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教育科学_十一五_教育部规划课题_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_成果公报

全国教育科学_十一五_教育部规划课题_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_成果公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公报

由天津职业大学董刚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FJB060414),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课题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视角,结合行业企业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标准、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审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要素、运行模式、评价体系,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从中提出可借鉴、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内容。

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要素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各类办学主体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支撑保障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形范式。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要素。

2.天津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互动性研究。通过对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和天津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从“对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的应变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天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地方政策建议”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3.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基于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提出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概念,即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结构,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知识结构成系统、职业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的“三系统一平台”系统化课程及支撑体系。进行天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解析以及天津职业大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的论证与分析。

4.构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研究。

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质

量评价为切入点,从高技能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

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

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应

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如就业率统计、政策倾斜等)

与专项评价(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社会专业

测评(如组织接受相应院校、企业、评估机构以及投

资者、资助者等委托做出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

最终形成包括院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中介等

评价主体,以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二)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中微观领

域的方法论和技术实现问题,采取多部门合作、分组

开展研究的方法进行。以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

管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理论等为基础理论,借鉴系统工

程理论与实践经验,整体研究过程自始至终遵循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集合,微观为

主,兼顾宏观和中观的原则。

二、结论与对策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5个部分:一是培养目标;

二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课程体系;三是保证课程实施的

教学模式;四是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五是质量评价

体系。这五个部分必须集中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并且

实现学校、企业和政府联动,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培养

模式的创新。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1.准确定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

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

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

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

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

5

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

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2.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主线,构建以培养“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合格的社会公民。

(1)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

—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无论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训练或能力本位作为导向,还是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亦或是以项目运行为载体,其中心点都在于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突出应用。

——

—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

——

—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某个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将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转型作为考虑因素。

——

—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综合和创新能力。在系统化课题体系中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满足、符合社会对其基本的要求及趋势:一是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

—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一是优化衔接。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四是合理排序。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

—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是目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捷径”,既能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又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2)职业素质课程成系统

高技能人才素质可以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或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要使职业素质课程成系统,

在培养学生职业专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培养,以“四环节,三阶段”作为职业素质课程的系统框架,即将职业素质基本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职业素质实践课程和职场文化课程四个环节,通过在第一学年的职业领域能力学习、第二学年的职业岗位素养训练、第三学年的社会就业能力提升等三个阶段中得以落实与强化,从而使高技能人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修养。

(3)知识课程成系统

将知识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纵向结构是以基础性知识课程、发展性知识课程、高层次知识课程三个不同性质的课程为内容,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习得与传承,完善并形成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横向结构是以课堂为核心向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实践、国家认可、国际通行等逐步拓展,构建结构纵横交织,个人知识与个人能力相互渗透,个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作用、个人知识与个人发展相互协调、促进发展、课内外有机结合的知识课程体系。通过纵向拓展和横向拓展,从而形成结构互相联系、内容相互递进,互动协调发展的知识课程体系。

(4)职业能力课程成系统

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首先是对复杂的职业进行分析、解构、选择和再重构,根据职业梳理出其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围绕工作过程、结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建设职业能力课程,可概括为“统筹安排、分级实施、主体突出、理论引导”。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由高职院校、企业分工协作、统筹安排,一是职业能力课程要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企业与职业院校;二是将学生既定位为企业的学徒,又要定位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学徒和学生不同的身份特征,制定相适应的能力课程。系统化职业能力课程应分级实施,主体突出,理论引导。

(5)构建教学管理平台

第一,技术运用是教学管理平台的有效载体。教学管理平台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论的思想和逻辑的方法,对课程要素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分析,以便准确地决策、控制和协调,使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顶岗实训和“教学做”为一体的管理平台:顶岗实习师生互动系统则为过程化管理的平台,系统依据教师的发帖量、学生的读帖量等一系列数据,自动对教师进行排序和评价。实现实训环节“课程化管理”。

其次,柔性化是教学管理平台的重要内涵。在宏观层面上制定课程建设、实训实施、质量监控等制度文件,与之相配合,各个专业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专业建设、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具体可操作、可借鉴的运行制度文件。校院(系)两级管理共同奠定柔性化教学管理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包括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和顶岗实习师生互动

6

系统,其中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整合了不同专业、不同形式(订单培养、学校组织、个人申请)的顶岗实习情况,并进行相应课程的替代。

3.课程实施策略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着力探索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模式。无论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还是积极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力度,都是在组织策略上的变革。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策略上,突破过去理论课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向的交互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突破过去实践课教学中的单一解说式、参观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种与提高实践能力有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操作指导式教学、演练式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实训教学、模拟环境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突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过程个性化和体系规范化。

4.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内外结合,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的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致力于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请进来”指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和理论水平较深的课程内容,进行讲学和现场解答,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任务;三是请进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送出去”指将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出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府进修,提高学术水平,或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一是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其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

教师;二是选派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

(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挂职,参加生

产锻炼,增强他们工程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积

累实践经验。

5.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

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

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

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

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企业,注重经营方式的市场化

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目前高职院校以项目开发为重

点进行实训建设是可借鉴的一种管理模式:

首先是强化项目立项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项

目包,严格立项审批。立项内容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

建设两个方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立项中

明确提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除要达到人才培养目

标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外,管理制度建设、监控考核方

式、实训大纲制定、职场环境建设等软件建设内容同

时进行申报。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中,组织行业专

家和企业一线设备使用及管理人员参与论证,严格项

目申请、组织论证、产品遴选、验收把关等环节,增

加与培养任务对接、项目开发、对外服务等内容要求,

规范教师按照示范校建设任务书要求进行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

其次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立项之后,进一

步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项目进度检查、阶段检查

推进、过程环节调整等工作,严格掌握项目进度、变

化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控,保证

项目正常进行。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养学的新

模式,多方投资的新体制等制度、机制建设环节的过

程管理,及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考虑到职场情景建

设的实际,重点建设专业按照职业领域与岗位(群)

对技能的要求,多次围绕创造具有企业真实场景、营

造真实职业环境、教学做一体实训车间建设等项议题

进行研讨,增加项目建设的企业元素和实践内涵。

再次是强化项目绩效管理。考虑到生产实训基地

投资效益,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教学、生

产、培训、证书鉴定与竞赛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品

生产支持教学培训活动。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通常通过各种关系或者

是科技服务,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成为长期的合作

伙伴,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合作企业优先

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

利机制。

(二)对策建议

1.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把人才需求规划作为经济建设项目规划

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启动的同时,提供企业用工

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标准,为学校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依

7

据,实现前馈控制。

2.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以政策优惠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利益互补,才能真正地使学校和企业从握手到牵手。因此,按照国家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的原则,建议天津对2007年1月实施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进行修改补充,规定对提供实习实训岗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或税率减免(如减免教育附加税等)等优惠政策,以实现校企的双赢。

3.对区域经济主要技术工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准入制度基本出发点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是适应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滨海新区支柱产业的主要技术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的课证融合,改变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实现劳动力资

源合理开发和配置,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达到使劳动者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的目的。

4.改革职业院校的录取方式

要改进按照“类型”来管理高职院校的做法,就必须从高职院校的“入口”进行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变职业院校的录取方式。建议高职院校招生既可以单独组织考试,也可以与全国高考同步,单独填报志愿,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单独录取,与本科院校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形成和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机制,真正从层次走向类别教育。

5.改变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的办法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定位,建议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评聘条件。参照普通高校的评聘办法,把教师的企业经历和对企业科研服务能力作为评聘的主要考评内容,并在政策上加以积极的引导。

[责任编辑:李云中]

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冷志明

*本文系湖南省教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冷志明,吉首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

吉首

416000)

产学研合作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

,1903年美国赫尔曼·施奈德教授提出了合作教育的思想。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

[1]

因此,产学

研合作是包括知识资源在内的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人力资源的全面合作,其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基本特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本质是教育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

民族地区一般经济

发展落后,商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自身资源条件和区位劣势等方面的制约,实施产学研合作是一种提高商科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

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

一、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一)开放系统理论

开放系统是与外部环境有物质、能力及信息交换的系统。教育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论影响下,盛行于西方教育管理界的社会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总称,

其特点是把组织视为开放系统,着重研究组织与其环境的动态联系。它将学校教育过程描述为一个系统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①从更大的社会环境中输入信息、能力和物质资源;②学校内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包括组织结构、人、技术和任务四个子系统;③向社会输送合作的毕业生。开放系统理论说明,教育

[摘

要]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并以吉首

大学商学院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其合作的三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所取得的成效及其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