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高三

2010-11-09 13:00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胚胎(pēi)创痕(chuàng)强颜(qiáng)长歌当哭

(dàng)

B.龟裂(jūn)筵席(yán)骄横(héng)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纤维(xiān)挨打(ái)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ěi)汲取(jí)坳堂(āo)恰如其分(f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茸绶带愠色阴谋鬼计

B.桀骜愀然频临莫明其妙

C.膏梁晦朔谍血芸芸众生

D.缺憾寥落磨砺防患于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③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于使我们觉得当一只红松鸡一头扎进水里去的时候,它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A.应付营造以致 B.应对创造以致

C.应付创造以至 D.应对营造以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生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C.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能追求卓越,获得一番非凡成就可谓不枉一生,然而能做到尽其所能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D.生活中常见“隐居”类的老人,退休后过不了几年,就变得苍老、憔悴、易怒、脆弱,呈日薄西山之相,被人们称为“老小”,凡事总要“让”着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使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B.没有观众,没有证人,没有期待,也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所驱使的。

C.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却并不一定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D.结果表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

6.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庄子和孔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影响于后世的文学,也是如此。可以说,孔子是把个人放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秩序里,庄子则把个人放在宇宙的生命的秩序里。

①孔子系心于日用伦常中的人生。②孔子奠定了根基,所以是深厚。③庄子拓展了视野,所以特别有着精神世界的广大。④庄子关怀着天地大化中的人

生。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7、阅读《长亭送别》《滚绣球》一曲,完成题目。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7.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

二、(一)、阅读文段,完成8—11题。(共19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逾庖而宴逾:越过 B.迨诸父异爨迨:等到

C.扃牖而居扃牖:关上门 D.吾妻来归归:女子出嫁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亦多可悲”的一组是(3分)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⑤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⑥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一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选文第一段主要采用叙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选文第一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11.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分)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3分)

(3)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4题。(9分)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2.根据文章,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2分)

A.“无恶意的闲人”

指:

B.“有恶意的闲人”

指:

13.第①段中,作者写“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时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反映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

14、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

收藏阳光

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②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滋滋地吸收收藏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窝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③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④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

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⑤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⑥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⑦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⑧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选自2008年2月《中国散文选刊》网刊第13期)

15.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为什么要写收藏阳光?(6分)

16.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第⑧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8.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5分)

三、古诗鉴赏(5分)

1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答: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9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3)、臣生当陨首,(《陈情表》)

(4)、,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王实甫《长亭送别》)

(6)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⑤不得套作

溪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大量的木材”比喻人类流血战斗付出的巨大代价。“一小块”比喻人类历史前进的一小步。(2分,每点各1分)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含蓄着作者对以往进行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14、这句话恰当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将来的意义,(1分)“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线希望,(1分)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1分)

(三)、15、(1)、1整个乡村世界在收藏阳光2各种鲜花在收藏阳光 3不同的人在收藏阳光(每点各1分)

(2)、1展示乡村的特殊风情2渲染乡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3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诗化之美和对淳朴乡民的深沉热爱之情。(每点各1分)

16、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2分)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梳理曾经收藏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的情景,巧妙地流露出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2分)

17、总括上文,赞扬一茬茬乡村人淳朴高贵的品质(1分);引发下文对“收藏阳光”的深刻感悟与深层思考(1分);为升华主旨作铺垫(1分)。

18、收藏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把“爱”比作阳光是文章主旨的升华(2分);把阳光——“爱”收藏在心中,就能像文中的女孩一样充满动力,即使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遭受重重挫折,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永远充满希望。(3分)(意思对即可)

19、(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1分)

20、(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3)、死当结草(4)风之积也不厚

(5)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6)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7)晓来谁染霜林醉作文:参考会考标准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上二句点出别离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4.________ __ ___,_______ _ 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5.,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18分,前4小题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二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 1.(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至于获益,则实在。 A.费尽心机正襟危坐难以名状 B.费尽心机道貌岸然难分轩轾 C.劳神费力正襟危坐难分轩轾 D.劳神费力道貌岸然难以名状 2.(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 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 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 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 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 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③⑤①⑥②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①④②③⑥ 3.(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 ...的一项是() A.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节) B.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 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重阳节) 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元宵节) 4.(本题3分)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随着人类对于机器以及对于机器与人类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认识不甚了了,人类对机器产生恐惧与敌意。事实上,我们不断与机器分享空间,并与之相互依赖。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 艺术主体由此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机器和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发送者和接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 比特打造的“数字化境遇”为人类诗意栖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超现实氛围,逐渐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表现也逐渐成为可能。“数字人格”“技术理性”使主体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与模糊。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职业高中高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姓2011---2012年莫旗职教中心 名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2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罢黜茁壮咄咄怪事相形见绌 .... B.磨砺勉励晴天霹雳老骥伏枥 .... C.揣度祥瑞急湍甚箭惴惴不安 .... D.饴糖怠慢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 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业 : A、杂糅黯然失色不胫而走即往不咎 B、演译戛然而止呕心沥血直截了当 C、熟稔为虎作伥偃旗息鼓待价而沽 D、讥俏助纣为虐不落窠臼豆蔻年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七股大水 ,从水库的桥孔跃出 ,飞短流长 ,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 .... 去。 B.继马德里遭恐怖袭击以后,伦敦可能将成为"基地 "组织的下一个袭 .. 击目标,这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 .... C.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 D.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他的恣意妄为更是激怒了中国及 .... 亚洲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1)为了保证水资源不受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 工业污水 ____到河里。 (2)他们两人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让他们彼此熟悉熟悉。 (3)根治 "豆腐渣 "工程, 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 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 功夫。 A.倾泻引荐不仅/还B.倾注引荐既/又 C.倾泻引见既/又 D.倾注引见不仅/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 学瑰宝。 B.建设时期看党员干部是否先进,重要的是看他生产、工作上的成绩。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 “,。” (2)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 物的事例,其中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例子的两句是“;。” (5)我们一般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三句话来概 括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 .. kè hán 瞋.目 chēn 床蓐. rù覆校.无疑 jiào /老校.退卒 xiào B.拔擢. zhuó砧.板 zhēn 彘.肩 zhì剌谬. miào / 戮.力lù C.揾.泪 wèn 刀俎. jǔ玉玦. quē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 D.籼.稻 shān 车骑. jì盘桓. huán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 bǔ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 ....,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D.多情女子决不反弹琵琶 ....;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的缘故,即 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B. 市场规则的建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他们共同规范着人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央浼měi 拾掇duō朔风sù得鱼忘筌quán B.傩送nuó陨首yǔn 提防tí数见不鲜shù C.蹩脚bié熟稔rěn 瓯越ōu 强近之亲qiǎng D.出岫xiù捧袂mèi 窸窣sū摸棱两可l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安然无恙 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迥 C.拂拭迟顿唉声叹气兼听则名 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唇枪舌战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B.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D.1月1日开始,湖南气温骤降,由25℃左右降至5℃左右,其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甲流仍在虐行,同学们注意保暖,温度第一,风度第二,谨防感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B.11月3日晚,来自衡东县的李正平遗失了给女儿治病的救命钱两万多元。得知此事后,热心的长沙市民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捐款五万余元。通过这次捐款行动,足以说明长沙自有温情在。 C.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D.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5、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节 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 C.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 D.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共6分,每小题3分) 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 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协调,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飞鸟,特别是那些在纽芬兰近海岛屿的山坡上做窝的海鸟,同样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7.下列各项中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划线句是对选文第一段首句中“多个单独的动物”的对应解说; B. “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这句话体现出科普文形象的语言风格; C. 划线句是对“粘菌……做着这样的事”中“这样”的完整诠释; D. “保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粘菌的细胞起初彼此疏远,互不接触。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卷2017及答案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狱。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在这个层面上,西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革命者不怕示众,甚至以示众相标榜。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当一个共同体失去应有的善恶是非的时候,示众就会失去意义。复仇者、侠义者、替天行道者不怕示众。山西杀人犯胡文海临死前握住干警的手:“先走一步。”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因此,示众是有条件的。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之存在有其阶段性,即孩子阶段。人类的青春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技术理性之上的文明,乃是文明的成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示众文化属于人类的传统文化,属于东方社会,属于孩童时代,属于农业文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被称为“子民文化”,也解释了我所说的至今不绝的“类人孩”现象。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从子民到最有天才的思想家,在人生无望时都求助于“良心”的救济,人的良知良能植根于其童年的羞耻心。这也解释了当今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从老舍、傅雷到当代众多受辱的中小学生,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多自杀以死抗争,即说明当代文明的成年属性,理性对心灵的影响日益加重。 (摘编自余世存《“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示众现象经常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和教育领域,它唤起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以 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 B.按照《易经》卦象提供的线索,多种卦象的系辞都有“示众”的字样,由此我们可以 确定的是,在中国示众是统治者们的杰作。 C.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个阶段,示众是第一阶段的普遍产物,统治者需要示众使犯 错者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戒。

2021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

职高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升学部高2020级2017年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撮( ch to) 土廿(ni a n)位绰(chu o)号讣(pd)告 B 、坼(ch e)裂蔫(ni a n)花几绺(li u绯(f e)闻 C 、抽噎(y e)踽(y 口)踽而行弥(mi)咼兀(w u)兀穷年 D饥馑(j in)跬(ku i)步肉袒(t n睨(n i)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望无迹凛冽高梁候车 B 、油腻污秽退辟感概崭新 C 、眼花缭乱沉默垝垣骐骥 D川流不息揉烂无耐暴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B、“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气吗?命当如此” !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C、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D红套子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变化莫测的自然力面前他们半是勇士、半是愚人。 B、真是莫名其妙,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姑姑。 C、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D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此被安排担任县长一职。 B、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C、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人才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觉得她生下来就是为着过咼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墙壁的________ ,家具的—,衣料的—,都使她苦恼。 A寒伧暗淡陈旧粗朴B 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高二下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曙光中学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迷花倚石忽已暝__。(李白《_梦游天姥吟留别_》) (2)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选择题。(5分) (1)下列诗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C )(2分)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春节将至,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要贴一副对联,下列不宜作为春联的一项是(C) (1分)A.平安靠好司机,场兴有主人翁。 B.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C.大干快上多装,争分夺秒快跑。 D.场兴我兴皆兴,场荣我荣俱荣。 (3)下列各项排序,最适合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C )(2分) 扞卫人类发展权利,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摘自《人民日报》) ①也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②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③互鉴发展经验④还需作出更大努力⑤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A. ②①⑤③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①③②⑤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媒介革命视野下的网络文学 邵燕君 ①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会出现“纸质文学”的概念。除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的纸质文学外,网络将成为一切主流、非主流文学的平台。

职高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职业高中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抚.(fǔ)养敷.(fū)衍麻痹.(bì)拗.(ào)口 B憧憬.(jǐng)炮.(pào)制丧.(sāng)事刮痧.(shā) C 骨.(gū)头庚.(gēng)子狡黠.(xiá)颤.(chàn)栗 D 闭塞.(sāi)哄.(hǒng)骗异域.(yù)就寝.(q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漠然曲折司空见惯不辩四时 B 大抵涉及精神抖擞置身其间 C 清晰浩劫直上青云万壶闲愁 D 出息渺小毛骨耸然疾趋而过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__________不必担心我的一肩一背能负载多少脚印,一如无须追问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__________呢? ②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士都__________过,失败了。 ③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__________自己的家乡有高楼。 A 当然协调实验夸耀 B 固然调和试验夸耀 C 固然协调试验夸奖 D 当然调和实验夸奖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垂暮之年,回首处,那些过往的镜花水月 ....是否还能重现? B 捡脚印的故事恐怕是众.所.周知 ..,人人都知道了。 C 拂晓时分,整个部队如过江之鲫 ....从铁道桥下穿过了铁路。 D 而立之年,我才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如同那些下了飞机后脚踏实地 ....的旅客一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一座这样典型的房子。 B 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班级:姓名: C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有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D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亦不能张我四壁。 6、下列句子中标点的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不知道鬼魂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 B 怎么样?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 C 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还是已经忘却? D 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从未脚踏实地?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③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④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A 4种 B 3种 C 2种 D 1种 8、以“开电梯的小姑娘”为开头,改写“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上下文衔接的顺序,填入序号。 忽然飘来几只沙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雪片一样白 B.不见了 C.闪电一样快 D.在船头画了个圈儿 二、填空(10分) 1、独立寒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_。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2.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我心爱的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 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短视频蓬勃发展,平台迅速崛起,用户规模飞速攀升,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掀起了一股短视频文化热潮。作为网络文化的新形态,短视频文化已经逐渐渗入到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形成了文化风尚,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达自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短视频的出现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展示日常生活的新窗口。悄然之间,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窗口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主打文字和图片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转移到了抖音、快手等主打短视频的新兴社交平台。在市场的倒逼下,传统社交平台也纷纷开始在短视频业务上重金布局。与此同时,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介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的“拍照片”变成了现在的“拍短视频”。平台的迁移与介质的变化的背后,除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流量资费的逐渐下降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 短视频社交没有消减用户表达自我的欲望,反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需求。秀文化是短视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中的秀文化主要是指张扬个性的自我展示,包括秀才艺、秀容貌、秀装扮、秀技能、秀学识等各种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发挥着和真人秀类似的功能。秀文化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模仿行为,进行病毒式传播,迅速从线上扩散至线下。“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虽然这个说法略显夸张,但是从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短视频对用户的吸引力以及用户对于短视频的沉迷。 无论是抖音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还是快手的口号“记录世界记录你”,无不在强调短视频的记录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具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能。纪录片通常是专业团队对于某些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而短视频则通常是普通个体对于某些生活瞬间的捕捉。从微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打开短视频平台,用户能够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多元世界,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在这里尽显无余。 短视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社会文化的新工具。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5.94 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9%。如此大的规模,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青微工作室”“北京 SWAT”“四平警事”等政务短视频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短视频号,受到了年轻用户的普遍青睐。随着短视频文化生产主体的逐渐多元,精英文化开始在短视频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短视频精品内容越来越多。不得不提的是,迅速崛起的短视频,在其繁盛表象下也潜藏着不少隐忧和问题,比如偏离主流价值轨道的表现,低俗庸俗、暴力血腥、谩骂恶搞等内容层出不穷,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肆意横行,亟须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 (摘编自张陆园《短视频形成文化风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视频满足了人类自我表达的需求,已经从多方面渗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B. 随着用户兴趣的逐渐转移,传统社交平台也不得不开始在短视频业务上重金布局。 C. 短视频中的秀文化有着和真人秀类似的功能,容易引发从线上至线下的模仿行为。 D. 纪录片可完整记录事件短视频只是碎片化内容记录,与纪录片无法相提并论。

中职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14级机电数控专业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错误得一项就是() A、隐隐约约(yuē)倩影(qiàn) 铿然kēng噌吰cēng B、心旷神怡yí参天cān袅绕niǎo颤动chàn C、翩翩起舞piān踱步dú霎时shà蓊郁wěng D、情不自禁jīn窾坎kuǎn 钟磬qìng 敛裾jū 2、选出书写有错误得一组( ) A、绿草如茵点辍嬉游迁徙 B、层峦叠嶂臆断煤屑独处 C、五彩缤纷缕缕与谐斑驳 D、没精打彩羞涩弥望潺潺 3、下列句子得横线处所填得词语,最恰当得一组就是( ) ①叶子底下就是脉脉得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 ②人们对祖国大陆上生长得蝴蝶,都有一定得 ,但就是,对台湾省生长得蝴蝶, 就了解不多。。 ③我凭栏眺望,江水( ),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A色彩体察滔滔 B 色彩体察滔滔 C颜色体察滔滔D颜色体查茫茫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得一项就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5、下列句中加点得词古今意义相同得一项就是( ) A、金就砺则利。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学不可以已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得一项(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B、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南声函胡,北音清

越D、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7、、诵读时,语音停顿正确得一项就是( )?A、有大石/当中/流B、有大石/当/中流?C、有/大石/当中流D、有/大石/当/中流?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得一项就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9.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得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得一项就是( )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得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她对祖国美好河山得无限热爱,由眼前得荷塘联想到故乡得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得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得向往,对故乡得惦念,就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得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得,没有什么特别得意义。 10、下列表述错误得一项就是() 《荷塘月色》一文得作者就是朱自清。 《台湾蝴蝶甲天下》就是一篇记叙文。 《石钟山记》一文得作者就是苏轼。 《石钟山记》一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石钟山命名得原因。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得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得梦。①虽然就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期中考试对高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显而易见,也能够帮助落后的同学提高成绩,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 期中考试对高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显而易见,也能够帮助落后的同学提高成绩,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

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本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题满分160分,共七个大题,由基础知识、社科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及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几大板块构成。 其中基础知识第5小题是把文学常识由原来的填空题转换成的选择题,古诗文阅读中增加文言文断句,作文是半命题不限文体作文。 二、答题分析 由于基础部分的难度不大,得分率都较高。 选择题,含四道大题,其中一道在现代文小说阅读第16题多选题,赋分4分,其余单选共33分,11道小题,赋分均为3分,第一题 1—5题为基础知识题,分别为字音字形、成语的使用及病句辨析、语句连贯衔接、外国小说文学常识。 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第二题为社科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概念及文章的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 第三题9—11题为文言文阅读题,材料选自《聊斋志异》,文段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下面着重对非选择题部分考生答卷进行分析。 这部分题型有文言文断句、翻译、诗歌鉴赏、默写、问答题、语言运用题及写作等。各题的答题情况具体如下: 第13题文言句子翻译题出自必修4第四单元,文段设置的考点比较多,均为文言文中常见词语,难度适中,赋分为8分。句子通顺,整句意思与原文出入不大即给分。 学生出现的问题,译时该补充的不补充,不能掌握句式特点,如第一句为判断句很多学生没有翻译出来,不少学生翻译的句子不顺畅。 参考答案: ⑴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没找到。 ⑵我之所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⑶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 ⑷张衡工于机巧(机巧为精密机械设备之类),特别喜欢思考有关 于天文阴阳历算方面的问题。 第15题名句名篇默写8选4,1题1分。每空出现1处错误,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