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a波段脊波导到微带过渡器的设计

Ka波段脊波导到微带过渡器的设计

Ka波段脊波导到微带过渡器的设计
Ka波段脊波导到微带过渡器的设计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朱晶晶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看和整理,对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滤波器目前的发展现状做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以及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归纳了微带滤波器的作用和特点。之后对一个七阶微带低通滤波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ANSYS HFSS 进行仿真验证,经过反复调试,结果显示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 关键字:微带线;低通滤波器;HFSS Abstract:View and finish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filter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microstrip line,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summarizes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filter.After a seven step microstrip low-pass filt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research, the use of 3 d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software ANSYS HFSS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fter repeated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et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index. Key word: microstrip line; low-pass filter; HFSS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滤波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如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军事电子对抗、毫米波通信、以及微波导航等多种领域,并对微波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滤波器是一种重要的微波通信器件,它具有划分信道、筛选信号的功能,是一种二端口网络。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受它的性能优劣的影响[1]。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有高阻带抑制、低通带插损、高功率、宽频带和带内平坦群时延等。同时,体积、成本、设计时间也是用户较为关心的话题。滤波器已经成为许多设计问题的关键,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传统方法设计出来的滤波器结构尺寸都比较大,在性能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够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目前,微带低通滤波器具有高性能、尺寸较小、易于集成、易于加工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以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研究作为实例,设计出一款七阶的微带低通滤波器,要求符合现代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多需求的射频产品,覆盖一定的通信频率范围,使之掌握工程开发的相关步骤以及当前技术发展与需求。 2. 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与参数 ε和导线厚度t、基板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函数,接地板和导线所用的金属 (1) 基板参数[2]:基板高度h、基板相对介电常数 r 通常为铜、银、铝。 (2) 电特性参数:特性阻抗、工作频率和波长、波导波长和电长度。 (3) 微带线参数:宽度W、长度L 和微带线单位长度衰减的量AdB。微带线的基本结构如1所示。 (a)结构示意图(b)横截面示意图 图1 微带线结构图 微带滤波器的参数: (1) 带宽 带宽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最大频带宽度。带宽在信息论、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2) 带外衰减 由于要抑制无用信号,因此越大的带外衰减特性就越好,此项指标一般取通带外与截止频率为一定比值的某点频率的衰减值[3]。 (3) 通带插损 由于网络端口和元件自身损耗的不良匹配会造成一些能量损耗,造成在通带内引入的噪声过高以至于有用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信号失真,为了解决通信系统的这方面问题,就用插损IL 来表示滤波器的损耗特性。 (4) 带内驻波 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与外加阻抗匹配的程度由带内驻波表示。驻波越小则说明匹配越好,反过来,则不然。 3. 运用HFSS 软件进行设计模拟仿真 3.1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参数 滤波器工作频段:f1 =10MHz—f2=2500MHz =0.1dB 滤波器通带衰减:L Ar 滤波器带外抑制:在3500~5000MHz 的频率之间有35dB 的衰减 滤波器输入、输出端微带线特性阻抗:Z0=50 ε=3.66mm,h=0.508mm,t=0.004 所选介质基板指标为: r 可以计算得到7 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电路各微带传输线的结构参数[4-5]得到各尺寸如表1所示:

波导-微带转换电路设计

波导-微带转换电路设计 姓名:学号: 一、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26.5~40GHz 2)输入/输出驻波比:<1.2 3)插入损耗:<1.0dB 二、理论分析 随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波集成电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毫米波频段,主要的传输线有波导和平面传输线两种。随着平面传输媒介的研究发展,混合集成电路、单片集成电路应用的日趋广泛,微带电路已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取代金属空波导,成为微波、毫米波电路的重要传输线。然而,目前许多毫米波测试系统和器件仍采用金属空波导。因此,如何实现低损耗的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就成了微波毫米波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常用的微带-波导探针过渡的方式有两种,都是将微带探针从波导宽边的中心插入,一种是介质面垂直与波导传输方向,称为H面探针,如图1所示,另一种介质面平行于波导传输方向,称为E面探针,如图2所示。 图1 H面探针图2 E面探针 微带探针转换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波导一微带过渡形式并且它有明显的优点。它的插人损耗低,回波损耗小,具有较大频宽,且其结构紧凑,加工方便,装卸容易。本文采用H面微带探针转换的结构。探针从波导宽面插入,并且探针平面与波导窄面垂直。微带过渡段我们采用渐变结构。通过优化探针插入深度d,微带变换器的长度1 s s,波导的微带插入处到波L,探针和微带变换器各自宽度,1 导短路处的距离L,得到满足指标的结果。

一、 设计过程: (1) 利用ADS 软件里的微带计算工具得出中心频率为33.5GHz 处的微带的宽 度0.77Sx mm =,如图3所示。 图3 50欧姆微带线宽 (2) 在HFSS 中建立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包括微带金属条,微带基板,以及 包围空气腔三部分。利用对称性以YZ 面为对称面切掉一半可以减少计算时间。 图4 仿真模型 (3) 设置三部分的材料属性,其中微带金属条为PEC ,微带基板为 Duriod5880(厚度0.254mm =,相对介电常数 2.2=)。包围空气

同轴-波导转换器

同轴波导转换器 一. 激励准则 将坡印亭定理应用于激励耦合问题,可推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激励准则。 假设E 和H 是波导中某一模式的电场和磁场,*e J 和m J 是外加的等效电流源 和磁流源,及探针。如果()0e m V E J H J dv **+=? 那么该种模式的场是不能被激励 的,否则是可以被激励的。 从这条准则可知,要使电磁波同轴与波导之间有效转换,应使探针位于E 最强,且方向与其平行的位置;或者使用环状探针,放在H 最强,且环平面与其 垂直的位置。 二. 半封闭矩形波导的TE 10模式 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求解核姆赫兹方程,可得半封闭波导的TE 10模式的解析解: 0,0sin sin sin cos cos sin x z y y z z x z z z z E E H x E A k z a iAk x H k z a iA x H k z a a k ππωμ ππωμ===== =-= (z 的零点取在封闭端) 以L 波段WR-650波导为例,用HFSS 软件分析其内部场分布以及波壁上的电 流分布情况。WR-650的参数如下:内部尺寸165.1mm ×82.55mm ,外部尺寸169.16mm ×86.66mm ,工作频带1.12GHz-1.70GHz ,截止频率0.908GHz 。

图1.电场分布图2.磁场分布 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且动画显示,半封闭波导内的波模是驻波。 图3.波导壁上的电流分布 比较图1和图3可以发现,波导壁上的电流分布与波导内部与其平行的平面上的电场分布相同。 三.同轴探针的最佳安装位置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探针应安置在距封闭端1/4(或3/4,5/4,…)波长的位置,且垂直于并位于宽边中央。

Ka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研究

Ka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研究 杨健樊勇张显静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成都 610054 摘要:本文利用ADS仿真软件,在微带软基片上,采用微带平行耦合的电路结构,在Ka波段35GHz频率上,优化设计了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中心频率为35.05GHz,1dB带宽为2.1GHz,插入损耗为2dB。 关键词:微带,带通滤波器。 Design A Band-Pass Filter In Ka-Band Jian-Yang Yong- Fan Xianjing- Zha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UESTC, ChengDu 61005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by using the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 2003A) ,a millimeter wave Band-Pass Filter (BPF) was proposed on the soft substrate of microstrip at 35 GHz in Ka-band which based on the parallel-coupling of the microstrip circuits, and we got the following performance: the center frequency was 35.05GHz, 1dB bandwidth was 2.1GHz, insertion loss was 2dB. Key words: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 (BPF). 一、引言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雷达和空间电子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对设备的体积、质量与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与波导结构的滤波器相比,微带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有较大的损耗,特别是到了高频段,但在某些场合(如星载小功率本振信号的杂波与谐波抑制等),差损不是最关键指标,而必须综合考虑电性能、结构、体积、质量、可靠性等多种因素。精确设计的微带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值得优先选取的滤波器。 本文为了减小滤波器耦合支节中的阶梯突变带来的损耗,从而影响滤波器的性能,对滤波器的耦合支节微带线的宽度合理限制,再利用ADS的优化功能,对其耦合支节的长度、宽度和缝隙合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加工了一个带通滤波器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34GHz~36.1GHz,插入损耗为2dB,通带内比较平坦。 二、拓扑与优化 本文所介绍的滤波器是一种窄带的带通滤波器,利用微带电路的平行耦合方式实现,为了使通带平坦和带外有较大损耗,本文采用5个耦合支节的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形式[2],其拓扑如图1。 210

矩形波导的设计讲解

矩形波导模式和场结构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矩形波导(circular waveguide)简称为矩波导,是截面形状为矩形的长方形的金属管。若将同轴线的内导线抽走,则在一定条件下,由外导体所包围的矩形空间也能传输电磁能量,这就是矩形波导。矩波导加工方便,具有损耗小和双极化特性,常用于要求双极化模的天线的馈线中,也广泛用作各种谐振腔、波长计,是一种较常用的规则金属波导。 矩波导有两类传输模式,即TM 模和TE 模。其中主要有三种常用模式,分别是主模TE 11模、矩对称TM 01模、低损耗的TE 01模。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截止波长、传输特性以及场分布不尽相同,同时,各种工作模式的用途也不相同。导模的场描述了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输状态,可以通过电力线的疏密来表示场得强与弱。 本毕业课题是分析矩形波导中存在的模式、各种模式的场结构和传播特性,着重讨论11TE 、01TE 和01TM 三个常用模式,并利用MATLAB 和三维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 可视化波导中11TE 、01TE 和01TM 三种模式电场和磁场波结构。 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由于电磁场是以场的形态存在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采取重叠的研究方法是其重要的特点,即只有理论分析、测量、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相互佐证,才可以认为是获得了正确可信的结论。时域有限差分法就是实现直接对电磁工程问题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方法。在近年的研究电磁问题中,许多学者对时域脉冲源的传播和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描述物体在瞬态电磁源作用下的理论。另外,对于物体的电特性,理论上具有几乎所有的频率成分,但实际上,只有有限的频带内的频率成分在区主要作用。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电子的发现者) 在1893 年发表了一本论述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书,肯定了矩金属壁管子(即矩波导) 传输电磁波的可实现性, 预言波长可与矩柱直径相比拟, 这就是微波。他预言的矩波导传输, 直到1936 年才实现。汤姆逊成为历史上第一位预言波导的科学家。这证明科学预言可以大大早于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表明了应用数学的威力。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1897 年发表了论文, 讨论矩形截面和矩形截面“空柱”中的电磁振动, 它们对应后来的矩形波导和矩波导, 并引进了

微带-波导转换教材

波导-微带转换电路 刘云生 201222040512 设计目的: 设计一只Ka波段波导到微带转换电路。其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工作频率:26.5~40GHz 输入/输出驻波比:<1.2 插入损耗:<1.0dB 一、设计思路 微带探针转换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波导-微带过渡形式并且它有明显的优点。它的插人损耗低,回波损耗小,具有较大频宽,且其结构紧凑,加工方便,装卸容易。 图1和图2中所示为常用微带探针转换结构图,我们采用H面微带探针转换的结构。探针从波导宽面插入,并且探针平面与波导窄面垂直。微带过渡段我们采用渐变结构。通过优化探针插入深度d,微带变换器的长度1L,探针和微带变换器各自宽度,1 s s,波导的微带插入处到波导短路处的距离L,得到满足指标的结果。

图1 H面微带探针转换结构图 图2 E面微带探针转换结构图 二、设计过程: (1)利用ADS软件里的微带计算工具得出中心频率为33.5GHz处的微带的宽度0.77 ,如图3所示。 Sx mm 图3 50欧姆微带线宽 (2)在HFSS中建立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包括微带金属条,微带

基板,以及包围空气腔三部分。利用对称性以YZ面为对称面切掉一半可以减少计算时间。 图4 仿真模型 (3)设置三部分的材料属性,其中微带金属条为PEC,微带基板为Duriod5880(厚度0.254mm =)。包围空气 =,相对介电常数 2.2 腔设为真空(默认)。 (4)设置波端口1,2。都为1个模式,如图5。 图5 波端口1 波端口2 (5)设置边界条件如图6。其中微带被包围空气腔的上面设置辐射边界,对称YZ面设置为Prefect H面。

毫米波微带波导过渡设计

毫米波微带波导过渡设计 喻梦霞 徐 军 薛良金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 利用高频分析软件HFSS仿真分析了K a频段对脊鳍线微带波导过渡结构.将仿真结果对影响过渡性能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可供工程应用参考的设计曲线,并根据曲线设计了微带波导过渡,在整个K a频段内,插入损耗小于1dB.实验结果与设计曲线结果相符. 关键词 毫米波,过渡,HFSS仿真,对脊鳍线. MI LLIMETE D WAVE WAVEGUIDE2TO2MICR OSTRIP TRANSITION DESIGN Y U Meng2X ia X U Jun X UE Liang2Jin (C ollege of Physical E lectronics,The University of E lectronic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S ichuan610054,China) Abstract A K a2band antipodal finline waveguide2to2microstrip transition wa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y HFSS s oftware.The sev2 eral factors of simulation result for affecting per formance of transition are analyzed,and a design curve of transition available for project application is obtained.Based on the curve,the waveguide2to2microstrip transition is designed.The insertion loss of transi2 tion is below1dB in the K a2band.Experimental results coincide well with the design curve. K ey w ords millimterwave,transition,HFSS simulation,antipodal finline. 引言 随着毫米波技术在无线通讯和雷达系统中应用的不断增多,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 MIC)的使用也日趋广泛.在使用M MIC的毫米波接收系统中,对各个M MIC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微带线.而现有的毫米波测试系统采用的是矩形波导接口,这就要求在使用M MIC的系统中寻找一种低成本、低损耗、易制造的宽带矩形波导到微带过渡.目前常用的过渡结构有:阶梯脊波导过渡[1]、对脊鳍线过渡[2~4]、耦合探针过渡[5,6]等.这些过渡结构带宽较宽(在10~20%的带宽内回波损耗在15dB 以下),插入损耗小.其中阶梯脊波导过渡加工复杂,耦合探针过渡因波导出口方向与电路平行,使其不满足很多系统结构的要求,而对脊鳍线过渡,因其可以采用微波印制版技术制作在价廉的软基片上,现在已成为一种普遍运用的过渡结构. 最初由J.H.C.van Heuven[2]提出的对脊鳍线过渡,经M.Dydyk、B.D.M oore[3]、G.E.P onchak和Alan N.D owney[4]等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已可获得较宽的工作带宽.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形式的过渡要产生一系数的谐振模式,如果某一谐振频率正好落入与其相连的器件的工作带宽,就可能使其对器件产生偶合,从而影响器件的性能.这就使得其设计变得复杂,因而妨碍了它的应用.为此,本文通过高频分析软件HFSS对引起过渡谐振的几个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可供工程应用参考的设计曲线以满足工程设计的应用. 1 过渡物理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了由G eorge E.P onchak和Alan N. D owney提出的过渡结构.在这个由波导到微带的过渡结构中,对脊鳍线的2个金属鳍逐渐渐变成微带线.制作在基片正反面的渐变鳍线构成了一圆弧形谐振区,谐振区内的金属块是用来抑制谐振的(如图1所示).过渡长度L,谐振区长度X及谐振块与金 第22卷第6期2003年12月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J.In frared Millim.Waves V ol.22,N o.6 December,2003 稿件收到日期200220920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3202224Received2002209209,revised2003202224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要点

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学号:密级: 学士学位论文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 Design of coaxial to waveguide transducer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 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华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侨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签名日期:

摘要 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阻抗变换是为了消除带内不良反射,以获得良好匹配的一种微波器件,广泛用于微波电路和天线馈电系统中。其结构上大致分为阶梯式和渐变式。前者能够比后者获得更好的带内波纹系数和更短的长度。对阶梯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传统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5,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 I

8_18GHz同轴_波导转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第24卷增刊微波学报 V ol.24 Supplement 2008年10月 JOURNAL OF MICROW A VES Oct. 2008 8-18GHz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魏振华田立松冯旭东尹家贤胡粲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系,长沙410073) 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2,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 Analysis and Design on 8-18GHz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WEI Zhen-hua, TIAN Li-song, FENG Xu-dong, YIN Jia-xian,HU Can-bin (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UDT,Changsha 410073, China ) Abstract: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wave system.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exert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guided wa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tuations of these two structures applied in the 8-18 GHz broadband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designation.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coaxial - ridge waveguide - rectangular waveguide, and ladder loading of ridge wavegu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edance matching is well-improved,and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is highly-advance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in designing coaxial- waveguide converters.The VSWR of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less than 1.22 in the 8-18 GHz octave bandwidth, and the high modulus produced is very small. Key words: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Ridge waveguide, Waveguide ladder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 引言 同轴波导转换器在微波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是雷达设备、精确制导和微波测试电路中的重要无源连接器件。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低驻波、低插入损耗。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相对带宽比较小,驻波小于1.1时最多可以达到10%的带宽[1];在同轴腔体内设置周期性光带隙(PBG)的内导体介质支撑垫、矩形波导内设置阶梯阻抗变换,这种设计方法在25-40GHz的带宽内驻波小于1.25,但相对带宽只有46%[2];利用波导阶梯变换,在714-2500MHz的带宽内驻波小于1.74,但是驻波小于1.22的带宽范围只有其中的850-1150 MHz[3]。但是以上两种设计在超过倍频程的带宽时产生的高次模会比较大,影响传输性能。 本文所设计的8-18GHz的超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工作频带超过倍频程,相对带宽达到72%,设计要求频带内驻波小于 1.22(即回波反射小于-20dB),而且要求频带内高次模非常小。同轴电缆采用常用的外半径为2mm,内半径为0.6mm,介电常数为2.08的标准50Ω同轴电缆。 1 理论分析 矩形波导中插入了探针,并在宽壁上开孔,这在波导同轴转换处引入了电抗,造成波的反射,使 *收稿日期:2008-04-06

毫米波圆极化介质复合波导缝隙阵列 天线的HFSS设计

ANSYS 2011中国用户大会优秀论文 毫米波圆极化介质复合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HFSS设计 刘吕昕] [闫丕贤埇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 100081] [ 摘要 ] 本文利用ANSYS HFSS设计了一种工作于毫米波段的介质复合波导缝隙天线阵列,在介质覆铜板加工出缝隙并与波导槽复合形成辐射结构,利用HFSS软件仿真并分析缝隙导纳,泰勒加权 实现阵列综合。设计平面和差网络实现天馈系统一体化,利用介质覆铜板加工出圆极化栅,并 利用HFSS对整体天线进行了仿真调试。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软件仿真 的准确性和设计的可行性。该天线成本低、一致性高、圆极化性能好,同时可以改善传统波导 缝隙天线成品率低、成本高和工作带宽窄的缺点,并将工作频带展宽至700MHz。 [ 关键词] ANSYS HFSS,毫米波,圆极化,波导缝隙天线 A Design of MMW Circular Polarization Dielectric Complex Waveguide Slot Array Antenna in HFSS [YAN Pixian, LIU Yong, LV 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a dielectric complex waveguide slot array antenna was studied by ANSYS HFSS, working in MMW-band. The radiating structure was formed by etching a slot in the copper which covered on the substrate composited with rectangular groove guide, then take a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lot admittance by software, combined with the array comprehension of HFS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ntenna and feed network, compact structure was designed with a sum-difference network includes a flat magic T,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grid machined with micro-strip substrate. Physical test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antenna offered advantages such as low cost, high consistency, circular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It also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waveguide slot antenna from low yield and high cost. [ Keyword ] ANSYS HFSS;MMW; circular polarization; waveguide slot array antenna 1前言 作为一种常用毫米波天线,波导缝隙天线加工成本高、成品率低。基于印刷缝隙的介质复合波导缝隙天线是将开缝的介质覆铜板复合到波导槽上,保有传统波导缝隙天线辐射效率的同时,还具有一致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有学者对覆介质的波导缝隙特性进行了一些辐射特性分析[1-2],加工实物的有单条复合缝隙阵[3]。本文

同轴波导转换

L波段同轴线—矩形波导转接头的宽带设计与实现 刘建生居继龙张良 (中国传媒大学京隆广播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4) 【摘要】文章介绍了L波段同轴线—矩形波导转接头的一种理论模型,并对转接头的输入阻抗和带宽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转接头的带宽特性可以通过改变探针形状和在矩形波导宽壁上添加若干调谐螺钉而得到充分改善。最后,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3.4,对这种模型进行了全波分析和优化,最佳传输特性能够实现在全波导带宽内(1.13~1.73GHz)回波损耗-28dB以下,从而验证了这种结构的可行性。 【关键词】L波段;宽带;转接头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Broad Band Rectangular Waveguide-Coaxial Adapter at L-band LIU Jian-sheng, JU Ji-long,ZHANG Liang (Beijing-Lund Broadcasting Tech Lab,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oaxial-rectangular waveguide adapter at L-band. Input impedance and band width for the adapter is researched. After a careful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 bandwidth of the adapter could be fully improved by changing the probe shape and adding some tuning screws at the broad wall of the rectangular waveguide. In the end, the full-wave analysis and optimizing of a L-band coaxial-rectangular waveguide adapter are present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COMSOL Multiphysics 3.4 which i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optim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turn loss from the coax-to- rectangular waveguide transition is better than -28 dB at the total bandwidth (1.13~1.73GHz) of corresponding rectangular waveguide. The result shows the structure is feasible. Key words: L-band; Broad band; Adapter 1.引言 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和微波通讯领域中,同轴—矩形波导转换接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件。在好多微波系统里,例如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载波终端设备等,普遍用到了同轴波导转换接头。在微波输入、输出电路中,较强的反射波将可能对发射机或其它级联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微波系统性能不稳定,因此对转换的基本要求是:(1)低驻波、低的插入损耗;(2)有足够的频带宽度;(3)便于设计加工。 到目前为止,宽带同轴波导转换的方法主要有:利用阶梯波导转换、探针套介质转换等。阶梯波导转换是一种有良好过渡特性的结构,但需要精确的机械加工,体积也较大;探针套介质转换型接头的同轴内导体用介质套住,虽然这样降低了波导的等效阻抗,减小了阻抗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展宽了频带,但是,加了介质套筒后,会降低转换器的功率容量,因此这种装置多用于功率较低的情况。而且据[8]报道,内导体加介质护套对电大尺寸的转接头并不能改善带宽,但对电小尺寸的转接头,在低介电常数时,可以增加带宽。

波导空间功率分配_合成器的分析与仿真设计

第27卷 第6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 l.27,N o.6 2007年12月Journal of G 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c.2007 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的分析与仿真设计 朱祖武,曹卫平,李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型毫米波波导内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结构,并通过CST软件分析了该结构中的物理参数对 结构性能的影响,最后仿真设计了一最优化的K a波段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结果表明在设计频带范围内,分配/ 合成器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可以应用于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的设计中。 关键词: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波导-微带过渡;双对鳍线 中图分类号:T N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808X(2007)06-0465-03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design of a waveguide-based spatial power divider/combiner ZH U Zu-w u,CA O W ei-p ing,L I z he (Schoo l of Info rmatio n and com municat i o n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 t y of Electronic T echnolo gy,Guili n541004,China) Abstract:Intro duced a nov el K a-band w aveg uide-based spatial pow er div ider/co mbiner str uctur e,analy zed some facto rs w hich affect the per for mance of the div ider/co mbiner using CST to ols,and simulat ed design a w av eguide- based spatial pow er div ider/co mbiner w o rked in Ka band.T he result sho w s t ha t the divider/co mbiner w ith a lo w inser tio n loss and R eturn L oss in the design band,it could be used in the design o f millimeter wav e spa tial pow er combining amplifier. Key words:spat ial po w er divider/co mbiner;wav eguide-t o-m icro st rip tr ansition;antipo dal finline 随着军用和民用通信的发展,对宽带,大功率的放大器需求与日俱增。在毫米波通信雷达系统中,由于工艺的限制,单个功率源提供的功率完全不能满足通信系统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空间功率合成的方案,将功率在空间中分配成多路分别进行放大然后再合成输出。空间功率合成技术中发展较快的是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该技术采用托盘技术,实现多路功率的分配与放大,可以大大地提高波导的功率输出,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散热特性和比较高的合成效率,使用广泛。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设计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无源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功率分配/合成器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整个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成败,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分配合成网络在完成功率分配合成功能的同时,也具有比较低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同时在设计范围内没有谐振现象产生。根据以上要求,本文将设计一Ka波段的功率分配/合成器,对电路结构和物理尺寸参数对电路的性能影响都将作分析介绍。 1 结构与原理 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设计方案:对波导宽边进行多层剖分,将标准波导切分成相同的多层托盘结构,在托盘上实现功率的分配,放大合成。同时采用过渡结构实现波导模式与微带线模式之间的转换[1]。为了毫米波频段的大功率输出,必须实现更多路数的功率分配合成。波导内功率分配合成放大器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更多路数的分配合成:增加波导内托盘的数目和增加单个托盘上的分配合成路数。考虑到Ka波段标准波导的物理尺寸,本文采用在单个托盘上实现两路功率分配合成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功率分 收稿日期:2007-11-20 作者简介:朱祖武(1984-),男,江西高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射频电路和天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