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文本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文本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文本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文本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某煤矿隐患排查记录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参加隐患排查的领导小组及成员:

1、组长:郭训平(矿长)倪卫东(法人代表)

副组长:肖波(总工程师)、种健(安全副矿长)

成员:田家忠(机电副矿长)、蔡思法(生产副矿

长)、杨家治(技术负责人)、耿德元、付军华、高裕

国、李申泽、赵万华。

2、隐患内容:

(1)建立健全各种必要的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

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安全

监督检查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

理制度、巷道维护修理制度、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瓦

斯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矿井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2)主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及回采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太小或垮塌。

(3)井下无排水系统。

(4)井下通风设施不健全,跑漏风现象严重。

(5) 机电系统:对井下硐室进行规划;根据相关文件对井下电器设备及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对非标准和明文禁止的设备必须淘汰,淘汰的设备和管线全部上井,没有淘汰的进行检修,设备开关全部上架挂牌管理,管线、电缆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悬挂,所需资金5000000元,此项由高裕国的具体负责,完成时间4月27日。

(6)、运输系统:(1)运料设备采用主运输巷撤掉原来9kg/m轨道铺设22kg/m轨道,采区铺设18kg/m轨

道,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积水。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2)运输煤、矸采用检修现有的溜子、皮带运输,所需资金1000000元,此项由付军华具体负责,完成时间5月27日。

(7)、建立健全“六大系统”,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告、管理到位、运行正常”的要求,(1)安全监控系统,必须能随时监测矿井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安全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能根据其变化,在其有关指标(主要是瓦斯浓度)超规定值时,能及时切断相应区域电气设备电源,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工程技术人员、班长、电钳工、安全监控工等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数字式甲烷检

测报警矿灯。瓦斯检查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检测仪。(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本系统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上岗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井下准入证”。(3)布置有完善的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在矿井采掘工作面安设有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压风设备、井下压风管网、自救设施的设置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压风自救系统均具备施救功能。(4)布置有完善防尘供水系统,并与地面饮用水水源连接。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有供水阀门,确保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的需要。(5)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矿井井下通讯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6)紧急避险系统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

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等,在第三部皮带处施工一避难硐室,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3.0m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生存室净高不低于2.0m,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1.02m2的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40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隔离门、墙应按不低于井下水泵房密闭门的标准建造,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采用锚

喷、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避难硐室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所需资金3500000元,此项由肖波、田家中具体负责,在6月27日完成。

(8)、质量标准化:

三、技术措施

1、在整改期间必须严格执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和特作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2、整改方案批复后,由矿长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及时研究处理,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的应及时修改措施并重新贯彻。

3、必须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任何一个入井人员必

须接受井口检身的检身,严禁携带烟火或引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酒后入井。

4、每个入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管理制度,严禁蹬钩头,扒矿车或乘座皮带上、下井。

5、整改过程中,跟班安全员要监督好安全工作,发现隐患要及时向带班矿长汇报,同时协助带班领导做好人员撤离工作。

6、工人入井前必须召开班前会,明确任务和施工注意事项,同时宣布劳动纪律。

7、必须坚持每天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并做好各项记录。

8、班组长、安全员必须认真组织每班开好班前会,做到明确本班的任务和工程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

9、每个入井维修作业人员在进入维修作业地点时,必

由安全员、班组长、瓦检员对维修作业地点及周围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无安全隐患时,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10、施工前,要备齐支护材料和施工工具以及用于处理冒顶的应急材料。要保护好风、水电等各种管线设施。

11、每个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要时刻注意观察施工作业地点顶板两帮以及支护等情况,"敲帮问顶"必须由外向里进行,人员站在安全地点,并使用长把工具,以防岩块掉落或顺钎滑落伤人,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12、每次交接班及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后路巷道及支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后路畅通、支护完整有效。

13、从外向里对所有密闭逐个检查,严禁漏风;严禁人员进入无风地段。

14、维修或更换支护降低、扩帮地段,必须由外向里逐步逐架进行,严禁由里向外或分段进行作业,对冒顶地段必须采用木垛接顶。

15、在维修时,必须对维修地段的前后5米范围内的支护进行加强支护。

16、撤换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终止工作。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17、更换支护时必须拆一架更换一架,严禁大拆大卸。

18、整棚、复棚或重新扶棚时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巷道维修工的要求执行,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先支后回的制度,腰帮接顶必须严实。施工中不能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支护材料,和严重锈蚀的金属支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