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异常高温天气处置预案

13异常高温天气处置预案

热电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

Q/HNMD-XC13-2012 异常高温天气处置方案

2012-1 -1发布 2012- 1- 1实施

目录

前言 (2)

1 事故特征 (2)

1.1 事故特征 (3)

1.2 危害程度分析 (3)

2 预防措施 (3)

3 应急组织与职责 (3)

3.1 异常高温天气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异常高温天气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4)

3.3 应急部门职责 (4)

4 应急处置 (4)

4.1 响应分级 (4)

4.2 响应程序 (4)

4.3 后期处置 (6)

5 注意事项 (6)

6 附件 (6)

前言

本预案根据华能集团《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而编写。编写要求和编写方法与华能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完全一致。

本预案由安生部归口管理。

本预案起草部门:安生部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唐东升

本预案审核人:

异常高温天气处置预案

1 事故特征

1.1 事故特征

1.1.1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日最高气温≥35℃连续5天或以

上为高温期。单独出现为高温日)。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区域内当月平均气温距平大于或等于两个标准差(ΔT≥2б)为异常高温,一般多发生于每年夏季。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受其影响,高温期的湿度通常大于年内月平均值,即异常高温天气伴随着湿度增大的可能。

1.2 危害程度分析

1.2.1 在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及露天施工作业时,以及在电机房、煤仓、锅炉、汽机房及输煤皮带等高温场所工作时,易造成人员中暑,甚至造成死亡事故。

1.2.2 工作环境、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影响,作业人员造成操作错误和发生意外导致其他事故。1.2.3 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和运行环境影响,造成设备事故。

1.2.4 由于气温影响而导致电力负荷持续升高,发电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要,造成电网事故和其他社会影响的生产事故等。

1.2.5 异常高温天气易引发火灾事故。

2 预防措施

2.1 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保护和安全规章制度,按规定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配备常用的防暑药品。

2.2 加强职工必要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技能培训,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和增强职工所需安全生产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3 制订年度防暑降温检修维护工作计划,夏季前(每年ⅹ月前)完成防暑降温设备专项检查、整改以及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2.4 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根据发布的高温预警信号及时调整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改善工人劳动作业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对于容器、孔洞等密闭的作业环境,要保证通风措施。

2.5 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

2.6 在夏季异常高温天气期间工会、行政及医务管理人员定期到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关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2.7 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

2.8 做好迎峰度夏专项检查,制定生产设备检查维修计划,并按计划抓好落实、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9 做好电力市场预测与评估,加强与电网调度的联系与协调,并做好夏季迎峰度夏电力用煤的运输与储存工作。

2.10 加强运行、检修现场管理,严格各项安全作业规程制度的执行,发现问题,立即协调予以解决,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派生、衍生各类设备事故。

3 应急组织与职责

3.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异常高温天气事件专项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异常高温天气事件的应对工作,是处置异常高温天气事件的最高指挥机构。所有涉及异常高温天气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均应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及各部门主任组成。

3.1.1若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经理代替总指挥;若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同时不在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代替总指挥,或指挥部明确指定某一指挥员。

3.1.2本应急预案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生部,办公室主任由安生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其他各部门主任、副主任构成。其他各部门成立本部门应急管理小组,部门主任为小组长,发生事故时各小组成员统一由本部门小组长指挥、协调与其他小组之间的工作联系任务。

3.2 异常高温天气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3.2.1 组织编制、审批异常高温天气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适用性。

3.2.2 负责应急预案文件的维护、更新、报备管理。

3.2.3 异常高温天气事件发生后,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与调度,落实后勤工作,协助事故处理与调查.

3.2.4 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及其职责

3.2.5 制定演练计划,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3.3 应急部门职责

3.3.1 在发生异常高温天气事件后,事故发生部门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2 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3.3.3 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3.3.4 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4 应急处置

4.1 响应分级

异常高温天气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控制事件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异常高温天气对应分为Ⅰ、Ⅱ、Ⅲ三个应急响应等级

4.1.1 Ⅲ级由值长,或发生异常事件的部门负责人指挥处置。

4.1.2 Ⅱ级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指挥,事发部门负责人协助。

4.1.3 Ⅰ级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

4.2 响应程序

4.2.1 气温异常应急处置

4.2.1.1 Ⅲ级应急处置

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35℃连续2天,根据生产工作情况,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除特殊情况,不安排加班加点;员工露天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8小时/日。

4.2.1.2 Ⅱ级应急处置

异常高温天气连续5天或日最高气温≥38℃连续3天、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当日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日(原则4小时)。

4.2.1.3 Ⅰ级应急处置

企业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40℃,停止室外工作,无特殊因素可安排人员停工休息。

4.2.1.4 下列人员在身体状态允许条件下,不受上述应急处置限制,但应根据生产和人员状况实际合理进行安排

4.2.1.4.1 紧急事故抢险作业人员;

4.2.1.4.2 运行值班或不得缺人值班或其他生产关键岗位人员。

4.2.1.5 员工身体及精神状态、疲劳程度、现场工作实际及生产安全等因素,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可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4.2.1.

5.1 缩短运行轮岗作业时间

4.2.1.

5.2 安排运行等关键岗位人员在厂集中休息,并保证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生活条件。

4.2.2 人身伤害应急处置

4.2.2.1 Ⅲ级应急处置

当发现人员出现先兆中暑表现,救援人员应迅速将其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暂停作业。

4.2.2.2 Ⅱ级应急处置

4.2.2.2.1 当发现人员出现轻度或中度中暑症状,首先应将患者迅速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而阴凉的地方,解开患者衣服,用冷水擦拭其面部和全身。

4.2.2.2.2 给患者补充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或用电扇向患者吹风,或将患者放置在空调房间(温度不易太低,保持在22℃~25℃)。)。

4.2.2.2.3 同时用力按摩患者的四肢,以防止血液循环停滞。

4.2.2.2.4 当患者清醒后,给患者喝些凉开水,有条件应给病员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

4.2.2.2.5 暂停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4.2.2.2.6 若为运行值班岗位人员,应及时安排人员替换,保证生产。

4.2.2.3 Ⅰ级应急处置

4.2.2.3.1 对于重度中暑者,除立即把其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外,,应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并在途中采取4.2.2.2所列相应消暑措施,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4.2.2.3.2 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确保设备机组安全运行。

4.2.2.3.3 若发生多人中暑,应立即联系当地医疗单位予以增援。

4.2.3 设备异常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按设备技术规范、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等进行。

4.2.3.1 异常高温天气可考虑增设冷却风扇强制通风、表面水冷等措施对某些高温设备进行降温。4.2.3.2 机组主要装置及辅助设备温度等重要监视参数异常报警后采取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考虑与电网调度申请,机组降出力运行,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连续运行。

4.2.3.3 机组被迫停运,应迅速与电网调度联系,组织抢修,恢复运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减小对电网的冲击与影响。并按规定做好上报工作。

4.2.4 异常高温天气引发火灾

4.2.4.1 异常高温天气引发火灾,启动企业《火灾应急预案》。事发部门(运行值)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先期灭火;接报警后,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立即赶赴事发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扑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按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4.2.4.2 行政、医疗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清点人员,并根据现场实际做好后勤保障,发现人员有中暑表现,立即按4.2.2条进行救治。

4.3 后期处置

4.3.1 根据事故现场局面控制,次生、衍生危险隐患消除、环境指标符合标准后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批准,应急处置结束命令由Ⅰ、Ⅱ、Ⅲ级应急响应负责人发布。

4.3.2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人员中暑程度,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救治善后工作;涉及到设备因素,各级应急响应负责人在组织分析的基础上,立即进入恢复启动或设备修复程序,同时根据设备损害的情况,组织做好设备的检修采购工作。

4.3.3 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应急处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中暴露出来的不足,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4.3.4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华能集团事故调查规程(试行)》有关规定,完成异常高温事件(发生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整改内容等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5 注意事项

5.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意使用合格的防滑、防碰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5.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抢险救援器材必须使用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的产品。

5.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应急自救组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自救组因人员或设备原因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受限,自救组组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厂应急救援体系。

5.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应急自救组在确保自救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互救工作,但必须协调一致,听从统一指挥。

5.5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加强生产和生活的监督检查,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6 附件

6.1 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详细见公司通讯录

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通州区2015年老旧小区(玉桥北里36号楼等19项) 节能改造工程 (高温天气施工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华北铁建建设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7月14日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由于近日北京通州持续高温气候,连续白天温度在35°以上,为确保本项目部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避免作业人员中暑,以及中暑后能迅速地进行抢救,并将中暑事件的严重性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2012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玉桥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节能、抗震改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要求及文件。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由于持续高温气候,未按要求避开高温作业、所在的作业现场通风条件差、中暑者本人身体条件、水量补充不足等因素,导致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高热中暑可分为: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和高度中暑。高度中暑者体温可超过40℃、痉挛、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职责 1.负责指挥高热中暑的应急处理。 2.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送中暑人员到附近医院就医。4. 预防与预警 防备中暑 1.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含40℃)时,当日停止施工作业; 2. 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含37℃)时,中午时段(即11时~16时)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

药品安全应急预案

SMP-ADR-009 版本:00 药品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规程 一、目的 建立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安全应急预案,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本公司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造成群体健康损害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法律依据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召回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 四、预案内容 1.药品安全应急机构与职责 1.1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1.1.1组长:总经理.

1.1.2副组长:质量授权人、销售部总监。 1.1.3组员:质量保证部经理、质量控制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物资部经理、办公室主任。 1.1.4职责: 1.1.4.1负责全面决策、组织、协调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1.4.2指挥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1.4.3上报有关药品安全事件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情况; 1.1.4.4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药品召回总结报告。 1.2质量保证部职责: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建立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按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负责药品召回后处理工作的监督工作。 1.3质量控制部职责:质量控制部协助不良反应事件所涉及批次的检查及汇报,对于检验过程及留样样品进行评估(必要时)。 1.4销售部职责:负责公司药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负责提供公司产品销售记录;负责通知用户及相关单位有关公司药品召回信息。 1.5生产部职责:进行自查,并根据批生产记录讨论生产过程中的情况;负责药品召回后定位管理。 1.6财务部职责:负责做好相关工作的资金保障。 1.7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应对不良反应事件时的后勤保障工作。 1.8物资部职责:负责配合协调涉及不良反应的药品的召回,隔离,并提供

学校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doc资料

学校应对极端天气应 急预案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方案 驿 马 初 中

2014年7月为了加强我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乡师生的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打造和谐校园,防范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预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应对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大风、雨、冰雹、大雾极端天气的预防应对工作,确保学校师生和财产安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实行灾情上报制度。 领导小组负责及时接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气象部门关于极端天气的预警预报,了解和发布预警信息,立即安排好学校的相关防范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灾情,在最短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为指挥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学校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是应对极端天气一系列工作安排落实的组织者,务必做到信息畅通、科学安排、周密组织、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应急措施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负责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2、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救援,统一调配救援人员;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善后工作,将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1、校长必须在第一时间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上报 2、事故发生后,校长必须在第一时间立即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在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应急处理方案 1、当雾、暴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发生和出现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校舍、电路电线进行安全检查,做到重点部位岗不离人,时时监控事件进展状况。 2、加强极端天气期间学校的值班,学校必须坚持每一时段均安排两名教师在校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3、学校和幼儿园及时掌握和处理因极端天气造成的安全隐患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学生向其家长通报。在极端天气影响学

极端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市、区局有关极端高温天气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本着“防范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以下极端高温天气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极端高温天气工作领导小组。 2、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极端高温天气的有关文件,及时通报情况,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各部门职责: (一)教导处 (1)负责人: (2)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领导,值日教师的安排。 (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活动安排。 (4)在高温期间做好极端高温天气、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工作。(二)后勤总务处 (1)负责人: (2)在高温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学校所有降温设施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在高温季节正常使用,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各部门。

(3)做好学校用电、用水(饮用水)、冰块等极端高温天气必要物品保障工作。 (三)校卫生室 (1)负责人: (2)关注天气预报情况,发现有高温天气情况及时向学校师生通报。 (3)与总务一起做好极端高温天气的药品准备工作。 (4)对全校师生做好有关极端高温天气的知识教育。 (5)及时处理高温导致的有关疾病。如:中暑等。 (四)对外报告服务 (1)负责人: (2)负责学校老师、学生的课务安排与协调。 (3)负责值日老师到岗情况检查。 (4)及时与极端高温天气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保证学校对外通讯的畅通。 (四)班主任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如果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及时通过各班保证能通知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并且将通知结果报告领导小组负责人。 三、其它工作 极端高温天气是一项全面性工作,全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临床治疗中一旦发现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原则上应立即停药,并立即值班医生,同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停药期间应观察患者,采取简易的处置方法。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立即抢救。如怀疑药品质量问题,应与药剂科联系,由药学人员、医护人员共同进行相关药物的封存工作。如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临床科室发现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报告给药剂科不良反应监督员,并将未填齐项目填写完整。若不良反应症状仍未愈,药学人员将负责

继续检测事件发展,并负责与病人沟通进行情况进展登记。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不良反应发生后各部门需在一周内上报至药剂科,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员及时到科室调查,并将发生情况按月向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严重不良反应,科室及时上报给药剂科,药品监测员在一周内在线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死亡病例最快速度及时上报。 出现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给予积极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向科室主任报告详细情况,按规定时限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将情况分别报告医务科及药剂科。药剂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病历讨论,究其不良反应与可疑药品的相关性,若与药品相关,分析是药品质量、多种药物相互作用,还是由于患者自身等原因造成,整理总结后通报全院。 药学人员有义务对医师及患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达和用药安全知识的宣传。 若因一种药物,同剂型、同批号在一周内连续出现3例或以上不良反应,药剂科应立即通知各疗区停用该批号药品,并在临床重点监测已用该药品患者的情况,通知生产厂家,告知其情况,共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若为药品质量原因,药剂科将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提请处理意见。 药剂科负责定期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及院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报临床医护人员。 医务人员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当班护士即刻停药即刻通知当班医生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2 蚌埠柏庄春暖花开一期工程,本工程面积共60000m;9#楼3 层,1#、2#、5#、8#楼各18 层,6#、16#楼24层,9#楼框架结构其余为框剪结构。 建设单位:蚌埠柏庄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美合资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七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勘察单位:安徽水文工程勘察研究院 针对6 月之后,蚌埠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暴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经常出现,为做好建筑工地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生产,结合本工程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章、工人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人员及组织机构准备 工程项目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刘朝兵 副组长:朱茂祥余章志 组员:孙二亮刘照友常德民夏明丰陈文东卓胜叶伟 2、物资准备 (1)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物资需用计划。 (2)材料员负责本项目部应急和日常维护物资的采购。 (3)仓库管理员负责该类物资的保管,并负责日常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4)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对物资情况进行检验,确保险情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 二、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重伤、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救援和事故处理。 (一)现场人员伤亡事故的紧急处置程序:

1、项目施工过程中,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 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项目部经理(现场负责人)和公司安全科报告简要情况。 2、如事件发生在夜间,夜间值班人员应紧急上报项目经理和现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 3、项目部在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急救或送专 门医院抢救,并组织人员救险,防止险情扩大。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需采取的相应事项:(1)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易放走当事人,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 观察24 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 (2)当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就地抢救,进行心脏复苏,直至急救医务人员到 场进一步抢救。 (3)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进行临时救护,另指派 人员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车路线及到达所在地点的明显标志。 (4)对于骨折伤员,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运,不得 随意拉扯、扭曲身体搬运。 (5)如认定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6)运送伤患者前,应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应的处理, 如所处环境危险,应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 4、重伤或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并提供有关资料。 5、直属项目的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或单位安全部门负 责人,再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 6、项目部人员必须认真配合公司负责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7、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 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发生。 (二)意外伤害不同部位、状态的相应应急措施 1、外伤的急救、处理、搬运: 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 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1)包扎动作轻、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包 扎。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 (2)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

施工现场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晋江龙湖池店南项目十三期一组团 福建平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 7月 20日 施 工现场高 温天气应 急预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2)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 4. 预防与预警: (2) 5. 信息报告程序: (3) 6. 应急处置: (3) 7. 保障措施: (4) 8. 培训与演练: (4) 9. 附件: (4)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概况: 1. 工程名称:晋江龙湖池店南项目十三期一组团 2. 建设单位:晋江龙湖晋嘉置业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厦门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 勘察单位: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厦门勤奋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施工单位:福建平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7. 工程地点:晋江市池店片区南侧 8. 工程概况: 晋江龙湖池店南项目十三期一组团工程位于晋江市池店片区南侧,总建筑面积约87707.84卅,其中一层地下室,上部为5栋34层住宅及配套底商。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上部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车库为I类汽车库及设备用房,耐火等级为一级;1#~3#楼为带底部商业(商业服务网点)、11#-12#楼为一层门厅及住宅,耐火等级一级;工程设计等级一级,抗震等级为二级及三级,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最高高度99.85m,建筑朝向均为南北朝向。 1.2 编制目的 为确保本项目部在高温季节施工发生作业人员中暑时,能迅速地进行抢救,并将事件的严重性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1.3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泉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

11异常低温天气应急预案

热电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 Q/HNMD-XC11-2012异常低温天气处置方案 2012-1-1发布 2012-1-1实施

前言 本制度根据华能集团《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而编写。编写要求和编写方法与华能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完全一致。 本制度由安生部归口管理。 本制度起草部门:安生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东升 本标准审核人:

异常低温天气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1.1 我公司地处高原、高寒、高纬度地区,在异常低温环境下,其汽水系统、辅机的冷却水管路、排水系统等易发生冻损,使部分设备被迫停运或机组降出力运行,严重时可能被迫停机,极易引发异常低温冻害事故。 1.1.2 在异常低温的环境中工作的检修人员,易发生冻伤事故,应做好防护措施。 1.1.3 承担对外供热的系统因环境温度低引发的故障将影响正常供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2 危险等级 1.2.1 二级状态:气温异常降低,对安全生产未造成影响,相关单位应迅速检查防低温措施落实的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并做好事故预想。 1.2.2 一级状态:异常低温造成设备系统故障,影响机组出力或造成对外供热中断,应及时汇报上级管理部门,并组织抢修。 2.预防措施 2.1 当班值长(值班负责人)在每天了解当期当地气象部门的低温预报,遇到异常天气,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及生产领导,组织当班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加强对厂房的门窗、室外管道的保温、辅机的冷却水管路、排水系统、供热系统、空调暖风器等的检查,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2.2 完善防寒防冻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3 秋季安全大检查要着重落实重点防寒防冻部位的防护措施。 2.4 严格执行生产建筑和室外设备及管道等防寒防冻措施,保证冬季生产需要。 2.5 加强热网的管理,保证冬季正常供暖。及时投入相应管道的蒸汽伴热和电伴热。 2.6 生产厂房各大门应随着天气变冷而安装保温门帘,悬挂牢固可靠,并将暖风机投入运行。生产厂房窗扇要求无变形,玻璃齐全,窗户挂钩和附件齐全,并且关闭严密。 2.7 各室外疏水管路、室外蒸汽管路、生活水管路、燃油管路、氢气等管路的保温不应有脱落和裸露现象,当发现保温有破损应及时进行修复。 2.8 当发生管路泄漏及水门损坏时,其各放水点阀门应确保好用,以利于及时消缺。 2.9 检查电缆沟所有盖板是否齐全完整,所有电缆孔洞封堵是否严密,若不严应及时封堵。对检修后在墙体上留下的孔洞、缝隙要及时封堵好。 2.10 进入冬季前,室外开关箱均应安装保温被,所有开关的电热应完好,并加强巡检,保证冬季设备正常运行。 2.11 对损坏的门、窗要及时修复,对损坏的玻璃要及时补装好。 2.12 冬季因检修需要而打开的门、窗或开的孔、洞要作好临时保温措施,检修完毕后,要及时恢复原状。 2.13 运行人员应根据季节变化、运行方式做好切实可行的事故预想,值班期间应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施工(方案)报审表

高速·铜都天地项目三期A区工程 极 端 天 气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强成浩 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高速·铜都天地三期A区工程,本工程面积共72000m2; 6层,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高速地产集团铜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科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铜陵市规划勘察研究院 针对6月之后,铜陵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暴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经常出现,为做好建筑工地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生产,结合本工程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第一章、工人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人员及组织机构准备 工程项目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胡根龙 副组长:马永富 组员:邢财徐金贵李安保孔德虎马小然方得军 2、物资准备 (1)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物资需用计划。 (2)材料员负责本项目部应急和日常维护物资的采购。 (3)仓库管理员负责该类物资的保管,并负责日常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4)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对物资情况进行检验,确保险情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 二、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重伤、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救援和事故处理。 (一)现场人员伤亡事故的紧急处置程序:

1、项目施工过程中,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项目部经理(现场负责人)和公司安全科报告简要情况。 2、如事件发生在夜间,夜间值班人员应紧急上报项目经理和现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 3、项目部在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急救或送专门医院抢救,并组织人员救险,防止险情扩大。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需采取的相应事项:(1)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易放走当事人,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24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 (2)当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就地抢救,进行心脏复苏,直至急救医务人员到场进一步抢救。 (3)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进行临时救护,另指派人员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车路线及到达所在地点的明显标志。(4)对于骨折伤员,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运,不得随意拉扯、扭曲身体搬运。 (5)如认定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6)运送伤患者前,应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应的处理,如所处环境危险,应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 4、重伤或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并提供有关资料。 5、直属项目的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或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再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 6、项目部人员必须认真配合公司负责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7、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发生。(二)意外伤害不同部位、状态的相应应急措施 1、外伤的急救、处理、搬运: 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1)包扎动作轻、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包扎。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 (2)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温天气防中暑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7月30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确保项目部在高温季节施工发生作业人员中暑时,能迅速地进行抢救,并将事件严重性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信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河南省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由于高温气候未按要求避开高温作业、所在的作业现场通风条件差、中暑者本人身体条件、水量补充不足等因素,导致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高热中暑可分为: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和高度中暑。高度中暑者体温可超过40℃、痉挛、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 3.2 职责 负责指挥高热中暑的应急处理。 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送中暑人员到附近医院就医。 4. 预防与预警 4.1 防备中暑 1.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含40℃)时,当日停止施工作业; 2. 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含37℃)时,中午时段(即11时~16时)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没有降温设施的塔吊、挖掘机等机械的驾驶室内视同露天作业; 3. 日最高气温达35℃时,应采取轮班休方法,缩短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工人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安排加班; 4. 切实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配备,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在现场分区多点设置饮水处,防止作业人员脱水、中暑; 5. 工人宿舍必须保证通风、隔热、透气、配备电风扇等必要的降温设施。 4.2 预警 发现作业人员有头晕、眼花、恶心、心悸、无力、大汗、四肢发麻等中暑现象,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5. 信息报告程序 员工出现中暑现象时,应及时向项目管理人员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本.docx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症状轻微,患者能耐受,减慢滴速或者减少口服剂量, 并配以能减轻副作用的药物,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严重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 色苍白、皮疹、发热等,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管床医师及时报告药学部、医务科。 二、处理流程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 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 三、临床科室发现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报告给临床 药学室,并将未填写项目填写完整。若不良反应症状仍未愈,药学人员 继续监测事件发展,并负责与病人沟通进行情况进展登记。 四、若因一种药物,同剂型、同批号在一周内连续出现 3 例或以上不良反应, 药剂科应立即通知各科室停用该批号药品,并在临床重点监测已用该药品 患者的情况,通知生产厂家,告知其情况共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 因。

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救治药品目录 序号药品通用名称序号药品通用名称1肾上腺注射液1750%葡萄糖针2阿托品注射液180.9%生理盐水3利多卡因注射液19速效救心丸 4尼可刹米注射液20碳酸氢钠注射液5洛贝林注射液 6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7呋塞米注射液 8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9地西泮注射液 10多巴胺注射液 11硝酸甘油注射液 12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13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14氨茶碱注射液 15山莨胆碱注射液 16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极端天气危险源评估 1.1.1极端天气停电:因暴风、雷电、暴雨、地震、冰凌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或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引起35kv线路两回路停电,电厂供电中断,造成停电;其后果是影响项目的各生产系统,且需要恢复供电的难度较大,时间也较长,从而危及整个项目的安全。 1.1.2暴风雪极端性天气 (1)一旦发生暴风雪,会造成项目及周边区域道路积雪,影响参施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将会使参施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项目正常生产秩序。 (2)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造成项目、生活区供暖温度相对较低,影响参施人员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3)暴风雪极端天气停电:由于暴风、暴雪、冰凌等自然极端,可能造成35kv线路接地、短路、倒架、断线引起35kv线路两回路停电,若因电厂也由于暴风雪造成停发电,会造成全项目停电;其后果是影响项目的各生产系统,需要恢复供电的难度较大,时间也较长,从而危及整个项目的安全。 1.1.3强降雨天气水灾 夏季,由于雨水较多,项目内下水道排堵塞或排放不及时,管路不畅通等原因,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水灾事故,会造成设备毁坏和项目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1.1.4地震极端 地震极端可能导致项目、设备设施倒塌损坏,项目财产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1.1.5大雾(阴霾)极端 (1)大雾(阴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参施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项目正常生产秩序。 (2)大雾(阴霾)天气,空气中湿度较大,容易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机电事故。 1.1.6大风极端 (1)大风极端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将会使参施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影响项目正常生产秩序。

上海市应对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上海市应对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上海市应对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基本情况 2 联动部门(单位)及主要职责 2.1 市气象局 2.2 市发展改革委 2.3 市经济信息化委 2.4 市教委 2.5 市公安局 2.6 市民政局 2.7 市建设交通委 2.8 市农委 2.9 市水务局 2.10 市文广影视局

2.11 市卫生局 2.12 市国资委 2.13 市绿化市容局 2.14 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2.15 市交通港口局 2.16 市安全监管局 2.17 市政府新闻办 2.18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19 市电力公司 2.20 各区县政府 2.21 其它各有关部门(单位) 3 预防和应急准备 3.1 预防 3.2 应急准备 4 预警和预警响应 4.1 预警 4.2 预警响应 5 应急处理 5.1 市应急处理指挥部 5.2 应急处理主要措施 6 后期处理 6.1 响应结束

6.2 灾情统计和评估总结 6.3 生产恢复与次生灾害预防 7 应急保障 7.1 监测预报能力保障 7.2 信息发布能力保障 8 附则 8.1 奖惩 8.2 预案管理 8.3 预案实施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高温天气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避免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维护城市安全运行,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气象局关于贯彻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温天气的监测与预防、预警响应、应急处理和后期处理等工作。 1.4 基本情况 1.4.1 高温天气概况 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以上)主要出现在7-8月,据徐家汇观测站资料统计,本市常年平均(当前常年值采用1971- 的平均值,下同)高温日数为9天,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0.2℃(1934年7月12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本市高温天数明显增加、强度加强,以来的近十年(- )本市年平均高温日数达24天,37℃以上的酷暑

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建设一览表 (1) 1.2、单位工程概况 (1) 二、编制说明 (1) 2.1编制原则 (1) 2.2编制依据 (1) 三、救急设施与物资 (2)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人员及抢险人员 (2) 五、事故预防与处理、应急措施及启动程序 (4) 5.1常用词定义 (4) 5.2基本要求 (6) 5.3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7) 5.4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9) 5.5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0) 六、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13)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建设一览表 1.2、单位工程概况 保利花园一期项目位于市清新区岗仔顶,本工程拟建建筑17层商住楼1栋、18层商住楼5栋、25层商住楼1栋,楼高3层的商铺2栋,一层地下室。工程总地上建筑面积约99317㎡,地下面积约23904㎡,结构类型如下表所示; 二、编制说明 2.1 编制原则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全法》等法令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应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消除事故发生隐患,保证安全生产过程中无伤亡、无火灾等事故发生,并提高职工在生产活动中所拥有的在的安全意识,让职工掌握、执行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2 编制依据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 4.《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50348-2004); 5.《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6.《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三、救急设施与物资 1.工地急救设施与物品 医务室一间,担架一付,药箱四个,外伤常备药品一批,常驻工地小车一台。 2.工地附近急救设施 最近的医院是市清新县人民医院,地址:省市清新县清和大道178号,联系:0。 常用的应急: 火警-119;盗警-110;交通报警-122;医疗急救-120;天气预报-121;查询-114。 3.应急物资 备足工地所需的应急药品,对过期的药品及设备及时更新补充。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人员及抢险人员 (一)成立救援领导小组及组建抢险小组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唐前勇、冼广德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 王健伟、林票 3.应急救援小组组员: 志明、黄孝政、梁艺馨、清颜、徐明、曾心洲、欧宁湘、林立超、泽强、程红、志奇、王巧生、黄远辉、余世列、冼广义、黄向辉、达健、武锡、黄远辉、波、梁爱文、林荣宇、梁金洪、林华欣、亚桥、周建明、林富金、戚培翼、梁柯成、庄宏江、钟广学、淼俊、蔡芝虹、孔祥辉。 以上成员联系均列表在工地各部门及值班室贴,以便即时快速联系。 (二)救援小组及人员职责 1.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完整word版)学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汤池中心学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相关方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有序、快速高效的原则。及时研判、稳妥地组织我镇中小学校、幼儿园,积极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设置 中心学校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任来文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各位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校中层领导及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王主席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主管安全的领导牵头主持。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全镇教育系统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安全管理工作。各相关学校按照各自职能指导学校做好教学安全管理工作。中小学校办公室与气象局和上级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恶劣天气预报和预警级别,及时向县教育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由领导小组研判,是否发布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的通知和复课信息。 (三)建立气象观测站 中小学校决定在校园内设置气象观测站,有科学学科任课教师负责管理,成了气象观测社团,对极端恶劣天气进行及时预测,观测站与中心学校安全办公室保持密切联系,对极端恶劣天气可能发生情况及时报告中心学校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极端天气分类及防御指南 (一)暴雨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中心学校所属学校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师生和幼儿安全。日通勤学生原则上放假,可在家自学,学校不视为旷课。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中心学校所属学校做好防暴雨工作;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活动,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旧校舍内的师生到安全场所避雨。日通勤学生放假,本地和校外住宿生原则上放假,可在家或校外住宿点自学,不视为旷课,住宿生到校上自习。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高温天气防中暑应急预案

高温天气防中暑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预防教职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工作出现中暑现象,确保教职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日报刊、天气预报等报出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学校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三、应急预案实施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员: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 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1、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2、救护器具:单架、救护汽车、小型氧气瓶、听筒、病床、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 4、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5、办公室职责 (1)维修管理部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防治中暑的科学知识,如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主任及班组长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总务科医务室预先采购一批防暑降温药品,如常见的藿香

防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防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落实夏季“八防”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效保障员工及旅客的安全健康,根据《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范围及危害度分析: 高温天气:是指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 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C以上(含35C)的天气。 事故范围:高温中暑安全事故。 特征: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故,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中暑者一般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无力等症状。 1.川级状态: (1)公司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為5C连续5天; (2)员工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以及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表现的先兆中暑现象; (3)生产设备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辅助运转设备

等监视参数报警等。 2.□级状态: (1)公司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為8C连续5天; (2)员工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 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 C以上轻、中度中暑现象; (3)主要辅助运转设备故障或主机系统主要监视参数报警,多台机组被迫降出力运行或单台机组被迫停运与电网解列等; 3.I级状态: (1)企业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绍0C; (2)员工出现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等重度中暑现象; (3)多台机组被迫停运与电网解列,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4)异常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 三、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生产方针,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权益为首要,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坚持以人为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打造和谐校园,防范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国家《安全生产法》为依据,以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 积极开展各种应对大风、雨雪极端天气的预防应对工作, 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极端天气范围:大风、雷电、雨雪(中大)、冰雹、大雾等。 三、工作原则 (一) 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二)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 " (三)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一) 成立极端天气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楚国峰(校长) (全面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 副组长:李彦廷赵娟肖旭清(副校长) (具体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上报、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 成员:肖继鑫、范启波、王德玲、孙红平、张超、卢静、各班主任 (二)实行灾情上报制度。 校长室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气象部门沟通, 了解和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发生灾情,在最短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为指挥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 [ 五、应急措施 (一)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极端天气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2、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救援,统一调配救援人员;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善后工作, 将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三)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 1、在第一时间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 报市教育局和政府。 2、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四) 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 1、领导小组应及时按救援预案组织实施相应的事故救援,并将事故救援情况报教育局。 2、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五) 应急处理方案 1、当雾、雪、暴雨、大风、扬沙、沙尘暴、严寒、高温等极端天气发生和出现时,学校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全校的校舍、电路电线进行安全检查。 2、如果极端天气警报为红色警报以上的,报主管部门同意后取消极端天气期间学校的师生活动。 。 3、加强极端天气期间学校的值班,每一时段均安排一名干部两位教师在校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及教育局汇报,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工具和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 (六) 学校及时掌握和处理因雨雪灾造成的安全隐患。 1、学校要针对极端天气制定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掌握暴风雪的预警信息。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 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通过学生向其家长通报。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学生正常上、下学通行情况下,经教育局同意,学校可以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停课、提前放学、延时放学、通知家长接送、教师护送等安全措施。根据灾情由校长来具体实施应急指挥工作。 2、在遇有天气突变、大风天、沙尘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及时同家长取得联系,务必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 并随之天气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教育局。 3、学校要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教育,尤其做好极端天气来临前后路况的排查工作,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