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赫.赫(hè) 镀.金(dù) 炫.耀(xuàn)

B.港.湾(xiànɡ) 勋.章(xūn) 头衔.(xián) 愚蠢.(chǔn)

C.舍.然(shè) 中.伤(zhòng) 御.聘(yù) 爵.士(jué)

D.凯.歌(kǎi) 庇.护(pì) 女娲.(wā) 添.头(t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

B.告罄吟唱辜负不期而至

C.迟钝点缀蒙眬天崖海角

D.猥锁概率赢弱惊心动魄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

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

....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因此,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

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D.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7、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原:原国。②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③卫人:卫国人。

1.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原/三日即下矣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D.原/三日即下/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

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有删改)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

四、写作题(40分)

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A

B

B

D

B

B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A

2.(1)约定(2)离开(3)诚信、信用

3.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4.因为“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或用自己的话回答亦可)。

5.示例:我们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多拥护自己的人。

【答案】

1.①花瓣娇小不起眼;②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③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④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现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4.结构上,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

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1.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

2.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3.示例:甲处的语言文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乙处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丙处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