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化的道路》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化的道路》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化的道路》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化的道路》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

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核心词: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

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2.“一五”计划

(1)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

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

(1)过程: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

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1956~1976年)

核心词:主要矛盾、“左”倾错误、“八字”方针

1. 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1)内容:一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是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3.“左”倾泛滥

(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

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

因。

4.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5.“文化大革命”浩劫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考点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核心词:工作重心转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开放格局

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

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

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③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参与国际竞争。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 2.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3.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 5.“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6.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 7.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 8.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而非“左”倾错误。( ×) 点拨“左”倾错误的影响才是三年经济困难的根源。

9.“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实行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 √) 10.“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仍然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 √) 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的性质。

13.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关。( ×) 点拨错在“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关”说法上。

14.推动改革开放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事件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的南方谈话,前者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者明确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 15.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 16.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

理体制,从本质上反映出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17.从1986年起,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终于在2001年12月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在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

点拨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于1986年提出复关而非申请加入。

考向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史上的“左”倾错误

典例1 (2013·山东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知识定位急于求成——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解读材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是指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就体现了这种愿望,其后果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

强调“过渡时期”、“左”倾、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计划经济、所有制、经济体制等均是本讲命题常关注的概念,也是历届考生易错点,应理解透彻。

答案 D

典例2 (2013·重庆高考)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A.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知识定位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调动知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1957~1960年工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情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迅速,而农林牧渔业和轻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是在1962年,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排除B、

C、D三项,答案为A。

答案 A

整合理解建国后中共在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

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

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

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考向二深刻理解建国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典例3 (2013·全国卷Ⅰ高考)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知识定位经济体制转型——计划到市场

调动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联系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同样是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故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时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C项错误;我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D项错误。

答案 B

“审——联——比——查”四步完美解决比较类单选题

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典例4 (2013·天津高考)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知识定位经济体制转型时的中国经济与企业

材料解读达仁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一度“茫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不知如何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了自主权,使其更具活力,A项错误;B 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答案 D

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

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考向三多元史观对比理解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典例5 (2013·江苏高考)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知识定位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南方谈话的影响

辨析选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不是经济理论,排除D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A、B两项。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做了深刻阐发。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1990~1995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经济理论。

答案 C

获取数据型材料选择题信息的技巧

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具体操作是: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典例6 (2013·海南高考)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知识定位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材料解读关键信息有两个:一个是“1983年”,此时中国改革重心开始转向城市,远未建立市场经济格局,可排除D项;第二个是“个体户从事运输售销行业”,可促进城乡市场活跃,但体现不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人员交流”等信息,可排除A、B 两项,答案为C。

答案 C

从多元史观认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

1.计划经济体制

(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革命史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战

胜资本主义。

(2)现代史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史观:带来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的一系列变化。

(4)全球史观:是新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押题1 (立意:主干知识——三大改造)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最终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押题2 (立意:主干知识——十年曲折探索时期的经济政策)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记录了中国现代史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A

解析从“以粮为纲”、“以钢为纲”即可知史料描述的应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均发生于60、70年代,“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均与“1958年”时间信息不符,可排除B、C、D三项,故选A。

押题3 (立意:主干知识——两次经济体制转型)

2013年7月14日数字中国网:“第一次从半统制经济转为计划经济,第二次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计划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B.改变了各种所有制成份及其比例结构

C.“一五”计划完成与中国入世成功可分别视为转型标志

D.转型前后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两次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的根本目的均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D项说法有误。

押题4 (立意:主干知识——重大会议与经济体制改革)

2013年1~7月份,我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3 832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额比重占63.9%。

这体现了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被明确肯定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答案 D

解析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从政策层面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地位,故答案为D。

押题5 (立意:关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答案 D

解析考查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判断分析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第一、五、七章目录,分别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

押题6 (立意:关注热点——改革开放35周年)

至2013年,我国改革开放大业已进行35周年。我国经济总量也由1978年的3 600亿元增加到47万亿元,35年间增加了近120倍。促进上述数字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确立

B.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的解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答案 D

解析D项中的“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而题干中数字却始于1978年,故选D。押题7 (立意:从社会史观看经济体制改革)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人物访谈”素材。

访谈时间:2013年6月13日。

访谈地点:山东某县某乡某村。

访谈对象:李根生,男,82岁。一生在家务农,勤恳本分,对土地感情至深。

访谈主题:农家春联折射出的历史变化。

(2)找出春联中所反映的李根生当年不同的劳动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劳动态

度的时代背景(原因)。

(3)根据第5副春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案(1)三大改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态度及原因

态度:春联1、4反映的劳动态度是积极高涨的。

原因:①春联1——农业合作化改变了小农经济分散落后的状态,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春联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态度:春联2反映的劳动态度是消极的。

原因:人民公社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过于集中,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不符合农村实际(生

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成就:①国民经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②城市化的进程加快;③中国进入互联

网时代(信息化的到来);④社会生活的时尚化。

一、选择题

题点1 改革开放以前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1.某阶段国民收入前后的对比如下: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2%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这应是哪段历史比较的结论( )

A.1952年同1949年相比 B.1956年同1952年相比

C.1966年同1958年相比 D.1978年同1968年相比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渐占有绝对优势,这取决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

2.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乙:对,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答案 D

解析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故A、C两项错误,D项正确。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B项错误。

3.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

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

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答案 A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克服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

4.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C

解析从题干所述事例可知,说明当时存在浮夸风、高产风等虚假现象,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特征,故选C项。

5.中国某一时期“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大自然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非常高,不断突破原订计划,这种现象应发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故C项正确。A项中建国初期没有“千百万厂矿企业”,排除。B项良性互动不符合“一亿人向大自然进军”,排除。D项计划经济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队

D.乡镇企业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所以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故选B。

题点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严宏昌等18户农民按有红手印的包干合同书。这份文书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你认为它被收藏的历史原因是()

①它标志着我国政府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②体现了农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

神③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④它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期的可贵尝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标志着我国政府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①③错。这份合同书体现的是农民的创新和对改革的可贵尝试精神。

8. 2013年中国市场利润较高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化妆品、婚纱摄影、饮料、有机疏菜等,社会上许多游资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资金的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解析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的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

人民公社好农民领取土地承包合同新时期土地流转

A.结果都维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答案 C

解析图片涉及我国不同时期农村中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排除A、B,三次改革都是对土地经营权的改革,对土地所有权仍然坚持公有,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根据相关大事的时间和“催生创业高潮点的动因”两个依据来解题。A、D两项都符合题目中的时间,但D项不完全符合题目强调的“催生创业高潮点的动因”,而A项较符合题意。

11.“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答案 C

解析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故C项正确。

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答案 C

解析从“大跃进”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说明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政策的制定越来越符合中国国情。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

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宏观调控经济着陆

“十五-: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各举一例说明在“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新进

展。“八五”计划期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

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4)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答案(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2)新进展: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

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

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14.城镇化加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

业发达。南翔、充王镇等地都是棉布业发达的市镇,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华亭县“为海人辐辏之处”。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的联系,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第3期(1)材料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中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材料二1750年,英国2 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环球网:《中国梦:中国城镇化向何处去?》(2)据材料分析英国城乡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试从成因和影响的角度谈谈对这一本质问题的认识。

材料三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3)材料体现了我国近代重要城市区域分布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分析形成此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

材料四2013年7月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酝酿中的城镇化改革方案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优化提高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洲等东部三大城市群,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4)据材料指出东部三大城市群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三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

答案(1)特点:专门化商业市镇发展。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扩大;交通便利。

(2)本质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

认识: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3)特点:分布于沿江、沿海地区。

因素: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瓦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4)地位:支撑、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第二路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为接近高考,所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前要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2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 2020年开始变化,2020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20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20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20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

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20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抓住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变革,有效带动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文化事业,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变革。本文谨遴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工程建设这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慎终如始、高瞻远瞩、勤政为民,结合其时中国实际,坚持努力探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腾飞和跨越。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和世博会相继胜利举办,国家四条能源战略通道相继建成投产,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华夏大地处处都是大发展的的良好景象,各项建设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百年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也表现在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上。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来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我们发展文化,主要是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产业,创造产值。经济发展是主题,文化发展是更重要的主题,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文化时代。这些年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自然就会注重自身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大量的精神需求,自然会催生文化产业的大踏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实践,我国的各项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8.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掌握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内涵,中国社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掌握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容。深刻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及对策措施。 思想教育 通过对发展战略及其特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党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培养 深刻领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 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章结构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第三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8课时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将突出六大重点:一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科学地分析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依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在大陆已不存在了;原来的地主、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界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已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说: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即已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要把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 1957年以后,这种理解有了突破。同年3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用“现代科学文化”代替了“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国务卿就讲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中共是如何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这个专题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这一期间我们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大家来看这个图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首先我们先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着手开始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中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只能以之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自我、以我为主、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回眸。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课时分配 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在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苏联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在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政府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党和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指导意见(精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指导意见 高三二轮复习从2020年3月开始,至5月上旬结束。本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一、指导思想 本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以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为主要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从二轮复习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水平出发,进一步明确备考内容重点,优化备考实施过程与策略,在一轮复习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任务与目标 二轮复习备考指导要围绕“提高”做文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与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全程提高。做到学、练、考、补有机结合,保障学生学习环节的完整性。 3.全员提高。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扶弱促强,特别是通过帮扶,让学生通过本轮与后期的复习,各有所得,各得其所,稳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与要求 二轮复习要在科学备考、规范备考、精细备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精准备考原则,提高复习指导效益。 “精准”是备考指导的质量要求,其基本要求就是备考指导要符合考情(考纲、考题、考卷)、符合学情、符合轮情、符合课情(不同课型)。“准”是备考质量的核心、方向,“精”是备考质量的具体要求与保障。高考备考指导必须研考情,明学情,识轮情,熟课情。 在备考指导活动中,课堂指导是主阵地与主要环节,精准指导更显重要。课堂复习指导“精准”要做到“四度”:内容要有深度(知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 [Time]来源: 王伟光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八十多年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完全搞清楚。”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从苏联、东欧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人们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上,有两条教训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条教训:离开本国实际、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然后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构思,认为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是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三个特征是,在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根本任务:一个前提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前提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一个根本任务是,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就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仍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辛迪加”就是俄文大工厂意思。第一,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第二,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第三,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直接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为前的,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其生产力已经高度成熟、生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程标准】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开始了三大改造。 2、以后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如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 析和1960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 如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 3、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4、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 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更是 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知识整合】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年—1952年。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 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 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 赎买。 6、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 深刻的变革。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信研089班甄诚 s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国人劳心尽力探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发达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障碍,一直是60年来探索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道路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出这一命题的中共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其次要从这条道路形成的实践过程寻找答案。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循着这个定义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就会看到促成这一道路形成的,不仅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而且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在新中国迄今为止的60年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而且要从实践上弄清楚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反之,只有正确理解这条道路,才能全面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前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并不是旧中国留下的那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而是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并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化肥、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 设立经济特区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保持高速度增长;.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工业;.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第三产业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 .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发挥优势、自成体系;.相互照顾、均衡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 .战略准备;.战略条件;.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亿以内 .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 .人口的关系;.市场的关系;.资源的关系;.速度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关系 、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 .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加工业 、实现“九五”和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 .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思路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思路 发表时间:2013-12-05T10:42:59.1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1月总第101期供稿作者:李燕边青[导读] 首先,要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能过分夸大或故意淡化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 李燕边青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55400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对高中历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轮廓。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应以专题复习为主,深入研读新课标,密切关注热点问题,比较分析历史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本文简要地谈一下二轮复习策略: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各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这已经成为高考历史命题人员的共识。因此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应将新课程理念与教材相整合,优化过程,突出能力,以主干知识为主线,将教材知识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实现专题复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复习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以历史知识主题为发展线索进行梳理:统治者维护封建制度与革命者反对封建统治专题、思想家的相近类别思想专题、民族独立专题、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制度与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专题等等。通过多角度建立小专题进行知识梳理,深化了知识面,构建了点、线、面立体的知识结构。 二、二轮复习要将专题知识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把握历史高考方向 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社会的热点问题,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用。笔者认为2009年历史高考热点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汶川地震、西藏问题、发展现代农业与土地流转、和谐社会、2008北京奥运、两岸关系新发展、全球化趋势、科学发展观等。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将专题知识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各种历史现象,多角度构建历史体系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把握历史问题,如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学习时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把握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四、专题复习应注重比较学习法的应用,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特征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1.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比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时期、西汉时期、北洋军阀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时期等不同时期的地位。2.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例如: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两条抗战路线的比较。3.类似比较法:就是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例如:比较两次鸦片战争。4.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例如: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制度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推翻封建制度的比较。 五、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掌握一些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首先,要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能过分夸大或故意淡化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如:康熙皇帝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到了杰出的作用;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对战胜封建制度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突出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故意夸大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要充分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问题。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如华盛顿、拿破仑、克伦威尔、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如果他们不出现,别的历史人物也会出现代替他们;杰出历史人物的出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再次,要注意全面地辩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放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在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主要的,同时要看到他的暴政;拿破仑对法国乃至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应看到他发动一系列战争的消极影响。 六、对二轮复习的意图的理解 1.总体目标:把握历史主干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与能力培养。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能力培养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动的。 2.知识目标: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而不仅是简单分项复习。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3.能力培养:(1)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体说就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能力层次。(2)特别注意学会从材料的情境、问题中去联系历史结论和观点。(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掌握解决各类题目的技术。我们把二轮复习的意图概括成四个词:知识升华,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 (总分:9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 1.中国共产党最早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党的指导原则的文献是:( ) (分数:1.00)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B.《论共产党员修养》 C.《整顿党的作风》 D.《不要四面出击》 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章程修正案中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道题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才能决定实行某种制度,所以,剩下的几个选项由于只是个人的文章,不可能作这种决定。 2.1948年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个革命党。这个革命党的建立必须遵循( ) (分数:1.00) A.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 B.有人民的全力支持 C.有严格的革命纪律 D.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解析:[解析] 这是毛泽东关于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认识。 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 (分数:1.00)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C.抓好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 解析:[解析] 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1956年以前,我们学习苏联发展模式,过于强调了重工业的发展,忽视了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苏共二十大后,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强调了三者的协调。 4.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 (分数:1.00) A.思想政治工作√ B.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 D.军事保障 解析:[解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新的理论概括。 5.下面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是( ) (分数:1.00) A.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 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 D.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解析:[解析] 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要适应新社会。 6.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1.00)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B.团结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