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城市形态空间发展战略与定位批判研究——“十二五规划”前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纠谬与创新

北京城市形态空间发展战略与定位批判研究——“十二五规划”前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纠谬与创新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通讯稿)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年)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三、城市发展目标 立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围绕城市转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1 引言 城市空间形态客观的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城市地区的地形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等从外部限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特性;而社会经济活动则以内力的作用促使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自然力与非自然力的作用促使城市形成一定的形态,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动态的变化和发展着[1]。 古代城市经济水平有限,居民的出行受到交通工具简陋的影响,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空间规模较小,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集中发展。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交通系统的的日益完善,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的空间结构、规模、产业布局、城市形态都发生较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分析各种引导因素,探讨未来的演变趋势,以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有序的增长成为重要问题。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地处平原。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河北及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是联系华东、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有“九达天衡,神京门户”之美誉。德州是一个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古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对德州城市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其城市形态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迹。交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益成为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从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鼎盛到21世纪高速公路的拉动和引导,德州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基本上遵循着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跳跃式发展等几种基本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或交替出现。因此,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富有鲜明的特征模式,探寻其发展规律,不仅对于指导德州城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而且对解决中国同类城市的用地布局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 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理论 2.1城市空间形态的定义 城市形态是指某一时间内,城市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从城外之城开始 上海近代城市形态演进

从城外之城开始——上海近代城市形态演进 作者:周振鹤原文载上海观察 近代上海最初是城外城的形态,在老城外面一块空地上面,建立了跟中国传统形态不一样的城,上海繁华地区从1840年代发生了转移,新繁华地带面积远远超过传统地带的规模,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新型繁华地域。 我们可以找到“上海”这两个字,最早是1023年。在北宋时期,是上海的酒务,人要喝酒抽税,就叫上海务,那是今天的我们第一次看见“上海”这两个字。比1023年还早的信息我们一点都没有。 在靖康之难后中国发生第三次由北到南的移民大浪潮,过去江南人比较少,经过三次大移民,江南人口多了起来。至南宋末年,上海这个地方人多到要设镇了,这标志着上海城市初步形成。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上海设镇在哪一年。有一种极端的说法,上海可能没有经过设镇,就直接设县了,因为上海曾经有一个监镇官,所以应该设过镇。 上海建镇以后一直比较繁荣。到了元代,1290年,松江府知府认为华亭县人口很多,有必须要分设一个新县,所以到了1291年中央批准上海这个地方设县,到1292年上海县就正式从华亭划出来了,所以说上海县的诞生头尾经过三年的时间,1290年先打报告,1291年中

央批准,1292年建县。建镇的具体时间现在无从考,但建县可以作为上海建城的代表,所以上海建城有七百多年了。 上海是两个丁字型的交汇处,一是海岸和长江组成的丁字,上海这个位置很重要,长江入海,上海就在丁字口上。二是长江与黄埔江组成的丁字。到嘉庆年间,因为上海的地理优点,航运很发达,所以上海当时有两句话形容——“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地大物博谈不上,但是作为海运和江运重要港口,上海的确很重要。过去西洋人来到上海转一圈,回去写书,把上海的过去称作小渔村,来彰显他们到上海来引起上海的变化,其实也不然,上海不是一个小渔村。当然也不是大都会,但是可以说是一个东南壮县,就是比较大的县。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成为沿海沿江航运重要的枢纽,洋货及闽广货物都在上海转运,小东门外就是大码头了。乾隆时设立海关,远近货物都是由吴淞口进来,城东门外船就很多了。 鸦片战争西洋人是有准备的,英国人是有企图的,鸦片战争之前到上海来看过,他们到吴淞口观察,计算七天内到吴淞口这里有多少船,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算计我们。 上海的经济虽然在明清时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始终是一种传统的内向型经济。即使上海航运业在清代很芳容,但是主要还是担负国内贸易重任,国外贸易非常少。同时上海行政地位始终是普通的县,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地位最低的是厦门,因为它连一个县都不是,再比厦门稍微好一点的就是上海,地位也不高,宁波是一个府,福州是一个省城,广州也是一个省城。 从上海务、上海镇到上海县,整个上海走过一条和中国其他县城发展道路相同的经历,一个普通的县城,没有什么剧烈的变化,就是慢慢发展,和内地很多县一样,慢慢地发展。 上海城市发生突变,是在100多年前,就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开埠,虽然从行政体制上看上海一直到清末始终是松江府属下的县,到清朝灭亡时上海还是县,始终没有提升,但是城市形态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城外有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1843年英、美、法诸国在上海县城北面设立租界,城外之城所呈现的就是全新近代化城市的形态,这个形态在中国过去的任何地方从未有过,现代的城就在这里出现——在一个新的地方建成一个新城。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4卷第8期 2009年8月Vol.64,No.8Aug.,2009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 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杨振山1,2,蔡建明3,高晓路3 (1.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乌特勒支3508TC,荷兰; 2.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系,恩斯赫德7500AA,荷兰;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 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 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 I 和Local Moran's I 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 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 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 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 。北京经济 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 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 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 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经济;空间统计;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北京 1引言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规划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826年杜能的农业圈层布局模型、1933年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等级结构,以及1967年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就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做出规范性解释。随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找出一般性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研究更多地是寻找对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城市中心[1-4]。以此为切入为相关政策提供指引,如北美的边缘城市和欧洲的多中心城市[5-9]都是将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建立在经济中心的基础上。 我国城市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然而经济要素在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上并不平衡[10,11]。比如城市内部功能的过度集中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致使地区发展并不完全按照既定的空间结构演化,如住宅和就业的空间错位[12]。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形态和内部格局,对人口、环境和土地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的指示意义[13],这在城市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尤为明显。 在实证分析上,以往对城市中心的判断多采用产业和地理集中性指标,如区位商、基尼系数等,忽略了经济要素的空间差异及其在空间上的溢出和联动效应。另外,这些收稿日期:2008-10-20;修订日期:2009-04-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第三期创新项目(KZCX2-YW-321)[Foundation: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Sciences,No.KZCX2-YW-321] 作者简介:杨振山(1979-),男,博士生。E-mail:yangzspat@https://www.doczj.com/doc/5e13025205.html,;zyang@itc.nl 通讯作者:蔡建明(1961-),男,研究员。E-mail:caijm@https://www.doczj.com/doc/5e13025205.html, 945-955页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3 Ξ 张尚武 王雅娟 提要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的自我超越已经成为共同的难题。笔者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培育大城市地区中等规模新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城市地区 新城 上海市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0)06-0039-04 中国分类号 T U984 文献标识码 A 大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发展需要与周围的区域发展结合,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具体的空间关系和职能关系却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包括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西方战后新城建设,卫星城建设以及对新城的最新阐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探索。 1 大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111城乡整体建设的理想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空前迅速地发展,城市的环境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城乡整体建设思想把城乡作为对等和平衡的力量,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平等的分工和协调,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这一思想试图把城市中的工业疏散出去,并围绕这些疏散的工厂建设新的城镇,具有城市所能提供的设施服务和职业机遇条件。在兼有两者之利的同时,避免两者的不利。霍华德把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s ocial city)。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的是从区域角度对整个城市的结构性改造,以形成环境舒适、社会经济运行良好的城乡空间结构。 这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出于对随之逝去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秩序的留恋而提出工业城市建设的理想。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一思想一直是一种理想。 112大城市地区新城建设的实践 大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人们开始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组织、社会环境改善和区域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斯科特和斯坦普(L1Scott&L1D1S tam p)提出一种新的规划体制,包括市郊在内,为土地划分不同的等级,把保护农业用地作为首要职责①。开始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行为。 西方战后最有影响的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即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新城诞生在英国和美国,进而在整个欧洲和世界范围都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巴黎的新城与大城市有更多的联系,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合的整体;英国的新城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在日本又有所不同,尽管从空间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的新城形式,但在功能上仍然是单一中心的,即新城多是作为居住的地方,就业并未相应分散,这在日本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在北京、上海两市也曾进行过卫星城建设的实践。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在1990年代以前,卫星城的建设未取得明显效果,与主城难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因而也带来对卫星城建设的怀疑。 113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城模式 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满足居住需求和有足够的环境意识成为规划目标的焦点。人们对生活空间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空间和环境的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sustainable urban form)的探讨。 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欧文等人(S1OwensΠD1 BanisterΠM1Breheny)建议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以发展小居住地为主,如霍华德所提出的2~3万人口的规模,具有步行的尺度。但其中有一些大的居民点能够达到20万人口以上,形成霍华德所提出的社会城市②。认为这是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是理想的形态,能够满足具有足够的多种城市活动的门槛,但不是高度聚集和高密度。 而P1霍尔(P1Hall)在分析伦敦的实际情况中,提出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的概念(sustainable s ocial city,or sustainable city region)③,认为新居住地的建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建设新城。但传统城市改造形式和新城建设形式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城市改造的角度,由于城市建成区用地有限,大规模改造是不现实的;从新城建设的角度,传统新城或田园城市是“在乡村建设城镇”,达到人口居住和就业从城市中疏解的目的,但这一目的在任何地方都从未真正实现过。作为最早的新城之一的S tevenage是自我平衡程度最高的一个,大约有 Ξ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OOB JL030) 44  城市规划汇刊2000[6]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论城市布局形态

论城市布局形态 摘要: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发展遇到了许多可变的和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作用在布局形态上,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增量土地外延和内涵的变化,使城市平面空间得以拓展;另一方面又促使城市存量土地使用产生置换和转移,实现城市田地功能与结构重组,可见,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引发了城市布局形态从量变到质变。审视这种变化,对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可以回归到这两种基本模式。有关城市布局形态出现过许多类型的研究,综合不同的研究成果,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大体上归纳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一、集中式布局的城市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优点是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一般情况下,鼓励中小城市集中发展,此类城市在布局中需要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虽然近期紧凑,但远期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 1.网格状 网格状城市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空间布局模式,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城市形态规整,易于适应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如果处理得不够好,也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这种城市形态能够适应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拓展,更适合于起床交通的发展。由于路网具有均等性,各地区的可达性相似,因此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主要案例城市如洛杉矶(Los Angeles)、弥尔顿恩斯(Milton-keynes)等。华盛顿(Washington 图1)在网格状鲁王宫的基础上,增加了放射性道路,课视作这一形态的改进型。 图1 Washington城市布局形态(局部) 2.环形放射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

摘要:北京过去的城市增长对首都的“二重属性”考虑不够,使得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的城市功能,同时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扩张效率不高,并由此导致了“大城市病”。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应强调北京的均衡发展和带动作用。通过分析北京的首都属性与城市属性的相互关系,厘清非首都功能的内涵,明确了城市效率和城市集聚的相互关系,北京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形成创新型经济体,同时还应注意通过构建区域协同综合体,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集群化竞争优势。 关键词:城市功能二重性;城市效率;均衡发展;带动作用;创新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046-006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担着政治地位赋予的特有城市功能,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在不同时期国家发展和首都建设的需要,使得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屡经调整,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北京城市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人口集聚的双重不匹配导致了北京“大城市病”的出现。2015年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四个中心”,北京不仅承担着作为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的首都功能,而且还被赋予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和京津冀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10~20年,北京既要实现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又必须利用经济与技术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现有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忽略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双重属性,这种研究视角不利于提出有助于北京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北京对周边区域的正向带动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因此,把握北京城市功能的“二重属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对制定出科学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演变历程与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作出了多次调整,自1949年建国后,北京市累计完成了7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工作,如表1所示。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北京正在进行第8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订工作。 由表1可知,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历程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城市定位发生多次变化,在这7次城市总规划中,北京的城市定位多次发生变化,1958年前的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工业中心在随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不再出现,这表明北京有意在逐步淡化其城市的经济职能。第二,城市空间布局由强调一个中心转变为多个中心,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北京所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通过建设多个中心来均衡城市发展从而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是比较正确的调整。第三,人口规模上限不断提高。除了1958年城市规划将城市人口上限限定为350万外,其他规划的人口上限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实践证明这些规划的人口上限没有一个满足,规划期限内北京的实际人口规模都提前突破了上限,因此这要求最新一版的北京城市规划重视合理城市规模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出科学的人口规模控制范围,同时还应该结合疏散人口的政策思路。 (二)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不断演变,城市规模增加速度超过城市结构增长的容纳水平,北京中心城区集聚过多城市功能,出现了城市增长速度变缓,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北京城市发展的双重过度集聚问题 北京的城市发展存在双重的过度集聚问题,一方面,北京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功能,北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附件1: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1 总则 (2) 2 规划内容 (3) 3 规划成果 (7) 4 附则 (8)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1 总则 1.0.1 为规范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设区市及重点发展地区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其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范围,应当包括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纳入中心城市市区统筹管理的县(市)、乡(镇)以及各类开发区、产业聚集区。 1.0.4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致。 1.0.5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6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对涉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0.7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科学决策。 1.0.8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规划内容 2.1发展条件分析 2.1.1区位条件分析。研究城市所处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2 资源禀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气候、植被、河流、风向等自然环境要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等地方文化资源。 2.1.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城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判断城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优势。

平原地区城市发展形态

平原地区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研究 城市形态(urban form 或urban morphology )是聚落地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了城市的空间形式(urban patterning )、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 )的描述和形态学(morphology )分类系统等多方面的内涵。① 一、城市形态简介 全世界的城市数量众多,不胜枚举,每个城市又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是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基本的、综合的形态,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放射形,或“星形” 这是大多数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形态。此种模式的城市 有一个人口密集的多功能的核心区,由此核心向外发散四 到八条运输干道,包括综合传输系统和主要公路。骨干道 上间隔分布着次中心。繁华地带围绕次中心形成,或沿着 骨干道向外辐射。这样就在放射性发展的骨干道之间形成 了较为偏僻的V 形地带。几条环形公路围绕核心区建成, 除与骨干道相交处,彼此并不发生联系,独立发展。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以高度紧凑的城市沿着骨干道向外发展的结果。以这种模式发展的城市,其中心成为活跃、 繁华的大都市,次中心和其他地区伴随发展。只要多数输 送行为是发散形的,这种综合传输系统就是高效的。新建 城区总是与核心区保持着紧密联系,并靠近骨干道之间的 V 形区域,这些V 形区域能够把人们直接带到城市外围的 郊区,并为户外活动提供场所,整个城市可以根据需要向 外无限扩展。 汉斯·布鲁门菲尔德(Hans Blumenfeld )的《城市 模式,过去与现实》是对放射形模式最系统的阐述。莫斯科的城市建设从中借鉴甚多,这种形式是特大城市比较常见的形式。 2、卫星城 在距中心城市一定距离之处分布着多个小城镇,像 围绕着行星的卫星一样。与放射模型相同,城市中心仍 然保留,但是并不沿着放射形干线辐射发展,而是在离 开中心的地点建设新的定居点。这种模式的支持者认为 ① 顾朝林等 (2000):《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卫星城 放射形城市 放射形城市实例:莫斯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