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教科版道德与法制七上导学案(第四单元)导学案

2016教科版道德与法制七上导学案(第四单元)导学案

2016教科版道德与法制七上导学案(第四单元)导学案
2016教科版道德与法制七上导学案(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

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课时提高警惕远离危险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例,选择适合自我的保护途径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初步了解这些行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学习重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学习难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一.自主学习:

1.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我们平时要,在灾害发生前做好,,。

2.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我们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一旦感觉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就要。

3.我们要养成的习惯,经常让,以便。

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还要靠,即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学法、知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2.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

3.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

4.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是至关重要的。

二.合作探究:

1、青少年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2、如何应对灾难性危机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为了测试一下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某报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结果发现:85%的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持怀疑态度,不跟对方走.这说明( )

①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不明是非善恶

③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一天晚上,小兰的妈妈送奶奶去了医院,爸爸上夜班还没回来。这时,一个自称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敲门。如果你是小兰,你会( )

A 出于礼貌,开门让客人进来坐坐

B 向邻居或周围人大声呼救

C 立即拨打“110”报警

D 告知对方父母不在,有事下次再来

3、某班上体育课时,旁边的一个小店突发大火,有的同学说应该去救火;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去,因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护的对象。面对一些突发事故,我们应该( )

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B. 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C.服从多数同学的意见

D.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4、在生活中一旦发现火情,应迅速拨打的火警电话是( )

A.119

B.110

C.112

D.120

5、发我们面对歹徒行凶时,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

A.114

B.110

C.119

D.120

6、一天晚上,七年级学生丹丽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两个男青年一直跟着自己,丹丽马上走到行人较多的地方打电话让爸爸来接她回家.丹丽的做法是( )

A.不应该的,给爸爸添麻烦

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C.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

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7、几名七年级学生晚自习放学经过一建筑工了时,遇见一伙窃贼正在偷建筑材料.下面是几名同学对此事件所持的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窃贼是大人,我们斗不过他们,保护自己、不理他们是上策

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暗地跟踪,看他们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为将来破案提供线索

④一个人去报警,其余几个人悄悄跟着,不能让那几个家伙跑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十分重要,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①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要避开高峰期

②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时,尽量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

③遇到大雨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

④上室内课时突发地震,应立即就地蹲下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用物或书包护在头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被启用。在新守则中,原来“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这一条中删去了“要敢于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与中小学生无关

B.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不再是公民的义务

10、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

①讲究智斗,不要硬拼②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

③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④设法稳住歹徒

⑤尽量回避,保全自身临身⑥找一些同学对他们进行报复

A.①③④⑥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第九课自我保护

第二课时学会自救和求救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知识目标:学会自我保护的各种方法

【学习重点】自救和求救的方式和途径

【学习难点】自救、救球的方式和途径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一.自主学习:

1、,是青少年保护自己的预防措施。无论面对各种灾害还是他人的侵害,我们都要掌握一些。2、不同的灾害需要。

3、为了在灾害中有效地自救,我们平时就要掌握。4、面对侵害,我们首先。

5、面对侵害,我们要。

6、面对侵害,我们可以。7、当侵害发生时,我们除了,也要学会。

8、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

9、当我们陷入险境或侵害时,可以直接。

二.合作探究:

1.小勇因为惧怕劫匪,忍气吞声,致使自己一次次被劫。请从法律角度说说他为什么会屡受侵害?

2.青少年面对危险该怎么办?

3.你知道下面的电话吗?

110— 120— 119—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二.当堂检测

1.李某不服当地政府对土地纠纷的处理,而把其告上法庭,这是()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公诉案件

2.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是()

A.双方当事人协商B.调解

C.诉讼D.上访

3.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

①法律服务②法律援助③非诉讼途径④诉讼途径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材料分析题:

“六一”前夕,某电视台特地为单独在家的未成年人制作了一期《不要开门》的电视专题节目。在节目中,工作人员乔装改扮成“送货员”,带着礼物来到一些孩子的家门口,“引诱”孩子开门。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门应答,另外一半孩子的表现则令人担心,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带着“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近半数的孩子为什么经不住“百般诱惑”

(2)你从这个事例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后反思】

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

的问题。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知识目标: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家庭和学校保护的含义

【学习重点】家庭保护中父母或监护人的职责

【学习难点】学校保护中学校的责任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

三.自主学习:

1、家庭保护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家庭保护是指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

和思想上的。

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1)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和义务。

(2)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

(3)应当以的思想、的品行和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

年人进行身心健康的活动等。(4)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

年人,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5)父母因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

对未成年人职责的,应当委托有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

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

人。

2、学校保护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学校保护是指、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2)

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关心、爱护学生。(3)尊重学生的,不得

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4) , 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5)专门学校的特殊保护

二.合作探究:

1、游某在某县开了一间网吧,生意非常红火。八年级学生小谢星期天经常去游

某的网吧上网,有时候连上课时间都偷偷跑去上网小谢的母亲多次找到游某,告

知小谢是在校初中生,不应该接纳他上网。但游某明知小谢是未成年人,仍让其

继续在网吧上网。小谢的母亲向文化部门举报了游某,县文化局在对游某的网吧

进行检查时,发现有多名未成年人在该网吧上网。据此,县文化局给予游某警告,

并罚款5000元。

未成年人在受教育方面应该履行什么义务?你打算怎样做?

2、正在读八年级的晓玲家住农村。村里有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在读完小学后,就

到外地去打工了。晓玲看到他们花钱大方的样子,很羡慕,也想到城里见识见识,

于是,她不辞而别,离家跟朋友到外面打工去了。对此,村里的人议论纷纷。晓玲的父亲:“我们家里穷,孩子到外面打工挣点钱,帮补家用也好."

村干部:“年龄这么小就辍学,晓玲的前途就毁了。”

(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晓玲的行为加以评析。

(2)晓玲的父亲和村干部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严某夫妇认为读书无用,赚钱才是实惠的事情,故迟迟不让10岁的女儿读书,而让其外出当小保姆。该夫妇的行为()

①属于违法行为②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

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④侵犯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发生,山西省各中小学开始执行《山西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该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3、小红近来学习成绩下降,书信往来频繁。班主任怀疑小红“早恋”,便私自拆阅了她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了小红,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专心学习。该班主任的做法()

A 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

B 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力,虽有不妥但不违法

C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D 不违法,因为学生“早恋”在先

女儿:“爸爸,给我钱,我要上学。”爸爸:“没有钱,修祖坟用光了!你就别上学了.。”据此回答 4、5题

4、上面的家长主要违反了()

①义务教育法②环境保护法③教育法④未成年人保护法⑤民法通则⑥宪法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②③④

5、女儿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她可以运用的方式有()

①请老师、亲友做爸爸的动员工作②用法律、亲情说服爸爸

③申请学校免收书本费④离家出走,迫使爸爸回心转意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初中生小叶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有时候还旷课、与人打架,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他反而指责老师干涉他的自由。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①老师的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②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叶的人身自由③小叶的行为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禁止的④小叶应该接受老师的教育,改正缺点,努力学习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学后反思】

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并能认识两者密切的关系。

能力目标:作为学生,应履行的教育义务.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存在形式。

【学习重点】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

【学习难点】社会保护的含义、内容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79—84页,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

一.自主学习:

1.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的社会环境。

2.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随意披露他人隐私不仅是的,而且是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权。

4.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实行的专门保护。

5.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遵行、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各个环节(如在询问、羁押、审理、执行判决等程序方面)都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二.合作探究

1.小雨在市中学文艺汇演中获得了歌曲类第一名,当天国内就有家唱片公司与她家人联系,商讨为小雨出专辑的事情。因为怕影响学习,小雨坚决反对。但第二天,市晚报却在头版登载了小雨已经签约的消息及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照,随后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小雨及家人苦不堪言,对晚报的做法非常气愤。(1)小雨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你出出主意,小雨及家人应该怎么办?

2.学校传达室职工李某酷爱集邮,千方百计搜集邮票。一次,他发现学生的邮件中有许多封信上贴的邮票非常漂亮。几经犹豫,李某还是撕掉邮票,把信扔掉了。尝到了甜头,李某便一发不可收拾。采用此种方法,他积攒了几十枚精美的邮票。

(1)李某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

(2)李某违反了什么法律的何种规定?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社会保护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负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

A 为了限制青少年的活动,避免意外的发生

B 要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C 要青少年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

D 保障青少年享有的一切权利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据此回答8、9题

2、这一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保护中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自我保护

3、实施这一规定的最有利的保证是()

A 普法宣传

B 道德约束

C 自觉遵守

D 国家强制力

4、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这使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部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是为了()

A 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B 保护未成年人的休息权

C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权

D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

5、近年来,我国的各大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时,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图象和照片进行了技术处理,并用化名代替他们的名字。这说明我国维护未成年人的()①姓名权②③荣誉权④隐私权⑤生命健康权⑥名誉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③⑤

6、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7、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学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