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MPA复试复习的三个路径(总结版本)

2018年MPA复试复习的三个路径(总结版本)

2018年MPA复试复习的三个路径(总结版本)
2018年MPA复试复习的三个路径(总结版本)

MPA复试题目(通识必备题目卷)

一、请作一下自我介绍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二、“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思路: 1、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读MBA的动机、愿望以及对读MBA的态度。 2、建议从学校、企业和职业发展目标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三、你为什么要读mpa(你认为读mpa能给你带来什么)

四、“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1、家庭情况对于了解考生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面试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

-1-

任感。

五、“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考生性格孤僻。 5、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六:“你最崇拜谁?”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不宜说崇拜自己。 4、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七:“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易引

-2-

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八:你的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1、最好突出自己通过实际工作获得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2、突出说明自己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可以借别人的话说出来。3、将自己的优点与管理的领导、决策、沟通、协调能力相结合,可以通过平常的话说出来。4、或者从工作态度的严谨性方面来说。

九:“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6、绝对不可以说自己没有经验。

十:谈一谈你做的最满意的一两件事

-3-

十一、“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 4、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十二:“你就读我校的MPA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如何解决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思路: 1、不宜直接说出具体的困难,否则可能令对方怀疑考生不行。 2、可以尝试迂回战术,说出考生对困难所持有的态度--“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但是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十三:“在工作中与上级意见不一是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思路: 1、一般可以这样回答“我会给上级以必要的解释和提醒,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 2、如果你的职位处于中高层,可以这样回答:“对于非原则性问题,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对于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希望能向更高层领导反映。”

-4-

十四:“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

思路: 1、这往往是一种压力面试,关键一点是要冷静应答。

2、学校一般会录用这样的考生:基本符合条件、对参加MBA项目的学习有强烈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

十五:“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思路: 1、通过考生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考生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上一个陷阱,又上一次机会。 2、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 3、如“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十六、你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职业规划)是什么?

十七、谈谈你最不满意自己工作中的一件事?

十八、你可以为你的MPA同学带来什么?

十九、你的工作单位是?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角色?

二十、对你单位所属行业的认识?

-5-

MPA复试题目(专业类别必备题目卷)

1、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难点有哪些?

2、公务员考试热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你认为原因何在?从政府的角度讲,对不正当的收入差异应当进行怎样的调节和控制?(楼主复试时抽到了这题!!!)

4、常说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定要走向腐败,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5、当前我国为何特别强调要控制房价上涨?

6、你认为对国家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应该注重哪些内容?

7、目前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8、我国80年代以来至今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机构改革,强调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但一般在精简过后不久又会迅速膨胀,甚至超过原有规模,试分析这一现象。

9、你对MPA的了解。

10、MPA和MBA的异同。

-6-

MPA复试题目(真题卷)

一、复旦大学(2016)

第一问,主考官问我对于我党历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看法;

第二问是关于对不唯GDP的看法;

第三问让我讲一下什么是“三严三实”和“四个全面”;

第四问让我说说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问是英语口试,让我谈谈大学生活。

二、人民大学(2015、2016、2017)

1、先英语自我介绍,

2、然后抽:

关于网络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有的同学是转基因,

有的是关于对电脑对工作的影响,

“负面清单问题”,谈谈理解,

还有的考生抽到养老制度并轨

3、针对你的工作内容等,还有你对公共管理哪个方向感兴

谈谈对东北亚局势的看法,并对我国外交政策提出建议

谈谈对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人事制度改革

-7-

家庭个性化教育与国家统一教育的优缺点

谈谈对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理解

对扩大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有何看法

对财政预算公开的看法

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制定、执行、监督分开你怎么看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是否说明行政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三、山东大学(2017)

政治: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请结合实践,论述为什么以及如何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2.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请结合实践,论述这些理念对我们政府工作带来的影响。

公共管理

1.论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2.论述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特征

3.公共管理的理论演变中,新公共管理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请结合近年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实践,论述

-8-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认识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四、贵州大学

接着又对我的工作产生了兴趣,因为我的工作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于是有老师问了我一个范围超级无敌广阔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食品安全事故近几年来频发?

-9-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 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 率。1000 1 ?='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级配参数: ?? ? ??分率。 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 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 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系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在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中,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出的级配曲线圆滑不间断;在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做出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 第二章 沥青按照形态分类:粘稠沥青、液体沥青。 沥青按照用途分类: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总结

绪论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铺设分为垫层、基层、面层。 第一章砂石材料 第一节岩石 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深成岩、喷出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 常用岩石的分类:花岗岩、玄武岩、辉长岩、石灰岩、砂岩、石英岩、片麻岩。 岩石的化学性质:依据氧化硅(SiO2)将石料分为碱性石料、中性石料、酸性石料、对应的SiO2为小于52%,52%-65%,大于65%。 一、常用的岩石物理性质:①物理常数②含水率③吸水率 物理常数为密度(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孔隙率。 岩石的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开口闭口空隙)的质量。 岩石的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孔隙率一般不能实测,孔隙率越小,强度越大。 含水率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多少和岩石的致密程度。 吸水性:由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岩石在常温及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表观密度的大的岩石,孔隙率小,吸水率小。 二、岩石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①岩石自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构造、含水状态。 ②试验条件如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载率。 三、岩石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抗冻性试验法:是评估岩石在保水状态下,经历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抵抗破坏的能力。 坚固性实验法:岩石试样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后,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L[试验质量损失率=(实验前烘干质量-试验后烘干质量)/实验前烘干质量]。 第二节集料 一、集料的物理性质:①密度②空隙率③集料的级配④集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⑤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体积单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孔隙在 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闭口开口孔隙及颗粒间空隙体积)。 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含开口闭口孔隙)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空隙率:反映了集料的颗粒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 级配:集料中个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二、粗集料的力学性质:①压碎值②磨耗率③磨光值④冲击值⑤磨耗值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用以鉴定石料品质,判断骑在道路工程的适用性。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 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内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内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 叫沉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内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考试重点

第一章沙石材料 依据岩石中氧化硅的含量将石料分成碱性石料<52%(钙质)、中性石料52%~65%、酸性石料>65%(硅质)。 岩石的物理性质: 密度:1、真实密度: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2、毛体积密度: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质量。 孔隙率:岩石空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率(n=1-毛体积密度/真实密度) 吸水性: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含水率:岩石含水率指岩石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可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多少以及致密度。岩石的抗压强度: 1、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估岩石的强度。路用与建筑地基:50m m±2mm桥用:70mm±2mm(R=岩石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岩石试件的受力截面积) 2、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1.岩石自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空隙构造,含水状态2.试验条件,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速度。 岩石的耐久性: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1、抗冻性实验法:评估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经历规定数次的冻融循环后抵抗破坏的能力。质量损失率.冻融系数,一般认为质量损失率<2%,抗冻系数>75%,为抗冻性能好。 2、坚固性实验法:岩石试样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后,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敌降低的性能。L[试验质量损失率=(实验前烘干质量-试验后烘干质量)/实验前烘干质量]。 集料:集料按照粗细程度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天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泥土中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人工砂、天然砂。 集料的物理性质: 1、集料密度: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实体质量/(矿质实体体积+闭口空隙体积) 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集料的表干质量(矿质实体质量+吸入开后孔隙水质量)/实体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 堆积密度:ρ=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质量/(实质体积+堆积孔隙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 2、空隙率:空隙率反映了集料的颗粒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 颗粒形状:蛋圆形,棱角型,针状,片状 集料含泥量:指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粗集料泥块的含量:是指粗集料中原尺寸大于4.75mm(细集料大于1.18mm),但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砂中0.6mm)的颗粒含量。砂当量用于测定细集料中所含黏性土和杂质含量,判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对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矿粉,细砂与泥土加以区别 粗集料力学性质1.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组建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M1-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料质量。2磨耗率是指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是集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M2试验后在1.7mm筛上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3石料磨光值愈高,表示其抗滑性能愈好。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集料磨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总结

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含开口闭口孔隙)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孔隙率: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和占岩石式样总体积的百分比。吸水率:在规定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饱和吸水率:在强制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单轴抗压强度:将石料制成规定的标准试件经保水处理后在单轴受压并按规定加载条件下达到极限破坏时的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耐久性:在承受干湿冻融等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不老化不劣化的抵抗能力。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的质量。 压碎值:集料在连续增加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磨光值:反映集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 冲击值:反映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能力 磨耗值:反映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的能力 集料的级配:集料中个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 水化:块状生石灰与谁相遇后迅速崩解成高度分散的氢氧化钙细粒并放出大量热量。 过烧:由于加水过慢水量过少而消解速度比较快时已经消化的石灰颗粒生成氢氧化钙包裹住没有消化的石灰使其不易消化的现象。 过冷:由于加水速度过快或水量过多而消化速度又比较慢时,则发热量较少水温过低,使其未消化颗粒增加的现象。 硬化包括:干燥硬化(滞留在空隙中的水产生毛细管压力,形成附加强度,氢氧化钙在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产生结晶强度)和碳酸化(在有水的条件下,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晶体) 水泥按水硬性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 按性质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铝 主要矿物组成及特性: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遇水反应速度快。水化热高,对早期和晚期的强度其主要作用。硅酸二钙遇水反应较慢水化热低,主要对后期强度起作用,耐化学腐蚀性和干缩性好铝酸三钙遇水反应最快水化热最高,对早期强度有一定作用,耐化学腐蚀性差,干缩性大铁铝酸四钙对水泥抗折强度有重要作用,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好,干缩性小 水化过程:诱导前期:迅速水化放出大量热量;诱导期:水化反应相对减弱,放热速度显著降低;加速期:水化反应重新加快,出现第二个放热高峰;减速期:在硅酸三钙周围形成水化物微结构层阻碍水化反应,水化速度降低;稳定期:形成密实结构,水化速度降低,水泥石强度增大;水泥凝结硬化:随时间推移水泥浆逐渐失去塑性形成坚硬水泥石的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初始反应期,诱导期,凝结期,硬化期 技术性质:氧化镁: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含量不宜超过0.5%;三氧化硫:引起水泥石体积膨胀,不宜超过3.5%;烧失量:指的是水泥在一定温度时间内加热后烧失的数量;不溶物:会影响到水泥的活性 碱:与某些集料反应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含量不宜超过0.6% 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越细则与水接触面积越大,水化速度越大,早期强度越高,但过细会导致硬化后收缩变形大,水泥石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加。 标准稠度:用标准法维卡仪测定,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mm 加减1mm时的稠度,而此时的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体积安定性:反应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变形的均匀程度。引起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水泥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量 技术标准:凡是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均为废品,凡是细度,烧失量,终凝时间和混合财掺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产品。废品严禁使用。 水泥石的腐蚀:淡水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和碳酸盐腐蚀。腐蚀的防止:选用硅酸二钙含量低的水泥,可提高耐淡水侵蚀能力。选用铝酸三钙含量低的水泥,可提高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选用掺混合材的水泥,可提高水泥石抗腐蚀能力。在施工中合理选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灰比,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提高其密实度以减少腐蚀。在混凝土表面敷设一层耐腐性强且不透水的保护层。 其他水泥: 道路水泥:抗折强度好,耐磨性好,干缩性好,抗冲击性好,适用于道路路面,机场跑道,城市广场等。可减少裂缝磨耗病害,延长使用寿命。 三组分分析法:油份,树脂,沥青质 四组分析法: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 化学组分对其性质的影响 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越高,针入度值越小,稠度越大,软化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 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 JGJ——建工建材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

-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v m = ρ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V D V ρρ =??=%100101??-=W V V m m W ρ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总结

都是自己整理的,不全,大家尽量看书复习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 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常用道路工程材料类型: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 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 第一章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力学性质如下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 压碎值是 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 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 键指标。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书10页公式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 的质量。 孔隙率: 好累) 含水率: 吸水性: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w=100* ( m1-m )/m 详见书 11 页 岩石 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看书上公式,打字

道路工程材料二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20 17 ~20 18 学年第 2 学期 课试卷 使用层次 出题教师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函授站: ..........................................................密.......................................................封...........................................................线........................................................ 试卷类型:(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第1页 共3页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 1.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2.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 A.速凝剂 B.缓凝剂 C.CaSO4 D.引气剂 3.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 A. 加气混凝土 B. 塑料 C .石膏板 D .轻骨料混凝土 4.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 )外的各性能特点。 A.一定的强度 B.高强 C.耐久性较好 D.隔热性较好 5.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6.硅酸盐水泥石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 )。 A.水化铝酸钙 B.水化铁酸钙 C.氢氧化钙 D.水化硅酸钙 7.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0-10 B.10-20 C.30-50 D.60-80 8.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 A.M 剂 B.硫酸钠 C.NaNO3 D.引气剂 9.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 )。 A 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维勃稠度 10.干燥环境中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宜选择的水泥是( )。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1.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 )。 A.适当加大砂率 B.加水泥浆(W/C 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 D.加CaSO4 12.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 A.150×150×150mm B.40×40×160mm C.70.7×70.7×70.7mm D.150×150×300mm 13.用于吸水基底的砂浆强度,主要决定于( )。 A.石灰膏用量 B.水泥用量和水泥强度 C.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D.砂的强度 14.砂浆保水性的改善可以采用( )的办法。 A.增加水泥用量 B.减少单位用水量 C.加入生石灰 D.加入粉煤灰 15.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 A.0.35 B.0.30 C.0.54 D.1.86 16.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7.检验水泥中f-CaO 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 A.压蒸法 B.长期温水中 C.沸煮法 D.水解法 18.工程中适用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树根 B.树冠 C.树干 D.树皮 19.石油沥青的粘性是以( )表示的。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溶解度 20.石膏制品的特性中正确的为( )。 A.耐水性差 B.耐火性差 C.凝结硬化慢 D.强度高 21.用于炎热地区屋面防水的沥青胶宜采用( )配制。 A.10号石油沥青 B.60号石油沥青 C.100号石油沥青 D.软煤沥青 22.低温焊接钢结构宜选用的钢材为( )。 A.Q195 B.Q235-AF C.Q235-D D.Q235-B 23.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 A.软化系数 B.渗透系数 C.抗渗指标 D.吸水率 24.下列材料中可用于配制耐热混凝土(900℃)的是( )。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水泥 D.高铝水泥 25.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时宜选择的外加剂为( )。 A.缓凝剂 B.阻锈剂 C.引气剂 D.速凝剂 26.表示砂浆流动性的指标为( )。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维勃稠度 27.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 09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复习总结

1、例题 例1:有一容积为23 m 的气罐(内有空气,参数为1bar ,20℃)与表压力为17bar 的20℃的压缩空气管道连接,缓慢充气达到平衡(定温)。求:1.此时罐中空气的质量 2.充气过程中气罐散出的热量 3.不可逆充气引起的熵产(大气压1bar ,20℃) 解:充气前1p =1bar 1T =20℃ 质量1m ,充气后2p =0p =17bar 2T =1T =20℃ 质量 2m ①2m = 22RgT V P =1 2RgT V P ②热力学第一定律:Q=E ?+?-)(12)(12τm m d e d e +tot W E ?=u ?=2u -1u =22u m -11u m ; ?-) (12)(12τm m d e d e =00dm u ?-τ =in m u 0=)(120m m u --; tot W =in m -00V p =)(1200m m P V --; 得:Q=22u m -11u m )(120m m u --)(1200m m P V --=22u m -11u m )(120m m h -- 由缓慢充气知为定温过程,1u =2u =0V C 1T ; 0h =0P C 0T ; Q=)(12m m -0V C 1T -)(12m m -0P C 0T =)(12m m -0V C (1T -0γ0T )=(2p -1p )V ) 1(010 01--γγT T T ③S ?=g f S S ++ ?-) (21)(21τ m m d S d S =2m 2S -1m 1S ; f S = T Q ; ?-) (21)(21τ m m d S d S =in S )(12m m -; g S =(2m 2S -1m 1S )-in S )(12m m --0T Q =2m (2S -in S )+1m (in S -1S )-0 T Q ; S ?=2S -1S =P C 12ln T T -g R 1 2ln p p ; g S =2m (P C in T T 2ln -g R in p p 2ln )+1m (P C 1ln T T in -g R 1ln p p in )-0 T Q ; g L S T E 0= 例2:1mol 理想气体2o ,在(T ,V )状态下,1S ,1Ω,绝热自由膨胀后体积增加到2V ,此时2S ,2Ω。 解:①2 1256ln .73/V V nR nRln J K S ===? (n=1mol); S ?=K 1 2ln ΩΩ=nRln2=Kln A nN 2;

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三种典型晶胞结构: 体心立方: Mo 、Cr 、W 、V 和 α-Fe 面心立方: Al 、Cu 、Ni 、Pb 和 β-Fe 密排六方: Zn 、Mg 、Be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实际原子数 2 4 6 原子半径 a r 4 3= a r 4 2= a r 21= 配位数 8 12 12 致密数 68% 74% 74% 2.晶向、晶面与各向异性 晶向:通过原子中心的直线为原子列,它所代表的方向称为晶向,用晶向指数表示。 晶面:通过晶格中原子中心的平面称为晶面,用晶面指数表示。 (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确定见书P7。) 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性能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3.金属的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体缺陷与强化:室温下金属的强度随晶体缺陷的增多而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多到一定数量后,金属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或者增加晶体缺陷这两个方面来提高金属强度。 5..过冷:实际结晶温度Tn 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o 的现象称为过冷。 过冷度 n T T T -=?0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也越大。 6.结晶过程:金属结晶就是晶核不断形成和不断长大的过程。 7.滑移变形:单晶体金属在拉伸塑性变形时,晶体内部沿着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发生了相对滑移,滑移面两侧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晶格位向也基本一致,因此称为滑移变形。 晶体的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就越大。 8.加工硬化:随塑性变形增加,金属晶格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这称为加工硬化。 9.再结晶: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过渡到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过程称为再结晶。 作用:消除加工硬化,把金属的力学和物化性能基本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0.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1.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分类: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第二章 1.铁碳合金相图(20分) P22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考试重点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 结考试重点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一章沙石材料 依据岩石中氧化硅的含量将石料分成碱性石料<52%(钙质)、中性石料52%~65%、酸性石料>65%(硅质)。 岩石的物理性质: 密度:1、真实密度: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2、毛体积密度: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质量。 孔隙率:岩石空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率(n=1-毛体积密度/真实密度) 吸水性: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含水率:岩石含水率指岩石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可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多少以及致密度。 岩石的抗压强度: 1、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估岩石的强度。路用与建筑地基:50mm±2mm桥用:70mm±2mm(R=岩石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岩石试件的受力截面积)

2、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1.岩石自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空隙构造,含水状态2.试验条件,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速度。 岩石的耐久性: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1、抗冻性实验法:评估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经历规定数次的冻融循环后抵抗破坏的能力。质量损失率.冻融系数,一般认为质量损失率<2%,抗冻系数>75%,为抗冻性能好。 2、坚固性实验法:岩石试样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后,不发生显着破坏或强敌降低的性能。L[试验质量损失率=(实验前烘干质量-试验后烘干质量)/实验前烘干质量]。 集料:集料按照粗细程度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是指粒径小于的人工砂、天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泥土中是指粒径小于的人工砂、天然砂。 集料的物理性质: 1、集料密度: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实体质量/(矿质实体体积+闭口空隙体积) 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集料的表干质量(矿质实体质量+吸入开后孔隙水质量)/实体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 堆积密度:ρ=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质量/(实质体积+堆积孔隙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 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 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 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 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 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 ——国家标准 GBJ ——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 ——建材标准 JG ——建工标准 JGJ ——建工建材标准 DB ——地方标准 QB ——企业标准 ISO ——国际标准 4. 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 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 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 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v m = ρ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 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 7.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影响吸水性 影响吸湿性 影响材料抗渗性 影响材料抗冻性 影响材料导热系数 8.润湿边角与亲水性、憎水性的关系? P3 9. 材 料 的 吸 水 性 与 吸 湿 性 的 概 念 及 计 算 v o m = 0ρ'00 v m ='ρ00100%100% V D V ρρ =??=000 100%)100% V V P V ρρ -= ??=(1-0 00 '100%100% V D V ρρ'= ?= ?' 00000 '100%(1)100%1V V P D V ρρ'' -'= ?=-?=-'% 100101?? -= W V V m m W ρ

哈工大威海道路工程材料重点整理(盛洪飞)

第一章 沙石材料 砂石材料:石料与集料的统称,是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使用量最大的一宗材料。 石料:指天热岩石经机械加工制成的或直接开采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石料制品。 集料:由不同粒径矿物质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第一节 沙石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 沙石材料的岩石学特征 1 造岩矿物 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简称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石膏、菱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等。 2 按岩石的形成条件分: ●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 深成岩—地表深处的岩浆缓慢冷却而成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压力急剧降低冷却而成 火山岩—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到空中急速冷却形成 ● 沉积岩(水成岩)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及生物岩 ● 变质岩 原生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经过地质上的变质作用而形成 3 岩石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大部分硅质岩石在水中带有负电荷,亲水性较大。 道路工程中,依据岩石中SiO2的含量将石料划分为三类—碱性石料(钙质),中性石料和酸性石料(硅质),所对应SiO2分别为<52%,52~65%和>65% ● 沥青路面工程中——岩石-集料 ● 水泥路面工程中——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中所含的碱(Na2O 或K2O )与骨料的活性 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数年至数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 物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工程开裂,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 因素之一。 二、 岩石的物理性质 1 密度 ● 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不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的体积)。测试方法:密度瓶法 ● 毛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和 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测试方法:将已知质量 的干燥岩石试样,经饱水后,将试样表面擦干求的饱和面质量,再 用排水法求得试样在水中的质量,两者之差为试样的毛体积。 2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的百分率。 意义:反映岩石裂隙发育程度的参数。岩石的孔隙率一般不能实测,可采用岩石的真实密度和毛体积密度计算。 3 含水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可以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的 多少以及岩石的密实程度。 4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表征。 吸水率:岩石在常温常压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100n i h V V n V +=?1100h t n ρρ??=-? ???

工程材料复习题

复习题 ?填空、是否判断、选择、名词解释 ?简答题 –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机 械性能如何? –两个相同尺寸的T12钢试样A、B, A加热到780℃,B加热到860℃, 保温相同时间,以大于Vk的同一 冷却速度冷至室温。 (Ac1=730℃,Accm=820℃) ?(1)哪个试样马氏体中碳 含量较高,为什么? ?(2)哪个试样中残余奥氏体量较多,为什么? ?(3)哪个试样中末溶碳化物较多,为什么? ?(4)哪个淬火加热温度较合适,为什么? –调质处理后的40钢齿轮,经高频感应加热后的温度T分布如下图所示。试分析高频感应加热水淬后,轮齿由表面到中心各区(Ⅰ、Ⅱ、Ⅲ)的组织。 –将4块相同的45钢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炉、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什么组织?排列一下硬度的 大小顺序。 –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 以上,用图示的各种方法冷却, 分析各自得到的组织。 –试画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 共析钢的平衡组织示意图,并 用箭头标明其中的各组织。 –写出相图的三个基本转变的反应式 –分别用线和箭头表示出(110)、(111)和[100]、[110]、[111]。

–T8钢经淬火后得到什么组织?经退火后得到什么组织?T8钢淬火后分别在200℃、400℃、600℃回火又得到什么组织? –对合金调质钢,常加入Cr、Si、Mn、Ni等主加元素,并可加入Mo、W、V、Ti、B等辅加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在砂轮上磨削经热处理的W18Cr4V或9CrSi.、T12A等制成的工具时,要经常用水冷却,而磨硬质合金制成的刃具时,却不用水冷却。 –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采用原材料为退火态的30钢制造直径为f10mm的小轴,经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在水中冷却后,得到的室温组织分别是什么?(30钢:AC1 = 732℃,AC3 = 813℃) –1、根据Fe-Fe3C相图,分析20钢从液态至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2、计算20钢室温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3、计算20钢室温下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某碳钢(退火状态)的金相样品,分析发现其组织为18%F 和82%P。 –1、利用杠杆定律计算此钢材的碳含量。2、画出此碳钢的显微组织示意图,用箭头标出其组织组成物。 识图题 –标出图中给定的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 – DEFG晶面: –ACJ晶面: –BI晶向: –绘图表示立方晶胞中(101)、晶面和 [110]、[101]晶向。 –分别画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其中的各组织。

《工程材料基础》知识点汇总

1.工程材料按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碳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 2.零维材料:是指亚微米级和纳米级(1—100nm)的金属或陶瓷粉末材料,如原子团簇和纳米微粒材料; 一维材料:线性纤维材料,如光导纤维; 二维材料:就是二维薄膜状材料,如金刚石薄膜、高分子分离膜; 三维材料:常见材料绝大多数都是三位材料,如一般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 3.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就是在服役条件下表现出的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等力学性能,耐蚀性、耐热性等化学性能,及声、光、电、磁等功能性能;工程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4.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主要是金属键,其特点是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陶瓷材料中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离子键赋予陶瓷材料相当高的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氢键和分子键,其中,组成分子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氢键,而分子间的结合键是范德瓦尔斯键。尽管范德瓦尔斯键较弱,但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很大,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也相应较大,这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半导体材料中主要是共价键和离子键,其中,离子键是无方向性的,而共价键则具有高度的方向性。 5.晶胞:是指从晶格中取出的具有整个晶体全部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在三维空间中,用晶胞的三条棱边长a、b、c(晶格常数)和三条棱边的夹角α、β、γ这六个参数来描述晶胞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6.晶体结构主要分为7个晶系、14种晶格; 7.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uvw]; 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hkl)。 8.实际晶体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其中体缺陷有气孔、裂纹、杂质和其他相。 9.实际金属结晶温度Tn总要偏低理论结晶温度T0一定的温度,结晶方可进行,该温差ΔT=T0—Tn即称为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形核速度越快,形成的晶粒就越细。 10.通过向液态金属中添加某些符合非自发成核条件的元素或它们的化合物作为变质剂来细化晶粒,就叫变质处理;如钢水中常添加Ti、V、Al等来细化晶粒。 11.加工硬化是指随着塑性变形增加,金属晶格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降低,也即形变强化;加工硬化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手段,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并使金属在冷加工中均匀变形;但金属强度的提高往往给进一步的冷加工带来困难,必须进行退火处理,增加了成本。 12.金属学以再结晶温度区分冷加工和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是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即热加工;热加工可以使金属中的气孔、裂纹、疏松焊合,使金属更加致密,减轻偏析,改善杂质分布,明显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13.再结晶是指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加工硬化现象逐渐消除的阶段;再结晶的晶粒度受加热温度和变形度的影响。 14.相:是指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由界面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在极其缓慢的冷却速度下,合金状态随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关系; 固溶体:是指在固态下,合金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 金属间化合物:是指俩组元组成合金时,产生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固相。 15.固溶强化:是指固溶体的晶格畸变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强度和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增加而略有提高的现象; 弥散强化:是指以固溶体为主的合金辅以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以提高合金整体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强化方式。 16.匀晶反应:是指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都能无限互溶,随温度的变化,形成成分均匀的液相、固相或满足杠杆定律的中间相的固溶体的反应; 共晶反应:是指由一种液态在恒温下同时结晶析出两种固相的反应; 包晶反应:是指在结晶过程先析出相进行到一定温度后,新产生的固相大多包围在已有的固相周围生成的的反应; 共析反应: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结晶出一定成分的另外两种固相的反应。 17.铁素体(F):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体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金相在显微镜下为多边形晶粒;铁素体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好,力学性能与纯铁相似,770℃以下有磁性; 奥氏体(A):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金相显微镜下为规则的多边形晶粒;奥氏体强度和硬度不高,塑性好,容易压力加工,没有磁性; 渗碳体(Fe3C):含碳量为6.69%的复杂铁碳间隙化合物;渗碳体硬度很高、强度极低、脆性非常大; 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珠光体强度较高,韧性和塑性在渗碳体和铁素体之间; 莱氏体(Ld):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莱氏体中渗碳体较多,脆性大、硬度高、塑性很差。 18.包晶反应:1495℃时发生,有δ-Fe(C=0.10%)、γ-Fe(C=0.17%或0.18%,图中J点)、液相(C=0.53%或0.51%,图中B点)三相共存;δ-Fe(固体)+L(液体)=γ-Fe(固体) 共晶反应:1148℃时发生,有A(C=2.11%)、Fe3C(C=6.69%)、液相L(C=4.3%)三相共存;Ld→Ae+Fe3Cf(恒温1148℃) 共析反应:727℃时发生,有A(C=0.77%)、F(C=0.0218%)、Fe3C(C=6.69%)三相共存;As→Fp+Fe3Ck(恒温7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