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树林相关知识

红树林相关知识

红树林相关知识
红树林相关知识

红树林是怎样排泄过多的盐分的

如果我们吃了很多咸的食物,我们都感到非常渴,口很干,嘴唇裂开,有时甚至头疼!这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在迅速“分泌”水份来稀释吸收到我们血管中的盐。然后这些细胞需要吸收淡水进行补充,因此你的大脑告诉你要喝更多的水!

你能想象一下让你终生生活在盐碱的环境中吗你将用什么方法排泄过多的盐分呢试一

试以下方法:

饮更多的淡水——但是在咸水的环境中,不总是有大量的淡水供应。

终止咸水进入你的体内——这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活细胞需要吸收盐分。

在你的身体里储存尽可能多的淡水。许多沙漠植物,像仙人掌就是这样储存水分——在叶子和根茎里储满水分。

在你身体里面形成排泄系统——许多动物一直这样做,通过它们尿水和汗液来排泄。但是能这样做的植物并不多。

那么红树林是怎样适应它所生长的咸水环境呢神奇的红树林具有所有这些功能!下面是一些“什么树种具有什么功能”的例子:

一些树种象红海榄和木榄,具有试图阻止盐分进入它们的细胞,它们通过形成很厚的细胞层,在水位很高时暂时关闭它们的吸水系统。

其他树种象白骨壤和桐花树倾向于把盐分吸入细胞,然后再通过叶子直接分泌出过多的盐分。在你的下一次野外考察中,舔一下白骨壤和桐花树的叶子,你会感到它是咸的。看下面这张桐花树叶的照片,有晶体盐粒在上面呢。

在世界上一些地区,红树林将过多的盐分储存到它们的树皮的生长细胞,然后脱落,以直接去除盐分。木果楝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看下图)

(

红树林在潮湿和水浸的条件下是怎样呼吸的

为了生存我们都需要呼吸氧气——这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我们人类可以呼吸我们周围的空气,但是生活在水生中的动物和植物必需用其他的办法从水中呼吸氧气。鱼和许多水生动物有鳃,许多水生植物有浮叶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红树林是怎样做的呢在多数生有些树种象榄李,其叶子具有能储存更多水分的很厚的腊质表层,这不仅储存了宝贵的淡水,而且也阻止淡水直接从叶孔蒸发,这又被叫做减少蒸腾。

许多红树林树种适应盐分的办法是逃避它!这听上去或许有些奇怪,但是银叶树和杨叶肖槿就是生长在有足够淡水供应的地区,它们能忍受短时的咸水浸泡,通过暂时“关闭”吸收系统,然后利用多余的淡水冲刷残留在它们系统里的盐分。

长在陆地上的树木利用它们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氧气,但是红树林赖以生存的土壤大多数时间被水浸泡着,这便意味着土壤充满着水,土壤颗粒之间很少或干脆没有空气,我们称之为“缺氧”状态,这种土壤通常是黑色并带有特殊味道的,在这种条件下红树林又是怎样呼吸呢

为了补偿缺乏的氧气,许多红树林便长出能暴露在空气中的根系—我们称之为“气根”或“呼吸根”。尤其是白骨壤和无瓣海桑具有这种发达的根系呼吸系统。无瓣海桑(上图)和白骨壤(下图)的气根或呼吸根能够使树根在水浸的土壤里“呼吸”,注意看无瓣海桑的气根既高又粗且尖,而白骨壤的气根则既短又细且圆。

红树林是怎样在软泥和强大风浪中站立的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站立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我们站着同我们的朋友及家人谈笑风生,对此我们不会去想太多。但是试想像一下这样的情景:你站在既深又软的海泥上,且你要一天两次被旋转的海水冲刷和覆盖!任何在海边泥滩上站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随着海浪的不断运动,海水冲刷着你的腿,把软泥和沙往外淘,慢慢地你就会往下陷或摔倒。有了这样的经历,你就会理解红树林站立在海边泥滩上是多么的不容易。那红树林是怎么做到的呢

红树林生长在湿软的泥沙中,如果是其他的树会很快倒下。但红树林不倒,这是因为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把它们的根固定在软泥中——多数红树林具有复杂的根系以互相支撑。下面这张图片说明了不同品种的红树林具有不同的根系:红树林中最明显的支持根系是红海榄,其支柱根从树枝上长出来,插入泥地中以固定树体。在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每一棵树种都迅速形成大量地强大固定根系,来互相提供更多的支持。

>

白骨壤具有不同的支撑结构。它的根呈幅射状(象车轮的辐条一样),在地下浅层形成一个根的网状系统。这些根系能覆盖比其树冠更大的面积!

当你去野外的时候,看一看红树林的其他树种,你能判断哪种树种利用支持根作为支撑你能判断红树林在软泥中用什么其他的方法来固定自己吗

红树林不是荒地

尽管红树林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世界范围内红树林正在急剧减少,并已达到警戒程度。在许多国家红树林被视为“荒地”而无视其对人类的价值,结果红树林生长地被其它用途所占用。沿海的红树林被开垦作为农业用地,鱼塘和虾塘,有的变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也有用作为港口或发展其它项目。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生长地已减少了42%。根据2001年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资料,目前在我国南方仅存的红树林面积为22200多公顷,其中广东省的面积最大为9084公顷,广西为8375公

顷,海南为3930公顷,福建仅为615公顷,香港和台湾仅剩约400公顷。

我国南方各省现有红树林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

在最近的几十年内,许多其他国家也损失了大量的红树林。从下图可以看到新加坡(损失74%)和菲律宾(损失69%)比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印度尼西亚(损失48%),哥伦比亚(损失36%)和美国(损失37%)的情况与我国大致相同。红树林保护做得最好的国家是古巴(损失6%)和孟加拉(损失14%)。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国家报道说他们国家的红树林面积有所上升!在世界范围内红树林面积正在减少,需要我们去保护。

!

哪里可以找到红树林

在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地区可以找到红树林。它们喜欢具有庇护和相对风平浪静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如海湾和河口地区红树林通常是很丰富的。红树林不仅需要咸水,也需要淡水,所以河口是红树林生长的重要区域。大多数红树林生长在热带,特别是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从热带向北和向南进入亚热带则红树林逐步减少。红树林分布的最南端是在澳大利亚北部和新西兰,而其最北端是在我国的福建和台湾(见图)。

在红树林生长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由于气温相对较底,红树林不仅面积小,而且种类少,树也比较矮小。在亚洲的热带地区红树林的种类多达60余种,树高可达25米,而在我国的南方,红树林只有20多个种,树高一般仅有3-4米。

世界上印度尼西亚的红树林最多。

什么是红树林

红树林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唯一能在海洋的潮滩上生长的树木。红树林与潮滩上的泥质、沙质滩地、珊瑚和水草一起,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高产出生态系统——它支持许多种类的鱼、虾、蟹和无脊椎动物,如蚌、牡蛎、贻贝等均为人们采集和食用,与此同时也为一些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虫等提供栖息地。红树林的另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它能生活在咸水环境中,每天高潮期间它“漂浮”在海水中,这使其成为地球上最有趣的栖息地生态系统。在台风来时红树林为我们提供防御强风浪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保护了我们的海岸线,农业和鱼塘等。

所有的红树林均有一个共同的使人惊讶的能力,那就是生长在其他大多数树木不能生存的地方。红树林仅在狭小的海陆交界并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生长繁殖。这些区域对于其它树木来说往往会感到温度太高、盐分太高、过分潮湿和风力太强而难以存活,而红树林则十分喜欢并能生存。当然红树林在盐分过高时也必然会死亡。

大多数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可以在松软的、被水浸透而缺氧的泥地中生存,但每一树种的适应范围和生长区域不同.

红树林海岸生态

第三章延伸阅读材料(二) ——红树林海岸生态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它们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之中。它们具有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它们与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我国的红树林海岸以海南省发育最好,种类多,面积广。红树植物有10余种,有灌木也有乔木。因其树皮及木材呈红褐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红树的叶子不是红色,而是绿色。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在海岸形成的是一道绿色屏障。 红树林发育在潮滩上。这里很少有其他植物立足,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组成独特的红树林海岸。 红树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征。由于渗透压高,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份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扎根生长的重要条件。红树的根系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一棵红树的支柱根可有30余条。这些支柱根象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一样,从不同方向支撑着主干,使得红树风吹不倒,浪打不倒。这样的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特大风暴,使得沿岸的红树毁坏几千棵,但是连根拔掉的很少。主要的毁坏是刮断或因旋风作用把树皮剥开。

最有趣的是红树植物繁殖的“胎生”现象。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幼苗离开母树下落,插入泥土中。这种“胎生”现象在植物界是很少见的。更使人们惊奇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几个钟头就可在淤泥中扎根生长。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当幼苗落至水中时,它们随海流飘泊。有时在海水中飘泊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也未能找到它生长所需的土壤。然而,一旦遇到条件适宜的土壤就立即扎根生长。红树虽然生长在水中,是一种不怕涝的植物,然而它革质的叶子能反光,叶面的气孔下陷,有绒毛,在高温下能减少蒸发,具有耐旱的生态。它叶片上的排盐腺可排除海水中的盐分。除了胎萌以外,红树植物还具有无性繁殖即萌蘖能力。在它们被砍伐后,很快在基茎上又萌发出新的植株。 红树林为热带海鸟提供了栖息地,红树林群落中的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红树林却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动物。红树林下的淤泥中是蟹类、弹涂鱼等多种动物的家园,红树林的树干和树枝是很多介壳动物的栖身之所,红树林的树冠则是热带海鸟的领地。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红树林中,有长相奇特的长鼻猴,雄猴长有巨大的鼻子,食蟹猴是东南亚另一种出现在红树林中的猴子。在恒河入海口处的桑达班红树林中则是现存虎最多的地方之一,那里也有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食人虎,人与虎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吴永华 摘要:广西沿海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种类丰富。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方式的滥伐开发、盲目围垦 等原因,使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作为沿海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对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遭受破坏的原因,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及保护 1 广西沿海红树林资源分布状况 1.1 红树林的分布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南濒北部湾,地理位置为北纬21°24′~ 22°01′,东经107°56′~ 109°47′;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岸线总长14891.64km, 岛屿海岸线长600km, 其中海堤总长75614 km。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hm2。广西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hm2的红树林斑块863个, 总面积8374.9 hm2[1]。 根据群落类型、起源、覆盖度和平均树高等级的差异情况,共划分为973个小班[4]。沿海14个海湾中,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 其他港湾相对较少[2-3], 详见下表 [4] 广西红树林资源分布 与广东84.80%的红树林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8]的情况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东起合浦山口,细致东兴北仑河口对整个海岸带中都有分布,详见下图

[4] 广西红树林分布图 在宏观上,红树林在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较均匀分布。在关系大陆海岸线中,红树林分布间断的最大距离为31.90km,从廉州湾至北海东海岸岸段。经测算,红树林分布间断长度超过2 km的大陆岸线公有49段,总长361.62km。其中长度超过10km的大陆岸线共有13段,主要位于海湾之间的岸段。在广西1489.64km大陆海岸线中,平均每公里海岸线有红树林5.6hm2,高于广东的4.8hm2/km[8]。 1.2 红树林植物种类组成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和其他科树组成,红树科植物又分真红树、半红树和伴生植物三种[15],其区别是:真红树植物是转移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他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半红树植物是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指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13-14]。 2004年,梁士楚等记载广西红树植物8科10属10中,半红树植物3科4属4种,关于伴生植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7]。其中红树科(红海榄、木榄、角果木、秋茄),马鞭草科(白骨壤),紫金牛科(桐花树),爵床科(老鼠簕),使君子科(榄李),梧桐科(银叶树),夹竹桃科(海芒果),锦葵科(黄槿、杨叶肖槿),卤蕨科(卤蕨)[6]。相对广东、海南等地的红树林,广西沿海的红树林保存算是比较完整的,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山口红树林区、北仑河口红树林区、茅尾海红树林区、七十二泾红树林、区珍珠港红树林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红树林面临的生态破坏及原因 尽管红树林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防风固堤、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在渔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红树林的价值功能缺乏系统的认知,甚至认为红树林是无价值的湿地,盲目的围垦砍伐开发,红树林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资源日趋枯竭[17]。如北海原有红树林约2000hm2。现在仅残留113hm2;钦州大榄坪红树林围垦砍伐红树林约700hm2;合浦英罗湾红树林区1994年的渔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80%[16]。加上害虫的捕食昆虫寄生等虫害、特殊天气影响(如特大暴雨、台风)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红树林》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红树林》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b 查字典,我能行。/b 1.“栅”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御”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二、b 比一比,组词语。/b 3.比一比,组词语。 栅________ 倘________ 御________ 跚________ 淌________ 卸________ 三、 b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相信你能行!/b 4.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树冠庞大的________ 巨大的________ ________的力量 ________的床铺 ________的身躯 四、 b照样子,写句子。/b 5.照样子,写句子。 它对大自然毫无所求,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 既……也…… ________ 6.照样子,写句子。

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了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 但 ________ 五、b 读短文,回答问题。/b 7.读短文,回答问题。 台湾神游 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 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那轮jiǎo jié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接着,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 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区——日月潭。于是我mù míng前去,饱览那hú guāng shān sè。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táo zuì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水稻还有香蕉菠萝桔子等随后我又赶往北部海 边参观了著名的海港——基隆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 “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 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 (1) 根据拼音填空。 jiǎo jié mù míng hú guāng shān sè táo z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红树林

《红树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红树林》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美丽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入的介绍了海上奇观——红树林。1、远观红树林。2、近赏红树林。3、红树林的繁殖。4、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主题入手,引入课文 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观)我们一起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也观赏了浙江潮的雄伟与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红树林方面的知识并出示相关的图片,把大家带进那片神奇的世界里。)让我们打开想象的大门,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这片神奇的领地——红树林。(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整体感知,进行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红树林?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红树林是一种奇观? (3)读出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交流:要求:一人说一人听,有新的感受了,可以补充说一说,读一读。 三、汇报学习,共同感悟 1、汇报第2自然段后指导读,读出红树林美丽迷人的景象:那是涨潮的时候——生接读。——多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一会儿退潮了,——生接

底泥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底泥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李玫廖宝文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 章金鸿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20) 摘要微生物-营养物质-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保存和再循环的主要机制之一。生活在红树林群落中的具有高生产力和高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持续不断地将红树林凋落物转化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磷或其他营养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又为该系统中微生物和其他大型生物提供营养。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且阐明了这些微生物对该系统生产力的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和恢复微生物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而为红树林幼苗接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菌种将有利于受损红树林区域的重建和红树林的人工营造。 关键词红树林固氮溶磷光合细菌硫酸盐还原 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和河口海湾的一种特殊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发展滩涂养殖与近海渔业、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提取海洋药物、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维持海岸带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1]。然而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已导致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种群衰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万hm2,而目前仅剩1.5万hm2左右,红树林造林、恢复、发展和保护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在我国,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多以红树植物、鸟类、底栖动物等为对象,而对该系统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3,4]。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转化 红树林通常被认为是营养较缺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N、P元素[5,6,7]。尽管如此红树林仍然具有高生产力,原因是红树林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转化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活动[7,8]。在热带红树林中,细菌和真菌占整个微生物生物量的91%,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占7%和2%[9]。 红树林底泥中存在一个非常活跃的高生产力的细菌群落[10],它们参与了大多数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且具有碳库的功能[11]。粘附在土壤颗粒上细菌自然死亡和溶解后,被新一代的细胞转化成新的细菌生物量或可溶性物质[9,12]。通过消费在土壤间隙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红树林底泥中的细菌种群防止了可溶性有机碳输入附近的生态系统如浮游食物链或邻近海岸区域[10,13]。间隙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的浓度高于底泥中的,然而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碳流动。尽管自由氨基酸在间隙水和表层潮汐水之间存在一个高的浓度梯度,但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氨基酸流动[14]。这些观察表明在热带红树林中生活的细菌群落消费掉了溶解在间隙水中的碳。 一个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去向和流动取决于这个系统的特性。如果氮在以N2的形态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已被消耗掉,那么通过反硝化作用而损失的氮通常可忽略不计[15]。在细菌和植物之间可能存在争夺有效氮的激烈竞争。来自底泥和含氮有机化合物降解的硝酸盐可能被细菌转化成铵离子,然后又被细菌和植物所同化。这个过程使氮元素在该生态系统中得以保存[16,17]。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尽管无机氮转化的通量和速度是微小的,但还是有研究认为矿化作用和同化过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耦合[12]。已观察到废水流入红树林生态系统可使反硝化作用速率提高,表明反硝化作用速率和氮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无论

《红树林》课文

《红树林》课文 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景观。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国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别。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

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姓名李强指导教师高勇刚 (吕梁高级实验中学理科1415班山西离石033000) 摘要:红树林是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此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受到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红树林的现状研究,比较深入地解 读了国内红树林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要素;生态多样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保护 1.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1.1红树林植物特性及其生态效益 1.1.1红树林植物特性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 片常较薄。 图1 红树林 1.1.2红树林生态效益 (1)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2)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

红树林的介绍

红树林的介绍、生长环境及其环境适应性 姓名:葛通 班级:海洋C101 学号:106385 摘要: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本文着重介绍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以及为了适应这种生长环境而形成的生理结构。 关键词:中国红树林生长环境环境适应性 1 前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 在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例外的现象也有,红树林主要成分之一的桐花树就可以在中国广东的黄埔一带河岸残留下来。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最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中国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 2 红树林的简介 2.1 植物特性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3.底栖动物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德氏狭口螺(Stenot彻ra divalis)、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寡鳃齿吻沙蚕

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t.km'2.y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t,km-2·Y~,总输出量为3768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所以能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5、按内容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词看出来? 3、应该怎样读?

四、自读课文其他部分: 出示金钥匙: 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部分用学过的方法精度。 1.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2. 指导朗读:美读 3.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当堂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精炼达标: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听写生字生词 七、作业超市: 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八、板书设计:红树林 神奇美丽奉献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课程名称植物学课外实习 姓名王乃通 学号0926441023 专业园艺(观赏园艺) 成绩 指导教师王奇志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 6 月20 日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王乃通 化工学院 摘要:泉州红树林植物简介,泉州红树林泉州红树林奇特现象,泉州红树林植物的繁殖,泉州红树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泉州红树林植物的保护 关键字:泉州红树林植物。泉州红树林。特点。奇特现象。繁殖。生态适应性。自然保护 Quanzhou mangrove plant is introduced Naitong wang Institute of chemical Abstract:Quanzhou mangrove plants, quanzhou mangrove quanzhou mangrove strange phenomenon, quanzhou mangrove plant propagation, quanzhou mangrove ecosystem adaptability and plant mangroves plant protection in quanzhou Key words:Quanzhou mangrove plants. Quanzhou mangrove. Features. Strange phenomenon. Reproductio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Natural protection 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泉州湾红树林,继续着我们的植物学课外实习与参观。下面我将围绕红树林植物的特点,红树林植物的奇特现象,红树林植物的繁殖,红树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红树林植物的保护展开我的介绍。 1)泉州红树林植物简介 红树林植物指的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就类别而言,红树林植物分为红树植物(包括真红树植物(true mangrove,eumangrove,strict mangrove)和半红树植物 (semi-mangrove))、同生植物(consortive plant,mangrove commemsal)和伴生植物(associated plant,mangrove associates)。 “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是源自于一种红树科植物 -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 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 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英文名称 为Mangrove。 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奇观红树林》优课教学设计_10

《红树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树林被称为“海上奇观”的原因。 2、掌握列提纲的方法。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见过森林吗?森林一般都在陆地上,海上会不会有森林呢? 2、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特点。 2、能独立识字认词。 3、通过学习能够热爱大自然,能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 4、初步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感知: A、自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标出自然号。 2、独立认字学词练句。 3、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我会认、我会读 1、偶然浮荡浸没梦幻简直 世外桃源纵横交错栅栏硕大 东扯西拉逸出盘根错节陶醉 奉献贫瘠庞大抵御绚丽多姿 2、啊,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四、自主学习: 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学法指导: a、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有关描写红树林生长环境、成因和红树林内外景观的

句子,简单批注感悟。 b、小组讨论,用文中的语言简单概括出喜欢红树林的原因。 c、全班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合作交流: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学法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作者描写红树林的语句及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2.两人结合练习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内心。 3、自由讨论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红树林,并用简洁的语言列出提纲。 六、课堂检测: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土质()的海岸()的树冠 ()的仙境()的树林()的幽香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1、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 ○2、为什么? 3、针对课文内容的排列顺序,请从文中对红树林的各方面的描写上来为课文列提纲。(1) (2) (3) (4) (5) 七、作业布置: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写出课文的提纲。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红树林地区生态环境的情况及研究

红树林地区生态环境情况研究 姓名:####### 学号:########## ############# 一、分析课题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为了了解红树林近几年来的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对红树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和保护情况,为红树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课题涉及红树林的开发、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护、物种环境的变化及其与红树林地区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等专题。检索范围包括我国及世界各地有关于红树林地区生态环境的境况及利用情况,以及在保护红树林环境方面的措施、技术、成就及存在问题等。要求检索中文相关数据库。 二、检索系统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三、构造检索策略 1、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检索项:关键词 检索式:红树林and生态环境 用检索式1进行检索,时间限制为1980~2010,按精度匹配模式进行检索,共找到217条记录。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检索项:关键词 检索词:红树林 时间限制为1989~2010年,按精度匹配模式进行检索,输入题名或关键词“生态环境”进行二次检索,共检索到20条记录。 四、检索结果 [1]李载鸣. 盐质基地红树林生态环境复育[J]. 资源科学,2005,(2).

[2]杨惠宁,徐斌,韩超群,黄志华. 雷州半岛红树林资源及其效益[J]. 生态环境,2004,(2). [3]汤养麟,. 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04,(2). [4]王勇军,黄乔兰,陈桂珠. 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水禽生态环境的建设[J]. 生态科学,1995,(2). [5]傅惠寰,. 略谈广州市南沙区21涌东围滩涂红树林湿地的再造[J]. 广东科技,2007,(S1). [6]师卫华,赵润江,于笑云,. 深圳福田红树林面临的威胁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0). [7]周兴,童新华,秦成,华璀. 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8]梁华,. 澳门海岸带生态及其动向[J]. 北京园林,2000,(3). [9]舒廷飞,罗琳,温琰茂.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2,(2). [10]卢昌义,叶勇,林鹏,黄玉山,谭凤仪. 海南海莲红树林土壤CH_4的产生及其某些影响因素[J]. 海洋学报(中文版),1998,(6). [11]张明沛. 切实保护山海生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2]罗琳,舒廷飞,温琰茂. 水产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02,(3). [13]何明海,周秋麟,郭水伙,. 福建海洋与海岸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J]. 海洋开发与管理,1991,(2). [14]洪华生,丁原红,洪丽玉,熊小京. 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1). [15]陈桂珠,王勇军,黄乔兰. 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鸟生物多样性[J]. 生态科学,1995,(2). [16]刘敏超,李花粉. 试论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3). [17]徐国栋,刘振乾,李爱芬,徐宁,段舜山. 广州市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J]. 生态科学,2003,(2). [18]崔光琦,黄国锋,张永波,刘红卫,苏华轲,林志凌. 广东省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J]. 生态环境,2003,(3). [19]陈后东,伍惠球. 廉江市红树林资源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J]. 防护林科技,2004,(2). [20]孙娟,郑文教,陈文田. 红树林湿地多环芳烃污染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5,(10). [21]朱寿育,. 我国北部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 前进论坛,2009,(7). [22]魏军发,. 广东省电白县红树林保护区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策略[J]. 青年科学,2009,(10). [23]张锋. 走进漳江口红树林[J]. 植物杂志,2001,(3). [24]马荣华,黄杏元,胡孟春,谢顺平.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变化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知识简介

附件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一、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简介: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岸,区域范围在北纬22°30’- 22°32’,东经113°56’- 114°3’之间,总面积3.68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红树林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共有鸟类约200种,其中2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卷羽鹈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嘴鸥、褐翅鸦鹃等。每年都有数十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由红树植物、其它陆地植被、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生物以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大气、海水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发挥生态功能。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时间里,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城市扩张和环境污染影响较为严重,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缩减,滩涂淤积导致海床升高、高楼林立阻断鸟类迁飞通道、水环境污染导致鱼虾死亡、外来物种海桑疯狂扩散已然构成生物入侵、虫害频繁爆发导致红树植物白骨壤不能自然繁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整个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自我调节与更新能力以及对外部胁迫的恢复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征兆。 二、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摘自深圳市政协2015年3月第三次“委员议事厅”节目台本)

(一)、红树林的基本概念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生物群落(见图1)。 图1 红树林海岸生长区域 由于涨潮时,红树植物被海水部分或全部淹没,落潮时红树林完全露出水面,所以红树林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底森林”(图2)。 图2 “海底森林”红树林

红树林 课文

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景观。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国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别。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5.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