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食用菌学报 2005.12(3):63~68

 Acta Edulis Fungi

文章编号:1005-9873(2005)03-0063-06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付立忠1,2,吴学谦1,23,魏海龙1,2,吴庆其1,2,李海波1,2,张新华3,贾亚妮4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所,杭州310023;

2浙江省食用菌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丽水323000;

3丽水市莲都区农林局,丽水323000; 4丽水市农业局,丽水323000)

摘 要:综述了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应在系统考查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杂交育种等常规

育种技术与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关键词:食用菌;育种技术;种质资源;杂交育种;DNA分子标记;基因工程育种

中图分类号:S646.038 文献标识码:A

优良食用菌品种是保证食用菌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食用菌育种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现行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的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在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食用菌新品种更是凤毛麟角。几十年来,为了达到高产、优质、高抗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等育种目标,我国食用菌育种研究人员采用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常规手段选育出了一批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食用菌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当代前沿科学技术的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食用菌良种选育中,为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带来了广阔前景。本文对我国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1 应用研究现状

1.1 人工选择育种

人工选择育种是采用人工方法定向选择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有益变异,并不断累积利用,获得人类需要的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是食用菌发展初期选育优良品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各种育种方法的基础。优良香菇(L entinula edodes)品种7401、7402、7405、广香5号、广香7号、广香9号、241和8210等均是通过人工选择法筛选得到的[1]。

1.2 杂交育种

收稿日期:2005-06-14原稿;2005-09-08修改稿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项目“香菇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快速分类鉴定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5C22057)、“生物技术在林木共生菌菌种分离培养上的应用研究”(编号:2004C22032)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付立忠(1974-),男,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专业,博士,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发表主笔论文2篇。

 3本文通讯作者

46食 用 菌 学 报 12卷

杂交是指不同遗传类型之间的交配,使遗传基因重新组合,创造出兼有双亲优点的新品种。杂交育种是目前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中使用最广泛、收效最明显的育种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香菇、金针菇(Flam m uli na vel uti pes)、木耳(A u ricularia auricula)等食用菌新品种并陆续投入生产,使我国迅速发展为食用菌生产大国。

食用菌杂交育种包括单孢杂交、双单杂交和多孢杂交三种方法。单孢杂交是从子实体中收集单孢,将不同基因型和生态型的单核亲本两两交配,对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体进行结实性和生产性能验证,筛选出符合生产目标的优良组合。其中,单核菌丝可通过担孢子或粉孢子单孢分离获得,亦可采用双核菌丝原生质体单核化的方式获得。通过单孢杂交实现亲本遗传物质的组合和交换以产生新的种质,在我国食用菌育种、特别是香菇菌种的选育上成就瞩目。目前,我国香菇生产中相当数量的菌种都来源于单孢杂交育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蔡衍山等选育的Cr02和Cr62[1]。

已具备多种优良性状的菌种需进一步遗传改良,以需改良菌种的单核菌丝为受体,以能提供改良菌种所需性状的双核菌丝为供体进行杂交的方式称之为双单杂交。该法除具单孢杂交优点外,后代遗传性状和表型更接近受体,且只需一个亲本进行单核菌丝的制备。此法也为一些优良食用菌菌种在有限的遗传范围内进行提纯复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栽培适应性广的香菇品种申香10号就是通过单双杂交选育而成[2]。

利用多孢在同一时间内快速杂交,并及时挑取杂交菌株。多孢杂交多用于金针菇杂交育种,以克服金针菇有性和无性阶段掺杂在一起、无性粉孢子干扰杂交的不足,同时利用了金针菇易在琼脂、木屑等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发生杂交和重组易辨认的优点。国内金针菇当家品种“杂交19”和稳产、高产、商品性状好的金针菇品种“89”、

“107”和“139”均是采用多孢杂交选育而成的[3,4]。

1.3 辐射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细胞群体,提高其突变率,然后从群体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突变株。物理诱变剂有非电离辐射类的紫外线、激光以及能引起电离辐射的χ2射线、γ2射线和快中子等;化学诱变剂主要是烷化剂、碱基类似物、吖啶类化合物,它们的诱变机理均为引起基因突变。目前,以菌丝片断和原生质体为诱变材料,通过γ2射线[5~7]、紫外线[8~12]、激光[13]和太空辐射[14,15]后,食用菌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发生变化及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报道较多。

1.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它是指通过脱壁后的不同遗传类型的原生质体,在融合剂的诱导下融合,最终达到部分或整套基因组的交换和重组,产生新的品种和类型。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原生质体融合可以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遗传物质亦可进行较完整的交换,且参与融合的亲本数不局限于2个。而与重组DNA技术相比,该技术难度较小,所需设备简单,不需大量的药品和昂贵的仪器。但是,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的进展同其他生物相比,显得十分缓慢,30多年来,这一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主要致力于探讨有效制备各种食用菌原生质体的酶解系统以及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措施[16~24]。而食用菌不同科、属或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25~32]只不过是最近15年左右的事情,其中个别融合子还具有结实能力。

1.5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它以人为的方法从某一供体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把它与载体连接起来一并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从而选育出新品种,它是人们在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导下自行设计基因蓝图、可完成超远缘杂交、比常规育种优越得多的定向育种新技术。基因工程为食用菌育种,尤其是为那些受常规育种手段限制的食用菌种类的育种带来了曙光。

1.5.1 DNA 分子标记技术 DNA 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种的鉴定及亲子遗传相关性分析,以RAPD 标记报道居多。王镭等[33~36]用RAPD 技术对中国香菇野生种和主要栽培种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测定,为我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科学依据。李荣春等[37,38]研究表明,AFL P 技术在双孢蘑菇(A garicus bisporus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刘国振等[39]对平菇(Pleu rot us sapi dus )、香菇及其融合子,叶明等[40]对香菇杂交亲本及其杂交子进行RAPD 分析,认为菌株间RAPD 分析可作为亲本的选配和杂种的鉴定。谭琦等[41,42]应用RAPD 技术分别对香菇和双孢蘑菇亲子菌株间遗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吴学谦等[43]通过RAPD 分析从香菇品种162和申香10号中各获得一条特异片段,并将特异RAPD 标记转化为稳定的SCAR 标记,并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评估香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香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分类与鉴定、假种辨别提供了技术依据。

1.5.2 基因分离与克隆 基因工程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是目的基因的获得。目前草菇

(V olvariella volvacea )漆酶基因lac 1、lac 4[44,45],草菇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1[46],香菇线粒体

加工肽β亚基基因[47],香菇疏水蛋白基因L e.hyd 1、L e.hyd 2[48]等基因已被克隆,基因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亦进行了分析。

1.5.3 遗传转化 遗传转化是食用菌基因工程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王春晖等[49]用PEG 诱导法,将平菇DNA 导入草菇原生质体,选育出菇型、酶活力及生物转化率与亲本有显著差异的菌株V 157-1。贾建航等[50,51]采用电击技术将香菇DNA 、糙皮侧耳(Pleurot us ost reat us )DNA 分别导入平菇、紫孢侧耳(Pleu rot us sapi dus )原生质体中,并得到了转化子。

2 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虽然存在某些不足,但随着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的日益深入,必将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

2.1 人工选择育种

食用菌以双核单倍体菌丝的无性繁殖为主要制种手段,选择育种不是在同一菌株的后代中进行,而是在不同菌株之间进行。人工选择不能改变个体基因型,它只是积累并利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有益变异。此外,对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非遗传变异进行选择,并不能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因此,今后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丰富的食用菌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进行调查、采集、分离、保藏和种性(包括外部形态、生理习性、营养价值、遗传特性)研究,以满足人工选择育种需要足够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和必须选择可遗传的有益变异的需要。

2.2 杂交育种

杂交是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交换或其他方式产生不同于亲本基因组合的过程,它着眼于

5

63期 付立忠等: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66食 用 菌 学 报 12卷

双亲性状的优势互补或借助于一亲本的优点去克服另一亲本的缺点,其目的性及方向性都比较明确。此外,杂交育种比较接近和顺应生物的自然现象,又能较多地参考经典遗传学原理,并可较多地借鉴动、植物育种技术,是过去和当前育种中最有成效的方法。但是,杂交育种也有一些局限性,它虽能够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步骤较繁琐,工作量较大。今后,应利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食用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价鉴定,寻找与优良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减少以往杂交育种工作中亲本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

2.3 辐射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操作简单,人为地提高了食用菌遗传突变的机率,为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食用菌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诱变时由于所有遗传基因都同样接受处理,有益变异的机率相当小,选育工作量却相当大,目前在食用菌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中,成效特别显著的例子还为数不多。

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在细胞水平上使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种属间物种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扩大了遗传物质交流的范围,增加了变异创造的途径和选择范围。但属间融合子稳定性差、生产性能不佳,在目前甚至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获得突破有一定的难度。对此绝大多数食用菌工作者都有足够的认识,且已从原来单纯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为核心逐步转移至原生质体融合、诱变、转化以及单(同)核原生质体杂交等一整套原生质体育种技术体系,今后该体系还会不断地得以改进和完善。

2.5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食用菌遗传物质进行操作,它所创造的新物种在自然演化中不一定能出现,作为一种可控的育种手段,必将在食用菌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食用菌产量、品质、抗性和耐贮等相关重要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寻找、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验证,适宜载体的构建和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是今后食用菌育种的主要研究课题。

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将日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的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优良品种也将陆续诞生。

参 考 文 献

[1]吴学谦.香菇生产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7~68.

[2]谭 琦,刘德云.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J].食用菌学报,2000,7(3):6~10.

[3]郭美英.金针菇杂交育种研究[J].食用菌,1993,15(4):4~6.

[4]曹 晖,黄瑞贞.金针菇担孢子多孢混合杂交育种[J].食用菌,1993,15(6):6~7.

[5]江枝和,翁伯琦,黄挺俊,等.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研究[J].西北农业

学报,2003,12(3):129~132.

[6]张 卉,佟俊生,刘长江.60Co-γ射线辐照菌丝选育多糖高产菌株[J].中国食用菌,2003,22(5):

13~14.

[7]金 玲,武艳霞,周宗俊,等.原生质体辐射诱变培育金针菇新菌株[J].园艺学报,2000,27(1):

65~66.

[8]侯集瑞,李 玉,图力古尔,等.紫外线诱导对药用真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24(6):20~24.[9]徐志祥,李 刚,李宝健.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2):

84~87.

[10]成亚利,朱宝成,李亮亮,等.金针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J ].食用菌学报,1995,2(3):61~64.

[11]梁枝荣,安沫平,通占元.香菇原生质体分离诱变育种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2):38~41.

[12]邵 伟,乐超银,李 玲,等.富硒香菇菌种原生质体诱变选育[J ].食用菌,2004,(2):12~13.

[13]李耀维,冯文新,张素梅.He -Ne 激光对金针菇SOD 高产株的诱变效应[J ].激光生物学报,2002,11

(4):283~286.

[14]边银丙,翁曼丽,孙 勇,等.香菇菌丝体太空诱变效应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1,8(3):6~10.

[15]贾建航,金德敏,边银丙,等.食用真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8,5(4):11~16.

[16]王丕武,于彦春,李 玉.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2,21(2):34~36.

[17]陆利霞,谷文英,丁霄霖.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J ].中国食用菌,2002,21(5):5~7.

[18]杨岱筠,张丕奇,郑美媛,等.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菌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分析[J ].食用菌学

报,1995,2(4):18~21.

[19]江玉姬,谢宝贵,吴文礼.金针菇的原生质体单核化[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1):44~47.

[20]闫培生,李桂舫,蒋家惠,等.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单核化特性的研究[J ].菌物系统,2001,20

(1):107~110.

[21]薛平海,宫 正,谢鲲鹏,等.灰树花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J ].食用菌,2004,26(1):13~15.

[22]张李阳,熊晓晖.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1,20(6):38~40.

[23]黄 萍,沈孝善.绿菇子实体菌株的原生质体分离及再生菌株的获得[J ].西南农业学报,2001,14(1):

91~95.

[24]王淑珍,高 雁,范 俊,等.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J ].食用菌,2002,24(3):6~8.

[25]彭卫红,肖在勤,郑林用,等.长根菇与鸡纵菌属间不对称融合后代特性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2,9

(1):1~5.

[26]梁枝荣,安沫平,通占天.凤尾菇和裂褶菌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研究[J ].菌物系统,2001,20(1):

111~115.

[27]肖在勤,谭 伟,彭卫红,等.金针菇与凤尾菇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8,5(1):

6~12.

[28]田 娟,李玉祥,李惠君.香菇金针菇远缘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检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6,19(3):63~69.

[29]王澄澈,梁枝荣.凤尾菇和香菇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J ].菌物系统,2000,19(3):413~415.

[30]王淑珍,白 晨,高 雁,等.松茸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 ].食用菌,2003,25(2):9~10.

[31]王淑珍,白 晨,范 俊,等.灵芝与糙皮侧耳原生质体融合子基因组RAPD 分析[J ].食用菌学报,

2003,10(1):1~5.

[32]贺建超,贺榆霞.木耳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3,22(5):16~17.

[33]王 镭,谭 琦,陈明杰,等.从DNA 水平上分析香菇不同菌株的遗传差异[J ].食用菌学报,1997,4

(4):21~24.

[34]朱朝辉,陈明杰,谭 琦,等.中国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交配型基因的遗传分析[J ].食用菌学报,2000,7

(3):1~5.

[35]代江红,林芳灿.香菇自然群体中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及其遗传联系[J ].菌物系统,2001,20(1):

100~106.

[36]董昌金,江 涓,姚占芳.RAPD 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J ].食用菌学报,2000,7

(1):1~7.

[37]李荣春.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4):444~450.

[38]辜运富,张小平,陈 强,等.双孢蘑菇种内多态性的AFL P 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3,16(4):

39~43.

7

63期 付立忠等: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86食 用 菌 学 报 12卷

[39]刘国振,刘振岳,贾建航,等.用RAPD方法对平菇,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研究[J].遗传,1995,

17(5):37~40.

[40]叶 明,潘迎捷,陈永萱,等.利用RAPD技术检测香菇双-单杂交后代[J].微生物学通报,2000,27

(4):283~286.

[41]谭 琦,杨建明,陈明杰,等.用RAPD技术对香菇非对称杂交后代遗传性状的分析[J].食用菌学报,

2001,8(2):10~14.

[42]曾 伟,宋思扬,陈 融,等.应用RAPD技术分析两个双孢蘑菇遗传家系[J].微生物学通报,2000,

27(2):132~134.

[43]吴学谦,李海波,魏海龙,等.SCAR分子标记技术在香菇菌株鉴定上的应用研究[J].菌物学报,

2005,24(2):259~266.

[44]Chen SC,Wei G,Buswell JA.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laccase from the edible straw

mushroom,V olvariella volvacea[J].Eur.J.Biochem,2004,271:318~328.

[45]Chen SC,Wei G,Buswell JA.Molecular cloning of a new laccase from the edible straw mushroom,

V olvariella volvacea:possible involvement in fruitbody development[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4, 230:171~176.

[46]Ding S J,Wei G,Buswell JA.Endoglucanase1from the the edible straw mushroom,V olvariella volvacea pu2

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cloning and expression[J].Eur.J.Biochem,2001,268:5687~5695.

[47]Zhang M,Xie W,Leung GSW,et al.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beta subunit of mito2

chondrial processing peptidase from the basidiomycete L entinula edodes[J].G ene,1998,206:23~27. [48]Ng WL,Ng TP,Kwan HS.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hydrophobin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during fruitbody development in L entinula edodes[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0,185:139~145.

[49]王春晖,喻初权,张志光.外源DNA片段导入草菇原生质体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1999,6(4):1~6.

[50]贾建航,刘振岳,泰丽芳,等.香菇DNA导入平菇原生质体及转化子鉴定研究[J].食用菌学报,1997,

4(4):5~10.

[51]燕克勤,朱宝成,赵会良,等.电击法介导的紫孢侧耳原生质体转化[J].生物工程学报,1996,12(1):

40~44.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Breeding T echnique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and the Prospect

FU Li2zhong1,2,WU Xue2qian1,2,WEI Hai2long1,2,

WU Qing2qi1,2,L I Hai2bo1,2,ZHAN G Xin2hua3,J IA Ya2ni4

(1Biotech Research Institute,Zhe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Hangzhou310023,China;

2Zhejiang Edible Fung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erving Center,

Lishui Edible Fung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3Liandu Agro2forestry Bureau of Lishui,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4Lishui Agricultural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study on breeding techniques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including artificial selection breeding,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crossbreeding,protoplast fusion and gene engineering breeding wa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research of germplasm resources,more at2 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breeding technique,such as crossbreeding,together with gene engineering breeding technique,such as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in the future.

K ey w ords:Edible fungus;Breeding technique;G ermplasm resource;Crossbreeding;DNA molecular marker;

G ene engineering breeding

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前景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刘力瑄 指导老师:方白玉 (韶关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阐述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还有发展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发展历史 前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仍停留在依靠自然条件,手工作 坊式生产的水平,虽然具有成本低廉,可因地制宜生产,但存在着产品只能季 节性生产,产量低,质量差,产品缺乏保鲜加工,产品货架期短,同时低产、低 效、资源浪费,与当今市场的要求及经济发展不相符。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果园机械除草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园机械除草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言 果园杂草对果树的危害有争水、耗养、诱发病虫、影响光照等。据统计,杂草造成的果树减产一般为10%~20%,草荒严重的果园,幼树不能适龄结果或结果后树势衰弱,寿命缩短,果小色差,病虫果率增加,果品质量下降,商品率低[1]。因此,在果树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有效地控制草害是保证果树健康生长,实现果品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 果园杂草的防除,应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条件、果园类型、果树的立地条件及果树本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综合使用各种除草手段。目前普遍采用的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生物除草、药剂除草、机械除草等。伴随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耕作技术、耕作条件升级改造,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普遍推广,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普遍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市场需求缺口大但相对占有率却不足,因此,机械除草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果园除草机的发展历史较短,几乎都是将农田、耕地使用的除草机经改制后用于果园除草。近些年,果园除草机械发展较快,相继试制了多种果园专用的动力除草机械,以及与拖拉机配套及使用的除草设

备,使果园除草由人力操作逐渐转向机械化操作,由化学除草逐步转向机械除草。本文将全面介绍果园除草设备与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 国内外机械除草装备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的除草机械诞生于150a前的欧美,是人力、畜力驱动的除草机械,主要用于庭园耕作。随着技术革新,L 型旋耕刀的成功研制,使旋耕机开始进行大田作业,此后的大部分除草机械是由其改制而成。美国的除草机械技术比较完善,机具品种齐全,性能可靠,且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保护性耕作除草机具,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运用作业要求。美国的JD970滚刀式除草耙,其滚切刀外缘的刀刃随着驱动会切断草根实现除草。加拿大的除草机除了适合不同的土壤之外主要是能够实现一机多用,不但可以机械除草还能实现化学抚育,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0 世纪初,日本引进欧洲除草技术并逐步研发出适合当地耕作要求的各式除草机械。日本的除草机械型号很多,有轻、中、重型之分。其工作部分使用尼龙除草丝、除草刀盘和圆锯盘可以满足不同高度枝条的除草需求。 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种植方式、土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

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发展现状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 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 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 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 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 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 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晚。20世纪30年代才从法国引进菌砖,开始科学方法的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是新兴产业,近十几年来,人们慢慢对食用菌有了认识,了解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 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在许多国家人们开始打来那个的工厂化的栽培菌类。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几年来,还发展了观赏 菌类、可食用菌类,还有利用菌类生产食品添加剂等等。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 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食用菌行业 中国国大地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我国食用菌有900多个品种。当今世界上畅销的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研究其基础应用技术某些方面有许多重大突破。我国食用菌产业有着鲜明的特色。 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的产业,较看重于社会效益,为其他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做 出了有益贡献。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综述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山西省广灵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广灵县食用菌产业在生产现状,、提升该区域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及保证该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山西广灵食用菌产业状况问题分析 1引言 食用菌的定义: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广义是指一切可以食用的真菌。狭义即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给人类食用的那些真菌。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据测算,1kg干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瘦肉,相当于3kg鸡蛋,相当于12kg牛奶。食用菌脂肪含量低,仅占干重的2~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糖等具有一定药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有些菌类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如,灵芝,子实体是很好的药材,能治神经衰弱,其孢子粉对癌症晚期病人延长生命具有很好的作用。又如,猴头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用猴头菌制成的“猴菇片”“胃乐欣”等药品,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很好疗效。还有猪苓,冬虫夏草等。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心肌梗塞,高血压具有很好作用,除此,还含有抗癌物质。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菌类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首选,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3],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4],是

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横空出世,这种管理理论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从此,人们的理性代替了传统经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之后,管理学的新观点、新研究就不断出现,这些理论与时俱进,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这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断进行完善。 发展一百多年的管理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过去的这些研究理论是财富,它不断发展的新理论更是财富,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的含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泰罗、法约尔、德鲁克、孔茨等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的定义,总体来说,管理学被分为广义和狭义,泰罗和孔茨提出的是广义的管理学,包括很多管理学科,涵盖对象很广泛,适用的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法约尔和德鲁克提出的则是狭义的管理学,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阐述。总之,管理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

理的管理科学,即一般管理学,它是一种基础学科。 管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五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它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管理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成就。 二、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管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体系,它们都各有特点,都为它们所处的时期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理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都互有借鉴,存在一定的联系,管理学的现状同过去相比,有一定的特色: (一)从目标上来说,管理学都是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改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目前,各个国家的管理学派都在寻找最佳的途径,通过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和论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学适用的领域展开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二)从管理方法上说,现在的管理学有显着的量化特征,决策

食用菌抗衰老研究进展

食用菌抗衰老研究进展 张智1,焦春伟2,胡惠萍1,潘鸿辉1* (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63; 2.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70) 摘要衰老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使用及其毒副作用,研究者已将研究重点转向中药和食药用菌。食药用菌具有天然、营养、健康和多功能的特性,其保健功效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关于其抗衰老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目前食药用菌抗衰老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关键词抗衰老;食药用菌;衰老 中图分类号Q94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021(2010)03-0078-04 Advance m ent on Ant-i Agi ng E fficacy of Edi ble and O ffici nal Fungi Z HANG Zhi1,JI A O Chun-w ei2,HU H u-i ping1,PAN H ong-hui1 (1.Guangd ong In st.ofM icrobiol.,Guangdong P rov.K ey L ab.of M icrobial Cu lt u re C oll.&App lic., Guangd ong Op e n L ab.of App l.M ic robiol.,Guangzhou510663;2.Yue w eiEd ible F ung i Tec hn ology Co.L t d.,G uangzhou510070,C hina) Ab strac t A g i ng has becom e one o f the hottest topics that dra w n people attention.T he research o f ant-i ag i ng m ed-i c i ne has been rap i d l y dev e l oped bo t h i n Chi na and abroad.M any researchers had turned t he ir f ocuses t he ir stud i es on Ch i nese trad iti ona lm edic i ne and ed i ble and offi c i nal fung i(EOF)because o f the w idespread use of che m ica l m ed-i c i nes an d t ox ic si d e e ffects.EO F has characteristics o f na t ura,l nutr iti on,hea lth and mu lt-i functi on and the research o f hea lth care e fficacy has been a roused ex tens i ve attenti on.S i nce t here are f ew repo rts about the an t-i ag i ng f uncti on o f E O F,research prog ress on ant-i ag i ng efficacy o f EO F w ere i n troduced in this artic l e. K eywords ant-i ag ing;EOF(ed i ble and offic i nal f ung i);ag i ng 近年来关于衰老的研究以及根据衰老的机制寻找高效的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药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衰老产生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国际上提出一系列衰老学说,包括自由基学说、线粒体DNA损伤学说、衰老端粒学说、免疫学说、内分泌学说等,为揭开衰老机制及开发抗衰老药物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些学说都各自获得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但至今仍不能全面解释衰老现象。伴随不同衰老假说的提出,各种抗衰老药物也大量涌现市场,目前食药用菌抗衰老药物已成为研究领域的新宠儿。食用菌是人类食药用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药用菌中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各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及生态环境中。食用菌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含有多种维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B080701065) 作者简介:张智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研究与开发。Te:l020-********,E-m ai:l z h angzh i2000@21cn.co m *通讯作者。T e:l020-********,E-m ai:l phhgan l an l v@yahoo.co https://www.doczj.com/doc/5f16436848.html, 收稿日期:2010-03-19;修回日期:2010-04-26 78微生物学杂志2010年5月第30卷第3期J OURNAL OF M ICRO BI O LOGY M ay2010V o.l30N o.3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

附3: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7年美国的汉姆菲特首次提出了液体菌种法生产蘑菇菌丝体。1958年,美国液体深层发酵专家J.Szuecs利用发酵罐成功培养出多种食用菌菌丝体。1960年在日本,固体食用菌菌种称之为“第一时代菌种”一直被广泛使用。直至1999年,日本一家大型菇厂首次采用了在可动发酵罐里培养食用菌菌种的韩国模式液体菌种系统,并称之为“第二时代菌种”。在中国第四届蘑菇节,日本起源生物技术株式会社的小林恭久先生着重介绍了还原型液体食用菌菌种,称之为“第三时代菌种”,它是把人工生产的还原型固体食用菌菌种块粉碎后用无菌水稀释而成的液体食用菌菌种,还原型固体菌种具有活力强,接种量大的特点,每1200mL菌种可扩接10000瓶。目前,日本一些大型杏鲍菇食用菌菌种中心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这一技术,并已经实用在杏鲍菇的生产上。在国内,1962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的陈聿美等对香菇、杏鲍菇、平菇、草菇等15种食用菌的深层培养进行研究。直至1987年,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庆尧等首次报道以液体食用菌菌种作为原种,合成颗粒或谷粒菌种作栽培种的蘑菇制种新工艺,整个制种工序历时仅23d~27d,比旧工艺快3倍~4倍。目前能用液体培养制种的食用菌有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猴头菇、黑木耳、平菇等。但由于液体食用菌菌种对生产工艺及技术条件要求高,多数试验停留在摇瓶培养阶段,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我国仍有相当多食用菌生产企业和个人采用传统固体菌种栽培模式。2009年,黄爱荣等利用全自动发酵罐对双孢蘑菇As2796液体食用菌菌种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扩增倍数的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活力进行了比较。2010年,沈敏等对杏鲍菇液体食用菌菌种进行研发工作,并将液体食用菌菌种成功应用在工厂化栽培中,实现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随着工业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组织食

食用菌发展状况与趋势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姓名 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11 级生物科学班 题目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成绩 日期 2013年12月5日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摘要:通过本学期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学习,我对食用菌这一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文回顾了人们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食用菌的重要作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历史现状优势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正文: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晋朝王嘉《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

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一定规模生产的有20种以上,年产20万吨以上的有13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产量居前9位的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滑菇。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种类不断增多,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鸡腿菇、灰树花、灵芝等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果品、深加工食品、药物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设计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着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1983年占12%,1990年展%,1994年占%,1997年占%,2002年占%,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万吨,泰国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万吨,1960年达到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桂明英等来源:中国食用菌,2006(5) 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食用菌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食用菌育种工作也成为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对食用菌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一、野生食用茵驯化育种 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是食用菌育种的重要内容.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绝大部分是由野生食用菌驯化而来的。例如:阿魏蘑的驯化工作.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于1983年开始的.当时曹玉清、牟川静、陈忠纯等在研究驯化分布于新疆托里地区的野生阿魏侧耳fP/eurotu~retainel时,对其形态特征、分类地位、氨基酸含量、生活条件(包括营养、pH值、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菌丝培养特征、驯化栽培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分离的野生菌株K001、K002与K005在培养特征上的差异。1986年他们又在新疆木垒采集到Kill标本.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K005、Klll在子实体外部形态与菌丝培养特征上与阿魏侧耳显著不同。经研究定名为阿魏侧耳托里变种[Pieurotus ervngii(DC.ex. Fr)0ueI.var.tuolie nsis Mou.n var]。他们1983年对 K001、K002、K005菌株驯化栽培中.发现在有无寄主植物阿魏根屑添加在培养基中的情况下.用棉籽壳、云杉木屑、麸皮等原料组成的培养基上都相继长出了子实体.阿魏侧耳及托里变种自此得到推广.首先在新疆开始人工栽培。已成为近年来大面积进行商业性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久炖不绵、清爽滑润、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投入市场后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引进和驯化栽培成功的食用菌已达80多个种。 二、孢子分离育种 单孢分离就是将采集到的孢子群单个分开培养,让其单独萌发成菌丝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曹裕汉通过对草菇有性分离选育种研究.表明草菇孢子分离菌株在菌丝形态、生长速率、产厚垣孢子能力、出菇、产量等性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在菌丝浓密、气生菌丝多、能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的菌株中选择到较高产量的菌株应用于生产.解决草菇生产上出现的菌种老化、退化问题:潘保华采用稀释镜检法对金针菇的6个品种.共计l 898个担孢子分离培养.结果检测出144个单孢结实菌株。这些菌株与其它非单孢结实菌株交配.筛选出6个强优组合。这种通过组织分离.而后经出菇或出耳试验,从中筛选出产量高、抗逆性强、遗传性状优良的菌株再进行扩大繁殖的育种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三、食用茵杂交育种 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单倍体交配实现基因重组。杂交育种通过选择适当的亲本进行交配.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菌株,具有一定的定向性.这种育种方法适用于异宗结合的食用菌。贺建超等以双孢蘑菇176和2796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子杂交育种,经过初筛、复筛和生产性试验.获得一株新的稳定的双孢蘑菇杂交高产菌株。该杂交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颜色白、朵形较大、菌肉肥厚、抗逆性较强等优点。许益财等选择生态、种性等差异较大的长白山野生香菇和栽培品种A3-3为亲本.采用平板稀释法进行单孢分离.单孢萌发及单核菌丝镜检、配对。从中选择优良组合“抚香一号”。该菌株符合育种目标,是一个产量高、菇形圆正、肉厚、内实、抗逆性强、耐高温、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可在北方作为更新换代的优良新品种:刘宇、陈文良等用杏鲍菇l号菌株和9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09.20%。 四、食用茵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人为利用某些理化因子诱导食用菌遗传因子发生突变.再从多种突变体中选出正突变菌株的方法。诱变育种是获得优良食用菌菌株的常用手段。目前来看对食用菌育种较为有效的理化因子包括60 co、紫外线、离子束、激光、X射线、超声波、快中子、亚硝酸、亚硝酸胍、氮芥、硫酸二乙酯等.研究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验条件及不同菌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诱变方法.在食用菌新菌种的选育工作中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生产规模大而不强 我国食用菌产业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5.8万吨增长到2017 年的3712万吨,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600多倍增长,食用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食用菌野生品种的驯化开发与加工产业规模大而不强,食用菌产业发展仍然有提升空间。 栽培品种持续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因此食用菌栽培品种亦丰富多样。目前已商业化规模栽培的品种有30多种,但是栽培规模达20万吨以上的仅有13 种。从生产规模来看,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是产量最大的几个食用菌品种,其产量约占全国食用菌产量的70%。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规模化栽培品种仍较为单一。随着人们对珍稀食用菌的青睐,以及一些名贵品种(如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持续增加,同时,一些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产业区域向西部扩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经济扶持力度加大,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由此,全国食用菌相关行业资源均向西部地区集中,食用菌产业区域也逐渐向西部地区扩展,推动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 产业链逐步完善

食用菌的产业链涵盖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个环节。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平衡,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我国食用菌产业链发展衔接不紧、分配不均,信息链不畅,物流不顺,产业整体效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系统、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得到不断提升,使得我国食用菌产业链逐步完善。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态环境 2003, 12(1): 96-101 https://www.doczj.com/doc/5f16436848.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5f16436848.html,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重点项目(2001BA5377)  作者简介:王光华(1966-),男,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从事环境微生物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E-mail: guanghuawang@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02-07-16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光华1,2,赵 英3,周德瑞1,杨 谦1  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3:黑龙江省科技推广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磷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在土壤中极易被固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因此对解磷菌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文章对解磷菌的种类、在土壤中的存在数量和生态分布、解磷作用机理、解磷菌剂的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论述了对解磷菌的研究意义及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解磷菌;生态分布;解磷机制  中图分类号:S154.3;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1-0096-06 磷是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磷是原生质的重要组分,高能磷酸键是能量的载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的生化过程都必须有磷参加。大气中没有磷素的气态化合物,因此土壤磷素的循环与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不一样,没有大气阶段。它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循环,主要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1]。  在未受干扰的生态系统中,磷素循环是封闭型的,进入植物体内的磷,大多来自植物残体中的磷的再循环,后者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产品被取走,以及由于地表径流和侵蚀的影响而使磷遭损失,因而磷素循环是开放型的。  土壤中的磷素是以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这两种状态存在。土壤中无机磷的含量约占全磷量的1/2 ̄1/3。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主要有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二种类型。原生矿物主要有磷灰石,其主要成分为钙氟磷灰石和氟氧磷灰石。次生矿物主要指化合态即沉淀态的磷酸盐,它可分为闭蓄态和非闭蓄态二种类型。闭蓄态磷指磷酸铁和磷酸铝被氧化铁胶膜所包蔽,其活性低,供磷能力弱。非闭蓄态磷酸盐包括磷酸铁、磷酸铝、磷酸三钙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的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来,供植物利用。  土壤中有机磷约占全磷量的1/2 ̄1/3,其中50%是磷酸肌醇(2% ̄50%)、磷脂(1%)、核酸(3%)和少量磷蛋白、磷酸糖。另外50%的一类在化学形态和性质上还不清楚[2]。土壤中的有机磷不能被植物 直接吸收,它们必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成可利用的无机态形式才能被利用。  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无机磷很低,一般只占全磷量的2% ̄3%。土壤中的有效磷和土壤中的全磷量往往并不相关,这就是说土壤全磷含量高时并不意味着磷素供应充足,而土壤全磷低时,则意味着土壤供磷不足。这是因为易溶性的磷肥施入土壤后,部分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另一部分与土壤组分发生反应后移出土壤液相,成为植物难利用的形态,这个过程称为磷的固定。磷的固定分为吸附和沉淀两大类。现代的研究者又将磷固定机制细化为物理吸附(physical absorption)、化学吸附(chemical absorption)、阴离子交换(anion exchange)、表面沉淀(surface precipitation)和独立固相沉淀(separate solid phase pre-cipitation)等形态[3]。土壤磷固定现象的存在,表明尽管土壤中磷全量很高,但可提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磷含量可能很低。  土壤磷素循环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1 解磷菌的种类  人们在20世纪初开始注意到微生物与土壤磷之间的关系。Sackett(1908)[4]发现一些难溶性的复合物施入土壤中,可以被作为磷源而应用,他们

新创企业资源拼凑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展望

■发展战略■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9期 新创企业资源撕奏研究现状与未来开究展望 荫刘露郭海 摘要:新创企业对推动新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成立时间短、合法性不足等原因,新创企业的资源缺乏 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突破资源约束也成为了现有学者关注的重点。而资源拼凑的引入则为这一问题 提供了解决思路。文章在现有文献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资源拼凑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结果变量,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 向,为新创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拼凑方法解决自身资源缺乏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兴经济;新创企业;资源拼凑 引言 作为推动新兴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新创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将 新创企业定义为成立时间在42个月以内的企业。相对于 成熟企业,新创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合法性不足、信息不 对称、绩效记录不完整等与生俱来的“新进入者缺陷”(Wiklund el al.,2010),以及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的高 额成本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 较大的挑战,在资源方面受到的约束也更为突出(于晓宇 等,2017)。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的获得意义重 大。资源基础观认为,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以及 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企业能够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自 身资源水平有限的新创企业而言,从外部获取多种资源的 过程,被普遍认为是其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业任 务或挑战(Zhang el al.,2010)。因为获得合适且足够的 资源不仅可使其追逐自身已识别到的机会,而且也有助于 培养其面对竞争时所需的生存、成长以及产生价值的能力 (Cai el al.,2014)。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新创企业可以通 过外在因素市场获得所需资源,例如利用财务资源购买资 源、通过战略联盟和社会网络关系获得资源,但由于新创 企业自身资源秉性的局限,单纯依靠外在方式获得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外在因素市场不可能为新创企业提供 所需的一切资源(Sirmon el al.,2007),因此如何利用内 部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从而为其所用成为了新创企业面临 的一个重要挑战。而资源拼凑这一概念的引入,则为新创 企业突破资源约束,实现企业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二、资源拼凑主要内容 1.概念和特点。学者Levi-Slrauss在1968年的人类学研究中,第一次提到了拼凑这一概念。他从思想上的拼凑 出发,探讨了人们怎样将原有的神话元素重新整合为新的 神话,同时也解释了物质层面的拼凑可以帮助人们将现有 资源整合起来,以解决问题。在管理学领域,最早将“拼凑”引入的学者是Baker和Nelson,在2005年的研究中,他们 通过对29家生活在资源约束环境下的小型新创企业多年 扎根研究发现院通过将手头现有物质、社会、制度资源的创 -64 -造性整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正式提出了资源拼 凑这一概念:通过对手头现有资源的创造性整合积极采取 行动来解决问题和迎接挑战。并指出它包含三个重要特 点:(1)积极采取行动:这意味着在不考虑自身资源障碍和 可能产生的结果情况下,资源拼凑会积极的采取行动来应 对挑战。采取资源拼凑的企业不等待所谓正确的资源出 现,不纠结徘徊于手头资源是否切实可行,认为“可以”要 比“应该”更重要;(2)资源拼凑依赖于手头资源,而不是捜 寻获取的资源,例如新创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物量投入、附 属技能、产业实践、法律规则以及社会网络等;(3)资源拼 凑要求企业从不同角度,来重新看待已有资源,在目前已 拥有资源的利用方式上进行重新的思考,可以看作是一种 创造性地再造行为。当其以一种创新方式进行组合时,这 些现有资源就会产生价值。在其他应用中重新定位现有资 源,而不是按照这些资源在人们脑海中的常规用途进行利 用。所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利用,是资源拼凑发挥 价值的核心(Senyard el al.,2014)。 2.具体类型。针对具体类型,学者依据不同划分标准 将资源拼凑进来了划分: 以拼凑频率和范围为依据,Baker和Nelson(2005)将资源拼凑进行并行型、选择型拼凑拆分。如果企业内部 利用通过多方面收集的现有零碎资源,同时的推进多个项 目,在这些项目之间进行相互强化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整 合,那么这种方式就是并行型拼凑;选择型拼凑则会对需 要资源的项目进行有选择性的放弃,不会同时开展多个项 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形式整合现有资源,也会对创业 机会进行选择,集中开发一个机会。 以拼凑资源的形态为依据,张建琦等(2015)将资源拼 凑分为物质和创意资源拼凑。前者是对有形资源学习和改 造的行为,被遗忘的、丢弃的以及单用途的有形资源转化 为有价值资源;后者则是对知识、信息、技巧、经验等无形 资源学习和改造的行为,通过将跨行业知识、非相关信息、自学技巧以及非相关经验进行重组,为其提供新服务、进 而获取新创意。 以拼凑内容为划分依据,赵兴庐等(2016)将资源拼凑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凌宏通1,宋 斌23,林群英3,李泰辉2,曾振基1 (1.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梅州 514071;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 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70;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 摘 要 富硒食用菌是一类有价值的药用/功能性食品。从食用菌的富硒特性、富硒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富硒;食用菌;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Q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7021(2008)04-0078-07 Advances i n Selen i u m2Enr i ched Ed i ble Fung i Study L ING Hong2t ong1,S ONG B in2,L IN Qun2ying3,L I Tai2hui2,ZENG Zhen2J i1 (1.M eizhou Inst.of M icrobiol.M eizhou514071;2.Guangdong Inst.of M icrobiol.Guangdong Prov.Key L ab.of M icrobial Cult.Collect.&Applict’n.Guangzhou510070;3.S.China B otanical Garden,Acad.S inica,Guangzhou510650) Abstract Seleniu m2enriched(SE)edible fungi were valuable officinal/functi onal f oods.SE characters of edible, nutriti onal compositi on,phar macol ogical activities,and the p r oducti on techniques of SE edible fungi were su 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Seleniu m2accumulati on;edible fungi;industrializati on 硒(Se)是人与动物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稀少和分散,主要以重金属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研究发现,硒具有维持人类机体抗病能力,保护眼组织、肌肤、心脏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重要功能,人体的贫血、冠心病、大骨节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都与人体内缺乏硒元素相关[1~3]。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硒摄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安全、高效的补硒保健品具有重要的意义[4]。目前,饮食中生物有机态硒元素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但要向动、植物中直接添加硒元素十分困难。相比之下,许多食用菌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及其他生理活性成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能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有较强的富硒能力,能够通过菌丝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转化,将无机硒结合到大分子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和多糖)上,转化为蛋白硒和多糖硒等有机形态的硒,从而弥补天然食用菌中的硒含量很低的缺点。因此,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发酵或培养出富硒食用菌产品,开发出成本低廉的有机硒制品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5]。本文对近年来食用菌富硒研究进行了回顾,旨在为今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1 食用菌的富硒能力 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富硒能力且富硒能力不同。尚德静等[6]通过研究金针菇F lamm ulina velutipes(Curtis)Singer、香菇L entinu ls edodes (Berk.)Pegler、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Bull.)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凌宏通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A06020222,E0520248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20101005,2005B20901027,2006B20201042) 3通讯作者 87微生物学杂志 2008年7月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 M I CROB I O LOGY July2008Vol.28No.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