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激励作用,根据《教师法》、《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x人社发〔2011〕x号文件)和陕西省相关专业技术系列评审工作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提升”的原则,在坚持政治标准的条件下,把思想品行、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作为评审的依据,以确保评审质量。

第二章评审机构

第三条学校成立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职改领导小组)

职改领导小组是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学校职称评审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审定。职改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和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

第四条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改办)

职改办负责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办理。职改办设在人事处,办公室主任由人事处处长兼任。

第五条学校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

1.评委会负责学校高级职称、非教师系列中级职称和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下简称思政学科)职称的评审。评委会由15—25人组成,根据当年职称评审工作需要,在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和学校办学顾问中抽取。评委会设主任1人,主任由学校校长担任。主任和职改办主任为常任评委。

2.评委会下设文科、理工科、综合学科、思政学科(适用于专职辅导员)四个学科评议组(以下简称学科组)。学科组负责学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申报人员(讲师职称除外)的申报材料复审和答辩工作。每个学科组由5-7人组成。

3.评委会和学科组成员应由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个别学科正高级职称人员不足时,可聘请校外教授或选用本校优秀副教授担任评委,但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占2/3以上。

4.评委会和学科组会议实行回避制度。凡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申报职称的,本人应当回避。

5.评委会会议,须应参会成员的2/3以上出席方为有效。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意票数超过到会成员的2/3以上方为通过。未

出席评委会会议的评委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预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六条二级学院设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组(以下简称评审组)

1.评审组负责本单位讲师职称的评审(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学科讲师职称除外)和其他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资格的审查和推荐。评审组由院长和本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11人组成,院长任组长。本单位处级领导不得超过评审组人数的1/3。高级职称人员不足时,可聘请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学校办学顾问担任评委。

2.评审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凡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申报职称的,本人应当回避。

3.评审组会议,须应参会成员的2/3以上出席方为有效。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意票数超过到会成员的2/3以上方为通过,评审结果应报学校评委会审核。未出席评审组会议的评委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预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七条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全面履行现职岗位职责,学风端正。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身体健康。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称职)以上,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任现职期间,须最少有一次年度考核为优秀。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内,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须延迟申报。

(1)晋升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者,年度考核无一次优秀,延迟2年。

(2)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延迟3年.

(3)受警告处分或发生二级教学事故造成一定影响者,延迟2年,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发生一级教学事故者,延迟3年。申报当年受到警告处分或发生二级教学事故以上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4)有谎报资历、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4年。

3.取得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按照陕西省职称评审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4.申报高校教师系列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副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晋升教授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5.有剽窃他人成果、虚构篡改实验数据、伪造鉴定结论等学术腐败行为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6.对违反文件政策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取消其本人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7.脱产攻读学位者,其脱产上学时间不能计算任现职年限,且脱产学习期间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

第八条业务条件

1.高校教师系列业务条件

(1)按照《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陕人社发〔2011〕86号文件)的规定条款执行。

(2)2016年12月30日以前,教师晋升讲师职称,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专职辅导员除外。2020年1月1日以后本项停止执行):

①带队参加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2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周)。

②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秘书或实验员1年以上,工作效果良好。

(3) 2020年1月1日开始,教师晋升讲师职称,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专职辅导员除外):

①利用寒暑假期有累计2个月以上的赴行业企业或基层单位研修锻炼的经历,并积极参与研修单位的业务、科研和社会公益活动,研修单位书面评价良好。

②有1次以上完整指导教育实习(累计住校时间不少于8周)的经历,并积极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教研和其他教书育人活动,实习学校书面评价良好。

③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秘书、实验员1年以上,工作效果良好。

(4)对于“双肩挑”教师,对其教学工作量进行减免:在任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正处级减免1/2,副处级减免1/3;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晋升教师职称其年均教学工作量达到80学时视为满工作量;教学秘书晋升讲师职称其年均教学工作量达到80学时视为满工作量。

(5)专职辅导员,是指在人事处核定的专职辅导员岗位编制内,在一线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申报讲师职称要求在专职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申报副教授、教授职称要求在专职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五年以上。

2.非教师系列业务条件

(1)从事实验、图书、档案、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非教师系列。

(2)按照陕西省职改办和陕西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执行。

第四章评审方式

第九条申报各级各类职称,采取量化考核与评委会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先量化计分确定人员排序,再由评委会无记名投票确定通过人员和淘汰人员。

第十条量化考核

1.考核项目。教师系列设置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教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四个量化考核项目;非教师系列设置岗位职责评价、学科组评价、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量三个量化考核项目;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系列设置岗位职责评价、学科组评价、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四个量化考核项目。核算办法详见《安康学院职称评审量化考核办法》(附件1)。

2.教科研成果认定标准、赋分标准。详见《安康学院职称评审中科研成果计分办法》、《安康学院职称评审中教学成果计分办法》(附件

2、3)。

3.教科研成果计分范围及数量

(1)申报正高级职称,教科研成果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关,其计分范围及数量为:

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8篇以内;

②主编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3部以内(非教师系列8万字以上);

③主持并完成的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教科研课题3项以内;

④主持并完成的纵向、横向教科研项目到款经费数额(不含学校配套经费,下同);

⑤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两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级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或省部级奖前五名);

⑦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以内(第一完成人;艺术、体育类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或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比赛奖励亦按此对待);

⑧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项以内;

⑨在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或教学作品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国家级二等奖以上2项以内;

⑩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2项以内(省级一等奖以上,国家级二等奖以上;艺术类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一等

奖以上,国家级专业比赛二等奖以上,且本人系第一指导教师并获得相应的奖励证书;体育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参加国家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获得国家级前二名、国际级前三名,且本人系主教练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并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以内。

(2)申报副高级职称,教科研成果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关,其计分范围及数量为:

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8篇以内;

②撰写8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3部以内(非教师系列5万字以上);

③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五名)完成的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教科研课题2项以内;

④主持并完成的纵向、横向教科研到款经费数额;

⑤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四名、特等奖前六名;国家级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或省部级以上奖项获奖证书持有者);

⑦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以内(发明专利前2名、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完成人;艺术、体育类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或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比赛奖励亦按此对待);

⑧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五名)完成省部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项以内;

⑨在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或教学作品比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国家级三等奖以上2项以内;

⑩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2项以内(省级二等奖以上,国家级三等奖以上;艺术类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二等奖以上,国家级专业比赛三等奖以上,且本人系第一指导教师并获得相应的奖励证书;体育类专业教师所指导的在校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比赛,获得省部级第一名、国家级前三名,国际级前六名且本人系主教练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奖励证书);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并完成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以内。

(3)申报讲师职称(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学科讲师职称除外),

教科研成果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关,教科研成果计分范围及数量由各二级学院依据《安康学院讲师任职资格评审指导意见》(附件4)并结合本部门学科特点自行制定。

(4)申报非教师系列中级职称、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学科讲师职称,教科研成果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关,其计分范围及数量为:

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4篇以内;

②撰写2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2部以内;

③作为参与人完成的校级及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纵向科研课题2项以内;

④作为参与人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以内;

⑤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人)2项以内;

⑥在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或教学作品比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2项以内(适用于专职辅导员);

⑦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并完成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以内(适用于专职辅导员)。

(5)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我校教师与学校签订委培(担保)协议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回校工作,其在上学期间发表的未署名“安康学院“的学术论文,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可以提供3篇以内予以计分。

(6)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从其他单位调入我校的教师,其任现职以来至调入期间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在提供证明材料后视同我校教科研成果。

第十一条评委会无记名投票

1.无记名投票分为等额投票和差额投票两类。

2.等额投票按各级各类评审指标数额的30—50%比例进行。具体比例由职改领导小组根据当年岗位设置结构与指标情况研究确定。

3.差额投票的淘汰率由职改领导小组根据当年岗位设置结构与指标情况研究确定。

4.无记名投票方式

(1)依据量化计分人员排序,按等额投票比例,进行等额投票。

(2)等额投票未通过人员与其余人员参加差额投票。如果通过人数少于评审指标,在未通过人员中按得票顺序选取剩余指标二倍的人数,进行差额投票,以此类推直到完成评审指标或出现本次投票无人通过;出现本次投票无人通过时,选取剩余指标等额人数,进行本批次最后一次投票。

(3)评审材料上报时,等额投票和第一次差额投票通过人员的得

票数按实际填写;以后通过人员的得票数,按照超过评委人数2/3的最低票数填写。

第五章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召开职改领导小组会议

职改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当年省厅文件精神、岗位设置情况、学科布局和申报人数情况,研究确定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指标数、等额投票比例、淘汰率比例和各二级学院讲师评审指标数。

第十三条高级职称、非教师系列中级职称和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学科职称评审工作流程

1.申报人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2.部门填写《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一览表》报送职改办;

3.申报人填写评审表,提供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合格证、外语及计算机合格证(或免试证明)、教科研成果等支撑材料原件和扫描件;

4.部门评审组经过审核,在评审表中填写考核意见和推荐意见并签字盖章后连同支撑材料报送职改办;

5.职改办公开展示申报材料;

6.学科组审核申报材料、开展答辩工作(非教师系列、专职辅导员增加岗位职责评价);

7.职改办会同教务处、科研处进行资格审查,计算、汇总各项量化得分、进行人员排序并公示;

8.召开评委会并进行无记名投票,投票、计票过程由学校纪委全程监督;

9.公示评审结果。

第十四条讲师职称(专职辅导员申报思政学科职称除外)评审工作流程

1.申报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申报人填写评审表,提供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合格证、外语及计算机合格证(或免试证明)、教科研成果等支撑材料原件和扫描件;

3.学院公开展示申报材料;

4.评审组进行资格审查,计算、汇总各项量化得分、进行人员排序并公示;

5.将公示后的量化排序表报送职改办;

6.职改办向各学院下达讲师评审指标;

7.召开评审组会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投票、计票过程由党总支书记或党总支纪检委员全程监督;

8. 评审结果报学校评委会审核通过;

9.公示审核结果。

第十五条职改领导小组根据评审结果,审定讲师任职资格,确定高级职称和非教师系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推荐上报人选。

第六章其它问题

第十六条职称认定问题

各类人员申请认定初级职称,获得博士学位人员申请认定中级职称,本人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工作总结和学历、学位证书等材料,由相关评审组考核后,报职改办审核办理。

第十七条职称转换问题

1.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同系列间转换。

2.由其他系列转评为高校教师系列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本人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拟转评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

(2)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实践,经考核合格;

(3)具备拟转评职务的任职条件;

(4)转评满1年方可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

(5)晋升教授人员还须满足以下条件:转评副教授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地市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0万元以上;且任副高级职务以来所有成果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条件。

3.由高校教师系列转换为其他系列的人员,须符合拟转换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并正式办理人员调配手续后在拟转换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4.转换工作流程:

(1)本人向所在部门提出转换申请;

(2)部门评审组考察,提出初步意见,并将申请人学历、学位证书、转换申请等材料报送职改办;

(3)职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后,上报相关系列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教师破格晋升问题

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卓著,达到《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陕人社发〔2011〕86号文件)规定条件的教师,可以申请破格晋升相应技术职称。申请破格人员直接参加等额投票且不占用当年评审指标。

第十九条以考代评问题

申请以考代评系列(会计、统计、审计等)职称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取得任职资格,同时参加学校评审,通过评审并经学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聘任相应职称(具体情况以相关职称系列省厅文件为准)。

第二十条直接参加等额投票问题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申报人员直接参加等额投票并优先占用等额投票指标:

1.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2.任现职以来获得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表彰的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

3.在讲师、副教授评审中,任现职以来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能手称号者。

第二十一条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职称评审问题

1.专职辅导员依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可以申报高校教师系列思政学科或与本人所学专业对应学科的职称(专职辅导员思政学科指标单列单评)。

2.教学秘书依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可以申报高校教师、图书、档案系列职称。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经评委会和评审组评审未通过人员,第二年须提供新的成果或工作业绩后方可再次申报,并重新参加评审。

第二十三条各级评审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评审纪律,不得泄露评审情况,对不遵守评审纪律的成员,取消其资格。

第二十四条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和省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职称评审政策如有调整与变化,以当年学校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为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均含本级。各类教科研成果均应署名“安康学院”(第十条(5)、(6)情况除外)。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院发〔2009〕8号文件及其相关会议纪要停止执行。本办法由学校职改办负责解释。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办法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程序,确保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客观、公正、准确,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国家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评审条件和省人事厅、交通厅、教育厅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指导思想 立足本院实际,突出高等职业学院特色;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逐步破除职称终身制,建立评聘分开、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总量控制,高效精简,按需设岗,从严申报,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的原则。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聘任。做到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骨干、鼓励创新;有利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 (二)坚持“扶优保特,扶新保重”的原则。岗位设置优先满足我院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新办专业的需要,在坚持聘任条件,保证聘任质量的前提下,优先聘任上述学科专业的教师、实验和工程人员。 (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聘约管理的原则。公开专业技术岗位和任职条件;公开评聘办法、程序;公开评聘结果;在推荐、评聘等环节实行公示制;实行聘约管理。 三、加强评审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领导,并下

设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处。 四、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定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申报程序 申报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推荐评审程序。在本院评审的技术人员由组织人事处审查,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 (二)严格评审条件,做好申报审查 根据国家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评审条件和省人事厅、交通厅、教育厅关文件,对申报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业绩、任现职年限、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结果,要求具备的职称考试合格成绩,任现职期内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名次、正式出版的著作(著作名称、本人撰写的字数、何处出版、出版书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办法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办法 2010年我院首次实行岗位聘任以来,因有教职工职称晋升、职务变动或退休离岗等原因,部分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出现空岗。为认真做好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工作,维护广大教职工利益,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一)教师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五级岗位核准职数23人,现在岗聘任14人,空缺岗位8个。 六级岗位核准职数45人,现在岗聘任38人,空缺岗位15个。 八级岗位核准职数58人,现在岗聘任35人,空缺岗位22个。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77人,现在岗聘任55人,空缺岗位44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39人,现在岗聘任26人,空缺岗位13个。 (二)教辅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八级岗位核准职数2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1个。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3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2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4人,现在岗聘任2人,空缺岗位1个。 (三)其他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2人,现在岗聘任0人,空缺岗位2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4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1个。 二、岗位聘任条件 (一)各等级岗位聘任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备岗位需要的身体条件。 (二)各等级岗位聘任具体条件 1.教师岗位 (1)五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一级岗位) 在六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2)六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 在七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3)七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 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具备相当于副教授的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4)八级教师岗位(讲师一级岗位) 在九级教师岗位(讲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5)九级教师岗位(讲师二级岗位) 在十级教师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6)十级教师岗位(讲师三级岗位) 具有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相当于讲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7)十一级教师岗位(助教一级岗位)

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本院在职事业编内专业技术人员。 二、凡本院在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规定任职资格相应学历、学识,符合任职条件者均可申请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三、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按照山东大学有关规定执行,严格遵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的有关条例。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唯文凭论,对符合条件,成绩突出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应破格评审和聘任相应职务。 四、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凡申请高一级职务资格评审者,必须参加申请高一级职务任职范围内规定的外语、业务考试和专业技术考核。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个人材料的准备: (一)递交个人申报情况一览表。 (二)递交任现职以来证明个人业绩的实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获奖证书、成果证书等)。 (三)申请高级职务者应递交任现职以来的主要论文,供院内外专家评审。 (四)递交外语水平资料。 六、评审程序 (一)根据学校下发的各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荐

数额,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在院内公布。 (二)在科室推荐的基础上,医院组织进行个人申报。 (三)医院成立专业技术资格审核组,严格按照各系列各级职务申报条件对申报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意见提交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 (四)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 中级评聘委员会按照学校下达的推荐数额进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的评审推荐,按照学校下达的岗位数额对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行评审,副高级职务评审结果报高级评聘委员会审定,中级职务评审结果报学校人事处职聘办备案。 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结果在院内公示。 (五)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由学校统一将中级评聘委员会推荐的正高级职务人选的代表性论著送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有两名及以上专家提出明确同意意见者提交学科评议组评审。 (六)学科评议组评审 各学科评议组对通过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进行评审,按学校下达的岗位数额向高级评聘委员会提出推荐人选。 (七)各系列评审结果公示。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规定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规定 第一条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评聘分离。评聘分离,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专业技术资格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之一,有专业技术资格而未聘到相应技术专业岗位的人员,可以使用该专业技术资格参加有关学术活动,但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福利待遇按所聘任的岗位确定。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程序。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各级卫技人员由院评聘审核小组根据医院专业技术职务整 体结构比例,贯彻双向选择、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原则予以聘任。 第三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基本条件。聘任包括同级聘任、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 1、同级聘任,是指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与取得的专业技术 资格相一致。同级聘任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能够履行相应岗位职责;(3)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并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

务; (4)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 2、低职高聘,是指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高于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主要指中级高聘为高级)。低职高聘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必备条件: (1)德才表现突出,确属出类拔萃,具备所聘岗位职务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2)工作业绩和水平能力明显优于或高于具有同级聘任资格的应聘人员。 (3)任本职务满四年及以上; (4)学历在本科及以上。 备选条件: (1)年度考核连续三年及以上为“优秀”的; (2)获市级及以上先进荣誉称号; (3)获市级及以上拔尖人才; (4)个人获市级三等奖及以上; (5)论文获市级三等奖及以上。 凡具备以上的必备条件,同时满足备选条件中3项者,由评聘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半数及以上通过者,可聘副高或正高级,享受相应的所有待遇,并要求履行相应的义务。 3、高职低聘,是指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低于取得的专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填写规范完整版

附表3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填写规范 为了规范专业化评审工作,确保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材料齐全、填写准确、特制定本规范。 1、封面 1.1 单位:填写吐哈油田公司xx 单位,如:吐哈油田公司矿 区服务事业部新闻中心。 1.2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填写现具备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如:工程师、政工师、助理工程师、助理政工师。 1.3 参评任职资格:本次申报评定的××专业任职资格。如: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工程师、政工师。 2、基本情况 2.1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按公历填写到日。年份一律用4 位数字表示,月份和日期一律用2 位数字表示,如“1982 年05 月11 日”。 2.2 出生地(籍贯):填写出生的省、市(县、)乡。 2.3 学历、学位:填写符合参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所规定的并经国家教委认定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学历填写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普通班、大学专科、中专等;学位填写博士、硕士、学士。 2.4 学校、专业:填写本人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的全称。

2.5 毕业时间、学制:公历填写至月。学制为本人在校学习起的止 时间。 2.6 身体状况:填写健康、一般、较差。 2.7 照片:粘贴近三年1 寸正面免冠照片。 2.8 外语程度:填写所懂外语语种及听、说、读、写的程度:英 语(俄语、日语等),熟练(比较熟练、借助工具书)翻译(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科普文章),听力(口语、写作能力)较强(一般、较差)。 2.9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填写本聘期所任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时间、聘期、工作单位。 2.10 现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填写本聘期所任专业技 术职务的专业、岗位名称。 2.11 何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任何职务:填写加入时间、现任(或曾任)职务。如1974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党支部书记。 2.12 何时何地参加何民主党派、任何职务:填写所加入党派的 时间、地点、名称、担任职务。 2.13 参加何种学术团体、任何职务或社会兼职:填写所在学术团体的名称、职务或社会职务。如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2.14 有何特长:填写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 3、学习培训、工作经历

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定

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定 关于公布《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 评聘工作规定》的通知 集团各子公司: 《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定》已做了修订,业经沈鹤庭总经理签发,现予公布,请你们遵照执行。 附件:《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定》 2005年3月15日 主题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规定公布通知 抄送:集团公司主管领导 2005年3月15日人力资源部印发共印50份 录入:田欣校对:张玉霞

附件: 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定 为了建立健全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制度,使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范化,按照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规定,结合中冶集团特点,特制定《中冶集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一、中冶集团各子公司(包括全资和控股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在中冶集团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国家人事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等部门的部署,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和谐并组织实施。 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子公司按照专业技术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集团公司关于职称评定、聘任考核等文件规定,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三、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要连续坚持以往关于设岗、编制、资格条件的成功体会和作法,贯彻执行集团制定的统一政策和评聘标准,遇有专门咨询题,须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和谐解决。 四、国家已实施“以考代评”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不再进行资格评审,各子公司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应停止相应系列的资格评审工作。负责职称评聘工作的部门,要及时通知(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考试,给予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条件。 五、认真实施国家执业注册师资格制度,主动组织和做好各类执业注册师的考核认定、考试和注册等工作。凡已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再参加相应专业技术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用人单位可聘为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六、各子公司要连续执行国家和集团正式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有关规定,严格操纵评聘范畴,不得擅自扩大,不得自行设置和任意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

1. 总则 为保证为专业技术人员开辟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使专业技术人员享有与经营管理人员同等的待遇和晋升通道,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技术创新的热情,特制定本办法。 2. 聘任权限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权限由集团总部、二级集团、公司分别组织实施。 3. 聘任范围 凡在公司从事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经济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工作的员工均可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 4. 聘任原则 4.1公司聘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简化的原则,突出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4.2 坚持评聘分开的原则,对于没有相应的社会职称人员可以参加集团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对于已具备社会职称的人员,高职可以低聘,低职也可以高聘。 4.3 竞聘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忠诚于力诺事业,尽职尽责,富有奉献精神。 4.4 竞聘人员须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或业务工作。 4.5 受聘人员在聘期内执行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序列。技术职务级别或专业技术岗位发生变化和调整者,执行新的岗位工资或工资序列。 4.6 有经营管理职务者可受聘高于其管理职务的专业技术职务。 4.7 聘期为一年,到期不聘者,其职务自然免除。 4.专业技术职务类别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为工程技术、经济等系列。 5.1 对于技术管理、技术研发岗位设以下专业技术职务: 资深高级XX师(薪酬相当于主任级):资深高级工程师、资深高级经济师等; 高级XX师(薪酬相当于副主任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 资深XX师(薪酬相当于部级):资深工程师、资深经济师等; XX师(薪酬相当于副部级):工程师、经济师等; 助理XX师(薪酬相当于主管级):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等。 (对于其他技术岗位可参照以上系列进行。)

技能岗位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

技能岗位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技能等级考核评定工作,促进技术工人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和实现自身价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车工、铣工、电工、焊工、钳工、磨工等技能等级鉴定。 3、技术等级设定 3.1 技术等级从低到高依次设定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职等,3.2 技术等级是员工技能水平的体现,技术等级、定(晋)级时间间隔标准如下表 注:表中所列定(晋)级时间间隔标准:如某员工从1级向2级晋升至少需间隔6个月。 4、初次技能鉴定申报条件 对于不同技术等级的员工,在初次鉴定时只要符合条件可申报。 4.1 初级工 4.1.1中专/或以上学历。 4.1.2经本公司试用期考核通过的,并取得本公司内部上岗证。 4.1.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个月以上,并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另外:内部培训课时达到12小时以上。 4.1.4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2 中级工 4.2.1中专/或以上学历。 4.2.2取得本公司初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4.2.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2.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24小时以上。 4.2.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3 高级工

4.3.1中专/或以上学历。 4.3.2取得本公司中级工上岗证,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3.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3.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48小时以上。 4.3.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4 技师 4.4.1 大专/或以上学历。 4.4.2取得本公司高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4.4.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4.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96小时以上。 4.4.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4.6实际能力达到申请条件的,但学历无法达到公司标准的,需要经过《技能鉴定委员会》讨论申报考核资格。 4.5 高级技师 4.5.1大专/或以上学历。 4.5.2取得本公司高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5.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5.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144小时以上。 4.5.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5.6实际能力达到申请条件的,但学历无法达到标准的,需要经过《技能鉴定委员会》讨论申报考核资格。 5、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5.1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主要为所属工种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由工程部负责理论培训及拟定考试题库,行政部组织闭卷考试。 5.2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5.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两项均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者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 5.4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可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技能鉴定委员会审核后代替理论考试的分数。考核评定转化为理论考试分数对应表: 5.5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全国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国家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岗位国家通用专业技 术岗位等级 岗位等级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一级 研究员一级正高级工程师一级二级 研究员二级正高级工程师二级三级 研究员三级正高级工程师三级四级 研究员四级正高级工程师四级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五级 副研究员一级高级工程师一级六级 副研究员二级高级工程师二级七级 副研究员三级高级工程师三级 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八级 助理研究员一级工程师一级九级 助理研究员二级工程师二级十级 助理研究员三级工程师三级 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十一级 研究实习员一级助理工程师一级十二级 研究实习员二级助理工程师二级 员级专业技 术岗位 十三级技术员 二、支撑岗位

1.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岗位国家通用 专业技术 岗位等级 岗位等级 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三级正高级工程师三级 研究馆员(编审)三 级 四级正高级工程师四级 研究馆员(编审)四 级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五级高级工程师一级 高级实验师一 级 副研究馆员(副编审) 一级 六级高级工程师二级 高级实验师二 级 副研究馆员(副编审) 二级 七级高级工程师三级 高级实验师三 级 副研究馆员(副编审) 三级 中级专业技术 岗位八级工程师一级实验师一级 馆员(编辑、技术编 辑、一级校对)一级九级工程师二级实验师二级 馆员(编辑、技术编 辑、一级校对)二级十级工程师三级实验师三级 馆员(编辑、技术编 辑、一级校对)三级 初级专业技术 岗位十一级助理工程师一级 助理实验师一 级 助理馆员(助理编辑、 助理技术编辑、二级 校对)一级 十二级助理工程师二级 助理实验师二 级 助理馆员(助理编辑、 助理技术编辑、二级 校对)二级 员级专业技术 岗位十三级技术员实验员 管理员(技术设计员、 三级校对) 2.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岗位等级国家通用工勤技能岗位等级高级技师技术工一级 技师技术工二级 高级工技术工三级 中级工技术工四级 初级工技术工五级 普通工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xx年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及适用范围1第三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方式2第四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4第一节评审组织管理4第二节评审条件4第三节内部评审程序8第五章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10第六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13第七章附则15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与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总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xx年版)》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管理办法(xx年版)》(邮银发〔xx〕252号),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遵循“评聘分开.谁用谁聘”原则。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聘任职务按照人事管理权限进行聘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各级机构在岗合同制员工。 第二章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及适用范围

第四条我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在下述专业技术系列中开展:经济.工程.会计.统计.审计.新闻.翻译.档案.律师等系列。其 中,以经济.工程.会计为主系列。 第五条经济系列职务设置由低到高依次为经济员(初级).助理经济师(初级).经济师(中级).高级经济师(副高).教授级高级经济师(正高)。 适用岗位人员范围:各级行从事经营管理.业务产品开发管理.市场分析研究.营销方案策划.风险管理.授信管理.法律合规.资产保全.审计稽查.采购管理.人力资源.党群纪检.安全保卫.工会以 及从事行政综合管理等人员。 第六条工程系列职务设置由低到高依次为技术员(初级).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 适用岗位人员范围:各级行从事科技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运行等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与工程相关人员。 第七条会计系列职务设置由低到高依次为会计员(初级).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高级会计师(副高).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正高)。 适用岗位人员范围:各级行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核算.出纳.预算管理.资金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税务筹划.审计稽查与统计工作等人员。

关于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的规定

关于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的规定 各市(州、地)人事局(处)、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根据近年来我省在职称评聘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经研究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学历及专业技术工作年限 1、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期满合格的出站人员,经单位考核能够履行副高级职务职责,可按转正定职的办法,填报《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报省职改办审核确定本专业副高级职务。 2、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获得博士学位前专业工作年限折半计算),经单位考核能够履行副高级职务职责,可按转正定职的办法,填报《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报省职改办审核确定本专业副高级职务。 3、研究生班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获得硕士学位前专业工作年限折半计算),经单位考核合格,可按转正定职的办法确定其本专业中级职务。 4、研究生毕业未获得硕士学位或只获得硕士学位而无研究生毕业证书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并符合其它任职条件,可申报评审(考试)相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取得第二学士学位,在评聘职称时可按研究生毕业(未获硕士学位)对待。 6、非本专业学历(相近专业学历除外)不能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依据,若本人专业工作成绩突出,可破格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国家统一组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系列、专业,按国家规定的报名条件执行。 7、先参加工作后取得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者,其上学前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上学期间所学专业和上学后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一致的,上学前专业工作年限折半计算。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毕业转正定职确定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时,不计算上学前专业工作年限。 8、国家专业技术职务《条例》规定最低学历为本科毕业的中专教师及最低学历为大专毕业的高中教师,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不再执行我省学历放宽条件。甘职改办[2000]13号文件第一条“在县属(不含市、区)、乡(镇)属和少数民族州、市、县、乡(镇)属企事业单位以及在矿山、井下、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工作的人员,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5年并受聘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可申报评聘单位有效、企业有效、兰外有效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规定,不包括中专教师和高中教师。 二、关于外语 在县属(不含市、区)、少数民族州市属企事业单位及在矿山、井下、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晋升副高级职务、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晋升中级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生效日期:2010年8月25日修订日期: 一、本办法适用于本院在职事业编内专业技术人员。 二、凡本院在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规定任职资格相应学历、学识,符合任职条件者均可申请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三、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按照山东大学有关规定执行,严格遵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的有关条例。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唯文凭论,对符合条件,成绩突出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应破格评审和聘任相应职务。 四、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凡申请高一级职务资格评审者,必须参加申请高一级职务任职范围内规定的外语、业务考试和专业技术考核。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个人材料的准备: (一)递交个人申报情况一览表。 (二)递交任现职以来证明个人业绩的实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获奖证书、成果证书等)。 (三)申请高级职务者应递交任现职以来的主要论文,供院内外专家评审。 (四)递交外语水平资料。 六、评审程序 (一)根据学校下发的各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数额,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在院内公布。 (二)在科室推荐的基础上,医院组织进行个人申报。

(三)医院成立专业技术资格审核组,严格按照各系列各级职务申报条件对申报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意见提交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 (四)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 中级评聘委员会按照学校下达的推荐数额进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的评审推荐,按照学校下达的岗位数额对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行评审,副高级职务评审结果报高级评聘委员会审定,中级职务评审结果报学校人事处职聘办备案。 中级评聘委员会评审结果在院内公示。 (五)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由学校统一将中级评聘委员会推荐的正高级职务人选的代表性论著送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有两名及以上专家提出明确同意意见者提交学科评议组评审。 (六)学科评议组评审 各学科评议组对通过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选进行评审,按学校下达的岗位数额向高级评聘委员会提出推荐人选。 (七)各系列评审结果公示。

甘肃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

曹斌锋辑录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原人事部与有关部门印发的岗位设置管理行业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行业指导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省委办发〔2008〕66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任职条件。 一、基本条件 竞聘专业技术内部不同等级岗位,在现等级岗位上,除必须具备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层级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三)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岗位,取得职业资格证。 二、业绩条件 业绩条件是指竞聘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时,在现等级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面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业绩要求。包括:重大业绩和突出业绩。 对内部等级岗位的重大业绩和突出业绩条件要求不同,必须符合内部等级岗位各自的要求。 三、各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 (一)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任职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专业技术四、七、十、十二和十三级岗位 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或以考代评的有关规定,取得层级岗位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和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分别具备竞聘专业技术四、七、十、十二和十三级岗位任职条件资格。 (三)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 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其他人员至少要符合下列第1条业绩2项,或第1条业绩1项、第2条业绩2项,或第2条业绩4项。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第1条业绩1项,或第2条业绩2项。 1. 重大业绩 (1)作为前5名获奖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等一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或作为前3名获奖人,获得上述国家级三四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省部级农牧渔业丰收、省敦煌文艺一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秀设计铜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职改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岗位需要出发,通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三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坚持标准、综合考核、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引导我院教师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责任感,倡导奉献精神,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注重工作实绩。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要在全面考核教师的思想政治及工作表现、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突出考核其任现职期间的工作实绩。 第二章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设置及其基本条件 第五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设置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第六条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学院有关规章制度,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院,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关心学生成长,关心学院发展,主动承担学生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等工作,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绩显著。 4、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从组织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志。 第七条学历、资历要求 1、申报教授: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从2009年起,40岁以下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担任副教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五年以上。 2、申报副教授: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从2009年起,40岁以下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五年以上。

关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管理办法(文件格式)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件达钢公司[2011]212号签发人:江善明—————————————————————————— 关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根据达钢公司[2011]64号文《关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第五条第5款关于加强三支骨干队伍建设的要求,集团公司决定在专业技术队伍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工程技术队伍、操作和维护队伍以及管理队伍,统称为专业技术队伍;队伍中的每一分子,称为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专业技术设置的职务,称为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不是行政职务,它是业务技能和水平的具体展现,服从战略、专心战术是它的使命,它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者。 第三条、针对具体岗位设置各专业技术职务,并通过具体程序进行聘免。 第四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基本原则 1、根据国家授予的职称和职(执)业资格,结合本人业务技能和工作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设置限额内,实行评聘分离、择优聘任制度。 2、对所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规定职责权限并发放待遇。 3、行政职务系列与非行政职务系列不得交叉聘任(工长、大班长、科长及年薪人员属行政职务系列)。行政职务系列符合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条件的人员可以竞聘。竞聘成功后,不得交叉聘任,只选其一,并且只享受所选职务的相应待遇。 4、严禁低资格高聘任。在首次聘任工作中,对个别低资格人员,如贡献特别突出,在行业或公司从事本专业技术有突出业绩并能胜任一、二级职务的,可破格聘任,但最多只能高聘一级,并限期取得合格的相应资格。 5、遵循所设职数限制,遵循专业对口,不搞平衡照顾,做到宁缺勿滥。 第五条、专业技术职务及申报人员范围 1、集团公司在岗一年以上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生产工艺技术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均属申报范围(根据集团公司实际,决定先在工程系列和维护技师系列试行,待正常后再全面推行)。 2、集团公司公布的各系统各层级专业技术职务,面向全集团公司招聘,申报范围内的所有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均可竞聘。 第六条、组织分工及工作职责 1、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其工作职责是: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组织实施;科学、合理地审定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考评标准;组织、协调、监督各专业考评组的考评工作;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职级职数设置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汇总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考评结论和任期届满考核鉴定,呈报总裁签署聘任意见;负责对聘任后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业绩考核)发放待遇。 2、设立专业考评组 设立工程技术系列考评组,由技术中心负责组织。其工作职责是:制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评标准》,在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内,对申报工程师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聘任考评结论和任期届满考核鉴定,制定本专业技术职务职责权限标准;制定本专业所聘职务人员的考核标准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长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有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本条件适用于我校在编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申报晋升(含转评、转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实行全国资格考试的系列除外)。 第二章政治思想及考核 第三条政治思想条件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第四条正常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聘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为称职以上。破格申报人员,在近两年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第三章学历、资历条件 第五条学历、资历条件 正常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学历、资历条件:

(一)正高级职务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7年,并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13年(先参加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2年),并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15年,并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4.参加工作后取得所申报专业的和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二)副高级职务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2年,并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8年(先参加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7年),并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满10年,并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实验技术工作满12年(两年制专科满13年),并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可申报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 5.参加工作后取得所申报专业的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所申报专业的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满5年(实验师满6年)。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文件 中煤国际北京华宇…2011?18号 关于印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为规范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0版)》(中国煤炭科工…2011?12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初评管理工作。 第二条公司具有研究及工程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和研究及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初评权。凡公司具有评审权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不外委评审。公司不具有评审权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按照相关要求提交材料,上报集团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条工程系列参评范围为从事生产、建设、勘察、设计、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政策解读 2

事业单位认定等级岗位政策解读 1、专业技术人员申请晋升高一级内部岗位等级,业绩必须是在任现等级以来的业绩。在低一级等级上已经用过的业绩或者未用过的业绩均不得作为晋升高一级等级的业绩条件使用。 2、晋升内部岗位等级实行逐级晋升,晋升内部等级必须在低一级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满2年。2014年晋升高一级内部等级岗位的人员必须为2012年6月30日前晋升现等级的人员。从中级岗位晋升高级岗位的,不受内部等级时间的限制,只要具备中、高级资格,并且有空岗的,可以直接晋升高一级等级。 3、根据张人社通〔2013〕70号文件,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2014年男为1957年6月30日前出生,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为1962年6月30日前出生,女工人为1967年6月30日前出生。 4、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实行逐级晋升后,八、九级岗位数额可以移到十级岗位使用,五、六级岗位数额可以移到七级岗位使用。但八级岗位不能移到九级岗位使用,五级岗位不能移到六级岗位使用。 5、破格晋升中、高级职务的人员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以评审取得职称资格。取得资格后必须在单位限额内聘用。单位没有限额的,可以申请限额,随时调整增加限额。 6、原为限额外聘用的人员,后晋升内部岗位等级后又纳入限额内的人员,不再上报限额外管理,按限额外人员管理。已经聘用在各等级岗位上的人员,符合限额外的聘任,上报申请限额外管理,待批复后再移岗和晋升内部岗位等级。 7、在最低一级岗位上符合限额外聘任条件的人员,不管现在在哪个等级岗位,均可以申报限额外管理,不占单位限额。 8、目前在九级岗位或者六级岗位上的人员,只要在任现等级以

来的业绩符合晋升八级或者五级等级岗位的,只需要一个业绩条件。 9、在晋升岗位等级时,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论文必须为省级以上本行业专业期刊发表的本专业论文。教育口的必须为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出版的刊物;卫生口为省级及以上卫生主管部门或各类高校出版的刊物;农业口以大农业为主,包括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必须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询,且必须有一个版面。 10、同等条件下,论文不作为优先推荐晋升岗位等级的条件。若工作年限或者业绩符合评审或者可以报考中级的条件,但没有空岗不能评审或者考试没有过关的人员,可以在空岗内申报十一级岗位等级。 11、事业单位技师、高级工在认定时必须坚持在低一级岗位等级任职时间满5年。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可以申报享受高一级待遇,不受任低一级5年的限制。 12、省教育厅主办的《甘肃教育》、《教育督导》、《教育革新》、《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所发表的论文虽不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询,但仍可以作为业绩条件认定岗位等级。 13、申报限额外的省、部级荣誉原则上为发给本人的综合性、常设性专业技术荣誉称号。各类大赛指导奖、辅导奖、组织奖、论文论坛奖等奖项不得作为申报限额外认定岗位等级的条件。 14、在申报本次岗位等级认定时,除申报限额外的人员晋升高一级等级,申报的限额外人员移出的岗位暂不认定外,其他均可以认定。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可以一边移岗一边按规定晋升等级。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四日

(新)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实施办法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国家、省、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甘李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职在编教师。 第三条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以下简称评聘,实行“评聘合一”,即按照本校高级、一级、二级、三级评聘条件,根据岗位和教师实际情况,开展评聘工作,择优产生拟聘人选,并聘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工作按省有关规定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对应为,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第四条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甘李学校评聘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须经学校教师大会,教师出席人数不少于全体教师的90%,下同,讨论,并获半数以上出席会议教师表决同意,方可报本级教育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备案后,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可提出调整实施办法,调整内容经学校教师大会讨论,并获半数以上出席会议教师表决同意后,报本级教育部门备案。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备案意见组织实施。 第五条学校依据实施办法制定相应的评聘方案,组织开展评聘。 第六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空缺时,学校将空缺职务,岗位,统筹用于本校教师评聘和人才引进。学校人才引进按照事业单位有关管理规定办理。

第二章评聘条件 第七条学校在不低于《广东省试点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所规定的条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方法、工作业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具体评聘标准和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学校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条件以及五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学历资历标准。 我校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条件按照《广东省试点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和参照《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考核量化标准》 ,竞争评聘。 第三章评聘方式 第八条学校依据本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实施办法,制定评聘实施方案,组建评聘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按程序自主开展人才评价。 第九条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数和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评聘,择优产生拟聘人选,并聘用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实现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学校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条学校优先妥善安排已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教师。此类教师经考核合格、符合相应聘任条件的,可以不经评聘委员会评聘,由学校直接聘任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此后,学校空缺岗位的使用按照本评聘实施办法中评聘程序进行。 按照我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学历资历对应表规定的条件,教师在改革前获 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层级,等级,高于改革后评聘条件规定可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层级,等级,的,保留其改革前聘任的层级,等级,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