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

---------------------------------------------------------------最新资料推荐------------------------------------------------------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

儿童阅读训练不可忽视浙江省上虞市沥东小学蒋惠芳熟读是我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教学经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有说阅读的好处,巴金曾深有体会地说:

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脑子里面了。

显然文学家巴金的文章也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何况我们平常人呢?这就是说,别人的文章必须读熟,直到倒背如流,烂熟于心,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最重要的是:

从儿童学习的黄金时间开始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效果最佳。

阅读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一人获取知识的快与慢,积累智慧的多与少,取得事业上成就的大小。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尔凯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结合我们身边的教学实践,联系自身学习知识的经验,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其儿童时代所受到阅读方面的训练关系密切。

一、丰富的阅读环境为儿童阅读扎下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该清楚,儿童阅读能力的训练,首先要有多方面接触语言的机会,老师对儿童的影响,家长讲话对儿童的感染,直接驱使儿童的说话口才。

1 / 5

当然,看电视、听广播、看图书、讲故事、对话、朗读、背诵等等都使儿童接触语言,最终导致儿童把话说好,教师尽量鼓励他们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复述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日胜一日。

四年级学生胡继文,原来是个开朗的孩子,自从母亲自杀以后,受自卑心理约束,父亲长年忙于农活,造成胡继文性格内向,上课不敢发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当老师的由于代沟不能直接劝导他,而只能靠胡继文的同伴们去掏出他心中的苦闷,让他在课余时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老师上课时,发现胡继文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应该立即制止同学们的嘲笑,让胡继文不断鼓起勇气、鼓足信心,久而久之,胡继文的发言能力提高了,慢慢地他体会到说话的技巧必须靠从书本中读到的,从周围的人群中听来的,从社会大环境中学到的。

二、家长施以积极的影响推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儿童生活的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中,家长对其阅读的影响很大。

一方面父母经常对儿童的阅读作出明确要求,例如:

有些课文必须达到背诵的程度,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外,还可以在课外找些适合儿童口味,有童趣的文章,让孩子熟读成诵,积累作文材料。

另一方面,父母本身得大量阅读,这种身教的作用比什么都重要。

龙生龙,凤生凤这并不全是遗传的作用,也包含有父辈对孩

---------------------------------------------------------------最新资料推荐------------------------------------------------------ 子的影响,作家姚雪银对子女的阅读影响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由于眼花、年龄偏高,姚雪银写文章总是由子女朗读著名文学名著给他听,坚持了十几年时间,终于写出描写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任务的《李自成》名著。

同时,孩子们在朗读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

相反,家长反对孩子朗读,必将极大阻碍儿童阅读能力的正常发展,甚至一个天才的演说家,都会被父母不明智的做法而夭折。

父母们可别小看每晚休息前说一些开导孩子的话,也不妨睡前让孩子读几页书,它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今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阅读是认知发展阶段的进步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靠阅读慢慢积累的。

反过来,一定年龄的儿童所具备的思考能力,决定儿童的阅读速度。

慎重选择读物,教师要多留心,家长多关心,万万大意不得。

不健康书籍,像毒药摧残儿童身心健康。

李小明因看黄色书刊,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长的管教都无济于事,最后上课没精打采,逃学屡屡发生,甚至小小年纪,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被劳教所收养,类似此例不能一一举之。

就儿童读物选择内容高低上,也得谨慎待之,要求过高,操

3 / 5

之过急,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畏难情绪大,失去了上进心,就会厌烦阅读。

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儿童的知识范围,提高其理解、思考的能力,大幅度刺激儿童的阅读能力。

四、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学习的核心儿童阅读的内容对其影响非常大,教师对辅导儿童阅读必须抱有很大的热情,掌握知识正常的途径听、说、读、写。

说读的作用占的比重较大,写作文离不开说读。

教师恰到好处地对学生指点、讲解选择的内容,并耐心解答在阅读中的问题,要避免儿童为讨大人欢心,做表面文章,千方百计培养儿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让其知道读书给人们生活能带来无穷无尽的知识。

笔者有个邻居是打工族,孩子王东山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总能买一大堆文具给他,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好开心,别的小朋友非常羡慕王东山,因为从这些玩具中能揣测到阅读的乐趣的重要性,开阔未出过远门的乡下小朋友的视野。

后来,邻居王东山的爸爸在老师启发下,买来适合儿童的一大批读物。

王东山善待小伙伴们,和大家交换着阅读。

可是读书的热情远远低于上面琳琅满目的玩具,这从反面说明

---------------------------------------------------------------最新资料推荐------------------------------------------------------ 阅读比玩要累得多,学生都知道玩具玩腻就换新的,家长大力支持其做法,但是否也该深深地意识到,如果把买玩具的钱都换成去买书,并且时时翻新,那么孩子将会拥有怎样一笔精神财富。

当然这只是硬性的,不会像孩子开心地玩那么喜形于色。

家中的电器、工具都有说明书,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翻看翻看,逐步培养学生对科技书的感情,对有图画的书籍,可以让学生在画中揣摸其中的意思。

随着学生年龄增大,抽象思维能力增强,这样就会从画中欣赏美,从文字中体会美,从故事情节里去回味乐趣。

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看看,挑选合适孩子的书读读,浓厚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就会培养起来。

做到了上述几个方面后,儿童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培养其快速阅读就成为一个新的目标。

因为阅读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字、图画、印刷符号的理解上,还要向阅读材料的广度、深度进军,靠储存信息来积累知识。

所以,培养儿童阅读,进一步培养说和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日益重要。

如果表达能力强,就意味着阅读中收获得多,理解复杂问题透彻,作文水平好,语文素质高,否则就会给学习带来重重困难。

5 / 5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案

教材:《初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教程》,刘立新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二课“情绪管理”,阅读一“钉子”。 教学对象:具有一定汉语基础、掌握了800-1000汉语词汇、汉语水平相当于HSK3-4级的留学生。 教学地点: 课型:初级汉语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1)熟练掌握本课的25个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本问题; (3)学习“发脾气”、“控制”、“拔”、“承受”、“造成”、 “看待”的用法,会用这些字词造句。 2.技能领域:(1)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 (2)能概括归纳课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3.情感领域:学生想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词语:钉子、钉、脾气、减少、控制、拔、疤痕、捅、伤口、伤痛、 令、承受、理由、造成、伤害、宽容、看待、完整 2.语言点:发脾气、钉、控制、拔、承受、造成、看待的用法 教学难点: 1.词语:减少、控制、拔、捅、承受、造成、宽容、看待、完整 2. 语言点:理解听力材料,能概括各部分内容;熟练掌握发脾气、

订、控制、拔、承受、造成、看待的用法。 教学方法: 综合法,以直接翻译法、听说法为主,辅以认知法、任务法等。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2’) 点名、上课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5’) (一)口头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你是爱发脾气的人吗?你生气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做? 三、学习新课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生词,查出生词的意思,有疑问的生词在讲解阅读材料时予以解释。) (一)泛读阅读材料 (1)生词:先让学生认读,教师纠正发音;然后教师领读,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最全班后齐读。(8’) 钉子、脾气、发脾气、钉、后院、数量、减少、控制、耐性、拔、洞、疤痕、捅、伤口、伤痛、令、承受、理由、造成、伤害、宽容、看待、意想不到、扇、完整 (2)学生5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做阅读材料后的练习题(20’)

浅谈构建书香家庭对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

浅谈构建书香家庭对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0-25T15:04:07.93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作者:刘晓倩[导读] 父母的榜样与引导作用,丰富的情感体验等更能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三小学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构建书香家庭是促进儿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仁爱、安全、轻松、稳定的阅读环境,多种形式激发阅读兴趣,父母的榜样与引导作用,丰富的情感体验等更能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字:书香家庭;儿童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重复练习、熏陶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阅读行动。阅读习惯的养成受多方面、多维度的影响。本文将基于家庭维度,从构建书香家庭出发,探讨其对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以更好的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香家庭的内涵 一.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将书香社会建设纳入政府工作当中。理解“书香家庭”的内涵,研究它的价值取向,需从“书香”二字入手。根据新中文字典的解释,书香是古人用芸香防书蛀虫,因称其为书香。后用来称世代读书的家风。基于此,我们可以将书香家庭理解为:为营造这种潜心读书的家风,其家庭成员一致建构的一种具有和谐的读书氛围、强烈的读书欲望、稳定的读书行为的有知识、有修养、有道德的家庭。 构建书香家庭对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 二.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的家庭。”家庭成员共筑书香家庭,书香家庭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各个家庭成员,其中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仁爱、安全、轻松、稳定的阅读环境便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仁爱和安全提供了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正如裴斯泰洛奇所说的:“在家庭范围里,可以发现爱以及爱的能力,那么,任何人都能充满信心的预言,家庭教育绝不会失败”。[1]仁爱、安全的家庭环境保证了儿童最基本的情感需要,而轻松、稳定的阅读环境则为儿童静心阅读提供了保障。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差,当其所处环境嘈杂多变时,他们很难通过意志努力去克服种种外界干扰而从始至终的坚持阅读。而轻松、稳定的阅读环境却为儿童坚持阅读并形成阅读习惯提供了必要条件。生活在这种积极的阅读环境中,阅读不仅更加简单快乐,同时还能丰富其精神生活,这为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保障。 (二)激发阅读兴趣便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指出:“兴趣也就是动力,只有动力才使我们走得更远和更安全。”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2]而构建书香家庭能充分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儿童享有自主选择权。在仁爱、宽松的书香家庭中,儿童享有对阅读对象的自主选择权。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而不受外界强迫,这种阅读行为更遵从儿童内在的阅读需要,更容易激发其阅读兴趣,固化其阅读行为。 其次,没有阅读评价的压力。书香家庭中的阅读是一种轻松的精神享受,它可能会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各种刺激与鼓励,但它很少有来自硬性评价指标的压力。它不强制要求儿童必须读懂什么、学会什么,更没有等级去鉴定儿童是否达到阅读要求,避免了因阅读评价而带来的紧张、焦虑感,更能调动儿童阅读的积极性。 第三,淡化儿童阅读差异。儿童间存在明显的阅读差异,这种差异易挫伤阅读能力稍差的儿童的自信心。然当阅读行为发生在书香家庭中时,这种差异就会被尊重并逐步淡化。在充满仁爱、宽松的阅读氛围中,儿童会自主选择或者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身阅读水平的书物,不拔高、不冒进,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减少了因同龄儿童间存在的阅读差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第四,阅读交流方式更加随意、多样化。发生在书香家庭中的阅读交流是家庭成员对自身产生的一些读书收获、感悟进行的交流和分享,它十分的随意、多样。比如茶余饭后进行的品评谈论、家庭聚会时的探讨交流、家庭游戏时的扮演、延伸等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产生的谈话式、游戏式的交流,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更能调动其阅读积极性。 (三)父母的榜样与引导作用更能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规制、熏陶、濡染、沉浸的过程。[3]儿童在与父母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其父母的榜样与引导作用起到了极大的熏陶、濡染的作用。模仿是儿童的本能反应,父母的言行举行会被儿童以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构建成自我认知,并传承下去。在书香家庭中,当父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时,这种行为会熏陶并逐渐影响儿童的行为;当父母以一种自然的、轻松的、易被儿童接受的方式引导儿童阅读时,这种模仿、学习会更加容易且更为持久。因此,书香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榜样与引导作用更能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体验通过直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为事物营造一定的情境和情感,并赋予事物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促进主体的心理结构得到调整和丰富。[4]体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情感的产生。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透过文字感受到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时,会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以一种情感上的迁移去创造性的理解、享受文本。而发生在书香家庭中的阅读更利于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儿童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静心阅读时,更容易走进文本,感受文本;儿童遵从自己的内心需要阅读时,其心理活动更加活跃,更能帮助个体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另外,家庭成员间多样的阅读交流,也更能激发或增强儿童的某种阅读感受,帮助儿童产生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丰富其情感体验。这样的阅读环境帮助儿童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满足等情感,而这类情感体验又能促进儿童进一步阅读,这样的良性循环更能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见,书香家庭的构建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巴克著.教育问题史[M].单中惠.王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372 [2]春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理论,2008,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练习题教学总结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 B ) (A)智力(B)逻辑思维能力 (C)抽象能力(D)兴趣 2、10以内数的分解要求在哪个年龄段完成( C ) (A)小班(B)中班(C)大班(D) 一年级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过程由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和(B )组成。 (A)发展运算(B)形式运算 (C)逻辑(D)分析 4、揭示“儿童对数的理解逻辑观念”的是(B ) (A)列乌申娜(B)皮亚杰(C)蒙台梭利(D)凯米 5、影响儿童的发展的最大因素是( C ) (A)思维(B) 身体(C) 环境(D) 数学 6、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是指(A ) (A)颜色、形状(B)大小、长短 (C)相同名称(D)厚薄、轻重 7、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是(D ) (A)预测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8、将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将另一组物体一个对一个放在这组旁边,比较这这两组物体的数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B )(A)重叠比较(B)并放比较 (C)连线比较(D)游戏比较 9、幼儿应用实物进行简单的运算属于下列哪个阶段(D ) (A)2—3岁(B)3—4岁 (C)4—5岁(D)5岁以后 10、幼儿对空间的认识和判断的难易顺序是(A ) (A)上下→前后→左右(B)前后→上下→左右 (C)左右→上下→前后(D)上下→左右→前后 11、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 B ) (A)从抽象到具体(B)从个别到一般 (C)从自觉到不自觉(D)从内部动作到外部动作 1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逻辑包含两个层面:动作的层面和( C ) (A)知识的层面(B)能力的层面 (C)抽象的层面(D)兴趣的层面 13、“①儿童的发展;②社会的要求;③学科的特点;④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这其中影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因素是(D )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和主张是( B )提出来的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笔记---第二次考试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一、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这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1837年,德国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儿童花园”,成为幼儿园专用词汇。 三、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有: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 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理想学制------“母育学校”------(著有《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学制:从出生的0岁到儿童的24岁青年,共分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0---5岁;第二级为小学,6---12岁;第三极为拉丁学校,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18---24岁。 《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教师。母育学校是为儿童以后所要学习的一切奠定基础的,此时期所要接受应当是简易的实物课程。 母育学校指的是学前家庭教育,没有主张公共的、社会化的学前教育。 夸美纽斯的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等。 五、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主张都体现在《爱弥儿》中。 卢梭对教育的第一个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1、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独特的生活;2、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作准备,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第二个贡献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拔苗助长。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发展一致起来。 卢梭将教育分为4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0---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应当父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教育的第一要事,就是注意儿童的健康,凡妨害身体发育、限制儿童心灵自由、违反儿童天性的,不管什么事物,都要避免。反对在这一阶段进行识字和道德教育。 第二阶段:5---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这阶段不能进行理智教育,尤其不要强迫儿童阅读书籍。 第三阶段:12---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 第四阶段,从15---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否定教育”: 卢梭认为对年幼儿童进行教育,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在直接授予知识前让知识工具的器官美化,以恰当的感性练习为理性知识开路的教育,称之为否定教育。 否定教育不是无所事事,并非是不要教育。 六、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著有《人的教育》。 1、幼儿园的任务: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2、幼儿教育的途径: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 3、“恩物”和“作业体系”: “恩物”是指幼儿园里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4、伟大贡献: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系;制作了一系列的玩具;提出了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培养了不少幼儿园教师。 七、杜威,美国教育家,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杜威学校,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 1、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教育的中心应该由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围绕儿童而组织。 2、“教育即都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经验的不断改组、改造而实现;儿童本能的成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3、“做中学”------杜威提倡的“作业”就是从做事情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教学时,应努力使教材“心理化”,使其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通过对现有经验的不断改造,最终使儿童掌握有组织体系的真理。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 1、“精神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它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鉴别能力。也就是她所说的“有吸收力的精神”。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 2、“成长敏感期”她认为儿童的成长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0---5岁是感觉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2月---8岁是语言敏感期;0---6岁是动作的敏感期; 3、蒙台梭利设计了“蒙台梭利”教具。 九、简述近代、现代、当代学前教育的推进情况。 1、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

阅读,永远不迟 ——蹲下来,多读书,讲故事 著名的教育专家朱永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于阅读的热爱程度,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是不是能认真读书。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其竞争力也取决于国民的阅读状态”。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艾登·钱伯斯,英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大师,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讲述了如何正确打造出一个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环境的方法。让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阅读,但这其实是需要引导的。 一、营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孩子每天穿梭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些地方,如果能把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有力地利用起来,那么阅读将成为日常生命线中的一件最美好的事情。阅览室、读书角,班级的图书架上,成千上万册解手可及的书籍。更鼓励家庭给孩子一个温馨舒适的私人空间读书,周末固定时间到书城、图书馆去阅读也是不错之举。 “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所以我家的客厅、卧室,甚至阳台到处都是书的影子。当然,书本最理想的位置,应该是时刻陪伴在读书人的身边。因为,书籍只有被阅读时,只有在被读者亲近和喜

爱时,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才能体现其生命力,才能最终带领读者找到生命中最温暖的所在。 二、保证充足的儿童阅读时间。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除了零碎的读书休闲时光,学校里,我们每周一、三、五都是午读时间,每周一次阅读课,保证每天30分钟的阅读量。在家里,睡前共读时间,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培养阅读兴趣,积累阅读量。每月一次的百班共读,名师团队的力量,让师生受益。浸泡式的阅读方能熏陶学生的心灵。 三、进行智慧的儿童阅读指导。 阅读是需要指导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要想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必须得到有阅读经验的大人的协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予孩子智慧有力的指导,让学生觉得阅读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1.怎么写读书笔记。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图文并茂的儿童绘本特别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的读书卡来吸引和帮助孩子做读书笔记。有的积累性强一些,有的趣味性强一些,有的兼顾阅读调查,有的分阶段性进行多元评价;孩子们可以进行摘抄,可以涂抹,可以画人物、画物件,并为图画配上自己最想说的话。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更多地由一本书走向一个相关主题、相关时代、相关写作手法、相关作者等等,让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

最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 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 (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 (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 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 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 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 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 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林嘉绥、李丹玲著;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环境的创设

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环境的创设 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亲子阅读中“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物质环境是开展亲子阅读教学活动的保障。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在幼儿生长过程中起到了非比寻常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创设温馨、宽松、愉快的亲子阅读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亲子阅读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的一种良好亲子阅读氛围,对早期阅读有一个科学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家庭成员之间表现出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每一个人对阅读活动的挚爱。这是首要的、最根本的“环境”。没有这个前提“环境”,或者这个“环境”有偏差,其他的环境都不会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1.带幼儿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想表面的工夫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感受和震撼,亲子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心理上真正让孩子接受了,开展起来才会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敢问

什么地方是阅读氛围最强烈的地方,我想大家都会闪出这些个地方:书店、书市、图书展览会、图书馆等,这些地方最能增强幼儿的阅读意识了。因此家长就应该利用休息的时候多带孩子去这些地方看看,让孩子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从心理上有了一种沉淀。 2.为幼儿树立良好的亲子阅读榜样 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幼儿出生时什么都不会,都是在模仿成人的基础上慢慢习得各种本领的。同样幼儿的阅读本领也是在父母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对图书产生兴趣的,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却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阅读”,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喜欢阅读,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3.为幼儿创设和谐的亲子阅读氛围 不同家庭幼儿所受的教育也是不同的,每天家长们吃好晚饭围坐在一起所做的事情给幼儿的印象最为深刻,如果您在家里最喜欢看电视,那么幼儿一定也会在您的身边看电视;如果您在家里最喜欢打牌,那么幼儿一定也会在您的身边看您打牌;反之,如果你吃好晚饭是在看书呢?我想得到的答案也应该是必然的----他也会看书!确实如此,我们要讲的就是这种阅读氛围,如果您喜欢吃好饭喝杯茶看会书

最新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内容的设计要领 3、学习设计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需要的教具 教学课时:十八课时 教学方法: 观摩、讲授、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3、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1、感知集合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幼儿英语教育读书笔记

第一章幼儿英语教育概论 本章要点: 一、语言概念的本质特征: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有符号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组成的。3.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4.语言是一种有声音、有形象的可感知系统,有特殊的生理基础。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差异:1.输入量不同。2.学习是大脑的状态不同。3.接触的语言材料不同。4.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不同。5.动机不同。6.交际的机会与对象不同。 三、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现状:1.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2.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3.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4.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称职的师资队伍。5.幼儿英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欠科学性。 四、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1.理论研究滞后。2.缺乏系统研究。3.缺乏对英语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五、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意义:1.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需要。2.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需要。3.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 专业名词解释: 英语教育:属于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范畴,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目的是解决英语语言学习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门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讨幼儿英语教育规律的学科,具体包括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目标和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及教育评价等一整套英语教育规律的体系。 母语:是指在童年早期从周围环境中自然获得的最初语言,又叫本族语(native language)、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外语:即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缺乏广泛交际用途的语言。往往只能在正式的场合(课堂)里进行,除课堂外,几乎没有使用外语的语言环境。在我国,幼儿阶段所学习的外语一般为英语。 第二语言:狭义是指在本国与母语同等重要或占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即除母语之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语言;广义是指掌握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后通过学习而掌握的任何一种语言。 习得:又叫获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经过正式的教授而自然地、下意识地获得语言的过程。 学习:是指儿童在正式环境下(如课堂)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 幼儿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的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母语和英语都成了教学媒介语和交流的工具。 本章小结: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幼儿英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开展得十分普及。为了顺应这一热潮,必须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步入科学、高效的轨道。本章对幼儿英语教育作出了基本概述,对幼儿英语教育实践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幼儿英语教育的意义,让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幼儿英语学习概述 本章要点: 一、外语学习最佳的起始年龄论争:1.神经生理学理论(“临界期”假说和“多种临界期”假说);2.情感说;3.认知理论

阅读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

阅读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 扶绥县渠旧镇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执笔:吴铁坚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在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外阅读产生的效果是很大的。而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态度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又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初步探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小学生阅读态度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唤醒小学生的阅读激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阅读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主要谈谈家庭、学校、社会等阅读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活动中,部分家长支持孩子阅读、积极买课外书之外,还认真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和孩子共同读书,共同探讨,在家庭中创建了热烈和谐的阅读氛围。但是,仍有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小孩阅读态度的重要性,这部分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没有耐心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更谈不上配合语文老师在家庭的阵地上推动孩子的阅读向纵深度发展演进。所以,如何家长能重视家庭阅读、能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创设能够促进小孩养成良好的阅读态度,改变他们漠视阅读的观念迫在眉睫。 本论文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现状、成因及对其应采取的对策,以此引起农村家长对子女课外阅读问题的重视。重视和配合老师解决小孩阅读态度不端正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态度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 1、家庭教育弱化。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有研究表明,成人的阅读行动的模式对幼儿阅读的影响很大。空闲时间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的父母更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的确,幼儿的一些行为及一些知识的获得与完善,常是通过模仿实现的。由此可见,成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阅读环境呢? 首先,我认为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阅读的物质环境 在这个安静、温馨的地方,光线充足,地板上铺着一块柔软的浅色地毯,房间周围的墙壁上都是软软的包垫,还有许多舒适、美观的靠垫,幼儿可以惬意的选择一本自己的喜欢阅读的图书,以自己喜欢的姿势美美的享受。当然,提供的图书必须品质优良;要有多样性的题材,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情等无所不有;还有注意图书文体的多样性,可以是儿歌、童谣、故事,也可以是散文、知识类图书等等。 在幼儿每天生活的环境中,给幼儿身边一些重要事物贴上文字标签,如“活动室”、“盥洗室”、“钢琴”、“图书”等;还有自然角的动植物等。我们要为了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文字无所不在地环绕在周围世界。《纲要》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幼儿喝开水的水桶前贴上小脚印,让他们明白人多的时间要排队,不能拥挤;在上下楼梯处贴上小脚印,让他们知道上下楼梯都要靠着右边走;在盥洗室里分别贴上男厕所、女厕所的标志等等,让幼儿通过不断地看标志,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标志和符号的兴趣。在幼儿对简单标志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鼓励幼儿去生活中寻找标志。另外,大阅读角可提供一些纸和笔等书写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运用书面语言,如用画画的方式来写下自己的心里话、给好朋友写信、几个人一起合作画一本故事书。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印象,让他们检验了写的快乐,从而培养前书写的技能。 其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互动式阅读环境。 教师和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要表示关注和赞赏;要参与幼儿的阅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持久性差,看阅读作品不象看电视那样直观形象,这无疑给幼儿理解阅读作品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选择,共同阅读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帮助幼儿认识书上的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文字认读的初步尝试;根据故事的人物、情节等进行讨论和思考,在幼儿阅读完毕后,适当提出有利于幼儿反思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家长的参与必须不动声色,让孩子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阅读,不应使其意识到他在学习或将要学习,不要摆出“来,教你读书!”的姿态,否则幼儿会敏感地察觉到家长的严肃性,而使他的阅读行为受到束缚,就毫无宽松可言了。 在父母师长为幼儿创设的舒适环境中,在他们的正确引志和温暖陪伴下,幼儿的自主阅读的意识就会自然地、悄无声息的地形成,从而萌芽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的环境的模仿获得的。幼儿园与家庭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训练,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诸环节的重头戏,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 阅读时个体认识世界的严重途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工作成就。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早期阅读活动的条件创设 (1)提供支持性的阅读环境 可供学前儿童阅读的环境要保证宁静舒畅、阻抑解放、开放与封闭相结合、填塞童趣。 (2)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落到实处。好的阅读材料不但能得到儿童的喜爱,也能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去发掘阅读材料的文学价值之外的教育意义,培养有益于学前儿童终身发展的阅读能力。 (3)富有童趣 只有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的作品才能使他们喜欢阅读并产生共鸣,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体会故事的精彩,产生自己的想法。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例外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3)提供充塞的阅读时间 在安静柔美、宽敞明亮、有一定文学氛围的阅读环境中,学前儿童很简易被生动形象的图书所吸引,会很自然、也很自觉地到阅读区看书。为了帮助儿童形成优良的读书习惯,应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安排足够的阅读时间。大凡而言,每天至少要有15分钟的纯阅读时间。这个时间要相对不变,每到阅读时间,教师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安静的看书。 2.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环节 早期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的活动。整个阅读活动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准备性活动 如果阅读内容是儿童不熟悉的,教师就应先让儿童阅读一下图书,为正式的阅读活动打好基础。指导这一阶段的活动室,教师应注意:准备活动时只要让儿童对阅读内容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就可以了,否则儿童在正式阅读时就会对图书失去兴趣。 (2)儿童解放阅读 早期阅读活动更适合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因此每次参与阅读活动的儿童人数合宜过多。教师在简单介绍完图书名称和封面内容之后,就要提供机会让儿童解放阅读,使儿童能从头回忆曾经看过的严重情节,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应当允许儿童边翻阅图书边小声讲述,儿童也可以在翻阅完图书后再讲述。此时,儿童主要是独自讲述,大凡不与同伴产生语言上的交往。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学用书:《儿童文学教程》,黄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儿童文学教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科)的必考课程和汉语言文学(专科)的选修课程。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多维的理论性、鲜明的师范性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从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构成两大基本板块。以文体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内容;最后选择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配以点评文章帮助理解和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增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佳作;基础理论学习与作品应用实践相结合,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初步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评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四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明确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了解儿童文学读者的主要特点及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原因和意义。把握儿童文学基本的美学特质。 二、考核知识点 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儿童文学的读者。 3.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2)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3)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4)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的特点。 2、领会:(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 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3)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可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4)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3、应用:(1)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朴素美(任选其中一点)。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近期读了陈华彬梁玲编著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些许思考随便写写。 [原文摘录]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的已达成广泛共识:(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科学需要证据;(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的思考:不论我们的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学家以及哲学家怎样去用文字阐述科学的本质,作为从事一线的科学课教学的教师,首先应该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对自然事物探究过程中求真求实、注重证据的态度,

也是一种了解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是用科学课的三维目标: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落实的。 至于我们是否真的落实得很好,正像郁波老师提出来的,我们应该去关注我们的科学课是怎样体现科学的本质,是怎样培养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在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求真的本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去研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不够求真的做法和现象。 我认为在以前的课堂上确实存在不求真不求实的现象,在下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会重点去关注以上问题,首先把自己的科学课上真实,不能出现教师权威的现象,要把孩子们的问题找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不敷衍学生。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和事实求实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原文摘录]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听过的信息易于忘记,我见过的事物便于牢记,惟有我亲自动手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才是我真正理解的东西” 我的思考:不同说法隐藏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我很赞同有人分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是把学生的大脑比喻为装水的容器,知识比作了流水。这里隐含了“填鸭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记得法国的做中学用了这样几句话来阐述了’You hear , you fover’ “You see, 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n.” 稍微懂一点英文的人,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Hand on”方案和美国教育界流传的上述说法是一致的,其实它的源源是来自中国,原文为“耳闻易忘,目睹为实,躬亲则明”,出处还有待查实。 这让我想到前几年听说的一个讽刺故事,大致说的是一个留美的中国大学生,居然不知道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到

阅读摘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艾登·钱伯斯【英】 第一章阅读循环 ◆选书 阅读场所、阅读态度、阅读动机等构建成了阅读的社会背景,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即构成了“阅读环境”。 阅读的第一步是,我们身边要有一批藏书,而这些藏书必须包括我们感兴趣的种类。有了一批有用的藏书之后,我们也得让这些书可以随时拿得到手。 对图书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手边有没有书,如何陈列展示这些书籍也是一个关键点。 鼓励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藏书,并把孩子们视为成熟而可信任的读者,指导他们有效地阅读,随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将眼睛扫过文字而已。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 阅读图书,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专心。 给孩子时间阅读,并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加长阅读时间,从中品味文字带来的乐趣,是大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除了时间以外,阅读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专心而不被打扰的场所。我们有必要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给孩子,让他们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能心无旁骛地阅读。 ◆回应 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 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 如果我们的小读者,能够有一位值得信任的大人为他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他将可以轻易地排除各种横亘眼前的阅读障碍。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阅读循环的中心点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第二章心境和情境 决定参与者愉悦与否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借用心理学的两个名词来说,就是“心境”与“情境”。 所谓心境,可以说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比较情绪化、感性的态度。 而情境指的则是我们所置身的周遭环境与我们所参与的活动是否合宜。 心境的影响力比情境更为有力。 如果我们是充满期待,自发性地想去阅读,那么我们将很容易进入状况并乐在其中;但如果我们是百般不愿地被迫拿起书本,那么阅读将沦为一项无聊透顶的作业。 第三章藏书 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 ◆中心馆藏 如果实在腾不出时间来放置书,我们宁可把书架放置在学生随时可以借到书的过道,也不要把它们放在随时有人在上课的教室里。 ◆谁来买书 选书的重任绝对不能只落在一个人身上,孩子们应该也有参与其中的权利。 第四章陈列方式 书是给人阅读的,而不是要整整齐齐地端坐架上。 一个成功的图书陈列展示绝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的图书陈列展示取决于两个主要条件: ·选对展示的书 ·精心的设计,能让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