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公差复习题

机械制图公差复习题

公差与配合试卷及答案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 优化 2.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 A、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 C、实际偏差 D、基本偏差 3.?60+0.046 的孔与?60±0.015的轴的结合是配合; A. 间隙 B. 过渡 C. 过盈 D. 无法确定. 4.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P-ZC的基本偏差为 A、上偏差, 正值 B、上偏差,负值 C、下偏差, 正值 D、下偏差, 负值 5.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 A.H8/u8 B.H6/g5 C.H8/js8 D.H9/a9 6.当需要对某一被测要素同时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时,其形状公差值不得()定向公差的一半。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7.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之间的区域。 A D 8.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其实际尺寸, A、不大于 B、不小于 C、大于 D、等于 9.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A. Ra、 B. Rz C. R Y D. R S m 二、填空题 1. 尺寸公差带二要素是指公差带的. 1

2. GB/T1800.2将线性尺寸的标准公差分为20级,其中最高级为 3. 表面粗糙度的两个高度特征参数中,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是 。 4. 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 5. 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 6. 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 mm , 最小极限尺寸是 mm 。 三、填表 根据已知项,填写未知项。 1. 1、改正下面标注错误的地方。 +0.03 Ф60 E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一直线度—无 二平行度‖ 有 三垂直度⊥ 有 四圆度○ 无倾斜度∠ 有 五线轮廓度⌒ 有或无同轴度◎ 有 六圆跳动↗ 有 一,1) 直线度 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 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二,1) 平行度 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三,2) 垂直度 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 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 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卷及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级机电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共 30分,每小题1分) 1、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是要素,表示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的点、线、面是要素。 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 3、定向公差有三项,分别是、和三个项目;定位公差的项目也有三项,分别是、和;跳动公差的项目有和两项。 4、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 5、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或其上,并应与尺寸线;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确定该要素的轮廓尺寸线。 6、孔的基本偏差从至为下偏差,它们的绝对值依次逐渐;从至为上偏差,其绝对值依次逐渐。 7、圆跳动公差根据给定测量方向可分为圆跳动、圆跳动和圆跳动三种;全跳动公差分为全跳动和全跳动两种。 二、判断:(共15分,每小题1分) 1、( ) 使用相同精度的计量器具,采用直接测量法比采用间接测量法精度高。 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3、( ) 零件的行位误差是由加工中机床精度、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此在加工中采用高精度的机床,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等,可使行位误差值为零。 4、()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5、( ) 形位公差带的大小,是指公差带的宽度、直径或半径差的大小。 6、()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7、( ) 圆度公差的被测要素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 8、( )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9、( ) 判断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是属形状公差还是位置公差的主要依据是看 图样上是否标注出基准,标注出基准的属位置公差,未标注的属形状公差。 10、()代号H和h的基本偏差数值等于零。 11、( )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划分是依被测要素的大小而定的,当被测要素面积 较大时为全跳动,反之为圆跳动。 12、()Φ10G6、Φ10G7、和Φ10G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 不相同。 13、( ) 在Ra、Rz参数中,Ra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 14、()基孔制或基轴制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 定在零线以下。 15.( ) 平面度公差可以用来控制平面上直线的直线度误差 三.选择题:(共 15分,每小题 1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 2.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 D)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3、关于基准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置 B:基准要素只能是中心要素 的要素为基准要素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与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就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就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就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就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与配合》试卷B及答案

.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密 封 线 2010年上《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 (B) 一、填空:(24分) 1.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__挑选__或__附加加工_就 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__设计要求_。 2.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__变动量__。 3.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_公差带的大小_和_位置_。 4.孔和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各有__28_个,其中H 和h 为基准代号,其基本偏差值均为_零__。 5.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间隙配合_、_过盈配合_和_过渡配合_三类。 6.国标对孔与轴的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了两种基准制,即__基孔制_和_基轴制_。 7.配合公差是允许__间隙__或__过盈_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合的_孔公差__和__轴公差_之和。 8.确定形位公差带的四要素分别是_大小__、__形状__、__方向_和_位置_。 9.位置公差的定向公差包括__平行度_公差、_垂直度_公差和__倾斜度_公差。 二、名词解释:(16分) 1.标准公差 2.基轴制 3.被测要素 4.位置公差 1.φ40n6 2.φ50H7 3.h8945 N φ 4.7 855h G φ 五、已知孔为030.0070+φ,轴为039 .0020.070++φ,试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判断配 合性质,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 公差。(18分) 六、根据右图识读形位公差代号,填写下面的表格。 (16分) 二、 1.国标中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2.固定轴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不同的孔的公差带与之相配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3.在图样中规定了形位公差的几何要素。 4.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位置和跳动方面误差的允许变动量。 三、 1.基本尺寸为φ40,基本偏差代号为n ,公差等级为6级的轴。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一.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 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 (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

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二.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 2.垂直度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及符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形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直线度 (一)基本概念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二)举例说明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图样a上对导轨表面给出了两项直线度公差要求: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主视图位置处;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左侧视图处。图中要求表示,在导轨同一表面上,沿两个不同方向分别给出直线度公差。即沿两个指示箭头方向,在各自对应视图的剖切面(即给定平面)与导轨表面的交线,应控制在给定的相应公差范围内。导轨的实际表面,与长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

为公差值0.1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b所示;与短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c所示。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要求 图样上只给出沿指示箭头所示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而对其它方向则没有提出限制要求。此为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它的公差带应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b所示。图a所示要求表示:实际刃部棱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06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如图a所示角形平尺,图中对同一棱边分别给出两项直线度公差:沿垂直度方向为0.008mm,沿水平方向为0.02mm。图样上应采用两个不同方向的指示箭头来表示。图中要求表示:被测实际棱线应控制在沿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08mm;沿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组相互垂直的平行平面所组成的四棱柱区域内,如图b所示。

机械制图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1)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IT)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制中列出的任一公差数值。下表列出了国家标准(GB/T 1800.3—1998)规定的机械制造行业常用尺寸(尺寸至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中各零件尺寸不同精度的要求,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用符号IT和数值表示: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其余依次降低,IT18等级最低。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公差数值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依次增大,详见表1 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6)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 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 详解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一.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 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

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二.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 2.垂直度 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含答案)

2009-2010学年二学期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9小题,共9.0分) (1分)[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1分)[2]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分)[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分)[4]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分)[5]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1分)[6]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1分)[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分)[8]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1分)[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0分) (2分)[1]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mm。 (2分)[2]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分)[3]按GB/T 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的径向综合公差的精度等级为( )共九级。 (2分)[4]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5]系统误差可用( ), ( )等方法消除。 (2分)[6]优先数R5系列的公比近似为( )。 (2分)[7]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2分)[8]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三、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0分) (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2分)[2]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A、相对测量法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92898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3套) 试题部分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公差与配合试卷及答案

.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 优化 2.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 A、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 C、实际偏差 D、基本偏差 3.?60+0.046 的孔与?60±0.015的轴的结合是配合; A. 间隙 B. 过渡 C. 过盈 D. 无法确定. 4.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P-ZC的基本偏差为 A、上偏差, 正值 B、上偏差,负值 C、下偏差, 正值 D、下偏差, 负值 5.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 A.H8/u8 B.H6/g5 C.H8/js8 D.H9/a9 6.当需要对某一被测要素同时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时,其形状公差值不得()定向公差的一半。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7.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之间的区域。 A D 8.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其实际尺寸, A、不大于 B、不小于 C、大于 D、等于 9.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A. Ra、 B. Rz C. R Y D. R S m 二、填空题 1. 尺寸公差带二要素是指公差带的. 2. GB/T1800.2将线性尺寸的标准公差分为20级,其中最高级为 3. 表面粗糙度的两个高度特征参数中,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 是。 4.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 5. 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 6. 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mm, 1

最小极限尺寸是 mm 。 三、填表 1.根据已知项,填写未知项。 +0.03Ф60 E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及术语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 一、制图 1、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2、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 3、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 4、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常用的有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按投影方向和相应投影面的位置不同,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等,布局如下: 仰视图 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 俯视图 如果是标准视图布局,不需标注视图名称,如不能按标准视图排列,应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名称“X”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图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 机械制图 图样是用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技术文件,也是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和指导生产的重要工具,因此,人们称图样为“工程界的语言”。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a.斜投影——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 b.正投影——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我们通常将正投影简称为投影。正投影的特点:正投影具有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 二、物体的三视图 1.三视图的形成 a.空间物体在一个投影面试的投影不能完全表达其空间形状,因此,机械制图中常用多面投影表示物体。 b.三投影面体系——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H、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V和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W。 c.投影图——将空间几何体置于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H、V和W 组成的三投影面体系中,并尽可能将该几何体的表面和投影面平行,再分别向各投影面作其投影,得到空间几何体的三面投影,分别称为水平投影、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为了绘图方便,把各投影面展开成

一个平面,就得到空间几何体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图。 d.视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把物体放在人和投影面之间(按人——物——投影面的关系),把人的视线当作互相平行的投影线,把空间形体在每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视图。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 a.由展开后的三视图可以发现,三视图的相对位置是一定的:以主视图为主,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b.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1)主、俯视图长相等(简称长对正) 2)主、左视图高相等(简称高平齐) 3)俯、左视图宽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就是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三、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 1、第一角投影法——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把物体放在人和投影面之间(按人——物——投影面的关系)。我们常用的是第一角投影法 2、第三角投影法——把投影面放在人和物体之间(按人——投影面——物的关系)。欧美、日本等国家,台湾、香港等地区常用的是第三角投影法。 四、图线 1、粗实线:可见轮廓线 细实线: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剖面线。重合剖面的轮廓线。、2波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 公差与配合, 机械加工, 模具, 数控加工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 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 寸 =3。010-29.990=0.020 =ES-EI=+0.010-(-0.010)=0。020 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

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公差配合练习题 P26二、计算题 1.某基轴制配合,孔的下偏差为-11um,轴的公差为16um,最大间隙为30um,试确定配合公差,求最大过盈,划出公差带图,详细写出计算过程。 解:根据题意可知:ei=-0.016mm es=0 EI=-0.011mm Xmax=0.030mm 则ES=Xmax+ei=0.030-0.016=0.024mm TD=ES-EI=0.024-(-0.011)=0.024+0.011=0.035mm Td=es-ei=0-(-0.016)=0.016mm Tf=TD+Td=0.035+0.016=0.041mm 公差带图: +-0.016 由公差带图可知,此配合为过渡配合 Ymax=Dmin -dmax=EI-es=(-0.011)-0=-0.011mm 答:此配合的配合公差为0.041mm,最大过盈为-

0.011mm. 2.基本尺寸为30mm的N7孔和m6轴相配合,已知N和m 的基本偏差 分别为-7um和+8um,IT7=21um,IT6=13um,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绘制孔、轴配合的公差带图(说明何种配合类型)。 解:根据题意知ES=-0.007mm ei=0.008mm EI=ES-IT=-0.007-0.021=-0.028mm es=ei+IT=0.008+0.013=0.021mm Tf=TD+Td=0.021+0.013=0.034mm 由孔轴的偏差可知,本配合为过盈配合 Ymax=EI-es=-0.028-0.021=-0.049mm Ymin=ES-ei=-0.007-0.008=-0.015mm +- Yav=(Ymax+Ymin)/2=(-0.049-0.015)/2=-0.032mm 答:配合类型为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是0.034mm,平均过盈是-0.032mm P39练习 1、设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过盈为-0.028mm,最大间隙为0.006mm,试确定公差等级和选择适当的配合并绘制公差带图。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的标注常识

形位公差的标注 (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 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 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 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零件经加工后,不仅会存在尺寸的误差,而且会产生几何形状及相互位置的误差。如下图所示的圆柱体,即使在尺寸合格时,也有可能出现一端大、另一端小或中间细两端粗等情况,其截面也有可能不圆,这属于形状方面的误差; 再如下图所示的阶梯轴、加工后可能出现各轴段不同轴线的情况,这属于位置方面的误差。

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一学期《公差与配合技术》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极限尺寸。2.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_________和__基孔制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基本偏差是(D)。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5.垂直度公差属于(C)。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ф60H7/f6 代号中,由于轴的精度高于孔,故以轴为基准件。(×)2. 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 )3.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四、简答与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 如图所示零件,若加工时以I 面为基准加工尺寸A 1和A 2,则A 3的尺寸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A3 A2为减环。 A3=A1-A2=(ES3=ES1-ES2={EI3=EI1-EI2=()mm=-0.10mm 故A3=30 + -0.10mm 2.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 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 进行比较,从机时获得两面三刀者比什q 的过程,即L/E=q,或L=Eq 。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 度四个要素。 3.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3078 h N ,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N8=(036.0003.0--), h7=(021.00 -) 孔的基本偏差是,轴的基本偏差是___0______. 孔的公差为,轴公差为. 配合的基准制是___基轴制____;配合性质是_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等于. (5)计算出孔和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 解: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in=?30+=?29.964mm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ax= ?30+=?29.9997mm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ax=d+es= ?30+0= ?30.0mm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

公差与配合. 工作表包含机器零件配合的简易选项的表格和计算同时包含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定义。使用工具解决下面的任务: 1.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选择机器零件适合配合。 2.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3.根据ANSI B 4.1选择机器零件的首选配合以及确定尺寸公差和偏差。 4.根据ISO 2768确定非定义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为给定的间隙或各自的配合干涉来自动设计配合。 数据,流程,运算法则和标准ANSI, ISO, DIN以及其他使用于计算中。 标准列表:ANSI B4.1, ANSI B4.2, ISO 286, ISO 1829, ISO 2768, EN 20286, JIS B 0401 计算的控制,结构及语法. 计算的控制与语法可以在此链接中找到相关信息"计算的控制,结构与语法". 基本信息. 机械工程产品的各个零件的曲面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必须维持在一个确定的精度来获得其正确和可靠的功能。日常的生产流程不允许对给定的完全精确的几何特性进行维护(或量测)。生产的零件的实际表面区别于图面中描述的理想曲面。实际曲面的偏差分为4组来评估,描述和检查生产中允许的错误。 ?尺寸偏差 ?形状偏差 ?位置偏差 ?表面粗糙度偏差 费用包含了第一组同时可以被用于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如以上所提及的,不可能生产机器零件为绝对的尺寸精度。实际上,没有必要或无意义的。保持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间同时允许偏差能保证工程产品具有正确的功能是足够了。所给零件的生产精度等级通过图面上描述的尺寸公差而确定。生产精度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经济而确定。 两个零件的组合得到的配合的功能特性取决于在组合前的尺寸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