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专题WORD文档

1-12专题WORD文档

1-12专题WORD文档
1-12专题WORD文档

第一专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本专题讲三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格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此后,在近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被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陈营,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球两制”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二)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1、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2、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1)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

代表著作:《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

(三)千年伟人评选及世界范围内“马克思热”

1、1999年第一次英国广播公司评选。马克思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

2、2003年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3、2005年第三次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它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主张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决定的。

第二、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第二、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第三、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专题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

成长

本专题讲三个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成长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成长

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成长历程

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历程

1835---1841波恩、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

1841《莱茵报》、《德法年鉴报》

1843 《论犹太人问题》

1844 思想形成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手稿》、《神圣家族》

184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7《哲学的贫困》

1848《共产党宣言》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和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成长

1、自觉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2、提供开阔的政治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

3、铸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专题自觉变革世界观,做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本专题讲四个问题:一、世界观的含义与分类

二、哲学世界观的历史发展概览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四、关注社会生活,做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与哲学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方法论就是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总是内在地包含某种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

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内化为人们的观念结构,转化为人们对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

态度时,哲学世界观就会转化为哲学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内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何为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第二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原则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世界观

古代哲学世界观模式

西方代表:1、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近代哲学世界观模式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种世界观模式的集中表达。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也就有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四、超越主客二分的现代哲学世界观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世界观

1.强调人与万物相融相通

2.“人—世界”结构对“主—客”结构的超越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强调世界首先是“感性世界”

2.世界与人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3.世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下不断生成与变化

五、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之一)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认识物质

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起源

三个重要环节: 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的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3、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之二)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a.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a.物质生产劳动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的本质,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和确证.

2、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自然也改造社会.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和认识要“与时俱进”

(1)实践与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2)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生成与相互转化

(3)社会生活本身是一种处于不断生成、变化中的过程性存在

(4)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七、关注社会生活,做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2、关注社会生活,变革思想观念

(1)面向世界,了解时代巨变

(2)面向中国,认识新时期的中国

(3)面向自己,作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第四专题唯物辩证法与我们事业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发展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两种联系类型:物与物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从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人跳出了动物本能式的存在方式。

2、人通过劳动去改变外部世界以创造自己的生活条件。

从“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要生存发展就要改造自然

2、人又通过改造自然来适应自然

(二)发展:1、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事物前进、上升运动的方向是朝向人的理想、目的。

3、从本质上看,事物的发展就是事物的合目的性生成。

特点:发展的同一性与过程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

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4、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4、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五专题怎样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关于认识中的反

映、选择和建构

(一)认识的构成要素

1、中介: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系统;作为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系统。

2、主体是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认识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自觉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是对一定客体的认识、摹写

第三、是能动的反映论:即认识是反映基础上的建构创造:除接收信息外,主体还要选择、分析、重组、整合、反思和建构,进行再创造。不仅反映现象还要揭示本质;不仅反映现实,还反映过去创造未来。

(三)认识是过程,不能一次完成,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因:第一、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某一具体认识过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的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

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四)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

? 1.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 2. 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

? 3. 生活、实践高于理论和认识

? 4. 理论和认识服务于生活、实践

(五)由存在决定意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现的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不仅包括旧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也吸收了唯心主义哲学中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合理思想,因此,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论的局限性,科学地阐明了主体和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系,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人们往往带着一定的目的、知识去感知事物,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的成分。

?同样,理性认识也不是纯粹的抽象思维活动,在推理中,感性材料的印证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七)“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2.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六专题:认识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本专题讲三个问题:一、认识的真理性追求

二、认识的价值性追求

三、优化认识结构,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认识的真理性追求

1、真理及其品格

真理与主观性

?马克思要求不但要从客体性的角度理解事物,还要从主观性的角度去理解。

?真理不是排除人的主观性的干扰的认识对外部对象的符合,而是以具体的、历史的人为棱镜折射了的。

?海德格尔的“去蔽说”。真理就是被揭示了的存在,就是“去蔽”。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一方面,真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外部世界的本来面目。

?另一方面,真理映射着一个具体历史时代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理想追求。

?真理的实践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真理也不可能是永恒的。真理与谬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转化。

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追求真理的认识路线。

二、认识的价值追求

1、人为什么要追求真理——美好生活

2、要敢于和善于追求真理

第一、在认识活动中对真理的探索

第二、在实践中坚持真理

三、优化认识结构,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方法论)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它追求的是一种真。

内涵: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人文精神: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它追求的是一种善。

特点:人文精神具有对人的主体性和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

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评价性和批判性。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

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1、当人们真正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客观世界,理智的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时,强烈的科学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同样,科学的神奇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受科学之美,欣赏自然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

2、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二者比翼齐飞。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思想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在人类精神世界当中,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

学艺术与人文的结合,这样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使人类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七专题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创立、发展和科学证明

?主要内容

?一、人类社会及社会历史之谜的探究

?二、社会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人类社会及社会历史之谜的探究

(一)怎样理解社会

什么是社会?

1、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运行是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

2、个人与社会间什么关系?社会发展与个体幸福有何关联?

3、人在历史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

1、历史哲学是关于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或研究历史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的哲学学说。

2、1725年维科发表《新科学》标志着历史哲学的诞生。

《新科学》全名《关于各民族共同本性的新科学的原则》

3、思辨的历史哲学:注重对历史事实与过程的哲学概

括,试图在历史中发现历史发展模式、规律和意义。

4、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主要探讨历史理解及历史

认识的性质是什么,它所关心的不是人类的过去本身,

而是对过去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方式。

(二)人类对破解历史之谜的种种探索

1、近代之前,神本位的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圣经》: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在上帝支配之下的。

奥古斯丁:全部社会历史是上帝信徒和魔鬼信徒之间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结局是上帝的信徒取胜,并且在地上建立起永恒的王国,因此世俗统治者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

2、文艺复兴后,用人的观点看待历史

维科的《新科学》提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可以被认识的。但认为一切民族都要经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并把它绝对化,最终还是导致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历史观。

宿命论

柏拉图: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

黑格尔: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 黑格尔认为历史人物的动机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

? 黑格尔不仅提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的问题,而且试图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

量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 。

? 但黑格尔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而是从外面,从哲学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

史,他找到的动力就是绝对理念。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绝对理念发展的表现,历史发展不是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进行的,而是按照绝对理念逐渐实现的。

3、地理环境决定论。

法国 J·博丹 法国 孟德斯鸠 德国 拉采尔

4、人口决定论

英国 马尔萨斯

5、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本质规律的揭示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变革了社会的解释原则

“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 含义: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

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主要特征:以人群为主体;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类社会的本质

社会本质上是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地理环境

1、含义: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影响经济发展

?*影响生活质量

?*提供活动场所

人口因素

1、含义:指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身体的和文化的)及其变化规律

2、作用: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年龄结构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人口性别比例问题)

☆人口因素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和哲学等各种基本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前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实践的向导,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①实现了历史解释原则的创新。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前,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虽然曾有思想家尝试用物质解释社会历史,但都没有成功。马克思在探究人类思想动机背后的原因时,找到用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解释社会发展。既重视经济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政治、文化的作用。

②发现和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由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社会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人的需要形成了社会的基本领域

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经济活动——经济领域

人对社会秩序的需要——政治活动——政治领域

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精神活动——文化领域

(二)社会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张的社会构成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也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讲,一是社会物质存在的决定层次,即经济基础层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二是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三)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

地位并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

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八专题人类家园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因和人的社会责

主要内容

?一、社会规律与人的创造活动的关系

?二、社会发展合力理论

?三、人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责任承担

一、社会规律与人的创造活动的关系

(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含义: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和各种关系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

2、特点: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社会规律的载体是社会事物;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事物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

☆社会规律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规律的作用同样离不开人的活动;

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历史规律的载体是社会总体;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同时也就创造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脱离人的活动而谈论而谈“历史规律”,只能是历史的神秘论;

历史规律:超越历史唯心主义与历史决定论的对立

☆一方面,客观的历史规律作为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的;

☆另一方面,这些规律一旦在历史上产生出来就获得社会对象性的形式,又必定反过来制约和规定着人们的活动。

☆由此可见,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构成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被这种规律制约自己的创造活动。

二、社会发展合力理论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力量

(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从社会主体的创造性看

(一)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伟大的创举》

1、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要推翻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

社会改革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四)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三次革命

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性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五)各种主体力量的总和作用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的作用

每一个人作用大小虽不同,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每个个人的作用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的历史影响:

?★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影响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②普通人物的历史作用

小结: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三、人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责任承担

(一)人既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

参与者: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

创造者:创造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个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即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即历史

的创造者。

(二)人的社会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

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自觉关怀和承担的义务。

自我责任:自理、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角色责任: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因不同的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人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社会责任:如果没有个人对社会尽责任,社会就谈不上发展,个人也无法享受别人创造的权利。精英阶层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

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改善,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满足感和发展自信心,人们体验到一种“发展带来的快乐”。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差异拉大,容易造成人们的心态失衡。因而,树立积极进取、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意识,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而又不容回避的时代责任。

第十专题从《宣言》到《资本论》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

主要内容:

一、《共产党宣言》中资本主义观的形成——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难题的破解

二、资本主义社会构成及其基本矛盾

三、《资本论》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趋势的探索

一、《共产党宣言》中资本主义观的形成——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难题的破解

1、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宣言》从总体性上的解答: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高度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生、发展以及向新的社会关系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

2、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上。

3、结论:两个必然

二、资本主义社会构成及其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萌芽: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西欧始于15世纪后30年至19世纪初,300余年)途径:暴力剥夺土地;暴力掠夺货币;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目的: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

小结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这些国家的殖民扩张政策,这一政策决定性地影响着国际关系。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屠杀,迎来了工业革命,这一进步是建立在殖民地的鲜血与枯骨之上。

影响:东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明显地区分开来。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种生产方式替代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商品的两个因素

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两因素:

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特点:

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 概念: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 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抽象劳动:

? 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

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①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③为其它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劳动二重性、商品二 因素都源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属性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买卖交换 使用价值 获得价值 生产 目的 买卖交换 成功 卖出商品 目的

获得价值 表明 私人劳动 转化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