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开发的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的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的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的三个阶段

油田开发的三个阶段

1

石油是怎么采出来的?

在石油界,通常把仅仅依靠岩石膨胀、边水驱动、重力、天然气膨胀等各种天然能量来采油的方法称为一次采油;把通过注气或注水提高油层压力的采油方法称为二次采油;把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变张力、注入热流体改变黏度,用这种物理、化学方法来驱替油层中不连续的和难开采原油的方法称为三次采油。

2

一次采油——让油自己喷出来

在一次采油阶段,在地层里沉睡了亿万年的石油可以依靠天然能量摆脱覆盖在它们之上的重重障碍,通过油井流到地面。

这种能量正是来源于覆盖在它们之上的岩石对其所处的地层和地层当中的流体所施加的重压。在上覆地层的重压下,岩石和流体中集聚了大量的弹性能量。

当油层通过油井与地面连通后,井口是低压而井底是高压。在这个压差的作用下,上覆地层就像挤海绵一样,将石

油从油层挤到油井中,并举升到地面。随着原油及天然气的不断产出,油层岩石及地层中流体的体积逐渐扩展,弹性能量也逐渐释放。

总有一天,当弹性能量不足以把流体举升上来时,地层中新的压力平衡慢慢建立起来,流体也不再流动,大量的石油会被滞留在地下。就像弹簧被压缩一样,开始弹力很强,随着弹簧体积扩展,弹力越来越弱,最终失去弹力。

它的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投产快,只要按照设计的生产井网钻井后,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注入设备,只靠油层自身的能量就可将原油采出地面。缺点是天然能量作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不能适应油田较高的采油速度及长期稳产的要求,最终采收率通常较低。

3

二次采油——用水把油顶出来

在二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向油层中注气或注水来提高油层压力,为地层中的岩石和流体补充弹性能量,使地层中岩石和流体新的压力平衡无法建立,地层流体可以始终流向油井,从而能够采出仅靠天然能量不能采出的石油。

但是,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注入流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途径流向油井,处于阻力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的石油将不能被驱替出来。有的原油在地下就像沥青一样,根本无法在地层这种多孔介质中流动。因此,二次采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是有限的。

油田注水开发的原理就是通过打注水井向油层注入水,在整个油层内建立起水压驱动方式,恢复和保持油层压力,从而减少钻井口数,提高采油速度,缩短油田开发的年限,

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由于注水工艺容易掌握,水源也比较容易得到,因此油田注水开发的方式迅速推广,成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注水开发从注水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超前注水、早期注水和晚期注水。

4

三次采油——靠科技把油洗出来

在三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变原油的黏度和对岩石的吸附性,可以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有聚合物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驱等。

聚合物驱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水溶性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增加水相黏度和降低水相渗透率,改善油水黏度比,从而扩大体积波及系数,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1972年我国开始在大庆油田开始进行聚合物驱试验,1990年又在中西部地区开始试验。大庆油田聚合物驱自1996年投入工业化应用以来,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稠油是一种性质较特殊的原油,其特点是沥青质与胶质含量高,因而原油黏度很高,在油层及井筒中流动困难、开采难度大。目前国内外稠油开采主要采用注蒸汽采油或火烧油层,又叫稠油热采。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目前,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油田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年,低渗透油田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发展和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出现一些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不但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而且影响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1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影响。 1.1油层孔喉的影响 影响低渗透油层开采根本原因是储层孔喉细小和比表面积大。低渗透油层平均孔隙直径为26~43μm;油层孔喉细小,半径中值只有0. 1~2. 0μm;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在2~20 m2/g之间;三者之间直接形成了渗透率低。 1.2渗流规律的影响 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特点,是不遵循达西定律的。低渗透油田主要表现非达西型渗流特征:表面分子力和贾敏效应作用强烈、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和原油边界层厚度大。渗流直线段的延长线与压力梯度轴的交点即为启动压力梯度,是不通过坐标原点而与压力梯度轴相交,由于渗透率越低,所以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1.3弹性能量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弹性能量除少数异常高压油田外,一般的油田弹性阶段采收率只有1% ~2%。弹性能量小主要是由于一般底、边水都不活跃,储层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引起的。在消耗天然能量方式开采条件下,弹性能量压力和产量下降快,是由于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油田产量急剧递减,使生产和管理都非常被动。1.4见注水效果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注水效果尤为重要。在井距280 m左右的条件下,注水效果需注水半年至一年时间才见效,见效后油井产量、压力相对稳定,但上升现象很不明显。有部分油田的注水井因注不进水转为间歇注水或被迫关井停注,从而影响开发效果。低渗透油层采油指数相当于高、中渗透油层的几十分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孤东采油厂新滩试采矿 裴书泉 摘要: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低渗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井网井距对低渗油田开发的影响,确定了低渗透油藏的开采原则,给出了经济极限和经济最佳井距的计算公式,总结了技术合理井距的多种方法。当技术合理井距大于经济极限井距时,应取技术合理井距,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出了合理井距,并分析了合理井距与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低渗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渗;井网;井距;渗流规律; 1引言 低渗透油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油区,具有丰富的储量资源。胜利油区从“六五”以来,平均每年新增探明低渗透储量1000~2000万吨。2003年上报探明储量为2325万吨(占2003年度上报探明地质储量的21%),成为胜利油田的重要的增储阵地之一。截至到2003年底为止,胜利油田低渗透油田共上报探明储量5.87×8 10t ,占胜利油田上报探明储量的13.3%。其中,已开发低渗透油田储量为4.11×8 10t ,占胜利油田已开发储量的11.37%。未开发低渗透油田储量为1.76×8 10t ,占胜利油田未开发储量的30%。胜利油区低渗藏具有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平面和纵向上非均质严重等不利因素,与国内其他油区的低渗透油藏相比,其开发效果相对较差。 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普遍的确定方法是,从水驱控制程度、原油最终采收率、采油速度、驱替压力梯度、有效渗透率与探测半径、类比、三维数值模拟以及动态分析等8个方面与井网密度之间的关系。 2低渗透油藏井距井网对开发的影响 2.1井距对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影响 众所周知,低渗透油层一般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必须缩小井距,加大井网密度,才能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使油井见到较好的注水效果。 不少低渗透油田采用以加密井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措施,改变了低产低效的被动局面,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根据地下实际情况,许多低渗透油田都需要缩小井距,加密井网。但过去油价偏低,都因经济效益而未能进行加密调整。现在油价已经开放,基本保持正常状态,为加大井网密度,改善和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当然,也不是说井距越小越好,密度越大越好,还是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以达到较高油层连通程度和水驱控制程度,较高的采收率和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原则。同时还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来,各油田都进行了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研究和测算。有关低渗透油田的资料数据如表2-1。长庆油田在编制安赛油田坪桥区开发方案时,根据新的价格和费用,对不同井网密度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做过初步计算:简单数据见表2-2和图2-1。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产水期,一般综合含水率在80%以上。以胜利油田为例,目前综合含水率超过90%.每年产生2亿多m3采出污水,但污水利用率仅为80%.大量的剩余污水无效回灌地层或外排,同时在低渗透油田开发、i采配聚用水、热采锅炉给水等方面每年还要消耗清水约2.0xl07m3。可见,开展好油田采出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将有效地缓解石油行业污水外排和清水消耗的矛盾,保证油田的持续发展。 1 油田采出水的构成与特性 油田采出水是伴随采油作业采出的经原油脱水分离后的含油污水。由于各油田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原油特性、采油方法、集输及分离条件.因而各油田采出水的水质和特性也不尽相同,但又有一定共性。 一一般油田采出水的主要组分包括以下几种: (1)固体悬浮物,粒径一般为l~100um,包括黏土颗粒、粉砂、细砂、各种腐蚀产物、垢等;(2)原油,采出水中一般含有1 000~2 000 mg/l 的原油,有些油田采出水含油质量浓度可达5 000 mg/l 以上;(3)溶解物质,主要包括溶解盐类(0.001um以下,如Ca2+、Mg2十、C1一等)和溶解气体(3xlO-4-5x10-4um,如溶解氧、硫化氢等);(4)微生物,常见的有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铁细菌等;(5)有机物成分,主要包括胶质沥青类、重质油、驱油剂、破乳剂、絮凝剂等。 总的来讲,各地油田采出水均具有水温较高、矿化度高、悬浮物含量高、离子组分复杂、有机物多样的特点。 2 油田采出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将采出水处理后回注地层。不但可以节省淡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由于采出水具有水温高、矿化度较高、与地层配伍性好等特点有利于驱油,所以将油田采出水处理后回注采油是各油田采出水的主要出路。目前国内用于回注的油田采出水处理一般以《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1994)作为指导.主要控制指标为油、悬浮物及悬浮物的粒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传统的“老三套”工艺对采油污水进行处理.即以“混凝一沉降一过滤”为基础.再辅以阻垢、缓蚀、杀菌或生化法处理、吸附法、膜分离等,从而使采油污水达到回注标准。 2.1 油田采出水中油的去除 油田采出水中油的存在状态大体可分为4类:悬浮油和分散油的含量在90%以上,漂浮在污水表面或以微小油珠形态悬浮于水中,油珠粒径为l0~150um;乳化油约占5%~8%,以极小微粒油珠状态稳定地形成乳化液,油珠粒径为O.01~10um;约有2% 5%的油在水中以溶解态存在。 研究发现注水中的油滴和固体颗粒的共同作用是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堵塞地层孔隙和喉道。减小地层渗透率,采出水中乳化油对地层的损害形式是吸附和贾敏效应。 2.1.1 悬浮油和分散油的去除 (1)重力分离法。重力分离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分离的方法。重力除油的主要设备有横向流除油器、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聚集型油水分离器、立式除油罐和斜板式隔油池等。新出现的密置波纹板除油器能除去最小粒径为40 um的油珠。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技术是将重力分离和聚结分离结合于一体的新型油水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结构紧凑等优点。 (2)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使装有采油污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颗粒和污水的质量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相对密度大的水受到较大的离心作用被甩到外侧,相对密度小的油珠则被留在内侧并聚结成大的油珠而上浮,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的设备是水力旋流器,能去除粒径在10~15 um 以上的油珠. (3)粗粒化法。粗粒化法是利用油一水两相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含油废水通过装有粗粒化材料的装置,水中油分在润湿聚结、碰撞聚结、截留、附着等过程的作用下,油珠由小变大。从而得到去除。该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分散油,只有聚结作用,没有破乳功能。其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粗粒化材料有亲油性材料、亲水性材料以及石英砂、煤粒等无机材料。该法具有体积小、运行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缺点是易堵塞。

油田发展面临

油田发展面临“四重”:一是大庆的地位重。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党和国家始终对油田发展高度关注、寄予厚望。二是历史的荣誉重。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所走过的历程、所做出的贡献、所创造的水平、所孕育的精神,令人无比尊重和崇敬。三是肩负的责任重。国家的石油战略安全,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都要求大庆油田发挥好支柱骨干作用。四是发展的任务重。走过5 0年的发展历程,油田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当代大庆人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油田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资源接替的问题。油田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原油稳油田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资源接替的问题。油田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产、天然气上产的需要,实现储量有序接替、储采基本平衡,困难多、任务重。二是稳产效益的问题。目前长垣主力油田三次采油成本较高,外围低品位储量动用难度大,在保持原油稳产的同时,把投入降下来、效益提上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优化结构的问题。油田部分企业业务交叉、资源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资产创效能力不强,经营比较困难,需要加大优化调整的力度。四是经济质量的问题。油田很多业务经营规模比较大,收入产值也很高,但利润空间却很小,核心是经济运行质量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五是发展空间的问题。油田队伍大、人员多、负担重,有些业务尚未实现自我发展的战略转型,外部市场的规模与效益有待提升,必须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支撑点。 油田发展具备“六大优势”:一是有完整的业务体系。油田现有业务几乎涉及石油行业的各个领域,拥有整体协同、一体化运作的产业链条,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业务支撑。二是有一定的资源储备。目前大庆探区石油探明率为48%,天然气探明率不到15%,具备较为广阔的勘探前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田剩余可采储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三是有系统配套的领先技术。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特别是以精细挖潜为主的水驱配套技术、以聚合物开采为主的化学驱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正在研究攻关的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技术,还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四是有享誉中外的大庆品牌。长期以来,大庆油田以辉煌的业绩、一流的水平和过硬的实力,在国内外赢得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形象,成为油田今后发展的巨大无形资产。五是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油田各级党组织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员工队伍素质过硬,以及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始终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六是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兄弟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都为油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永续辉煌的奋斗目标 “珍惜荣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永续辉煌”,是大庆油田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当代大庆人面向未来的使命与宣言。 “永续辉煌”的基本内涵是,搞好“三个建设”,做到“四个保持”,打造“八个大庆”。 三个建设: ——建设一个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分阶段持续稳产,在国家能源布局中始终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 0万吨以上,全面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工程技术、装备制造、油田化工和科技创新“五大基地”。本世纪中叶、油田开发100周年之际,本土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2500万吨,让

油田开发的三大矛盾

油田开发的三大矛盾 层间矛盾: 1、层间矛盾的表现形式 ①在笼统注水采油过程中,由于各汕层渗透率、连通情况不同,使各层在开采上出现差异:高渗透层开采的好,中低渗透层开采的差。 在注水井端,高渗透层吸水能力髙,低渗透层吸水能力低,由于水淹区对水流动阻力大幅度减小,水的相渗透率增大,水在高渗透层越跑越快,与低渗透层相比,形成单层突进。 在采油井端,髙渗透层出油能力强,中低渗透层常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汕井内髙渗透层见水后,流动压力上升,干拢中低渗透层,甚至使个别层停产或倒灌。同时髙渗透层水淹后形成高压层,成为水流的有利通道,也降低了注入水的利用效率。 ②注水井分层配水,油井笼统开采的条件下,控制了高渗透层注水强度,加强了中低渗透层的注水强度,注水井内层间矛盾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地层系数的差别和注入水在平而上分配不均匀,油井内高渗透层仍然出油多,见水快,中低渗透层不能发挥作用。 ③在分层注水、分层采油条件下,在大范I丙内层间矛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局部问题上仍有所表现:如由于注采措施不当(注采强度的确左、井下水咀的选择)使各层段工作不协调: 由于工艺原因,层段不能划分过细,在层段内部各层之间的矛盾:由于某些小层地层变化大, 油水井层段不能对应,甚至弹性开采等。 2、层间矛盾的表达方法 单层突进系数=小层(或层段)的最大采油(或注水)强度/全井平均采油(或注水)强度:这种表示方法可以衡量某时刻间矛盾的调整水平。 或单层突进系数=小层(或层段)的单位厚度的累计采油(或注水)量/全井平均单位厚度累计采油(或注水)量: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在某一时间各层开采效果的差别。 3、层间矛盾的分析内容 ①分析单层突进油层的特点(水淹及岀水规律),以及对其他汕层的开拢程度: ②分析不同开采阶段层间矛盾的变化特点: ③对比不同注水方式、不同开发层系,层间矛盾的特点; ④检查分层注水,分层采油措施对层间矛盾的改善程度。 平而矛盾: 1、平而矛盾的表现形式 ①油层在平面上的非均质性,使油层平而上水淹程度和开采效果相差较大。 在注水井端,注入水沿髙渗透带局部突进和对低渗透区的绕流,使髙渗透区水淹程度髙,开采效果好,低渗透区水淹程度差,开采效果不好,油水井前缘形成犬牙交错,参差不齐的形状,水淹区和死油区交叉分布,高压区、低压区同时出现。 在采汕井端,注入水推进的速度不同,造成同一井组中同一油层各方向的油井见效、见水、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规律上出现的差别。 ②造成平而矛盾的几种因素 在注水井排上,注水井转注时间不同,水线在平面上不均匀推进。注水井排两侧层系、井网、投产时间、开井排数不同,油井生产状况不同,对注水强度要求不同。 井网不完善地区或好油层的低渗透区,储量动用差。 2、平而矛盾的表达方式 ①扫汕而积系数=在井组内油层的水淹而积/井组内油层的控制而积 扫油面积系数小,说明平而矛盾严重。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发展趋势 1 前 言 在中国特有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具有储层物性较差的特点,相应发育了丰富的低渗透油气资源。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中国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发技术攻关和创新,中国的低渗透资源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形成了国际一流的低渗透开发配套技术系列。在中国油气产量构成中低渗透产量的比例逐步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低丰度、低压、低产“三低”特点,其有效开发难度很大。低渗储层中油气富集区,特别是裂缝发育带和相对高产区带的识别评价、开发方案优化、钻采工艺、储层改造、油井产量、开采成本、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等技术经济问题,制约着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和高效开发。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 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有注水保持地层能量、压裂改造油层和注气等,储层地质研究和保护油层措施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小井眼技术、水平井、多分支井技术和CO2泡沫酸化压裂新技术应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少井高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 2.1 低渗透的概念 严格来讲,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是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之为致密储层。而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

油田开发知识问答

1.石油工业的上游和下游工程各包含哪几方面? 石油工业上游(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游(石油天然气的集输和储运)下游(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分上下游的就上游(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的集输和储运) 2.试简述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特征、性质和分类。 开采石油时,只有气体被称为天然气,而其中呈粘稠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才被称为石油。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称为“烃”),但具体成分不同。石油的主要成分烃类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石油是一种液态的、可燃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在地下形成并贮集于各种孔隙、缝隙岩石中的称之为天然石油,也叫原油;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来的可燃液体,称之为人造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烃类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等。通常将含甲烷高于90%的称为干气,含甲烷低于90%的称为湿气。 3.试述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石油地质勘探的方法有:重力勘探、地震勘探、电磁法、卫星遥感等方法,主要的是地震勘探,地震波动力学和几何地震学是地震勘探的两大支柱理论,地震勘探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的地质情况。在地面某处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用专门的仪器可记录这些波,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如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处理,能较准确地测定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地层的岩性,勘探含油气构造甚至直接找油,勘探煤田、盐岩矿床。 4.试述石油钻井的主要过程和作用。 石油钻井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 一定直径的孔眼,一直达到地下油气层的工作。钻井的主要过程有: 1.定井位 2.道路勘察 3.基础施工 4.安装井架(塔型井架) 5.搬家 6.安装设备 7.一次开钻 8.二次开钻 9.钻进 10.起钻 11.换钻头 12.下钻 13.完井电测 14.下套管固井 根据所钻井的分类不一样其作用也不同: 基准井:在区域普查阶段,为了了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油气情况、验证物探成果而钻的井。 剖面井:是为了研究地层岩性、岩相变化,为寻找含油气构造而钻的井。 参数井:为了解区域构造,提供岩石物性参数而钻的井。 构造井:为了了解地质构造特征、验证物探成果,并编制地下某一标准层的构造图。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分析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分析 摘要:我国作为石油消耗大国,承担着巨大的油田开采压力,其中,低渗透油 田的开采难度尤为艰难,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尽可能的建立出一套属于自身的开采 工艺,并不断将其完善,从而加大开采力度,提高开采效率,解决日益增长的石 油资源需求所带来的的石油危机。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油田开发;开采技术;开采难点;渗透规律 前言: 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高强度的开采会大幅加重现有的石油危机,面对 巨大的市场需求,石油行业正面临着较为艰巨的行业挑战。但我国在近年来探得 的低渗透油田越来越多,并且储量较为丰富,给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基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技术难度大,地理位置复杂等因素,要加快制定针对 性的开采方案来为石油开采做出贡献。 1.优先选择石油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区进行开发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反观我国目前已经检测到的石油资源,有三 分之二都来自于低渗透油田,这就表明在现阶段我国需要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的石 油资源的开采来应对目前的石油资源的巨大需求。但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分布相对 比较分散,并且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技术型问题,需要 大力克服,例如:相较于别的国家而言,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开采起步稍晚,由于 低渗透油田的特性,开采难度本身就比较大,开采过程会发生哪些未知情况也不 容易受到具体的控制,设备相对也不是很完善等等。要想通过开采低渗透油田来 缓解目前的市场需求压力,就需要优先挑选一些石油资源储备丰富、油层发育程 度较高的区域作为开采对象,组织一批在普通油田已具备熟练开采技术的技术人 员组建新型开采团队,通过观察已选择的低渗透油田对象来总结并掌握它的油水 变化规律,帮助开采的技术工人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在设备的使用上分 享已有的先进经验,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帮助开发团队拓展石油开发的 规模。 2.引进先进的注水技术 基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随着开采的深入还会伴随出 现原油产量下降、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再加上相较于普通油田而言的弹性能量 更小,内部的渗流阻力较大,底水不活跃的特性,在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过程中, 对于注水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注水技术又是低渗透油田开发项目中的最为重要 的重点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着石油开采的质量和开采的效率。基于低渗透油田的 弹性能量较小,在注水过程中容易出现地层压力的骤降使得注水过程停止的问题,达不到注水的目的。我国当前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需要大力引入并利用先进 的注水技术来解决注水过程中会出现的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注水井进行排液 处理,接着检查低渗透油田是否存在裂缝,工作人员可以在油田的地层挖出裂缝,通过这道裂缝向低渗透油田进行注水,并且,在注水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注 采比,适当提高注采比以保持压力的平衡。如果选择好要进行开采工作的低渗透 油田后发现此块低渗透油田的弹性能量较高,就可以大大降低开采难度,只需要 通过天然的能量进行开采操作,保障开采出来的石油是弹性无水的,大大提高低 渗透油田的采收率。 3.优化压裂技术,合理运用射孔技术以及井网部署 低渗透油田地开采工作中,压裂技术是必备基础技术,石油企业需要对其现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2019年精选文档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0 引言 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为致密储层[1-3] 。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气田。目前低渗透储层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砂质碳酸岩、灰岩、白云岩以及白垩等,但主要以致密砂岩储层为主。 低渗透油田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低渗透油层连续性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井距过大,水驱控制程度低; 2)储层渗透低,流度低,孔隙喉道半径小,存在“启动生产压差现象”,渗流阻力和压力消耗特别大; 3)低渗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 4)储量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自然产能低,压裂投产后产量递减较快,无稳产期。 低渗透油气田与高渗油气田相比,其储层特性、伤害机理、流动规

律不仅仅是量的变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在开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①油藏表征准确度差,渗流机理尚未研究清楚;②对油层伤害的敏感度强;③储层能量低,单井产量低;④基质中的油难以开采。归结起来是成本、效益和风险问题。 1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1.1油气藏表征技术 油藏表征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以至预测的技术。现代油藏表征技术是国外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等生产优化的最主要技术。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目前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油气藏表征主要包括野外露头天然裂缝描述技术、成像与常规测井裂缝描述、储层生产动态测试资料表征、三维地震、四维地震、井间地震和井间电磁波等油气藏表征、三维可视化、综合地质研究技术。油藏描述技术是对油气藏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预测是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主要技术。由于决策的内容不同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也不同描述内容和精度有差别。对进入中后期开发的老油田以确定剩余油分布为目的的油气藏描述必须通过集成化的精细表征提供准确的剩余油分布状况指导油气田调整挖潜改善开发效果。 1.2低渗油藏钻井技术包括气体钻井、雾化钻井、泡沫钻井和欠 平衡钻井技术等。 欠平衡钻井亦称为欠平衡压力钻井这一概念早在20 世纪初就已提出但是直至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井控技术和井控设备出现才使防止井喷成为可能这种钻井技术也得以发展和应用。在美国和加拿大欠平衡钻井已经成为钻井技术发展的热点并越来越多地与水平井、多分支井及小井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隔层:是指厚度较大,渗透性较差的一种夹层,在注水开发中对流体具有隔绝能力。 夹层:是指油层之间或有效厚度之间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可分为层间夹层和层内夹层。 * :是指层间或有效厚度段之间的不渗透或低渗透不够有效厚度标准的夹层,其中的Ⅰ、Ⅱ类型夹层往往能够起到纵向遮挡作用。 套补距:是指最末一根套管法兰短接上平面到钻盘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数值上套补距等于油补距加上四通高。当遇有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时,套补距与油补距相等。 方补心:也叫补心高差,是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至套管四通上平面的距离。 水泥帽:固井时,从井口往下40米这段的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用水泥封固,这段水泥封固段叫水泥帽。 水泥塞:固井后,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称为水泥塞。 :指钻井过程中,实际钻遇某一地层的井数与总井数的百分比。 钻遇的该层厚度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称为单层平均厚度。 水驱控制程度:是指可以受到注水效果的那部分储量所占该套井网总储量的百分比,或指与水井连通厚度占该套井网总厚度的百分比。 油层动用程度:指受到注水波及的油层厚度占该层系油层总厚度的百分比,或指在当前分层测试手段下出油厚度的百分比。 注采强度:注水强度与采油强度的统称。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采液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液量。 采油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注采比:油田注入剂的(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月(年)注采比:月(年)度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累积注采比: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体积亏空:即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地下体积的差值。 年(累积)亏空:即年(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的差值。

低渗透油田开发资料

目录 一、国内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1) 二、低渗透油田地质特点有哪些? (6) 三、朝阳沟油田目前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 (9) 四、提高采收率原理是什么?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有哪些? 其提高采收率机理是什么? (17) 五、外围难采储量如何经济有效动用? 要实现经济有效动用需要哪些技术攻关? (23) 六、如何搞好技术创新与应用,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 (26) 七、低渗透油田(朝阳沟油田)注水开发技术方法? (32) 八、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内容及成果应用有哪几个方面? (37) 九、多学科油藏研究? (41) 十、油藏评价的方法(模式)有哪些?主要应用的技术? (42) 十一、“百井工程”的内容以及在零散、复杂、规摸小的 油藏评价中的作用? (44) 十二、水驱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有哪些? (45) 十三、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有哪些?哪些具有应用潜力 (48) 十四、油田开发合理采油速度、合理储采比受哪些因素,如何界定? (51) 十五、油田开发合理注水压力、合理注采比是如何界定? (53) 十六、区块分类治理的原则、思路和目标? (54) 十七、油田分几个开发阶段,不同阶段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55) 十八、如何确定注水开发中技术调控指标? (57) 十九、裂缝对低渗透油田的利弊? (58) 二十、低渗透油田怎样进行合理井网部署? (59) 二十一、如何进行低效井治理? (60)

一、国内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1、低渗透油田的划分 世界上对低渗透油田并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石油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制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50×10-3μm2,油井一般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产量太低,需采取压裂措施提高生产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0×10-3μm2,一般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必须采取较大型的压裂改造和其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投入工业开发;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0×10-3μm2,油层非常致密,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基本没有自然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 2、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动用情况 2004年,我国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52.1×108t,动用的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约26.0×108t,动用程度为50%。从我国每年提交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看,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9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9989×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27.1%。1990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1214×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45.9%;1995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30796×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72.7%,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大约三分之二为低渗透油层储量。可见,今后低渗透难采储量的开发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如何经济有效做好难采储量的评价、动用和开发理论技术的研究是我们攻关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从我国近些年来对低渗透油田的研究和开发水平看,有了较大的进展和提高, - 1 -

油田主要开发指标计算

、产油量:日产油量;年产油量. 表示油田实际产量地大小,有日产油量、月产油量、年产油量等. 日产油(液)水平:指月产油(液)与当月日历天数地比值,.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地指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日产油(液能)力:指月产油(液)量与实际生产天数地比值,. 平均单井日产油(液)水平:指油田日产油(液)水平与当月油井开井数地比值.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一天以上并有一定油气产量地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折算年产油量=日产油量*或=月产油量* 、含水率. 含水率:指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地比值. 包括单井含水率、综合含水率、见水井平均含水率等 、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地地质储量地含水上升百分数(公式推导). 含水上升速度: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幅度. 、采油(液)速度、采出程度. 采油(液)速度:指所产油(液)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 折算采油速度:用于计算当月地采油速度,是衡量当月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当月平均日产油水平*)动用地质储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出程度:是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反映油田储量地采出情况. 、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所增加地日产(液、水)油量.表示油井生产能力地大小.=日产油量(静压流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 :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 、比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地日产油(液、水)量.表示每米有效厚度地日产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地日产油量. 、产量递减,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 产量递减:指单位时间地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百分数.其大小反映了油田稳产形势地好坏. 递减幅度:是表示油田产量下降速度地一个指标,指下一阶段产量与上一阶段产量相比地百分数.如下月产量与上月产量之比叫月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月未地日产量与上月未地日产量相比叫日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年年产量与上年年产量之比叫年产量递减幅度.=*,式中:递减幅度;: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综合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采取增产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递减率大说明产量下降快. 、综合生产油气比 综合生产油气比:指每采出吨原油伴随产生出地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月产气量(方)月产油量(吨).月产气量不包括气井地产气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油计量系统误差 原油计量系统误差:指井口产油量与核实产量之差与井口产量之比. 、注水量: 单位时间内往油层中注入水量地多少,有日注水量、月注水量、年注水量、累注量等.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地日注水量. 、注采比 注采比:指注主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在下体积之比,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分为月注采比、累积注采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注采比=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 、地下亏空 地下亏空: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亏空=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 、吸水指数: 单位压差下地日注水量=日注水量(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 、地层系数:油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地积. 、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地比值. 、流度:有效渗透率与地下流体粘度地比值. 、流度比:不同流体地流度比值 、油水粘度比:地下原油粘度与水地粘度地比值. 、水驱指数:指每采出吨油在地下地存水量,指数越大表示采出吨油需要地注水量越多.=(累注水量累产水量)累产油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存水率:保存在地下地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地比值. =(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水淹厚度系数: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地百分数.它表示油层在纵向上水淹程度,其大小反映驱油状况地好坏,层内矛盾地大小.=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扫油面积:注水开发时,井组某单层被水淹地面积与井组控制地该层面积地比值. 、单层突井系数:多油层井内渗透率最高地油层地渗透率与全井射开厚度地权衡平均渗透率地比值,它反映层间矛盾地大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水驱油效率:被水淹层体积内采出地油量与原始含油量地比值,表示水洗油地程度. 、平面突进系数: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地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反映平面渗透性地差异.越大则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越小,最终采收率也越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

低渗透油田开发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 摘要 随着勘探技术与油层改造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部署,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量的开发己成为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潜力,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而低渗透油田或特(超)低渗透油田的储量比较丰富,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不可忽视,而研究低渗透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采方案,开发技术有重大的意义,针对特低渗透油层流体渗流是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以及油层具有弹一塑性形变等特点,在长期的合理开发方式探索过程中,油田提出了一种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注水开发模式,即超前注水。 关键字: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注水参数; 第一章前言 1.1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陆上低渗透油藏的探明地质储量约为52.14?108t占全部探明地质储量的26.1%。我国已经动用的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为26.66?108t,占全部已动用储量的25.5%。可见低渗透油田或特低渗透油田的储量比较丰富,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而根据勘探趋势,低渗透储层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低渗透储层的产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不可忽视,而研究低渗透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采方案,开发技术有重大的意义。 超前注水,它是根据非达西流提出的改善这类储层开发效果的一项技术,对今后未动用的低渗油藏储量的有效开发和油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超前注水开发方式可以合理的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的压力,使油井能够长期保

持较高的地层能量和旺盛的生产能力,产量递减从而明显减小,同时该开发方式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同时抑制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而且通过超前注水还可防止原油物性变差,从而导致渗流条件的变差,有效地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的畅通,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 1.2低(特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发展现状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是世界石油关注的大问题,它关系着原油产量和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世界石油开发历史中,由于水具有价廉、供应量充足、驱油效率高等特点,世界上绝大多数油田都把注水开发方式作为驱替地层原油、维持地层压力、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首选措施,目前世界油气田每天的注水量达数千万立方米,前苏联有260个油田采用注水开采,英国、加拿大90%的石油是通过注水采出的。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注水开发仍将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以及开发指标的研究很少,国内主要有长庆、大庆、吉林、新疆等低渗透油田己经开展了超前注水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初步形成了超前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1.3超前注水机理分析 1.3.1 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 研究认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后,油层孔隙度将会减小,裂缝闭合,渗透率降低。试验表明,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下降,再恢复地层压力,渗透率只能恢复到原来的60%~80%。超前注水能提高并保持地层压力,可避免渗透率变差。 低渗透油藏开发时,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以下时,地层原油开始脱气,地层原油脱气产生了两种影响:一是地层原油的粘度、密度都将增大,体积系数减小,增大了原油的渗流阻力;二是因低渗透油层中部分孔喉半径很小,部分脱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p 纯梁采油厂所管油田处东营凹陷边缘,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储层岩型复杂,渗透率差异大,尤其是纯化、梁家楼主力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地下矛盾日益激化,原油自然递减幅度加大,产量曾一度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其中:梁家楼油田1971年投入开发,自1991年开始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近年来,针对梁家楼油田不同区块存在的问题及开发中暴露出的不同矛盾,突出科技在原油稳产与上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依靠科技寻找储量,深挖老油田上产潜力。新区按照“新老结合、深浅兼顾、抓整拾零”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约束反演、储层综合分析评价等技术成果,保持储采平衡,为实现稳产和上产奠定了物质基础。老区借助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精细油藏研究,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变换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 1、剩余油分布规律与产能影响因素 1.1 剩余油分布规律 (1)局部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各主力油层剩余油细分到小层后,油砂体分布零散,注采系统不完善,注采井网不能很好地控制全部含油砂体,注水有效率低。因此,各主力油层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井网注水波及不到的区域。(2)裂缝影响局部水淹区域。受应力方向和裂缝展布方向影响,部分主力小层发生局部水淹,注入水以点状向周围推进,总体上北东-南西向更容易发生水淹,(3)各主力小层剩余油集中在边角地带。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区域。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由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差异及水驱开发不均衡的矛盾各小层间采出程度差异大,主力小层虽然动用程度大,其地质储量大,剩余可采储量也比较大。 1.2 产能影响因素 (1)各开发单元渗透率低,天然能量弱,产量递减快,注水后递减速度减缓,可见到明显效果。(2)开发期内含水上升率的高低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 (3)利用相渗曲线推算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规律,认为随含水上升无因次采油指数下降快,低含水期为该块的主要采油期,要尽量延长无水、低含水采油期,以提高采收率。(4)弹性开发阶段地层能量下降比较快,注水开发后,油藏压力传导慢,造成油井受效慢,压力逐年下降,水井压力不断提高。(5)随注水时间的增加,启动压力相应增加,且渗透率低,压力扩散慢;注水初期注入水利用率较低,随着注采井网逐渐完善,注入水利用率提高。 2、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1 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采调配

学习资料:大庆油田开发“五个不等于”潜力认识观

从“精细注水”看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 编者按:大庆油田的“五个不等于”潜力认识观:油田高含水不等于每口井都高含水,油井高含水不等于每个层都高含水,油层高含水不等于每个部位、每个方向都高含水,地质工作精细不等于认清了地下所有潜力,开发调整精细不等于每个区块、每口井和每个层都已调整到位。 从会战时期的“注水三年,水淹一半”到如今的特高含水期、“水淹至脖”,大庆油田的开发一直在与水较量。 目前,大庆油田综合含水率达91%以上。含水量达90%以上的油田,被石油专家形容为人被淹过了脖子,岌岌可危。按照水驱油田的一般开发规律,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超过50%就将进入产量递减期。目前,大庆油田喇萨杏等主力油田的可采储量采出度高达80%以上,且剩余油分布复杂,水驱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像抓原油产量一样抓注水,像重视原油产量一样重视注水,使精细注水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离不开精细水驱。 水驱如何精细“逆袭” 水中找油、水中捞油,以“控递减、控含水”为核心,大庆油田提出“四个精细”,即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注采关系调整、精细注水系统挖潜和精细日常生产管理,进一步增加水驱动用程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从而使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 “四个精细”中的精细油藏描述,有助于擦亮看清地下的眼睛。精细油藏描述掌控地下的精细程度好比医学检查从“B超”发展到“核磁”。利用精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能精准地找到剩余油在哪里、有多少。 以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模拟为主要手段的多学科油藏研究,使大庆油田对剩余油描述精度超过80%,技术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分层注水为例,传统的模拟只能模拟笼统注水,分层注水要设置大量虚拟井,模拟不准确。目前,大庆油田实现了多层砂岩油田分层注水模拟功能,大大提高了模拟精度。 利器在手。2013年,大庆油田水驱油藏模拟已在长垣150个区块应用,占长垣面积的86.2%,同时,在外围油田45个区块实施,覆盖外围油田面积的34.8%。 哪些油井要转成水井,需要一个层系一个层系对比,既要考虑增油效果,又要考虑成本等因素。2013年,大庆油田推进注采系统调整,精心编制调整方案,规模调整8个区块,实施转注、补孔、补钻等配套措施1768口井,工作量是2012年的1.3倍。调整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提高近5个百分点,多向连通比例提高近11个百分点。 注水,重在注好水、注够水。如果注水不当,会造成“旱涝不均”,有的层段让水给“撑着”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