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流通学第一章课件

商品流通学第一章课件

商品流通学第一章课件
商品流通学第一章课件

导言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是伴随着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和市场体系的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发生在社会整个表面上的交换总和,一个经济运行的过程,是商品由生产领域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经济产业。

商品流通学是流通领域原理性的经济学科。是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规律和运行机制的学科。

商品流通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商品流通过程的剖析入手研究商品流通运行的基本规律,探索商品流通运行的基本规则的学科,其逻辑主线是商品流通运行。商品流通学的基本体系包括理论与实务两个知识模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提高商品流通理论水平,又对商品流通实践有一个系统的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掌握学以致用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1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1.1 交换与商业

1.1.1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

1.社会分工

1)定义: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产生原因:是人类需求多样化和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3)分工的历史:三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商业与手工业、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4)分工达到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二是加深了不同部门、行业间的相互依赖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商品交换

1)定义:

交换: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相互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需要的经济行为

商品:是用于交换并可满足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交换:是指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2)商品交换产生原因:

①.社会分工产生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

②.明晰的产权制度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③.交换是解决分工者之间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3.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和原因;商品交换维持、促进和深化社会分工。

1.1.2 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业的产生

1.商品交换的发展

(1)物物交换(W-W)

①.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②.产生条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③.特点:为买而卖,卖出商品的目的是要买回另一些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两极的商

品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2)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简单商品流通)

①.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②.产生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

③.特点:商品交换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卖和买。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

不一致的。这两个阶段的统一,就是为买而卖,即商品--货币--商品。

(3)商业(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G-W-G,发达商品流通)

①.发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②.产生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事业

③.特点: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卖而买,从中牟利。货币的

投入是为了收回更多的货币,即为资本形式的货币。

注: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

2.商业的产生

产生根源是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的矛盾。包括时间上、空间上和技能上的矛盾。

1.1.3 商业的概念与分类

1.商业的概念

①.广义: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

②.狭义: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

③.准确理解商业概念应注意:

a)商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

b)事业内容是组织之间的商品交换;

c)是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商品交换;

d)主体是法人(商业企业)和自然人(个体经营者)两部分。

④.商业活动的构成要素:以营利为目的;有独立的组织;从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商品交

换活动

2.商业的分类

①.按业种(即商品种类)分类: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

②.按业态(即经营或销售方式)分类,常用于零售商业的分类;

③.按流通阶段分类: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

④.按流通范围分类: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

除此以外,还可按商业的组织化程度、商业交易的电子化程度、商业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商业进行分类。

补充:区别几个概念

1.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1)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成由商品到货币和货币到商品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涉及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即商流),又涉及到商品实体的位置移动(即物流)。这两个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称为信息流。商品的流通过程,实际上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者的统一。

2)相对于商业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将其由过去的行业的概念上升为产业的概念。商品流通产业由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饮食业、服务业、租赁业、加工业等构成。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2.商业指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商品流通,仅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流通的全部内容。一个个商业经营组织,构成商流与物流的主体,促进商流与物流的顺利完成。如果从纵向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这些商业经营组织形成一个个的商品流通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形成商品流通渠道。

3.营销研究的是微观经济组织为实现、促进商品流通而进行的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而商品流通重在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商品或服务的转移过程和流通体系。

1.2 商业的特征与贡献

1.2.1 商业的特征

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器的功能

以日本为例,日本1955年,商业的就业比重为13.9%,到了1991年,这个比重已经上升到22.5%,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并且在1991年日本的农业、制造业与商业的就业比重分别是6.7%、33.9%和22.5%。由此看出在商业的就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

商业之所以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消费者对流通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流通产业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

2)其他产业部门对流通部门的“中间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这也要求流通部门扩大就业规模。

①.中间需求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

相互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依存和交易关系。

②.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各产业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从而使越来

越多的中间需求性产品与服务加入流通过程,这样就要求流通部门投入更多的人

力、物力资源,快速、高效率地组织好这些中间性商品和服务的流通。

3)商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

①.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商业的许多劳动以手工劳动为主,如卖包子的、卖炒饭的都是

手工劳动者。由于商业特别是零售业,要扩大规模时,很难实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目的的流水作业。

②.因此,商业要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扩大劳动力的规模。仍以卖包子为例,包子卖得

好只需要增加人手即可,不需要批量生产。

4)与制造业相比,商业并不特别需要体力和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劳动力,从而会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女性劳动力比较容易在流通产业部门就业。

①.商业的进入门槛相对制造业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因为其不需要太严格的资本与技

术条件的限制,所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流通产业部门就业。

②.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严重。

5)商业中,相当多的行业存在着明显的工作“个人化”和“家庭化”的倾向,从而使商业领

域的个体经营者的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他产业。

①.由4)可知,商业的市场进入障碍低,因此,容易使许多个人或家庭成为个体商业经

营者。从全社会来看,这也是导致流通产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附性的重要原因。

2.进入与退出的障碍低,竞争激烈

如前所述,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都比较低,因此进入和退出的障碍也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进入商业的经营组织多,从而竞争主体也多,又由于各个商业经营组织的事业内容具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因此,商业的竞争就更加充分和激烈。

1)商业的这一特征,主要是由商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决定的:

①.商业容易吸纳较多的经营者,特别是个体经营者。如在日本,1991年有160万家零

售店,其中53.2%是从业人员为1-2人的夫妻店,92.8%是从业人员为10人以下的

小型商店。

②.商业经营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其所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具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商

业企业这样的一种企业结构与经营特点,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实例:土渣

饼的兴衰

2)在商业中,如果没有必要的流通规则,极易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流通秩序混乱的情况。

3)因此,要正视商业的这一特征,建立相应的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商品流通行为,以促进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3.行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性不明显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生产经营成本相对降低,经济效益相对提高的现象。

C总= C固定+ C可变

所有产业都存在着规模经济性,商业也不例外。

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相比,商业的规模经济性是不明显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整个商业经营组织的企业结构以小型商业企业为主,即企业的平均规模小于其他产业,

特别是制造业的平均规模。

2)商业中的大企业的行业集中程度远远低于制造业中大企业的行业集中程度。

4.技术进步的从属性

社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是,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往往先于并多于流通领域,重大的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也往往在生产领域中迅速得以实现,然后才逐渐的影响到流通领域。

因此,流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领域相比,表现出一种滞后性和从属性。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流通领域的技术水平与生产领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2.2 商业的贡献

1.商业对GDP或GNP的贡献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本国居民和外

国居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指的是一国领土内创造的总价值。

2)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它指的是所有本国公民创造的总价值。

3)商业对GDP或GN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其所实现的产值占GDP或GNP的比重大小

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DP或GNP的贡献越大。也就表明该国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也越高。

4)我国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流通业对GDP的贡献情况,可以看p12页的表1-1和1-2:2.商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商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器功能。因此,其对社会就业肯定是有贡献的。具体贡献的大小可以用商业就业的人数占该时期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这个比例越大,商业对就业的贡献越大。

具体见p13-14页表1-3,1-4。

3.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都是衡量商业对经济增长程度的指标。

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一个指标Bi,t-1叫做各产业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它的经济意义是:第i个产业的产出每增长1%,该国国民经济总产出将增长Bi,t-1% 。根据各产业产出弹性系数Bi,t-1的大小,就可以判断他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

相关数据见书p15-16页的表1-5,1-6,1-7.

4.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商业为政府提供的财政收入有两种形式:一是上缴利润(计划经济体制),二是纳税(市场经济体制)。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小,可通过商业税收总额及其占全部总收入的比例来衡量,比例越高,贡献越大。

5.商业对城市功能的贡献

城市经济专家库克斯讲城市产业化分为城市服务产业和城市形成产业两类。二者协调发展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

零售商属于城市服务产业,而批发商属于城市形成产业。若批发商业发达,则说明该城市的产出能力强,从而该城市的影响力与贡献力也较大。若零售商业发达,则说明该城市的投入能力强,从而该城市的发达程度和竞争力也较强。

由此可见,商业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6.商业对国民福利的贡献

国民福利大致包括下列内容:

国民收入;生活质量;工作兴趣;消费者闲暇;消费者爱好的满足等。

1)从国民收入的内容来看

由于商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进入门槛又低。因此,商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而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在商业领域从事经营或劳动的人越多,那么,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越高,进而使国民福利也得到增进。

2)从消费者闲暇来看

随着商业的发展,消费者的许多家务劳动成了商业的经营内容,如钟点工、月嫂、专业保洁等等,这些服务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家务劳动时间,相应地也就增加了消费者的闲暇。

另外,由于超级市场、网上购物等零售方式的引进,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快餐业的出现,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用餐时间等。

3)从消费者爱好的满足来看

对于商业来说,主要是通过改善卖场环境、延长营业时间、更新销售方式、增加消费服务等,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爱好,进而增进国民福利。

1.3 商业的发展

1.3.1 零售商业的发展

1.零售商业的第一革命

1)发生时间:19世纪50年代,法国

2)标志:出现百货商店这一崭新的商业业态

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诞生于1852年的法国巴黎,创办人是被称为百货商店之父的阿里斯蒂德·布西科,第一家百货的名字是“BON MARCHE”(法语,廉价的意思)。经营面积仅100平方米,但已经比传统店铺大得多。百货商店以规模大、品种全、设施好、明码标价和提供多种服务的经营方式,改变了历史上传统的小商贩摆摊设点或走街串巷、讨价还价、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经营方式,从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与此同时,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德国涌现出一批仿效者,如在l858年梅西百货商店在美国创立,开始了美国百货商店的历史。德国在1870年诞生了尔拉海姆、黑尔曼和奇茨等百货商店。晚些时候,英国创立了哈罗德等百货商店。一场世界性的百货商店高潮随之掀起。

在我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秋林公司,第一次将百货商店这一零售业态引入中国.

4)特点与优势:

①.实行顾客自由进出原则,极大增加了客流量;

②.实行明码实价,保证了交易的公平,减少了交易纠纷与商业欺诈;

③.商品品种繁多,存货充足,讲究陈列,增加了顾客的选择余地和购物乐趣;

④.实行柜台销售,有销售人员提供指导,提高顾客选择和使用商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⑤.实行退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⑥.实行“薄利多销”原则,扩大销售量提高利润;

⑦.实行分工合作、分层管理,提高了商品的管理效率。

2.零售商业的第二革命

1)发生时间地点:19世纪中后期,美国

2)标志:连锁商店的产生

1859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在美国成立。其后不久,连锁经营开始传入欧洲。1862年,英国第一个连锁商店“无酵母面包公司”在伦敦宣告成立。法国兰斯经济企业联合会也于1866年创办了法国第一家连锁集团。在其后的100多年间,连锁商店在欧美各国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连锁商店得到了空前发展,由过去十几家、上百家店铺的连锁,拓展为几百家、上千家,甚至上万家店铺的连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连锁方式开始进入亚洲的日本,并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期间得到大规模迅速发展。三越、高岛屋、大丸、伊势丹等著名的日本百货公司都是通过连锁经营迅速成长的。目前,日本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已占其零售业总销售额的近30%,成为日本流通产业的重要支柱。

连锁商店最初是以单一所有权形式即正规连锁形式出现的,随着长期的发展实践,逐渐形成了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即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其中特许经营发展势头强劲。

3)特点与优势:

①.网点分散,连锁经营,扩大了市场;

②.各分店具有高度统一性,容易建立商誉,积累无形资产;

③.采取采销分离体制,降低了进货成本,节约了流通费用;

④.总店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统一进行人员培训、资金筹措,有利于合理配

置资源,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⑤.分店专门从事销售,进行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控制服务质量,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

水平。

3.零售商业的第三革命

1)发生时间地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

2)标志:超级市场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超市出现于1930年8月,这就是美国纽约市的迈克·加伦创立的金·库伦食品商场。

3)特点与优势:

①.开架售货,增强了顾客的自主性,保证了低价策略;

②.商品种类繁多,存货充足,便于选购,一次性满足顾客需要;

③.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及时准确掌握消费动向,调整商品结构,合理控制库

存;

④.卖场空间开阔,商品陈列醒目,广告与促销极富特色,易刺激购买欲;

⑤.出口处集中收银,加速购物过程,节约顾客购物时间和成本;

⑥.经营商品加工程度高,方便顾客购买和消费。

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区别

除此之外,零售商业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零售组织和零售业态。如自动售货机、便利店、购物中心、折扣商店、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等。

有人认为无店铺零售的出现是零售商业的第四次革命。

无店铺零售是一种不经过店铺销售而直接向顾客推销商品的销售方式。无店铺零售最早起源于美国,发展速度也属美国最快。无店铺零售有以下几种形式:直接销售、直复营销(包括直接邮购、电话营销、电视营销、网络购物等)和自动售货机销售。

1.3.2 批发商业的发展

1.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分离

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的爆发导致这次变革的发生。二者的分离在流通职能上得以专业分工,批发商直接与生产企业相联系,零售商为最终消费者服务。而且在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了一系列流通组织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2.批发市场的产生

自从批发与零售分离以后,批发商队伍日益扩大,于是,许多批发商为了沟通信息、扩大交易,开始自发地集聚一起进行集中交易,这样,就自发地产生了原始的批发市场。

随着自发性批发市场的形成,商品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参加批发市场交易的个人和组织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批发市场的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开始对批发市场进行规制,从而使自发性的批发市场发展成为有一系列制度与规则的现代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是现货交易的场所。

3.期货交易与商品交易所的产生

19世纪后期产生了从事期货交易的商品交易所。1848年由82名谷物商创立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从事期货交易的商品交易所。

期货交易指远期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其一般形式是交易双方先就交易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和交货方式等签订合约,而实际的货款交割则在期限内以实物交割或非实物交割等方式履行。商品交易所主要从事期货交易。

期货交易的功能:规避风险。

4.批发交易形式的变革

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风险,减少了交易中的纠纷,提高了流通效率,使大规模的购买变得极为方便,从而促进了商品流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5.批发商业的组织变革、经营变革与技术创新

1)批发商的连锁化、一体化。

2)批发经营的专业化。

3)经营方式的变革:批发超市化;推行最低订货量制度;开发租赁经营

4)流通技术的革新

最新商品流通学答案整理

商品流通学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替代品:是指互相竞争的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是替代商品。具有交叉弹性为正值的产品被称为替代品。 2、互补品: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具有交叉弹性为负值的这种关系的产品被称为互补品。 3、备货的过程: 备货过程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分类:去除不要的东西,并将产品归类; 集聚:将相同种类相同等级的物品收集在一起,形成各种类的、同等质量产品的大量集合; 分配:将集聚起来的大量产品向若干消费地发货; 备齐:消费地接收了产地分配、发送的大量产品,并且把这些产地“供给”形态的产品分割成零碎的单位进行集合。 值得注意的是:四部分活动不一定一次出现;四种备货活动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产品。 4、推式:制造商利益激励的方法促进商业者积极经营自己的产品,其最直接的手段是降价或回扣。这与产品自身的吸引效果来吸引顾客完全不同,它就像用制造商自己的力量将产品推进流通渠道里,因而称为推式战略。 拉式:指利用广告和促销活动引导潜在的最终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营销策略。在拉式战略中,是制造商而不是渠道分销商承担了大部分的促销责任。

5.销售依存度:从厂商i销售的产品中有多少是通过商业者j销售的角度来说,厂商i给商业者的的销售额与厂商i的总销售额的比例称之为销售依存度。 假设厂商i的销售额为Mi,i给j的销售额为Mij,则i对j的销售依存度mij 为: mij=Mij/Mi,且Mi=∑Mij 6.制造:以原料或零组件(自制或外购),经过较为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及生产工序,制成一系列的消费用品。 零售:与“批发”相对。商品经营者或生产者把商品卖给个人消费者或社会团体消费者的交易活动。 制造零售:自己从事生产活动的商业者,他们的质和量都极为有限,其分工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他们的活动中的却包含生产活动,但他们的销售领域与周围的商业者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些生产者叫做“制造零售”。 7.推迟战略:在消费者产生需求之前,尽量推迟对什么样的商品生产多少、产品的店铺库存量应该是多少这些问题作出决断的时间。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某种具体产品、使其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生产之时,使一类或一系列的产品延迟区分为专门的产成品,这种方法称为差别化的推迟战略。 8.整合:由集聚物到备货物转变的全过程。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关于商品流通学综合实训的总结报告

关于商品流通学综合实训的总结报告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实训,在学生掌握商品流通学基本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熟悉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技能基础。 1.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面对实际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困难。 2.以实训内容和要求为核心开展实训,养成做工作日志的习惯。 3.鉴于本次实训主要是针对商品流通环节,原则应联系各企业更好的开展实训。 4.结合重庆本地市场特征,建议学生实训主要集中在以下流通领域:大型超市、卖场、各大企业专卖店等。 二、实训基本情况: 本次实训为期五天,我们通过主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查对人人乐的店铺选址、商品价格、商品的陈列情况、自有品牌、经营模式、物流情况、库存管理等问题。第一天,老师们对我们进行了实训动员,介绍了实训的计划安排,并进行了自由分组。我们宿舍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组名为“神马”,口号为“拨开浮云见青天”。第二天,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网上资料查询,了解到重启石桥铺人人乐超市是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之一,公司位于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连锁商业企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员工17000人以上,自1996年4月成立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年销售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60亿元人民币,获得“深圳市百强企业”、“深圳市商贸流通企业20强”、“广东省百强企业”、“中国服务企业500强”、“中国连锁企业3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等社会荣誉。第三天,我们对重庆人人乐超市进行了实地调查,近距离观察了人人乐的店铺选址、商品价格、商品的陈列情况、自有品牌、经营模式、物流情况、库存管理等问题。第四天,我们对之前的实训进行总结,做出PPT和小组总结。第五天,进行PPT的展示和实训汇报总结。 三、总结: 为期五天的实训很快就结束了,我很感谢学校安排的这类实训,以及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本次实训把我们这一学期学习的商品流通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训练,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积累了实践经验。对于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也一一进行了解答。通过本次实训,我了解到,做任何事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率,提高实践效率。当然团队凝聚力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齐心合力,我们的实训才能交出完满的答卷。

商品流通试题答案

单选题 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被称为( A ) A.价值B.使用价值 C.价格D.交换价值 2.发达的商品流通可以表述为( B ) A.W—G—W B.G—W—G′ C.W—W D.G—W 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基本因素是( D ) 3.在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 ...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D.国民收入水平 4.竞争是建立在利害或损益关系上的,所以它决定了竞争规律作用的( C ) A.强制性B.自发性 C.排他性D.不确定性 5.市场最早表现为( A ) A.商品交换的场所B.商品交换的手段 C.资源配置的场所D.资源配置的方式 6.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C ) A.统一性B.开放性 C.有序性D.竞争性 7.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 D ) A.居民B.中介机构 C.政府D.企业 8.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故这些机制也称为( B ) A.具体市场机制B.一般市场机制 C.个别市场机制D.总体市场机制 9.具有先导性特征的是( A ) A.商流B.物流 C.信息流D.资金流 10.适当控制进货量,以免盲目进货造成商品积压,此时商品一般处于( C ) A,导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11.属于有限服务批发商的是( B ) A.专职批发商B.货架批发商 C.工业分销商D.制造商代理商 12.20世纪零售业最重要的发展是( B ) A.消费者合作社的出现B.连锁商店的发展 C.方便商店的普及D.直销的兴起 13.下列属于批发渠道特征的是( B ) A.处于流通领域的终极环节B.从事大宗商品的交易流通 C.服务对象是消费者D.从事个量销售 14.最窄的分销渠道是( A ) A.独家分销B.密集性分销 C.选择性分销D.强制性分销 15.下列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是( A ) A.广告费B.商品包装费 C.商品运输费D.商品保管费 16.下列属于直接流通费用的是( A ) A.运杂费B.经营管理费 C.办公费D.商品损耗 17.以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本企业商品价格的方法,称之为( C )A.成本价格决策法B.需求价格决策法 C.竞争价格决策法D.心理价格决策法 18.反映流通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是( D ) A.存货周转率B.商品流通费用率 C.资产周转率D.商品销售利润率 19.下列属于经济环境的是( D ) A.人口环境B.政治环境 C.法律环境D.市场环境 20.B2C是一种( C ) A.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B.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 C.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行为D.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行为 1.货币的参与使原来的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A)

商品流通学习题和模拟卷

习题集 第一部分习题 (1) 第二部分讨论专题 (6) 第一部分习题 第一章商品流通学基本理论 1.名词解释:分工经济、交换成本、交换收益、交换能力、商业、简单商品流通Ⅰ、简单商品流通Ⅱ、发达商品流通、网络贸易。 2.简述分工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3.简述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4.简述交换制度变迁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5.什么是流通?为什么说流通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6.简述流通与商品流通、交换、交易、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区别。 7.简要说明流通方式的演进过程。 8.结合实际论述流通对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作用。 9.简述网络贸易的经济性及其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第二章商品流通环境 1.名词解释: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均势市场、市场结构、价格双轨制。 2.简述商品生产、商品消费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3.简述不同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4.简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5.论述计划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流通。 6.论述技术和社会环境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7.试述市场一体化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8.试述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9.试述影响市场秩序的因素及其治理对策。 第三章商品流通过程 1.名词解释:商品流通过程、商品流通环节、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时间、商品流通规模、商品流通网络 2.简述商品流通过程的内涵及内容。 3.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哪几个流通阶段? 4.商品流通渠道的内容、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各是什么? 5.商品流通网络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各包括那些内容? 6.商品流通环节合理化的依据及意义。 7.什么是流通信息化?它对流通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8.什么是渠道冲突?渠道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9.你对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渠道冲突有什么看法? 10.什么是渠道权力?渠道权力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1.如何解决我国流通领域的渠道冲突? 第四章商品流通组织 1.名词:商品流通组织、商品流通组织的经营形式、批发组织、零售组织、商品流通交易形式、商圈、零售引力法则。 2.商品流通组织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55)《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网上作业 题及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1:[判断题]企业在预付货款时,不能作为商品购进,只有在收到商品时才能作为商品购进。参考答案:正确 2:[论述题] 计算题 1.某零售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12月31日有关账户余额如下(金额单位:元), 库存商品账户余额329 600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余额374 000 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61 400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余额374 000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192 030 要求:(1)请用综合差价率推算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并调整商品销售成本,作出调整分录。 (2)假设年末盘存,计算出实际结存商品进价金额为292 715。请用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并调整商品销售成本,作出调整分录。 参考答案: 3:[多选题]预提坏帐准备的方法有 4:[多选题]数量进价金额核算适用于 5:[单选题]企业取得的购货折扣应 6:[单选题]进价金额核算适用于 7:[多选题]用综合差价计算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需要根据期末"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及 8:[单选题]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偏低,那么―― A:期末库存商品价值偏高,毛利也偏高 B:期末库存商品价值偏高,毛利则偏低

C:期末库存商品价值偏低,毛利也偏低 D:期末库存商品价值偏低,毛利则偏高 参考答案:C 9:[单选题]经营贵重、大件商品的大中型综合性零售企业对库存商品可以采取 10:[单选题]能列入"经营费用一一包装费”账户的有 11:[多选题]作为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有--- A:付出货款的时间 B:收到商品的时间 C:支付货款同时收到商品的时间 D:预付货款的时间 参考答案:ABC 12:[判断题]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由于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因此作商品购销货业务处理的受托代销商品也应按售价记账。 参考答案:正确 请同学们自己做 13:[判断题]预提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在商品低于进价出售时,商品销售收入小于商品销售成本,表现为亏损,当企业以削价准备金弥补削价损失后,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销售成本相一致,则表现为既不盈又不亏。 参考答案:正确 请同学们自己做 14:[论述题]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做出会计分录) (一)商品购进的核算 1.1日,业务部门转来上海电扇厂开来的专用发票,开列华生牌台扇400台,每台160元,计货款64 000元、增值税额10 880元,并收到自行填制的收货单(结算联)。经审核无误,当即签发转帐支票付讫。 2.3日,储运部门转来收货单(入库联),向上海电扇厂购进的华生牌台扇400台,每台160元。扇已全部验收入库,结转其采购成本。

工程经济学课件中的例题

课件中的例题 第一章 1.案例:Jack获得MBA学位后开了一家商店,自有资金投资了200,000美元,并亲自管理。年底会计编制的年度损益表如下: 销售收入 90 000 减:售出货物成本 40 000 毛利 50 000 减:广告 10 000 折旧 10 000 聘请工人的工资 15 000 税、费 5 000 30 000 净会计利润 20 000 你认为Jack这家店的盈利情况怎么样呢? 实际上,还有两笔成本在作理性决策时应考虑: 1、Jack投资的200 000美元,如果年利率5%,则每年可获10 000美元利息,这应被视为资金的机会成本。 2、MBA学位的人,年薪一般40 000美元,现在Jack为自己管理商店,放弃了出去工作领薪水的机会。 为计算经济利润,损益表应改为: 销售收入 90 000 减:售出货物成本 40 000 毛利 50 000 减:会计成本 30 000 净会计利润 20 000 减帐薄中没反映的: 资金的机会成本 10 000 放弃的薪水 40 000 50 000 净经济利润 -30 000 对决策者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2. 应用:为法学院新大楼选址 西北大学法学院一直坐落于芝加哥城的密执安湖边。然而,西北大学本部位于伊凡斯顿市的郊区。70年代中期,法学院开始计划建造新的大楼。从而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是应该建造在城市的原处以便与商业区的法律中介机构保持联系呢? 还是应该移至伊凡斯顿以便与学校的其他系科一起保持完整呢? 有很多人支持选择商业区的位置。他们认为新建筑的位置选择在商业区是成本效率较高的,因为学院已经在此拥有土地,相反,若将新建筑建在伊凡斯顿,则要在那里购置土地。这个论断符合经济学道理吗? 这犯了未能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通常错误。从经济学观点来看,选择商业区作为建筑地址是颇费代价的,因为沿湖位置的机会成本高,这项资产出售以后会足以购买伊凡斯顿的土地,并会有实际现金剩余下来。 3. 边际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举例: 一家民航公司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航班上,全部成本分摊到每一座位上是250元,那么,当飞机上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较低的票价(如每张150元)卖给学生呢? 很多人认为不行,因为票价低于成本会导致亏损。 根据边际分析法,在决策时不应当使用全部成本(这里包括飞机维修费用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而应当考虑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ΔC),这种每增加一个乘客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叫做边际成本(MC)。事实上每增加一个学生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如30元),它可能只包括学生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荷而增加的燃料费。 因学生乘坐而额外增加的收入叫做边际收入,在这里,就是学生票价150元,我们可以看出因学生乘坐而引起的边际收入增加大于边际成本,说明增加学生为公司带来了利润。 结论: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习题与答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企业在预付货款时,不能作为商品购进,只有在收到商品时才能作为商品购进。(√) 2.享有商业折扣和现金折让的情况虽然是不同的,但它们在核算上都是以实际支付的货款作为商品的采购成本。(×) 3.仓库商品销售和直运商品销售都属于商品销售,因此在核算上没有什么不同。(×) 4.企业在预收货款时,由于转移了商品所有权,因此可以作为商品销售。(×) 5.在进行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时,不符合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情况下,应将发出商品通过“发出商品”账户来核算。(√) 6.库存商品发生短缺,不论是自然损耗还是责任事故,经领导批准由企业列支时,均列入“销售费用”。(×) 7.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商品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8.企业对于未计提过跌价准备的、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商品,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账户。(×) 9.批发商品异地销售一般采用提货制和送货制。(×) 10.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 11.购进专供本单位自用的商品属于商品购进的范围。(×) 12.为收取手续费替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不属于商品销售的范围。(√) 13.售价金额核算企业购进商品短缺或溢余时,应按商品售价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14.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商品生产,商品销售,商品储存三个环节。(×) 15.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购进商品退补价时,若只更正购进价格,只需调整“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和“应交税费”账户,而右以不调整“库存商品”账户。(√) 二、单选题 1.企业购进商品支付货款时,实际发生现金折扣,应计入( B )账户。 A.“销售费用” B.“财务费用” C.“主营业务收入” D.“在途物资” 2.南海百货批发公司日前售给春风百货商店搪瓷烧锅800只,每只11.56元,今发现单价开错,每只应为11.66元,当即开出更正发票予以更正,该笔业务属于( B)。 A.购进商品退价 B.购进商品补价 C.销售商品退价 D.销售商品补价 3. 某商业企业购进商品一批,其中商品价款150 000元,发生的运输费用5 500元,增值税额25 500元,则该批商品的采购成本为(B)。 A、5 500元 B、150 000元 C、155 500元 D、175 500元 4.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中,商品零售企业常采用的是( C)。 A.个别计价法 B.加权平均法 C.毛利率法 D.先进先出法 5. 零售商品的流转是流转的( D)。 A、起始环节 B、销售环节 C、中间环节 D、最终环节 6.直运商品销售的突出特点是商品由供货单位直接运达购货单位,在账务处理上不使用( B)账户。 A.“商品采购” B.“库存商品” C.“销售费用” D.“主营业务成本” 7.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偏低( A )。 A.商品销售成本就会偏高,毛利额就偏低 B.商品销售成本就会偏高,毛利额也偏高 C.商品销售成本就会偏低,毛利额就偏高 D.商品销售成本就会偏低,毛利额也偏低

流通经济学试卷及答案2套

流通经济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竞争手段中,见效快、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是() A.信息竞争B.产品竞争 C.经营竞争D.价格竞争 2.将竞争分为商品竞争和商誉竞争的分类标准是() A.竞争对象B.竞争形态 C.竞争内容D.竞争手段 3.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A.金融市场B.技术市场 C.消费品市场D.房地产市场 4.如果某个市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生产者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每个生产者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则该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5.如果某商店对于某产品适当控制进货量,尽可能避免因盲目进货造成商品积压,则此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 A.导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6.有一种理论认为采用新型零售业态的零售商在开始进入市场时总是以低价格、低毛利、低成本和低定位为特点,该理论是() A.零售轮理论B.生命周期理论 C.自然选择理论D.辩证过程理论 7.属于批发业态的是() A.超级商店B.自动售货机 C.经纪人D.上门推销 8.大型零售公司通过向工业领域、批发领域延伸业务,综合经营零售、批发、生产、加工等项业务,这种形式称为() A.水平式渠道结构B.传统式渠道结构 C.公司式垂直渠道结构D.管理式垂直渠道结构

9.制定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是() A.生产成本B.生产成本+利润 C.流通费用D.流通费用+利润 10.维护商品流通领域公平竞争方面的法律是() A.公司法B.合同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标准化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自愿让渡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包括() A.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B.以国际市场为背景 C.以平等互利为条件D.以经济利益为核心 E.以政府调控为前提 2.流通企业的组织要素包括() A.网络B.文化 C.知识D.机制 E.机构 23.批发渠道的功能有() A.集散商品B.储存商品 C.沟通信息D.提供资金帮助 E.承担风险 4.流通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商品流通运行的经济因素等经济条件,它们包括()A.生产方面的因素与条件B.货币方面的因素与条件 C.分配方面的因素与条件D.消费方面的因素与条件 E.物质技术设施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5.商业文化的功能有() A.传导功能B.展开功能 C.约束功能D.创新功能 E.增值功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以_______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流通概论作业答案整理判断

三、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25 分。) 1. 只要有社会分工,就一定会有商品交换。 A. 错误 B. 正确 2. 商业完全代替了生产者的交换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3. 商业的事业内容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商品交换,而不是组织内部的产品分配、调拨。 A. 错误 B. 正确 4. 制造商或消费者的购销活动也是重要的商业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5. 按流通阶段进行分类,可将商业划分为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 A. 错误 B. 正确 6. 批发商业是“城市服务产业”,零售商业是“城市形成产业”。 A. 错误 B. 正确 7. 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的经济意义是商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也使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 A. 错误 B. 正确 8. 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在空间上是分离的。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越发展,这个空间 距离就会越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9. 零售商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零售商业进行任何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10. 零售商业必须要有店铺,因此,没有店铺就无法经营。 A. 错误 B. 正确 11. 休闲娱乐功能是零售商业所独有的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12. 消费者到商店购物所支付的成本就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13. 对有店铺零售商来说,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可提供制造市场差别的丰富机会。 A. 错误 B. 正确 14. 零售商的销售过程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自始至终的双向沟通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15. 超级市场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A. 错误 B. 正确 16. 百货商店是实行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17. 特许连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集中。 A. 错误 B. 正确 18. 自由连锁的集中程度低于正规连锁,高于特许连锁。 A. 错误

商品流通学复习资料

《商品流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 2、流通投资增值规律——即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总是要求终点上回收的货币额要大于起点上所投入的货币额,或称为商品流通经济利益的规律性。 3、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在利益机制的推动下,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交换线路。 4、商流——就是指商品通过交换而实现价值形态的变换和所有权转移的经济运动过程。 5、商圈——是指企业吸引顾客的地域范围,即顾客能从多远的距离来到企业的距离范围。 6、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7、货币流通规律——指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要与同一时期内用货币(包括现金与存款)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周转速度相适应。 8、贸易中心——是建立在中心城市的、具有强大集散力的为批发交易服务的市场交易组织。 9、商品流通过程——是指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经济过程。

10、商品流通规模——是指为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而投入在流通领域的相关经济要素的规模及由此形成的实现商品流通的生产力大小。 二、简答: 1、简单商品流通与简单商品交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区别:(1)时间跨度不同(2)经济关系不同(3)经济危机不同 联系:(1)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存的需要。(2)交易的商品都是生产者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3)交易的事务都是由生产者本人来完成的,都是自产自销、自存自运,没有任何居间者为生产者提供交换方面的服务。 2、简述商品流通过程的内涵。 答:(1)商品流通过程是一个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2)商品流通过程包含着价值实现过程。(3)商品流通过程体现着复杂的交换关系及其内在的经济联系。(4)商品流通过程是商品流通组织能力的优化组合过程。 3、简述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答: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单一化,商品交换是解决生产单一化与需要多样化矛盾的有效工具。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

商品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1分×15空=15分) 1.商品学是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2.商品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等。 4.表示安全认证标志。 5.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简称。 6.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作为分类标志,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7.某些固体商品在温度较高时,发软变形甚至熔融为液体的现象成为熔化。二、不定项选择题(2分×5题=10分) 1.标志是(A) A.电子元器件专用合格认证标志 B. 电工产品专用安全认证标志 C. 环境标志 D. 生态标志 2. 鞋分成雨鞋、凉鞋、运动鞋等时,是按(C)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A. 原材料 B.生产加工方法 C.用途 D.主要成分 3.商品在温度变化情况下引起长度、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B)性。 A. 弹性 B. 热变形性 C. 伸缩性 D. 塑性 4.包装标志按内容和作用,可分为(BCD) A.文字标志 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C.收发货标志 D.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E.图形标志 5.爆炸品标志的颜色是(D) A.上白下红印红色 B.上红下白印红色 C.上红下白印黑色 D.上白下红印黑色 三、判断题(2分×5题=10分) 1.(错)分期付款是一种支付方式,不是商品附加物。 2.(对)商品社会属性(除商品价值之外)构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基础。 3.(错)霉腐变质性属于商品的化学属性。 4.(对)液态酒,为防止酒瓶碰碎,常用纸或泡沫塑料进行中包装。 5.(错)绝对温度的212度,数值上等于摄氏0℃。 四、名词解释(4分×5题=20分) 1.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1分),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需要(2分)的劳动产品。2. 全面商品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分)、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足明确需求和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综合(2分)。 3. 商品条形码:又叫条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条及其相应的字符,(2分)并依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条空图形(2分)。 4. 商品包装:商品包装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2分),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1分);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5. 商品储存: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滞留的存放(4分) 五、简答题(5分×6题=30分) 1. 商品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答: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保证商品使用价值的质量;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推动商品使用价值的发展(每项1分)。 2. 简述商品质量监督的类型和形式。答:我国的商品质量监督有国家质量监督、社会质量监督和用户质量监督三种(2分);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大致可分为抽查型质量监督、评价型质量监督、仲裁型质量监督三种形式(3分)。 3. 简述商品分类的原则。答:首先,要能够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即为了方便和适用,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的选购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分);其次,要能够划分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商品,同时还留有补充不断出现的新产品的余地。(2分);再次,要能够从本质上表现出各类商品之间明显区别(1分)。 4. 哪些商品不能全数检验而只能抽样检验?答:凡属破坏性试验或经检验后可能使商品体受到损害项目的商品,不能全检(2分);对不易分成单位体的连续商品,不可能全检(1分);凡属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检验项目即或不带破坏性,也不能全检,因为经济上不合算,检测结果不见得可靠(2分)。 5. 商品包装应满足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包装应妥善保护内装的商品,使其 优质参考资料

商品流通学第一章课件

导言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是伴随着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和市场体系的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发生在社会整个表面上的交换总和,一个经济运行的过程,是商品由生产领域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经济产业。 商品流通学是流通领域原理性的经济学科。是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规律和运行机制的学科。 商品流通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商品流通过程的剖析入手研究商品流通运行的基本规律,探索商品流通运行的基本规则的学科,其逻辑主线是商品流通运行。商品流通学的基本体系包括理论与实务两个知识模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提高商品流通理论水平,又对商品流通实践有一个系统的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掌握学以致用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1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1.1 交换与商业 1.1.1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 1.社会分工 1)定义: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产生原因:是人类需求多样化和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3)分工的历史:三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商业与手工业、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4)分工达到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二是加深了不同部门、行业间的相互依赖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商品交换 1)定义: 交换: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相互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需要的经济行为 商品:是用于交换并可满足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交换:是指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2)商品交换产生原因: ①.社会分工产生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 ②.明晰的产权制度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③.交换是解决分工者之间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3.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和原因;商品交换维持、促进和深化社会分工。 1.1.2 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业的产生 1.商品交换的发展 (1)物物交换(W-W) ①.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②.产生条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③.特点:为买而卖,卖出商品的目的是要买回另一些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两极的商 品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2)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简单商品流通) ①.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②.产生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是() A.价值B.价格 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 A.农业B.商业 C.畜牧业D.工业 3.在市场竞争中,见效快、易被消费者接受的竞争形式是() A.信息竞争B.经营竞争 C.产品竞争D.价格竞争 4.与货币流通量的多少成正比的因素是() A.货币流通速度B.商品价格 C.货币价值D.经济发展水平 5.在某个行业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新企业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再可能进入,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该市场属于() A.完全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 6.下列具有融资性的市场是() A.期货交易市场B.货币市场 C.现货交易市场D.商品交易市场 7.下列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A.技术市场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 8.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激励功能B.反馈功能 C.交换功能D.调节功能 9.如果企业在经营某种商品时,采取慎重进货、少量进货、并尽量争取代销经营方式,则说明此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 A.导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10.商品的造型、品牌、包装等外观形态是商品的() A.核心层B.有形层 C.延伸层D.附加层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型商店的是() A.专业商店B.百货商店 C.自助零售D.超级市场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服务批发商的是() A.生产者合作社B.货架批发商 C.邮购批发商D.批发中间商

流通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流通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1.消费与分工 分工:a.自然分工组织或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或活动。是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 b.内部分工社会分工 2.分工与专业化(specialization) 专业化:组织或个人只从事一种或有限种类的工作或活动。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3.交换(Exchange)与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是指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交换: 劳动的交换;劳动成果的交换(产品交换;商品交换) 5. (1)消除分离的三种活动——流通的三个方面:商流,物流,信息流 a.买卖交易(Transaction)——商流(所有权转移、消除价格不一致) b.对商品本身的物理性操作——物流(消除空间的分离) c.信息传递——信息流(实物信息、供给情况信息)

(2)三者关系:——信息流是商流与物流的神经与发动机; ——商流与物流一般是并行,也可以分离; ——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6.流通产业的特征 (1)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具有就业机器功能 (2)进入与退出障碍较低,竞争激烈 (3)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性不明显 (4)技术进步的从属性 7. 零售商业的四次革命 (1)第一次革命:百货店的兴起革新性的体现:销售方式、经营方式、组织管理 (2)第二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革新性的体现:经营方式,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和流水作业 (3)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的产生影响:消费者购物方式;消费者生活方式 (4)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零售的出现 8. 流通功能(function) (1)流通功能: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职能。 a.所有权转移功能——所有权转移机能购买、销售 b.物流功能——物品转移机能运输、保管、流通、加工 c.

商品流通学考试试卷

《商品流通学》课程第 1 页 共 6 页 试 卷 (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商品流通学 考核时长:120分 考核方式:开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商品流通渠道 3.商流与物流 4.批发组织 5.网络交易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 价值的表现形式 2.买方占据主导权的市场是( ) A.买方市场 B.卖方市场 C.国家市场 D.商业市场 3.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 ) A.个人 B.社团 C.政府 D.企业 4.以下关于流通渠道的各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密集型分销是最窄的分销渠道 B.鲜活商品宜采用长渠道分销 C.机械设备宜采用直接销售的形式 D.日用便利品宜采用窄渠道分销 5.能够体现国家队市场进行调控作用的是( ) A.技术进步 B.经济政策 C .竞争状况 D.供求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交换形式( ) A 物物交换 B .简单商品流通 C . 阶段商品流通 D.直接物物流通 E .发达商品流通 2.零售组织的分类方法通常有哪几类( ) A.业种分类 B.业态分类 C.功能分类 D.区域分类 3.超级市场的业务流程可以概括为( ) A.开架销售 B.自主服务 C.小车携带 D.出门结算 4.店铺选址时客流分析对象包括( ) A.客流类型 B.客流速度 C.客流目标 D.客流规模 考生注意: 1.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等应填写准确。 2.考试作弊者,责令停考,考生签名,成绩作废

第一章习题-商品流通理论

第一章习题商品流通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流通信息随着商品、货币及流通当事人的行为等信息载体进入流通领域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载体进行信息反馈,并对相关的当事人起着引导的作用。这是流通信息流的()功能。 A.沟通 B.反馈 C.决策 D.增值 2. 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还会实现其()。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增值 D.价值转化 3. 把信息分为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与偶然信息的依据是()。 A.信息的来源 B.信息的稳定程度 C.信息的产生过程 D.信息的发生时间 4. 与物流的其他职能有着密切联系,对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推动物流合理化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运输 B.储存 C.包装 D.装卸 5. ()是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物流的关键。 A.运输 B.储存 C.包装 D.配送 6. 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是()。 A.销售物流 B.供应物流 C.回收物流 D.生产物流 7.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运动的经济活动,物流活动可以创造效用。下列各种效用中,不属于物流创造的是()。 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形质效用 D.所有权效用 8. 物流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物流的内涵强调的是()。 A.装卸运输 B.信息流动 C.实物流动

D.物流管理 9. 将物流划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依据是()。 A.物流的不同作用 B.物流系统的不同性质 C.物流活动的不同空间 D.物流活动的不同阶段 10. 下列物流分类中,属于制造企业所特有的物流活动是()。 A.供应物流 B.回收物流 C.生产物流 D.销售物流 11. 能创造商品形质效用的物流活动是()。 A.运输活动 B.包装活动 C.配送活动 D.流通加工活动 12. 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属于()。 A.商流费用 B.生产费用 C.管理费用 D.物流费用 13. 商流的过程即商品()的转化过程。 A.物质形态 B.价值形态 C.货币形态 D.使用价值 14. 商流过程主要是完成流通过程最核心的内容——()。 A.消费活动 B.分配活动 C.生产活动 D.买卖活动 15. 在一般情形下,市场规模与商流费用之间的关系是()。 A.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大 B.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小 C.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不变 D.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不确定 16. 下列不属于商品流通作用的是()。 A.制约生产 B.实现分配 C.资源优化配置 D.满足和引导消费 17.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 A.货物 B.物资

商品流通学复习资料

商品流通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物流活动的中心业务是围绕着()展开的。 A.采购和销售 B.加工和包装 C.运输和储存 D.配送和装卸 2.卖方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之间进行。 A.卖者 B.买者 C.买者和卖者 D.生产者 3.发达的商品流通就是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A.商品 B.货币 C.市场 D.商业 4.商品流通处于生产和消费的()地位。 A.前置 B.中介 C.后续 D.终极 5.证券市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票据市场 二、多选题共 1.互相替代的商品在价格上倾向于( ) A.同涨 B.同落 C.此涨彼落 D.无规律 E.负相关 2.按竞争结构划分,市场分为( )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E.国家市场 3.流通领域的加工业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A.农副产品加工 B.商办轻纺工业 C.商办机械工业

D.再生资源加工 E.废品变卖 4.期货商品应具备( )等基本条件。 A.保存时间长 B.品质可以划分 C.商品可供量大 D.有众多的卖者和买者 E.价格波动频繁 5.直复零售的形式主要有( ) A.邮购 B.访问推销 C.电视商场 D.自动售货 E.电话订购 22.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类型包括( ) A.生产者-用户 B.生产者-零售者-消费者 C.生产者-经销商-用户 D.生产者-代理商-用户 E.生产者-代理商-经销商-用户 三、简答题 1.商品流通 2.特许连锁 3.商品流通的时间效用 4.行业管理 四、计算题 1.简单商品流通有何特点?

商品流通会计课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二章批发业务核算 业务一: 1、借:在途物资—奥达运动品厂 90 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 300.00 贷:银行存款 105 300.00 2、借:库存商品—男运动服 90 000.00 贷:在途物资—奥达运动品厂 90 000.00 3.借:在途物资—利华运动品厂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 贷:应付票据 234 000 4.借:库存商品—乒乓球拍 200 000 贷:在途物资—利华运动品厂 200 000 5.借:在途物资—天津运动品厂 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 556 进货费用 744 贷:银行存款 176 300 6.借:在途物资—青岛运动品厂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63 进货费用 837 贷:银行存款 71 100 7.借:库存商品—男运动服 150 000 贷:在途物资 150 000 8.借:库存商品—篮球鞋 60 000 贷:在途物资 60 000 业务二:1.借:在途物资—迅达电器厂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 贷:银行存款 70 200 2.借:库存商品—电风扇 60 000 贷:在途物资 60 000 3.借:在途物资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贷:应收账款—迅达电器厂 2 340 4.借:库存商品—电风扇2 000 贷:在途物资 2 000 借:银行存款 2 340 贷:应收账款 2 340 5.借:在途物资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3 6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