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易错(难)复习测试题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易错(难)复习测试题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易错(难)复习测试题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易错(难)复习测试题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易错(难)复习测试题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Fe>Cu

B.滤渣含有铁和铜

C.滤液中不含Cu2+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能达到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颜色

B.黄铜片和纯铜片:加盐酸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

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震荡后观察垢状物多少

D.尿素[CO(NH2)2]和硫酸钾:加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3.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

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KCl溶液(K2SO4):Ba(NO3)2溶液

B.CaCl2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

C.CO2(CO):NaOH溶液

D.Cu粉(Fe屑):CuSO4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 6.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Fe(OH)3 NaCl B.FeSO4 H2

C.CuCl2 H2O D.AgNO3 HCl

8.“侯氏制碱法”过程中涉及反应:CO2 + NH3 + H2O + NaCl = X↓ + NH4Cl(已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由四种元素组成B.X属于酸类物质

C.医疗上X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饱和X溶液可用来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A13+、Na+、Cl-、NO3-B.Cu2+、H+、SO42-、Cl-

C.K+、Ca2+,OH-、CO32-D.Na+、H+、CO32-、OH-

10.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1.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B.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C.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D.R到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12.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3.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14.只能用与酸反应的方法,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的一步转化的是()A.Zn→ZnSO4B.CaCO3→CO2

C.BaCl2→BaSO4D.MgO→MgCl2

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A.CH4+2O2点燃

CO2+2H2O B.3Fe+2O2

点燃

Fe3O4

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

16.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

C.

D.

17.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

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

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

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

⑧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

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

19.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

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

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2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A.Ca(OH)2B.CaCO3C.CaCl2D.CaO

21.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①NH3+CO2+NaCl+X=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23.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A.CuSO4、KCl、NaCl B.Na2CO3、NaOH、Ca(OH)2

C.H2SO4、Na2SO4、HCl D.NaHCO3、KNO3、NaCl

24.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

CaCO3高温

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25.实验室中有两瓶已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石蕊溶液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26.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A.NO3—、Fe3+、Na+、OH—B.Cl—、K+、SO42—、Ba2+

C.K+、SO42—、Na+、NO3—D.Ca2+、Cl—、CO32—、Na+

2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氯化氢氢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氯化钾二氧化锰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8.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

A.H2SO4溶液B.(NH4)2SO4溶液C.NH4Cl溶液D.Na2CO3溶液29.下列各组物质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 HCl NaCl B.CuCl2 Na2SO4 KNO3

C.BaCl2 KOH NaNO3D.CaCl2 Na2CO3 NaCl

3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盐酸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NaC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加过量水,过滤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铁和铜,所以A、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Fe>Cu,故A正确;

B、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铁和铜,故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C正确;

D、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D错误.故选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2.C

【解析】

【分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详解】

A、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黄铜片中含有锌,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均不会完全溶解,故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遇氯化钙溶液产生的垢状物多,遇氯化钠溶液产生的垢状物少,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D、尿素和硫酸钾加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3.D

【解析】

【详解】

A、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氖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A、K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错误;

B、CaCl2溶液和稀盐酸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原物质除去,故B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C错误;

D、铜不能与硫酸铜反应,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详解】

A.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B.两种物质中的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能够共存,故正确;

C.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中的银根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D.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的沉淀而盐酸不会和氯化铁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用pH试纸测出的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B、碳酸钙和硫酸钡都不会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够鉴别;加入盐酸后碳酸钙能够溶解产生气泡,而硫酸钡不反应,可以区分,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滴加氯化钡,稀硫酸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不能,该方法能区分两者,故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能够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快速产生氧气,而水不能,可以鉴别;双氧水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7.D

【解析】

A、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故选项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两者不能共存,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 的化学式为NaHCO3。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X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溶液能与HCl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9.A

【解析】

【详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与CO32-、OH-,分别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点睛】

该题为离子共存题,遵循原则是“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解题思路是:先读题干,

找出题目限制的条件(如本题的无色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存在),再看选项,各离子之间是否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0.B 【解析】 【详解】

A 、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Cu 2(OH)2CO 3的质量分数,选项A 正确;

B 、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16份,玻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B 不正确;

C 、步骤二中将H 2换为O 2,不能还原CuO ,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C 正确;

D 、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量,可推算出Cu 2(OH)2CO 3的质量分数,选项D 正确。 故选B 。 11.A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CuCl 2+Fe=Cu+FeCl 2。过滤P 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FeCl 2+2AgNO 3=Fe(NO 3)2+2AgCl↓。由图1可知,O 点时,铜离子反应完全,铁参与反应的质量为5.6g 。 【详解】

A 、设滤液中的含FeCl 2为x ,

22

561275.6

CuCl Fe Cu FeCl x

+=+,则561275.6x

=,可得x=12.7g , 则设生成氯化银沉淀为y ,

()2332FeCl 2AgNO F 1272871e NO 2Ag 2.7Cl y

+=↓

+,则

127287

12.7y

=,可得y=28.7g ,选项A 不正确;

B 、M 点时,氯离子反应完成,则上层溶液中只有溶质AgNO 3和Fe(NO 3)2,选项B 正确;

C 、O 点时铜离子反应完成,此时溶液的溶质为FeCl 2;P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FeCl 2,选项C 正确;

D 、R 到M 点过程中,加入的硝酸银质量大于沉淀氯化银质量,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A 。 12.A

【分析】

【详解】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变化。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所以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同时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水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中和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故选A。

考点:中和反应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与杂质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产生了新的杂质,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质的条件.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D

【解析】

【分析】

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氯化钡也能和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详解】

A、锌和硫酸能生成硫酸锌,也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生成硫酸锌,故A不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也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氯化钡也能和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故C不正确;

D、氧化镁只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5.C

【解析】

A 、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3Fe+2CO 2===点燃

Fe 3O 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NaOH+HCl ═NaCl+H 2O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 、H 2CO 3═CO 2↑+H 2O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 16.D 【解析】

试题分析:A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 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 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 17.A 【解析】 【分析】

根据每一现象推断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详解】

① 由于石灰石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出现白膜,反应原理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

② 由于吹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

③ 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水,因此墙壁会更潮湿,反应原理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

④ 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其反应原理为:CO 2+H 2O =H 2CO 3;

⑤ 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

⑥ 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原理为:CaO+H2O=Ca(OH)2;

⑦ 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变化;

⑧ 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故① ② ③ ⑤属于同一反应原理。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理解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利用物质的用途,准确把握每一反应原理进行归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以随便取一种溶液,往另外两个里加,记录三次的实验现象,如图

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故选B。

19.C

【解析】

【详解】

结合题给物质,分析表格实验现象:甲和丁产生气体,则甲和丁中有一种为碳酸钠,另一种为酸;若甲为碳酸钠,则丁为盐酸或硫酸;因为丁和丙能生成沉淀,故丁为硫酸,丙为氯化钡,乙是盐酸,代入表格中,验证现象甲和乙有气体产生,与题给现象不符合,故假设错误;甲应为酸,丁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沉淀,故丙为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产生沉淀,故乙为硫酸,故甲为盐酸,代入表格验证,正确,故选C。

20.B

【解析】

澄清石灰水通常用来验证二氧化碳,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结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说明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故选B

【解析】

【详解】

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C与O2有两个反应(生成CO和CO2);CO与O2有一个反应;C与CO2有一个反应;

故选:C。

2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NaHCO3受热易分解,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反应②2NaHCO3=Na2CO3+CO2↑+H2O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由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C

【解析】

【分析】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

A、三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时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三种物质之间不能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B、Na2CO3、NaOH、Ca(OH)2均能与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也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三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时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三种物质之间不能反应,不能与H+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题意;

D、NaHCO3和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应从零开始,

B、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氧化钙,应从零开始,错误;

C、高温煅烧碳酸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碳酸钙的质量减少,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固体总质量减少,但杂质不变,所以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当碳酸钙完全分解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正确;

D、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100×100%=48%,反应后,反应后,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6×100%≈28.6%,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故选C。

2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显中性,故可用石蕊溶液鉴别,选项正确;

B、稀盐酸可与锌反应生成气体氢气,氯化钠和锌不反应,可进行鉴别,选项正确;

C、稀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故可进行鉴别,选项正确;

D、稀盐酸和氯化钠均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不能进行鉴别,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26.C

【解析】

pH=1为酸性溶液,故OH—不能纯在,故不能选A

SO42—、Ba2+能反应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选B

Ca2+、CO32—能反应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选D

27.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通入氧气,点燃,不会燃烧,无法除去,错误,B、除去氯化氢中的氢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不行,因为氯化氢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错误,C、除去氯化钾中二氧化锰,利用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钾,正确,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由于所加氯化钙溶液是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除杂

2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不会生成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氯化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氨气,和氯化钠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氯化铵和氯化钡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氯化钠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OH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Cl2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D、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溶液中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不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30.A

【解析】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过量的碳酸钙通过过滤除去,故正确;

B、引入了氯化钡杂质,故错误;

C、引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杂质,故错误;

D、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故错误。故选A。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 3.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H+B.K+C.NH4+D.Ag+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Fe(OH)3 NaCl B.FeSO4 H2 C.CuCl2 H2O D.AgNO3 HCl 5.已知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 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6.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7.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 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盐 + H2↑ 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完整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化学方程式的专项练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加热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最小公倍数法: 1、Al+O2——Al2O3 2、Al+Fe3O4——Fe+Al2O3 3、Fe+O2——Fe3O4 4、Al+MnO2——Mn+Al2O3 5、N2+H2——NH3 6、Al+H2SO4——Al2(SO4)3+H2 (二)观察法: 1、CO+Fe2O3——Fe+CO2 2、C+Fe2O3——Fe+CO2 3、CO+Fe3O4——Fe+CO2 4、C+Fe3O4——Fe+CO2 5、H2+Fe2O3——Fe+H2O 6、H2+Fe3O4——Fe+H2O 10、H2+WO3——W+H2O11、CO+O2——CO2 12、Fe+H2O——H2+Fe3O413、Al(OH)3+HCl——AlCl3+H2O (三)奇数配偶法: 1、FeS2+O2——Fe2O3+SO2 2、C2H2+O2——CO2+H2O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作者:————————————————————————————————日期: ?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B.烧碱、纯碱C.蓝矾、胆矾D.生石灰、熟石灰 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 A.FeCl3和NaOH溶液 B.CuSO4和KOH溶液 C.Na2CO3和Ca(OH)2溶液 D.NaCl和AgNO3溶液 3.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D.CaCO3和HCl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A.NaOH、Mg(OH)2、Fe(OH)3B.K2CO3、Na2CO3、CaCO3 C.CuSO4、Fe2(SO4)3、BaSO4 D.AgNO3、(NH4)2SO4、K2CO3 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A.CuO、Fe2O3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6.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为() z+ ySO4→zSO4 + y;x+ySO4→ xSO4+y;x +z(NO3)2→ x(NO3)2+z A.x>y>z B.z>x>yC.z>y>xD.x>z>y 7.下列物质中,不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Ba(NO3)2溶液C.FeCl3 溶液D.MgSO4 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C.氯化钠溶液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用一种试剂便可将AgNO3、BaCl2、Na2CO3溶液区分开,该试剂是( ) A.CaCl2溶液B.盐酸 C.硝酸D.KNO3溶液 10.下列各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里只留有Na+和Cl-的一组是() A.BaCl2和Na2CO3溶液B.AgNO3和NaCl溶液 C.CuCl2和Na2SO4溶液D.Na2CO3和稀硫酸 二、填空题 1.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原因是,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3、粗盐提纯的步骤: 4、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5、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二、合作探究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2、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产率偏低的原因? 8、下列粗盐提纯步骤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B蒸发至固体完全干燥时停止加热 C滤纸边缘应该低于漏斗的边缘D滤液如果浑浊应再过滤一遍 10、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1.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 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_____.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 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24.(8分)塘沽濒临渤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经结晶可获得粗盐。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催化剂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P :31 Ca 40 O :16 H :1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⑦ 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 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3、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 A ( )与 B ( )反应生成 C (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1:1 B .2:2:1 C .2:1:2 D .1:2:3 4、(2011·娄底)在化学反应 A+B=C+D 中,若 12 g A 与一定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8 g C 和 2 g D ,则参加反 应的 B 的质量为( ) A .8 g B .18 g C .28 g D .30 g 5、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 △ A .H 2CO 3 CO 2↑+H 2O B .2H 2SO 3 + O 2 ===2H 2SO 4 光照 C .2HClO 高温 2 HCl+O 2↑ D .CaCO 3 CaO+CO 2↑ 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7、2011 年 5 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 2H 5OH + 4CrO 3 + 6H 2SO 4 = 2X + 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 CrO 3 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 X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 4)3 D 、Cr 2S 3 8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2 B .1∶1 C .2∶ 1 D .2∶3 9、如右下图所示:2 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丙分子和 3 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3 乙 甲 丙 表示 A 原 表示 B 原子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 个乙分子中含有 2 个 A 原子 D.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反应前) (反应后)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 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 / g ------ 54 37 9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案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案例 麻乍中学韦修文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盐的相关知识作进一步拓展:课题 1 是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盐的概念已经在第十单元酸、碱的化学性质中提出,本题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归纳总结酸、碱、盐等化合物的知 识,展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本单元教案重点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碳酸盐的检验);化肥的种类及应用;酸、碱、盐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单元教案难点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活经验:零散的了解了些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有错误的概念,常把生活中的盐等同于化学概念中物质类别的盐。 三、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初步学会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案。 2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成持续学习化 学的兴趣。 2 .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四、教案重点:

1 .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2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五、教案过程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B.CaCO3粉末C.KNO3溶液D.石蕊试液 2.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NH4+B.K+、Fe3+、NO3- C.Cl-、Na+、CO32-D.Ca2+、CO32-、Na+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Fe(OH)3 NaCl B.FeSO4 H2 C.CuCl2 H2O D.AgNO3 HCl 4.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CO32—B.HCO3—C.OH—D.Cl— 5.已知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 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6.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7.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 8.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镁反应生成H2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4.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2 D.C3H8 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 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 6.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1

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火碱不是碱 D.盐酸不是酸 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4.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A.KMnO4 B.Na2CO3 C.NaNO2 D.MgSO4 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②氯气③盐酸④硫酸 ⑤烧碱⑥纯碱以上正确的是() A.②③⑤⑥ B.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工业生产中要用到纯度较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的。在精制过程中,另外还要用到的物质是() A.H2O、Ca(OH)2 B.CaO、CO2 C.CaCl2、CO2 D.H2O、CO2 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 C.精制粗盐 D.生产尿素 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9.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净。正确顺序是()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③④②③①⑥⑤

初中化学九年级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 Fe :56 Mn:55 Cl: 35.5 S: 32 P :31 O: 16 C :12 H :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3分×15=45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 在化学反应中,A +B =C +D ,已知12克A 和18克B 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 ,则生成了D 的质量是( ) A. 13克 B. 24克 C. 18克 D. 26克 3、在化学反应2A+B 2=2AB 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 和8g 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的质量是( ) A .9g B .11g C .12g D .14g 4在化学反应A + 2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 + D 中,20gA 与10gB 刚好完全反应生成12.25gC 和若干gD 。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0 B .80 C .60 D .100 5. A 、B 在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 ,若C 的化学式为A 2B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 2+B 2=2C B. 2AB +B 2=2C C. 2AB +A 2=2C D. 2A 2B +B =2C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 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 2O 通电 2H 2↑+ O 2↑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C .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D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 2O 2 H 2 + O 2↑ 8. H 2、O 2和N 2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是( ) A. H 2和N 2的混合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气体 C. H 2和O 2、N 2的混合气体 D. 2克N 2 9 .(2012.鸡西市)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 2 C. HCl D. HClO 10.(2012.聊城市)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MnO 2 △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验探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实验准备 ①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 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②[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③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④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前准备 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创设情境 多媒体投影播放电影《盐》(节选),让学生在轻音乐声中,观赏美丽的风光,了解盐的历史,初知盐的用途等。 学生活动 1.交换观察、交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常见盐的实物,简述其外观及性质;交流课外阅读或网上查找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 2.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相互交流情况。(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给予恰当的点评) 3.阅读教材P72-73,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4.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整理后的资料。(学生可以补充、修正;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 教师指导 1.多媒体投影:投影出整理的完整资料表。(学生对照此表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表,也可以提出疑问) 2.简要说明、释疑,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下列物质对应的俗称正确的是 A .氧化钙——生石灰 B .碳酸钠——苛性钠 C .氢氧化钠——纯碱 D .银——水银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 可能为酚酞溶液 B .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 可能为稀盐酸 C .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 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 .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 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 2Al+O AlO 点燃 化合反应 B .电解熔融MgCl 2:2 2MgCl Mg+Cl 通电 分解反应 C .CO 还原氧化铁: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置换反应 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4.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 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 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 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 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 ;③ 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 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 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5.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H+B.K+C.NH4+D.Ag+ 6.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H4Cl、KNO3、Na2SO4B.K2SO4、NaNO3、KMnO4 C.Na2SO4、NaCl、NaHCO3D.BaCl2、NaNO3、K2SO4 7.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8.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 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 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略(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B.烧碱、纯碱C.蓝矾、胆矾D.生石灰、熟石灰 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 A.FeCl3和NaOH溶液B.CuSO4和KOH溶液 C.Na2CO3和Ca(OH)2溶液D.NaCl和AgNO3溶液 3.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D.CaCO3和HCl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A.NaOH、Mg(OH)2、Fe(OH)3B.K2CO3、Na2CO3、CaCO3 C.CuSO4、Fe2(SO4)3、BaSO4D.AgNO3、(NH4)2SO4、K2CO3 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6.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为() z + ySO4 → zSO4 + y;x + ySO4→ xSO4 + y;x + z(NO3)2→ x(NO3)2 + z A.x>y>z B.z>x>y C.z>y>x D.x>z>y 7.下列物质中,不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CO2 B.Ba(NO3)2溶液C.FeCl3 溶液D.MgSO4 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C.氯化钠溶液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用一种试剂便可将AgNO3、BaCl2、Na2CO3溶液区分开,该试剂是() A.CaCl2溶液B.盐酸C.硝酸D.KNO3溶液 10.下列各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里只留有Na+和Cl-的一组是() A.BaCl2和Na2CO3溶液B.AgNO3和NaCl溶液 C.CuCl2和Na2SO4溶液D.Na2CO3和稀硫酸 二、填空题 1.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原因是,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4)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5)中和反应:,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A.CoCO3+O2强热 CoO3+CO2B.2CoCO3+O2 强热 2CoO2+CO2 C.4CoCO3+3O2强热 2CoO3+4CO2D.4CoCO3+O2 强热 2Co2O3+4CO2 2.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3.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7 C.44 D.56 4.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2 B.44 C.88 D.92 5.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 6.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 A.8.4g B.10.0g C.11.7g D.13.6g 7.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