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三2018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22、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23、使至塞上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使至塞上》中,作者以“蓬”“雁”自比,表达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勾画出塞外雄浑景象的两句诗是:“,。”

4.《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传达出幽微难言的随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手法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一句点明时令,“”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花鸟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高三2018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25、行路难(其一)

1.《行路难》(其一)中,可反映李白的诗浪漫主义的特点及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

2.《行路难》(其一)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3.《行路难》(其一)中,作者用夸张的语句写宴席之奢侈的句子是:“,。”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5.《行路难》(其一)写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句子是:“,。”

26、望岳

1.《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是:“,。”

2.《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句是:“?。”

3.《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

4.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5.杜甫《望岳》中的“,”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27、春望

1.《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2.《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

3.《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4.诗文中针对人物的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字,就能够达到极为传神的效果,杜甫《春望》一诗中此种效果最为强烈的两句是:“,。”

5.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

高三2018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主旨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3.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博大襟怀令我们钦佩和敬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崇高人格,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亦有所体现,这两句诗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2.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则独具异域风情。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物手法描写塞外严寒,短短一夜间大雪便倏忽而至的句子是:“,。”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是:“,。”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人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看法的句子是:“,。”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议论、对比手法写诗人对初春的赞美与喜爱的诗句是:“,。”

21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城阙辅

三秦风烟望五津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答案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3答案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4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5答案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6答案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答案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8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9答案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30答案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2018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中) 1、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 班级姓名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 2《虞美人》(李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 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登高》 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 是: ,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是: ,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2020高考语文10-11月各地模拟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10-11月各地模拟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高考理解性默写题汇编

高考理解性默写题汇编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考理解性默写题汇编(二) (1)《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两句,展现出一幅老幼生活安宁、人人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李商隐《锦瑟》中“,”两句拢束全诗,表明作者到老珍重这份感情,但当时已然是凄迷难辨。 (3)李煜《虞美人》中“”一句.以水喻愁.写出了词人满腔的幽愤。 (4)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5)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作者对刘裕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赞叹。 (8)《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因为外界评价而兴奋或颓丧。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 (10)《赤壁赋》中,作者从侧面描写朋友箫声和歌声悲凉的句子是: “,。” (11)《蜀道难》中引用秦国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 (12)李商隐《无题》中“,夜吟应觉月光寒”一联,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推己及人、从自身相思愁苦揣想出对方凄苦愁怀的情感。 (13)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也”之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无所待状态的三句是“,,”。 (1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15)在《师说》中,韩愈提出新的“师道”思想,其中“,”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16)在《雁门太守行》中,“”一句描写城内的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显示了军威和气势。

2015北京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 (一)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陶渊明身在宦海心系田园,因此他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对偶手法,写出了“,”的诗句。 ②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④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⑤当经历了艰辛万苦,终于看到了奇景异观时,我们会想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慨叹,感佩王荆公“”“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独到见解。 (二)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10分) ①《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中,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来侧面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煜《虞美人》中,用形象的比喻抒写愁思之深之浓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④屈原在抒情长诗《__________》中,以“悔相道之不察兮”“及行迷之未远”等诗句, 表达了自己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的思想感情,诗人__________(作者名)则化用其诗句写下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表达了相似的思想感情。 ⑤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主要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 到感慨兴衰、托古讽今、寄托个人情怀等目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有“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三)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8分) ①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②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③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作战要善于抓住时机,应在敌军“再而衰,三而竭,,”之时,出兵作战。 (朝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2017年高考理解性默写初中50篇

2017年高考理解性默写初中50篇

初中必背50篇默写检测 (1)《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三峡》 1、《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马说》 1、《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2)《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孔子在《论语》中就对一个人不讲信用发出了“_____, _____”的感慨。 9、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在跟人相处的时候,孔子警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们没有必要一 ______。” 2.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汇总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 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__________ “桑之落矣,___________ ”,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 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 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 ---------------------- 0 11李白《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远隔千 山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 在《爱莲说》中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 班级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用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 2《虞美人》(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煜《虞美人》) 3.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 事物的留恋。而在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煜《虞美人》) 3.《登高》 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 是: ,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是: ,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是: , . 5《念奴娇赤壁怀古》(轼)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目带默写练习(全国卷)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目及默写练习(全国卷) 《孔子语录》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阐述关于对待学习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谈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论语》谈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论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忍的品质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比喻有节操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4、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恕,仁也。——《说文》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以心度物曰恕。——《声类》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论语》解释说: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25、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与他的短处对比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最新全国卷语文高考理解性默写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周三小测12 默写 班别:姓名:评分: 1、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是 “,”。 6、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来委婉地劝诫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7、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 8、李商隐《锦瑟》诗意含蓄,但诗人最后发出了 “,”的感慨,引发了读者情感的共鸣。 9、苏轼《水调歌头》中“,”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10、《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 1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 12、“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登高》中作者对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弱感叹的句子是: “,” 14、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1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16、《阿旁宫赋》中,杜牧用比喻的方式想象宫殿的走廊和屋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部分14篇)

7.《离骚》( 7.《离骚》(屈原)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中,屈原忧郁失意,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诗中表达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师说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 必修一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必修二 《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兰亭集序》(王羲之)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赤壁赋》(苏轼)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高考必背篇目逍遥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考必背篇目逍遥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鲲之大,不知 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 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 作类比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 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 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 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覆杯水于坳堂 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7、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 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 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 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9.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0.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具体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能 “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2. 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 —“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最新各省市高考模拟题理解性默写汇编

最新各省市高考模拟题理解性默写汇编 整理编辑:公主岭一中二年十八班第七学习小组 1.山东省淄博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广泛学习和反思省察”重要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描写楚地秋色无际、秋水辽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广安眉山遂宁三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 _”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2)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两句,描写白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3.山东省济南市2016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子夏谈到人生要多学习,多发问,多思考,从而达到“仁在其中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后来成为复旦大学的校训。 (2)一个人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只要尽力了,也就没什么可后悔的,这就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定风波》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劝慰同行者,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 2016年江西省南城一中南康中学高安中学彭泽一中泰和中学樟树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⑵《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⑶《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 5.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辘辘远听,。(杜牧《阿房宫赋》) ⑵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 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⑸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2016届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2)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 (3),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李牧《阿房宫赋》)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逍遥游》高考理解性默写完整版(含答案)

《逍遥游》测验: 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4.《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 5.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7.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 就好像倒在堂坳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8.草芥可以在低洼的地方浮起:“,”。 9.水太浅杯子便被粘住了:“,”。 10.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1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可以背负起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 1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3.到郊外所做的准备:“,”。 14.到百里之外,头天夜里准备粮食:“,”。 15.到千里之外,提前三个月准备粮食:“,”。 16.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 17.冥灵的长寿体现在哪:“,”。 18.大椿的长寿体现在哪:“,”。 19.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20.鹏鸟的脊背如泰山,翅膀如垂在天边的云:“,”。 21.体现斥鴳见识短浅的句子:“,”。 22.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 23.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