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14《秦兵马俑》

五下14《秦兵马俑》

五下14《秦兵马俑》
五下14《秦兵马俑》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4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7个生字,1个多音字“乘”,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本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能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3.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2.做预习单。

教师:1.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秦兵马俑的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

3.激情导入: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

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生自读

2.检查词语(认读,归类,多音字)

(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目光炯炯

久经沙场跃跃欲试若有所思神态各异

(2)分析字形,指导记忆。

3.指导书写。

(三)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反馈时,师问:这句话交代了兵马俑的哪几个特点?(板书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体会特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哲商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此规模庞大的秦兵马俑,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师小结:

看到了兵马俑的壮观场面,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那么多的兵马俑,每一尊都各具特色,下节课我们一起近距离地去感受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吧。

(五)安排作业:

完成《新课堂》基础知识部分。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六)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

去近距离地观察,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七)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过渡谈话:同学们精彩的朗读把老师的思绪带到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听,战马嘶鸣,喊声震天。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正踏着激越的鼓点,穿过历史的硝烟,迈着铿锵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配上背景音乐)1.快速浏览课文4——8自然段,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用笔圈画出来。

2.生答,师板书: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俑。

3.小组合作学习:细细阅读这四个自然段,完成表格。(每人概括一种兵马俑的个性特点)

4.汇报交流:

重点学习“将军俑”,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

(1)过渡:人常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那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出示图片配文字)

(2)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

生谈,师板书:久经沙场责任在肩英勇善战胸有成竹

你怎么看出他“久经沙场”?

你能通过朗读或者模仿样子表现他的个性特点吗?

(3)出示其他三段文字,学生继续交流汇报特点, 师板书

(4)再现四种兵马俑的描写,谈写法。

师:仔细观察这些文字,为什么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能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生概括,师板书:外形动作)

5.感受兵马俑“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过渡谈话:同学们,秦兵马俑不仅类型多,而且个性鲜明,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一边出示第八自然段),请你们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1)生读。

(2)谈发现。(可以从段落结构上谈,也可以从写作方法上谈)

师抓板书:神态

(3)体会省略号作用,仿写神态。

师: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展开想象,仿写特点:

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在你的脑海里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

小练笔:

他们神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2)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我的眼前闪过,他们或蓄势待发,或摩拳擦掌,或一马当先,或视死如归……

2.激发情感,升华感情:

欣赏视频,升华感情。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兵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们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1)播放秦兵马俑视频,感受其特点。

(2)看着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课件)此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交流)

(3)秦兵马俑,这支地下军团,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终于被人们发现并挖掘出来,它的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投影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师指着板书,激情引读:这就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这就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

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4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预习单:

姓名:班级

一、拼一拼,写一写:下面的生字你能会写吗?

gǒng lì xuē guì kuò f?n

()形;军();战();下();轮();()墓

二、读一读,选一选:下面生字的读音你能拿得准吗?

金冠(guān guàn)匀称( chan ch?ng)千乘( ch?ng chang)之国

着( zhuó zháo )装特殊(shū chū)摩天大厦( xià shà)

三、想一想,填一填:下面的词语搭配你会填吗?想一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的气势;()的工艺;()的个性;()的身材

()的体格;()的神态;()的体态;()的刀片

四、填一填,读一读,再尝试写一写你积累的词语,写在横线上,看谁写得多。

()模宏大,所向披(),类()众多,()首挺胸,神态自()

久经()场,()负重任,体态匀(),张弓()箭()空而起

神态各(),()兵百万,()无仅有,()对碧空,巍然()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仿一仿,写一写:我们的汉语中有一些词语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分类来记忆、积累。请你按照样子和提示写一写你积累的词语。

1.表示很有名气的词语(如,享誉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如,南征北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在电子教材中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想象兵马俑还会有哪些形态,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不足之处:学生对兵马俑了解不多,缺乏形象感知。教学时最好穿插一些图片或有关录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说话训练时,学生的想象不丰富,拘泥于课文内容。

教学建议:

1.学生的自主权大了,课堂生成性增强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应变能力和现代化技术操作能力。

2. 课件的制作要直观生动,引起学生兴趣。另外,要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才会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教案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清楚的条理、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 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去年我们去省博物馆里参观过什么吗?(兵马俑)对,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文章。 [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并查找一些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介绍得真好,从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十分的珍贵。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全文围绕哪

一句话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得知其作用? 明确:全文围绕“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第2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第4~7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类型和特点。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2.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词语概括说说秦兵马俑的印象。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享誉世界、举世无双、惟妙惟肖等等。 3.自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俑姿态。 (5)写武士俑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陶马姿态。 (8)写每个兵马俑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9)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4.如何划分段落结构?

徐州济宁两市对外贸易的比较分析及思考

{国际贸易}徐州济宁两市对外贸易的比较分析及思 考

徐州济宁两市对外贸易 浅析及思考 徐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贸处 6月初,省委李源潮书记在徐州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加快徐州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解放思想要解决坐标系的问题,坐标系有问题,发展就会受影响。徐州不能把自己摆在苏北坐标系上,要在淮海经济区确立更高的坐标。市委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学先进、超济宁、争一流”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徐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徐州和济宁同属淮海经济区,是区域内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但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却有所差异,分析两地优劣势,认识这些差异对于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鼓足干劲,迎头赶上,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地均为省内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地区。 (一)徐州、济宁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素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而著称,是东方儒家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邹城“四孟”(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大彭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这里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封地,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中

国两汉文化的“三绝”。 徐州济宁地理位置相近,同属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处于欠发达地区。两市分别是省内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徐州在电力、冶金、工程机械、化工和建材等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济宁则在农产品、纺织和工矿产品优势较为明显。(二)未来发展及定位。 作为鲁西南重镇,济宁被山东省确定为“一群三圈”之一,即半岛都市群、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济宁都市圈总体框架。济宁都市圈包括济宁、枣庄、菏泽三个城市,山东省政府确立了济宁市作为鲁西南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核心地位,对济宁都市区未来的发展和对山东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寄予厚望。 从气势磅礴的中国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徐州向东,200多公里的铁路,像一条银线穿珍珠,连接起徐州、铜山、邳州、新沂、东海、连云港两市四县(市)。这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区域,就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 在“九五”末期,徐州已被省政府确定为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在苏北地区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海港,形成一个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带,发展以徐州为中心的新兴都市圈和城市群,是苏北崛起的突破口。 二、两地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 (一)经济总量你追我赶。

人教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导语: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秦兵马俑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由品才网为大家提供的几篇教学方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4—7节写实与想象想结合的方法,仿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4—7节写实与想象想结合的方法,仿写一段话。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兵马俑。指名读。知道“俑”是什么吗?(①古代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偶像,供陪葬用(指图片)师:这偶像是根据士兵、战马等的形象制作而成,就叫兵马俑。(齐读“兵马俑”) 2、这些兵马俑的主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以这支地下军队被称为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补充板书:秦)齐读。 3、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说(出示: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预设:①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而兵马俑就代表着中国;②兵马俑非常了不起) 4、一位作家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一节,齐读)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也告诉我们秦兵马俑的“了不起”?(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兵马俑到底有何魅力?课文会给我们答案。 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19*)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咱们先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课文中有许多四字词语,我们再次来确定它们的读音) A、身着短甲撒开四蹄战车千乘 指名读。评:这三个词中都有个多音字。“乘”指什么?(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齐读。

14秦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 检查生字词,规范书写。 2.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说明文中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秦兵马俑》。(读题) 2.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说明性文章。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凝练,结构非常清晰。 二、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请同学们打开书,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找三个同学读课文。1自然段、2自然段(找举手的),3~10自然段比较长,有一定的难度,请大家推荐一个班上读书棒的同学读,11自然段齐读。(相机指导点评) 2.动笔画:请3个同学的内容,都有一个中心句,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来。(生提前准备笔) 3.检查交流:全文围绕一个总起句来介绍秦兵马俑,这句话是: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齐读)板书:举世无双 4.“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由此可见,秦兵马俑的地位和价值无与伦比,多么珍贵! 5.除此之外,课文还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位置:她出土于———— 6.开头交代位置,有些课文还介绍概貌,这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拓展开去,各年级学过的课文,这种结构的在我们苏教版《西湖》《泉城》《黄山奇松》《莫高窟》等。 7.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

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板书:绝无仅有 我们知道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我们还可以从这两段话中得到一个信息,秦兵马俑是文物,属于雕塑类的文物。板书:文物、雕塑 8.为什么说它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雕塑文物呢?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指明答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9.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提纲。师引读,介绍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及其好处: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这种结构,写起来既省力又新颖,写成的文章呢,既简练又清新。并板书“总分总”。 10.介绍提纲的作用:编列提纲,在我们读课文时,编列提纲,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写作文时,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具体写作,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助。 三、直奔重点一,学习规模宏大,了解说明方法。 1.(引入课文第二小节) 2.师述说:提到秦兵马俑,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它宏大的规模。这一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宏大”的意思? 下面的部分都是来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读一读开头和结尾,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的好处。总结:全文结构清晰,总分总的结构,具体段落也很清晰,也是总分的结构。 4.这一段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时在写法上也是别具一格、特点鲜明,我们来仔细研读它。 5.全班推荐一生朗读该部分。想一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6.相机点出: 列数字,(板书)解释说明问题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具体。以便读者面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举例子,(板书)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一号坑就是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在三个俑坑中,规模是最大的。

秦汉雕塑风格差异的成因

秦汉雕塑风格差异的成因 摘要:秦兵马俑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写实的,精细而准确,结构严谨,注重写实,极尽人工之美;汉兵马俑艺术表现手法则是夸张变形的, 注重神彩,粗犷夸张,大气且简练,有如浑然天。二者的艺术风格差异明显。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根源在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兵马俑;风格;政治制度;文化 艺术源于生活。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都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它总是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艺术本身就是时代文化精神的反映,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都蕴含着该时代的独特文化精神。秦汉雕塑艺术是秦汉时代历史文化的一种鲜明的文化标志,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征并塑造着秦汉时代的灵魂。 秦汉是统一的国家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这时的艺术富于内在生命力的精神,焕发刚健豪迈之美。在这大一统时期相同的时代风格中以兵马俑为例,可以发现其具体上的不同风格变化:汉俑天真任性,感人至深,外朴内美。它的美,是简约概括的美,是天真烂漫的美。与汉兵马俑相反,秦皇陵兵马俑写实重于想象,写形重于传神,理智多于热情,记忆性多于审美性,客观描写的准确性多于主观发挥的自由性,表现了秦人高超的写实能力和超然凌人的时代风格。 就其艺术风格的差异性而言,我们应更多地从历史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最高统治着性格上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差异性的根源所在。 一、政治制度的差异 秦的政治严苛,束缚了很多艺术思潮。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首创了“皇帝”名号,以表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皇帝制度不仅是称号专有的问题,还有相应的后宫制度、外戚制度、官宦制度,以及一大套繁琐的礼仪制度和严格的服御制度等等,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自商鞅变法之后,法家文化严谨刚烈厚重就渗入秦国人的血脉之中,和后来的朝代相比秦人锁了一份拘谨严肃,少了一份自由奔放的激情。 汉朝以仁孝治国,举孝廉,而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汉武帝时三公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被削弱,到东汉尚书台在决策中起了更大的作用;丞相制度旁落。汉武,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再设十三部刺史,加强了皇权和对地方的控制。横扫匈奴强边固防。击退匈奴边疆安定,民族自信心的高扬,所以这一时期强盛的国力,人们生活富足和谐。因此雕塑风格非写实,浪漫气味和古拙的气势相结合,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整体性的气势,不太注重细节,有着由楚文化继承而来的天真狂放的现实和幻想交织的浪漫主义。开通西域,异地风情大量涌入,别添了另一番情趣。 二、经济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差异 政治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又是广义的文化。 秦始皇的经济政策: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汉。秦在统一六国在征服各诸侯国的过程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和艺术品及工匠,所以它在人才物力上具备了艺术融会、升华的条件。秦朝财多实力雄厚而且人力物力都是掠夺来的,所以形成了秦始皇浪费无度的个性。所以使由始皇主持的大型雕塑兵马俑极为浩大。 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第一,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第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第三,算缗和告缗。经济得到超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汉武帝采取的政策是复苏

公开课《秦兵马俑》教案

公开课《秦兵马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 4、分析过渡段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 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可以叫——(过渡段) 三、精读课文

(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 2、交流: (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 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C: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看着插图,作者拍摄的角度就是从上往下看。认真看图,感受一下这一行行、一列列的长方形军阵。看后,再读读,) 3、说说课文是怎么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总分段式、有详有略) 4、小结:作者运用总分段式,用抓住特点,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有详有略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 (二)教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自由读文章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2、交流: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 3、一个自然段写了一种俑,现在大家再认真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兵马俑写得活灵活现的?如果你认真地读了,过会给你们一个游戏的机会。当然,游戏的主题就是这些内容。 4、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我说俑的特征,你们猜我说的是哪种俑? A、它身材魁梧,头戴鹖冠……它是哪种俑? B、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 C、看它那神态自若的样子……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汉阳陵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汉阳陵俑 班级:08级装潢环艺班 学号:200821130443 姓名:周桓屹 自评分:85 俑,也即人偶,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极为普通的一种随葬明器。俑自商代后期开始出现,到清代初年销往绝迹,延续了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各类俑像数量相当巨大,质地多种多样,有陶、泥、木、银、铜、石、瓷、铅、铁等。造型形象则伴随历史的演进尚不断嬗变扩展,有奴仆俑、仆役俑、侍从俑、武士俑、歌舞伎乐俑、镇墓俑、文吏俑、武官俑、士卒俑、部曲俑、天王俑、力士俑、四神俑、生肖俑、仪仗俑、压胜俑等等,还有鞍马、牛、骆驼、虎、熊、猴、猪、羊、犬、鸡、鸭等动物,品种繁多,举不胜举。俑,在产生和使用它的时代可能并不重要,然而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为历史的载体,不仅极其珍贵,而且具有无比重要的研究价值。从艺术的角度看,俑,即是古代人物雕塑,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民族的人的造像,是古代工匠根据随葬要求,依照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那个行当的人物创造的。这一特征也使古人中“下人”的形象以随葬俑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各个俑的造型形象,雕塑手法,也体现了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水平和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俑的形成、发展、衰败史中,秦汉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随葬俑在秦代空前发展,其中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兵马俑,随葬了陶制的、大小与真人真马相同的兵马俑7000余件,还有驷马战车,排列成雄伟壮观的军阵,其磅礴气势和宏大规模,真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奇迹。而汉代俑的随葬益加普通,进入其第一个发展高峰。庞大的军阵依然存在,但俑的形体大大缩小,形象则较秦俑更为生动。大量服务于墓主人生活的家内奴仆俑的出现,是两汉时期随葬俑的突出特点。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的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 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

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公开课秦兵马俑教案

公开课《秦兵马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 4、分析过渡段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 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可以叫——(过渡段) 三、精读课文 (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 2、交流: (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 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C: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看着插图,作者拍摄的角度就是从上往下看。认真看图,感受一下这一行行、一列列的长方形军阵。看后,再读读,) 3、说说课文是怎么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总分段式、有详有略) 4、小结:作者运用总分段式,用抓住特点,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有详有略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 (二)教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历史: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长安都城,其实就是以未央宫为基础所建设出来的,长安都城以皇家的未央宫、长乐宫、桂宫、甘露宫、明光宫这五大宫为城市的核心所建筑,整个城市座北朝南,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是达官贵人居住地和皇宫及其中央各官府所在地,东北处是商贸集市,外城主要是民居所在地。西汉时期,长安的内城面积是35平方公里(见《中国建筑史》P3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如果加上外城的话,那么,就更加大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未央宫: 建筑位置:现今的陕西西安西北约3千米处,建于长安城西南角,为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的龙首原上。西汉时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 修建时间: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汉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 建筑: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漪兰、无缘等殿阁。其殿台基础是用龙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于长安城。未央宫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相当于将近7个故宫大小,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

秦兵马俑公开课

《秦兵马俑》课堂教学实录 一、视听冲击,激情叩问 (1)世界发展到今天,电脑风靡全球,飞船遨游太空,然而在厚厚的地下却冲出一支帝国的百万雄兵,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 (2)(板书课题后),俑,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请同学们欣赏一个短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多么想立即到现场去看一看。 生:制作兵马俑的秦朝人民真了不起,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生:我想知道秦始皇制造这么多兵马俑干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3)让我们赶快走进文本,感受文本语言所涌动的对祖国历史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的炽热情怀吧! (点评:教学伊始,教师激情渲染,给课堂奠定一种雄壮激越的情感基调。当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映入学生眼帘,浑厚苍凉的音乐回荡在学生耳际的时候,学生的心灵便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探究的冲动怦然涌起,这种视听冲击引起情智共振,一种阅读期待便翩然而至。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走进文本便成了他们内在的动力需求。) 二、品词析句,动情追寻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朗读1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对秦兵马俑高度评价和赞美的词语或句子,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 (1)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指导朗读。(2)理解“惟妙惟肖、绝无仅有”,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谁来读?指导朗读。(3)可见,这两段是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你从哪里找到的答案。这个段落的作用是? 3.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1)见过学校的篮球场吗?想一想50多个篮球场应该有多大呀!作者把兵马俑坑和篮球场比较着写,这种方法叫做?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写? (2)你读得真仔细,这是常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规模宏大? (3)秦始皇是什么人? 生:秦始皇是秦国的国君,他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你知识真丰富,多读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4)让我们感受一下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吧!做成这么阵容庞大的兵马俑,谈何容易?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的祖先真聪明,能建造这么庞大的兵马俑群。 生:秦兵俑不知耗费了多少国力!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血汗! 师:是呀!秦兵俑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 (点评: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列数据和作比较的方法来表现兵马俑,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这个环节,老师运用联系生活经验,回忆历史人物的方式,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对这两种说明方法进行具体可感的教学,并相机指出阅读的重要性,认识过渡段,懂得并在对历史的追寻中涌起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由衷赞叹之情。) 三、穿越历史、深情回放 1.小组合作学习4——8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鲜明个

秦兵马俑之各种俑

各种俑 军士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 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5]

)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并且,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有红色,令人惊叹。 军吏俑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乡。[5]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徐州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一:徐州导游词1】 徐州导游词1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 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 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 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 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擅 烹饪,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者的象征,故每年7月徐州 都会举办的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 两汉看徐州” 徐州格外引人注目的事其辉煌的两汉文化遗存,两汉文 化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最为夺目。汉画 像石、苏州园林和南京六朝石刻被誉为江苏三宝,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强盛而持久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 史舞台,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都会举办汉文化 国际旅游节。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的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为“江苏三宝”。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 占地面积30余亩,该馆由仿汉唐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群组成,收藏汉 画像石珍品1000余块。在这里我们既可观看神仙世界的歌舞欢腾和 富贵人家的奢华,又可见市井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劳作的艰辛。徐州 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 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 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能给您 带来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 应俱全,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 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 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

五下14《秦兵马俑》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4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7个生字,1个多音字“乘”,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本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能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3.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2.做预习单。 教师:1.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秦兵马俑的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 3.激情导入: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 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生自读 2.检查词语(认读,归类,多音字) (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目光炯炯 久经沙场跃跃欲试若有所思神态各异 (2)分析字形,指导记忆。 3.指导书写。 (三)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反馈时,师问:这句话交代了兵马俑的哪几个特点?(板书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体会特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 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

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徐州汉兵马俑

徐州汉兵马俑 俗话说:“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逛古城徐州,总绕不开它的厚重古韵,离不了它的大气磅礴,躲不过它的历史积淀……徐州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万语千言难述其一。而介绍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徐州,汉兵马俑注定是绕不开的一章。 徐州汉兵马俑位于徐州市东郊狮子山的西麓,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它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 汉兵马俑的发现颇具偶然性。时光的年轮拨转到30年前的1984年,几个玩耍的孩子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小人头,后来考古学家王恺带领队伍来到狮子山进行挖掘,出土了一些外形像人的陶俑。他经过推断,认为是汉代的东西。而根据考证,专家最终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就是第三代楚王刘戊。 楚风汉韵,雄起于今! 本人虽未去过汉兵马俑博物馆,但从网络及相关书籍中对其制作工艺和外观形象也略知一二。从制作工艺上讲,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细看起来,它们当中有的昂着头,张着嘴,仰着身子,仿佛在嚎啕大哭,身边的两位一个探过头来,似在安慰劝说嚎哭之人;有的则是低着关、皱着眉,嘴角向下撇,显出性格内向,默不作声的伤悲神情,这与整体庄严肃穆的军队主题是相吻合的。当然,其中也有轻松自若、活泼顽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总之这些人的性格特征通过寥寥数笔便刻划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分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高超杰出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准。 狮子山兵马俑,数量众多毋庸置疑,种类繁多亦是令人拍手称赞。身着长袍的官员俑、手握兵器的卫士俑、抱弩负弓的甲士俑,似乎每个俑种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会令人产生穿越时空与俑合拍的冲动。“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看到此评论,颇感作为徐州人的自豪与荣耀。 相比于徐州的汉兵马俑,西安的秦兵马俑更令人熟知与称道。但世人只知秦俑高大壮观的雄壮美,却不晓汉俑更倾向于在细节处显露真章,在秋毫处传达英雄的将士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从这点来看,这更类似于中国哲学艺术中的写意美,更有一番品味和一丝回味。不愧为“汉代三绝”之一啊! 历史总会留给现实诸多实物精品去欣赏,亦会留下遥远时空的情感去揣摩考究。这些被迫服务于王公贵族的劳动者们的艺术精品永不随时光流转而消逝,反而会随时间的琢磨而焕发新的生命力。 汉兵马俑——历史积淀铸新生,时光磨洗显真章。 1

人教版四年级上《秦兵马俑》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秦兵马俑》课文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19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知识点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是彭祖文化同民间文学结合的产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徐州民间故事经历了初创,删改,完善定型的过程,以鲜活的徐州方言将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和生命体验入一体。其中既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徐州人民朴素的真善美。 (一)乡土情怀 和所有的民间文化一样,徐州民间故事由于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徐州的民间故事,正是徐州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表述。一方水土,一方风习,一方歌哭,一方气度。徐州的民间故事必然也用它机智、幽默、乐观、明朗的旋律,表现着徐州的城市精神与市民情绪。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两汉看徐州,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徐州不仅有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羊鬼山展亭、汉兵马俑等两汉文化遗存,还有江苏柳琴、徐州梆子、徐州琴书、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徐州鼓吹乐、邳州跑竹马、邳州纸塑狮子头、丰县糖人贡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所有的这一切在徐州民间故事中都被寄予了美丽的传说。 在徐州民间故事中,民众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本土的热爱融入徐文化中,以民间故事的外衣展现出来。这些传说将徐州的胜景、特产与风情联系起来,而故事中又流露出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向善离恶的伦理坐标,知恩图报的道德观念等。这些都深深地埋藏在民间心理中佐证着徐州传承至今的重义轻利的民风。故事中主人公多为“杨百万”、“周老四”、“张三”等有名有姓的人,故事情节大都遵循重义轻利的原则。而这些故事把徐州山的一山一石,一湖一泉附着以美好的传说借以寄托普通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对家乡山山水水的厚爱的故事,投射出浓厚的乡土情怀。这种乡土情怀决定了徐州民间故事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原创性。因此,无论是神话传说、彭祖传说、楚汉故事,还是乾隆传说、文人故事、山水传说等作品都带有鲜明的徐州本地特色。 (二)彭祖情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