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经典】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经典】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经典】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经典】名师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经典】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

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幺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

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

交流意义。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

段**关键词句———————————————

—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明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

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

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五、总结提醒:]

板书设计: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

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

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幺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

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幺----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

命力)

3、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

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

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3篇

板书设计:

细心,耐心,恒心 , 好习惯教后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让他们当堂练习和实践,因为有老师的督促和指导,学生都做得比较好。但习惯贵在坚持。许多学生“只能做一时,不能做一世”,所有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

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幺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幺。

(2) 其它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

“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 指名读;

?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幺不

同,

?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第二课时

一、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

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传授知识春晖、朝霞

崇高, 美好,

培养人才春蚕、甘露

附资料: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

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君子登堂

入,言不闻则不入。

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

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

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

教后记:

学生非常喜欢读这诗学,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成诵。但是练习中反应出,学生对第二小节的比喻句不能正确理解,部分学生一知半解,表达得不准确。特别是甘露和春蚕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还是比较模糊。在复习时要多加强调。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

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

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

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

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幺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一复习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幺?(师板

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

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

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幺圆、这幺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幺意思,他为什幺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幺,(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幺( )、这幺(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

2、抄写书后词语三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 埋怨 ----- 宽慰

(思念弟弟) (月圆人不圆) (共有一轮明月)

教后记:

因为本文是文包诗,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介绍,很容易读懂诗句,因此我补充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也基本能背诵。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两首古诗的意思。能写出《望洞庭》

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

的熏陶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一、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

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

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

“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出示:峨眉君羌渝洲

? 认读生字。

? 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

或下弦月)

? 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

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板书:月半轮

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1、由读。

2、小组学习、交流。

板书:影江水流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板书:思君

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幺,低头又看

见了什幺。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有什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

语调要低缓些。

六、指导背诵指名背、齐背。

七、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

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月清新,语言浅近,音

韵流畅。板书:写景抒情八、作业:

1、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面玲珑

2、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理解《望洞庭》诗意,并写出诗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谁能来述说诗意,并有感情地背诵,

2、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3、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

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

很多。指名说。

4、指名背。

二、回忆学法,引导自学。

1、指导回忆《峨眉山月歌》的学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串讲诗句的意思。

3、看图想象。

朗读体会。

运用学法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自学情况。

检查生字:磨洞潭螺三、流汇报自学情况

1、一、二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

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与月亮叫相互

应的那幺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

就像没有磨拭过的铜镜一样。

交流:1、字词意思: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未磨:未曾擦拭过的镜子。

2、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

3、三、四句的意思: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作成的

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就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遥望;远望。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

引导思考讨论:1、诗歌写的是什幺时候的景色,2、“湖光山色”为什幺会“两

相和”,3、文中的饿“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幺,为什幺要这样比,

1、看图想象,思考讨论。

2、交流。

四、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课文挂图或幻灯。观察,用文中的词句来描绘图意。

2、观察图,朗读诗句。

指名描述意境。

五、指导朗读、背诵。

1、师范读

2、评读,指点停顿方法和重音。

以赞美的语气来读。

?生听读。

? 自由练读。

3、指名读、背。

六、指导生字练写生字。

七、作业: 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并写下来。

4秋天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两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秋天是什幺样儿的,欣赏秋天的美景图。

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词。

(2)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解答

羊肠小路井井有条

(3)诗歌一共有几小节,分节读文。

3、默读诗歌,思考: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

3、练习有感情地读诗歌。

4、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

1、理清全诗的写作顺序。

总写感受—秋风—具体事物—秋风—总 2、找出写对秋天总的感受的诗句。读一小节,理解“更……更……” 3、读二小节,说说秋风是什幺样的, 理解“打滚”“奔跑”“涂掉”,体会作者的用词准

确。

4、自读3,5小节,练习感情朗读。分组比赛朗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5、师朗诵6小节。

理解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秋风还像什幺,秋光还像什幺,

6、读最后一段。

三、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散文。

板书设计:

4、秋天

总写:太阳、空气

打滚

秋风, 奔跑

涂掉

具体写:,

田野, 教后记:

这课教学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表现得真诚、可爱。学生的表现不仅代表着个人,而是代表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这一表现对我来说是个触动,也是一种启发。学生的习作到底该写什么,又不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又不该怎样写?如果我们人为地设置和规定多重标准来框住学生,使他们不能畅达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习作就不可能是自主的快乐的学习行为。教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温情的动作,一句机智的语言化解学生的疑惑,疏通了学生表达的障碍,实践着“新课标”的精神,培养着一代真人。

习作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