?又有几人还穿着带着窟窿眼的破旧衣物?又有几人会穿别人穿旧淘汰的衣物?这些事例都让我们发人深省。

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扪心自问,不管是在思想认识上、生活作风上,周老的作风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作为一名新时代退伍军人,一切感触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默默的在心中以周老为榜样,只能默默的向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只能以一名新兵向老兵敬礼!

篇五

这几天集中学习了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心中颇有体会,周智夫常说:“就像房间需要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周智夫经常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保持对党组织至真至纯的忠诚底色。离休后,周智夫依然积极参加支部学习和组织生活会,每次都带头发言、带头剖析自己,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始终保持了至真至纯的党性。周智夫同志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是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为官之初的公仆之心,坚守信仰不迷失、坚持奋斗不止步,继续传承老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树立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新形象。

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曾感动了我们,今天周智夫同志又一次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至真至纯的党性鼓舞我们、鞭策我们,让我们高举旗帜实现伟大中国梦!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广大老干部如何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周智夫同志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诠释。我们要向周智夫同志学习,切实把不忘初心、以身许党作为价值追求,凝聚矢志强军强军兴军、建强新型陆军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学习周智夫同志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周智夫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曾说“有活干是件很充实的事,不干工作党要咱干什么。”对比我们现在的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工作挑三拣四、扯皮推诿、互踢皮球等现象,这不应该是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行为。

我们要学习周智夫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周智夫曾对家人说“公家的便宜一点也不能占去”,他也曾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向老干部学习,永葆共产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家庭这个“细胞”更健康,使国家这个“大肌体”更强壮。我们要学习周智夫同志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至纯党性。将入党时的誓言时刻铭记,时刻加强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周智夫同志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期间

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是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老党员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生动展现了老同志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集中回答了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责任担当、品行操守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等重大现实问题,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引领党员干部不忘入党初心、以身许党报国,激励广大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以扎实的行动和奋斗的姿态投身强国兴军伟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启迪作用。

篇六

昨天,偶尔看到一篇报道老党员周智夫同志的报道,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敬佩之意,他放佛是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每个共产党员的心中,他是时代的楷模,是党的骄傲,他保持着自己的初心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以信仰为“舟”,一颗红心跟党走。周智夫一生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坚守自己的初心。在革命年代,面对死亡,从不畏惧;在和平年代,面对诱惑,从不妥协,并言传身教,教导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家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特点”。周老的一辈子正如自己所言“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作为一名党员,要以周智夫同志的所言所行为榜样,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笃定共产主义的信仰,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实现新的作为,答好新时代的“考卷”。

篇七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1924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离休,离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现为北京卫戍区海淀第27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5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普通工作者,我们向周智夫同志学习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做两面人。真正共产党员,是没有任何杂质的,对党不会有丝毫虚假。周智夫档案里存放着19页纸的《历史思想自传》,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刻检视、表露着坦诚和坦荡。入伍不久,他发现家人私用村民委民兵捐献5斤粮食,没有及时向组织报告,为此愧疚不已:我对不起党,我入党比参军早,什么事都不该组织隐瞒。1953年12月,周智夫明智贫农出身对自己更好,还是如实报告家庭经济情况:30亩地、4间房、1块约2亩地的梨园、1头牲口、2辆小平车,虽然土改时被划为中农,但从为后悔过;他剖析反省入党机时,多次提到自己不够纯正,主动感到抗日很神秘,将来一定能吃的开;回忆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反思自己有怯战心理,战斗打响时有压制不住的害怕,等等。周智夫对当赤诚是一贯的,是超越亲情的,从不遮遮掩掩当“两面人”。2014年的一天,小女儿向父亲谈起党内腐败现象,周智夫不相信这是真的,感觉女儿在抹黑党的形象,应该如实向组织反映这个事。第二天,得知父亲要“检举”自己,女儿赶忙找来相关权威报道读给他听。周智夫沉默许久,“真没想到!要不是党中央习主席力挽狂澜,还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周智夫同志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保持自觉自律,纯正家风。周智夫同志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九大精神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

篇八

“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是一位有75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过的话,他就是

周智夫。是什么样动力让他“以身许党”?又是什么样的境界让他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呢?是他始终怀抱着一颗爱党、信党、忠于党的“红心”,诠释了对党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践行了自己铿锵的誓言,值得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我想,习主席和军委首长对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给出了精准答案:“学习他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时光回溯,信念如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仅19岁的周智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投身到革命浪潮中,立下赫赫战功。作为亲自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人,一定会比我们这些生于和平年代的人们更能体会“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烈场景,更能体会红军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境界。1946年4月,在安徽濠城外阻击国民党军队抢粮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是战友们不离不弃,冒着生命危险将他送往后方医院,及时进行救治。他的生命保住了,可是和他一同负伤的那位战友却不幸牺牲……比起他身留残疾,失去战友才是他一生最大的伤痛。每当提及那段往事,周智夫总是伤心不已、泪流满面:“是部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我们一家,所有的一切都是部队给的、都是党给的。”我想,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才使他对党忠诚的信念更加坚如磐石。红色家风,传承发扬。数十年戎马生涯、踏过红色足迹的周智夫同志,将弘扬红色家风作为教导子孙的重要“法宝”,立下“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的家训

,并要求孩子们“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他坚持的就是“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长期以来,他把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作为“补钙”的有效途径,常和孩子们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对于家风建设,特别是传承“红色家风”,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立德齐家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红色”的核心要义,要在如周智夫同志一样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言传身教下,把“红色”家风挖掘好、继承好、弘扬好。榜样引领,逐梦前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智夫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是革命军人的典型代表。他投身革命工作39年,经历过20多次岗位变换,从没有一丝怨言,将“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他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和提高,“就像房间需要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有很多负面新闻、负面思想充斥着人们的大脑,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因此,特别需要进行自我过滤,将一些错误思想彻底清除,保持健康向上、昂扬进取的心态。

周智夫老前辈在他94年的岁月长河中,为我们留一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他为榜样,永葆一颗对党忠诚的“红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奋发有为、逐梦前行!

篇九

品读周智夫身上的“党味儿”

他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他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他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他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他就是周智夫,一个不忘初心以身许党的老兵典范,一个“党味儿“十足的党员典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周智夫用一生坚守共产党员本色,留下了永不消散的“党味儿”,为后来者树立起永不凋零的丰碑。

这是一种初心不改,笃定笃行的坚守。“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周智夫的“党味儿”体现在他永以身许党的初心上。入党75年,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一直不变的是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笃定笃行的坚守。即使重病

在身,弥留之际,想到的也是如何为党奉献最后的力量,如何听清党的声音”。“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在《历史思想自传》中这样写道,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党的真情流露。

这是一种对党忠诚、奉献一切的纯粹。“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周智夫的“党味儿”体现在他忠诚奉献的赤诚上。他始终把对党忠诚、替党分忧、为党尽职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奉献的底色。为党工作的39年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为党奉献一切”的信条。他对党赤诚,不计个人得失,不为个人名利,给自己定下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将一名共产党员的纯粹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种艰苦奋斗、朴素朴实的美德。周智夫的“党味儿”体现在他艰苦朴素的坚持上。无论身居何位,他始终兢兢业业工作,朴素朴实生活,敬业奉献、克勤克俭。他不仅对自身有住房、用药、用车“三个不超标”标准,还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家人,绝不允许家人借他的“东风”占党和国家的便宜。他始终严于律己,坚持勤俭节约,他的一条秋裤秋裤上面甚至有10多个大小窟窿眼,他对儿孙们讲:“我的工资是党给的,留着以后有大用。”他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病重之际,将12万元积蓄缴纳了党费。

这是一种立德齐家、向上向善的传承。“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周智夫的“党味儿”也体现在他严谨的家教家风上。他将“念党情报党恩”作为家风,即使是一顿伙食费、一瓶药,也坚决不占公家的便宜;即使有条件、有能力,也坚决不为儿孙“走后门”。“我希望5个儿女,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话!”周智夫在遗嘱中写道。逝去的是生命,不灭的是精神,他将共产党人向上向善、忠诚奉献、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精神传承给了子孙后代。

篇十

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悲惨景象,目睹国民党拉差抓夫的粗暴行径,同时也见证了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逐渐萌生了加入革命队伍的念头,心中播下了向党靠拢的种子。19岁那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走上革命道路。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和平建设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周智夫常常回忆峥嵘岁月,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总惦记着为党再尽绵薄之力。2017年7月的一天,重病在身的周智夫把二女儿周卫平叫到床前,交代说要拿出12万元积蓄交党费,并反复叮嘱赶快办。今年1月20日,当组织派人把中组部的党费收据交给周智夫时,戴着氧气面罩的他顿时热泪盈眶,双手捧着凝视良久,激动地与二女儿击掌庆贺:“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这一生去报答。”周智夫右胸下部有个10厘米长的凹陷,这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痕,每每看到都让人心头一颤。1946年4月,他任新四军淮北七分区独立四团二营四连支部书记,在安徽豪城外阻击国民党军队抢粮的战斗中,被一颗子弹打中左肩、贯通右肺。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转移,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道道封锁线,先后7次辗转治疗,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每次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斗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现在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

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周智夫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党的真情流露。2016年8月的一天,周智夫拉着上门巡诊的卫生所所长张杰军愤慨地说:“如果再打起仗来,我还要上战场,你们年轻人也要主动请战!”

篇十一

近日,老一辈革命家周智夫的先进事迹在网络、电视中广为流传,我也有幸从网络上学习到了周智夫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备受震撼。

“勤俭节约是个美德,我们给年轻人带好头。”周智夫的老伴一直没有工作,几个孩子上班前,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资助6名亲戚念完中学。

周智夫离休后,虽然待遇提高了,生活依然十分简朴。家里没有高档电器、贵重家具,至今仍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饭盒,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

周智夫有一个跟随他40多年的衣柜,里面最像样的是一条马裤呢军裤,从他任基地医院副政委一直穿到现在。

……

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总是在我心中不断浮现,久久不能自已。

人们常说,艰苦奋斗易在一时,难在一世。

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他都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带头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良好榜样,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老党员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生动地展现了老同志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认真学习周智夫同志始终牢记入党初心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学习他勤俭节约一心向党的高尚情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山水画廊·绿色长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