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测Windows主机的NetBIOS信息

探测Windows主机的NetBIOS信息

探测Windows主机的NetBIOS信息
探测Windows主机的NetBIOS信息

探测Windows主机的NetBIOS信息

作者:TOo2y

一 NetBIOS信息

二主要函数与相关数据结构分析

三如何防止NetBIOS信息的泄露

四源代码

大家一提到Windows2000/XP系统的安全性,很快就会想到NULL Session(空会话)。这可以算是微软安置的一个后门,很多简单而容易的攻击都是基于空会话而实现的。在此,我们不讨论如何攻陷一台Windows2000/XP系统,而是要谈谈在建立空会话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哪些NetBIOS信息。(由于本文是针对Windows2000/XP系统,所以使用了UNICODE 编码)。

一、NetBIOS信息

在我们和远程Windows2000/XP主机建立了空会话之后,我们就有权枚举系统里的各项NetBIOS信息了。当然在某些选项中需要较高的权利,不过我们只执行那些匿名用户可以获得的绝大多数系统信息。

时间:探测远程主机的当前日期和时间信息。它会返回一个数据结构,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等。不过得到的是GMT标准时间,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换算为GMT+8:00了。由此可以判断出主机所在的时区信息。

操作系统指纹:探测远程主机的操作系统指纹信息。一共有三种级别的探测(100,101,102),我们使用的是101级,它会返回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获取远程主机的平台标识,服务器名称,操作系统的主次版本(Windows2000为5.0,WindowsXP为5.1,而最新操作系统Longhorn的版本为6.0),服务器类型(每台主机可能同时包含多种类型信息)和注释。

共享列表:探测远程主机的共享列表。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数据结构指针,枚举远程主机的所有共享信息(隐藏的共享列表在内)。其中包括共享名称,类型与备注。类型可分为:磁盘驱动器,打印队列,通讯设备,进程间通讯与特殊设备。

用户列表: 探测远程主机的用户列表,返回一个数据结构指针,枚举所有用户信息。可获取用户名,全名,用户标识符,说明与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探测用户的访问权限。

本地组列表: 探测远程主机的本地组列表信息。枚举所有本地组信息,包含本地组名称和注释信息。

组列表: 探测远程主机的组列表信息。枚举所有的组信息,包括组名称,注释,组标识符与属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枚举组内的所有用户信息。

组用户列表: 探测特定组内的用户信息。我们可以获得组内所有用户的名称。当我门获得了所有的用户列表,下一步就应该很清楚了,那就是挂一个字典进行破解了。

传输协议列表: 探测远程主机的传输协议信息,枚举所有的传输列表。可以获得每个传输协议的名称,地址,网络地址和当前与本传输协议连接的用户数目。

会话列表: 探测远程主机的当前会话列表。枚举每个会话的相关信息,包括客户端主机的名称,当前用户的名称,活动时间和空闲时间。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远程主机用户的喜好等等。

二、主要函数与相关数据结构分析

1. 建立空会话

WNetAddConnection2(&nr,username,password,0);

//nr为NETRESOURCE数据结构的对象;

//username为建立空会话的用户名,在此将用户名设置为NULL;

//password为登陆密码,在此将密码设置为NULL;

2. 撤消空会话

WNetCancelConnection2(ipc,0,TRUE);

//ipc为TCHAR的指针,我们可以这样获得:

//swprintf(ipc,_T("\\\\%s\\ipc$"),argv[1]),argv[1]为主机名或地址;

3. 探测主机时间

nStatus=NetRemoteTOD(server,(PBYTE*)&pBuf);

//参数server为主机的名称或地址;

//pBuf为TIME_OF_DAY_INFO数据结构的指针;

//nStatus为NET_API_STATUS成员;

4. 探测操作系统指纹

NetServerGetInfo(server,dwLevel,(PBYTE *)&pBuf);

//dwLevel为等级数,我们选择的是101级;

//pBuf是SERVER_INFO_101数据结构的指针;

5. 探测共享列表

NetShare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dwLevel的等级数为1级;

//pBuf是SHARE_INFO_1数据结构的指针;

//MAX_PREFERRED_LENGTH指定返回数据的长度;

//er指明返回的实际可以枚举的成员数目;

//tr返回所有的成员数目;

//resume用于继续进行共享搜索;

6. 探测用户列表

NetQueryDisplayInformation(server,dwLevel,i,100,0xFFFFFFFF,&dwRec,(PVOID

*)&pBuf);

//dwLevel的等级数为1级;

//dwRec返回获取的信息数目;

//pBuf为NET_DISPLAY_USER数据结构的指针;

7. 探测本地组列表

NetLocalGroup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1,&er,&tr,&resume);

//dwLevel的等级是1;

//pBuf返回LOCALGROUP_INFO_1数据结构的指针;

8. 探测组列表

NetQueryDisplayInformation(server,dwLevel,i,100,0xFFFFFFFF,&dwRec,(PVOID*)&pGBuf );

//dwLevel的等级为3;

//pGBuf返回NET_DISPLAY_GROUP的数据结构指针;

9. 探测组内的用户

NetGroupGetUsers(server,pGBuffer->grpi3_name,0,(PBYTE

*)&pU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pGBuffer->grpi3_name为组的名称;

//pUBuf返回GROUP_USERS_INFO_0数据结构的指针;

10.探测传输协议列表

NetServerTransport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dwLevel的等级为0级;

//pBuf返回SERVER_TRANSPORT_INFO_0数据结构的指针;

11.探测会话列表

NetSessionEnum(server,pszClient,pszUs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pszClient指定客户的地址;

//pszUser指定用户名;

//dwLevel的等级是10级;

//pBuf返回SESSION_INFO_10数据结构的指针;

12.释放内存

NetApiBufferFree(pBuf);

//释放由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

三、如何防止NetBIOS信息的泄露

我们可以安装防火墙来禁止空会话的建立,或者我们可以在网络连接属性里禁用TCP/IP上的NetBIOS,当然也可以在IP安全策略里禁用445/tcp端口来实现。只要空会话不能成功建立,那就很难获得上面提到的各项信息了。

四、源代码

#define _UNICO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lmaccess.h"

#include "include\lmserver.h"

#include "include\lmshare.h"

#include

#pragma comment (lib,"mpr")

#pragma comment (lib,"netapi32")

void start();

void usage();

int datetime(PTSTR server);

int fingerprint(PTSTR server);

int netbios(PTSTR server);

int users(PTSTR server);

int localgroup(PTSTR server);

int globalgroup(PTSTR server);

int transport(PTSTR server);

int session(PTSTR server);

int wmain(int argc,TCHAR *argv[])

{

NETRESOURCE nr;

DWORD ret;

TCHAR username[100]=_T("");

TCHAR password[100]=_T("");

TCHAR ipc[100]=_T("");

system("cls.exe");

start();

if(argc!=2)

{

usage();

return -1;

}

swprintf(ipc,_T("\\\\%s\\ipc$"),argv[1]);

nr.lpLocalName=NULL;

nr.lpProvider=NULL;

nr.dwType=RESOURCETYPE_ANY;

nr.lpRemoteName=ipc;

ret=WNetAddConnection2(&nr,username,password,0);

{

_tprintf(_T("\nIPC$ Connect Failed.\n"));

return -1;

}

datetime(argv[1]);

fingerprint(argv[1]);

netbios(argv[1]);

users(argv[1]);

localgroup(argv[1]);

globalgroup(argv[1]);

transport(argv[1]);

session(argv[1]);

ret=WNetCancelConnection2(ipc,0,TRUE);

if(ret!=ERROR_SUCCESS)

{

_tprintf(_T("IPC$ Disconnect Failed.\n"));

return -1;

}

return 0;

}

void start()

{

_tprintf(_T("=====[ T-SMB Scan, by TOo2y ]=====\n"));

_tprintf(_T("=====[ E-mail: TOo2y@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 ]=====\n"));

_tprintf(_T("=====[ HomePage: 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 ]=====\n"));

_tprintf(_T("=====[ Date: 12-12-2002 ]=====\n"));

}

void usage()

{

_tprintf(_T("\nUsage:\t T-SMB Remoteip"));

_tprintf(_T("\nRequest: Remote host must be opening port 445/tcp of Microsoft-DS.\n"));

}

int datetime(PTSTR server)

{

PTIME_OF_DAY_INFO pBuf=NULL;

NET_API_STATUS nStatus;

DWORD lerror;

_tprintf(_T("\n*** Date and Time ***\n"));

if(nStatus==NERR_Success)

{

if(pBuf!=NULL)

{

_tprintf(_T("\nCurrent

date:\t%.2d-%.2d-%d"),pBuf->tod_month,pBuf->tod_day,pBuf->tod_year);

_tprintf(_T("\nCurrent time:\t%.2d:%.2d:%.2d.%.2d (GMT)"),pBuf->tod_hours,pBuf->tod_mins,pBuf->tod_secs,pBuf->tod_hunds);

pBuf->tod_hours=(pBuf->tod_hours+8)%24;

_tprintf(_T("\nCurrent time:\t%.2d:%.2d:%.2d.%.2d (GMT+08:00)\n"),pBuf->tod_hours,pBuf->tod_mins,pBuf->tod_secs,pBuf->tod_hunds);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DateTime:\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 \n"));

}

else

{

_tprintf(_T("\nDatetime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return 0;

}

int fingerprint(PTSTR server)

{

DWORD dwlength;

DWORD dwLevel;

NET_API_STATUS nStatus;

PSERVER_INFO_101 pBuf;

DWORD lerror;

dwLevel=101;

pBuf=NULL;

dwlength=_tcslen(server);

nStatus=NetServerGetInfo(server,dwLevel,(PBYTE *)&pBuf);

if(nStatus==NERR_Success)

{

_tprintf(_T("\nComputername:\t%s"),pBuf->sv101_name);

_tprintf(_T("\nComment:\t%s"),pBuf->sv101_comment);

_tprintf(_T("\nPlatform:\t%d"),pBuf->sv101_platform_id);

_tprintf(_T("\nVersion:\t%d.%d"),pBuf->sv101_version_major,pBuf->sv101_v ersion_minor);

_tprintf(_T("\nType:"));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NOVELL)

{

_tprintf(_T("\t\tNovell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XENIX_SERVER)

{

_tprintf(_T("\t\tXenix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OMAIN_ENUM)

{

_tprintf(_T("\t\tPrimary domain .\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TERMINALSERVER)

{

_tprintf(_T("\t\tTerminal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WINDOWS)

{

_tprintf(_T("\t\tWindows 95 or lat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SERVER)

{

_tprintf(_T("\t\tA LAN Manager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WORKSTATION)

{

_tprintf(_T("\t\tA LAN Manager workstation.\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PRINTQ_SERVER)

{

_tprintf(_T("\t\tServer sharing print queue.\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OMAIN_CTRL)

{

_tprintf(_T("\t\tPrimary domain controller.\n"));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OMAIN_BAKCTRL)

{

_tprintf(_T("\t\tBackup domain controll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AFP)

{

_tprintf(_T("\t\tApple File Protocol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OMAIN_MEMBER)

{

_tprintf(_T("\t\tLAN Manager 2.x domain memb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LOCAL_LIST_ONLY)

{

_tprintf(_T("\t\tServers maintained by the brows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IALIN_SERVER)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dial-in service.\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TIME_SOURCE)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the Timesource

service.\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SERVER_MFPN)

{

_tprintf(_T("\t\tMicrosoft File and Print for

NetWare.\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NT)

{

_tprintf(_T("\t\tWindows NT/2000/XP workstation or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WFW)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Windows for Workgroups.\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POTENTIAL_BROWSER)

{

_tprintf(_T("\t\tServer that can run the browser service.\n"));

}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a browser service as backup.\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MASTER_BROWSER)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the master browser service.\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DOMAIN_MASTER)

{

_tprintf(_T("\t\tServer running the domain master brows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CLUSTER_NT)

{

_tprintf(_T("\t\tServer clusters available in the domain.\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SQLSERVER)

{

_tprintf(_T("\t\tAny server running with Microsoft SQL Server.\n"));

}

if(pBuf->sv101_type & SV_TYPE_SERVER_NT)

{

_tprintf(_T("\t\tWindows NT/2000 server that is not a domain controller.\n"));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Fingerprint:\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

else

{

_tprintf(_T("\nFingerprint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

return 0;

}

int netbios(PTSTR server)

{

DWORD er,tr,resume;

DWORD i,dwLength,dwLevel;

PSHARE_INFO_1 pBuf,pBuffer;

NET_API_STATUS nStatus;

DWORD lerror;

er=0;

tr=0;

resume=1;

dwLevel=1;

dwLength=_tcslen(server);

_tprintf(_T("\n****** Netbios ******\n"));

do

{

nStatus=NetShare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if((nStatus==ERROR_SUCCESS) || (nStatus==ERROR_MORE_DATA))

{

pBuffer=pBuf;

for(i=1;i<=er;i++)

{

_tprintf(_T("\nName:\t\t%s"),pBuffer->shi1_netname);

_tprintf(_T("\nRemark:\t\t%s"),pBuffer->shi1_remark);

_tprintf(_T("\nType:\t\t"));

if(pBuffer->shi1_type==STYPE_DISKTREE)

{

_tprintf(_T("Disk drive.\n"));

}

else if(pBuffer->shi1_type==STYPE_PRINTQ)

{

_tprintf(_T("Print queue.\n"));

}

else if(pBuffer->shi1_type==STYPE_DEVICE)

{

_tprintf(_T("Communication device.\n"));

}

{

_tprintf(_T("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PC).\n"));

}

else if(pBuffer->shi1_type==STYPE_SPECIAL)

{

_tprintf(_T("Special share reserved for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PC$) or remot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erver (ADMIN$).\n"));

}

else

{

_tprintf(_T("\n"));

}

pBuffer++;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Netbios:\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

else

{

_tprintf(_T("\nNetbios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

while(nStatus==ERROR_MORE_DATA);

return 0;

}

int users(PTSTR server)

{

PNET_DISPLAY_USER pBuf,pBuffer;

DWORD nStatus;

DWORD dwRec;

DWORD i=0;

DWORD dwLevel;

dwLevel=1;

_tprintf(_T("\n******* Users *******\n"));

do

{

nStatus=NetQueryDisplayInformation(server,dwLevel,i,100,0xFFFFFFFF,&dwRe c,(PVOID *)&pBuf);

if((nStatus==ERROR_SUCCESS) || (nStatus==ERROR_MORE_DATA))

{

pBuffer=pBuf;

for(;dwRec>0;dwRec--)

{

_tprintf(_T("\nName:\t\t%s"),pBuffer->usri1_name);

_tprintf(_T("\nFull

Name:\t%s"),pBuffer->usri1_full_name);

_tprintf(_T("\nUser

ID:\t%u"),pBuffer->usri1_user_id);

_tprintf(_T("\nComment:

\t%s"),pBuffer->usri1_comment);

_tprintf(_T("\nFlag:"));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ACCOUNTDISABLE)

{

_tprintf(_T("\t\tThe user''s account is disabled.\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TRUSTED_FOR_DELEGATION)

{

_tprintf(_T("\t\tThe account is enabled for delegation. \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LOCKOUT)

{

_tprintf(_T("\t\tThe account is currently locked out (blocked).\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SMARTCARD_REQUIRED)

{

_tprintf(_T("\t\tRequires the user to log on to the user account with a smart card. \n"));

}

{

_tprintf(_T("\t\tThis account does not require Kerberos preauthentication for logon.\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ENCRYPTED_TEXT_PASSWORD_ALLOWED)

{

_tprintf(_T("\t\tThe user''s password is stored under reversible encryption in the Active Directory. \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NOT_DELEGATED)

{

_tprintf(_T("\t\tMarks the account as \"sensitive\"; other users cannot act as delegates of this user account.\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USE_DES_KEY_ONLY)

{

_tprintf(_T("\t\tRestrict this principal to use only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 encryption types for keys.\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HOMEDIR_REQUIRED)

{

_tprintf(_T("\t\tThe home directory is required. 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 ignores this value.\n"));

}

if(pBuffer->usri1_flags & UF_SCRIPT)

{

_tprintf(_T("\t\tThe logon script executed. This value must be set for LAN Manager 2.0 and Windows NT/2000/XP.\n"));

}

i=pBuffer->usri1_next_index;

pBuffer++;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Users:\t\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

else

{

_tprintf(_T("\nUsers Error:\t%d\n"),lerror);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while(nStatus==ERROR_MORE_DATA);

return 0;

}

int localgroup(PTSTR server)

{

NET_API_STATUS nStatus;

PLOCALGROUP_INFO_1 pBuf,pBuffer;

DWORD i,dwLevel;

DWORD er,tr,resume;

DWORD lerror;

resume=0;

dwLevel=1;

_tprintf(_T("\n**** Local Group ****\n"));

do

{

nStatus=NetLocalGroup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if((nStatus==NERR_Success) || (nStatus==ERROR_MORE_DATA))

{

pBuffer=pBuf;

for(i=1;i<=er;i++)

{

_tprintf(_T("\nName:\t\t%s"),pBuffer->lgrpi1_name);

_tprintf(_T("\nComment:\t%s"),pBuffer->lgrpi1_comment);

_tprintf(_T("\n"));

pBuffer++;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Local Group:\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else

{

_tprintf(_T("\nLocal Group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while(nStatus==ERROR_MORE_DATA);

return 0;

}

int globalgroup(PTSTR server)

{

PNET_DISPLAY_GROUP pGBuf,pGBuffer;

PGROUP_USERS_INFO_0 pUBuf,pUBuffer;

DWORD nGStatus,nUStatus;

DWORD i;

DWORD dwLevel,dwRec;

DWORD k;

DWORD er,tr,resume;

DWORD lerror;

i=0;

dwLevel=3;

er=0;

tr=0;

resume=0;

_tprintf(_T("\n**** Global group ****\n"));

do

{

nGStatus=NetQueryDisplayInformation(server,dwLevel,i,100,0xFFFFFFFF,&dwR ec,(PVOID*)&pGBuf);

if((nGStatus==ERROR_SUCCESS) || (nGStatus==ERROR_MORE_DATA))

{

pGBuffer=pGBuf;

for(;dwRec>0;dwRec--)

{

_tprintf(_T("\nName:\t\t%s"),pGBuffer->grpi3_name);

_tprintf(_T("\nComment:\t%s"),pGBuffer->grpi3_comment);

_tprintf(_T("\nGroup ID:\t%u"),pGBuffer->grpi3_group_id);

_tprintf(_T("\nAttributs:\t%u"),pGBuffer->grpi3_attributes);

_tprintf(_T("\nMembers:\t"));

nUStatus=NetGroupGetUsers(server,pGBuffer->grpi3_name,0,(PBYTE

*)&pU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if(nUStatus==NERR_Success)

{

pUBuffer=pUBuf;

for(k=1;k<=er;k++)

{

_tprintf(_T("%s

"),pUBuffer->grui0_name);

pUBuffer++;

}

if(pU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UBuf);

}

}

_tprintf(_T("\n"));

i=pGBuffer->grpi3_next_index;

pGBuffer++;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Global Group:\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

else

{

_tprintf(_T("\nGlobal Group

Error:\t%d\n"),lerror);

}

}

if(pG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GBuf);

}

}while(nGStatus==ERROR_MORE_DATA);

return 0;

int transport(PTSTR server)

{

NET_API_STATUS nStatus;

PSERVER_TRANSPORT_INFO_0 pBuf,pBuffer;

DWORD dwLevel;

DWORD i;

DWORD er,tr,resume;

DWORD dwTotalCount;

DWORD dwLength;

DWORD lerror;

er=0;

tr=0;

resume=0;

dwLevel=0;

dwTotalCount=0;

_tprintf(_T("\n***** Transport *****\n"));

dwLength=_tcslen(server);

do

{

nStatus=NetServerTransportEnum(serv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if((nStatus==NERR_Success) || (nStatus==ERROR_MORE_DATA))

{

pBuffer=pBuf;

for(i=0;i

{

_tprintf(_T("\nTransport:\t%s"),pBuffer->svti0_transportname);

_tprintf(_T("\nNetworkAddr:\t%s"),pBuffer->svti0_networkaddress);

_tprintf(_T("\nActiveClient:\t%d

User(s)\n"),pBuffer->svti0_numberofvcs);

pBuffer++;

dwTotalCount++;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Transport:\tOverlapped I/O

}

else

{

_tprintf(_T("\nTransport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while(nStatus==ERROR_MORE_DATA);

_tprintf(_T("\nTotal of %d entrie(s) enumerated.\n"),dwTotalCount);

return 0;

}

int session(PTSTR server)

{

PSESSION_INFO_10 pBuf,pBuffer;

NET_API_STATUS nStatus;

DWORD i,dwLevel;

DWORD er,tr,resume;

DWORD dwTotalCount;

DWORD dwLength;

PTSTR pszClient;

PTSTR pszUser;

DWORD lerror;

_tprintf(_T("\n****** Session ******\n"));

dwLevel=10;

dwTotalCount=0;

pszClient=NULL;

pszUser=NULL;

er=0;

tr=0;

resume=0;

dwLength=_tcslen(server);

do

{

nStatus=NetSessionEnum(server,pszClient,pszUser,dwLevel,(PBYTE *)&pBuf,MAX_PREFERRED_LENGTH,&er,&tr,&resume);

if((nStatus==NERR_Success) || (nStatus==ERROR_MORE_DATA))

{

pBuffer=pBuf;

for(i=0;i

if(pBuffer==NULL)

{

_tprintf(_T("An access violation has occurred.\n"));

break;

}

_tprintf(_T("\nClient:\t\t%s"),pBuffer->sesi10_cname);

_tprintf(_T("\nUser:\t\t%s"),pBuffer->sesi10_username);

_tprintf(_T("\nSeconds

Active:\t%d"),pBuffer->sesi10_time);

_tprintf(_T("\nSeconds

Idle:\t%d\n"),pBuffer->sesi10_idle_time);

pBuffer++;

dwTotalCount++;

}

}

else

{

lerror=GetLastError();

if(lerror==997)

{

_tprintf(_T("\nSession:\tOverlapped I/O operation is in progress.\n"));

}

else

{

_tprintf(_T("\nSession Error:\t%d\n"),lerror);

}

}

if(pBuf!=NULL)

{

NetApiBufferFree(pBuf);

}

}while(nStatus==ERROR_MORE_DATA);

_tprintf(_T("\nTotal of %d entrie(s) enumerated.\n"),dwTotalCount);

return 0;

}

(全文完)

Windows主机端与自定义USBHID设备通信详解讲解

Windows主机端与自定义USB HID设备通信详解 (2009-06-12 23:19) 分类:Windows 说明: -以下结论都是基于Windows XP系统所得出的,不保证在其他系统的适用性。-在此讨论的是HID自定义设备,对于标准设备,譬如USB鼠标和键盘,由于操作系统对其独占,许多操作未必能正确执行。 1.所使用的典型Windows API CreateFile ReadFile WriteFile 以下函数是DDK的内容: HidD_SetFeature HidD_GetFeature HidD_SetOutputReport HidD_GetInputReport 其中,CreateFile用于打开设备;ReadFile、HidD_GetFeature、 HidD_GetInputReport用于设备到主机方向的数据通信;WriteFile、 HidD_SetFeature、HidD_SetOutputReport用于主机到设备方向的数据通信。鉴于实际应用,后文主要讨论CreateFile,WriteFile,ReadFile,HidD_SetFeature四个函数,明白了这四个函数,其它的可以类推之。 2.几个常见错误 当使用以上API时,如果操作失败,调用GetLastError()会得到以下常见错误: 6:句柄无效 23:数据错误(循环冗余码检查) 87:参数错误 1784:用户提供的buffer无效 后文将会详细说明这些错误情况。 3.主机端设备枚举程序流程

4.函数使用说明 CreateFile(devDetail->DevicePath, //设备路径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访问方式 FILE_SHARE_READ | FILE_SHARE_WRITE, //共享模式 NULL, OPEN_EXISTING, //文件不存在时,返回失败 FILE_FLAG_OVERLAPPED, //以重叠(异步)模式打开 NULL); 在这里,CreateFile用于打开HID设备,其中设备路径通过函数 SetupDiGetInterfaceDeviceDetail取得。CreateFile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访问方式:如果是系统独占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等,应将此参数设置为0,否则后续函数操作将失败(譬如HidD_GetAttributes);也就是说,不能对独占设备进行除了查询以外的任何操作,所以能够使用的函数也是很有限的,下文的一些函数并不一定适合这些设备。在此顺便列出MSDN 上关于此参数的说明:

(完整版)主机操作与管理

主机操作管理 一、主机备车操作 (暖机)-对车钟-(检查准备各个系统)-盘车-冲车-试车 备车的目的:使主机处于随时可起动和运转的状态 备车时机:开航前备车,四冲程机需要在动车前0.5-2小时;二冲程机备车需提前0.5-6小时。 备车内容及步骤: 1、暖机(现在船舶主机一般一直在暖机状态,备车时只须检查确认) 暖机的目的:使主机在启动前保持足够高的机体温度,确保压缩终点缸内温度满足燃料压缩着火的需要,提高主机启动成功率,同时降低热应力。 暖机方式: 1.通过发电辅机冷却水在主机冷却腔内循环,实现加热暖机; 2.通过主机冷却水系统内的加热装置如蒸气加热、电加热等,实现加热暖机; 3.通过滑油加热分油,再进行主机内部的滑油循环,实现辅助加热暖机。 2、供电准备:启动备用发电机,完成并车,保证电网功率储备充足 3、对车钟,对时钟,对舵角 对车钟,保证驾驶台与机舱车钟动作一致 对时钟:确保在记录车钟命令时驾驶台与机舱的时间一致,消除偏差 对舵角:确保驾驶台的舵角指示与舵机房的实际舵角一致,消除偏差(模拟器不能实现) 4、主机各辅助系统的备车准备 1)冷却水系统检查准备 检查高温淡水膨胀水柜的水位,不足时补水。 对于中央冷却水系统,备车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将高温淡水循环并加热。 开启主机高温淡水管路的相关阀件,在管路畅通后开启高温淡水循环水泵,高温淡水循环20min以上,以祛除空气。水泵压力、流量调节应调节旁通阀。 地温淡水系统也应循环运行。 海水系统可根据环境温度选择运转的时间,一般环境温度低可在主机运转后,随着高温淡水和低温淡水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再开启海水泵不迟,但在备车阶段应将海水系统的管路阀门先行打开备用。 2)滑油系统的检查准备 确保滑油系统的阀门打开,并开启滑油循环泵对运动件如曲轴,连杆,十字头等进行充分润滑,以防启动时出现过大的摩擦磨损。 同时还应手动进行缸套注油润滑(手摇气缸注油器),减少启动时活塞缸套的磨损。 检查废气涡轮增压器油位 3)燃油系统的检查准备 检查重油和轻油日用油柜的油位油温,并对油柜放残。 确保燃油系统各阀件开启,起动燃油升压泵,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循环和祛气 提前加热重油日用柜(模拟器可实现)及管路(模拟器不可实现),温度上升到合适值后起动重油循环泵,进行管路祛气。

完美解决Windows 7更新失败

Windows 7实战经验:完美解决Windows 7更新失败(错误80070003)很多用户反映,为什么Windows 7的自动更新会出显未知错误,导致很多更新都不能正确安装?针对这个问题,在我对自己的Windows 7进行更新的时候,有时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经过研究,已经完美解决,下面给大家解决方案! 如果在检查更新时收到Windows Update错误80070003,则需要删除Windows用于标识计算机更新的临时文件。若要删除临时文件,请停止Windows Update服务,删除临时更新文件,重新启动Windows Update服务,然后再次尝试检查Windows更新。 以下步骤为解决Windows 7更新错误方法,本博客亲测有效。 第一步:停止Windows Update服务的步骤 必须以管理员身份进行登录,才能执行这些步骤。 1.单击打开“管理工具(通过单击“开始”按钮,再依次单击“控制面板”,然后单击“管理工具”。 2.双击“服务”。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该密码或提供确认。 3.单击“名称”列标题以逆序排列名称。找到“Windows Update”服务,右键单击该服务,然后单击“停止”。 第二步:删除临时更新文件的步骤 1.打开“计算机”。 2.双击安装Windows的本地硬盘(通常是驱动器C)。 3.双击Windows文件夹,然后双击SoftwareDistribution文件夹。 4.双击打开DataStore文件夹,然后删除该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该密码或提供确认。 5.单击“后退”按钮。在SoftwareDistribution文件夹中,双击打开Download文件夹,删除该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然后关闭窗口。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该密码或提供确认。 第三步:重新启动Windows Update服务的步骤 必须以管理员身份进行登录,才能执行这些步骤。 1.单击打开“管理工具(方法同上)”。 2.双击“服务”。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该密码或提供确认。

云主机用什么平台开

声明:95cloud并非IDC公司也不出售云主机,他是服务于IDC公司, 中国唯一IaaS服务提供商|唯一服务于IDC的企业|云计算商务管理系统|IDC管理系统|官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 虚拟主机,你可以用星外开,用华众开,你的云主机用什么平台开? 95cloud云主机管理系统,国内唯一面向IDC公司销售的云主机管理平台 准备好一台多内存的服务器,我安排技术在你机房给你架设一套测试 云时代,你的IDC公司不要被淘汰 IaaS云计算管理系统-中小企业最有竞争力的选择 在云时代之际,中小IDC应该何去何从,继续保持观望还是引领市场,一切都有自己变数。螃蟹咋吃呢? 你也许会问你自己,"我如何利用网络,将我的基础架构扩展到云计算上?我该怎么把网络当做一个平台来建设我的软件和产品呢?我该如何使用云计算来运行我的核心业务流程?我如何充分利用划分我现有的服务器达到最效率的使用? 目前大多数IDC企业对云计算的概念还是很模糊没有自己清晰的发展道路,就在抓着自己手头的固定客户,赚取定额利益。那么应该如何利用云进一步赚取更多的利润呢,那就要未来技术也称技术领先引导。就好比一个大哥带一堆小弟。 iaas概念简述: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IaaS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或信息资源。IaaS通常会按照"弹性云"的模式引入其他的使用和计价模式,也就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都只使用你需要的服务,并且只为之付费。 PaaS、IaaS和SaaS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这三种模式都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管理、维护服务器硬件、网络硬件、基础架构软件和/或应用软件的人力成本。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它们都试图去解决同一个商业问题——用尽可能少甚至是为零的资本支出,获得功能、扩展能力、服务和商业价值。当某种云计算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进一步模糊。成功的SaaS或IaaS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平台领域。 云有五种属性: 1、以服务为基础; 2、可以升级并且具有弹性的;

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

WINDOWS XP的错误代码大全 0 0x0000 作业完成。 1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2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档案。 3 0x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4 0x0004 系统无法开启档案。 5 0x0005 拒绝存取。 6 0x0006 无效的代码。 7 0x0007 储存体控制区块已毁。 8 0x0008 储存体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个指令。 9 0x0009 储存体控制区块位址无效。 10 0x000A 环境不正确。 11 0x000B 尝试载入一个格式错误的程式。 12 0x000C 存取码错误。 13 0x000D 资料错误。 14 0x000E 储存体空间不够,无法完成这项作业。 15 0x000F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磁碟机。 16 0x0010 无法移除目录。 17 0x0011 系统无法将档案移到其他的磁碟机。 18 0x0012 没有任何档案。 19 0x0013 储存媒体为防写状态。 20 0x0014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装置。 21 0x0015 装置尚未就绪。 22 0x0016 装置无法识别指令。 23 0x0017 资料错误(cyclic redundancy check) 24 0x0018 程式发出一个长度错误的指令。 25 0x0019 磁碟机在磁碟找不到持定的磁区或磁轨。 26 0x001A 指定的磁碟或磁片无法存取。 27 0x001B 磁碟机找不到要求的磁区。 28 0x001C 印表机没有纸。 29 0x001D 系统无法将资料写入指定的磁碟机。 30 0x001E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装置。 31 0x001F 连接到系统的某个装置没有作用。 32 0x0020 The process cannot access the file because it is being used by another process. 33 0x0021 档案的一部份被锁定,现在无法存取。 34 0x0022 磁碟机的磁片不正确。请将%2 (V olume Serial Number: %3) 插入磁碟 机%1。 36 0x0024 开启的分享档案数量太多。 38 0x0026 到达档案结尾。 39 0x0027 磁碟已满。 50 0x0032 不支援这种网路要求。 51 0x0033 远端电脑无法使用。 52 0x0034 网路名称重复。

利用wmic对Windows主机批量执行脚本

利用wmic对Windows主机批量执行脚本 2014年11月13日 AM 10:53 与类Unix操作系统相比较,Windows系统由于对字符界面的支持不完善,并没有与类Unix系统的shell可以相提并论的工具(cmd的命令行特性难用程度与 shell相比简直令人发指,虽然目前Windows推出所谓的PowerShell,但要跟上bash、korn shell等前辈还需要时间来沉淀)。一直以来,对于Windows进行批量管理大多依靠于图形界面,效率低下且可靠性不足。 其实Windows本身提供了WMI管理规范和接口,专用于支持命令行方式的系统管理,更推出wmic工具来给系统管理员使用,以下是百度百科对于wmic的介绍:WMIC扩展WMI(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Windows管理规范),提供了从命令行接口和批命令脚本执行系统管理的支持。在WMIC出现之前,如果要管理WMI系统,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WMI应用,例如SMS,或者使用WMI的脚本编程API,或者使用象CIM Studio之类的工具。如果不熟悉C++之类的编程语言或VBScript之类的脚本语言,或者不掌握WMI名称空间的基本知识,要用WMI管理系统是很困难的。WMIC改变了这种情况,为WMI名称空间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友好的命令行接口。 概念的介绍总是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以下试验将演示如何使用wmic以及Windows共享功能来对批量服务器执行一个离线安全扫描脚本并取回结果。 试验背景: 现需要对批量Windows Server服务器进行离线安全扫描,即登录到每一台服务器执行一个vbs脚本,脚本会生成扫描结果文件,然后将结果文件下载到本地。倘若服务器数量不多,那么一台台登录执行也就罢了,但当目标服务器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手工进行此操作,就成为一件繁琐重复的工作。有人说,懒惰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源动力。所以为了偷懒,不,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个工作必须使用批量和自动化的工具来完成。 实现思路: 将此工作分解为以下步骤,逐一实现: 1、登录Windows Server服务器; 2、上传扫描脚本到目标服务器; 3、执行扫描脚本; 4、下载结果文件; 5、对其他服务器重复前4个步骤。 第1步的登录服务器,传统来说,肯定是使用远程桌面了,但如前面所说,图形界面的东西,要进行批量操作是很麻烦的。那自然要使用字符界面来进行登录了,再自然地想到telnet方式是最简便通用的协议。但现今所有负责任的系统或安全管理人员都会告诉你,想用telnet来连接我的服务器?门都没有!幸好wmic就提供了远程主机的管理接口,使用"wmic /node:IP地址 /user:帐号 /password:密码"的形式可以登录到远程主机执行wmic命令。第3步的执行脚本,其实与登录是同时进行的,此处结合第1、第3步,命令就是: wmic /node:IP地址 /user:帐号 /password:密码 process call create "cmd /c cmd命令或脚本" 第2和第4步,上传与下载,其实是同样的需求,如果开通了ftp之类的文件传输服务,自然简单。但当前环境并未开通ftp,所以考虑使用Windows的文件夹共享与网络映射来实现。首先在远端服务器使用wmic创建一个路径为c:\tempshare的共享目录,然后将其映射到本地的Z盘,再直接在Z盘上进行文件的读取。

主机系统管理要点

一、主机系统管理10人 职责描述: 1、负责对中国农业银行主机操作系统Z/OS、DB2数据库系统、CICS事物处理系统、DFSMS存储系统进行日常系统维护。 2、负责建立各种系统环境、软件安装和系统客户化工作。负责分析系统开发、测试和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有效解决。 3、负责IBM Z系列主机系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任职资格: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 2、计算机理论知识系统、扎实,有IBM大型机Z系列主机系统管理或应用程序开发经验者优先。 3、具有英语六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30分以上。 4、热爱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具有旺盛的学习精神、较强的业务钻研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二、软件开发 93人 职位描述: 从事中国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负责系统分析与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项目推广及维护等工作。 任职资格: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专业。 2、具有JAVA、C、C++、C#、VC等编程经验(windows、linux、unix环境)。 3、掌握SYBASE、 DB2、 SQL-SERVER等主流数据。 4、较强的学习和沟通能力,具创新精神。 5、具备经验者优先考虑。 三、软件测试25人 职位描述: 对中国农业银行开发、推广的软件进行测试。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 1、编制测试工作计划、设计测试方案。 2、分析业务需求,设计测试案例。 3、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 4、分析测试结果并编制测试报告。 5、跟踪测试执行进度,并进行测试质量分析。 6、分析和评审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和测试报告。 7、进行软件与业务需求、业务管理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流程符合性方面的分析。 8、从应用角度进行内控分析。 9、针对特定的测试需求,开发测试工具软件。 10、建立、管理及维护软件测试所使用的环境。 任职资格: 1、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且具有与学历相应的学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金融及相关专业。 2、本科生须具有国家英语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在450分以上;研究生须具有国家英语六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30分以上。 3、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要求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C/C++/C#、JAVA)、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

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windows错误代码大全 30010x0bb9指定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当前正在使用。30020x0bbA 找不到缓冲文件。 30030x0bbb未发送startDocprinter调用。30040x0bbc未发送

AddJob调用。30050x0bbD指定的打印处理器已经安装。30060x0bbe 指定的打印监视器已经安装。 30070x0bbF该指定的打印监视器不具备所要求的功能。30080x0bc0该指定的打印监视器正在使用中。 30090x0bc1当打印机有作业排队时此操作请求是不允许的。30100x0bc2请求的操作成功。直到重新启动系统前更改将不会生效。30110x0bc3请求的操作成功。直到重新启动服务前更改将不会生效。30120x0bc4找不到打印机。 30130x0bc5已知打印机驱动程序不可靠。30140x0bc6已知打印机驱动程序会伤害系统。 30200x0bcc在%1上检测到电源中断。服务器已经暂停。30210x0bcD在%1的时候恢复供电。服务器恢复操作。30220x0bce因为电池快没电,所以ups服务会在%1关机。 30230x0bcF用户指定的关机命令文件的配置有问题。不过ups 服务已经启动。 30250x0bD1已经替换驱动器%1上损坏的扇区(即时修复)。没有丢失数据。您应该尽早运行 chKDsK,以便完全还原性能,并补充卷的备用扇区池。即时修复是在处理远程请求时进行的。30260x0bD2驱动器%1的hpFs卷上发生磁盘错误。错误是在处理远程请求时发生的。30270x0bD3用户帐户数据库(neT.Acc)已损坏。本地安全系统正在用在%2的%1上备份来替换损坏的neT.Acc。此刻之后对数据库的任何更改会全部丢失。

虚拟主机管理系统操作手册范本

虚拟主机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虚拟主机管理系统产品概述 产品概述: 本虚拟主机管理系统具有创新的特性,拥有一个精心设计,简洁和易于使用的界面,附带多种功能选项,有别于市场上现有的其它虚拟主机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虚拟主机管理软件整体架构和模式。本系统将所有有关于虚拟主机的业务整合为四种基础服务,分别是:空间服务、服务、域名服务、数据库服务。 在管理分层上,分拆了管理员管理与用户管理为两大架构。其中管理员管理以C/S形式表现,用户管理管理以B/S形式表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方便了使用者的不同使用。 在管理员管理中,设立管理员等级与管理员权限组,可自由地分配管理员权限,以适应不同主机服务商的业务管理特性和需求。在用户管理中,用户分为直接客户与代理商客户两大分类,也可以由主机服务商自由地对下无限分级,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求。 系统在产品定价方面自由度极高,除了由主机服务商自主化地对产品价格的全线调整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或者用户类型调整单一产品价格,使主机服务商灵活控制和掌握价格方面的上调整,最大程度地利于主机服务商发展和掌控市场直接客户和下级代理商业务。 系统在产品定义方面,也有明显的新特性优势。首先定义四种基础服务类型,接着在四种基础服务类型上定义产品项目(实际产品,即为用户所见产品定义)。然后再将其归类为自定义的产品类型。此种灵活的组合形式,能够适应市场上客户不同的实际需求。 系统设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能深入追踪用户详细的帐务记录和交易情况。拥有多方面的数据汇总,使主机服务商能够妥善管理用户已经购置的产品,对其续费及催费。在对用户已经购置产品中存在的实体服务(即四种基础服务的实体,亦称为现存服务),能够有系统化地查询和管理。系统对现存服务的多种管理形式方便了主机服务商对实体服务的掌握和控制,更好地跟进对客户的后期服务。 系统是真正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设计,能以单一管理端对无限多节点进行管理更延伸至单一节点的无限服务(本系统所划分的四种基础服务)上。 系统设有完善的日志记录系统,即时记录用户的使用状况数据,方便主机服务商随时观察和管理用户使用的情况。在用户的错误操作或者系统错误情况下,系统马上自动反馈友好提示,并将错误容记录,以或日志记录及时报告给管理者。不会出现传统的程序错误提示,使用户使用视觉上更为舒心。

windows错误代码

windows错误代码 0 操作成功完成。 1 函数不正确。 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5 拒绝访问。 6 句柄无效。 7 存储控制块被损坏。 8 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处理此命令。 9 存储控制块地址无效。 10 环境不正确。 11 试图加载格式不正确的程序。 12 访问码无效。 13 数据无效。 14 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完成此操作。 15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驱动器。 16 无法删除目录。 17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不同的驱动器。 18 没有更多文件。 19 介质受写入保护。 20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设备。 21 设备未就绪。 22 设备不识别此命令。 23 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 24 程序发出命令,但命令长度不正确。 25 驱动器找不到磁盘上特定区域或磁道。 26 无法访问指定的磁盘或软盘。 27 驱动器找不到请求的扇区。 28 打印机缺纸。 29 系统无法写入指定的设备。 30 系统无法从指定的设备上读取。 31 连到系统上的设备没有发挥作用。 32 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进程无法访问。 33 另一个程序已锁定文件的一部分,进程无法访问。 36 用来共享的打开文件过多。 38 已到文件结尾。 39 磁盘已满。 50 不支持请求。 51 Windows 无法找到网络路径。请确认网络路径正确并且目标计算机不忙或已关闭。如果Windows 仍 然无法找到网络路径,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

52 由于网络上有重名,没有连接。请到“控制面板”中的“系统”更改计算机名,然后重试。 53 找不到网络路径。 54 网络很忙。 55 指定的网络资源或设备不再可用。 56 已达到网络BIOS 命令限制。 57 网络适配器硬件出错。 58 指定的服务器无法运行请求的操作。 59 出现了意外的网络错误。 60 远程适配器不兼容。 61 打印机队列已满。 62 服务器上没有储存等待打印的文件的空间。 63 已删除等候打印的文件。 64 指定的网络名不再可用。 65 拒绝网络访问。 66 网络资源类型不对。 67 找不到网络名。 68 超出本地计算机网络适配器卡的名称限制。 69 超出了网络BIOS 会话限制。 70 远程服务器已暂停,或正在启动过程中。 71 已达到计算机的连接数最大值,无法再同此远程计算机连接。 72 已暂停指定的打印机或磁盘设备。 80 文件存在。 82 无法创建目录或文件。 83 INT 24 上的故障。 84 无法取得处理此请求的存储空间。 85 本地设备名已在使用中。 86 指定的网络密码不正确。 87 参数不正确。 88 网络上发生写入错误。 89 系统无法在此时启动另一个进程。 100 无法创建另一个系统信号灯。 101 另一个进程拥有独占的信号灯。 102 已设置信号灯,无法关闭。 103 无法再设置信号灯。 104 无法在中断时请求独占的信号灯。 105 此信号灯的前一个所有权已结束。 107 由于没有插入另一个软盘,程序停止。 108 磁盘在使用中,或被另一个进程锁定。 109 管道已结束。 110 系统无法打开指定的设备或文件。 111 文件名太长。 112 磁盘空间不足。 113 没有更多的内部文件标识符。 114 目标内部文件标识符不正确。

宏杰ZKEYS域名主机管理系统u高级无限制版安装指南共20页word资料

系统安装 一、安装软件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Win2000Server或以上,IIS,并且安装好IIS的FTP服务,SQLServer2000,支持FSO 以上软件如果没有,请安装。 二、数据目录说明 HostSql/*.* 主控端ASP等程序文件 Template 开通初始站点模版文件目录 Data数据库目录 Data/autohost.LDF 数据库日志文件 Data/autohost.MDF 数据库文件 *.BAT 程序相关功能批处理 AutoHost.Dll 主控端COM+组件 AutoHost.Exe 被控端服务程序 ZkeysDnd.Dll DNS COM+组件 Setup.Ini 配置文件 三、附加数据库,设置用户 从Data目录下找到 AutoHost.MDF; AutoHost.LDF 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一)所示点附加数据库 (图一)

步骤二:如(图二)所示选择data目录下的数据库文件AutoHost.MDF, AutoHost.LDF。 (图二) 步骤三:建立用户,如autohost,指定用户Db_owner权限 四、拷贝源文件 将解压后的HostSql源文件目录COPY到目标目录中,如D:\HostSql 五、修改conn.asp配置(主站和独立面板的站点都要设置) AutoHostDB=True'MSSQL使用 'AutoHostDB=False'ACCESS使用 TplColor="CCCCCC" TblColor="#F5F5F5" TclColor="#F5F5F5" '数据库连接字 if AutoHostDB then dbpath="driver={SQL Server}|server="&request.servervariables("server_name")&"|uid=a utohost|pwd=123|database=autohost" connstr="driver={SQL Server};server=(local);uid=autohost;pwd=123;database=autohost" else dbpath="/data/mydata.mdb" connstr="dbq="+server.mappath("/data/mydata.mdb")+";defaultd

Windows错误代码解释大全

遇到什么错误了就找找,应该会有帮助的。 6001 0x1771 指定的文件无法解密。 6002 0x1772 指定的文件已加密,而且用户没有能力解密。 6003 0x1773 这个系统没有有效的加密恢复策略配置。 6004 0x1774 所需的加密驱动程序并未加载到系统中。 6005 0x1775 文件加密所使用的加密驱动程序与目前加载的加密驱动程序不同。 6006 0x1776 没有为用户定义EFS 关键字。 6007 0x1777 指定的文件并未加密。 6008 0x1778 指定的文件不是定义的EFS 导出格式。 6009 0x1779 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 6010 0x177A 已为加密而停用目录。 6011 0x177B 不信任服务器来进行远程加密操作。 6012 0x177C 为此系统配置的恢复策略包含无效恢复证书。 6013 0x177D 用在此源文件上的加密算法需要比目标文件上更大的密钥缓冲区。 6014 0x177E 磁盘分区不支持文件加密。 6015 0x177F 这台机器已为文件加密而停用。 6016 0x1780 需要一个更新的系统来解密此加密文件。 6118 0x17E6 此工作组的服务器列表当前无法使用 6200 0x1838 要正常运行,任务计划程序服务的配置必须在系统帐户中运行。单独的任务可以被配 置成在其他帐户中运行。 6600 0x19C8 日志服务遇到无效日志扇区。 6601 0x19C9 日志服务遇到块校验无效的日志扇区。 6602 0x19CA 日志服务遇到重映射的日志扇区。 6603 0x19CB 日志服务遇到部分或未完成的日志块。 6604 0x19CC 日志服务遇到错误,原因:试图访问活动日志范围外的数据。 6605 0x19CD 日志服务用户排列缓冲区已用尽。 6606 0x19CE 日志服务遇到错误,原因:试图从读取上下文无效的排列区读取。 6607 0x19CF 日志服务遇到无效日志重新启动区域。 6608 0x19D0 日志服务遇到无效日志块版本。 6609 0x19D1 日志服务遇到无效日志块。 6610 0x19D2 日志服务遇到错误,原因:试图以无效读取模式读取。 6611 0x19D3 日志服务遇到错误,原因:日志流没有重启动区。 6612 0x19D4 日志服务遇到损坏的元数据文件。 6613 0x19D5 日志服务遇到无法由日志文件系统创建的元数据文件。 6614 0x19D6 日志服务遇到数据不一致的元数据文件。 6615 0x19D7 日志服务遇到错误,原因:试图分配和排列保留空间。 6616 0x19D8 BITS 报告计划下载已经失败了%2 次。原因是: %1。日志服务无法删除日志文件或 文件系统容器。 6617 0x19D9 日志已经达到允许分配给日志文件的容器的上限。 6618 0x19DA 日志服务试图读取或写入日志开始之前的位置。

电脑错误代码大全

电脑错误代码大全 一硬盘故障提示信息的含义 (1)Date error(数据错误) 从软盘或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不可修复错误,磁盘上有坏扇区和坏的文件分配表。 (2)Hard disk configuration error(硬盘配置错误) 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等。 (3)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连线不对,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等。(4)Hard disk failure(硬盘失效故障)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故障,硬盘配置不正确,跳线不对,硬盘物理故障。 (5)Hard disk drive read failure(硬盘驱动器读取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松动,硬盘配置不正确,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硬盘记录数据破坏等。 (6)No boot device available(无引导设备) 系统找不到作为引导设备的软盘或者硬盘。 (7)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 硬盘上引导扇区丢失,感染有病毒或者配置参数不正确。 (8)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者磁盘错误) 作为引导盘的磁盘不是系统盘,不含有系统引导和核心文件,或者磁盘片本身故障。 (9)Sectornot found(扇区未找到) 系统盘在软盘和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 (10)Seek error(搜索错误) 系统在软盘和硬盘上不能定位给定扇区、磁道或磁头。 (11)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 硬盘或硬盘接口的电路故障。 (12)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错误) 硬盘或硬盘接口故障。 (13)No Hard Disk Installed(没有安装硬盘) 没有安装硬盘,但是CMOS参数中设置了硬盘; 硬盘驱动器号没有接好,硬盘卡(多功能卡)没有接插好; 硬盘驱动器或硬盘卡故障。 二硬盘故障的代码见表 代码代码含义 1700 硬盘系统通过(正常) 1701 不可识别的硬盘系统 1702 硬盘操作超时 1703 硬盘驱动器选择失败 1704 硬盘控制器失败 1705 要找的记录未找到 1706 写操作失败 1707 道信号错

主机服务器运维管理制度

主机服务器运维管理制度 2013-03-21 执行 2013-03-21 发布 XXXXX发布 为了实现励治支付公司IT 规范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规范业务管理,使信息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良好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由励治支付公司技术部提出、起草、归口并解释 本管理制度的主要编写人员:董昱李启洋 本管理制度的审核人:张宏涛 本管理制度的批准人:王骐恺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励治支付公司技术部。 、范围 本制度明确了励治支付公司IT 的使用规定及工作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励治支付公司IT 运维管理工作。励治支付公司所有相关人员均应严格遵照执行,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IS027001 标准/IS027002 指南 ——公通字[2007]43 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1028-2007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 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 级指南 三、总则 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运维能力,保证运维管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系统操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维护管理水平,特制定运维管理制度。 本制度凡与上级有关标准和规定有不符的地方,应按上级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一、运维管理系统的范围 运维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网络设备、服务器、业务应用系统、客户端的pc 机进行维护和管理。 二、IT 运维管理系统的维护职责 1、系统管理人员负责IT 运维服务器硬件的巡检和维护,负责操作系统的巡检和

windows中的各种错误

一、BIOS中的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说明 Drive A error 驱动器A错误 System halt 系统挂起 Keyboard controller error 键盘控制器错误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 键盘错误或者键盘不存在 BIOS ROM checksum error BIOS ROM 校验错误 Single hardisk cable fail 当硬盘使用Cable选项时硬盘安装位置不正确F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 软盘控制器错误 H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 硬盘控制器错误 Driver Error 驱动器错误 Cache Memory Bad, Do not Enable Cache 高速缓存Cache损坏,不能使用Error: Unable to control A20 line 错误提示:不能使用A20地址控制线Memory write/Read failure 内存读写失败 Memory allocation error 内存定位错误 CMOS Battery state Low CMOS没电了 Keyboard inte***ce error 键盘接口错误 Hard disk drive failure 加载硬盘失败 Hard disk not present 硬盘不存在 Floppy disk(s) fail (40) 软盘驱动器加载失败,一般是数据线插反,电源线没有插接,CMOS内部软驱设置错误 CMOS checksum error-efaults loaded. CMOS校验错误,装入缺省(默认)设置 二、BIOS刷新失败后,Bootblock启动时出现的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说明 Detecting floppy drive A media... 检测软驱A的格式 Drive media is : 1.44Mb1.2Mb 720Kb 360K 驱动器格式是1.44Mb、12Mb、720kb、360kb的一种 DISK BOOT FAILURE, INSER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 磁盘引导失败,插入系统盘后按任意键继续 三、MBR主引导区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说明 Invalid partition table 无效的分区表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 stem 不能装入引导系统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系统引导文件丢失 说明:如果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在硬件配置清单下方(也就时在平时正常启动时出现Starting Windows 98…的地方)出现不可识别字符,此时可判断硬盘分区表损坏。如果你的硬盘上有重要资料,这时你不要轻易进行分区,可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 四、DOS活动分区中的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说明 Invalid system disk 无效的系统盘

电脑主机知识

一、下面介绍一下电脑主机的各个部件: (1)电源:电源是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转换为电脑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设备的稳定性。 (2)主板: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的工作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 (3) CPU:CPU的功能是执行算,逻辑运算,数据处理,四舍五入,输入/输出的控制电脑自动,协调地完成各种操作。 (4)内存:内存又叫内部存储器,属于电子式存储设备,它由电路板和芯片组成,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有电可存,无电清空,在电脑开机状态时可存储数据,关机后将自动清空其中的所有数据。 (5)硬盘: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由金属磁片制成,磁片有记忆功能,所以储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 (6)声卡:声卡是组成多媒体电脑必不可少的一个硬件设备,它的作用是当发出播放命令后,声卡将电脑中的声音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到音箱上发出声音。 (7)显卡:显卡在工作时与显示器配合输出图形,文字,它的作用是负责将CPU送来的信号转换成显示器识别的模拟信号,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8)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通过电话线上网时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电脑处理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线的模拟信号。 (9)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充当电脑与网线之间的桥梁,它是用来建立上网的重要设备。 (10)软驱:软驱用来读取软盘中的数据。软盘为可读写外部存储设备。 (11)光驱:光驱是用来读取光盘中的数据。光盘为只读外部存储设备. Esc:退出键 Tab:表格键 Caps Lock:大写锁定键 Shift:转换键 Ctrl:控制键 Alt:可选(切换)键 Enter:回车键 F1~F12:功能键 Print Screen:打印屏幕键 Scroll Lock:滚动锁定 Pause break:暂停键

中央控制系统方案

中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HCS-6100MCP4 中央控制系统主机 ■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平台,人性化的中/英文操作界面 ■内嵌式红外遥控学习功能,无需配置专业学习器,简便可 靠,更新红外设备,无需编程 ■独创的可动态配置的RS-232C/485控制接口,全面支持各 种控制协议,可与台电数字会议系统系列产品进行无缝连接, 组成完美的智能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1路立体声音量控制 ■8路红外发射口可实现对VCR、DVD、CD唱机、MD放音机和视频/数据投影机等的遥控■8路数字I/0控制口和4路弱继电器控制口,可用来控制环境装置,诸如投影幕的上/下,窗帘的开/闭,投影机的高低,灯光开/关等 ■8路RS-232C输出端口,可控制视频/数据投影机或等离子显示设备。特别地,对RS-232C 控制口的功能进行了改进,支持任何连接于RS-232C的控制协议,可控制台电数字会议系统产品 ■1路RS-485控制口,可任意扩展模块,连接多达128台设备。特别地,对RS-485控制口的功能进行了改进,支持任何连接于RS-485的控制协议,可方便地控制视像跟踪系统等 ■2个TAINET控制接口,内置TAINET协议,用以连接台电电源控制器、灯光控制器、无线收发器等设备(最多达128台设备) ■前面板LCD、显示功能及实时时钟功能 ■提供中/英文系统设置菜单 ■自定义场景存贮及场景调用功能(最多可设置20个场景,4个面板快捷切换) ■计划任务表功能 ■面板按键锁定保护功能 ■电脑连接口(RS-232C),用于连接PC机对控制主机进行设置及操作,程序上传等。安装了TAIDEN中央控制系统的PC控制系统软件,还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控制所有功能 ■配合有线触摸屏HCS-6000TPC,可实现遥远控制所有功能

星外主机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设置系统参数 本文将介绍freeHost System中的“系统参数”的设置:

虚拟主机服务器设置 您需要输入受控端服务器的信息到数据库中,才能让主控端可以控制受控端。 进入管理区-网站管理-虚拟主机服务器设置,请在“添加新的服务器”中输入所有必须内容: ? 1.服务器命名:您可以为这个受控端命名,例如叫:“一号虚拟主机服务器” ? 2.受控网址:注意!这个网址就是您设置受控端时所建立的虚拟主机的网址。例如: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必须是一个有效的网址。 ? 3.临时域名后缀:例如是: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您可以将域名泛解析到这个受控端IP上,所有自助开通的虚拟主机,将会分配一个:http://用户名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这样的域名。 ? 4.用户上一层目录:例如是:d:\freehost,所有用户的虚拟主机内容,都将在这个目录下自动建立,例如您为test用户开通了一个虚拟主机,将自动在d:\freehost\test 下建立目录来放置内容。 ? 5.用户FTP用的域名:虚拟主机开通时,提示给用户他在FTP时所用的域名。? 6.服务器IP:输入受控端的IP地址。 ?7.暂停网站时的转向地址:管理员可以在虚拟主机到期时,暂停它,处理暂停状态的虚拟主机,里面的内容是被保留的,但任何人访问它都会被转向到这儿所定义的网址。(2.0版本增加了两个转向地址,方便暂停时选择暂停网站的原因) ?8.ASP影射:可以不作修改。 ?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影射:可以不作修改。 ?10 PHP影射:如果需要支持php才需要输入相关的内容。 ?11.CGI/perl影射:如果需要支持perl,cgi才需要输入相关的内容。 ?12.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在win 2003下的专用影射。如果你的服务器安装了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请设置此项,其中的infosafe.dll所在的目录必须正确。 ?13.代理商名下用户开通时所绑定的临时域名后缀(3.0版本增加):让代理开通虚拟主机给最终用户时,用户不再知道来源于主站。 添加完成后,可以点击“系统自检”,如果成功会返回以下的结果: 欢迎使用星外虚拟主机管理平台,下面进行系统自检...FreeHost专用组已经存在。自检成功。 设置网上支付 ChinaeBank(网银)的接口: 您只需要到https://www.doczj.com/doc/5516263519.html,申请一个接口,提供的资料,设置管理区“系统参数”中的相关信息,然后在模板管理中,“付款方式”模板中将"点击在线安全支付系统"对应的链点改为: http://你的域名/netpay/chinaban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