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模板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模板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模板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模板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

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

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

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

後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

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

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

後坐扣脚,左转按捋,勾手变掌,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二一〉右左分鬃(正西):

左云换重,丁步左抱,转体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出步,弓步左分.

〈二二〉高探马(正西):

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西偏北30度):

转身带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二四〉双峰贯耳(西偏北30度):

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二五〉左蹬脚(西偏南30度):

後坐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二六〉掩手撩拳(弓步偏西南,撩拳朝正西):

丁步合臂,抱拳上步,弓步撩拳.

〈二七〉海底针(正西):

跟步盘手,後坐抽掌,虚步插掌.

〈二八〉闪通背(正西):

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第五段

〈二九}(正东偏南):

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分脚,落步穿掌,弓步平抹,丁步绞臂,提膝反掌,开掌分脚.〈三十〉搂膝拗步(二式,正东):

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後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

〈三一〉上步擒打:

後坐穿掌,弓步平抹,上步左拿,弓步冲拳.

〈三二〉如封似闭:

跟步开掌,上步拖掌,弓步前按.

〈三三〉左云手(三式,面向正南):

後坐扣脚,右转按捋,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三四〉右撇身捶(东偏南30度):

撤步探掌,收脚落拳,弓步撇拳.

〈三五〉左右穿梭:

後坐扣脚,弓步平抹,收脚右捋,出步搭手,弓步左掤,跟步反掤,换重出步,左架右推,右转扣脚,弓步平抹,收脚左捋,出步搭手,弓步右掤,跟步反掤,换重出步,右架左推.

〈三六〉退步穿掌(正东):

後坐翘脚,左转平摆,退步穿掌.

第六段

〈三七〉虚步压掌(正西):

後坐转体举掌,虚步压(左)掌.

〈三八〉独立托掌(正西):

提膝托掌.

〈三九〉马步靠:

摆步左拨,丁步握拳,上步搭臂,半马步靠.

〈四十〉转身大捋:

後坐摆掌,并步平托,左转平捋,撇步左捋,裆步压肘.

〈四一〉撩掌下势:

换重右转,右掤左穿,左转撇脚,跟步撩掌,换重右提,丁步勾手,仆步穿掌.

〈四二〉上步七星(正西):

弓步挑掌,虚步叉拳.

〈四三〉独立跨虎:

撤步右搂,左落右格,提膝挑掌.

〈四四〉转身摆莲:

右转落步,转体穿掌,虚步伸掌,摆腿拍脚.

〈四五〉弯弓射虎(西南):

收腿落步,右转按捋,弓步打拳.

〈四六〉右搬拦捶:

後坐扣脚,左转穿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

冲拳.

〈四七〉右掤捋挤按(正西):

後坐撇脚,左转伸掌,丁步左抱,右前上步,弓步右掤,右转抱拈,後坐左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四八〉十字手(正南):

後坐扣脚,左转开掌,换重叉抱(左掌在外),并步起立.

收势:掌下按,立正还原.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xx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盘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xx百病消 三、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 治病)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 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xx似射雕作用:

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 调理脾胃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 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 强身) 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 xx肾(去心火即强身) 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 xx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 练内气 背后xx百病消作用: 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四、《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xx呼吸守xx。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xx,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xx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xx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xx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xx,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xx去,xx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xx。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xx,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xx,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xx。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第一节:功法源流 八段锦,代代传,功法成于宋朝前,南宋李氏起居郎,夜半时起坐着练。群众喜练立八段,明清时期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挖掘整理谱新篇。 第二节:功法特点 轻松柔和体舒展,缓慢圆活气连贯,放松肌肉和脏器,紧在两个动作间。松紧结合得适度,轻灵活泼动静兼,神与形合气寓中,神为形主意在先。 第三节:练习要领 松静自然排杂念,准确灵活和规范,练中有养养中练,循序渐进不间断。

第四节:动作说明 一、手型、步型 (一)基本手型 1、握固: 拇指抵掐无名根,其余四指拢掌心。 2、掌: 自然掌:五指微屈自然伸,掌心微含稍开分。八字掌:八字掌,立手腕,拇指食指直角边,其余三指要屈收,一二指节向里弯。 3、爪: 五指并拢屈成爪,拇指一节弯就好, 其余四指一二节,屈指内扣紧拢靠。 (二)基本步型(马步): 开步站立左脚分,上身正直腿半蹲, 如同骑在马背上,尾闾内扣前裹臀。

二、动作分解 预备势: 身体中正并步站,两臂下垂目视前,重心移到右腿上,先提左跟再脚尖,左脚落地先脚尖,平行开立同肩宽,两掌侧摆臂内旋,屈膝外旋抱腹前。 预备势动作要点: 下颚微收头上领,双唇轻闭舌上顶,沉肩虚腋胸宽舒,收腹裹臀上身正。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指交叉胸前翻,两手上托眼上观,下颏内收臂贴耳,抻拉三焦防疾患。两掌下落划立圆,松腕舒指要沉肩,上体中正保垂直,松腰微屈要沉髋。 动作要点: 两掌上托胸舒展,对拉拔长是关键,两掌下落松腰髋,沉肩坠肘松手腕。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右)脚向左(右)开步站,两掌交叉于胸前,掌心向内左(右)在外,马步蹲裆弓拉满,八字掌神向左(右)看,右(左)掌成爪拉平肩,起身右(左)掌右(左)划弧,并步两掌抱腹前。 动作要领: 拉爪五指并,臂与肩膀平, 八字掌沉肩,屈腕掌心空。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两腿挺直穿左(右)掌,内旋外旋左(右)上方,掌心向上肘微屈,同时右(左)掌按髋旁。松腰沉髋重心降,两腿微屈落左(右)掌,屈肘外旋落腹前,右(左)掌上捧看前方。 动作要点: 掌根用力,舒胸展体, 上撑下按,拔长腰脊。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後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後坐扣脚,左转按捋,勾手变掌,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二一〉右左分鬃(正西):左云换重,丁步左抱,转体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出步,弓步左分. 〈二二〉高探马(正西):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西偏北30度):转身带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八段锦口诀表

八段锦口诀表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三、调理脾胃单拳手 四、五老七伤往后瞧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六、反手盘足固肾腰 七、挥拳怒目争力气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一、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 古八段锦 [1] 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

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编辑本段二、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

八段锦动作口诀

《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作用: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 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强身)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 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四十八式太极拳

四十八式太極拳 (in Pin Yin) 48 Posture 起式 Qi(3) Shi(4) Commencing Form 第一段 Di(4) Yi(1) Duan(4) Section 1 1. 白鶴亮翅 Bai(2) He(4) Liang(4) Chi(4) 1. The White Crane Flashes Its Wings 2. 左摟膝拗步 Zuo(3) Lou(1) Xi(1) Ao(4) Bu(4) 2. 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 on Left 3. 左單鞭 Zuo(3) Dan(1) Bian(1) 3. Single Whip -- Left Style 4. 左琵琶勢 Zuo(3) Pi(2) Pa Shi(4) 4. Hand Strums the Lute -- Left Style 5. 捋擠勢 Lv(3) Ji(3) Shi(4) 5. Stroke and Push 6. 左搬攔錘 Zuo(3) Ban(1) Lan(2) Chui(2) 6. Turn to Strike, Parry and Punch -- Left Style 7. 左掤捋擠按 Zuo(3) Peng(2) Lv(3) Ji(3) An(4) 7. Ward Off, Roll back, Push and Press -- Left Style 第二段 Di(4) Er(4) Duan(4) Section 2 8. 斜身靠 Xie(2) Shen(1) Kao(4) 8. Lean Obliquely 9. 肘底錘 Zhou(3) Di(3) Chui(2) 9. Punch Under Elbow 10. 倒卷肱 Dao(4) Juan(3) Gong(1) 10. Step Back and Whirl Arms on Both Sides 11. 轉身推掌 Zhuan(3) Shen(1) Tui(1) Zhang(3) 11. Turn and Push Palms 12. 右琵琶勢 You(4) Pi(2) Pa Shi(4) 12. Hand Strums the Lute -- Right Style 13. 摟膝栽錘 Lou(1) Xi(1) Zai(1) Chui(2) 13. Brush Knee and Punch Downward 第三段 Di(4) San(1) Duan(4) Section 3 14. 白蛇吐信 Bai(2) She(2) Tu(3) Xin(4) 14. The White Snake Puts Out Its Tongue 15. 拍腳伏虎 Pai(1) Jiao(3) Fu(2) Hu(3) 15. Pat Foot to Subdue the Tiger 16. 左撇身錘 Zuo(3) Pie(3) Shen(1) Chui(2) 16. Turn to Left to Strike 17. 穿拳下勢 Chuan(1) Quan(2) Xia(4) Shi(4) 17. Thread Fists on Crouch Step 18. 獨立撐掌 Du(2) Li(4) Cheng(1) Zhang(3) 18. Fend Off on One Leg 19. 右單鞭 You(4) Dan(1) Bian(1) 19. Single Whip -- Right Style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即保健按摩) 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床上八段锦对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有特别的功效,例如久卧病床的人,行动不便者、老人等,针对各种病症有相应疗效,有助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论男女老幼,常年坚持床上八段锦练习,对保持精力充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都有极实用的保健功效。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一、基本要求 (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即: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 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初练此功时,可以先呼吸三~五次,然后量力逐渐增加次数。如愿多练,还可以每天增加三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功呼吸八十几次。但在增加次数时,必须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循序渐进;特别是体弱和多病的人,更应慎重,否则由于呼吸时横隔肌上下激烈起伏运动,可能伤及内脏。 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冬季来不及换气),则可以暂不做深呼吸,而直接做八段锦动作。做完动作,穿衣起床后,可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补做。 深长呼吸做完以后,在做床上八段锦或床下六段功时。呼吸始终要保持自然,不必用意指挥。 深呼吸歌诀: 静坐床头莫乱思,鼻吸口呼重九次,但求姿势能舒适,盘膝与否皆相宜。 呼吸时要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息相依,意守丹田。呼吸几次后,口中多生液,务要咽下,送入丹田。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二、基本动作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四十八式=口诀 -

四十八式=口诀-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第一段 【一】起势 1.垂手立正 2.向左开步 3.两手平提 4.曲膝下按 【二】右揽雀尾 1.右转撇脚 2.丁步右抱 3.弓步左掤 4.向左旋腰 5.丁步左抱 6.右转开步 7.弓步右掤 8.左抱右拈 9.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 【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弓步左推 【四】提手 1.后坐扣脚 2.右转平摆 3.换重提腿 4.翘脚合掌 【五】白鹤亮翅 1.左转下捋 2.撤步抱球 3.右转提手 4.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二式) 1.右落左拨 2.丁步反提 3.弯肘开步 4.搂膝推掌 5.后坐撇脚 6.丁步反提 7.弯肘开步 8.搂膝推掌 【七】撇身捶 1.(东北)后坐撇脚 2.丁步握拳 3.上步提拳 4.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二式)

1.后坐扣脚 2.弓步平抹 3.丁步左捋 4.上步搭手 5.弓步前挤 6.后坐扣脚 7.弓步平抹 8.丁步右捋 9.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后坐撇脚 2.左转伸掌 3.丁步抱拳 4.摆步搬拳 5.拦掌上步 6.弓步冲拳 【十】如封似闭 1.穿手翻掌 2.后坐脱手 3.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左坐合手 【十二】右单鞭 1.旋臂开步 2.裆步开掌 【十三】肘底捶 1.换重扣脚 2.左转托掌 3.丁步右抱 4.摆步左分 5.跟步右摆 6.翘脚穿掌 【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撤步反提 2.左转弯肘 3.跟步推掌(北) 4.转体反提 5.弯肘上步 6.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撤步伸掌 2.丁步左捋 3.出步搭手 4.弓步右掤.跟步反掤6.换重出步7.右架左推8.左转扣脚9.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 5.左架右推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氣功·八段錦動作要點口訣 預備勢 兩腳平行與肩寬,雙手側擺抱腹前,身松體正心平靜,調整呼吸守丹田。 動作柔和要自然,屈膝切莫超腳尖,沉肩墜肘腋下虛,深長細勻息連綿。 兩手托天理三焦 兩臂垂落手翻轉,十指交叉捧腹前,緩慢上托看掌舉,平視上撐意通天。 十趾抓地臂撐展,兩手下落松雙肩,調理三焦經絡通,平衡陰陽五臟安。 左右開弓似射雕 跨步直立搭手腕,馬步下蹲拉弓弦,一手坐腕往外推,一手後拉似射箭。 伸展兩臂轉頭看,並步站立要自然,開合運動上焦處,揉按心肺防病患。

調理脾胃須單舉 一手上托臂外旋,一手翻撐向下按,兩肘微屈用內勁,上撐下按目前看。掌根用力胸擴展,松腰沉髖原路還,調理中焦健脾胃,靜力牽張利肝膽。 五勞七傷往後瞧 兩臂伸直垂手腕,兩肩下沉往外旋,從掌到肩漸用力,兩肩後張轉頭看。肩胛內合臂伸展,松肩屈膝掌下按,刺激大椎調中樞,消除疲勞全身安。 搖頭擺尾去心火 馬步下蹲臀收斂,微微起身往前看,移身傾體再看足,頭搖尾擺對稱轉。

俯身移動緩慢旋,頸尾對拉活動髖,扭動脊柱調心腎,水火相容身心安。 兩手攀足固腎腰 兩臂前伸向上展,指尖相對向下按,掌插背後往下推,兩手足攀抬頭看。以臂帶身要緩慢,兩膝挺直不可彎,摩運體後膀恍經,固腎壯腰利心肝。 攢拳怒目增氣力 馬步握固抱腰間,緩慢前沖瞪雙眼,旋臂變掌手纏繞,扣指卷握收腰間。擰腰順肩要自然,五指伸直旋手腕,肝血充盈氣疏瀉,強健筋骨力增添。

背後七顛百病消 兩腳並攏松腰肩,吸氣提踵呼氣顛,百會上領趾抓地,下落咬牙震地面。腳跟提起要穩健,輕微震顛除病患,氣隨血脈養全身,經絡通暢合家歡。 收勢 周身放松並步站,雙手擺動收腹前,兩手相疊小腹處,將氣收歸下丹田。體態安詳身舒展,調整呼吸氣歸元,心情愉悅莫浮躁,離前搓手再浴面。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学练要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下按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屈膝要松腰、松跨,臀部不可凸出,两臂要沉肩垂肘,手指自然微屈。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右脚内侧;眼视右手)。2.弓步棚臂:上体左转,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前棚,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右手下按,落于胯旁,手心向下,两臂微屈;眼视左臂 3.丁步抱球: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翻下右手翻上,两手成抱球;眼视左掌。 4.弓步搠臂:上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臂前搠与肩同高,左臂下按,落于左胯旁;眼视右臂。 5.两掌前伸: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前送。 6.后坐下捋:重心后移;两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7.转体搭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左臂搭于右腕内侧,掌心向外。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预备式 简易口诀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解说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 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简易口诀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动作解说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 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 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简易口诀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动作解说 ●第一个动作: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 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第三个动作: 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令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令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虛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后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后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 右弓步挤,后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 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后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后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后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后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后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后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后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后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 后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 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后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 后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 后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 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 撤步抱拈,后坐右捋,弓步左掤,后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

八段锦站式动作及口诀

八段锦站式动作及口诀 八段锦定式动作说明 颈椎不好的人,我建议您可以练习《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不过要坚持打,才可以对颈椎起到保健的作用哦。 八段锦是由八种如“锦”缎般优美、柔顺的动作组成,更是国术精华之集“锦”。八段锦在现代养生保健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前人将每段锦的功能和要领都浓缩成七个字,作为该段锦的名称,简单易记。 《八段锦》动作口诀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八段锦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八段锦功法口诀

【衡水老年大学】八段锦功法口诀坐式、立式视频下载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盘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强身) 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 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四、《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八段锦功法口诀及作用

八段锦功法作用 1、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防止肩部疾患及颈椎病。 2、左右开弓似射雕:调节经脉之气,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手 腕及指关节的灵活性,矫正驼背预防肩颈等疾病。 3、调理脾胃须单举:刺激经脉,调解脏腑,具有调解脾胃对脾胃起按摩作用,预防治 疗肩颈疾病。 4、五劳七伤向后瞧:扩张胸腔、腹腔,刺激五脏六腑,改善脑血液循环,预防眼疾, 解除中枢神经的疲劳。 5、摇头摆尾去心火:刺激脊柱、督脉,舒经解热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对生殖、泌尿系统的牵拉,预防生殖泌尿系统的慢性病,可起到 固肾壮腰的作用。 7、攥拳怒目增气力:刺激手部三阴三阳经脉,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 8、背后七颠百病消:刺激足部经脉、关节,保持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全身 气血畅通。 八段锦功法动作要点 预备式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