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辽宁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整理)辽宁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整理)辽宁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整理)辽宁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辽宁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1981---201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005年第二十七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目录

精品文档

1、吉粳88 精品文档

品种来源:吉林省农科院于1999年以奥羽346号母本,以长白9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48天左右,属中早熟品种。苗期幼苗健壮,分蘖力较强,株高95~100厘米,分蘖力中等,半紧穗,每穗粒数130 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0.8~22.5g,颖壳黄白色,有间短芒。

糙米率85.1%、精米率77.1%、整精米率75.3%、粒长4.5mm、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14%、垩白度1.6%、透明度1、碱消值7.0、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4.8%、蛋白质7.9%,米质中等。中感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13公斤,比对照铁粳5号增产10.81%。200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2.58公斤,比对照铁粳5号增产18.47%。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350克,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3-4苗。每亩施氮肥料60公斤,磷肥10公斤,钾肥15公斤。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的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2、元丰6号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96年以旱72号母本,以沈农129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0天左右,属中早熟品种。苗期幼苗健壮,分蘖力中等,其株高100厘米,主茎15-16片叶,半散穗,每穗粒数120 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g,有稀短芒。

精品文档

糙米率83.1%、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9.9%、粒长5.2mm,籽粒长宽比1.9、垩白粒率25%、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7.3%、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较优。中感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3-2004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08公斤,比对照铁粳5号增产9.12%。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10公斤,比对照铁粳5号增产11.69%。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350克,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3-4苗。每亩施氮肥65公斤,磷肥10公斤,钾肥15公斤。出穗前5-7天喷DT杀菌剂,防稻曲病,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的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3、苏粳2号

品种来源:沈阳市苏家屯区示范农场辽于1993年以(91-44×秋光)F1为母本,辽粳244为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5天,属中熟品种,幼苗叶片上冲,叶色浓绿,株高104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主茎15片叶,半紧穗,穗长16.8厘米,每穗125.9粒,结实率89.0%,颖壳黄褐色,无芒,千粒重25.6g。

糙米率83.2%,精米率74.9%,整精米率69.6%,粒长4.9,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15%,垩白度2.3%,透明度2,胶稠度63mm,直链淀粉17.1%,蛋白质含量8.7%, 米质优。中感穗颈瘟。

精品文档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5.28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9.13%。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亩产656.96 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12.34%。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30×13.3厘米,每穴3-4苗。一般亩施硫铵60公斤,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锌肥2

公斤。6月末至7月初,注意防治二化螟,在齐穗后用富士一号或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4、千重浪1号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96年以沈农265为母本,以沈农971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6天,属中熟品种。秧苗叶片宽窄适中,挺直厚实,浓淡适中,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主茎16片叶,穗长17厘米,每穗着粒132粒以上,结实率89%,颖壳黄白色,偶有稀短芒。千粒重25.4g。

糙米率82.8%,精米率75%,整精米率68.1%,粒长4.8mm,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9%,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17.4%,蛋白质7.9%,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79公斤,比对照辽盐16增产6.51%。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5.96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10.46%。精品文档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进行严格浸种消毒,4月初播种,每平方米播干籽200克左右,5月上旬插秧为宜。行株距9×5寸,每穴3~4苗。亩施标氮60~65公斤,磷酸二铵7.5~10公斤,钾肥7.5~10公斤。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6月中旬和出穗前3~5天,喷施稻丰灵防治二化螟、稻曲病和纹枯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5、沈稻8号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94年以辽947为母本,珍优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8天左右,属中熟品种,秧苗矮壮,叶片竖立,叶色深绿;株高10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能力强,主茎15片叶,半直立穗型,穗长穗长16~20厘米,每穗着粒100~120粒,结实率90%,颖尖黄白色,千粒重25g。

糙米率83.6%,精米率76.7%,整精米率68.8%,粒长4.8mm,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17.2%,蛋白质7.7%,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21公斤,比对照辽盐16增产7.13%;200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53公斤,比对照辽盐16增产9.70%。

栽培技术要点:旱育苗,在4月上旬育苗,一般在5月中旬至5月末插秧。插秧密度以30×13.3厘米或30×16.6厘米,每穴3—4株为宜。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N,纯磷2~3公斤,纯钾3~4公斤。注意对稻水象甲、二化螟等虫害注意防治。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精品文档

6、盐粳98

品种来源: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5年以盐粳31为母本,盐粳196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5天,属中熟品种,秧苗矮壮,叶片宽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株高94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主茎15片叶,紧穗型,穗长15.2

厘米,每穗119粒,结实率91.5%,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5g。

糙米率83.3%,精米率76.0%,整精米率70.5%,粒长4.7?L,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18%,垩白度2.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6?L,直链淀粉17.1%,蛋白质含量8.2%,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3-2004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26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3.92%。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亩产621.70 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6.31%。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用浸种灵消毒,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行穴距要求30x16.5厘米,每穴栽4-5苗,亩施氮肥60公斤,磷肥10公斤,钾肥10公斤。6月末至7月初,注意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螟虫及稻曲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7、富禾66

品种来源: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北水稻所于1995年以辽粳294为母本,开21号为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精品文档

特征特性:生育期156天,属中熟品种,幼苗健壮,叶片上冲,叶色浓绿,株高99.3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主茎14-15片叶,半直立穗型,每穗122.7粒,结实率84.1%,穗长16-18厘米,无芒,千粒重22.2g。

糙米率83.5%,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7.9%,籽粒籽粒长宽比2.0,垩白粒率20%,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7.0,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16.8%,蛋白质8.4%,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93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8.70%。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亩产651.76 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11.45%。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用浸种灵消毒,4月上旬播种,采用纯旱育秧,播种量每平方米不超过150克,5月中旬插秧,行穴距要求30x16.5-20厘米,每穴栽2-3苗,全生育期亩施标准氮肥(硫铵)60-65公斤,二铵10-12.5公斤,钾肥10公斤。6月末至7月初,用稻丰灵防治二化螟和纹枯病;出穗前7-10天,用络铵铜或DT

杀菌剂防治稻曲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8、铁粳8号

品种来源:铁岭农科院于1996年以营8433为母本,铁9664为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精品文档

特征特性:生育期153天,属中熟品种,幼苗叶片上冲,叶色浓绿,株高10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主茎16片叶,半散穗,每穗100-110粒,结实率86.7%,中短芒,黄颖尖,千粒重27g。

糙米率83.5%,精米率76.2%,整精米率70.3%。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透明度1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16.9%,蛋白质8.6%,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51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7.36%。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亩产641.58 公斤,比对照品种辽盐16增产9.71%。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用浸种灵消毒,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行穴距要求30x16.5厘米,每穴栽3-4苗。亩施标55~60公斤左右,基肥亩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6月末至7月初,注意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螟虫及稻曲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

9、盐粳188

品种来源: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5年以盐粳196/盐粳32F1为母本,以辽粳294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61天,属中晚熟品种。秧苗矮壮,叶片竖立,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株高105.9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主茎16片叶,紧穗型,穗长16.1厘米,平均每穗着粒121.3个,结实率90.7%,千粒重25.1g。

精品文档

糙米率83.1%,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7.40%,粒长4.7?L,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8%,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91?L,直链淀粉含量19.0%,蛋白质含量7.9%,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65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11.34%。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46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12.73%。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200克,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30×13.3厘米或30×16.6厘米,每穴3—4株为宜。亩施氮肥70公斤,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相配合,并增施硅肥和锌肥。对稻瘟病、稻水象甲、二化螟等病虫害要注意防治。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10、辽星10号

品种来源: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0年以聚合亲本88-328(辽粳326/辽选180)为母本,以辽盐2号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8-160天,属中晚熟品种。苗期叶色浓绿,叶片挺直,株高95-10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主茎16片叶,半松散穗型,穗长15-18厘米,每穗成粒110-130粒,千粒重25.1g,颖壳黄白,有稀短芒。

糙米率82.9%,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5.3%,粒长5.1mm,籽粒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10%,垩白度0.9%,透明度1级,碱硝值7.0,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18.4%,蛋白质8.0%,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99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5.39%。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97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8.85%。精品文档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干籽150-200g, 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以9×4寸,每穴插3-4苗。总施肥量(以硫铵计算)每亩55-60公斤,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7月上、中旬用稻丰灵防治二化螟1-2次,出穗前5-7D喷DT杀菌剂或络铵铜一次,以防稻曲病发生。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11、沈农2100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96年以沈农265为母本,以9500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61天,属中晚熟品种。苗期叶色浓绿,叶片挺直,株高10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主茎16片叶,半松散穗型,穗长19厘米,每穗成粒130粒,千粒重25.5g,颖壳黄白,偶有稀短芒。

糙米率83.3%,精米率75.6%,整精米率69.8%,粒长4.8mm,籽粒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10%,垩白度1.0%,透明度1级,碱硝值7.0,胶稠度56mm,直链淀粉18.0%,蛋白质7.9%,米质优。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3-2004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76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5.11%。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03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5.06%。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干籽200g,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9×5寸,每穴插3-4苗。每亩施标氮55-60公斤,二铵7.5~10公斤,钾肥7.5~10公斤。分蘖盛期喷施杀虫双或稻丰灵防治二化螟,破口前2~3天喷施稻丰灵等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精品文档

12、田丰202

品种来源: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1998年从M163品系中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63天,属中晚熟品种。秧苗粗壮、挺拔,叶片宽厚,根系发达,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主茎16片叶,半紧穗型,穗长17厘米,平均每穗着粒134.9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5g。

糙米率83.6%,精米率74.2%,整精米率67.5%,粒长5.0mm,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8%,垩白度1.4%,碱消值7.0,透明度1级,胶稠度88mm,直链淀粉含量17.3%,蛋白质含量8.8%,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13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5.58%。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88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6.41%。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以插秧密度以30×16.5-20厘米,每穴3—4株为宜。亩施氮肥60~8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硅钙肥15-25公斤,注意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等虫害。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13、沈稻9号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1998年以越光为母本,以辽粳294为父本杂交后代系选而成。

精品文档

特征特性:生育期160天左右,属中晚熟组合。幼苗粗壮、色浓绿,株高110厘米,分蘖力中等偏强,主茎15~16片叶,半直立穗型,穗长17~20厘米,每穗粒数100~12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5g。

糙米率83.2%,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7.5%,粒长4.9mm,籽粒籽粒长宽比1.7,垩白粒率8%,垩白度0.9%,透明度1级,碱硝值7.0,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17.3%,蛋白质8.6%,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30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4.4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631. 87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9.18% 。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严格消毒,4月中旬前播种,普通旱育苗每平方米150~200g,盘育每盘60~80g。5月中旬插秧,插秧规格30×13.3~16.7,穴插3株。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N,纯磷2~3公斤,纯钾3~4公斤。预防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14、千重浪2号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96年以沈农1578为母本,以9500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61天,属中晚熟品种。苗期叶色浓绿,叶片挺直,株高10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主茎16片叶,半直立大穗型,穗长18.5厘米,每穗成粒150粒,结实率89%,千粒重26g,颖壳黄白色,无芒。

精品文档

糙米率84.0%,精米率76.0%,整精米率68.8%,粒长5.1mm,籽粒长宽比1.9,垩白粒率7%,垩白度1.0%,透明度1级,碱硝值7.0,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17.8%,蛋白质7.6%。米质优。中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9.89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7.45%。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99公斤,比对照辽粳294增产6.26%。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干籽200g。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以9×6寸为宜,每穴插3-4苗。每亩施标氮60公斤,二铵7.5~10公斤,钾肥7.5~10公斤。破口前2~3天喷施稻丰灵等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齐穗后喷施富士1号或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15、丹粳10号

品种来源:丹东农科院水稻试验站于1997年以旱55为母本,以繁4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71天左右,属晚熟品种。幼苗茁壮,根系发达,株高106.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主茎16片叶,散穗型,穗长18.3厘米,每穗总粒数90.6粒,结实率93.0%,千粒重23.9g。

糙米率83.6%,精米率76.8%,整精米率75.5%,粒长4.8mm,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2.0%,垩白度0.2%,透明度2,碱消值7.0,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5.2%,蛋白质含量8.4%,米质优。抗穗颈瘟。

精品文档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近年来,重庆市水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品质佳、产量高、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质水稻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目前,江津区水稻的年均种植面积在4.5万hm2以上,其中优质稻的占比超过6 成,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1-2] 。然而,全区水稻品种依然存在乱、杂等问题,阻碍了当地优质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试验结合江津地区实际,于2014—2015年在江津区德感镇开展了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推广的水稻品种,为保障全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安排在德感街道办事处三河村刘 家社曹德伟、郭显发承包地的水稻田进行。试验地块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海拔高度为250m地势平坦,交 通便利,灌溉配套设施完善,前茬作物为油菜,平均产量水平为 3000kg/hm2。取田间0?20cm的土壤进行测定,养分含量:有机质3.80%、全氮1.53%、碱解氮92.32mg/kg、有效磷25.25mg/kg、速效钾72.35mg/kg , pH 值6.23。 1.2试验材料 1.2.1供试品种试验选择的水稻品种有13个,分别为Y两优1号(湖南隆平高种业XX公司)、深两优5814 (湖南亚华种 子XX 公司)、宜香2115(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香

1108(四川省正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宜香725(四川 国豪种业XX公司)、□优725 (四川国豪种业XX公司)、F优498(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万优66(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T 优663 (重庆大爱种业XX公司)、渝香203 (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丰两优六号(合肥丰乐种业XX公司)、Q优5 号(重庆市种子公司)、□优838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1.2.2试验肥料及农药试验过程中用到的肥料包括优质有 机肥、尿素(含纯N46%生产单位为贵州兴义化工总厂)、磷肥(含 P2O512%生产单位为柳州鹿寨中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钾肥(含k2O 60%,生产单位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48%复合 肥(16-16-16 );用到的病虫草害药剂包括虫草一次清、杀虫单、富力库等[3-4] 。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了13 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优838作为对照品种(CK。为了增加试验的科学性,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随机排列,各重复之间设一定宽度的走道,以便于田间管理。小区面积为20m2(5论4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5] 。 1.4试验方法采用塑料软盘育秧(561 孔)。3月8日将不 同水稻种子播下,每穴播种2 粒,待苗达到壮秧标准(4 月18 日左 右)即可移栽。施入48頰合肥300?420kg/hm2作为底肥。 在水稻移栽后7d 左右秧苗即可返青,为了对稻田中的的螟虫以及杂草等进行防治,可施入适量的虫草一次清,7 月中旬当地水稻上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发生较为严重,施入杀虫单900g/hm2+富力库

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

2011年第4期新品种 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 孙朋孙妍赵加生徐士清叶世超 (江苏省灌南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灌南222500) 中稻1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连云港市农科院于2006年以中粳1319为母本、中粳连96-1×中粳8415的F1为父本,经连续7代复合杂交,联合育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6),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申请号为20080138.4;公告号为CNA004595E)。 1特征特性 1.1植物学性状中稻1号幼苗矮壮,苗势较强,芽鞘、叶鞘呈绿色,叶片色淡绿;茎、秆长度中,分蘖力中等偏强,低节位分蘖多;5个伸长节间,茎秆较粗壮,茎秆基部包茎节,叶鞘较厚,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上部3张功能叶较挺,受光姿态好;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整齐度较好,熟期转色好,穗长度中等,穗伸出度较好,穗型半直立;落粒性良好,粒色金黄,后期熟色好。 1.2农艺性状、品质及抗性中稻1号全生育期153.5d,主要农艺性状区试综合表现为:每667m2有效穗21.9万,株高104.4cm,每穗总粒数156粒,结实率90.4%,千粒重27.1g。抗性表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 4.3,穗茎瘟损失率最高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 5.4%,黑条矮缩病极轻。米质表现:整精米率62%,垩白率45%,垩白度4.2%,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0.5mm。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抗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1.3穗粒结构协调、适应性广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22万左右,成穗率75%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56粒,实粒数为141粒,结实率90.4%。中稻1号为国审品种,分蘖力强,后期灌浆快,转色好,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 2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试,平均667m2产量为631.6kg,较对照9优418增产4.3%,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试,平均产量652.8kg,较对照9优418增产5%,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7.5kg,较对照9优418增产0.9%。 2008-2010年在连云港市及苏北、鲁南、河南、安徽适宜地区40余个县区种植,平均每667m2产700kg 以上,其中在东海种植的3.33hm2超高产栽培攻关田单产达811.2kg/667m2。2010年灌南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安排新品种品比试验及展示,在12个参试品种中,中稻1号列参试品种第1位,实产783.4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85%。 3配套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中稻1号作为单季稻,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每667m2播量25~30kg,旱育秧播量35~40kg,肥力低的秧田可适量多播。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3.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d,每667m2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基本苗70000左右,迟栽田块每穴3~4苗,浅栽匀插。抛秧田应做到田平、土熟、肥足、水层薄,人工补稀,留出操作行。 3.3节水灌溉,平衡施肥本着“前足、中稳、后补”原则,每667m2用纯N25kg左右,基肥60%,分蘖肥20%,穗粒肥20%。基肥要足,以有机肥为主,搭配P、K 肥,提倡秸秆还田;分蘖肥适当加重,栽后7d立苗后,结合施用除草剂每667m2施尿素10kg,7d后再施尿素15kg;早施穗肥,避免贪青迟熟。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667m2不超过30万,成穗22万~23万,孕穗至扬花期浅水勤灌,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前7d左右断水,不能脱水过早。 3.4防治病虫,保证丰收播前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整个生育期间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秧田期集中防治稻蓟马、飞虱及蚜虫,本田期重点防治一、二代三化螟及三、四代稻纵卷叶螟、飞虱等,并加强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和丰产丰收。 (收稿日期:2011-02-21) 68

水稻新品种“楚粳27 号”示范试验

水稻新品种“楚粳27 号”示范试验 作者:董倩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7期 董倩 (易门县乡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易门 651100) 摘要:为了选出适宜易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加快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结果表明“楚粳27号”综合性好,适应当地推广。 关键词:“楚粳27号”品种;示范;产量;面积 随着城乡建设占地、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粮经争地矛盾突出,水稻单产基数高,提高单产难度大;原主栽品种“合系39号”因种植年限长、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和产量降低、抗病性减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为加快推进易门县水稻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水稻新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合系39号”和“楚粳27号”。 1.2 试验示范方法 1.2.1 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 坚持边试验边示范,多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应用,严格按农业试验程序进行观察、田间测产、统计计算、验收和评价。 1.2.2 实施样板带动,促进新品种应用推广(表1) 2017年举办6.78 hm2的水稻丰产样板,对样板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按好、中、差长势进行抽样,实收水稻品种“楚粳27号” 5户面积0.325 hm2,实收总产334 8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7140 kg ;实收水稻品种“合系39”2户0.15 hm2,实收总产 14 54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6 330 kg,水稻品种“楚粳27号”比“合系39”每公顷增产粮食810 kg,增12.80%。参加验收的领导、专家、群众一致认为“楚粳27号”具有高产、食味好,高抗稻瘟病、生育期和落粒性适中等优良性状,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1.3 试验过程 1.3.1 开展科技培训

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和示范方案

农技种函〔2011〕106号 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和示范 方案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站(局): 为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加快育种科研成果转化,决定2011年继续在水稻主产区组织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品种要求 近几年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品种,以当地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作对照。 二、地点选择和管理要求 展示点和示范点均要求安排在交通便利,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均匀的地块。展示品种应安排在同一田块种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可根据展示田大小和展示品种数量多少而定,不设重复。每个示范点同一品种要求相对连片集中。田间管理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同时探索总结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三、标志牌设置 每个展示点和示范点均要在显著位置设置规格为 3.0米×

2.0米的标志牌,标志牌上的内容按附件3,全生育期放置。展示点的每个品种小区要设置1个品种标示牌,标示对应品种的名称、品种类型、选育单位等。 四、方案落实要求 各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局)要协调各展示、示范承担单位落实田块、种子等有关事宜,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在适宜时期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观摩,以达到广泛宣传、引导农民种植水稻新品种的目的。展示、示范工作结束后,各省种子管理站(局)要做好工作总结。 附件:1.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安排表 2.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安排表 3.2011年国家水稻品种展示示范标志牌式样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 2 —

附件1: 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安排表 — 3 —

— 4 —

— 5 —

介绍三个优良水稻新品种等

介绍三个优良水稻新品种等 一、杂交早稻“eK优4号” 特征特性: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株高9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强,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21.9万,每穗总粒数120粒,结实率87%,千粒重29克,熟期转色好。谷粒大粒型,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好。在江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一般667平方米产550公斤。 栽培要点:3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28天。667平方米插基本苗8万。 二、杂交晚稻“T优832” 特征特性:2009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95厘米,株叶形态好,分蘖力较强,667平方米有效穗23万,每穗总粒数136粒,结实率85%,千粒重24克。米质优,整精米率70%,直链淀粉含量18%,米饭口感佳,食味好。抗性强,一般667平方米产500公斤,栽培要点:6月中下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25天以内。667平方米插基本苗10万。

三、优质晚稻品种“野丰占” 特征特性:最新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晚稻新品种。在江西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桩株较矮,株叶形态好,叶片短直,茎秆坚韧,抗倒性强,抗病虫性强。株高92厘米,每穗总粒数138粒,结实率93%,千粒重16.8克。后期熟色好,谷粒饱满,米质优,无腹白,米粒晶莹,米饭软滑可口,一般667平方米产500公斤。 栽培要点:6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2公斤,秧龄25天以内。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幼穗分化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江西省吉水县农业局黄文安邮编:331600 吉水县水田农技站黄斌吉水县丁江农技站罗冬根吉水县白水农技站王飞)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CH608” “CH608”向日葵幼茎绿色,苗期长势旺,株高208,85厘米,整齐度好,茎粗2 88厘米,花盘平展、直径2(),98厘米,单盘子实重129,52克。子仁率47,%,结实率7()33%。子粒长锥形,灰底白边,粒长2 39厘米、宽0 99厘米,百粒重1 5,01克,子实蛋白含量为1 551%。从出苗至成熟102~105天,属中早熟品种。高耐菌核病,抗褐斑病,抗螟虫,抗旱,耐瘠薄,较耐盐碱。(吉林省通榆县种子

2016年水稻新品种展示总结

2016年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总结(品种概况部分) 一、参试品种及面积 展示品种主要有一季杂交稻:甬优4901、Ⅱ优371、隆两优华占、深两优5814、宝两优6号、正香优217、K优52、甬优7050;早熟晚粳:嘉优5号、镇稻18、镇糯19、武运粳29、富粳1号、秀水414、宣粳糯1号;中熟中粳:上农粳2号、泗稻12、武运粳27、光灿1号,共19个品种,每个品种0.5-1亩不等,展示区总面积14.81亩。 示范品种主要有晚粳:“镇稻18” 14.73亩、“镇糯19” 21.6亩、“武运粳29” 11.81亩、“富粳1号” 20.49亩、“宣粳糯1号”21亩、“上农粳2号” 22.8亩,共6个品种,示范区总面积112.43亩。 二、实施概况 (一)栽培方式:育秧栽培,展示品种采用旱育稀植培育壮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示范品种采用工厂化育秧,秧龄控制在15-18天。5月10-6月4号播种,其中展示品种根据生育期分三批次分别是中籼5月10日、晚粳5月19日、中熟中粳6月4日播种,示范品种播期5月25日。播种结束后,用55%敌克松WP1000倍液消毒,防治立枯病、青枯病,亩用旱秧净EC100-150ml兑水30-40kg喷雾封闭杂草。四个播期品种秧苗分别于6月8日、6月17日、6月30日、6月12日进行移栽 (二)大田管理:播种前3-5天施苗床基肥,亩施25%苗床复合肥60kg;移栽前3天每亩施大田基肥,亩施51%三元复合肥55kg。一季杂交稻分两次追肥,6月22日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7.7kg,氯化钾6kg;8月2日亩施尿素2kg,氯化钾2kg。早熟晚粳和中熟中粳均在7月12日一次追肥,前者亩施尿素13.8kg,氯化钾7kg,后者亩施尿素11kg,氯化钾5.7kg。期间适时针对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进行专项防治。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产量:参试品种实收亩产幅度496.3—746.7千克。其中

200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试验

2007年农作物(水稻)新品种展示 核心基地项目试验总结 200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项目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共同主持,广西区种子总站和玉林市农业局承担,玉林市种子管理站和陆川县农业局具体实施。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点与规 (一)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建立在陆川县温泉镇官田村。基地面种150亩,设置展示区3个,试验区2个,参展企业28家,参试参展品种103个,其中超级稻品种展示20个,新品种展示27个,玉林市新选育(苗头)品种12个,新品种试验13个,引种试验31个。 参试参展品种: 1、超级稻展示品种20个:准两优527、Y两优527、D优527、协优527、金优527、Q优6号、特优航1号、II优7954、II优航1号、两优倍九、一丰8号,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中浙优1号、天(丰)优998、天(丰)优12 2、桂农占、II优7号、II优602。 2、新品种展示27个:天(丰)优122、新两优6号、D优202、桂农占、准两优1202、768A/36004、特优67 3、特优388、

泸优578、两优638、特优5058、特优9846、粤优735、扬两优6号、特优679、特优837、宜香707、培杂软香、特优858、青优998、特优795、谷优527、谷优3119、裕香3530、宜香99E-4、天(丰)优998、特优986。 3、玉林市新育成(苗头)品种展示12个:特优541、特优590、特优588、容优588、特优199、特优362、特优玉1号、十优玉1号、特优986、优I 4635、天优96、里优6602。 4、新品种试验13个:桂两优2号、准两优油占、4378A/629、特优819、特优1259、特优3189、特优969、特优玉1号、特优1102、禾丰优3号、G优2A/R716、茂杂29、特优359,对照品种特优63。 5、引种试验31个,其中:初试品种22个,复试品种9个。初试品种有:两优03 6、宜香优305、金优18、两优航2号、宜优673、优杂航七、特优716、苯两优9号、特优898、皖两优16、中浙优2号、全优52 7、协青早优11、农华优80 8、特优158、中优177、红泰优996、深两优5814、沪优5648、C两优87、宜香优158、科优21;复试产品是:粤杂206、培杂62 9、皖稻153、华优广抗占、天丰优084、D优130、神农326、宜香10号、华两优1206。引种试验全部以代号安排进行试验,初试为小区,代号1-22号,复试为大区,代号1-9号。 二、管理工作与栽培技术措施 (一)管理工作。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xx种子总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种子事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种子科研育种已向多元化发展,农作物育种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出发,2004年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在培育和广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分布,相对集中,突出优势作物和重点地区,因地制宜,组织新良种和种子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促进品种更新更换,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项目资金计划安排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计划安排210万元。其中: 1、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198.0万元。含水稻、玉米、甘蔗、大豆、西瓜、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正常开展费用12.0万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包括水稻、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水稻、玉米、甘蔗、西瓜、大豆、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水稻、玉米、甘蔗品种生产试验等。 (2)组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开展相关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3)广泛引进新品种,建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建立水稻、玉米、马铃薯、西瓜四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召开全区性水稻、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现场考察会议等。

(4)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描述工作。建立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标准描述种植基地。 (三)项目布局 见附表 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试验的人工、农资、田租等补助,没有土建工程,具体开支如下: (一)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补助198.0万元 1、水稻、玉米、甘蔗新品种筛选试验3万元。 2、水稻、玉米、大豆、西瓜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54.0万元。 3、马铃薯、红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筛选20万元。 4、水稻、玉米、西瓜、甘蔗等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21万元。 (二)水稻、玉米、西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12万元。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1)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品种依据。据统计,2004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品种658个参加试验示范,其中水稻品种293个、玉米品种273个、西瓜品种43个、大豆品种11个、花生11个、红薯17个、甘蔗10个。 (2)通过试验示范,带动面上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并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实施新品种试验示范,带动面上新品种的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300万亩,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200万亩。水稻品种按亩增25公斤计,新增稻谷7500万公斤;玉米品种按亩增30公斤计,新增玉米6000万公斤。

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实施方案

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实施方案 及经费安排计划 为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帮助农民选择良种、应用良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开展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现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我省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主体增多,投入增加,新品种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我省每年选育或引进水稻新品种约600个,通过审定品种约40个。新品种数量的增加,丰富了品种类型,繁荣了市场供应,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是,由于新品种数量太多,加之原有的以县为单位划分种子市场的格局被打破,建立了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过去农民购种仅听县种子公司一家的品种推介,现在面对近百家种子公司的宣传推介,增加了选购种子盲目性和难度。一批优良新品种由于没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致使优良特性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出现因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减产减收。以品种展示为切入点,加大主导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指导农民选择良种、应用良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

的基础作用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一是可以筛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二是农民通过这种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方式,选用良种良法;三是可以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避免生产上的种植风险;四是为全国二期种子工程启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总体要求、挖掘品种增产潜力,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米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品种展示为切入点,筛选适应不同区域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种植习惯的主导品种,以良种推介为突破口,发布宣传主导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培育良种示范户,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协同推进,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三、目标任务 通过品种展示和良种推介,品种年更换率达20%以上,到2015年良种科技贡献率提高到45%以上,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80%以上,水稻单产、总产、米质、效益明显提高。 四、项目管理单位 (一)主管单位 江西省财政厅责任人:毛祖逊 江西省农业厅责任人:张忠平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 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种子事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种子科研育种已向多元化发展,农作物育种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出发,2004年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在培育和广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分布,相对集中,突出优势作物和重点地区,因地制宜,组织新良种和种子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促进品种更新更换,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项目资金计划安排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计划安排210万元。其中: 1、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198.0万 元。含水稻、玉米、甘蔗、大豆、西瓜、花生、 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正常开展费用12.0万 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

包括水稻、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水稻、玉米、甘蔗、西瓜、大豆、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水稻、玉米、甘蔗品种生产试验等。 (2)组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开展相关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3)广泛引进新品种,建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建立水稻、玉米、马铃薯、西瓜四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召开全区性水稻、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现场考察会议等。 (4)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描述工作。建立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标准描述种植基地。 (三)项目布局 见附表 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试验的人工、农资、田租等补助,没有土建工程,具体开支如下:(一)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补助198.0万元 1、水稻、玉米、甘蔗新品种筛选试验3万元。 2、水稻、玉米、大豆、西瓜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54.0万元。 3、马铃薯、红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筛选20万元。 4、水稻、玉米、西瓜、甘蔗等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21万元。 (二)水稻、玉米、西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12万元。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2009年01月13日星期二下午 03:36 注:本文仅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望广大朋友充分结合本地区气候、栽培等条件,适当引种 一、水稻审定标准 抗病(稻瘟病)、耐冷标准 稻瘟病叶、穗瘟:自然感病<5级接种鉴定<7级? ?耐冷:空壳率<35% 省审品种品质分析标准 国家1级优质米:?出糙率≥81%,整精米率≥66%,垩白粒率≤10%,垩白度≤1%,直链淀粉(干基)15—18%,胶稠度≥80mm食味品质≥90分。 ?国家2级优质米:出糙率≥79%,整精米率≥64%,垩白粒率≤20%,垩白度≤3%,直链淀粉(干基)15—19%,胶稠度≥70mm食味品质≥80分。 ?国家3级优质米:出糙率≥77%,整精米率≥62%,垩白粒率≤30%,垩白度≤5%,直链淀粉(干基)15—20%,胶稠度≥60mm食味品质≥70分 二、新品种(系)简介 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水稻品种综合各育种院所材料总体上看:从抗稻瘟角度和商品外观米质、出米率及丰产性能分析,各品种各有优劣。需配套相应的良种良法进行栽培种植。现结合各品种特征特性逐一说明其优缺点。 1.空育131 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株高80cm,穗长14cm,每穗粒数80粒,千粒重26.5g,出苗较早,分蘖力强,抗倒性强,成穗率高,抗稻瘟病性中等,在生育中、后期要及时、合理喷施农药,预防稻瘟病。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出米率高,米粒透明,垩白小,外观米质优,食味好。产量一般为7500-8500kg/hm2,适于我省第二、三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综合性状优良,该品种喜肥。 2006年全黑龙江省种植1050.4万亩,预计近几年该品种种植面积将仍居主导地位。 (一)龙粳系列 1、龙粳12号 ?特征特性:粳稻,生育日数128天,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幼苗生长势强,比较喜肥。主茎11片叶,株高90厘米,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度小,剑叶短,叶色略深,颖及颖尖秆黄色,无芒,分蘖力中上等。穗长18厘米左右,粒较大,着粒密度小,偏长粒,粒长5.6毫米,粒宽3.1毫米,长宽比1.8,每穗粒数82粒,千粒重29.1克。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3.1%,精米率74.1%,整精米率65.9%,垩白大小6.5%,垩白米率6.3%,直链淀粉含量17.78%,胶稠度76.8毫米,碱消值6.9级,粗蛋白质含量7.72%。经人工接种苗瘟5-7级、叶瘟3-5级、穗颈瘟5级,自然感病苗瘟3-5级、叶瘟3-5级、穗颈瘟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高剑波1,许美刚2,刘泽华3,于莎2,王宜春 1 (1.江苏省宝应县种子管理站,江苏宝应225800;2.江苏省宝应县作栽站;3.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农技推广中心) 摘要为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引进15个粳稻新品种(系),采用秸秆全量还田 机插栽培技术组织大区种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宁粳5号、 武运粳24、镇稻14、淮稻13和中熟中粳连粳9号、连粳10号等品种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可进一步扩大示范。关键词中粳稻;新品种;产量;适应性;比较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5-521-522-02 基金项目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SX (2001)007]。作者简介 高剑波(1964-),男,江苏宝应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3-18宝应地处苏中里下河北部,农作物以稻麦两熟为主,是 稻麦生产优势种植区域, 常年种植水稻56667hm 2 ,单产水平9000kg 左右。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水平,依据本地的区域特点,引进了新近育成、正在或即将在生产使用的水稻粳稻品种(系), 按大田生产管理要求,组织大区种植展示,以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参试品种(系)共15个,其中,中稻1号、连粳9 号、连粳10号、华瑞稻1号、扬9709、宁粳4号和连粳7号7个品种为中熟中粳稻品种;武运粳24、镇稻14、扬粳805、宁粳5号、 淮稻13、华粳7号和淮稻5号(CK )7个品种为迟熟中粳稻品种;甬优8号为早熟晚粳品种(组合)。1.2 方法 试点安排于宝应县山阳镇居委会街东组,土质 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参试各品种,除杂粳甬优8号为人工栽插外,其他均采用机 插秧技术,每品种种植2000m 2 左右,不设重复,按高产栽培 要求实行统一田间管理。 参试各品种统一于2011年5月21日落谷,采用塑盘育秧, 6月20日移栽大田。株行距机插秧30cm ?12.5cm ,人工栽插28.3cm ?12.5cm 。肥料运筹:基肥, 1hm 2施30%复合肥(N15-P11-K4)750kg 、 46%尿素150kg ;分蘖肥,7月2日1hm 2 施46%尿素112.5kg , 7月16日667m 2追尿素225kg ;穗肥, 8月13日1hm 2施45%复合肥(N15-P15-K15)225kg 、46%尿素150kg 。水浆管理,秧苗栽插大田后1周不上水, 促进秧苗扎根;1周后田间建立浅水层,同时开始进行除草和施肥,分蘖期间干湿交替为主;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病虫防治:7月21日,1hm 2用20%异丙威1200ml 、25%雷司令600g 、百施利1500ml 、36%卞二氯1200g 、10%吡嘧磺隆300g ;8月9日,1hm 2用48%毒死蜱1200ml 、 20%亲苗750g 、20%异丙威1200ml 、甲胺基15瓶;8月25日,1hm 2用20%井·稀1125g 、75%三环唑300g 、48%毒死蜱1200ml 、劲丰1500ml 、27.12%铜高尚450g ;9月4日,1hm 2用20%氯氟毒死蜱1200ml 、1%甲维盐300g 、37%井·腊芽1200g 、苯甲丙环唑150ml 防治病虫。 1.3天气条件水稻生长期间,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导致水 稻生长发育较往年普遍推迟, 但全生育期未出现台风、暴雨等大的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明显少于常年。9月中旬出现一股较强烈的低温天气, 对部分品种抽穗造成一定影响。后期养稻时间较长,结实率、粒重均较高。2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表现 从表1看出,在 参试15个品种中,各品种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差异。成穗数达387.0万/hm 2 以上的有宁粳4号、宁粳5号和扬粳805;成穗数最少的为杂交粳稻甬优 8号,为228.0万/hm 2 。每穗总粒数甬优8号最高,达230.7 粒;其次为武运粳24,为137.2粒;宁粳4号最低,仅95.8粒。结实率普遍较高,平均达93.5%,除杂粳甬优8号仅79.7%外,其余各常规粳稻均在90%以上。其中,扬粳805结实率最高,达97.7%。各品种千粒重平均为29.3g ,其中,华粳7号最高,达33.5g ,华瑞稻1号最低,仅26.3g 。甬优8号产 量最高,为12484.5kg /hm 2 ,比淮稻5号(对照)增产 22.17%;宁粳5号、武运粳24和镇稻14分别比对照增产17.84%、14.91%和13.65%;产量低于对照的品种有中稻1号、扬9709、连粳7号和华瑞粳1号,分别比对照减产1.17%、1.97%、5.68%和13.55%。2.2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 从表2看出,由于受低温天气影 响,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普遍延长1周左右,其中,对照品种淮稻5号全生育期158d 。中稻1号成熟最早, 全生育期155d ,比对照淮稻5号早熟3d ;其次为华瑞稻1号,比对照早熟2d ;连粳9号、宁粳4号、连粳7号和扬粳805全生育期157d ,比对照早熟1d ;连粳10号、扬9709、镇稻14与淮稻5号相同;宁粳5号、淮稻13、华粳7号比对照迟熟1d ;武运粳24迟熟2d ;甬优8号最迟,全生育期达168d 。2.3 不同品种的植株性状及抗病性 从表3可知,①株高。 杂粳甬优8号最高,达115.8cm ,淮稻5号最低,仅87.8cm ,其余品种为90 100cm 。抗倒性,除宁粳4号、镇稻14、武运粳24和宁粳5号等4个品种出现一定程度的倒伏外,其余品种未出现倒伏。其中,在发生倒伏的4个品种中,以宁粳4号倒伏面积最大,达35%左右,其余3个品种倒伏面积为10% 15%。②抗病性。纹枯病,各品种普遍发生,相比而言,发生较重的品种有宁粳4号、华瑞稻1号、连粳10号和甬优8号,病穴率均达到90%以上,发病指数分别达为18.72、12.16、11.09和8.32;扬9709、镇稻14、淮稻5号、中稻1号偏重发生,发病指数分别为6.35、 5.87、4.96和4.43;连粳9号、农技服务,2012,29(5):521-522,524责任编辑杨林责任校对胡先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