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12届 )

题目: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以金华市为例

学院:法政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学生姓名:赵英学号: 08080226 指导教师:李伟梁职称:副教授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2 年 3 月 18 日

成绩: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以金华市为例

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赵英(08080226)

指导老师:李伟梁(副教授)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成熟,社区矫正效果的评估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不仅对青少年犯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做出科学的评估外,还对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金华市社区矫正为例,从目前的评估标准,矫正对象与工作者对目前评估标准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的现实与困境。调查发现,目前的社区矫正效果评估还存在受监狱的评估模式的影响比较大;本身评估体系不科学;缺乏进行专业评估的矫正社会工作者等诸多问题,由此,笔者通过分析指出可以通过完善评估体系,注入社工理念;提高工作者素质;整合社会资源等手段使得社区矫正效果评估走出困境。

关键词: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矫正效果评估;困境;对策

Teenagers community correction's effect evaluation:In the Case of Jin Hua

ZHAO Ying Director: LI Wei liang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change in the matu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evaluation also appear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eenagers mak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not only for young people to be able smoothly into society is committed to make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outsid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worker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thin 24 hours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for example, from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tandard, correc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worker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discuss young people mak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reality and trouble. Survey found there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by prison there of a great impact evaluation pattern; No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itself;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for the correction social workers,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therefo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an through the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into social work ide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ers;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means that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out of trouble.

Key Words: Teenagers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成熟,当前青少年犯的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与以往相比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当前,我国对社区矫正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对矫正对象的风险性评估上,对矫正效果的评估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但是,矫正效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犯的再社会化和是否能顺利回归社会,因此建立对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又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金华市社区矫正为例,对该地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方法和实际取得的成绩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当前的现状,发现影响矫正效果的原因,进而探讨从哪些方面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尝试提出对策,以完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保证矫正效果的取得和促进青少年犯的再社会化和健康成长。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青少年犯概念界定

在对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进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明确。

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人通称为青年《中国青少年犯锥年崔》,1987年卷,春秋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41页。,因此,青少年一般指年龄介于14周岁与25周岁之间的人。也就是说,青少年包括一部分的成年人和一部分的未成年人。而“犯罪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已满14周岁、未满25周岁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处于青春期,在心智上和人格上的可塑性都很强。

因此,本文中的青少年犯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25周岁的青少年犯罪人。

(二)、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定义

社区矫正最早起源于19世纪英美法系国家,当时的社区矫正还只是“社区治疗”,意即将罪犯看作是人格、精神有病的人,将罪犯置于社区,让其像病人一样得到一个全身心的治疗过程。

至于社区矫正的概念,由于2002年,社区矫正才在我国开始使用,因此,学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国外对此概念亦有不同的理解。从国际上的观点来看:英国的学者麦卡锡(Belinda Rogers Mccarthy.1991)认为,社区矫正是指“对罪犯实行的不同类型的非机构型的矫正计划。”

台湾学者李增禄认为“社区矫正也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机构内矫正而言的,将犯罪者不纳入监狱等拘禁场所,而让其准予在自由社会中生活.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辅导与训练,直至其完全适应社会规范为止.”毋李增禄对社区矫正的概念强调社区矫正的功能之一;对犯罪者的再社会化.

美国学者福克斯(Fox)则认为“社区矫正是指发生在社区,运用社区资源并

具有补充、协助和支持传统犯罪矫正功能的各种措掩。”福克斯主要强调社区矫正对传统矫正方式的补充功能。

我国,社区矫正是指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回适用对象主要包括5种犯罪,即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时予以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有学者定义为:将符合法定条件的青少年犯置于社区,由国家司法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巍巍)

笔者认同上述定义,并且还认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与社会工作的统一,在实行的过程中,既要体现刑法的威慑力,约束力,还要体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挖掘其潜力,助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理念。因此,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是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去做,不仅仅是监督和管理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更重要的是矫正服务过程。(许芸)

(三)、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的定义

有学者指出,社区矫正效果评估是指根据社区矫正需要评估,对矫正对象采取的管理、矫正措施产生的实际效果所作的评价。矫正效果其实就是矫正能力满足矫正需要的结果。矫正效果评估既涉及对具体矫正措施有效性的评价, 又涉及矫正对象改善状况的评估, 还涉及对矫正机构及矫正工作人员工作成效的评价。既可以是阶段性的效果评估,也可以是对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总的矫正效果的评估。[1]狄小华.社区矫正评估研究[J]政法学刊,2007,(6).

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主要从具体措施有效性和矫正对象改善状况这两方面出发,主要从矫正对象的个人层面、环境层面、矫正对象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层面等方面(伪娘)来评价实际效果。当前,社区矫正效果评估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国内主要进行的是风险评估,对专门性的效果评估还未深入研究,但是随着社区矫正体制的发展,这方面的空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需求,因此,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是当前的迫切目标。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收集与文章主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文献研究法主要运用于背景分析和概念界定中,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

总结,使本文主要的几个概念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并且使文章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使论文主题不至于偏离大方向。同时,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准备访谈提纲,四处走访,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达到对研究主题现状、困境和对策的归纳与分析。

按研究设计和理论框架的要求,本文以文献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为获取资料的方法。在正式到实地考察前,先进行了文献梳理,查看了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对所要了解的信息作了归类和整理。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走访了负责金华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并跟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得他们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些实际经验和做法。

同时,与处长进行了访谈,了解了目前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现状以及实施的办法和政策,同时获得了调查各处司法所的介绍信。为了了解金华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情况,笔者走访了多处基层司法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比较全面地了解第一线的工作情况,与十几位社区矫正对象和几位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通过与矫正工作者的接触和访谈,笔者获得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资料,包括矫正工作者自己的感受、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通过与矫正对象的接触,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心的想法和期望:通过与社区居民的访谈,了解到了居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看法和想法等等。这些都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灵感和最原始的素材。

三、金华市现行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的调研

(一)、目前金华市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金华市,由金华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办统领,各地下至街道、乡镇均设有司法所,由一名所长和几位矫正人员组成,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教育、考察和监督工作。其中,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在金华市,共有165个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人员共各地的所长主要是从监狱、劳教所、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抽调而来, 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社区矫正的专业训练, 没有全面的矫正知识和技能,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其能力相对缺乏。矫正人员中,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所占比例不到5%,总体队伍的素质不高。同时,由于矫正人员相对短缺,对青少年犯矫正对象所能付诸的心力较少,只能把他们和成年犯一同对待,一起参加学习。

金华市社区矫正者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管理,包括通过风险评估,把青少年犯分为三级五等,与监狱犯的划分相仿,每月收取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汇报、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每个月按时报到、按指纹、执行请、销假制度等;组织教育学习,包括集中学习、分类教育、个别教育、技能培训、辅助教育、心理辅导,组织参加公益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帮困解,包括政策咨询、解决就业困难、调和家庭矛盾,解决社会保险等。但在现实情况下,一般只能做

到每个月组织一次学习,三次报到并按指纹,同时,偶尔抽查几个青少年犯进行

交流。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则进行调解和问题处理。例如青少年犯的就学问题,矫正人员会与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进行沟通,确保维护好矫正对象的权益,保障其能正常上学。

社区工作者对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决定日常管理奖惩,并向公安机关提请司法奖惩。日常管理中的奖励分为表扬、记功、评为矫正积极分子。处分分为警告、记过。对社区矫正对象提请日常管理奖惩,需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矫正工作者集体讨论,并听取志愿者意见,后由区、市矫正办批准。提请司法奖惩指对符合条件的缓刑和假释人员,可以提请减刑:对监外执行期间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可以提请假释。但在现实情况中,对矫正对象的考核并不能达

到上述要求。

(二)目前对青少年犯矫正效果评估的现状

1. 目前对效果进行评估的标准

目前,在基层司法所里,从事矫正的人员配备是一名所长和一至两名的矫正工作者,但是他们所要管辖的矫正对象多达二三十个,无疑压力很大。而且由于各个年龄层次的矫正对象都有,因此,青少年犯矫正对象虽然是比较特殊,但是由于人力物力不足,一般和成年犯一样对待。由于评估体系不完善,专业知识的缺乏,目前的评估标准主要是风险性评估,这种类似于监狱的三级五等,根据风险大小来划分其矫正的层次,是严管还是普管。另一方面,在效果评估方面,主要是沿袭监狱的那套奖惩制度,通过加减分,以此来判断青少年犯的矫正效果。具体的包括:再犯罪情况,请、销假问题,按时报到、学习问题,手机定位有没有超出范围,有没有参加社区劳动等。由于工作者与青少年犯不是固定在一起的,所以,只是靠这些相对可以进行量化的标准来评估其矫正效果。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违规,情节不严重则处以警告和扣分,如果严重,则直接收监,并且之前的服刑期全部作废,重新计算。

2. 青少年犯自身对矫正效果的评估

目前,在金华市接受矫正的青少年犯绝大数已经工作,就学的比例非常低。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普遍的心态是不敢再犯事,刑法的威慑力非常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就是每月的报到让他们不得不请假,影响他们的生活,同时,他们也表示,矫正工作者,会不定期的发短信或者电话沟通一下,询问一下最近的表现等。在保密方面,矫正工作者真正本着保护好青少年犯的立场,对其所在单位,学校均进行保密。当问及自身在矫正过程中的成长时,大多表示主要是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感觉自己被判了刑,今后就不敢再这么做了。但个人在心理层面的矫正空白,在行为层面的矫正,主要是依靠社区矫正的考核指标,因为如果扣分过多,会被重新收监,而这点正是青少年犯最害怕的事情。

众所周知,青少年犯这一群体是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但目前的社区矫

正显然无法做到处理好青少年犯心理问题的要求。青少年犯自身矫正效果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刑罚的敬畏,表示在这次判刑之后不敢在做触犯法律的事情,但是自己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认知上面的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这样说,青少年犯的社区矫正效果,主要体现在刑罚的威神力上,但在青少年犯的心理层面、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3. 工作人员对现行评估制度的评价

在司法所参与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很大。一方面,人员不足,另一方面,矫正对象层次多,明知道需要区别对待,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青少年犯这一群体也是如此。在访谈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目前的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乃至整个制度都有些想法,他们指出,我国的社区矫正属于提前发展,无论是法律体系还是经济保障,社会的文明程度等,都不适宜立刻大范围开展社区矫正。目前的评估,也只是局限于监狱的那套奖惩制度,以及工作者根据自己对矫正对象的了解和观察,以此来判断其矫正的效果如何,缺乏相对科学的评估指标,实际的矫正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青少年犯进行社区矫正而不是收监,是一项非常符合现实的做法,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和准备都不足,导致社区矫正的效果大打折扣,评估的指标也不够科学合理。

四、金华市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折射出的矫正效果评估困境

(一)法律的威慑力大,对青少年犯的矫正效果评估有干扰

在此次的实地考察中,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目前,在社区进行矫正的青少年犯大多数的犯罪情节比较轻,但是,他们对于法律的宣判感觉到很重,对社区工作者也表现出敬畏。他们在日常的矫正中,最害怕的是被扣分,因为分数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被收监。这个因素成为他们服从社区矫正最重要的原因。有的青少年犯在与社区工作人员接触时,表现得很沉默。不愿意过多的表现自己,甚至遇到心理问题也没有地方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社区矫正效果还有待提高,矫正仅仅靠法律的威慑力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矫正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在社区对其行为,认知等方面的矫正,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如果仅仅依靠法律的威慑力,可能在评估的过程中因为矫正对象没有明显的不良记录而认为其矫正效果比较好,但等到解矫时,如果青少年犯在其他方面均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那么,

再犯罪概率就比较高。

因此,由于法律的威慑力比较大,导致青少年犯在矫正过程中习惯于掩饰自己,不敢过于坦露自己,和工作者保持距离或者故意掩饰自己,这都不利于社区工作者对青少年犯的效果评估。

(二)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实际效果有限

目前,在青少年犯社区矫正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沿袭监狱管理的那套奖惩

制度,但又有所区别,主要量化了几个指标,比如:要保证监控手机24小时开机,未请假不得擅自超出监控范围区域;每个月要按时报到按指纹;每个月要来参加学习,教思想汇报等。这些指标如果没做到,就会相应的警告、扣分,此外,如果青少年犯在社区矫正期间又犯事,则会立刻收监,之前的刑期全部作废,重新算起。但这些量化的指标只是局限于行为上,并且,很多都是形式上的,并且,由于这套奖惩制度对于社区服刑的青少年犯而言,很少有奖励的机会,一般情况下都只有扣分的标准,以此才评估青少年犯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显然是不科学的。此外,这套评估体制,没有真正涉及青少年犯在心理层面、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的矫正。另一方面,针对矫正效果评估,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体系,所谓的效果评估也就是根据青少年犯在社区矫正中的表现,有没有违反相关的纪律,有没有触犯法律等,主要借鉴的都是这些比较形式化的指标,但是,真正涉及到矫正对象自身比较深入方面的指标还是一片空白。由于很多的青少年犯的罪行情节一般,罪大恶极的案例少之又少,但是,其可塑性很强,如果能保证矫正效果,那么,对青少年犯的成长将很有利。目前,由于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导致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不犯事,不犯规,就能正常解矫。

(三)缺乏专职社工,影响矫正和评估

西方国家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员配备是相当完备的。美国社区矫正执行人员也是由专业人员和志愿人员组成。美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平均学历高于监狱工作者的平均水平。美国要求社区矫正工作者工作前要具备大学的学士学位,大学的学习应以刑事司法作为主修或以此相关的专业。加拿大假释官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大学文科类,心理类,犯罪类等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我们矫正工作者显然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目前,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大多数人员,要是从监狱、劳教所、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抽调而来, 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社区矫正的专业训练, 没有全面的矫正知识和技能,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其能力相对缺乏,但是在日常管理中更多的还是矫正工作者直接对服刑人员的评估。由于其素质的限制,又不能很好的开展较为科学的矫正工作和效果评估工作,这都会影响到社区矫正的效果和最终的评估结果。

(四)社会资源匮乏,效果评估面狭隘

社区矫正是一项利用社会资源改造罪犯的活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成熟的社会环境是社区矫正得以正常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基础,脱离了社会资源的滋养,社区矫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来说,有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为其开展矫正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援,是其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显然,为社区矫正提供的社会资源还非常匮乏,光靠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个人的社会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帮助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问题,往往需

要社工去挖掘社会资源,依靠矫正工作人员个人的人际关系去解决问题,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使矫正工作人员产生疲于奔命、有心无力的无奈感,从而影响矫正效果和社工队伍的建设以及社工职业的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固然需要社工及社工组织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动脑筋,想点子,挖掘可利用社会资源;更要求政府为此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的后盾和倾向性的支持。

五、完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对策分析

(一)完善目前的评估标准,注入更多的社工理念

科学有效的社区矫正评估, 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和牵引, 因而, 必须重视和加强矫正评估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社区矫正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当前社区矫正要全面推广和铺开的形势下, 更需要行政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主管部门应搞好理论研究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从宏观上把握矫正评估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借助相关科研院所、学会、专家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 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开展多种方式的座谈、研讨、交流, 对社区矫正的重难点问题, 而其中特别是某些指标的量化和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定量分析, 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尽快形成指导性强的社区矫正理论体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犯的特殊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效果评估也要立足于其的特殊性。

目前,在研究社区矫正效果方面,有学者指出,应该从这些指标出发:1.再社会化倾向。2.受惩罚的效力。3.情感的转变。4.意识的转变。5.能力。6.不良社会行为的改变。7.矫正效益。8.环境适应性。(桑险峻)这些指标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但仔细分类可分为:矫正对象自身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转变以及周围的社会资源的改善。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的理论架构,即TIE架构,这是以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整合为基础,是专门用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评估的模式(Allen2Meares,1995)。针对本文论述对象的特殊性,在TIE架构中的“个体”,我们专指青少年犯,“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情境时通过意志控制所呈现的行为, T IE 架构主要考察生存行为、社交行为和发展行为。生存行为是指个体获取并使用某些资源,以维持自身生存和活动的行为;社交行为是指与情境中的其他人及机构建立社会联系的行为;发展行为是个体增强自身各方面权能的行为。“情境”泛指个体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环境。在TIE架构中聚焦于对环境品质的分析,即分析环境向个体提供支持的程度,具体包括资源、期待、法律和政策几个重要方面(陈钟林,吴伟东,2006)。在TIE架构中,对青少年犯在矫正方面的评估显得更全面也更科学。简单来讲,我们可以将青少年犯的矫正效果评估从其生存行为、社交行为、发展行为以及情境变化这四方面来作为评估的指标。

笔者认为,可以将上述指标量化为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当然,在上述框架之外,还应考虑到青少年犯的再犯罪率、心理健康矫正程度等,但应当注意的是,对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的评估时,虽然指标并不强调具体措施的效果,但在日常的总结工作中,要时刻总结,争取提高工作效率,即时转变工作策略,加强针对性。最后,综合目前使用的评估指标,一起得出结论。

(二)加强培训以提高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水平

在国外,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由公务员、警察、教师及卫生部门的人员组成,其他工作人员由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和志愿者组成。由于青少年犯的特点,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在我国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还要掌握一定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知识、教育知识、生理知识等;其次,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还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对被矫正者不歧视,能够助人自助,帮助被矫正者重新融入社会;最后,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了解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够对社区矫正效果进行专业的评估。因此,为了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专业化,矫正效果评估更科学、更规范,更具效果,我国应在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选拔上制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具有规范的程序。

(三)加大财政支持,拓宽资金渠道,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目前,由于我国的社区矫正正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财政的支持力度也不大。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对司法系统的一般性拨款保证社区矫正官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由民间组织或个人投资社区矫正,以此来缓解资金紧缺问题。此外,目前的社区矫正

本着保密性的原则,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身边的社会资源。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矫正工作者在保护好青少年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利用社会资源,比如招募一些专业的志愿者来参与评估工作,或者通过渠道利用社区的公共资源,也可以和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以此拓宽青少年犯的就业或者就学渠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青少年社区矫正不是单靠矫正机构或者工作者的小股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社会的广泛的帮助。

六、结语

青少年社区矫正效果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科学的评估体系,还需要有一批专业的评估人员。随着目前矫正体系的越来越完善,分工的越来越明确以及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规模化,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矫正效果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社区矫正体系当中,矫正社会工作者并不多,因此,加大对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刻不容缓。

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不仅能够对青少年犯的再社会化以及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做出科学的评估外,还对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能否科学合理的做好矫正效果的评估工作,直接关系到对正工作成败的评价,意义重大。当前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还处于一个比较粗糙的阶段,受监狱的评估模式的影响比较大,缺乏对青少年犯自身特点的关注,存在刑法色彩浓厚,干扰评估的负面影响;本身评估体系不科学,没有层次性的量化指标,当前的评估不够深入和全面;还缺乏进行专业评估的矫正社会工作者等诸多问题,因此,完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仍将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如何通过注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来完善评估体系,如何通过提高矫正工作者的素质,使评估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将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分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芸.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邓蓉.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J].云南社会科学, 2007,(6):86-88.

[3]翟中东.矫正有效的原则——当代西方的研究[J].中国监狱学刊,2009,(1):158-164.

[4]李伟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分析[J].社会工作,2007,(8):32-34.

[5]张利兆.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及其法律监督[J].人民检察,2004,(437): 43-46.

[6]王顺安,甄宏.试论我国青少年犯社区矫正项目体系之构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1):36-42.

[7]刘强.社区矫正的定位及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J].法治论丛,2003,18(2):5-8.

[8]刘强.我国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的构建[J]. 法治论丛,2005,(6):83-88.

[9]金艾裙,黄海燕.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方法探讨[J]. 社会工作,2006 ,(7): 41-42.

[10]王红庆.秦淮区检察院携手相关部门成立全省首家“诚爱”青少年成长基地[N].南京日报,2005-09-19.

[11]周长军,温登平.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控制模式之提倡[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9):92-96.

[12]张昱.论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的统一性[J].社会工作,2004,(5):11-14.

[13]桑先军. 论社区矫正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63-67.

[14]陈钟林, 吴伟东.国外社会工作评估: 理论架构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22(2): 13-15.

[15]林万亿.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五南图书公司,2003.142-146.

[16]Andrews, D. A et al. Does Correctional Treatment Work ? A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Meta-analysis[J]. Criminology, 1990,(3): 369-375.

[17] Allen2 Meares, P.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 and Ado2lescents[M].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 1995.

社区矫正工作调查问卷

社区矫正工作调查问卷 您好! 为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扬州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将对功能区以及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如实填写问卷内容,以供我们参考。谢谢您的合作! 扬州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2015年1月25日 功能区名称 司法所名称 填写日期年月日 司法所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人数(截止到填表当日)(人) 填空 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及在编情况(没有填0) 政法专编人数 聘用人员人数 专职社工人数 二、司法所硬件设施(没有的项目填0) 办公场所面积(平方) 台式电脑数量(个) 打印机数量(个) 照相机数量(个) 摄像头数量(个) 定位手机(卡)数量(个) 多选 三、以下哪些是司法所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若没有可以不选) 1、完成缓刑、假释前社会调查 2、收集整理社区矫正工作文书资料并归档 3、对服刑人员做心理量表测试 4、工作走访 5、风险评估

6、制定矫正工作方案 7、创建就业技能培训、公益劳动和教育基地 8、接收社区服刑人员电话、书面报告 9、外出请销假办理与迁居核实 10、查找脱逃、下落不明人员 11、组织月计分考核、季评审鉴定 12、协调社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13、常规教育 14、个性化教育 15、社区服务管理 16、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帮困解难 17、日常行为奖惩 18、整理上报工作信息 四、您认为社区矫正是 1、对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服务 2、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治 3、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惩罚 4、让刑事犯罪人员在社区中服刑 五、您认为自己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角色是 1、办公室文员 2、社区工作人员 3、刑罚执行人员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4篇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4篇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县政协社法委组织委员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司法局、镇乡、社区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赴兄弟县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考察学习,形成以下意见建议: 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年4月,遵照省市工作部署及要求,我县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由公安转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启动了社区矫正工作,在先期完成丹西街道试点的基础上,于同年5月份在全县铺开,至今已3年有余。三年来,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通过司法等职能部门、各镇乡、社区的共同努力,社区矫正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截止XX年6月底,共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716人,解除社区矫正482人,建立教育基地18个,公益劳动基地20个,先后组织集中教育4056人次,个别谈话教育2150人次,开展心理咨询214人次,公益劳动3926人次,帮助3名矫正对象落实低保、581名矫

正对象落实责任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204人次,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控制在%以下。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显着成效主要表现在: 1、社区矫正工作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县里成立了象山县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并在县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县矫正委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全县18个镇乡街道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农村、社区也都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形成了县、镇乡、村三级工作框架。县司法局积极协调人事部门加强司法所建设,确保每个司法所有1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并按矫正对象与社区志愿者1:1的要求组建了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县、镇乡两级监管帮教网络。 2、社区矫正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及《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办法》等文件要求,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执行、监管、考核、解除等五个环节,制定了报到管理、定期排查和动态分析报告、分对象走访、异地委托管理、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特殊时期重点对象监管安全和矫正对象报告、计分考核、矫正执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严格规范,认真落实,使社区矫正工作有章可循,

社会政策评估视角下社区矫正制度成效分析

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如今,社区矫正制度已成为代表当今世界范围内行刑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在中国,于2003年开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已开展的社区矫正工作,覆盖全国91%的市(州)、72%的县(区)和65%的乡镇(街道)。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通过,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功能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亦称“社区矫治”,简单而言,就是一种避免让犯罪分子与社会相隔离,利用社区的资源帮助犯罪分子改造的方法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把不需要监禁的且社会危险性小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其实施行刑监督、教育改造和帮助救济,从而提高改造质量,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非监禁性的刑事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功能 目前,社区矫正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原因是基于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功能。 1.惩罚功能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手段之一,当然要具备惩罚功能。服刑人员在社区中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社区力量的监督下,必须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和管束,若违反了行为规则和限制,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甚至可能会被重新送往监狱或其他监禁机构。 2.修复功能 社区矫正通过开放式的矫正措施,修复犯罪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最大限度的降低再犯罪率。同时,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惩戒,对被害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内在的补偿与抚慰,实现惩恶扬善的道德要求。 3.康复功能 社区矫正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矫正活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状态的服刑人员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使他们的行为恶习、不正当的心理状态得以修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 二、社区矫正政策评估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审批表范文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审批表范文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审批表 委托机关云南省大理监狱 调查机关凤庆县司法局营盘司法所委托时间2014年3月28日

(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社区矫正机构存档,一份随《调查评估意见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调查笔录 时间:2014 年3月26 日9 时45 分至11 时10 分 地点:凤庆县司法局营盘镇司法所 被调查人:李国强 调查人:李德新记录人:江东英 我们是凤庆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出示工作证),受云南省大理监狱的委托,依法对被告人(罪犯)李忠进行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请予以配合。 问:请问你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与被告人的关系? 答:姓名:李国强,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59年11月22日,身份证号码:533522************ ,文化程度:小学工作单位:务农,职务:务农,家庭住址凤庆县营盘镇营盘村北门外组,和被告人(罪犯)的关系:父子。 问:受云南省大理监狱的委托对你儿子李忠进行社区矫正调查评估,你是否同意李忠假释回家? 答:同意。 问:李忠假释回家你是否会在生活,思想上帮助他? 答:会的。帮助他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问:你家是否有固定住所? 答:有,有正房一间,耳房两间。 问: 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哪些?

答:甘蔗和粮食,一年有三万左右。 问:你家的其他人是否同意李忠假释回到家? 答:愿意的,虽然我们家不是很富裕,但是温饱还是可以保证的。问:你说的是否属实? 答:属实。 调查人:(阅读并签名) 年月日

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调查报告

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调查报告 许疏影 【内容提要】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与国家控制力减弱,社会组织力量松弱;社区服刑人员规模扩张过速,监管矫正力量相对短缺;社区服刑人员入口控制不力,威慑性设施、手段、工具有限;社区服刑人员的习惯、性格问题和不利遭遇有关。对此,我们应当适度控制社区矫正规模,推进社区发展,强化非正式控制;提升社区矫正机构专业化程度,强化司法所力量,建立必要的中间制裁机构和设施,建立基于风险和需求评估的再犯可能性评估机制来防控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 【关键词】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防控,社区服刑,即重新犯罪 在宏观层面,重新犯罪率是衡量社区矫正工作的"首要标准",也是评价刑罚功利效率的最终指标。在微观领域,重新犯罪率是评判社区干预项目、矫正措施的客观依据。对循证矫正来说,降低重新犯罪率既是各类矫正项目的追求目标,又是评判各类矫正措施有效性的标准。重新犯罪一般指犯罪人刑罚执行完毕、回归社会后在一定时期内再次犯罪,其特征是普通公民在自由状态下犯罪。与通常意义上的重新犯罪不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是指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监管矫正期间再次犯罪,其特征是罪犯在监管状态下犯罪。因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是罪犯在监管状态下又犯新罪,所以,其危害后果更为严重:这既是对正在实施的干预项目、矫正措施的否定,也是对监管工作、刑罚功利效率的否定,同时还是对刑罚正义价值的质疑,更是对国家执法权威性和司法裁决公信力的挑战。 目前,全国共有社区服刑人员62万多人,并且每月以1万名的数量递增。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率控制在0.2%左右,[1]这与刑释人员再犯罪比例相比,虽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全国平均再犯率约为8%[2]),但仍为同时期在狱内服刑的罪犯再犯率的百倍以上。[3]杀人、重伤害等重特大案件也屡有发生。控制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既是刑罚执行的底线要求,也是检验监管矫正成效的首要标准。因此,研究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的基本状况、形成原因,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社区矫正的宏观政策、设计控制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的基本对策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对2012年度浙江省发生的全部106起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和19起犯罪案件的拓展研究,对上述重大课题做出基于循证证据的回应。[4]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文献很少,所用数据是局部的、零散的,[5]以全省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为研究基础的公开报告还是一个空白。而基于局部数据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是有问题的。同时,以前的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司法本身,[6]而很少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探讨。 一、调查结果 (一)案件数量 1.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案件数与犯罪率(1/105)由表1可见,极小值(5.22)出现在春节后的3月份,极大值(78.50)出现在年度的最后一个月--12月份。再经计算得出,浙江省平均每月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案件数为8.83起,每个月重新犯罪率均值为21.53/105。全年重新犯罪率为160/105(0.1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 2012年1月-12月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案件数与犯罪率(1/105) ┌───┬───┬───┬──┬───┬──┬───┬───┬──┬───┬───┬───┬───┐ │月份│1│2│3│4│5│6│7│8│9│10│11│12│

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汇总

**司法局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质量,根据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提高刑罚执行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估。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与目的 心理健康评估就是通过对矫正对象危险指标的测验、分析和判断,评估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及心理健康程度,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危险等级分类,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根据。 三、心理健康评估的工作主体和评估对象 (一)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主要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予以协助。 (二)心理健康评估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四、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一)静态指标:即历史形成的难以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犯罪与服刑表现记录;(2)教育和工作背景; (3)经济状况;(4)家庭和婚姻状况;(5)居住指标。 (二)动态指标:即主观表现的容易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休闲和娱乐活动情况;(2)交友情况; (3)酗酒和使用毒品情况;(4)心理、情绪和人格特征; (5)生活态度及政治倾向。 五、风险等级 为了与分类管理相衔接,将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定相应的分数区间,综合测评最后得分65分以下为低风险等级;65分至77分为中风险等级;77分以上为高风险等级。另,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中,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0分,需转介到**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正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 六、工作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共分5个步骤: 1.调查情况。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测评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并做好纪录。 2.测量打分。根据调查情况客观地填写他评量表(危险程度

关于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 随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各地市司法局均把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来抓,坚持信息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全面提升了社区矫正管理水平,并取得了明显实效。XX 县司法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00余名,无一人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说良好的管理机构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就此,我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运行情况对XX县司法局及下属司法所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矫正监管体系的确立 据XX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她们为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专门制定了一套适合本县县情的工作机构,具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分级管理,全面构筑社区矫正组织领导体系。这就是说要健全工作机构,确保有组织有管理。根据县情,沂源县成立了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司法局打造了一处社区矫正工作中心,中心下设联席会议室、社区矫正室、安置帮教室、宣告室、集中教育室、心理矫治室等功能室,负责全面调度、统一指挥全县的社区矫正工作。另外还在全县12个镇(街道)设立基层司法所,作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构筑起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基层司法

所具体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队伍建设,XX县司法局和政法委一起联合镇办规范建设了社会管理综治工作中心,突出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司法所长兼任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如此一来就解决了没有办公场所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县社区矫正工作中心还配副科级主任一名,镇办基层司法所配副科级司法所长12名,这样组成县社区矫正执法队,统一受司法局的领导和调遣。县司法局每月抽调2名基层司法所长到社区矫正中心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既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又提高了司法所长的业务水平。司法所为每位社区矫正人员成立由3-5人组成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成员主要由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镇办、村(居)民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组成。 最后狠抓制度建设,确保有章办事。为此XX县司法又专门制定出台了组织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日常监管教育制度、衔接协调制度、考核评估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明确了衔接、管理、教育、考核、解矫等环节的工作要求,规范了执法标准、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进过第一步,沂源县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教育网络,确保了社区矫正人员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第二步,科技引领,搭建社区矫正信息监管系统。一是启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矫正人员从接受登记、矫正执行、考核考评、解除矫正等各个工作流程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模块,

湖南省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办法(印发稿)

湖南省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法适用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的机关,应当核实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和户籍地,并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犯罪行为的影响等进行调查了解,提出评估意见。 第三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工作,依法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客观公正提出评估意见。 第四条人民检察院对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发现违法情况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 第五条对下列情形,人民法院、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应当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一)人民法院拟对被告人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 (二)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拟对罪犯

提请假释的; (三)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拟对罪犯提请暂予监外执行的。 人民检察院拟对被告人提出缓刑、管制等量刑建议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因病危决定紧急保外就医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先行办理法律文书和人员交接手续后再进行调查评估,发现罪犯不具备保外就医条件的,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启动收监执行程序。 因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可以不实行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 第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委托调查评估时,应当向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出《湖南省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委托函》,并附带下列材料: (一)人民法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书或者自诉状; (二)人民检察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意见书; (三)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委托时,应当附带原判刑事判决书、减刑裁定书以及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表现情况材料。 《湖南省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委托函》应当同时抄送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行刑方式,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罪犯进行改造,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避免了监禁改造的交叉感染 ,更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既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内在要求。 一、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开始试点,XX年在全国试行,湖北省作为全国的第二批试点省份,于XX年开始试点。孝感市作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地区,于XX年在孝南区广场街进行试点,安陆市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近年来,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使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各级社区矫正组织按照提认识,建机制,增投入,夯基础,重创新,强队伍,勤督办,求实效 1/ 4

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帮扶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目前,安陆市在矫人员260人,累计接收469人,解矫209人,总体上 管控 得力,做到教育管理常规化,档案文书标准化,监管帮教人性化,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社区矫正工作扎实开展,为维护安陆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作现状。当前,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力量总体薄弱,社区矫正组织不很健全,各乡镇虽成立了领导小组,但相应的工作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工作开展。司法所是基层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但从目前司法所的编制、人员配备现状看,工作力量与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司法所的设置上,按国家规定每个所应配3-5人,除社区矫正外还有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责。安陆市现有16个基层司法所,其中,一人所10个,2人所6个。在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基层司法所认真执行日常监管教育工作。一是严把接收环节。所有到市局报到的矫正对象,除携带相关法律文书外,还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2张照片,由市局统一设计并印制了矫正通知书、送达回执,确保了服刑人员都能按时按要求到指定司法所报到。二是逐人建立档案。通过全国社区矫正信息平台,各所把所有矫正人员的档案信

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办法

庆城县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根据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提高刑罚执行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估。 二、风险评估的任务与目的 风险评估就是通过对矫正对象危险指标的测验、分析和判断,评估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危险等级分类,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根据。 三、风险评估的工作主体和风险评估对象 (一)风险评估工作在县社区矫正机构的指导下,主要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予以协助。 (二)风险评估对象为拟判处非监禁刑、拟保外就医的罪犯以及纳入社区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 四、风险评估指标 (一)静态指标:即历史形成的难以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犯罪与服刑表现记录;

(2)教育和工作背景; (3)经济状况; (4)家庭和婚姻状况; (5)居住指标。 (二)动态指标:即主观表现的容易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休闲和娱乐活动情况; (2)交友情况; (3)酗酒和使用毒品情况; (4)心理、情绪和人格特征; (5)生活态度及政治倾向。 五、风险等级 为了与分类管理相衔接,将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定相应的分数区间,综合测评最后得分65分以下为低风险等级;65分至77分为中风险等级;77分以上为高风险等级。 七、工作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共分5个步骤: 1.调查情况。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测评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并做好纪录。 2.测量打分。根据调查情况客观地填写他评量表,并安排社

社区矫正的自查报告

社区矫正的自查报告 社区矫正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强化责任需要。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根据县综治办的要求,我乡认真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中的脱管人员、涉嫌重新犯罪和重新犯罪案件进行自查工作,认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监管。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我乡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落实责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管理。加大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力度,是规避治安风险、降低矫正对象再犯罪率的有效手段。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采取“多方协作、联合布控、周闻其声,月见其人”的办法,防止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二、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加大对走访工作的人员投入,努力构建以司法所为领导,村委会、社区矫正工作小组为参与主体的联合矫正工作机制,加强同各级单位的联系,做到信息畅通、行动一致,拓宽同矫正对象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积极寻找同矫正对

象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电话、当面、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掌握矫正对象动态,方便对矫正对象进行得当的思想教育。同时,密切监督,严防死守,避免因信息反馈不及时而引发的矫正对象再犯罪情况。在矫正工作中,我们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以真情感动矫正对象,以此搭建相互信任的桥梁,大大的增强了矫正成功率。 通过宣传发动,组织了社区、配合公安派出所、综治部门为主的工作机构,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了解矫正对象最新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掌握他们的改造效果和改造中存在着的问题。二是通过自查自纠,严格社区矫正工作要求,查找矫正执行期间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三是针对以上不足,切实整改,通过开展活动提高矫正工作水平和矫正质量。 截至目前,社区矫正对象共6人,没有1人脱管、漏管,没有1人重新犯罪。 社区矫正自查报告范文(二) 按照达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达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结合我乡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我乡收到达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进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笔录

适用于房东、邻居和村民等 时间:年月日 地点: 调查人工作单位及职务 记录人工作单位及职务 被告人(罪犯): 调查事项: 我是司法局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监狱)的委托,依法对被告人(罪犯) 拟实行社区矫正进行社会调查评估,请予以配合。 问:请问你(你们)的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就读学校、班级)、联系电话? 答: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就读学校、班级):,联系电话:。 问:你认识被告人(罪犯) 吗?你和他(她)熟悉吗?你与他(她)是什么关系? 答: 问:被告人(罪犯) 的性格脾气怎么样?

问:被告人(罪犯) 目前与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和邻居等相处关系如何? 答: 问:被告人(罪犯) 与社会上闲杂人员的交往情况(是否有来往?来往是否频繁?) 答: 问:你(你们)对被告人(罪犯) 的犯罪行为是怎么看? 答: 问:如果被告人(罪犯) 在社区进行矫正,你觉得他(她)会对周围社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或对其他人构成威胁或危险吗? 答: 问:你还有没有其他情况向我们陈述的? 答: 问:对以上谈话笔录有无异议,如无请签字! 答: 被调查人签名: 年月日

适用于被告人(罪犯)家属 时间:年月日 地点: 调查人工作单位及职务 记录人工作单位及职务 被告人(罪犯): 调查事项: 我是司法局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监狱)的委托,依法对被告人(罪犯) 拟实行社区矫正进行社会调查评估,请予以配合。 问:请问你(你们)的姓名,别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就读学校),职务,联系电话,以及与被告人的关系? 答: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就读学校):,职务,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和被告人的关系:。 问:被告人(罪犯) 的性格脾气怎么样?

社区矫正工作调查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查报告 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内,矫正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和罪犯处遇模式,蕴含着人道主义理念和实用的经济价值,起到缓冲犯罪危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20XX年3月开始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种种难题,由此造成对犯罪者的教育、挽救和改造方面并不令人乐观,尚有许多不足,亟需加强完善。 1、管理者的身份没有权威性。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依靠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在开展工作时,因为身份上不是警察,没有配齐制服,缺乏一定的权威性,而群众习惯于认同穿制服的管理者的权威。因而,有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矫正对象走访时,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管理者无任何津贴。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经常要打电话询问,上门走访调查,而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者无任

何津贴,和公安上相比相差甚远,仅有的工资收入经常让他们贴 补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队伍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社区矫正是监外执行措施,仍然要严格执行法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但是我县的基层 司法所队伍七十多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人,对 法律不熟悉,对社区矫正工作更是陌生,以致不能很好的运用法 律来管理矫正对象,该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时唯唯喏喏,瞻前顾后,不该行使权力时滥用权力蛮干,产生了较坏影响,这样混乱 执法缘于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缺乏专业培训。省、市、县每年要 举行几期这样的培训班,但都是和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刑释解 教等培训放在一起的,时间仓促,培训难免蜻蜓点水,效果甚微,况且每次培训都只是通知各司法所长参加,业务人员一般参加不 上这些培训。人员专业不专业,法律熟悉不熟悉直接影响工作的 开展。 4、队伍不稳。不少司法所的人员本来就不多,一般都在3名 成员左右,对于有着五十多万人口的大县而言,这样的人员配置 已经显得力量非常单薄,就这样,他们还是很少能有精力专门从 事社区矫正工作,他们的常规工作包括民事调解、法制宣传、法 律咨询等,他们经常会被乡镇上的领导指派去从事其他如计划生育、房屋拆迁等与司法所工作职责并不一定相称的工作;这些人 在司法所的工作职位也不具有稳定性,他们的工作职位变动是常 有的事。

危险程度可能性评估量表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表

危险程度可能性评估量表 1.矫正类别 ①剥夺政治权利□②管制□③假释□④缓刑□⑤保外就医□ 2.年龄 ①55岁以上□②45—55岁□③35—45岁□④35岁以下□ 3.性别 ①女□②男□ 4.婚姻状况 ①已婚□②丧偶□③离婚□④未婚□ 5捕前职业 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②私营业主、个体户□③学生、工人、农民□④无业人员□ 6.文化程度 ①大专以上□②高中、中专□③初中□④小学及以下□ 7.初次犯罪年龄 ①45岁以上□②36—44岁□③18—35岁□④18岁以下□ 8.刑期 ①3年以下□②3—5年□③5—10年□④10年以上□ 9.前科次数(劳教处分计算在内,本次判决不计) ①无□②一次□③二次□④三次以上□

10.犯罪类型 ①过失犯罪、贿赂犯罪、贪污犯罪、军职犯罪□ ②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盗窃罪、诈骗罪、涉淫犯罪、制假售假犯罪□③其他犯罪□ ④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强奸罪、涉黑犯罪、涉毒犯罪、涉邪犯罪□ 11.剥夺政治权利 ①否□②是□ 12家庭经济状况 ①比较富裕□②一般□③低于社会保障□ 13.家庭关系 ①和谐□②一般□③无往来□ 14.自杀史 ①无□②有□ 15.精神病家族史 ①无□②有□ 16.成瘾类别 ①无□②网瘾□③药瘾□④酒瘾□⑤赌瘾□⑥毒瘾□

危险程度可能性评估测量纸 (此表为工作人员填写) 姓 名: 得分:编 号: 测试日期: ①②③④⑤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社区矫正监管风险与对策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对策 我省社区矫正工作自试点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虽然在这十年中我国《刑法(八)》和《新刑诉法》相继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两院两部”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浙江省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制度,各地的组织机构、监管体系和保障机制也逐步在健全和完善过程中。然而,就我们宁波现在的社区矫正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基础保障和其他绝大多数地区一般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社区矫正的各种问题和风险正在逐年累积,如再长期得不到化解将会对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工作风险 现行的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把执法、教育、监管工作任务和责任都推向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但却缺乏具体的“人、财、物”各项保障机制,工作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及不对称。现在对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而言是“规定多、任务重、责任大”,但对应的却是“机构弱、人员少、保障缺”。工作一有疏忽出了问题,社区矫正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更是要承担严重的工作责任,甚至法律责任,使社区矫正工作成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雷区”。社区矫正科室人员和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和精神状态,却没有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不能安心工作。 二、监管风险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管理原则,使大量的外来人员纳入到当地的社区矫正范围,造成当地本已不足的

社区矫正监管资源更加贫乏,加上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社会背景复杂,往往会形成社区矫正监管空洞,并漫延至整个区域,使社区矫正监管处于应付状态。另对社区矫正对象缺乏完整的、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使相应的监管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司法部、省司法厅社区矫正部门和各级领导更是“重程序、轻实效;重任务、轻保障;重成绩、轻问题”,使社区矫正的监管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 针对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严重的工作和责任风险,建议上级各相关部门: 一、尽快制定社区矫正法。只有把法律制定出来了,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才有法律依据,才能理直气壮,各级领导才会予以重视,才会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强制的保障。政府应把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同等对待,包括经费划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都应与监禁矫正一视同仁,应尽早建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社区矫正警察队伍,并配备相应的社区矫正执法车辆、警具等装备。 二、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强化司法行政人员防范风险。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中风险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防范风险,就必须从适用前调查评估、接收、管理、宣告等每个程序都要严格规范执法,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要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开展评估调查,从人员资格、程序、笔录都要规范,该回避的还要回避。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管理,做到每周一次电话,每月一次谈话记录、思想汇报、学习教育、社区服务都要有记载,对表现好的矫正对象、该奖励的就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矫正人员,该警告的就警告,该治安拘留就治安拘留,该收监的就收监,有脱管、漏管的要及时向公安和检察机关通报,切实履职尽责,防范自身风险。

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案例分析讲解

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案例分析(一 责任编辑: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更新时间:2008-11-11 保存本文加入收藏 一、个案分析 目前青少年在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占的比例不大,考虑到青少年在接受社区矫正的前提条件较为类似,因此采用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如何做好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探讨。通过实例的详细分析,从特殊性中发现一般性,有助于为今后开展青少年矫正工作提供参考。 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蔡某,男, 1989年 4月 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程度,现在厦门市交通职业中专就读。 2004年 10月 22日下午,蔡某与王某、施某、谢某四人在本市秀德大厦附近,殴打在校生陈某并抢走一部诺基亚 6820型手机(价值人民币2377元及在校生黄某的人民币 10元。 2004年 10月 31日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思明区人民法院审判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元。同时,共同退赔被害人黄某人民币十元,退赔被害人陈某人民币二千三百七十七元。 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案例分析(二 责任编辑: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更新时间:2008-11-11 保存本文加入收藏 二、特点分析 从蔡某的案例,可以从中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 1. 突发性。由于青少年各项生理基能正在发育之中,身体增长的速度快,但是心里发育却相对滞后,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在某种偶然的诱导和刺激下,容易遇事起意,突然实施犯罪,脑子一热,说做就做,不计后果。本案中蔡某及其同犯就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在好奇

和刺激的心理作用下实施了抢劫。事实上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和同伴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后果会如此严重。 2. 团伙化。由于青少年年纪尚轻,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势单力薄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结伙作案,通过结伙成群,互相壮胆,互相煽动,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增强安全感。因此,多是三五成群、七八成伙的共同作案。本案中蔡某以及其他五名被告均是纠集成伙共同犯罪。 3. 低龄化。近年来 ,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 18岁左右,其中 14-16岁少年犯罪的比例日渐增大,并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本案中,共有 6名被告,均未满 18周岁,其中蔡某及其同案犯王某还未满 16周岁。 4. 反复性。青少年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且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收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如不注意隔离他们与不良习气接触,不注意对他们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和和控制,他们也容易受到坏人坏事的熏染而重新犯罪,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本案中,蔡某的其中两名同案犯就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实施了抢劫。 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案例分析(三 责任编辑: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更新时间:2008-11-11 保存本文加入收藏 三、原因分析 在对于本案蔡某的犯罪原因的分析中,除了自身因素以外,有三个环境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蔡某恰恰缺乏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庭的贫困。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激烈竞争和贫富差距。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好奇和攀比的心理容易产生对物质生活的极端追求和滩涂享受。蔡某家庭贫困,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是残疾人,家里每月的收入仅来自三百多元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管制等符合条件的罪犯 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等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 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 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 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随着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新情况、新问 题不断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并努力使其成为刑罚执行工 作中的一大亮点,已成为当前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____县是从____0年7月起全面推行社区矫正至今,累计接 收社区矫正人员XXX人,解除矫正XXX人,在册社区矫正人员XXX 人。其中管制XXX人,缓刑XXX人,假释4人,暂予监外执行8人。每月增加10多人以上,社区矫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目前该县修 建了社区矫正中心,规范了监管室、教育室、心理咨询室、训戒室,执法监管部、教育服务部、社会帮教部及配齐了专职干部、 社会工作者、文员、志愿者外。然而,就全县而言,现在的社区 矫正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很弱很弱,头重 脚轻,基础不牢,根基不稳,也就是说司法部很重视,省厅次之,市、县越往下面,司法行政职能越弱。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现 状是“四有”,即有规定,有任务,有责任,有风险,在开展社

区矫正工作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即执法主体身份没有明确, 没有组织机构,没有人员,没有强硬的保障措施,而我们____的 社区矫正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矫正工作真正体现了尊重人权,以人为本的 理念,节约了司法成本,一个犯人在监狱服刑,国家每年要花费2万元以上,而在社区服刑大大地节约了司法成本,同时最重要是 可以预防消极监狱后果,减少服刑人员及家属对社会的仇视,更 减少了犯人间的交叉感染,有的轻微犯走进监狱,不但没改造好,他们在监狱里互相交流切磋,完全可能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出狱 后的多面手。部分领导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 对此项工作就不够重视和支持。 (二)缺乏法律依据和强制措施保障。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只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和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不是法,最多算是一级规范性文件,缺乏法律依据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就没有强制 的措施予以保障,就难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社区矫正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风险性比较高的工作,需要有高素质的社区矫正人才,由于待遇差, 留不住人,很多大学生考进司法行政单位,只是以此为跳板,有 好单位就跳槽走了,有很多地方司法所只有一个人,都是低学历、高年龄的老同志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时不是你去改造他,而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12届 ) 题目: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以金华市为例 学院:法政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学生姓名:赵英学号: 08080226 指导教师:李伟梁职称:副教授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2 年 3 月 18 日 成绩:

论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评估 ——以金华市为例 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赵英(08080226) 指导老师:李伟梁(副教授)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成熟,社区矫正效果的评估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不仅对青少年犯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做出科学的评估外,还对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金华市社区矫正为例,从目前的评估标准,矫正对象与工作者对目前评估标准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的现实与困境。调查发现,目前的社区矫正效果评估还存在受监狱的评估模式的影响比较大;本身评估体系不科学;缺乏进行专业评估的矫正社会工作者等诸多问题,由此,笔者通过分析指出可以通过完善评估体系,注入社工理念;提高工作者素质;整合社会资源等手段使得社区矫正效果评估走出困境。 关键词:青少年犯社区矫正;矫正效果评估;困境;对策 Teenagers community correction's effect evaluation:In the Case of Jin Hua ZHAO Ying Director: LI Wei liang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change in the matu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evaluation also appear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eenagers mak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not only for young people to be able smoothly into society is committed to make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outsid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worker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thin 24 hours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for example, from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tandard, correc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worker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discuss young people mak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reality and trouble. Survey found there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by prison there of a great impact evaluation pattern; No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itself;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for the correction social workers,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therefo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an through the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into social work ide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ers;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means that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out of trouble. Key Words: Teenagers community corr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