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免疫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免疫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免疫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一、一般治疗

1、隔绝疗法:精子同种免疫性不孕妇女使用避孕套3~6个月后,可避免精子抗原对女方的进一步刺激,待抗体效价消失后,选择排卵期性交,可望获得受孕。

2、免疫抑制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如排卵前两周应用强地松5mg,每日3次。也有报道于阴道局部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宫颈粘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的不孕妇女。据报道,受孕率在20%~45%之间。

3、宫腔内人工授精:当宫颈粘液中存在精子抗体干扰受孕时,可将其丈夫精液在体外进行处理,分离出高质量精子行宫腔内人工授精。

4、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如妇女体内持续存在高滴度抗精子抗体是作“试管婴儿”的适应症。有人报道给免疫性不育者作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受精率达83%,妊娠率达33%。

5、输卵管内配子移植术(GIFT):报道16名确诊为免疫不孕男性及其配偶作GIFT,其中7对夫妇(43%)受孕,因此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

二、男性不育

对于男性自身免疫所致体内存在高浓度精子抗体而致的不孕,可试用以下方法治疗:1、免疫抑制治疗: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具体情况用小剂量较长时间治疗,或用大剂量冲击治疗,在体内精子抗体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同房,以增加受孕机会。

2、收集精液:然后用特殊的精子洗涤液将精子表面附着的抗体洗去,进行人工授精。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应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11.20,P<0.05);治疗前,观察组CDSS评分为(20.46±4.76)分,对照组评分为(19.23±4.19)分,治疗后,观察组CDSS评分为(9.88±3.37)分,对照组评分为(13.58±3.07)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一组重性精神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呈亚急性或缓慢起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症状各样的综合征,包括思维、感知觉、行为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或者精神活动的不协调[2]。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各项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对利培酮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药物及酒精依赖、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等患者,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6分。将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7~62岁,平均(37.4±4.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36.2±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方案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或委托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停药1周作为清洗期,单一用药,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15622,110318548)治疗,起始剂量1 mg/d,根据患者病情及耐药情况,2周内增加至4~8 g/d,平均(5.33±2.15)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红花15 g,桃仁20 g,赤芍10 g,柴胡15 g,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月经病(精选试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月经病 1、对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治疗中的关键步骤是() A.加强营养 B.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C.促进排卵 D.纠正贫血 E.雄激素治疗 2、青春期功血的治疗原则是() A.减少月经量 B.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 C.调整垂体与性腺功能 D.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E.促进子宫发育 3、子宫内膜脱落不全的临床特征是() A.月经间隔时间不规则 B.经期5~7天 C.BBT单相型 D.月经第5~6天,内膜切片中尚有分泌反应 E.黄体期9~10天

4、可疑黄体功能不全,进行诊刮的恰当时间为() A.月经来潮前 B.月经来潮12小时内 C.行经第2天 D.行经第5天 E.任何时期均可 5、下列何项不是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 A.月经周期短 B.卵泡期延长 C.易不孕及流产 D.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E.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 6、功血临床分类,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无排卵性功血与有功能性功血 B.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血与有器质性病变的功血 C.垂体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血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血 D.有排卵性功血与无排卵性出血 E.黄体发育不全与黄体萎缩不全

7、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故治疗应各有侧重,围绝经期、妇女以下列哪项治法为主() A.补肾滋肾法 B.疏肝养肝法 C.调理气血法 D.健脾和胃法 E.养血调肝法 8、卵巢功能早衰是指绝经年龄为() A.30岁前 B.35岁前 C.40岁前 D.45岁前 E.45岁后 9、下列哪一项不是子宫性闭经的原因() A.子宫发育不全 B.宫腔粘连 C.子宫切除术后 D.子宫内膜炎 E.口服避孕药

上呼吸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概念: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中医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症状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的体征有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中医诊断: 1.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发生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妇幼保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随访期间妊娠率分别为88.24%、73.53%,均优于对照组的70.59%、44.12%,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人工流产率、性传播疾病以及宫腔内手术增多,最终致使不孕症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國约有5~10%的妇女患有不孕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育龄期的妇女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并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28±2.14)岁;不孕2~8年,平均(4±1.21)年。另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4例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4~34岁之间,平均(29±1.93)岁;不孕2~9年,平均(4±1.62)年。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68例不孕症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2]中相关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确诊,且均经病理细胞学、妇科检查等证实;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所选患者中均无合并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无合并认知、语言以及精神障碍者,无因男性、免疫异常等其他因素所致不孕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的第3~5日,采用8万U 庆大霉素+5mg地塞米松+4000Uα糜蛋白酶+200mL进行宫腔内注射,隔日一次,一共治疗两次;一个疗程为三个月经周期,治疗三个疗程。 实验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中药内服药方:金银花、赤芍、当归、败酱草各20g,枳壳、三棱、莪术、丹参各15g,桃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 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4. 展望。 【目的要求】 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冒患儿20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给予感冒清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及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疗效明显,可以显著控制小儿感冒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感冒清颗粒 小儿感冒,临床中一般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该病主要侵犯儿童鼻咽部,并常累及喉、气管、支气管、肺脏等邻近器官,小儿被感染后大多出现发热症状。西医治疗该病较经典的药物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该成分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与之相比较,我国传统医学对小儿感冒也有很多经典的用药,如感冒清颗粒。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冒患儿201例作为研究对象,男90例,女111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年龄(5.0±1.6)岁;病程1~3天。入组标准: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小儿感冒;临床症状均包括发热、咽喉红肿痛、咳嗽、鼻塞流涕;患儿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均无过敏史;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将患儿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1.5)岁。对照组年龄7个月~11岁,平均年龄(5.6±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口服感冒清热颗粒(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次/d,根据小儿具体年龄用量为:6个月~1岁,3g/次,1~3岁,4g/次,3~6岁,6g/次,6~9岁,9g/次,10岁及以上,12g/次。同时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哈药集团),3次/日,根据小儿具体年龄用量为:6个月~1岁,0.3~0.5袋/次,1~3岁,0.5~1袋/次,3~6岁,1~1.5袋/次,6~9岁,1.5~2袋/次,10岁及以上,2~2.5袋/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医西结合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李琦 1305033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 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寻找科学合理的难治性精神病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逐渐好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的治疗,疗效显著,精力充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使用中药治疗,能够减少西药对于人体的危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疾病更是占据诸多病症首位,100个精神类疾病患者中就有40个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该病症经由普通精神病类药物疗效甚微,甚至会引发病患呈现精神病状不断恶化的情况。这些年,社会医学各界日益重视精神病类研究,当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已经不能治疗精神类疾病,中西医结合使用治疗精神类疾病广泛应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80例,排除明显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5±7.3)岁,平均病程(6.1±1.3)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8±7.7)岁,平均病程(6.2±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以理气化痰,清脑安神,补血为主,食谱为合癫狂梦醒汤,菊参汤(王氏经验方),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增加或减少药剂量:药方由丹参,桃仁,菊花,川芎,柴胡,赤芍,香附,木通,果皮,陈皮,半夏,桑白皮,甘草,苏子,大腹皮等基本药物组成,如果患者有正气不足的症状则可以在上述药方上加上适量的养阴、益气或温阳的中药。评估方法:药物使用评价量表PANSS 的影响,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 第2周,4周,8周的每周末进行1次评价[3]。在治疗开始前对PANSS的使用进行统一的培训,卡帕值≥0.8。疗效根据PANSS减分率来判定,康复≥75%,显著进步51%~74%,进步26%~50%,治疗无效≤25%。此外,TESS的结果根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体会 目的:在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讨其疗效。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诊断为妇科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以及病情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完成治疗后,由我院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完全得到了治愈。在80例患者中,共计有13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11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24例患者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22例患者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10例患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的总治愈率达到了97.5%,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临床中在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时,选择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妇科炎症;治疗效果 在当前的妇科中,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70%的成年妇女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妇科炎症,在妇女的生殖道中可以出现感染症状,例如宫颈炎、外阴炎以及阴道炎等。当前,单纯地应用西药或者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均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我院对8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获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在我院诊断为妇科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为25~79岁,平均为(41.9± 2.5)岁,患者在治愈前,均经过B超诊断、妇科检查以及化验等诊断方式,其中,共计有13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11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24例患者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22例患者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10例患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 1.2 方法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药药方为:150g 炒大黄、100g赤芍、150g苦参、150g黄连、100g吴茱萸、80g当归、150g黄芩、80g蛇床子、50g白矾、150g百部、100g五倍子、30g白果、10g冰片、5g麝香以及10g雄黄。将以上药物焙干并研磨成为细末,而后粉碎经过500目筛子,保证肉眼无法将植物的纤维看清为准,而后在加入10g的水飞朱砂、30g的珍珠粉以及10g的甲硝唑粉,将药粉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而后在取得以上的同样一份药品,并在其中添加青黛粉,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在玻璃质的广口瓶之中进行储存,避免出现泄气的现象,经过专业的高温灭菌操作后,便可以在临床中应用于患者。 在进行操作前,详细地对患者的病史以及病情进行询问,并认真地做好相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季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季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高 山 (武警北京总队干休所,北京10002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感冒〔中图分类号〕R5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8-1706-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079 第一作者:高 山(197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的预防保健 工作。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1〕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 接触、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感冒的 发生率明显增多〔2,3〕 ,与祖国医学冬瘟的理论类似。本文采用 自拟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四季流行性感冒的老年患者,观察其临 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 197例四季流行性感冒的老年患者。均为发病2d 内,具备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头晕、周身不适、四肢酸痛等典型症状。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研究组,98例患者,男51例,女47例,年龄60 89〔平均(69.2?7.4)〕岁;另一组采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共99例患者,男52例,女47例,年龄60 87〔平均(71.3?7.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和临床症状相近,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 >0.05)。1.2方法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百服宁0.3 0.6g 口服;5%生理 盐水500ml 加注射用阿奇霉素0.25 0.5g 静脉输注,7d 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复方中药。处方:防风10g 、荆芥10g 、陈皮15g 、银花20g 、羌活20g 、连翘15 30g 、黄芩15g 、桔梗10g 、野菊花20g 、厚朴15g 、柴胡20g 、甘草10g 等。以咳痰黄稠为主,可加薏苡仁30g 等,痰涎壅盛加车前子20g 、葶苈子20g 等,发热为主可加大柴胡剂量到50g ;加水800ml ,各味药先煎30min ,再加余药煎15min 取滤液,分早、晚各1剂服用。持续服用7d 。1.2.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头痛、鼻塞、恶寒、流涕、咳嗽、全身痛等6项为主要症状,症状程度按照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4〕 。 1.2.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1 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全身无不适感,体温正常,症状积分减少≥90%;好转:治疗1 2个疗程后伴随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70%;无效:治疗1 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 〔5〕 。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采用x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2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x ?s )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99 4.64?1.198.17?2.351)研究组 98 4.74?1.24 10.21?1.131)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 <0.05,与对照组比较:2)P <0.05 2.3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比较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时间比较(x ?s , d )组别n 症状缓解时间总病程时间对照组99 5.23?1.21 4.11?2.14研究组 98 2.14?1.631) 6.36?1.571) 与对照组比较:1)P <0.05 3讨论 流行性感冒病原微生物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有抗原变异、抗原漂移、抗原转变的特点,通常由于老年人对新的亚型缺乏抗体而容易发病。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侵入上皮细胞,细胞表面黏多糖类通过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在细胞内核蛋白合成可溶性抗原,这种可溶性抗原渗出到胞质外,复制的病毒排出细胞,导致大量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受染、脱落导致炎症反应〔6〕 。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全身痛 和白细胞下降等。老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病毒性肺 炎 〔7〕 。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疗效差异不大。但中西

中西医结合专方治疗不孕症良药分类治疗处方

中西医结合专方治疗不孕症良药 一黄体功能不全 治则:补肾、促黄体功能、安胎 方药一:补肾助孕汤:仙茅10g 仙灵脾10g 肉苁蓉1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20g 当归20g 熟地黄30g 山茱萸15g 肉桂6g 续断10g 枸杞10g 。可根据舌苔脉象加减肝郁加香附、郁金。血瘀加丹皮。湿热加蒲公英、紫花地丁。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每天一剂,共七天。于基础体温上升后第3、5、7天结合西药HCG肌肉注射,每次2000单位。当基础体温上升大于16天,妊娠试验阳性时服用安胎汤:太子参10g 焦白术15g 菟丝子24g 制香附9g 白芍10g 甘草6g 肉苁蓉15g 山茱萸12g 每天一剂共30剂。 方药二:助黄汤:熟地黄30g 何首乌20g 枸杞子10g 玄参10g 麦冬10g 牡丹皮10g 茺蔚子30g 覆盆子10g 菟丝子16g 仙灵脾10g 巴戟天10g 。根据基础体温测试结果,于体温升高第二天开始服药,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为止。如体温升高不明显,则以月经第十六天开始持续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 二输卵管阻塞 治则:破於通络、清解软坚、补肾益气。 方药一:峻竣煎:三棱12g 莪术12g 地鳖虫12g 香附12g 丹皮12g 丹参12g 夏枯草12g 路路通9g 穿山甲12g(先煎)红藤30g 败酱草30g 黄芪15g 仙灵脾30g 肉苁蓉12g 每日一剂水煎服经期停用。。。 配合灌肠方:三棱莪术皂角刺蜂房赤芍苏木蒲公英。每日一剂水煎两次,两次煎液合并浓煎至150ml。药温降至37°C左右时,低压缓慢保留灌肠,左侧卧位20分钟,平卧20分钟。灌肠时间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3天停药。20天为一个疗程。 方药二:通管加味汤: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0g 地龙10g 穿山甲6g 皂角刺10g 路路通10g 香附101g 赤芍10g 白芍10g 络石藤15g 青皮10g 连翘15g 甘草6g 用法: 水煎口服,每日一剂,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6个疗程。结合西药:甲硝唑、糜蛋白酶、庆大霉素。 三宫腔粘连 治则:活血化瘀解毒通络疏肝解郁。 方药:虎杖10g 紫花地丁15g 归尾15g 赤芍10g 桃仁6g 红花6g 土鳖虫3g 穿山甲10g 水蛭6g 三棱10个莪术10g 路路通15g 黄芪15g 甘草3g 。外敷方:水蛭血竭红花仙灵脾川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芍鸡血藤地龙路路通香附瓦楞子丝瓜络共研粗末,每份200g 布包蒸40分钟,热敷小腹30分钟,自月经起用15天,每日一次,每包用三天。结合西药:多西环素、甲硝唑。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四无排卵性不孕 根据月经周期予以:补肾促卵泡发育、调经活血促排卵、补肾助黄体、活血通经。 于月经第五天当归15g 熟地24g 杭芍药15g 菟丝子12g 肉苁蓉15g 炒青叶10g 桑寄生12g 阿胶12g 女贞子15g 墨旱莲15g 连用六天。 于月经第十一天当归24g 丹参15g 赤芍10g 香附15g 红花10g 茺蔚子15g 郁金6g 桃仁6g 山药15g 仙灵脾12g。连用六天。 于月经第十七天熟地24g 淮山药15g 续断15g 何首乌15g 当归12g 阿胶12g 龟甲15g 肉苁蓉10g 菟丝子12g 黄芪15g 生龙牡15g 刘寄奴10g 。连用九天。 于月经第二十五天当归24g 丹参15g 赤芍10g 香附15g 泽兰12g 川穹10g 益母草15g 。连用四天。 如果没有月经周期,结合西药黄体酮20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共五天,于出血第五天开始用药。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治则:补肾祛痰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24g 赤芍12g 香附15g 鸡血藤15g 川牛膝6g 坤草10g 通草10g 桑葚10g 仙灵脾12g 党参20g 泽兰10g 菟丝子15g 。另外根据舌苔脉象加减,怕冷加杜仲桑寄生。烦躁汗出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经后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经期加活血通络药。 结合西药克罗米芬达英-35 。三到六个月为一个疗程。 六免疫性不孕 (1)子宫内膜抗体阳性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炒小茴香3g 炮姜6g 炒延胡索6g 制没药6g 官桂6g 赤芍10g 川穹10g 炒五灵脂10g 当归15g 蒲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心得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e1901998.html,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心得体会 作者:崔东玉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的心得体会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以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西医抗炎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都为7天。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西 医结合保守治疗方式的治愈率为76. 67%,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炎治疗方式的治愈率为63. 33%。在1年后的复发率上,治疗组为14.81%,对照组为48.00%。结论:中西医结果保守治疗阑尾炎,比一般的西医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相对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阑尾炎;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心得体会 是作为外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炎在治疗中通常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如果能对阑尾炎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治疗,则可以使患者免于痛苦的手术治疗。阑尾炎在中医中属于“肠痈”范畴,历代医学家积累了众多宝贵的治疗经验和方法。本文主要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疗效加以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以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普遍在11-53岁,平均年龄为31.45±1.32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60例,治疗组患者为60例。病程为1-7天,平均病程为3天左右。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不基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西医抗炎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都为7天。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必须禁止吃辛辣刺激食物,且需要好好休息,放松心情,同时需要注意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疗法:在100ml0.9%生理盐水中加入2g氨苄西林,每天两次静脉滴注;5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16万U庆大霉素,每天一次静脉滴注;250ml 2%甲硝唑,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研究对象中无任何人产生药物过敏。当疼痛较厉害时可对患者进行莨菪碱或罗通定肌内注射对症状加以缓解。

1.21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围绕它的研究已经成为精神病科的一个重要课题。工作生活节奏快, 市场竞争性强, 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密切关联。而目前采用抗精神病的西药、电休克疗法、虽收到不错的疗效, 但存在其毒副作用较大, 疗效不容易巩固, 且复发率偏高等问题[1]。中西医结合疗法, 可减少西药用量,降低复发率, 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自2005~2010年我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现将疗效汇报一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2010年我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中医按《中医内科学》[3]第5版教材的诊断及辨证分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7~62岁,平均32.1±7.81岁;病程1月~4.7年。治疗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6~65岁,平均30.8±10.2岁;病程1月~5.0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P >0.05)。 1.2 治疗方法(1)对照组单用西药,兴奋躁动型用氯丙嗪片300~600mg/日,氟哌啶醇片20~40mg/日,分2次服用。偏于表情呆滞、幻视、幻听症状为主的用奋乃静片20~40mg /日,舒必利片300~600mg/日,氯氮平片200~400 mg/日,以上药物先从小剂量(即上述剂量的1/2) 开始,1周后渐增至治疗量,待病情稳定后2周开始,渐减为维持量(维持量为上述剂量的1/2), 1日分2次服用。(2)治疗组在应用解郁开窍安神汤同时配合西药,奋乃静片、氯氮平片、舒必利片等药物先从小剂量(即上述剂量的l/4) 开始,1周后渐增至上述药物的维持量(即上述药物剂量的1/2)。解郁开窍安神汤组方:柴胡、白芍、郁金、石菖蒲、合欢皮、炙远志、黄芩、黄连、茯神、香附各15g,夜交藤、生龙牡、珍珠母各30g,陈皮、半夏、甘草各10g。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5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期间,根据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直至达到最佳治疗剂量为止,疗程均为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4]、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5]、副作用量表(TESS)[5]。检测由3位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观察确定一次性测验相关系数r>0.85。依据中华医学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复;进步:精神症状有所改善,自知力部分恢复;无效:精神症状无改善。副反应: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采用锥体外系副反应表(RSESE)。 1.4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有明显的优势,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细结果见表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62 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62 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25T15:05:49.28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栗小红霍明谦[导读] 中医中药一方一药,在条件差的地方工作,只能是善于体现他的药理作用。栗小红霍明谦 山西省晋中地区荣复军人精神医院摘要:精神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确有深刻体会,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及治疗体系,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结合精神病的原因,病机进行辩证论治,是我国古代治疗精神病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诊断中医辨证近年来笔者对62 例精神病人采用中西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病的机理实质,以及精神病的远期疗效,特将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一.病人来源:本组62 例系本院自2009 年——2012 年精神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病例,临床病相中有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知、情、意三者互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和现实环境相脱离,均符合CCMD-3 的诊断标准。 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 例(占46.77%)、女:33 例(占53.2%)本组年龄分布24—38 岁,其中24—32 岁者43 例(占69.3%),33—35 岁者16 例(占25.8%),36—38 岁者3 例(占4.83%)。 2.西医诊断分析:本组62 例中: (1)情感性精神障碍29 例(占46.7%);(2)精神分裂症24 例(占38.88%);(3)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2 例(占3.2%);(4)癔病3 例(占4.8%);(5)癫痫2 例(占3.2%);(6)其他2 例(占3.2%) 3.阳性家族史,本组62 例中有遗传病例者8 例(占12.9%)。 二.病因:祖国医学对精神病的病因与其他疾病的看法是一样的,即把病人作为一种整体,人能否患精神病,是由机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斗争的结果。如果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内的“正气”就会出现阴阳、脏腑的失调,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症。反之“正气”不足,邪不可干,则不会发病(精神病也如此)。 1.七情过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伤常可致病,特别是精神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情感与五脏有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之说。《金櫃要略》有“妇人脏躁”,及“奔豚病”,“皆惊恐得之”。《证治要诀》有“癫狂”由七情所郁,《石室秘箓》有呆乃郁抑不舒,愤怒而成者有之等论述。 2.六淫:指风、寒、暑、湿、躁、火六类自然因素,六淫的致病作用,《内经》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躁火”的记载。《诸病源侯论》有“狂病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千金方》有“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癫”。《景岳全书》有“凡狂多因于火……” 等之说。 3.内外因及其他因素:头颅外伤、饥饿、劳倦、中毒,“遗传胎病”,躯体疾病等也能引起精神异常。如葛洪的《肘后方》有“食茛菪令人狂”的论述。 三.病理病机: 1.痰迷心窃,有关痰与癫狂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有治疗狂症宜下其痰的记载。明确提出:痰作为癫狂的病理病机,脾液不行,“痰迷心窃则成风”的论述。《丹溪心法》有“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的记载。 2.火热过亢《内经,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论理,强调癫狂是由火热而引起等道理。主张医治癫狂,必须予以泻火。在泻火方面又分为泻肝火,泻心火以及泻肾火等。 3.气血失调:气血失调于精神病的关系,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如“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夜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入血室,小柴胡汤主之”。清代王清任提出气血凝滞,癫狂一症,乃气血凝滞,脑与脏腑气血不接,如同做梦一样。治用癫狂梦醒汤。活血化瘀,理气解郁立法,现在用于实践,临床用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取得一定疗效。 4.心血不足:气血的变化与七情内伤密切相关气血虚与精神病的关系早有论述,临床实践遇“心血不足”病人中医辨证为心血亏,心脾两虚者与精神病密切相关。 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清热泻火法: 此法最早见于《内经》,主要用于治疗狂症。其辨证的依据是认为一切狂症皆由火热过亢所致,因此用大剂量寒凉药物清热泻火。对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症状的各种精神病,即古代“狂”症,特别是伴有脉弦红,苔黄、尿黄少、口干唇燥等有阳明实热征象者。选方用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四黄栀子汤加减。注意:苦寒损伤脾胃,兴奋躁动日久,津液随亏,阴虚火旺之症者,用清热药物的同时可加用养阴滋阴药物。 2.祛痰开窍法: 治本则出现在宋代《太平圣惠方》至金元时代明清以后,已成为治疗精神病的大法,一直流传至今。治本的依据是认为“癫狂” 是由“痰迷心窍”所致,因此用吐下药物或祛痰药物,以荡涤玩痰。选方用药:1 十味温汤加减2 二陈汤加减等,分温和及峻猛两类药物 3 攻祛玩痰,如三圣散,龙虎丸之类,以上法则显效率45—80%。注意:辨别寒热虚实,故在治疗期间,应周密观察,严格排除其他并发症,狂症病人经过大吐大泻,应注意失水,电解质紊乱,虚脱等。 3.活血化瘀法: “血瘀”与精神病的关系最早在《内经》有记载,至汉代张仲景更明确的提出用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活血化瘀治疗精神病,一般对,神经官能症,产后精神障碍,癔症等显效率44—85%,从症状分析,本质则用于情绪不稳,行为紊乱,兴奋躁动,妄想,幻觉的病例效果较好:1 桃仁承气汤加减2 柴胡汤加减3 调气破瘀加减。 4.壮阳兴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