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信息及考研笔记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信息及考研笔记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信息及考研笔记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信息及考研笔记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信息及考研笔记

有些同学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小时候学习古诗词,那时候哪里明白作者想说什么,诗文是个什么意思?可是不也都背下来了么?而且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诗文我还能背诵、引用,那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呢?能意识到行不通是好事,原因很简单,小时候我们的大脑像一张白纸,你写上什么就是什么;但长大后,特别是成人以后,大脑已经高度发达了,旧有的知识会对新知产生种种阻碍、压迫,如果再按照之前的方式“不管理,只管倒”,那一股脑卸下来的这堆知识对大脑来说无非就是一堆复杂的信息编码而已,大脑皮层仅仅是一个“临时仓储”,而且“放一点,漏一点”,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你的大脑不配合你学习,你就是以头抢地估计都没什么好结果。

背诵与素材有关,但更与素材的运用有关,这就要提到中国古人对引用和化用的理解。引用不难,做学问讲一句前人的话都要注明出处;但化用是在理解引用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说,而且要说得令人耳目一新,令人拍案叫绝乃至叹为观止,这比引用要难得多。如果不加注解,有谁能想到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是化用了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有谁能想到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化用了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有时只调一序,或只改一字,境界全然不同,效果蔚为壮观。杜甫《登高》和李清照的《一剪梅》都是传世之作,但即便我们脑海中有这样的素材,又能否做出这样的化用呢?因此从积累的素材到创新的应用素材,这本身就需要一个大的跨越,如果这一步成功了,就能在语言学习上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如果止步不前,或没有成功,这些不断累积的素材非但不能创造财富,反而会不断消耗能源,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同学捧着一本书从早到晚却很难有所长进的缘故。撇去记忆方法、工作效率等因素不论,最主要的还是素材的应用,特别是创新地应用。

国内对记忆法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年,有不少值得称道的成果,其中也有不少因为商业炒作需要而被人为夸大的部分。我们往往看到网上有不少“神一样的记忆法”,如在短时间内记住英语中成千上万的词汇,记住成千上万的汉字,或者数理化中的公式、图表,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么多年来,怎么就没有一款同样神奇的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解决大段叙述的记忆问题?如果真有这样的记忆法,那无论散文、小说、戏曲、诗歌,无论古代汉语、现代英语都根本不在话下。信不信我分分钟给你背一个屈原的《离骚》《九歌》,不行,你那档次都太低了,信不信我分分钟背一个《古文观止》……这样的牛皮可以继续吹下去,但归结到一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