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起来-更精彩――逐帧动画的制作》案例

《动起来-更精彩――逐帧动画的制作》案例

《动起来-更精彩――逐帧动画的制作》案例
《动起来-更精彩――逐帧动画的制作》案例

动起来,更精彩

――逐帧动画的制作

【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逐帧动画的概念;

(2)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演示、协作学习,在参与动画制作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逐帧动画的原理。

2、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逐帧动画的作用。

2、理解帧面板参数的设置对动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电脑教室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了解逐帧动画(概念、特点)

2、体验逐帧动画(任务一:导入4幅图片,快速形成动画)

3、演示逐帧动画制作,练习制作逐帧动画(任务二:画制简单的红绿灯)

4、应用逐帧动画(任务三:带倒计时的红绿灯等)

六、评价小结:小结学习容(什么是逐帧动画?它的特点?制作的方法?)评价学习表现。

深刻反思教学促进有效实施

一、课例概况

这次的教学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以Flash的基本动画制作为主要学习容。本课学习容是Flash的逐帧动画,属于动画学习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认识Flash动画软件及利用Flash绘画,学生基本认识了Flash的界面,学会用Flash进行简单绘画。学生对Flash制作动画比较感兴趣。由于学习容属于自编校本学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在教学容的容量、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可能存在不适当的地方,这为本次的课例研究,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课程观察的教师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科学学科和综合实践学科的六位老师。

在这次课例研究中,我们以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表现为观察视点上,从两次教师的观察与个人的教学反思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1、教学环节的设计看似明晰、完整,但在课堂实施上,存在着一些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在第一次教学时,大多数的学生就没有完成第三个学习任务。在第二次教学时,学生的学习任务调整为二个,但还是有些学生不能够完成。

2、在课堂教学上,时间安排看似比较合理,但一些教学环节存在着赶和追的情况。

3、学生对学习动画制作的学习的兴趣大、积极性高,除了请学生上台演示和学生充当助手去指导外,课堂缺乏更多师生和生生的互动,缺乏自主性的合作学习。

4、在这次课例的学习效果上,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没有完全达成,虽然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并没有得到落实和提升。

二、课例分析

1、教学容编排合理性的不足

教学容为自编,虽然教学的容借鉴了正式出版的小学教材,但在学习容的容量上,存在一些偏差。教学上以任务为驱动,第一次教学设置了三个任务,学生能够完成前二个比较容易的,对于第三个任务,能够完全的学生显得不多。第二次教学,由于学生对象的不同,临时改为二个学习任务,才使到多数的学生勉强完成学习的任务。黄佩华老师在观察后的课后会议上就建议调整教学容,给学生充足的操练时间。2、教学环节设计脱离学情

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没有考虑实施的学生学习基础情况。只用一个课时,期望通过引入、演练、制作、应用和小结五环节就使学生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过于急于求成。可期老师观察到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只顾玩了”,可能是不会操作,只能玩,而这个现象,也可能是学习时间不充足,教师缺乏巡堂,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指导,这个问题,爱民老师同样指出,“希望教师能多关注一下坐在边缘又很弱势的学生”。虽然授课老师已经发动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后,作为老师的助手,去帮助其他学生的学生,但

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得不到关注,跟不上学习的节奏。课后观课老师指出,在操作步骤上给予明确的说明,例如怎么样插入帧,在哪插入,不无道理。而教师事先准备的学习指引,在课堂上很少学生会用到,这与平时没使用有关系,也隐现学生不善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一面。

在第二次课上,3班的学生在上一节课,大多数能够绘制一个红绿灯的图像,但学生在积极性、动手能力、思维反应方面,要逊于第一次课的2班。我们看到第二次课,效果比第一次的还差,正是对学生情况的反映(下图分别是第一次课和第二次课的学生作品)。第二次课的学情,确实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引。这也说明了教师未能深入分析生情,对不同教学对象,未作根本性的教学调整,导致了教学失败,这应该是我们一种深刻的教训。

学生在第一次课上的作品学生在第二次课上的作品

三、课例改进建议

教学容编排要优化。一是教学容多了,可以在课时的安排上进行适当处理,将一个课时,分为二个课时进行教学。二是做好教学容的取舍。由于是借鉴了一些小学动画制作的教材,它在让学生体验逐帧动画的环节,是采用了猴子做操的4图片,在第一教学时,我们发现,学生关注猴子做操动画效果的兴趣,要比体验怎样生成动画的原理要多,这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在第二次教学上,我们采用了与红绿灯制作有关的图片,提供给学生体验逐帧动画的形成原理,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

第一次课上采用的图片

第二次课上采用的图片

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学情分析。对于差别较大的教学对象,应该就教学设计和容作更细节方面的考虑和调整。对于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只要求其理解制作逐帧动画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而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可要求其对作品进行设计和美化。

但是,不管学情的同与不同,我们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都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落实。例如在制作红绿灯的动画的过程中,灌输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意识,或者利用逐帧动画,为作品加上“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打字效果的标语,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的教育宣传。

【附件】学案

学习前的热身:

体验动画形成的原理:通过快速播放一系列变化的画面,实现一个具有连续动作的动画效果。

一、知识点:

1、逐帧动画:在时间轴上逐帧绘制、添加对象,一个画面就是一帧,播放时按顺序显示每一帧的容称为逐帧动画。

2、逐帧动画的特点:每一帧都有对象,每一帧都是关键帧。主要用于表现动画中细腻、复杂的动作。

二、学习容

任务一、体验动画形成的原理:通过快速播放一系列变化的画面,实现一个具有连续动作的动画效果。思考: 图片形成的动画的速度过快,可以怎么设置?

演示步骤:1、将4图片导入到库,

图1:从菜单的“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图2:已导入到库中的4图片

2、从库中点击图片一,按住鼠标左键将图片1移到舞台中。

图片3:此时时间轴上的第1帧由空心小圆点变成实心小黑点。

3、在第2帧位置点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同时把图片2移到舞台。

4、按第2帧的操作方法,将图片3和图片4放到第3帧和第4帧上。

5、播放或测试影片,观看自己制作的动画的效果。

任务二、制作简单的红绿灯动画

素材:打开上一次课画好的红绿灯图片的源文件。

思考:利用逐帧动画的原理,说出红灯转绿灯,绿灯转红灯的简单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第1帧第2帧

任务三、制作带倒计时的红绿灯(并输入“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的标题)

思考:在任务二的基础上,怎样制作绿灯由10倒数到1的带倒计时的红绿灯?

三、小结

1、逐帧动画的特点是什么?

2、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