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②各种疾病的病人心

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心理表现。③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④研究和应用评估理论和技术。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2.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①心理学理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来源和

理论基础。②护理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和推动了护理实施。③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对象。④护理心理学知识是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

3.感觉和知觉的关系:①相同点: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属于现实

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②不同点: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合理价值:①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指出高级需要时人所特有的③认为需要产生和人类发展的水平有关。

个体需要的特点:①人的需要积极丰富②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并支配个体行为③低一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会成为主导性需要。

5.意志的基本品质: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

6.意志的培养: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②理想与具体实际工作想结合;③积极参加各

种实践活动;④培养健全的体魄;⑤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7.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①突破定式;②培养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③学会合作;④

放松,形成良好的心态。

8.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①忠于职守与爱心;②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③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④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⑤健全的社会适应性;⑥较适应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9.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①护士应具有以积极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品质②以良好职业

道德为核心的职业境界③适应护士角色的职业心理特质④护士的人格类型和行为特点:A护士的个体人格应该与护士的角色人格相匹配,B护士的行为特点应与护士的职业要

10.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①确定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②营造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的环境氛围。

11.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途径:①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②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

色教育③培养目标的分层教育。

12.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征:①护士角色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且决定护士个

体的职业行为②是护士角色人格的基础③具有相对的职业特异性。

13.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②有完善的人格③有健康的情绪特征④有和谐

的人际关系⑤有健全的意志。

14.应激的应对方式:①积极的认知应对②积极的行为应对③回避应对。

处理方法:①利用资源②处理策略(①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社会技能、寻求信息②情绪处理:紧张消除、认知重组、积极转移、自我暴露或宣泄、逃避退缩)

15.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原则:正常化原则,协同化原则,个性化原则

对一般突发事件干预的一般方法:认知干预,社会支持,药物干预

16.心理挫折的常见行为表现:攻击,退行,固着,冷漠,强迫,焦虑与妥协

1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转移,抵消,反向,合理化,升华,倒退,

幻想,幽默,代偿

18.临床心理护理的主要功能:①筛查心理护理的对象②提供心理护理实施依据③评估实施

的效果。

19.访谈的技巧和策略:倾听,提问,不要偏离主题,理解和记录的技巧。

倾听应把握4个要点:距离,姿态,举止,应答

20.临床评估的实施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注意事项:主试,被试,时间,环境

21.行为观察的设计:①确定观察的行为②确定观察情况③确定观察方式④确定观察指标⑤

确定观察的记录方法。

22.访谈的内容:①有关障碍的情况②家庭背景③个人史④其他

2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最基本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常模,

24.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护士,病人,心理学理论及技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实施形式:

①个性化与共性化心理护理②有意识和无意识护理

25.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③客观量化的心理

评定④确定病人的基本心态⑤析出主要的影响因素⑥选择适宜的干预对策⑦评估实施的效果⑧确定新的方案

26.心理护理在基本整体护理中(具核心地位)作用:①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

②贯穿整体护理的全过程③方法和其他的方法有本质区别

27.心理护理基本要素的作用:①以心理学理论,技术为指导②评估病人心理问题,选择护

理对策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④具有积极地职业心态

28临床护理的基本程序:①收集临床资料,探索心理行为问题②分析确认心理行为问题③实施干预方法④评估实施效果⑤巩固效果,确立完善方案

28.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强化,消退,示范,塑造。常用的方法:①放松训练法②生物

反馈技术③系统脱敏疗法

29.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的职责范畴:①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②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

治疗及自身情况的认知水平③帮助心理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进行护理评估,明确护理诊断⑥确立评价心理护理和干预效果的标准及方法30.音乐疗法的方式:被动性和主动性。应用:①改善疾病的症状②缓解应激反应③促进重

症脑损伤病人提早清醒④增进临终关怀⑤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⑥缓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困难⑦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⑧可改善晚期多发性硬化病人呼吸肌无力。注意事项:①以病人为中心,优先考虑病人的喜好音乐②治疗环境要求:治疗前最好排空大便,去舒适体位③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反应

31.病人的心理需要:安全需要,舒适需要,尊重需要,信息需要,刺激需要

32.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①认知活动变化②情绪活动变化③意志活动变化④人格行为变化

⑤自我概念变化和紊乱

33.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①分离性焦虑②恐惧③皮肤饥饿④行为异常⑤思念亲人。护理原

则与方法:①病房环境应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②保护儿童的自尊③解除或缓解儿童的恐

惧情绪④重视与儿童父母的沟通

34.中年人的心理特点:焦虑与急躁,悲观与抑郁,更年期综合征

35.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自卑和无价值感,敏感与多疑,固执与刻板,孤独与寂

寞。心理护理:①尊重老年病人的人格②提供舒适,安全的疗养环境③调节好病人的疗养生活④指导老年人克服不良心理

36.疾病初期的心理护理:①有效沟通②满足各种需要③心理支持与疏导④认知干预

37.疾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①提供信息与知识②心理支持一疏导③自护行为塑造④协助认

知治疗

38.痛疼病人的心理特点:①高度个体化的主观体验②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且不易适应③不

同性质的痛疼刺激所伴随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④痛疼对病人的心理具有双重意义。

心理护理:①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②分散注意力③暗示④指导健康⑤行为自我控制训练

39.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恐惧②否认③孤独,忧郁④愤怒⑤依赖。

40.疑病症倾向病人:①消除心理压力②帮助病人转移注意力③完善个性。多重抱怨病人:

①耐心倾听②换位思考③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愤怒病人:①理解与解释②帮助病人有效

宣泄③帮助病人适当的控制情绪。

41.自杀行为者心护:①解除心理危机②观察心理行为③重建心理健康④调动社会支持。自

杀行为产生原因:①严重抑郁及其他精神病②人际关系的困扰与危机③感情受挫④婚姻与家庭危机⑤个人成就肯定的危机⑥严重的身体疾病⑦意外挫折或打击⑧其他

42.残障病人的心理特点:①心理危机②自卑,抑郁③依赖,退化④人格改变。心护:①心

理危机干预②重建合理认知③实施心理疏导④利用社会支持

43.药物治疗病人护理:一般①做好用药前指导②运用积极地暗示③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44.手术治疗的心护:术前①提供信息②行为控制③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术后:①反馈手

术信息②痛疼护理③克服抑郁

45.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①否认与怀疑②羞耻与恐惧③内疚与愤怒④悲观与自杀⑤被遗弃

与报复。心护:①平等相待,保护隐私②教育指导,规范治疗③说服亲友,理解同情。

填空题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理对象(健康人,亚健康状态的人,病人)和护理人员。

研究方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

2.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4.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的时间规律

5.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6.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敏感性、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

7.应激源的分类:按来源分内部应激源和外部应激源,按可控制性分控制性应激源和不可

控制性应激源,按属性分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文化性应激源。

8.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最常用的方式

9.恐惧是冠心病病人最主要、最普遍的心理状态。

10.冠心病心理特点:恐惧,焦虑、抑郁、依赖药物

11.支气管哮喘分期:发作期(最典型的心理问题是紧张、烦躁)缓解期。

护理心理学作业

护理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3.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4.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5.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6.心身疾病: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 7.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8.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思考过的问题和作过的动作都会在脑子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而在脑中再现出来,这个心理过程称为记忆。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以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运用性评估手段与技术。 11.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有积极其重要的影响,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2.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护士角色人格: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14.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征:即指“核心成分”是从事护士职业的必备人格特质,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1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6.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 1. 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①信息编码。②态度。③知识。④沟通技巧。⑤社会文化背景。 2. 影响心理测验实施和记分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测验者与受测者之间的协调关系。②测验者对受测者操作水平的期望。③测验焦虑。 ④测验者对受测者的态度。 3. 简述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①保密原则。②限时原则。③自愿原则。④感情限定原则。⑤转介原则。 4. 心理治疗的要素有哪些 答:①治疗者必须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培训并得到资质认可。②治疗需按一定治疗程序进行。③治疗需应用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④治疗对象具有一定的精神、躯体或行为问题。⑤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最终缓解或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各种身心症状,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 5、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哪几个分量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答: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四个分量表组成。其代表的含义是①内-外向维度:测查内向和

护理心理学试题+答案

护理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焦虑 3.心身疾病 二、填空题 1.记忆心理过程包括_____识记___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再现_______三个阶段。2.思维的两大特征是_____间接性_______、___概括性________ 3.情绪心理现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因素组成。 4.系统脱敏疗法包含___放松训练_________、____建立焦虑恐怖事件等级_______和___脱敏治疗_________三个步骤。 5.对病人来讲,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安全感________。 6.病人焦虑可分出三类:___期待性_____、____分离性_______、____阉割性焦虑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 b ) A.再现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2、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 ) A.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记忆、想象、能力、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 3、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d ) A.记忆能力 B.想象能力 C.观察能力 D.数学能力 4、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c ) A.人际和谐 B.情绪稳定 C.身体强壮 D.人格完整 5、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b ) A.相同的反应 B.不同的反应 C.类同的反应 D.积极的反应 6、短时记忆指在感觉记忆基础上信息能保持( d )左右的记忆。 A.1/4秒 B.2~4秒 C.半分钟 D.一分钟 7、用于人格测验的问卷是( c ) A.SAS B.SCL-90 C.EPQ D.LES 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心理咨询的方式( d ) A.门诊咨询 B.信函咨询 C.电话咨询 D.电报咨询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一)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1. 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 创造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思维 再造想象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创造想象 标准答案:再造想象 22.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 A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 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标准答案: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23. 催眠疗法实际上是一种 A精神分析 B暗示治疗 C认知治疗

D松弛疗法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C认知治疗 标准答案:B暗示治疗 24. 以下不是心身疾病特征的确切描述是 A神经症 B有器质性的病变或功能障碍 C疾病发生发展与应激存在时间关系 D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A神经症 标准答案:A神经症 25. 以下疾病何种不属于心身疾病: A 冠心病 B 胃溃疡 C 癌症 D 精神分裂症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D 精神分裂症 标准答案:D 精神分裂症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 历次成绩完成时间查看详情 1.28.02015-03-10 21:37:05 2.36.02015-03-10 21:32:59 3.2 4.02015-03-10 21:24:51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 用户名:sxp920207最终成绩:28.0 仅显示答错的题 一单选题 1.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些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称为 A强化 B形成 C泛化 D巩固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C泛化 标准答案:C泛化 2. 对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疼痛体验也不同,这属于 A社会学习 B对处境的认知评价 C注意 D暗示

最新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C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 作业C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C 1.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发挥个人的潜能 C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2. 护患交谈中倾听的作用是 A获取信息 B归纳总结 C让病人表达自己 D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D以上均是 3.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4. 病人求医行为的动机是 A治疗疾病 B保健 C非医疗目的 D 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以上均是 5.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恒常性 6. 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 A惩罚 B消退 C消除 D负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B消退 7. 关于睡眠需要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每天睡眠12—22小时 B青年人睡眠一般睡6—8小时 C中老年人睡眠比青年人少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8.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引起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心理学》试题 层次__高升本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15分) 1..心理学 2.焦虑 3.心身疾病 二.填空题(15分) 1.记忆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思维的两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绪心理现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因素组成. 4.系统脱敏疗法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5.对病人来讲,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______. 6.病人焦虑可分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30分) 1.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 ) A.再现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2.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 A.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记忆,想象,能力,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3.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 A.记忆能力 B.想象能力 C.观察能力 D.数学能力4.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 A.人际和谐 B.情绪稳定 C.身体强壮 D.人格完整 5,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 A.相同的反应 B.不同的反应 C.类同的反应 D.积极的反应6.短时记忆指在感觉记忆基础上信息能保持( )左右的记忆. A.1/4秒 B.2~4秒 C.半分钟 D.一分钟7.用于人格测验的问卷是( ) A.SAS B.SCL-90 C.EPQ D.LES 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心理咨询的方式( ) A.门诊咨询 B.信函咨询 C.电话咨询 D.电报咨询9.对同一个病人( ) A 医患关系模式永远不变 B 医患关系模式随时在变 C 依年龄变化改变医患关系模式 D 依病情变化改变医患关系模式 10.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 ) A 恰当的自我评价 B 稳定的生活环境 C 良好的人际关系 D 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11.A型性格的人与以下列哪一种疾病有关( ) A,冠心病 B,脑出血 C,肿瘤 D,湿疹 12.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病情严重,初次感到死亡的危胁时,典型的反应是 ( ) A,感到抑郁 B,感到异常愤怒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B次作业

护理心理学 B ( 2 0 0 8 版)第 次作业 1. 以当前为终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溯既往的研究方式是 D.回顾性研究 2. 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3. 以下哪一项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中介B.需要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性倾向性 D.注意 5. 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 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 D.恒常性 6.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护理对象与护士 7?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B.冯特 8. 科学心理学以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立为标志,诞生于 C.1879年 9?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E个性心理 10.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的地点是 D.德国莱比锡大学 11. 人们欣赏自然景色、赞美祖国山河、鉴赏艺术作品时的内心体验属于 D.美感 12. 关于遗忘曲线,正确的是 A.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 13.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说明E感觉的适应 14. 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E可比性 15. 以下哪一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性E间接性 16. 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E以上都是 17. 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自身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 D.意志过程 18.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 19. 以下不宜界定为研究方法的概念是 A.个案法 20.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 D.需要 21. 人们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22. 在音乐的伴奏下拔牙,疼痛似乎减轻了,这种现象是C感觉的相互作用 23.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B.想象 24.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心理现象的实质 D.心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 25. 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C痛觉的适应 26.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哪一心理现象的特点 E心境 27. 以当前为起点,综合米用多种研究方法追踪至未来的研究方式是C前瞻性研究 28. 个体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机会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体现意志的哪一种品质 B果断性 29. 情感与情绪相比较,更具有 D.稳定性和深刻性 30. 以下哪一项不是气质的体液学说分类 D.平衡质 31. 判断一瓶散发出酸性气味的液体可能是醋的认识过程属于 B.知觉 32. 以下哪一项属于瞬时记忆系统 D.感觉记忆 33. 以下哪一项属于人格倾向性的内容E需要 34. 心境是一种 D.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35. 注意的特性是 E指向性和集中性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C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C 1.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发挥个人的潜能 C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2. 护患交谈中倾听的作用是 A获取信息 B归纳总结 C让病人表达自己 D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以上均是 3.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4. 病人求医行为的动机是 A治疗疾病 B保健 C非医疗目的 D 以上均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以上均是 5.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恒常性 6. 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 A惩罚 B消退 C消除 D负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退 7. 关于睡眠需要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每天睡眠12—22小时 B青年人睡眠一般睡6—8小时 C中老年人睡眠比青年人少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 8.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引起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A 心理生理学理论 B 学习理论 C 心理动力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心理生理学理论 9. 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治疗者当成喜欢的、热爱的、思念的对象,这是 A自作多情 B自由联想 C正移情 D精神病态 本题分值: 4.0

护理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关于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以下哪项正确 A.感觉是神经系统对事物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的基本反映形式 B.知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高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C.知觉是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D.高等脊椎动物所进行的复杂的行为的反映形式属于思维萌芽阶段 E.以上都不对 2.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 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 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映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 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作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 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 E.以上都不对 3.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理解性 B.对比性 C.整体性 D.组织性 E.恒常性 4.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感觉具有 A.对比性 B.感受性 C.适应性 D.发展性 E.选择性 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孕妇情绪状态 C.社会环境 D.孕妇营养状况 E.胎教 6.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 7.“草木皆兵”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A.感觉神经发生病变 B.幻觉 C.想象性错觉 D.感受性错觉 E.情绪型错觉 8.短时记忆的时间是 A.0.25~2秒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 案.d o c

2012级护理心理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透析治疗: 2.器官移植: 3.个性: 4.健康: 5.心理护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意志的品质、、、和。 2.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可分为、、三个系统。 3.应激分为三个阶段:、、。 4.按照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我们应该从、、和 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5.护理程序的五大步骤是、、、和评价。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是指 A.细菌和螺旋体 B.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C.病毒和衣原体 D.真菌和原虫 E.蠕虫和支原体 2.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E.研究心理行为的人类学基础 3.“杯弓蛇影”是一种 A.幻觉 B.病理性错觉 C.生理性错觉 D.情绪 E.感觉 4.在大脑里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A.再现 B.想象 C.思维 D.创造 E.记忆 5.具有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性强、缺乏耐心、醉心于工作等行为特征的性格类型称为 A.A 型性格 B.B 型性格 C.C 型性格 D.D 型性格 E.E型性格 6.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A.16 岁以上的成人 B.17 岁以上的成人 C.18 岁以上的成人 D.19 岁以上的成人 E.20 岁以上的成人 7.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临床护士 B.心理学知识 C.病人心理问题 D.病人本人 E.病人亲属

护理心理学作业 (1)-1

名词解释 1.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再认。 2.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3.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4.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5.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6.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7.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8.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 10.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治疗者与来访者得关系为桥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 12.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 13.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14.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15.信度: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 16.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7.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8.临床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19.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20.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1.动机冲突:当多个动机同时存在,有时可表现为相互矛盾的状态。也称心理冲突。 22.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 并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3.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2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5. 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26.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 27. 护士角色人格: 特指从事护士执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28.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起决定作用的、随时可能影响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29.注意: 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30.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简答题 1.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信息编码。②态度。③知识。④沟通技巧。⑤社会文化背景。 2.简述沟通的概念及特点? 答:沟通也称为信息交流,是指发讯者把信息(也包括发讯者的思想、知识、观念、意图、想法等在内)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达到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的效果,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8-07-31 20:45:10 一、单选题 1. (4分)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 A. A失眠 ? B. B保持睡眠困难 ? C. C入睡困难 ? D. D早醒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4分)病人对自身躯体感觉过于敏感是因为 ? A. A存在躯体异常

? B. B情绪不稳定 ? C. C缺乏准确的自知力 ? D. D对躯体过分关注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在发明创造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活动是 ? A. A无意想象 ? B. B有意想象 ? C. C再造想象 ? D. D创造想象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二章认知过程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个体对生活的看法是: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属于认知错误() ? A. 任意推断 ? B. 过度引申 ? C. 夸大或缩小 ? D. “全或无”思维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五章心理治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 A. 动机冲突 ? B. 抑郁 ? C. 挫折

? D. 焦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人格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 ? A.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 B.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第二节心理应激 收起解析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护理心理学》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2分/题,共50分 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C ) A.华生 B.艾宾浩斯 C.冯特 D.弗洛伊德 2、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是( A ) A.弗洛伊德 B.巴浦洛夫 C.马斯洛 D.华生 4、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分为几个信息单位( A ) A.5-9 B. 3-7 C. 7-11 D.9-13 5、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 B ) A.责任感 B.理智感 C.集体感 D.道德感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 A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的趋避冲突 7、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遗传因素 B.教育因素 C.实践作用 D.主观努力 8、一外地患者住院,思念亲人,泪流不止,表现出患者哪一需要未满足( 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9、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是( C ) A.反向 B.否认 C.升华 D.幽默 10、青少年什么心理最多见( C ) A.紧张 B.恐惧 C.矛盾 D.快乐 11、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有( C ) A.心态好 B.智商高 C.善于调控情绪 D.道德品质高尚 12、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 D ) A.生活方式 B.语言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3、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可能和以下哪种疾病混淆( A ) A.甲亢 B.糖尿病 C.肺结核 D.胃溃疡 14、患者对刚做过或早已过去的事情要反复地进行回忆,是指( B ) A.强迫怀疑 B.强迫回忆 C.强迫联想 D.强迫行为 15、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不包括( C )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16、患者总是严肃认真、固执、猜疑,属于下列哪种人格障碍( A )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B1-5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B1-5次作业

护理心理学B(2008版)第一次作业 1. 以当前为终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溯既往的研究方式是 D.回顾性研究 2. 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3. 以下哪一项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中介 B.需要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性倾向性 D.注意 5. 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 D.恒常性 6.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护理对象与护士 7.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B.冯特 8.科学心理学以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立为标志,诞生于 C.1879年 9.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 E.个性心理 10.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的地点是

D.德国莱比锡大学 11.人们欣赏自然景色、赞美祖国山河、鉴赏艺术作品时的内心体验属于 D.美感 12.关于遗忘曲线,正确的是 A.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 13.“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说明 E.感觉的适应 14.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 E.可比性 15.以下哪一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性 E.间接性 16.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E.以上都是 17.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自身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 D.意志过程 18.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 19.以下不宜界定为研究方法的概念是 A.个案法

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 D.需要 21.人们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 扩散,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22. 在音乐的伴奏下拔牙,疼痛似乎减轻了,这种现象是 C.感觉的相互作用 23.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B.想象 24.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心理现象的实质 D.心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 25. 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 C.痛觉的适应 26.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哪一心理现象的特点 E.心境27. 以当前为起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踪至未来的研究方式是 C.前瞻性研究 28. 个体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机会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体现意志的哪一种品质 B.果断性 29. 情感与情绪相比较,更具有 D.稳定性和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

1.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注重研究人格维度,并找到了两个人格维度,即 A智力维度和情绪维度 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 C内外向维度和稳定性维度 D稳定性维度和情绪维度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 标准答案: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 2. 心境是一种 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弥散的情绪状态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标准答案: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3. 不属于网状结构的激括来源的是 C内外环境的刺激 D大脑皮层的下行兴奋冲动 A机体的内部代谢过程 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标准答案: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4. 护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可以 A使用分子遗传学、脑影像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的前沿手段 B采用以心理作业作为应激源的各种心理应激测试技术 C在临床和生活情景中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研究 D以上都对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D以上都对 标准答案:D以上都对 5. 某病人拒绝医生有关癌症诊断,先后就诊许多医院,来证实自己没有病。该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否认机制 压抑机制 转移机制 反向机制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否认机制 标准答案:否认机制 6. 关于护理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变量,以下最准确的描述是 A心理现象具有主观属性,可以通过分析与描述的方法加以研究 B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的原理予以定量研究 C某些基本心理现象具有理化特性,可采用自然科学的直接定量方法 D以上都是

护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心理学》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 1.常用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心理测验法 E.比较法 2.下列不属于空间知觉的有:() A.距离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深度知觉 E.主位知觉 3.气质类型通常被描述为:() A.混合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E.胆汁质 4.对于吃、喝、呼吸空气、性生活等的需要,属于() A.爱的需要 B.生理性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5.以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属于()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冲动型人格障碍 C.表演型人格障碍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E.强迫型人格障碍 6.“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典型表现? () A.压抑 B.否认 C.幻想 D.投射 E.推诿 7.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有() A.抽象性 B.逻辑性 C.间接性 D.形象性 E.概括性 8.医护人员缺乏同情心很可能会使病人产生() A.焦虑 B.恐惧 C.抑郁 D.孤独感 E.遵医行为问题 9.确定低水平目标的护理措施对下列哪种病人最合适?() A.焦虑反应的病人 B.抑郁反应的病人 C.否定的病人 D.无动机的病人 E.不合作的病人 10.在疾病早期出现的角色适应不良多为() A.病人角色缺如 B.病人角色强化 C.病人角色消退 D.病人角色恐惧 E.角色认同差异 11.“草木皆兵”是什么引起的反应() A.感觉 B.知觉 C.幻觉 D.错觉 E.美感 1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发展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无差别 D.不快不慢 E.速记速忘 13.脑外伤、醉酒者常见的记忆障碍是() A.错构 B.虚构 C.似曾相识感 D.顺行性遗忘 E.逆行性遗忘 14.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有_____个记忆单位() A.11±2 B.9±2 C.7±2 D.5±2 E.3±2

护理心理学作业题共四篇

第三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 一、选择题 1. “护士角色人格”区别于“角色人格”概念的关键词是 A.相似性B.特异性 C.职业性 D.灵活性 E.适应性 2. 护士最黯淡的历史形象主要发生在A.15-19世纪B.16-19世纪 C.16-18世纪 D.15-18世纪 E.15-16世纪 3. 将特质区分为3个交叉重叠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A.霍莱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D.艾森克 E.弗洛伊德 4.属于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A.忠于职守B.崇高 C.坦诚 D.无私奉献 E.善良 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 A.权威性B.主动性 C.变通性 D.主导性 E.灵活性 6.个体的成就机动与其成正比的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 A.工作能力 B.价值观念 C.社会期望D.他人嘉许 E.气质类型 7.个体人格特质于角色特质彼此重合的匹配模式是 A.最少见的B.最理想的 C.最协调的D.最常见的 E.最灵活的 8.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可称为 A.道德教育 B.主旨教育 C.特色教育D.优势教育 E.符合教育 9.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色教育需遵循 A.高效原则 B.强化原则 C.随机原则D.同步原则 E.补缺原则 10. 可操作性系统模拟训练不适用于 A.言谈举止 B.人格特质 C.职业仪容 D.情绪调控 E.情景模拟 11. “形成专业共识”的举措属于 A.优势教育 B.模拟教育 C.特色教育 D.分层教育 E.符合教育 12. 以下人群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是 A.精神科医生 B.护士 C.儿科医生 D.外科医生 E.妇产科医生 13.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其 A.个体特质B.职业心态 C.嘈杂环境 D.工作压力 E.成就动机 14. 考虑护生的知识面、成就动机等差异的教育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心理学B1-5次作业

护理心理学B(2008版)第一次作业 1. 以当前为终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溯既往的研究方式是 D.回顾性研究 2. 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3. 以下哪一项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中介 B.需要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性倾向性 D.注意 5. 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 D.恒常性 6.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护理对象与护士 7.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B.冯特 8.科学心理学以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立为标志,诞生于 C.1879年 9.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 E.个性心理 10.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的地点是 D.德国莱比锡大学 11.人们欣赏自然景色、赞美祖国山河、鉴赏艺术作品时的内心体验属于 D.美感 12.关于遗忘曲线,正确的是 A.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 13.“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说明 E.感觉的适应 14.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 E.可比性 15.以下哪一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性 E.间接性 16.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E.以上都是 17.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自身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 D.意志过程 18.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 19.以下不宜界定为研究方法的概念是 A.个案法 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 D.需要 21.人们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22. 在音乐的伴奏下拔牙,疼痛似乎减轻了,这种现象是 C.感觉的相互作用 23.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B.想象 24.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心理现象的实质 D.心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 25. 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 C.痛觉的适应 26.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哪一心理现象的特点 E.心境 27. 以当前为起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踪至未来的研究方式是 C.前瞻性研究 28. 个体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机会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体现意志的哪一种品质 B.果断性 29. 情感与情绪相比较,更具有 D.稳定性和深刻性 30. 以下哪一项不是气质的体液学说分类 D.平衡质 31. 判断一瓶散发出酸性气味的液体可能是醋的认识过程属于 B.知觉 32. 以下哪一项属于瞬时记忆系统 D.感觉记忆 33. 以下哪一项属于人格倾向性的内容 E.需要 34. 心境是一种 D.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35. 注意的特性是 E.指向性和集中性 B型题: 1. 有关心理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2. 有关个性(人格)正确的叙述是 E.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3. 心理过程可以分为 A.认识、情感和意志 4. 个性可以分为 E.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 C

. _C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1.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A 发挥个人的潜能B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C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D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护患交谈中倾听的作用是2. A获取信息 B归纳总结 C让病人表达自己 D以上均是 4.0 本题分值: 用户未作答 D以上均是标准答案: 3.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B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D 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 . 病人求医行为的动机是4. A治疗疾病保健B C非医疗目的 D 以上均是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D 以上均是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5. 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理解性对比性B C 恒常性整体性D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 C 恒常性标准答案: 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6. ( ) 象属于 A惩罚消退B C消除D负强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消退 . .

关于睡眠需要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7. 22小时婴幼儿每天睡眠A12— 8小时B青年人睡眠一般睡6—中老年人睡眠比青年人少C 小时—5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 D成人属于短睡眠者,睡3—5小时标准答案: 8.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引起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A 心理生理学理论学习理论B 心理动力理论C D 人本主义理论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心理生理学理论A 标准答案: 9. 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治疗者当成喜欢的、热爱的、思念的对象,这是 A自作多情 B自由联想 C正移情精神病态D 4.0 本题分值: 用户未作答正移情标准答案: C 10. A型行为的特征是A时间紧迫感 . . B竞争敌意 C A都对.B D A都错.B 4.0 本题分值: 用户未作答 B 标准答案: C A.都对 如果病人相信此制剂会有特殊治11. 应用并无药理活性的中性制剂治疗病人时,疗效果,临床上确实可出现预期疗效,这种现象称为 A药物治疗效应药 物生理效应B C社会效应安慰剂效应D 4.0 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 D标准答案:安慰剂效应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是:12. 给予适宜的刺激A 给予充足的营养B C 给予有效免疫力给予温暖的母爱D 4.0 本题分值: 用户未作答 D 给予温暖的母爱标准答案: 该某病人拒绝医生有关癌症诊断,13. 先后就诊许多医院,来证实自己没有病。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转移机制 . . B压抑机制 C否认机制反向机制D 4.0 本题分值: 用户未作答 C否认机制标准答案: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2级护理心理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透析治疗: 2.器官移植: 3.个性: 4.健康: 5.心理护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意志的品质、、、和。 2.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可分为、、三个系统。 3.应激分为三个阶段:、、。 4.按照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我们应该从、、和 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5.护理程序的五大步骤是、、、和评价。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是指 A.细菌和螺旋体 B.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C.病毒和衣原体 D.真菌和原虫 E.蠕虫和支原体 2.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E.研究心理行为的人类学基础 3.“杯弓蛇影”是一种 A.幻觉 B.病理性错觉 C.生理性错觉 D.情绪 E.感觉 4.在大脑里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A.再现 B.想象 C.思维 D.创造 E.记忆 5.具有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性强、缺乏耐心、醉心于工作等行为特征的性格类型称为 A.A 型性格 B.B 型性格 C.C 型性格 D.D 型性格 E.E型性格 6.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A.16 岁以上的成人 B.17 岁以上的成人 C.18 岁以上的成人 D.19 岁以上的成人 E.20 岁以上的成人 7.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临床护士 B.心理学知识 C.病人心理问题 D.病人本人 E.病人亲属 8.护士指导实施心理护理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