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讲课稿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讲课稿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讲课稿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讲课稿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

病证篇

一内科病证

(一)感冒

感冒证,最常见,感风热,或风寒。

1 风寒感冒

风寒型,恶寒重,流清涕,发热轻,

舌苔白,脉浮紧。肺卫郁,寒凝因。

疏风寒,宜辛温,麻桂选①,虚实分。

2 风热感冒

风热型,发热重,口咽干,恶寒轻,

脉浮数,舌连红,阳邪犯,伤津重。

散风热,宜凉辛,银翘散②,桑菊饮③。

①麻黄汤、桂枝汤。

②银翘散。

③桑菊饮。

(二)咳嗽

咳嗽证,因两端,分内伤,或外感。

外感风,挟热寒,燥伤肺,较多见。

内伤咳,肺气虚,脾失运,肝火及。

1 风寒咳嗽

风寒咳,痰清稀,身恶寒,流清涕。

疏风寒,兼化痰,宣肺气,杏苏散①。

2 风热咳嗽

风热咳,痰黄稠,身发热,浊涕流。

疏风热,并宣通,桑菊饮,加减行。

3 肺燥咳嗽

感秋燥,咳痰少,口咽干,阴津耗。

润肺燥,宜桑杏②,温凉燥,加减用。

4 痰湿咳嗽

脾不健,生湿痰,渍于肺,壅痰涎。

咳痰多,苔白腻,脉濡滑,身乏力。

若燥湿,必健脾,平胃散③,六君宜④。

5 肝火犯肺咳嗽

肝火盛,犯肺经,阵咳嗽,胸胁痛,

舌咽燥,面色红,苔薄黄,脉弦洪。

泻肝火,润肺脏,用清金,化痰汤⑤.

6 肺虚咳嗽

干咳嗽,肺阴虚,五心热,身乏力。

用沙参,麦冬汤⑥,虚热清,肺阴养。

①杏苏散(《温病条辨》):杏仁、紫苏、陈皮、半夏、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大枣。

②桑杏汤。

③平胃散。

④六君子汤。

⑤清金化痰汤(《统旨方》):黄芩、山栀子、桔梗、麦冬、桑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

⑥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青冬、玉竹、桑叶、生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三)喘证

论喘证,呼吸难,甚张口,并抬肩。

分虚实,辨热寒,调气机,重化痰。

1 实喘

(1)风寒袭肺喘

风寒喘,兼外感,身恶寒,咳白痰。

散风寒,以平喘,麻黄汤,酌加减。

(2)风热犯肺喘

风热喘,鼻翼煽,口干渴,痰稠粘,

脉浮数,热燥烦,散风热,麻杏甘①。

(3)痰浊阻肺喘

痰浊犯,痰量多,胸痞闷,兼呕恶,

苔白腻,祛痰浊,降肺气,三子酌②。

2 虚喘

(1)肺虚喘

肺气虚,咳声低,伴短气,自汗溢,

脉象虚,语无力。宜生脉③,合黄芪。

(2)肾虚喘

肾气虚,动喘息,口唇绀,脉沉细,

形消瘦,神困疲,吸气难,呼出易。

宜温补,纳肾气,用桂附,八味寄④。

①麻杏石甘汤。

②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③生脉散(《景岳全书》):人参、麦冬、五味子。

④即金匮肾气丸。

(四)肺痈

风热毒,肺受蒸,气血瘀,肺痈成。

咳嗽时,胸胁痛,吐脓血,痰臭成。

1 初期

病初期,咳胸痛,痰粘少,兼表证。

散风邪,清肺经,银翘散,桑菊并。

2 成痈期

成痈期,咳上气,胸闷痛,转不利,

痰腥臭,热势增。解热毒,用苇茎①。

3 溃脓期

溃脓期,脓血吐,米粥状,腥味恶。

桔梗汤②,苇茎会,鱼腥草,斟酌配。

①苇茎汤(《千金要方》):苇茎、苡仁、冬瓜仁、桃仁。

②桔梗汤(《金匮要略》):桔梗、甘草。

(五)惊悸

心惊悸,或怔忡,随情志,起波动。

惊悸证,多外因;怔忡证,内因成。

惊悸轻,怔忡重,分虚实,标本明。

1 心神不宁惊悸

心动悸,卧不安,善惊恐,寐失眠,

诊舌脉,常一般。用安神,定志丸①。

2 心血不足惊悸

心动悸,头晕眩,面无华,舌质淡,

肢乏力,细脉见,补气血,归脾丸②。

3 阴虚火旺惊悸

悸不安,伴失眠,腰膝痠,头晕眩,

脉细数,五心烦。阿胶汤,补心丸④。

4 瘀血阻痹惊悸

心动悸,胸闷痛,颧紫红,唇甲青,

舌瘀斑,脉不整。红花煎⑤,活血行。

5 阳气虚弱惊悸

阳气弱,胸痞闷,心中悸,头眩晕,

尿不利,全身肿,四肢冷,脉不整。

宜助阳,真武汤⑥,喘不卧,黑锡方⑦。

①定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②归脾丸。

③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

④天王补心丹。

⑤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制香附、延胡索、青皮、当归、川芎、生地。

⑥真武汤。

⑦黑锡丹(《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

(六)胸胁痛

胸胁痛,常风证,肝胆患,心肺病。

1 气滞胸胁痛

肝气郁,胸胁痛,随情志,常波动,

走窜痛,位不定,脉象弦,肝胆病。

疏肝郁,柴胡用①,理气机,合金铃②。

2 血瘀胸胁痛

胸胁痛,痛固定,如针刺,入夜重,

痞块生,舌紫黯。逐瘀汤③,鳖甲煎④。

3 风热壅肺胸胁痛

胸闷痛,咳嗽满,咯咳血,吐脓痰,

伴发热,口咽干,脉滑数,鼻翼煸。

用麻杏,合石甘⑤,解热毒,银翘散。

4 肝胆湿热胸胁痛

胁肋痛,伴口苦,胸烦闷,或呕吐,

或黄疸,脉数弦。清湿热,取龙胆⑥。

5 胸阳阻痹胸胁痛

胸背痛,位固定,遇寒甚,得热轻,

面苍白,四肢冷,脉沉细,心悸动。

用辛温,通阳气,半夏汤⑦,或四逆⑧。

6 阴虚内热胸胁痛

胁隐痛,遇劳甚,口干热,头眩晕,

脉弦细,腹胀满。养阳剂,一贯煎⑨。

①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

②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延胡索。

③鳖甲煎丸(《金匮要略》):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庶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

④麻杏石甘汤。

⑤龙胆泻肝汤。

⑥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白酒。

⑦四逆汤。

⑧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杞子、川楝子。

(七)胃脘痛

痛之机,责不通,疏气滞,止疼痛。

祛病因,虚实判,别瘀滞,肝胃辨。

1 寒邪犯胃胃痛

胃受寒,痛暴作,身畏寒,脘喜热。

轻热敷,甚良方①,调饮食,痛即除。

2 食滞胃痛

食过多,积胃中,轻胀闷,重疼痛,

呕吐后,痛势轻。宜消导,保和用②。

3 肝气犯胃胃痛

肝气郁,犯胃脘,脘腹痛,频嗳气,

痛引胁,怒增剧。用柴胡,疏肝宜。

若化火,胃烧灼,嘈杂感,胃酸多。

黄芩汤③,泻肝火,合左金④,调缓和。

4 脾胃虚寒胃痛

中焦寒,痛隐隐,喜暖按,肢不温,

大便溏,舌胖嫩。宜温补,建中饮⑤。

5 瘀血停滞胃痛

胃脘痛,久不愈,疼如刺,位不移,

痛拒按,舌紫黯。化瘀血,逐瘀权⑥。

①良附方(《良方集腋》):高良姜、制香附。

②保和丸。

③黄芩汤(《伤寒论》):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④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

⑤黄芪建中汤。

⑥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八)呕吐

呕吐证,责之胃,失和降,气逆随,

寻病因,寒热区,辨虚实,法降逆。

1 实证呕吐

(1)外邪犯胃呕吐

感暑湿,冒风寒,犯胃腑,病突然,

胃脘痛,身恶寒,胸懊(忄农),口腻粘。

化湿浊,和胃脘,用藿香,正气散①。

(2)停食呕吐

食停滞,胃气逆,吐酸腐,嗳食气,

腹胀满,少食欲,脉滑实,苔厚腻。

宜消导,化食积,保和丸,或承气②。

(3)痰饮内停呕吐

痰饮停,胸脘闷,吐痰涎,伴眩晕。

宜温中,化痰饮,小半夏③,合二陈④。

(4)肝气犯胃呕吐

肝郁久,犯胃气,吐吞酸,频嗳气,

胸胁满,法降逆,和胃脘,选四七⑤。

2 虚证呕吐

(1)脾胃虚寒呕吐

食稍多,即不舒,甚恶心,伴呕吐,

面(白光)白,便溏稀,身倦怠,苔白腻。

温脾胃,降逆气,理中丸⑥,加吴萸。

(2)胃阴不足呕吐

频呕吐,纳不多,或干呕,口干热。

养胃阴,降逆气,麦冬汤⑦,加减宜。

①藿香正气散。

②调胃承气汤。

③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生姜。

④二陈汤。

⑤四七汤(《和剂局方》):苏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大枣。

⑥理中丸。

⑦麦门冬汤。

(九)泄泻

泄泻证,肠胃病,感外邪,饮食停,脾胃病,怒伤情,肾阳虚,湿气盛。

1 急性泄泻

(1)寒湿泄泻

感寒湿,水样便,脘腹痛,肠鸣转。祛寒湿,脾胃健,用藿香,正气散。(2)湿热下迫泄泻

痛即泻,粪色黄,腹泻急,热灼肛,溲短赤,苔腻黄。用葛根,芩连汤①。(3)伤食泄泻

痛而泻,泻后减,粪便臭,嗳腐酸,伴肠鸣,脘痞满。宜消导,保合丸。

2 慢性泄泻

(1)脾胃虚弱泄泻

便溏泻,反复发,食油腻,次数加。健脾胃,除湿患,用参苓,白术散②;气下陷,致脱肛,宜补中,益气汤③。(2)肾阳虚弱泄泻

黎明前,脐周疼,先肠鸣,泻后轻,

腹畏寒,四肢冷。四神丸④,温肾功。

(3)肝气乘脾泄泻

平素常,胸闷恙,情志怒,大便溏。

宜抑肝,扶脾襄,标本治,痛泻方⑤。

①葛根芩连汤。

②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肉、砂仁、薏苡仁、陈皮。

③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④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

⑤痛泻要方(《景岳全书》):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十)痢疾

夏秋季,痢多见,食不洁,疫毒犯,

实热证,忌收敛,虚实杂,攻补兼。

1 湿热痢

湿热痢,腹痛急,肛灼热,伴里急。

芍药汤①,初期宜;白头翁②,湿热祛;

兼表证,宜葛根;挟食滞,消导品。

2 疫毒痢

疫毒痢,发病急,身壮热,腹痛剧,

下脓血,甚昏迷。解热毒,紫雪宜③。

噤口痢,开噤散④,玉枢丹⑤,徐徐咽。

3 寒湿痢

寒湿痢,伴畏寒,纯白冻,身困倦。

温脾胃,燥湿兼,温胃汤⑥,人参减。

4 休息痢

休息痢,虚实杂,病缠绵,时常发。

发作时,当清化;间歇期,宜香砂⑦。

5 虚寒痢

虚寒痢,腹隐痛,便清稀,兼白冻,

甚滑脱,便失禁,腰痠冷,肢不温。

温脾胃,以壮阳,佐固脱,养脏汤⑧。

①芍药汤(《保命集》):黄芩、芍药、甘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

②白头翁汤。

③紫雪丹(《和剂局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朴硝、硝石、朱砂、麝香、黄金。

④开噤散(《医学心悟》):人参、黄连、丹参、石菖蒲、石莲子、茯苓、陈皮、冬瓜子、荷叶蒂、陈米。

⑤玉枢丹(《片玉心书》):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朱砂、五倍子。

⑥温脾汤。

⑦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⑧养脏汤。

(十一)黄疸

湿热患,寒湿感,阴中焦,迫于胆,

胆汁溢,目黄染,胸胁痛,常躁烦。

分虚实,阴阳辨,重利湿,余法兼。

1 阳黄

阳黄证,色鲜明,辨湿热,孰重轻。

(1)热重于湿黄疸

热邪重,舌质红,身目黄,色鲜明,

身壮热,口渴伴,溲短黄,便结坚,

苔黄腻,脉弦数,胸懊(忄农),兼哎恶。

宜清热,佐利湿,茵陈蒿①,加减施。

(2)湿重于热黄疸

湿邪重,口不渴,头身重,胸痞作,

食欲差,脘腹胀,苔厚腻。大便溏。

利湿浊,佐以清,用茵陈,配五苓②;

兼表证,邪未透,用麻黄,赤小豆③。

(3)热毒炽盛黄疸

急黄证,病情险,身目黄,出血点,

身壮热,易昏谵,苔黄燥,脉数弦。

解热毒,犀角散④,至宝丹⑤,牛黄丸⑥。

2 阴黄

(1)寒湿阻遏黄疸

寒湿阻,肤色黯,脘痞闷,神疲倦。

温脾胃,祛湿寒,用茵陈,术附煎⑦。

(2)脾虚血亏黄疸

身目黄,色不泽,肢无力,便溏薄。

养气血,脾胃和,小建中⑧,黄芪合。

①茵陈蒿汤。

②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

③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梓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大枣、生姜。

④犀角散(《千金方》):犀角、黄连、升麻、山栀子、茵陈。

⑤至宝丹(《和剂局方》):犀角、牛黄、玳瑁、冰片、麝香、朱砂、琥珀、雄黄、安息香、金银箔。

⑥安宫牛黄丸。

⑦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茵陈、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甘草。

⑧小建中汤。

(十二)臌胀

腹胀大,形似鼓,色苍黄,青筋露,

素嗜酒,肝气郁,或虫积,伤肝脾,

审标本,辨实虚,补为常,权攻宜。

1 实胀

(1)气滞湿阻臌胀

腹与胁,(月真)胀满,手按之,柔不坚,进食甚,矢气减,纳减少,伴躁烦,

频嗳气,小便短,苔白腻,脉沉弦。

理气机,法疏肝,健脾胃,散湿寒,

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酌加减。

(2)寒湿困脾臌胀

寒湿困,脾不健,水湿浊,停腹间,

胸脘闷,得热减,身困倦,形怯寒,

大便溏,小便短,苔白腻,脉迟缓。

宜温中,散湿寒,实脾饮①,可予煎。(3)湿热蕴结臌胀

湿热蕴,结脾肝,腹胀大,且坚满,

伴口苦,兼热烦,苔黄腻,脉数弦。

标证急,逐水先,暂选用,舟车丸②,

缓健脾,湿热蠲,继可服,分消丸③。(4)肝脾血瘀臌胀

腹胀大,质坚满,腹静脉,怒张显,

蜘蛛痣,面色黯,症积大,坚如盘,

舌紫红,或瘀斑。调营饮④,理脾肝。

2 虚胀

(1)脾肾阳虚臌胀

腹胀满,早晨减,入暮重,身畏寒,

面苍寒,神疲倦,下肢肿,小便短。

理中汤,五苓散⑥,或济生,肾气丸⑦。

(2)肝肾阴虚臌胀

腹坚满,筋怒起,身消瘦,面黑黧,

心中烦,脉数细,常衄血,溲短赤。

宜养阴,滋肾肝,地黄丸⑧,一贯煎。

①实脾饮(《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大腹皮、木瓜、茯苓、生姜、大枣。

②舟车丸。

③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白术、人参、甘草、猪苓、姜黄、茯苓、干姜、砂仁、当泽泻、陈皮、知母、黄芩、黄连、半夏、枳实、厚朴。

④调营饮(《证治准绳》):莪术、川芎、当归、赤芍、延胡索、瞿麦、大黄、陈皮、大腹皮、槟榔、葶苈子、赤茯苓、桑白皮、细辛、官桂、甘草。

砥砺前行筑就中医文化育人之路

羲之小学特色办学工作汇报 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中医历史可以为鉴”、“中医故事可以励志”、“中草药物可以启智”、“中医知识可以养身”、“中医文化可以育人”。经过广泛研究、论证,我们挖掘中医文化核心价值,树立了“培养孩子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的办学理念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构建以“中医中药”为介质的“中医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探索了一条个性鲜明的中医文化育人之路。借此机会,把我们的工作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和谐共进,铸中医文化内涵之魂 1.确立了独具中医文化特色的校魂、校风。 学校以中医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创造性的传承和弘扬了“仁、和、精、诚”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仁”为仁者爱人、生命至上;“和”为师生信和、调和致中;“精”为师道精微、精勤治学;“诚”为“心怀至诚、诚笃端方”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将学校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的和谐氛围,扬正气,聚人气,培育了“仁者爱人、师生信和、精勤治学、诚笃端方”的优良校风。 2. 运用“望、闻、问、切”指导课堂教学 学校把传统医学中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帮助每一位教师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定位,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校每一个环节在这种和谐的诊断中发现“病症”,

并在反思中自我治愈。 3. 立足“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病愈防复”,将中医思想在德育教育中得以奠基和升华。 首先, 明确“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也是教师的正确学生观。对学生的错误提前估计,对管理中的意外情况要预先设想。其次, 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注重内外因结合,“扶正祛邪”,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增强自身抵御能力,通过赞赏和表扬积极扶植学生的善念。最后,要求坚持“整体观念”,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聚焦课堂,彰显中医文化内蕴之力 构建“中医文化”特色课程。在地理环境上,羲之小学地处具有丰富中草药的笔架山,附近村庄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文化环境;在师资配备上,我校有中华中医名人录里的程建国老师;在学科设置上,我们结合《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地方课程,拓展开发了知识类、探究类、技能类等系列《中医文化启蒙》校本课程。知识类有《中医健康养生谣》、《中医启蒙三字经》、《土方治大病》、《中医养生文化启蒙读本》等。中医启蒙三字经主要包括医理篇、诊治篇、四季篇、起居篇、名医篇。中医健康养生谣主要内容分为“节饮食、慎起居、调情志、通经络、善服药等。一经一谣面向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相对简单,

中医入门 秦伯未

中医入门秦伯未 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1901年7月31日生,1970年1月27日卒。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 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1 编者志 前言 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中医治病,主要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我个人认为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中医的面貌,从而理解中医的特点和掌握中医的治病规律,这事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故本书的叙述,即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在四部内在分若干项目,作比较细致的介绍。 我还认为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与中医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才是比较踏实的。所以本书在介绍中医基本理论时,多举常见疾病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以便一边学一边联系实际。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下一番功夫,学中医当然不例外。无论全面学或学一科和一种病,都不能离开理法方药,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 同学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最终的结果,用咱们规范的术语叫疾病的转归。我们现在讲第六讲,疾病的转归。 第六节疾病的转归 第一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概念。什么叫转归?疾病的转归是疾病后期阶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是邪正交争的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后面这个定义,是讲它的机制。那么简单地说来,转归,就是疾病的最后期阶段的变化和结局。也可以用这两个字,就是结局。但是,咱们这里的转归,可以理解为结局。转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以定义加上后期的变化、状态和结局,它是邪正交争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形式。疾病转归的形式,一、痊愈,又称病愈,是指疾病状态下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失调,重新恢复到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是机体从疾病状态重新转化为健康状态。体现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转化,由疾病转化为健康,把这个叫做痊愈。大家注意,咱们定义是重新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状态。它的意义,是疾病转归的最佳的结局。大家注意,按照我们现行的对疾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有痊愈,有基本治愈,有好转,有无效,那么这里面这个痊愈是最佳的结局。这个和将来同学们学习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不完全一样。我们是从定义,学习定义,什么是痊愈,从这儿来说的。痊愈是通过若干指标来确定的,现在要求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如痊愈的这个疗效判定,疾病好转,就是有效、没效,就是有效没效的治疗方法,它是有特定标准的。讲到这里,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不是单纯从一

个脉,也不是单纯从一个证,还要包括生命质量。诸多参数来确定是不是痊 愈,是不是基本治愈,是不是无效,参照我们行业的标准,用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这里就是学一个概念,我们期望的最佳结局,这是第一。 再看一个最坏的结局,转归的形式,死亡属于生命伦理学一个重大概念。从疾病转归来看,什么叫死亡呢?按照中医理论,死亡是机体的阴阳离决,整体生理功能永久终止的一种病理过程,或者叫结局。 (一)这个定义的一个要素,定义死亡,按照中医讲,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揭示它的内涵,阴阳离决状态下,意味着死亡。那么表现形式如何呢?表现什么样呢?就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发生永久性的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定义这个转归一一死亡,中医学强调形和神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那么中医学的死亡观也是从形和神两方面来考虑,中医强调,“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那么用什么判定形谢呢?就是人体的脏腑经络系统发生永久性的生理功能的终止,看形是 否谢?所以中医学把亡神作为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将来同学们学习 《诊断学》的时候,望神,老师会进一步讲,特别是望眼神,作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关于死亡的概念,大家注意,科学概念是动态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进一步来建立死亡定义,特别是脑死亡的概念。大家知道,现在 国际上有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是生命伦理学的 一个的重大课题,牵涉到如何鉴定死的概念,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应该怎么讲?从医疗行为上你应该怎么处理?将来这个概念进一步规范的时候,我们以哪个为主?现在教材是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来界定它的概念。如何来判断?按照中医判断死与没死,中医有自己的判断指标,其中望神是最主要的,这是根据形神统一的观点来看的。既要考虑形,又要考虑神,重要是看神。生命机能没有了,停止了,发生永久性的终止,意味着死亡。按照中医

中医启蒙三字经(拼音版)

中医启蒙三字经 (一)序xù yīzhīshǐběn qíhuánɡ 医之始,本岐黄, wǔqiān nián yùd?nɡliánɡ五千年,育栋梁; shào xu?yīzhìánɡyánɡ 少学医,志昂扬, zhǎnɡxuán hújìsìfānɡ 长悬壶,济四方。 (二)医理篇(yīlǐpiān) qì wéi yuán gōng néng qiáng 气为元,功能强, Tiān dì dào huà yīn yáng 天地道,化阴阳; Shuǐyǔhuǒwēn yǔliáng 水与火,温与凉, Jìng yǔd?ng shēn yǔjiàng 静与动,升与降。 liawǔháng wàn wùgāng 列五行,万物纲, Mùhuǒtǔjīn shuǐxiáng 木火土,金水详; Pai wǔsayìng wǔfāng 配五色,应五方, Guān wǔqìcháwǔzàng 观五气,察五脏。 zànɡfēnɡɡuān bǎo jiābānɡ脏封官,保家邦, ɡān bài jiànɡxīn chēnɡwánɡ肝拜将,心称王; fai w?i xiànɡpǐɡuǎn cānɡ肺为相,脾管仓, shan zu?qiánɡzuìxūcánɡ肾作强,最需藏。 jīn yǔyaɡ?nɡyínɡyǎnɡ津与液,供营养, jīnɡhuàxuěqìdǎo hánɡ精化血,气导航。 sh?n tiáo shazànɡān kānɡ神调摄,脏安康, nùqìshēnɡɡān shīchànɡ 怒气升,肝失畅; xǐqìhuǎn xīn qiàn yǎnɡ

喜气缓,心欠养; bēi qìxiāo fai bai yānɡ悲气消,肺被殃; yōu qìji?pǐbúzhuànɡ忧气结,脾不壮; kǒnɡqìxiàshan nán fánɡ恐气下,肾难防。 shǒu zújīnɡfēn yīn yánɡ手足经,分阴阳, chōnɡran tiáo dūdài mánɡ冲任调,督带忙。 三、诊治篇(zhěn zhìpiān) Qiúbìng shǒu nai shāng 求病因,首内伤, Dòng qì xuè luàn yīn yáng 动气血,乱阴阳; Wài liùyín yìnán dǎng 外六淫,疫难挡; Bù nèi wài chóng shòu shāng 不内外,虫兽伤。 Sìzhěn fǎxìsīliáng 四诊法,细思量, Wàng wéi shén zī liào xiáng 望为神,资料详; Wén shēn qì wèn zhèng zhuàng 闻声气,问症状, àn zhōu shēn qiē mài xiàng 按周身,切脉象。 Xué biàn zhèng ming bā gāng 学辨证,明八纲, Biǎo lǐding hán re jiǎng 表里定,寒热讲; Fēn xū shílùn yīn yáng 分虚实,论阴阳, Zhìgāng lǐng zhìfǎn zhǎng 知纲领,治反掌。 Yào bǎi wai sh?n n?ng cháng 药百味,神农尝, Tōng xìng wèi míng shēn jiàng 通性味,明升降。 y?ng bīng fǎzǔch?n fāng 用兵法,组成方, Biàn zhìqīng pai wǔdāng 辨治清,配伍当;

中医入门歌诀

. 中医入门歌诀

. 第一章中医基本特点 第一节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讲辨证,整体观念最要紧。 内脏有病体表现,情绪气候常是因, 不忘季节和水土,生活习惯亦要问。 七情变化是内因,六淫之气外因寻, 饮食起居房中事,创伤虫咬应关心。 五脏六腑各司职,功能特点要记清; 阴阳表里寒热分,虚实补泻原则定。 临证不忘精气神,脉因证治全面审, 笔者所以要强调,初学就该印象深。 第二节辨证论治 患者有病来求医,症状错杂应审辨, 症多法多方亦多,辨证论治是关键。 辨是鉴别和分析,症状归类为证言; 论是讨论和探讨,治含治则方药煎。 辨证首先求病因,病机病位要明验, 望闻问切四诊合,综合分析莫厌倦。 中医辨证最复杂,举些例子来体现。 病人主诉饮食伤,证见胃脘痛胀满, 病位应在肠胃间,食积气滞病机断, 消食宽中定治则,选方保和丸加减。 若见白悸晕诉,血虚应该是病源, 心主血脉脾统血,健脾养心归脾签。 辨证方法比较多,根据需要灵活选。 内科杂病八纲辨,脏腑辨证参其间; 六经辨证外感用,卫气营血瘟疫判; 三焦辨证也常用,温热杂病均可辨。 五种辨证常应用,八纲辨证是关键。 中西结合大发展,双辨论治更领先, 辨病治疗有指标,证型分类辨证联, 同病异治灵活用,异病同治有方选。 单方偏方亦治病,一方到底何用辨! 下面逐章来分析,步步深入自会演。 注:①归脾汤 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一)阴阳的对立 中医学说谈阴阳,是谓物质两重性, 事物对立又统一,哲学理论矛盾性。 任何物质有属性,属性对立阴阳生, 昼夜寒热动与静,内外无形或有形, 上下来去迟与数,均为阴阳对立论。 天地万物之上下,天为阳来地为阴, 清阳上升积为天,地为浊阴下降成。 四时也有阴阳变,春夏为阳秋冬阴; 天有阴阳寒暑变,人有虚实阴阳分; 女属阴而男属阳,壮实为阳虚弱阴。 阴阳还可分阴阳,物质分割无止境; 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下午阴, 阴中之阴是半夜,阴中之阳天快明。 (二)阴阳的互根 阴根于阳阳根阴,阴阳互根学说生。 阳主杀,阴主藏,阴主长,阳主生, 阳主热蒸能化气,阴主寒凝能成形。 天气下降变成雨,地气上升聚成云, 阴在内而阳守外,阳卫外而阴后勤。 阳出于外阴得守,阴守于内阳布行, 阴阳相对有依靠,孤阴独阳均难存。 无阴无所阳,无阳无所阴, 无阴孤阳无所化,无阳独阴难运行, 阴阳互根生万物,生命活动永不停, 一旦阴阳有离决,生命终止命难存。 (三)阴阳的消长和转化 阴阳理论相对论,绝对静止不可能, 阴阳有消长,变化缓缓进, 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生, 春去夏来临,秋逝冬寒侵。 寒暑消长动不息,寒热更迭亦分明, 热甚转为阴,寒胜则热生, 阴极能变阳,阳极则变阴。 阴阳消长与变化,错综复杂要理顺。 阴阳不和四季乱,有春无秋不合情。 阴平阳秘邪不入,和平谐调得安宁。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

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因为本科生不需要了解更多,掌握更多,三十二开本,也就是一百多页,又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读一本《中国传统文化》。读三本书,达到什么目的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通过这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它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它与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在理论上,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 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大凡一个中国人,对中医多多少少都有些半真半假的了解,自打俺打定了主意走上瑜伽这条路之后,学习中医的热情也一日高于一日。开始时,不过是阅读,看得多了,便知道中医是不可能通过读书就能怎么着的,于是,就存了拜师学艺的心。大约是07年,去十方泰合学指针,说起来,白看了这许多书,上了几个月的课之后,俺算是明白了,这中医到底是个啥,能把中医学出来的,那还真不是一般的人。也看清了一件事,恐怕这辈子俺都长不出学中医的脑子了。后来,在北大中医学社听一位89岁高龄的教授讲脉,两三个小时的课后,便彻底断了学习中医的念想。自此之后,俺虽然书照读,照旧在自己身上整整这个,整整那个,只是当了人面,却再也不提中医如何如何了。真的,我知道那些被所有人谈来谈去的东西,都不是中医。当再听到有人说去学中医,瑜伽中医西医如何结合云云,我也只是默笑。没有学贯中西,精通各门各派的本事,融合,谈何容易再说,本来各自的理论背景就不相同,干嘛非要结个这劳什子的合呢再者,瑜伽一门也有自己的出身,干嘛动不动就结合这个,结合那个的,难不成,人家这几千年的瑜伽到了这个世代就不活了不成还是等搞清白了人家的出身,再想着联姻的事儿不迟。 可是,俺依旧是一个中医爱好者。读书的目的,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治疗了,仅算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学习方式吧。愉性愉情,因为,看雅致优美的文字,本身就足以构成天大的享受啦,再想别的,就是贪了。下面这篇文章,对于一个自学者来说,不啻为一个绝好的指南,转贴于此,但愿对那些诚挚的中医学习者有所帮助。虽然,我已然不再有这个愿望和能力了。算是一个半途而废者的推荐吧。 有不少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初学者,都面对着同样的一个困惑:我想学好中医,但究竟该怎样学呢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六淫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六淫 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六淫的基本概念,讲了六淫与六气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是同学们记住六淫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邪正交争的观点来理解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从邪正两个方面来分析。 下面我们从总体上讲一下,(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征,讲第二个问题。注意这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的共同的属性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将来我们具体讲六淫当中每一种致病因素,它们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外感性。所谓六淫致病的外感性,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机体的途径,是由表入里,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我们在前面讲经络学说的应用的时候讲到,经络是外邪入侵的通道,六淫侵袭肌表,然后沿着络脉、经脉、腑脏,由表入里,层层深入。就这个意义说,六淫侵袭机体的特征,它致病特征表现为外感性。也正因为这样,将六淫所致的疾病,称之为外感疾病;也正因为是这样,前面我们定义六淫的时候,说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强调其外感性。 (二)季节性。是指六淫致病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形成的疾病,具有鲜明的时尚性,表现为季节的时相性。将风、寒、暑、湿、燥、火,大家回忆一下,在讲五行学说,对于自然现象的分类,有个五气。每一种气,气和六气的变化与五行相类,归成一系统。而五行和四季,

按照五行的规律转化为五时,和它相适应。根据这样一种思想,体现了六淫致病的鲜明的季节性。比如,春季的时候,春属木,它们是一个系统,而六气变化,风属木,所以说春季的时候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这是一般规律。注意这里面强调是一般规律,并不等于在其他季节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风、寒、暑、湿、燥、火,冬季照样可以出风病;秋季照样可以出寒(病)、出湿(病)。就是一般的规律,六淫致病有个特点,表现为鲜明的季节性。 (三)地域性。因为地域是指地理环境来说的,还指工作环境说的。比如地理环境不同,常常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表现为六气的变化有所区别,所以六淫致病,又和地理环境有关。例如南方,长江以南,多阴雨、多潮湿,那么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的人得病,易于感受湿邪;到北方,多寒冷、多干燥,在这个地理环境下的人,那么感受六淫邪气,多感受寒邪,是讲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活工作环境,就是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感受六淫之邪,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炼钢工人、铸造工人,在高温作业的这个环境里进行工作,他就容易感受火邪和暑邪。这是生活工作环境,体现出来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它体现了地域性,六淫致病的地域性。 (四)相兼性。是指六淫致病,风、寒、暑、湿、燥、火,常常是互相结合起来,同时侵袭机体,很少有仅仅是一种六淫侵袭机体,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侵袭机体,有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我们在探索病因、辨证求因的时候,要全面考察六淫侵袭到机体以后,通过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少儿启蒙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少儿启蒙】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 相 近 ,习 相 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 子 不 学 ,非 所 宜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

中医入门书籍

中医入门书籍 从个人感受来说,前人学医基本上是从《皇帝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来学起的,这四部书也补称为古典中医的四部经典。但是现代人学中医我认为并不需要非得遵从古人学医的这个道路去起,如果从这条路走无疑会有一个很好的中医基础,但是由于这些古典中医专着对于现代人啃起来的确是很难,因为书中的许多内容现在人有时很难再见的到了,当时可能是非常流行的东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原来一些当时很重要的病,现在就变了非常的一般或是少见了,而且中医学也往前发展的很快。那么,后果的一些名人也写了一些近代的名医,不但非常的实用,而且也很接近现代社会的现实,大家读起来就不像古书那样费解难懂,而且这个名医也写了许多中医入门级的书籍,这样的书籍现代人读起来就容易懂的多了,等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如果有兴趣再去读古人的医着就好懂的多了,那时你可以借助于你学到的知识,再深入学习了解古人的智慧就会事半功倍。 我推荐给你几本中医入门书籍,仅供你参考: 《中医入门》本书由书名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写给入门人读的书籍,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把你领入学习中医之门。 《中医基础》中基是为了给初学中医的人打基础的书籍,本教材是中医药大学的基础教材,也推荐给你,因为里面有一些诊断学的基本功在里面,所以还是很值得的一学的。 《用药心得十讲》这是一本专门讲用药基础的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籍。 《方剂心得十讲》这是一本专门讲方剂组成的基础专着,主要是讲的方剂学的内容,是从中药配伍关系讲的,当然你也可以学一学中医药大学的《方剂学》这本书。 以上这四、五本书如果你能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就可以入中医之门了,当然即使是专业学中医的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医学并不是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做医生了,要知道“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于临床实践还尚须时日,要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把掌握的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才是一个中医大夫。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现在上课,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讲了气的定义;讲气的生成、生理功能,重点是气的生理功能;其次讲了气的运动,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我们上一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接下来我们讲人体之气的分类。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只讲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其他的气暂时不讲。同学们有兴趣专门去阅读中医关于气血理论一些专著,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来扩大自己知识领域,来加深对气的认识。按照本科生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这里面我们只讲授四个气。 在现行《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目前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共识。一、气分类的依据。大家注意听,中医人体之气是怎么分类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主要组成部分;(二)主要生理功能:(三)主要分布部位。根据这三者对人体之气进行大致的分类。请同学们注意,从逻辑学来说,分类学的要求,每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而我们上述讲的用三个标准来对气进行分类。所以气的分类,我们讲是大致的分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类。 人体之气总称真气。真气在现行的术语上又称原气,就是原来之气的那个原气,它俩是同义语,人体之气的统称。从先、后天分,可以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定名为元气,元旦的那个元;而后天之气,称之为宗气。这是元气和宗气它俩属于同一范畴,在一个逻辑层次上。而真气再进一步分,根据在脉中还在脉外分,相比较

而言,那么行于脉中就叫做营气;行于脉外就叫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统称为真气。这个真气,具体的通过脏腑、经络的功能体现出来,构成了脏腑之气,运行于脏腑之中,称之为脏腑之气;在经络之中称为经络之气,目前学术界比较共识的就是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在现行的教材当中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请大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体之气进行分类,就是每一个作者,他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出现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不是说中医学对气的分类是混乱的,不能这样认识。这里面涉及到这个真气的定义,传统文献上,曾经把真气、元气和原气,作为同义语来说的,这是一种方法;第二、把它定之为最大的一个概念,而元气派生于真气,此为不同的学说。我们在这里,大家注意,真气在人体气学体系当中,它是一个最大的概念,而元气和宗气应该是真气的下位概念,营气和卫气又是宗气的下位概念。这个人体之气的真气,作为一种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体现出来生命的功能,它的生命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的。这个真气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大家注意,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我反复强调讲定义的时候,一定从物质和功能统一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中医学重在强调功能。一提五脏之气,既有物质基础,更重要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指功能而言。为什么强调这句话呢?我们举个例子,心,你说心气。你强调仅仅理解这个真气是物质。那么你就会追究心气是什么物质?你就会舍去心的功能状态去考察这个心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方法是什么呢?确切点是近代医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会单纯去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 病证篇 一内科病证 (-)感冒感冒证,最常见,感风热,或风寒。 1风寒感冒 风寒型,恶寒重,流清涕,发热轻,舌苔白,脉浮紧。肺卫郁,寒凝因。 疏风寒,宜辛温,麻桂选①,虚实分。 2风热感冒 风热型,发热重,口咽干,恶寒轻,脉浮数,舌连红,阳邪犯,伤津重。 散风热,宜凉辛,银翘散②,桑菊饮③。 ①麻黄汤、桂枝汤。 ②银翘散。 ③桑菊饮。(二)咳嗽 咳嗽证,因两端, 外感风,挟热寒, 内伤咳,肺气虚, 1风寒咳嗽分内伤,或外感。燥伤肺,较多见。脾失运,肝火及。

风寒咳,痰清稀,身恶寒,流清涕。 疏风寒,兼化痰,宣肺气,杏苏散①。 2风热咳嗽 风热咳,痰黄稠,身发热,浊涕流。疏风热,并宣通,桑菊饮,加减行。 3肺燥咳嗽 感秋燥,咳痰少,口咽干,阴津耗。 润肺燥,宜桑杏②,温凉燥,加减用。 4痰湿咳嗽 脾不健,生湿痰,渍于肺,壅痰涎。 咳痰多,苔白腻,脉濡滑,身乏力。 若燥湿,必健脾,平胃散③,六君宜④。 5肝火犯肺咳嗽 肝火盛,犯肺经,阵咳嗽,胸胁痛, 舌咽燥,面色红,苔薄黄,脉弦洪。 泻肝火,润肺脏,用清金,化痰汤⑤. 6肺虚咳嗽 干咳嗽,肺阴虚,五心热,身乏力。 用沙参,麦冬汤⑥,虚热清,肺阴养。 ①杏苏散(《温病条辨》):杏仁、紫苏、陈皮、半夏、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大枣。 ②桑杏汤。

③平胃散。 ④六君子汤。 ⑤清金化痰汤(《统旨方》):黄苓、山梔子、桔梗、麦冬、桑 皮、贝母、知母、瓜篓仁、橘红、茯苓、甘草。 ⑥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青冬、玉竹、桑叶、生 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三)喘证 论喘证,呼吸难,甚张口,并抬肩。 分虚实,辨热寒,调气机,重化痰。 1实喘 (1)风寒袭肺喘 风寒喘,兼外感,身恶寒,咳白痰。 散风寒,以平喘,麻黄汤,酌加减。 (2)风热犯肺喘 风热喘,鼻翼煽,口干渴,痰稠粘, 脉浮数,热燥烦,散风热,麻杏甘①。 (3)痰浊阻肺喘痰浊犯,痰量多,胸痞闷,兼呕恶,苔白腻,祛痰浊,降肺气,三子酌②。 2虚喘 (1)肺虚喘 肺气虚,咳声低,伴短气,自汗溢,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内伤病因——七情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内伤病因——七情 七情这一概念是指病因而言,规范的表达在病因学里面就叫七情内伤,习称七情。其他两个含义,那么第一个含义,生理学的意义,七情和五志的关系;最后药物学七情仅作一个了解就可以了,重点掌握病因学的意义。我们又讲了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回忆我们在讲脏腑学说、中医神志学说,强调五脏皆藏神,是以心为主导,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把脑为元神之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隶属于心之下。所以我们在这里讲七情的时候,重在讲七情和五脏的关系,而不讲与脑的关系。那么如何来理解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呢?我们前面讲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人体结构说的理论核心,中医理论的核心,尤其脏象学说是中医结构学的理论。那么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脏腑整体调节的结果。神也是如此,七情也是如此,是从整体来说的。那么就将神一分为五,将七情一分为五。就这个意义讲,喜、怒、忧、思、悲、恐、惊与某一个脏腑系统相对应。从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言的。这里面的气血应该理解为是生命物质系统的所有物质的代称,不能仅仅理解为气血精津液物质系统中的气和血。这是从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言的。前者从哪些脏腑参与这个调节?从生命的活动的表现,从执行神的功能的五脏,而它们必须(有)物质基础,把这两个联系起来理解七情就是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七情和心神的关系。上一节我们提到中医的

神志学说,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主导,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这里已表述了心神和七情的关系。用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七情属于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它们分别生于五脏,五脏皆藏神,靠五脏的功能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维持神的正常生理活动。按照五行分类,这个神产生以后又分别舍于五脏,五脏藏神。那么心的神和五脏神是什么关系呢?换言之心和七情什么关系呢?是神主导于心,是心神统帅七情。所以我们得出一结论,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心神统帅七情,这就是七情和心神的关系。它也体现了中医神志学说,如我们前面讲的,既有整体观念,又强调某一个脏腑系统在执行这样一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它的特殊作用。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将这一个观点告诉我们七情内伤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和五脏系统都有密切关系,其中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二在病理情况下来治疗情志性疾病:从整体角度来调节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重在调节心神。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理解七情和心神的关系。 在讲述七情致病的特点之前,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七情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第一、讲七情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七情是神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神,神志活动,其中情志活动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下,意味着健康。就七情而言,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条件下,神反馈于形,有利于形体的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五脏系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 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 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 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邪正盛衰总结 证例 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水肿等 虚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畏寒怕冷

实中夹虚高热伤津 虚中夹实脾虚水肿,气虚血瘀 真虚假实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 真实假虚大便不通导致的热结旁流 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4.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 5.邪去正虚:邪气被祛除,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2.阴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要点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阴盛格拒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热假寒证。 要点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阴阳失调总结 阴阳证型 阳偏胜实热

中医入门三字经

中医入门三字经 从医篇 一引言 学中医,继遗产,登堂易,入室难。 三字文,文薄浅,撮精要,引玉砖。 治学道,贵恒钻,红与专,不可偏, 初浅精,继博览,多临证,积经验, 拜良师,勤而谦,承古训,续新篇。 二中医源流 中医史,越千年,流与派,出一源。 有内经,及伤寒,本草经,金匮篇, 难经书,号经典, 为后学,立规范。 汉华佗,外科专, 曾创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脉经, 廿四脉,始贯终。 皇甫谧,针灸通, 专书始,甲乙经。 巢元方,病理寻, 撰名著,源候论。 唐王冰,攻内经, 注素问,释文行。 孙思邈,医理精, 倡医德,千金名。 宋钱乙,儿科长, 著直诀,多新创。 陈自明,妇科详, 编精要,著良方。 金元时,四大家, 张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刘河间; 重脾胃,李东垣; 阴不足,阳有余, 主相火,朱丹溪。 李时珍,本草专, 著纲目,海外传。 杨继洲,钻针灸, 集大成,详且周。 陈实功,外科精, 详其学,阅正宗。 张介宾,重命门, 著类经,擅温肾。 叶桂书,温热论, 阐病机,研究深。 程钟龄,内科精,

著心悟,切实用。 江笔花,医镜撰,脏腑纲,药类编。 释伤寒,有柯琴,独见解,犹创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血,验于今。 以外治,疗内疾,独一家,吴师机。 唐宗海,血证论,汇通派,志革新。 张锡纯,出晚清,参西学,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医之宗,数金鉴。 解放后,倡继承,弃糟粕,存其精; 中西学,长并存。相结合,为立新。 1中医将《黄帝内 经》(包括《灵枢》、《素 问》)、《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与《金匮 要略》称为四大经典, 为医家必读。也有将 《伤寒论》与《金匮 要略》复原为《伤寒 杂病论》,再加上《难 经》,为四大经典者。 2华佗,东汉末年 人,古代杰出的外科 医生,并通晓内、儿 等科。《后汉书》等载, 他创用麻沸散,进行 全身麻醉后,做内脏 手术。著述已佚,现 存《中脏经》是后世 托名之作。 3王叔和,西晋 人,其所著《脉经》 内,整理列出二十四 种脉象,使脉学系统 化。 4皇甫谧,西晋 人,著《针炙甲乙经》, 按部位分经,详列腧 穴、主治、症状。 5巢元方,隋朝 人,著《诸病源候论》, 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 学著作,宋朝曾被指 定为医生的必修课。 本书较系统地对病状 作了符合实际的描述 及理论阐述,深受历 代医家所重视。 6王冰,唐代人, 著有《素问释文》,对 素问作了全面注释, 其中对运气学说,尤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概说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概说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一节我们讲第六章,病因。这一章的目的要求:一、掌握病因的概念、分类和病因学的特点;二、掌握六淫和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三、掌握七情、劳逸、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四、掌握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五,熟悉胎传、毒邪的致病特点;六,了解环境因素、外伤、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首先我讲概说,只介绍病因学里面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医的病因学与同学们将来学习的西医病原学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讲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 (一)病因,讲病因的概念。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又称作病邪。把病字去掉,又称之为邪气;把气还去掉,用一个单音词来表述,叫邪。在中医历代文献当中,通过上述的术语来表述病因。什么叫做病因呢?病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就中医病因学而言,病因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毒邪等等。我们在病因学讲具体内容的时候还进一步来讲它。在这里同学们只需要记住什么是病因?注意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这是一。同学们还需要明确,中医所说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的是引起疾病的真正原因,如后面我们讲的疠气,有的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条件。注意中医学病因学所说这个原因,包括了真正的原因,也包括了疾病发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条件。不能将西医的病原学这个

观点,用这个观点来理解中医的病因。这是学习中医病因学的概念的时候应注意的。实际上中医确定这个因,后面我们讲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是从因果关系来分析,判定何者为因的? (二)什么叫做病因学说?这个同学们是必须得记住的。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大家注意,我们定义病因学说:其一、研究病因的,就(是)邪气,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 其二、这个特点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如果说性质和特点算作因的话,那么临床表现就是这个因所导致的果。将因和果统一起来,确定何者为因?就是从因果相统一的观点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探讨疾病这个原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各自起什么作用?这是同学们记忆病因学说的定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这个定义也体现了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将因和果统一起来考虑,那么这也进一步地加深同学们对病因定义理解。我解释病因,它与将来同学们学习的病原微生物学、西医的病原学有本质差别的道理所在。 前面提到中医病因学是从因果的关系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讲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这就是中医学的病因学说的方法论,也是中医的特色、特点。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探求病因这个环节上也体现出来。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同学们先记住叫由果导因,记四个字,叫由果导因。我们前面定义病因学说这四个字,指出来了因果关系,病因的性质、致病

中医入门基础方剂

中医入门基础方剂(古籍教材版)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药施,发热恶寒头项强,伤寒无汗煎服之。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麻桂相合名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寒热两解此方良。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急,姜桂麻黄芍药草,细辛半夏五味齐。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去麻黄。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阴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再变通。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葛根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依。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茯苓,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头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疼悉平康。(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欧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温热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清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擅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效果彰。第二节温中祛寒剂 理中汤 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肉颤保安康。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利脉沉微,救逆回阳赖此方,人参加入四逆内,益气固脱救阴伤。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当。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见奇勋。导气汤 寒疝痛用导气汤,川楝茴香与木香,吴萸煎于长流水,散寒通气和小肠。肾着汤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干姜苓术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