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参考答案

1-5:BABCC6-10:CBDDC11-15:DBBCC16-19:AABD20-25:CDDAAA

26、携来百侣曾游,亿往昔峥嵘岁月稠。

27、“看”采用铺叙手法引领下文7句,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后文抒情、议论准备充足的背景、气氛。

28、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感慨不尽、思绪万千,表现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博大胸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29、略

30、一是注重赏识教育;二是注重培养孩子兴趣;三是纵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31、性情随和,使父子之间的沟通既方便又畅通;关心我的学业,但从不强求,甚至有些“放纵”。

32、略

3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如“我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这些细小之处都说明他们家,特别是作者的父亲对孩子的宽容,作风的随和,以及两代人亲密的关系。

34、接触、会合;因此。

35、①脉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②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对于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36、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官止神行、善刀而藏

37、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顺应自然,避开矛盾,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并做到游刃有余。

38、略

39、略

40、求职信。标题不可以写成“求职应聘信”。格式上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或致敬语)、落款和附件”六部分。

41、略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 分) 1.(1分)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 A.It's amusing.B.It's exciting.C.It's disappointing. 2.(1分)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A.Traveling around. B.Studying at a school. C.Looking after her aunt. 3.(1分)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Going out. B.Ordering drinks. C.Preparing for a party. 4.(1分)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classroom.B.In a library.C.In a bookstore. 5.(1分)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Go on Internet.B.Make a phone call.C.Take a train trip. 6.(2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An information office.B.A police station C.A shoe repair shop.7.What is the Town Guide according to the man? A.A brochure.B.A newspaper.C.A map. 7.(2分)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restaurant? A.It's the biggest one around. B.It offers many tasty dishes. C.It's famous for its seafood. 9.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order? A.Fried fish B.Roast chicken.C.Beef steak.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人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

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9江苏对口单招英语试卷_打印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英语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56题,共56题)、非选择题(第57题~第 63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56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一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0个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 ______ great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A.have made B. had made C. has made making ()you please tell me the price of _____handbag you are carrying? If it’s reasonable, I plan to buy _______,too. A. /,it , one , it D./,one () am going to take you to Shanghai Disneyland this summer holiday,Bob. ---Is it a _______ ? Don’t disappoint me, I hope. A. request B. solution C. reply () course she preferred a bit hard for her, she decided to move to a lower level. C. To find ()you select a book, you’d better _____ the first few pages to know whether it is it too easy or too difficult for you. out B. look up C. look for D. look through () Mr. Markley anxious is________fewer and fewer customers step into his store. And shopping online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 why ,that , that D. It,what ()we _____a table in advance we wouldn’t be standing in the queue now. A. reserves B. have reserved C. had reserved () my eyes, my cousin, little Sue is a ______ girl because she always asks me a variety of strange questions () project was completed one week ahead of time, _____ was a big surprise to all of us.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英语2015年盐城市江苏对口单招第一次调研试卷

盐城市2015年职业学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一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0个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 The reason for our failure was the _______ of enough time and money. A. lack B. limit C. use D. demand 2. sick and wounded are taken good care of in hospital. A. The; the; the B. A; a; a C. /; /; / D. The; the; / 3. From the _____ look of the boys, I found they were _____. A. satisfying; satisfied B. satisfying; satisfying C. satisfied; satisfied D. satisfied; satisfying 4. Cellphones are having greater and greater influence dail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A. in B. on C. at D. of 5. In many parking lots, car parking is by the hour. A. paid B. charged C. used D. allowed 6. I wished it , but it did. A. wouldn’t occur B. didn’t occur C. hadn’t occurred D. wasn’t occurred 7. that everyone stared at him. A. He was such rude B. So rude he was C. Such rude he was D. So rude was he 8. I don’t regret even if it might have upset her. A. telling her what I thought B. to tell her what I thought C. to have told her that I thought D. having told her that I thought 9. ________ has helped to save the drowning girl is well worth praising. A. No matter who B. The one C. Anyone D. Whoever 10. Look, Vivian is sleepy. She must have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_______ ? A. mustn’t she B. haven’t she C. didn’t she D. hasn’t she 第二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5个短对话或片段,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1. –I have some big news for you. You’ve been accepted as a member of our club. –That’s great! A. Have I? B. Good idea C. Pardon? D. Congratulations! 12. –Hurry up, we must be the first to interview the pop star. –Sure. . A.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B.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 1.(5分)已知集合A={1,2},B={a,a2+3}.若A∩B={1},则实数a的值为.2.(5分)已知复数z=(1+i)(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的模是.3.(5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 4.(5分)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的值为,则输出y的值是. 5.(5分)若tan(α﹣)=.则tanα=. 6.(5分)如图,在圆柱O1O2内有一个球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O1O2的体积为V1,球O的体积为V2,则的值是. 7.(5分)记函数f(x)=定义域为D.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

x,则x∈D的概率是.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2=1的右准线与它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P,Q,其焦点是F1,F2,则四边形F1PF2Q的面积是.9.(5分)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项为S n,已知S3=,S6=,则a8=. 10.(5分)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吨,运费为6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 11.(5分)已知函数f(x)=x3﹣2x+e 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a ﹣1)+f(2a2)≤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2.(5分)如图,在同一个平面内,向量,,的模分别为1,1,, 与的夹角为α,且tanα=7,与的夹角为45°.若=m+n(m,n∈R),则m+n=. 13.(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0),B(0,6),点P在圆O:x2+y2=50上.若≤20,则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14.(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1的函数,在区间[0,1)上,f(x)=,其中集合D={x|x=,n∈N*},则方程f(x)﹣lgx=0的解的个数是. 二.解答题 15.(14分)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4 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考试试卷 英语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40小题;每题1分,满分40分) 第一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0个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Everyone except the twins _______ there when the party began. . A. are B. is C. were D. was 2. By the time I finished reading the task, three hours __________. A. has passed B. had passed C. passed D. are passing 3. ________really worries John is that his parents expect too much of him. A. This B. That C. What D. Which 4. If Jack’s wife won’t go to the party,______________. A. either he will. B. he neither will C .neither will he D. he will either 5. The doctor suggests we’d better not stay in a place _______somebody is smoking. 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 6. Last year was a hard time for my friend Bill , but he didn’t ,_________ hope. A. pick up B. use up C. catch up D. give up 7. He came into the kitchen and asked how I was ________on with the cooing. A. making B. taking C. doing D. getting 8.People usually _______“Hello”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on the street. A. say B. tell C. speak D. talk 9. You may use my dictionary ___________ you don’t keep it too long. A. as soon as B. as long as C. as well as D. as far as 10. Regardless of the environment you work in, you are ________ face various conflicts. A. used to B. responsible for C. bound to D. reliable on 第二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5个短对话或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1.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V series House of Cards? — ________. A.Wonderful, I think B. I think a lot about it . C. I don’t think so. D. All right 12. —Have you ever been to Maldives? —______. A. I ‘m not sure B. sometimes C. It depends D. Never been there 13. —May I speak to Anna? —Sorry, she is not in.______; A. May I leave a message? B. Can I give a message? C.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D. Can you receive a message? 14. —Excuse me, but could I trouble you for some change .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江苏对口单招英语试卷 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一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0个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 B.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 填入守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 The price of my trousers ▲reasonable, so I think it's a bargain. A. is B. are C. am D. be 2. Henry seldom came here to help us, ▲? A. didn't he 't he C. does he D. did he 3. On our way to New York, we visited the Browns, ▲used to be our neighbor. A. whom D. that 4. The manager will have to ▲the shop assistant because he has received several letters of complaint against her. A. lay off B. give off off D. turn off 5. My friend lent me a few reference books, but ▲of them was useful for my school project. A. neither B. none D .all 6. "Bathtub effect" means people remember the beginnings and ends of words better than the middles, as if the word ▲ a person ▲in a bathtub. A. were; lay B. is; lay C were; lying D. is; lying 7. The more effort you put into your studies, ▲. A. the better will be your result B. the better your result will be C. your result will be better D. will be better your result. 8. Do you mind ▲in the extra hours in your company? put 9. Children labeled "slow" by IQ tests may end up believing that they are doomed to learn slowly, ▲they could progress more rapidly. A. now that B. even though C. so that D. as long as 10. Only through pure luck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A. did he manage to win B. he managed to win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2020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模拟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2018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模拟试卷 英语2018.7.2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40小题;每题1分,满分40分) 第一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0个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的字母涂黑。 ( )1. I think it must have rained,__________? A. don’t I B. didn’t I C. hasn’t it D. didn’t it ( )2. _________ the Hong Kong singer’s current popularity, she was largely unknown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before the talent show. A. Despite B. Besides C. With D. Beyond ( )3. Is it the school _________ you used to study _________ they visited yesterday? A. that; that B. which; that C. in which; which D. where; that ( )4. While building a tunnel through the mountain, _________. A. an underground lake was discovered B. there was an underground lake discovered C. a lake was discovered underground D. the workers discovered an underground lake ( )5. The manager together with his two secretaries __________ for Hong Kong to attend a meeting there. A. leave B. leaves C. to leave D. is leaving ( )6. __________ taken my advice, you __________ now. A. If you have; wouldn’t regret B.If you had; wouldn’t have regretted C. If you had ; wouldn’t regret D. You had; wouldn’t regret ( )7. Raising _______ retirement age in progressive steps is in _____ line with China’s labor market realities and should be prioritized, an official said Tuesday. A. the ; / B. /; the C. /; / D. the; the ( )8. Born into a family with three brothers, David was ________ to value the sense of sharing. A. brought up B. turn down C. looked after D. held back ( )9. I’d prefer to _________ my judgment until I find all the evidence. A. show B. express C. pass D. reserve ( )10.No sooner ____ to the station ____ the train left. A. had I got,when B. I had got,than C. had I got,than D. did I get,when 第二节在本节中,你将读到15个短对话或句子,从题后所给的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的字母涂黑。( )11.— The manager of the factory wants to improve production a great deal, but he doesn’t spend much on technology. —I am afraid he won’t realize his dream. You know ________. A.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 B.you can’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