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泽明名词解释

黑泽明名词解释

黑泽明名词解释

黑泽明(Akira Kurosawa)是日本电影导演和剧作家,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深刻的人物描写和复杂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他为日本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生平简介

黑泽明于1910年出生在日本东京市。他在青年时期对绘画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进入电影行业。1936年,他加入了东宝电影公司并开始担任助理导演。在那里,他逐渐获得了自己执导电影的机会,并开始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才华。

二战期间,黑泽明继续从事电影制作工作,并为战争宣传片做出了贡献。然而,战后日本迎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黑泽明在这个时候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社会意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电影作品。

二、艺术风格

黑泽明的电影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人物描写。他善于运用广角镜头和深度镜头,创造出宏大而壮丽的画面效果。他对光影的运用也非常精湛,通过灯光和阴影的对比,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

在情节方面,黑泽明经常选择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主题。他对人性的探索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的作品中。他善于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黑泽明还经常使用传统日本文化元素,如武士道、侍等,融入到他的电影中。这种融合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而独特的风格。

三、代表作品

1.《七武士》(Seven Samurai)

《七武士》是黑泽明最著名且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贫穷村庄被强盗团伤害并求助于七名武士保护他们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对人性、勇气和牺牲精神的探索,展现了黑泽明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2.《罗生门》(Rashomon)

《罗生门》是黑泽明的另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电影以一个杀人案为背景,通过不同参与者的回忆和陈述,展现了真相的多面性和主观性。这种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对真相的探索使得《罗生门》成为了一部非常引人深思的电影。

3.《天国与地狱》(High and Low)

《天国与地狱》是黑泽明在1963年创作的一部犯罪剧情片。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

富有企业家被绑架勒索的故事。通过对社会阶级、道德选择和个人责任等问题的探讨,《天国与地狱》展示了黑泽明对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并提出质疑。

四、影响与荣誉

黑泽明是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亚洲导演,并且他还曾多次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国际奖项。他的作品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导演受到了他的启发和影响。

黑泽明的电影在日本国内也非常受欢迎,他被誉为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五、总结

黑泽明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和独特风格的导演。他通过视觉冲击力和复杂故事情节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和人道主义思想。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黑泽明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黑泽明名词解释

黑泽明名词解释 黑泽明(Akira Kurosawa)是20世纪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被广泛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力、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影像语言的创新贡献,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对与黑泽明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展现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1. 黑泽明(Akira Kurosawa): 黑泽明(1910年3月23日- 1998年9月6日)是日本电影导演和编剧,被誉为世界电影的一代宗师。他执导了许多经典作品,如《七武士》、《罗生门》、《太阳照常升起》和《乱》等,深受国际和国内观众喜爱。他的作品常常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复杂的角色心理和大胆的叙事结构著称。 2. 七武士(Seven Samurai): 《七武士》是黑泽明于1954年执导的一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杰作之一。影片讲述了七名武士为保护一个受到强盗袭击威胁的村庄而集结,最终与强盗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这部影片结合了历史背景、人性探索和精湛的动作场面,展现了黑泽明对于正义、勇气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3. 罗生门(Rashomon):

《罗生门》是黑泽明于1950年执导的一部电影,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通过多角度叙述了一个发生在林间的谋杀案,揭示了不同人对同一事件产生截然不同的记忆和解释。这部影片探讨了主观性、真相和记忆的复杂关系,对于电影叙事结构的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太阳照常升起(Ikiru): 《太阳照常升起》是黑泽明于1952年执导的一部影片,讲述了一名政府官员被诊断出癌症后,如何在临终前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影片深刻地探讨了人生价值、人性善恶和社会责任等主题,展现了黑泽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 5. 乱(Ran): 《乱》是黑泽明于1985年执导的一部电影,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国王分封领地给三个儿子,最终导致家族内斗和混乱的故事。黑泽明通过精湛的导演技巧和震撼人心的场面,将莎士比亚的经典故事重新演绎,并借此探讨了权力、背叛和家庭纷争等主题。 6. 黑泽明效应(Kurosawa Effect): 黑泽明效应是指黑泽明电影对国际电影和电影制作的广泛影响。他的影片对于西方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在叙事、摄影和剪辑等方面的创新。许多国际导演受到了他的启发,从而推动了电影艺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一剧之本 1.他的创造性劳动,将生活变成艺术。“他”指的是影视编剧。 2.剧本的作用和地位: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就说的更加 透彻了:“弱苗是觉得不到丰收的,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 3.为什么说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本”[填空、选择] 4.苏联的杜甫仁科和日本的黑泽明是这样论述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的[填空、 选择] 上篇造型 第一章影视剧本的叙事和造型的结合 1、所谓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包括哪些方面[简答] 2、如何正确对待画面的造型功能和叙事功能[简答] 第二章影视剧本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 1.意大利影片《木屐树》又译《木鞋树》,获得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78 年)金棕榈奖。 2.1927年10月23日,美国生产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使单纯依靠 画面来表情达意的影片,一下子变成了声画结合的艺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拍摄于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比西方晚了4年。 3.绘画电影:早期大量使用对话的有声片电影。[名词解释] 4.声画合一:指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的声音同时出现,又同时消失,两 者互相吻合。又可以叫做“声画同步”。[名词解释] 第三章影视剧本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5.经常被使用的声画分立有三种:[简答] 第一,反应镜头。 第二,用声音代替形象。

第三,影视艺术不但能把人的思维活动变为视觉形象,而且可以用声音来表达人物的回忆或幻觉。 6.你认为,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哪一个更为重要[简答] 7.电影中的声音包括哪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简答] 8.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占多大比重它能起到哪些作用[简答] 9.电影音乐基本上可以分成哪两类它们所起的作用有哪些[简答] 10.为什么要提出“声画分立”的原则它的依据是什么[简答] 11.什么叫“速剪艺术”它的特点是什么[简答] 12.有声电影诞生于1927年10月23日。美国生产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 王》,使单纯依靠画面来表情达意的默片,变成声画结合的艺术。初期的有声电影遭到了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爱因斯坦等的反对,是由于当时的电影过于仰仗“对话”,以致丧失了运用造型画面叙事的功能,以及简单的让人物开口说话。未能创造出真正音画结合的整体。[填空、选择] 13.有人认为,电影音乐的使用是属于音乐家或导演的事,编剧可以不管,你认 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论述] 14.电影时空观念的变化:卢米埃尔——记录性电影时空阶段;梅里埃——舞台 式的电影时空阶段;格里菲斯——电影的新时空阶段;伯格曼——心理时空阶段。[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在影片《野草莓》又名《杨梅树下话当年》里,运用时空交错的方式着意变现人物的内在心理。][选择] 15.电影中的时空与现实生活中的时空是否相同它呈现出哪几种状态[简答] 16.就整部影片而言,因时空结构的变化而造成电影的不同样式,基本上可以分 成那两大类[简答] 17.电影时间包括哪两大类[简答] 18.电影时空观念的演变,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小题] 19.有没有这样的影片,它的故事时间和放映时间是相等的或者说,电影中的时 空和现实时空是同步的呢[填空选择]

影视鉴赏

影视欣赏课程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17×2=34)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里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它是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2卢米埃尔放映的电影有《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婴孩的午餐》《水浇园丁》等十余部影片。它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3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 4影视创作的过程分为﹙前期筹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等三个大阶段。 5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 ﹙特写﹚。 6 构图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主体﹚﹙环境﹚﹙陪体﹚。 二简单题(10×3=30) 1 世界电影艺术史上三次大变革是什么? ①从有声到无声②黑白道彩色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 2 蒙太奇最基本的三个功能是? ①叙述故事②表达情感③阐述思想④创造风格 3 影视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抒发情感②参与叙事③展现环境④创造节奏 三论述题(1×36=36) 镜头角度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运用这种角度会产生什么样的

效果? 平视镜头:指镜头与被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 特点:接近于常人的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 俯视镜头:指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的镜头。 特点:使被摄物体呈现出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从特定角度展现运动线条; 使影像压缩变形来制造特殊的效果。 仰视镜头:是指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角度。 特点:使影像体积夸大,使被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观众会产生一种压抑感或者崇敬感,也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有时仰视镜头也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 一、填空题 1、有专家预言,影视文化与计算机多媒体一道,正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多媒体视像文化。 2、1895 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3、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 年。 4、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则是1913 年摄制的 《难夫难妻》。 5、世界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6、最初的无声电影,也被称为默片。 7、一般认为,1927 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8、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 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9、彩色电影的出现,或许可以算作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中外电影发展史考试小汇总

一·人物:1爱迪生2格里菲斯3卓别林4卢米埃兄弟5约翰·格里尔 逊6.爱森斯坦的贡献他们寻贡献。 1爱迪生对美国电影的贡献 总:技术创新,舞台化,机巧性,从观众出发的拍摄计划,经营管理上采用引进制 “黑玛丽”摄影棚中的产物 仅存的户外影片:《黑珍珠快车1号》1897的目的是: 1. 把实景记录下来 2. 使画面动起来因此,从画面角度看:与《火车进站》比较 3.爱迪生的”窥视镜” 1877年8月20日发明留声机;发明电气铁道;活动电影机。1882年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1893 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 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所以从发电、电影机、摄影棚、电影放映院、留声机都是爱迪生发明或第一个建造的,这就是他对世界电影的贡献。 2格里菲斯 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 格里菲斯对世界电影的主要贡献在哪儿? (1)把电影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2)着力于探求电影特技,尤其是摄影构图和蒙太奇。 (3)他的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再是场面,而是镜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首创。 为什么世界电影史上里程碑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一)《一个国家的诞生》: 1、内容上:影片主要通过其中一个家族即卡梅隆一家的遭遇,来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有着浓重的种族主义倾向。 2、艺术手法上: (1)在广阔的史诗场景中,发挥了电影的时空跳跃性和蒙太奇的多线对比作用,使得影片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2)影片充分运用景别和多变的摄影技巧。影片由1000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景分成几个镜头,以推、拉、跟、摇、移的拍摄方法,运用了大远景、全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定等镜头。 二)《党同伐异》: 1、这部影片由古代《巴比伦的陷落》、近代《基督受难》、现代《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当代《母与法》的4个小故事组成。 2、影片的主题是:“排斥异己与仁爱的斗争。”告诫人们,人们之间应该宽容、博爱,互相残杀会造成仇恨。 3、在技巧表现上确实有新的独创性。 (1)它打破了戏剧的“三一律”,第一次把时空相距甚远的故事组织在一起,这是交替蒙太奇理论的实践基础。 (2)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蒙太奇。 (3)丰富发展了平行蒙太奇。

【真题】05—08年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填空、名词解释解析

这是我去年考研复习时在网上搜集到的一丁点资料,觉得还蛮有价值的,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填空题 2005年 1、“大音希声”出自《道德经》。 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李渔。 3、法国的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到艺术发展依赖于时代、环境和种族。 4、我国第一本词集是赵崇祚的《花间集》。 5、《胡桃夹子》的曲作者是柴可夫斯基。 6、《拍案惊奇》的作者是凌濛初。 7、《百年孤独》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8、《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宋朝画家范宽。 9、《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10、前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谢尔盖?爱森斯坦。 2006年 1、贝多芬的代表作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作《命运》交响曲。 2、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艺术是“理式”的摹本的摹本。 4、雕塑《大卫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代表性作品。 5、《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 6、《上海屋檐下》的剧作者是夏衍。 7、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是《等待戈多》。 8、20世纪40年代费穆的电影代表作是《小城之春》。 9、影片《广岛之恋》的导演是阿伦?雷乃。 10、《艺术问题》是美学家苏珊?朗格的代表作之一。 2007年 1、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2、“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 3、华彦钧(瞎子阿炳)的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4、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 5、《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的作品。 6、我国最早的电视剧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 7、《天云山传奇》的导演是谢晋。 8、电影《野草莓》是瑞士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 9、孔尚任的戏曲代表作品是《桃花扇》。 10、《悲剧心理学》是我国美学家朱光潜早期著作。 2008年 1、《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 2、《小二黑结婚》的作者赵树理。 3 、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

黑泽明的名词解释

黑泽明的名词解释 黑泽明(Akira Kurosawa)是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被公认为世界电影史上最 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在剧情、摄影技巧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本文将以一种有趣的形式来解释一些与黑泽明相关的名词,带你深入了解这位导演和他的作品。 一、尺寸黑泽明是一位非常注重画面构图的导演,他经常运用不同的尺寸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广角镜头和远景,这些元素使得他的电影画面更具有震撼力和广阔感。广角镜头透视能力强,广阔的画面视角让观众能更好地沉浸在故事当中。远景则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延伸,能够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氛围。而黑泽明还使用了大量的中景和近景,这些画面更加突显角色的情感和表情,将观众引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雨黑泽明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下雨的情节,他将雨水作为一种象征,传达了对于生活困境和人性黑暗的触动。在他的作品中,雨水常常象征着困境、痛苦和挣扎。而当故事走到最后,雨水通常代表着转机和希望,象征着人物的内心得到了洗净和解脱。 三、刀与剑黑泽明的电影中经常有以刀与剑为主题的情节,这些武器象征着力量和冲突。他将刀与剑的对抗置于故事的核心位置,通过激烈的斗争和剑术的展示来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黑泽明对武士道的理解以及刀剑作为道具的运用,使得他的电影中的格斗场面充满了戏剧性和艺术感。 四、孤独黑泽明的电影中经常探讨孤独和个体在社会中的处境。他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孤立无助的表演和镜头构图,传达了对于人性矛盾和社会冷漠的关注。黑泽明的角色经常身处于一个既残酷又冷漠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面对各种困境和压力,却也往往从中找到了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李尔王名词解释

李尔王名词解释 《李尔王》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 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全剧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主线索讲述的是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绞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另一条次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后来由于他同情李尔,被挖去双目,在野外流浪时遇到沦为乞丐的儿子爱德加,由他搀扶前行,却不知搀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赶出门的儿子。庶子爱德蒙继承爵位后,同时与李尔的长女、次女勾搭,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李尔王》的故事来源于英国的古代传说,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亚在故事蓝本的基础上加入了悲剧结局、李尔王的发疯等原创内容。 威廉·莎士比亚在创作《李尔王》时,正值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李尔王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3512剧本写作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3512剧本写作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不能概括影片(城南旧事}的凤格特点的是( A.會而不露 B.照搬生活 C.曲径通幽 D.“形散而神不散” 2.属于纪实性美学风格的中国影片是( A.(秋菊打官司》 B.《苦恼人的笑》 C. (小花》 D.《生活的颤音》 3.从开机到停机所摄制的影片中最小的单位是() A.场面 B.段落 C.镜头 D.情节 4.强调实景拍摄,甚至要找到原来的服饰或物件的影片属于() A.戏剧性风格样式 B.纪实性风格样式 C.散文性风格样式 D.表现性风格样式 5.认为刷作主题是“生活暗示给作家的一种思想”的苏联艺术家是( A.高尔基 B.普多夫金 C.爱森斯坦 D.列夫●托尔斯泰 6.作者和著作相对应的一项是() A.巴费(电影美学》 B.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C.贝拉●巴拉兹《电影语言》 D.马赛尔●马尔丹《电影是什么?》 7.中国电影“金鸡奖"第- -届颁奖是在(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8.将外表相同,实质不同的两个镜头加以并列,以此喻彼,突出它们相似特征的是() A.对比蒙太奇 B.隐喻蒙太奇 C.象征蒙太奇 D.抒情蒙太奇

9影片(玛丽娅●布劳恩的婚礼)代表的电影流派是() A.新德国电影 B.新好菜坞电影 C.新浪潮电影 D.新现实主义电影 10.默片电影大师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对白电影是() A.《爵士歌手)(1927) B.《城市之光》(1930) C.《摩登时代》(1935) D.《大独裁者》( 1940) 11.主张废除电影剧本,直接用摄影机去制作影片的电影大师是( A.黑泽明 B.法斯宾德 C.大卫●格里菲斯 D. 安东尼奧尼 12.两度获得好菜坞电影艺术科学院金像奖的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是( A.戈达尔 B.法斯宾德 C.大卫●格里菲斯 D. 比利.怀尔德 13.美国早期影片《魂断蓝桥》中的主题音乐是( A.《草帽歌》 B.《忆童年》 C.《一路平安》 D.《送别》 14.发现和创造“停机再拍"省略原则的电影艺术家是(; A.卢米埃尔 B.梅里爱 C.库里肖夫 D.林格伦 15.属于电影改编中采用移植方式的影片是( A.《悲惨世界》 B.《罗生门》 C.《人到中年》 D.《幸福的黄手帕》 16.把编剧称为“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的著名导演是( A.黑洋明 B.巴拉兹 C.杜甫仁科 D.爱森斯坦 17.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的声音同时出现,又同时消失,两者互相吻合的现象叫做() A.声画固定 B.声画分立 C.声画对位 D.声画合一 18.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的主要表现者是(

中外电影史考题

单项选择 1.美国发明家B.汤姆斯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维太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 的影片。 2.以下选项哪一项不是形容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C.照相机 3.电影叙事的是从C.梅里埃的电影中开始。 4.格里菲斯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是A.一个国家的诞生。 5.电影史上表现主义的奠基人是A.梅里埃 6.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影美学的学派。D.苏联蒙太奇学派 7.电影B.《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自我辩解的作品。 8.D.路易德吕克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电影学家。 9.最重要的“室内剧”作品是茂瑙的A.最卑贱的人 10.最具有代表性的“达达主义”电影是弗兰西斯皮卡比亚编剧的 B.《幕间休 息》. 11.在电影领域,代表先锋运动中最成熟,最超现实,最弗洛伊德式的电影是路 易布努埃尔的C.《一条安达鲁狗》 12.路易德吕克的理论代表作 D.《上镜头性》为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奠基了理 论基础。 13.以下哪项作品不属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阿尔培甘斯的?D.《贝克与僧侣》 14.德吕克的剧本《西班牙的节日》有第一位女导演A.谢尔曼杜拉克拍成的电 影。 15.B.杰杜拉克对印象主义理论作了明确的归纳与总结,指出电影 B.杰杜拉克 视觉的艺术。 16.A.达达主义是先锋派电影中产量最多的,最滥的电影流派。 17.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具体指20世纪B 30-40年代。 18.C.《爵士歌手》是有声片诞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发生 变化的一次预演。 19.赛那特是美国喜剧片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20.在电影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西部影片是鲍特的《火车大劫案》 21.奥森威尔斯以B.《公民凯恩》使好莱坞完成了视听语言模式的现代化转换 22.真正的记录片之父是美国人《菲拉哈迪》, 23. 1929年,格涅尔逊摄制了A《漂网渔船》,这是他直接拍摄的唯一一部片子。 24. 1976年,伊文斯拍摄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生活的毁誉参片的影片。 25. 《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 26. 1940年卓别林拍摄了《大独裁者》这是美国第一部反纳粹法西斯的影片 27 雷内·克莱尔曾经拍摄过达达之父的代表作《幕间休息》 28 让·雷诺啊的作品《朗吉先生的罪名》表现了工人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被看做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影片 29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准则,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30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功时期最具典型标志影片。是瓦西里耶夫兄弟摄制的影片《夏伯阳》 31在“电影荒年期”苏联电影创作遇到了严重破坏《1952》年全苏联的电影生产具有五部 32苏联70—80年代最具典型的战争片是罗斯托茨基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蒙太奇:原是法语的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领域,表示把 分切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电影的手段。组接的原 那么有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倾向或美学原那么等。 2.安德烈·巴赞〔1918-1958〕 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被誉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 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他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大多数理论思维通过电影评论 表达出来,代表理论文集是?电影是什么?。他的主要理论有: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 学、电影语言进化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 理产物,追求空间的真实性、影像与客观现实的同一,反对表现主义与蒙太奇。 3.黑泽明〔1910-1998〕 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被斯皮尔伯格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在五 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引导了 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的艺术潮流。在导演手法上,他的电影具有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干净利落的特点,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最知名的导演手段是对现场 的调度;在影片主题上,通过日本民族的现实和历史展开对人性的讨论,传递出日本独特的 民族性和人性的弱点。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乱?、?影子武士?等。 4.格里菲斯〔1875-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电影大师,他完成了对根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对电 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使电 影成为真正的艺术门类。在电影表现上,他对全中近景的转换、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 的连接、摄影机的运动等作了示X式的处理;在电影制作上,他开创了叙事电影的根本叙事 原那么和制作模式,为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的开展奠定了根底。代表作品有:?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电影至格里菲斯真正成为了艺术,这种艺术是通过镜头的运用实现的。 5.爱森斯坦〔1898-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他的主要奉献是确立了把蒙太 奇从艺术方法上升为电影学说,开创了电影的蒙太奇时代。他的“杂耍蒙太奇〞理论要点为:选取具有一定冲突性的镜头,剥离其原本的时空同一性,用一定的方式对其进展对列组接, 就能产生一种全新的综合物,创造出未经剪辑的影片中非固有的概念;蒙太奇的作用不仅是 简单的连接,更在于“冲突〞和“对立〞带来的震撼效果。“理性蒙太奇〞主X通过画面的 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代表作有?罢工??战舰波将金 号??十月?等。 6.法国新浪潮〔NewWave〕: 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风格清 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那么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 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 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

名词解释75169

名词解释 1.布赖顿学派: 最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他的两位主要的代表人物: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出生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莱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做的一种倾向。既他们的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实生活的片段”的倾向。代表作:《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祖母的放大镜》等。 2.王朔电影年: 1988年,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青年作家王朔的四部作品被同时搬上银幕:米家山导演的《顽主》(根据同名小说改编),黄建新导演的《轮回》(根据小说《浮出海面》改编),叶大鹰导演的《大喘气》(根据小说《橡皮人》改编),夏钢导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一年之内,同一作家的四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实属罕见,有人称1988年为“王朔电影年”,称这股王朔热为“王朔现象”。 3.诗意现实主义: 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它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现实主义植根于传统,意味着对现状的关怀和尊重,是作品的核心和主题;所谓诗意是人从现状出发的自由的心理诉求。让·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 4.《电影手册》: 1951年法国人巴赞与雅克·唐尼尔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该刊物聚集了一批年轻的批评家,弗朗西斯·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李维特等,这些人后来成为“新浪潮”的主要导演,这就是所谓的“电影手册派”

5.左翼电影运动: 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电影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各电影公司的经营者为了摆脱困境,吸引观众,同时也由于广大电影工作者抗日爱国要求的影响,纷纷开始了“向左转”的趋向。以共产党人为首的进步电影工作者逐渐成为各电影公司的创作骨干,中国电影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6.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是第一个先锋派,是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提出。主要原因有1.由于这一流派深受以突发的瞬间的,和外在的方式来观察世界;以灯光、环境、运动和消散曲线为独特的形式因素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2.为了区别于同时期的德国现实主义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有:路易德吕克为中心的谢尔曼杜拉克、马赛尔莱皮埃、阿倍尔冈斯和让爱浦斯坦。 7.类型片: 类型片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生产机制下的一种特定的产物。 8.室内剧电影: 这个名称来源于德国戏剧家马克斯·莱因哈特。他曾开了个小剧院专演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室内剧。1921年参与倡导表现主义电影的奥地利剧作家卡尔梅育第一次把这个概念引进电影创作中来,并于当年完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后楼梯》(保罗莱尼与吉斯内尔导演)。特征:在创作方法上着重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在题材选择上多是工人、店员、仆人等社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在表现形式上严守“三一律”,主要情节始终遵循直线叙述的方式。代表作有室内剧三部曲《后楼梯》《圣苏尔维斯特之夜》《最卑贱的人》 9.《火车大劫案》: 1903年,鲍特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拍摄出他最著名的影片《火车大

影视常识电影史及名词解释

影视常识电影史及名词解释 一、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几部影片《墙》、《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法国著名电影创始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记》,是其戏剧式电影的代表作。 3.爱森斯坦是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他导演的力作《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时至今日仍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杰作。 4.1927年,世界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片《浮华世界》诞生。 5.美国越战片的代表作品有《猎鹿人》、《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等。 6.奥斯卡金像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机构颁发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奖项是金棕榈奖。 7.美国的著名“悬念大师”是希区柯克,他的代表作有《蝴蝶梦》、《后窗》等。 8.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有《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战》等。 9.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家庭伦理剧兴起,它的代表作有《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等。 10.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电影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该电影节于1923年首次举办。 11.《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20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性作品。 12.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改自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作品《铁皮鼓》。 13.50年代末兴起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 14.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是阿伦·雷乃,代表作品是《广岛之恋》。 15.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演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国际导演黑泽明。 16.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由谭鑫培主演,1905年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广场上拍摄。 17.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18.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该片采用的是腊盘配音技术。 19.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渔光曲》,编导是蔡楚生,它于1935年2月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20.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是《铁扇公主》,该片长达2700米左右,从1940~1941年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拍摄。 21.新中国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工人生活的《桥》。 22.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是1959年由李准的编剧,沈浮导演的《老兵新传》。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影视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名词解释: 1.蒙太奇:原是法语的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领域,表示把分切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电影的手段。组接的原则有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倾向或美学原则等。 2.安德烈·巴赞(1918-1958) 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被誉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他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大多数理论思维通过电影评论体现出来,代表理论文集是《电影是什么》。他的主要理论有: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学、电影语言进化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产物,追求空间的真实性、影像与客观现实的同一,反对表现主义与蒙太奇。3.黑泽明(1910-1998) 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被斯皮尔伯格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在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的艺术潮流。在导演手法上,他的电影具有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干净利落的特点,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最出名的导演手段是对现场的调度;在影片主题上,通过日本民族的现实和历史展开对人性的讨论,传递出日本独特的民族性

和人性的弱点。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乱》、《影子武士》等。 4.格里菲斯(1875-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电影大师,他完成了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使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门类。在电影表现上,他对全中近景的转换、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的连接、摄影机的运动等作了示范式的处理;在电影制作上,他开创了叙事电影的基本叙事原则和制作模式,为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有:《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电影至格里菲斯真正成为了艺术,这种艺术是通过镜头的运用实现的。 5.爱森斯坦(1898-1948): 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把蒙太奇从艺术方法上升为电影学说,开创了电影的蒙太奇时代。他的“杂耍蒙太奇”理论要点为:选取具有一定冲突性的镜头,剥离其原本的时空同一性,用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对列组接,就能产生一种全新的综合物,创造出未经剪辑的影片中非固有的概念;蒙太奇的作用不仅是简单的连接,更在于“冲突”和“对立”带来的震撼效果。“理性蒙太奇”主张通过画面的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代表作有《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 6.法国新浪潮(New Wave):

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

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 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 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是电影工业的代表。众多好莱坞电影 让人记忆深刻,其中很多成为了经典,很多好莱坞名词也成为了人们 谈论电影的话题。以下分步骤解释一些经典好莱坞名词。 1. 神经质电影(Film Noir):神经质电影是指一种黑色电影风格,通常是黑白电影,以暗示和不安全感为主题,主要是描述人性的 阴暗面和世界的黑暗面。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1940年代,代表作品包 括《纵横四海》和《卧虎藏龙》等。 2. “如果你建造它,他们会来”的名言(“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这句话来自于电影《田园狂想曲》,是主人公建 造棒球场时神秘声音告诉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做出某些事情,那些你 希望参与的人会来的。 3. 黑泽明电影(Akira Kurosawa):黑泽明是日本著名导演、 编剧和制片人,他被誉为“世界电影之父”之一。他的电影以特殊的 电影手法和描绘人性的深度著名,代表作品包括《七侠五义》和《罗 生门》等。 4. 洛杉矶警察局干警传奇(LAPD):洛杉矶警察局(LAPD)是 美国洛杉矶市的市属警察机构,关注公共安全、执法顺序和公民自由 等问题,成为很多好莱坞电影的主题。 5. “让我们来到舞台上吧”(“Let’s put on a show”): 这句话是美国电影演员詹尼·杰姆萨(Judy Garland)在很多好莱坞 金光闪闪的音乐剧中的口号,是当时鼓励青少年参与艺术的一种方式。 6. “你认为这是笑话吗?”(“You think this is a laughing matter?”):这句话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中,主 要用于表达一些重要的话题和紧张的情境。 7. 金像奖(Academy Awards):金像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最 公认的电影奖项之一,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答案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答案 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8103)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最早进入电影史册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有着某些简单情节的影片是由( C )摄制的。 A.乔治·梅里爱 B.格里菲斯 C.威廉·保罗 D.卢米埃尔兄弟 2、1927年,美国影片______中的男主角念出了电影史上的第一句台词:“等一下,你还没听到最精彩的部分哪!”有声电影出现了。( A ) A.《爵士歌手》 B.《火车进站》 C.《虚荣城市》 D.《灰姑娘》 3、下列哪一部影片是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的代表作?( B ) A.《纸月亮》 B.《第七封印》 C.《刺》 D.《大白鲨》 4、1935年,美国人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A ) A.《浮华世界》 B.《巴顿将军》 C.《教父》 D.《爵士歌王》

5、以圣经故事隐喻世界末日的到来,对上帝的存在发出质疑的电影是( A ) A.《第七封印》 B.《野草莓》 C.《八部半》 D.《夜》 6、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这部影片指的是( C ) A.《党同伐异》 B.《罢工》 C.《一个国家的诞生》 D.《公民凯恩》 7、《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的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是( B )人。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8、被世界上公认的早期的长镜头经典作品,是英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的影片( B ) A.《绳索》 B.《北方的纳努克》 C.《水浇园丁》 D.《太空旅行记》 9、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作是( B ) A.《马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B.《铁皮鼓》 C.《莉莉·玛莲》 D.《洛拉》 10、(B )是影视剧作的血肉,也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

(完整)【电影学】—2016上海大学电影学真题

2006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试题 电影理论部分 一、填空(20分,每题2分) 1、〈影戏话本创作〉的作者是_______; 2、〈电影的锣鼓〉的作者是______; 3、<谈电影剧本写作的几个问题〉的作者是______; 4、<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作者是_______; 5、〈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作者是_______; 6、〈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的作者是_______; 7、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写的关于电影史的理论著作是_______; 8、摄影机自来水笔是______在1948年提出的; 9、作者论是导演______在〈电影手册>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的; 10、〈电影是什么?>的作者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库里肖夫效应 2、三突出 3、摄影机眼睛 4、类型电影 5、场面调度 6、上镜头性 三、简述:(40分,每题10分) 1、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2、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3、作者论电影批评 4、文化研究批评 四、问答:(60分,每题30分) 1、简述新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情况? 2、如何看待华语电影的内涵?你对近来华语电影的发展有何看法?

中外电影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希区柯克 2、〈十字街头〉 3、〈公民凯恩〉 4、〈罗生门> 5、弗拉哈迪 6、库里肖夫效应 7、明星公司 8、开麦拉是支自来水笔 9、电影的锣鼓 二、简述:(30分,每题6分) 1—为什么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2—简述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特点? 3-简述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美学风格? 4-简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 5-”营业主义加点良心"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三、辨析题:(40分,每题8分) 1、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政治说教和解释,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2、法国导演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3、巴赞主张电影和现实的关系的”渐近线”理论,是机械主义的反映观念; 4、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由于作品长期不能公映,因此在世界电影史上,被称为”地下电影"、 5、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 四、分析题: 1、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中国传统电影中的精华? 2、试结合具体影片分析谢晋模式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和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