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公卫传染病题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公卫传染病题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公卫传染病题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公卫传染病题目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传染病监测

一、单选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1月1日

2、甲类传染病是指( D )

A. 鼠疫、炭疽

B. 鼠疫、艾滋病

C. 霍乱、炭疽

D. 鼠疫、霍乱

3、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 C )

A. 艾滋病

B. 白喉

C. 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 C )报告人。

A. 重要

B. 兼职

C. 责任

D. 义务

5、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C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2个月

B.5个月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2年以下

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B )报告。

A. 政府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疾控中心

D. 公安机关

7、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A )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 检验. 采集样本. 隔离治疗等预防. 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必须 B. 自愿

C. 特定情况下

D. 可以拒绝

8、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D )

A.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B. 城镇2小时. 农村12小时

C.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D. 城镇农村均2小时9、除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C )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2小时

1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 )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 B ) 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A. 隔离检查

B. 医学观察

C. 隔离观察

D. 医学检查

12、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时,应该如何处理。( C )

A. 下年度补报

B. 年末集中补报

C. 及时补报

D. 不需报告

13、一个病人同时发生3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C )

A. 1张

B. 2张

C. 3张

D. 4张

14、目前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主要通过(A)进行报告。

A. 网络直报

B. 电话报告

C. 逐级上报

D. 定期报告

15、外省某公司职员,因公到我省某市出差,住宿在宾馆,突然发生疾病,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现住址应选择( C )

A.职员家庭住址B.职员单位地址

C.出差住宿宾馆地址D.就诊医院地址

16、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病人发病时间不明确时,可填( C )。

A. 发病日期

B. 诊断日期

C. 就诊日期

D. 检验日期

17、传染病报告卡上现住地址是指病例( D ) 地址,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A. 户籍地址

B. 医院地址

C. 工作地址

D. 发病时实际居住地址

18、一位晚期胃癌病人,继发性贫血,结核杆菌阳性,检查乙型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应填报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D )

A. 四张

B. 三张

C. 两张

D. 一张

19、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其死亡时间吗?( B )

A. 需要

B. 不需要

C. 可填写,也可不填

D. 根据不同病种而定。

20、在外打工的员工回到本省后发现在外感染输入性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需如何填报( A )

A.在备注栏中标明输入病例 B. 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省病例

C. 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籍病例

D. 在现住址中填写输入地地址

21、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数,指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 D )小时的报告卡数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22、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必须经省、市、县疾控机构三级审核,三级审核的及时审核时间如何计算( D )

A. 县级审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

B. 地市级审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

C. 省、市、县每一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

D. 报告卡生成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

23、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至少( C )次对辖区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工作。

A. 1次

B. 2次

C. 4次

D. 8次

2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A)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

25、传染病异常信息不包括( C )

A. 发现甲类传染病

B. 可能的传染病暴发疫情

C. 疫苗接种副反应

D. 不明原因肺炎

26、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传染病病人是,应向( C )报告。

A. 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以上都可以

27、军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军人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 B )报告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驻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 驻地人民政府

28、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 C )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9、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 A )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A. 2小时内

B. 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12小时内

30、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 B )内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31、某市X镇发生1例霍乱病例,该事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级别属于( D )

A. Ⅰ级

B. 未分级

C. Ⅲ级

D. Ⅳ级

32、某市报告1例手足口死亡病例,该事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级别为( D )

A. Ⅰ级

B. Ⅱ级

C. Ⅳ级

D. 未分级

33、下列事件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A )

A.张某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某工厂发生的苯中毒事件D.某医院的放射源丢失事件

34、某村村民因乔迁新居,在家宴请亲朋好友,因误将酒精当做白酒添加给客人饮用,导致15人发病,4人死亡,该事件属于以下哪一类事件( B )

A. 职业中毒事件

B. 食物中毒事件

C. 其它中毒事件

D.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

35、以上事件应属于哪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 )

A. Ⅰ级

B. 未分级

C. Ⅲ级

D. Ⅳ级

36、某乡村3名茶农近期相继发病,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前都上山采茶,其中1例已死亡,经县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该事件属于以下哪类事件( A )

A.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B. 职业中毒事件

C. 其它中毒事件

D.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

37、某乡村3人近期相继发病并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1例已死亡,经县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病因,这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属于哪级事件(C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3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分为几级( C )

A. 五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两级

39、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在多长时间内进行评估报告( C )

A.确认事件终止后5天内 B. 确认事件终止后1 周内

C. 确认事件终止后2 周内

D. 确认事件终止后3 周内

4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案后,哪级能修订报告信息( A )

A.国家级 B. 省级及以上

C. 市级及以上

D. 县级及以上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中,事件类型只要为传染病,

都要与疾病监测系统中传染病个案进行连通,关联方式有哪些

( C )

A.疾病监测系统与事件相关的个案关联,归并个案

B.在突发系统中新增个案

C.以上两种方式均可

D.以上两种方式均错

42、某县级疾控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上报告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病例35例,死亡1例,这起事件定为哪级,需要谁审核( B )

A. Ⅳ级市级疾控机构审核

B. Ⅲ级市级疾控机构审核

C. Ⅲ级市、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C. Ⅳ级县级疾控机构报告默认审核

43、某县级疾控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上报告了一起疑似非典疫情,报告疑似病例1例,这起事件定为哪级,需要谁审核( A )

A. Ⅱ级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B. Ⅲ级市级疾控机构审核

C. Ⅱ级市、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C. Ⅱ级县级疾控机构报告默认审核

44、2011年用户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里新增的用户类型是( B )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

45、以下哪种用户类型用户,省、市、县各级疾控机构只有一个( A )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

46、以下哪类用户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帐号的管理与分配( A )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

47、本级用户和直报用户如发现自己权限有误,立即向( B )报告。

A. 本级系统管理员

B. 本级业务管理员

C. 本单位领导

D. 上级业务管理员

48、县级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时,需立即报告( B )。

A. 市级疾控机构业务管理员

B. 市级疾控机构系统管理员

C. 本级业务管理员

D. 本级用户

49、在进行疫情信息分析时,统计报表中传染病卡片个案信息按照以下哪种方式统计( A )

A. 现住地址浏览

B. 报告地区浏览

C. 外地报告本地病例 C.本地报告外地病例

50、年内阶段性的传染病疫情分析,统计报表数据采用( B )进

行统计。

A. 发病日期

B. 审核日期

C. 诊断日期

D. 报告卡生成日期

51、传染病监测年分析中,统计报表数据按照病例的( A )进行统计。

A. 发病日期

B. 审核日期

C. 诊断日期

D. 以上都可以

52、在疫情分析中,计算辖区报告发病数与去年相比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下列哪个计算是正确的( A )

A.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B.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C.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D. 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53、目前通过直报系统数据评价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指标是( A )。

A. 及时报告率、正常运行率

B. 及时报告率、重卡率

C. 及时报告率、县区零缺报率

D. 网络报告率、重卡率

54、每年1-3月卡片查重时间范围应设定为(A)来进行查重

A.按卡片报告时间往前推3个月

B. 从2004年1月1日至今

C. 本年1月1日至今

D. 上年1月1日至今

55、疾控机构需获取相邻地区的传染病监测信息时,可书面申请

( D )批准,给予信息共享。

A.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 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相邻地区卫生行政部门

D. 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6、非网络直报的医疗单位或个人若查询网络直报信息资料时,应经( C )批准。

A.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B. 当地政府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当地疾控中心

57、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若查询权限外的网络直报统计结果时,应经( A )批准。

A. 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当地政府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当地疾控中心

58、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部门是:( C )

A. 国务院

B.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9、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是否可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B)

A. 可以

B. 不可以

C. 有时可以

D. 看情况

60、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 D )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发布辖区内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A.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61、( A )可以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的信息。

A.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以上疾控中心

C.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62、新生儿破伤风是(B)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非法定传染病

63、艾滋病病毒病人在网络报告选择: ( A )

A. 实验室诊断病例

B. 病原携带者

C. 临床诊断病例

D. 疑似病例

64、在网络直报中传染病报告卡的卡片编号,由什么生成?( D )

A. 填报人编写

B. 病案号产生

C. 门诊号生成

D. 系统自动生成

65、下列哪组传染病须分急性或慢性。( C )

A. 肺结核、乙肝、丙肝

B. 乙肝、痢疾、戊肝

C. 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D. 血吸虫病、肺结核、戊肝

二. 多选题

1、国家规定传染病诊断后需2小时内报告的有:(ABC )

A. 脊髓灰质炎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肺炭疽

D. 艾滋病

2、下列传染病属于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BC )

A. 皮肤炭疽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肺炭疽

D. 白喉

3、均属于乙类传染病有(CD )

A. 麻风病、麻疹

B. 麻疹、风疹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

D. 麻疹、血吸虫病

4、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BD )

A. 流行性感冒

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 水痘

D. 麻风病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ABC)予以隔离治疗。

A. 病人

B. 疑似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 密切接触者

6、以下哪些机构要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ABCD )

A. 医疗机构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采供血机构

D. 卫生检疫机构

7、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病例的现住址可以是(ACD)

A. 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B. 就诊医院地址

C. 发病时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医院

D. 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

8、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正确的(BCD )

A. 学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工作单位一栏不需填写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C.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D.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9、湖北省常见的输入性传染病包括:(A. C)

A. 恶性疟

B. 钩体病

C. 登革热

D. 霍乱

10、发现输入性传染病必须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中填写哪些信息(AB )

A. 标明病例输入地

B. 注明输入病例

C. 病例发病时间

D. 是否治愈

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ABD )

A.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 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D.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2、医疗机构对需要转送的传染病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AB )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A. 病人

B. 病历记录复印件

C. 病人家属

D. 以上都是

13、在监控传染病直报系统时,发现以下情况时须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ABCD )

A. 甲类传染病

B.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C. 发现聚集性病例

D.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ABCD )

A. 重大传染病疫情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D.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5、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包括( ABCD )

A. 正常运行率

B. 及时报告率

C. 及时审核率

D. 重卡率

16、(AB )可依法发布传染病监测信息。

A. 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被告人

D. 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

17、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需建立疫情定期发布制度( AB )

A. 国家

B. 省级

C. 市(州)

D. 县级

18、在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中,以下哪些传染病病例与直报系

统中传染病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如在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则视为漏报(AB )

A. 门诊日志中查到的传染病病例

B.出入院登记本中查到的传染病病例

C.传染病登记本中的传染病病例

D.被检查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

三. 填空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 年12月1日起施行。

2、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3、我国现行法定传染病共 3 类39 种。

4、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共有9 章80 条。

5、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6、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7、丙类传染病有11 种,其中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是手足口病。

8、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9、2013年11月1日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的是人感染H7N9禽流

感。

10、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

11、同一患者同时患2种传染病需要报 2 张传染病报告卡。

12、新生儿破伤风指日龄为0-28天患破伤风的病例。

13、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7、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月报、年报的要求定期发布本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信息。

18、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疫情定期发布制度。

19、丙类传染病有11 种,其中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是手足口病。

20、病例如有一处以上地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地址。

21、系统默认的查重条件是指按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

业、病种、现住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一、判断题(10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二、单项选择题(50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A.6月龄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A.无害化处理B.集中存放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4.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5.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6.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B.鼠疫C.狂犬病 D.麻疹 7.今年我市要求的老年体检率是多杀() A.70% B.8 0% C.75% % D.90% 8.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A.4 B.6 C.9 D.12 10.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A.月收入B.家族史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1.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4

2013年社区医师半年考核试卷 一、填空题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种印刷材料, 6 种视听音像资料。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孕12周前至产后42天。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1

12.健康档案中的“住院治疗情况”指最近 1年内内的住院治疗情况。 二、判断题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三、单项选择题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B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答案(供参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答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在考核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合格率时,血糖和血压必填,否则一票否决为不合格档案。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重性精神病等。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具体实施。 5、对健康档案的考核,主要指标包括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合格率和健康档案使用率。 6、健康档案体检表中的填写要注意,“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量”,如白酒1两折合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1两。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8、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要举办6 次健康教育讲座。 9、根据国家规范要求,村卫生室宣传栏应不少于1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 10、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 11、在12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乙肝、卡介苗、糖

丸、百白破、麻风、乙脑;在18月内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A群流脑;在24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甲肝。 12、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包括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干预。 13、老年人健康体检免费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 14、老年人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的方式包括多参加体育运动、注意合理营养、防止跌倒、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习惯。 15、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分级可分为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 16、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的方法是指告诉被检查者“我讲出三件物品的名称”,请其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 17、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是指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或者你的情绪怎么样,如回答“是”或者“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 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4 次面对面随访,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应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血压值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集 公共卫生考试卷(一)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 0.5分,总计30分) 1、我市什么条件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后可以得到补助?( A ) A.本市农业户籍、低保户、贫困孕产妇 B.凡是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C.外地农业户籍 D.外地户籍 2、酗酒有什么害处?( E )A.酒精中毒B.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C.诱发高血压、心脏病D.醉酒易发生意外伤害E.以上都是 3、重大公共卫生月报表上报时间为:( A ) A.每月30日 B.每月28-30日 C.每月30日以前 D.每月1日 4、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 A )A.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B.高血红蛋白、高尿蛋白、高尿糖等C.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等D.贫血或血液浓度过高 5、死亡证明书调查记录由( A )填写? A. 临床医生 B. 防保医生C. 死者家属 D. 妇幼医生 6、您认为下列食物每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 A )A.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类>油脂B.蔬菜、水果>谷类>肉蛋奶类>油脂C.肉蛋奶类>蔬菜、水果>谷类>油脂D.谷类>油脂>肉蛋奶类>蔬菜、水果 7、叶酸主要预防什么?( A ) A.预防神经管畸形 B.预防妇女心脏病 C.预防胎儿贫血 D.提高妇女食欲 8、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D ) A.2小时 12小时24小时 B.2小时 6小时 24小时 C.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D.2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9、孕产期保健早孕建册适宜的时间是:( B )A.停经4周 B.停经8-12周 C.停经14周 D.停经16周 10、人感染高致病性 ___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D.特类 11、住院分娩补助是以下哪个妇幼项目中的工作:( C )A.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B.“降消”项目 C.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D.妇幼综合项目 12、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 C )A.吃得多、喝得少、尿得多、体重多B.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少、体重多C.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D.吃得少、喝得多、尿量多、体重多 13、产后和新生儿访视的时间是:( A ) A.产妇出院后的3-7天 B.产妇出院后的7-10天 C.产妇出院后的10-15天 D. 产妇出院后的3天 14、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B )。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空气和水15、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中,新生儿应该填写:( C )A.出生日期B.月龄C.日龄D.以上都可 16、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 ) A.痢疾病人 B.艾滋病病人 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17、( D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18、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不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D ) A.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在考核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合格率时,血糖和血压必填,否则一票否决为不合格档案。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重性精神病等。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具体实施。 5、对健康档案的考核,主要指标包括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合格率和健康档案使用率。 6、健康档案体检表中的填写要注意,“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量”,如白酒1两折合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1两。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8、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要举办 6 次健康教育讲座。 9、根据国家规范要求,村卫生室宣传栏应不少于1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 10、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 11、在12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乙肝、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风、乙脑 ;在18月内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 A群流脑 ;在24月龄内应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是甲肝。 12、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包括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干预。

13、老年人健康体检免费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 14、老年人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的方式包括多参加体育运动、注意合理营养、防止跌倒、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习惯。 15、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分级可分为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 16、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的方法是指告诉被检查者“我讲出三件物品的名称”,请其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 17、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是指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或者你的情绪怎么样,如回答“是”或者“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 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 4 次面对面随访,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应 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血压值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两次血压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患者应要求其转诊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20、高血压一级预防措施包括减轻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建少酒精摄入、补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戒烟。 2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尿、烦渴、多食、体重减轻。 22、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金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 23、糖尿病患者的五驾马车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 24、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压是<130/80mmHg,正常人理想的空腹血糖是 <6.1mmol,正常人理想的餐后血糖是<8.0mmol。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宣传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自2009年起实施,免费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如下12项卫生服务: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2、健康教育服务; 3、预防接种服务;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7、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2型糖尿现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9、结核病患者管理服务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2、中医药健康管理。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

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所等专业机构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通过团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 四、服务的对象及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0-6岁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五、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具体的实惠 可免费享受: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获得健康教育信息、接种相关疫苗、儿童与孕产妇年度体检与健康指导、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年度体检和每年至少以上4次随访服务、传染病防治指导、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等。 六、居民如何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居民根据所在的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安 排,积极配合,即可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具体参与方法:一是接受上述机构人员上门登记建档; 二是参与上述机构建档;三是直接到上述机构要求建档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 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 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6、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 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1、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 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 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18、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2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21、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23、某居民的腰围是2尺4寸,可换算成(80)厘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10分,每空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住 居民。 2.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 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 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民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种印刷材料,6种视听音像资 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_13_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 7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周前 至 产后42天。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6项免费体格检查和7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 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次 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_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_次面对 面随访。 、判断题(5分,每题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位: 姓名: 成 绩: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17位编码,将建档居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X)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 小时内上报。(2)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 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 次。(X)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 内容。(X)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X)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 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X)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X)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 个等级。(X)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X) 三、单项选择题(35 分,每题1 分)

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0

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一、填空题(15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居民,以、、、和等人群为重点。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和。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次健康管理。 4.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至。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项免费体格检查和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6.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mmHg和(或)舒张压≥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7.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三、单项选择题(30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讲课稿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 识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0.5ml。( )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二、填空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和。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种印刷材料,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至。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项免费体格检查和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mmHg和(或)舒张压≥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次面对面随访。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试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3分)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 )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 )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3、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 )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4 C、5 4、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 )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6、预约60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7、对辖区内( )及以上常住居民,国家计划生育新政策。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 B、50岁 C、35岁 8、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2次 B、3次 C、1次 9、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 B、3 C、2 10、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 )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A、2次 B、3次 C、1次 11、重性精神疾病是指( )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12、高血压患者在控制钠盐摄入的同时,应注意补充()。 A.钾和镁 B.镁和硒 C.钙和硒 D.钾和 钙 E.镁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一、健康档案服务 社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尤其是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均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用于诊疗活动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样,居民的健康档案既可以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上门服务时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建立。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卫生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机构每年可获得不少于12种健康宣传资料,观看到不少于6种健康知识影像资料,参加不少于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可参加不少于1次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服务,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包括1次孕早期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孕25-26周、37-40周各进行一次产前随访。还可享受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及心理指导等孕期保健服务,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可获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六、预防接种服务 0-6岁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证、簿;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A.6月龄B.8月龄C.1周岁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A.首诊医生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A.无害化处理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7.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是() A.15元B.20元C.25元D.50元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B.鼠疫 C.狂犬病D.麻疹 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A.4 B.6 C.9 D.1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A.月收入B.家族史C.既往史D.药物过敏史 12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13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14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 及答案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填空题(36 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驻) 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 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

种印刷材料,( 6 ) 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 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 周前) 至( 产后42天)。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 140 ) mmHg 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次)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20 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 2 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 小时内上报。(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进行危险性评估 1 次。( ×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题库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题库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一、单选题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市、区)()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A、卫生行政部门答案:A 2、按照《2014年吉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档案的技术指导单位是()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答案:B 3、我区实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复核结果达到()及以上的县区,全额核拨本年度项目补助资金。 C、80分答案:C 4、为及时监测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客观评价项目工作,全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表()制度。 D、月报答案:D 5、健康档案有动态记录是指____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D、1 年答案:D 6、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答案:B 7、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答案:D 8、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 A、业务指导答案:A

2.2014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类()项内容。 答案:11、43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以服务的数量、质量和()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项目不足经费。 答案:群众满意度 4.2014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元提高至()元。 答案:30、35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和()。 答案: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三、简答题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11大类? 答:(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0~6岁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7)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8)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0)卫生监督协管;(11)中(回)医药健康管理。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11版)》要求,居民健康档案及相关服务记录时要做到哪些? 答: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客观、公正、合理、量化的原则;(2)坚持服务数量考核与服务质量 考核结合的原则;(3)坚持业务考核与管理考核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介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介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版)及相关免费服务内容介绍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免费建立统一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首次建立个人档案的居民可以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及臀围进行心肺等体格检查。 二、健康教育: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宣传普及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三、预防接种:为辖区内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免费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并提供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服务。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为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建立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提供产前检查,开展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访视指导。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每年对管理的慢性病的人群进行1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血糖检测。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指导,登记管理的慢性病人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年至少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患者在自愿或家属配合下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年至少随访4次面对面随访,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及时发现、登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试题及答案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种印刷材料, 6 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孕12周前至产后42天。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5分,每题0.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 ml。(×)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题库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一、单选题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市、区)()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A、卫生行政部门答案:A 2、按照《2014年吉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档案的技术指导单位是()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答案:B 3、我区实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复核结果达到()及以上的县区,全额核拨本年度项目补助资金。 C、80分答案:C 4、为及时监测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客观评价项目工作,全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表()制度。 D、月报答案:D 5、健康档案有动态记录是指____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D、1 年答案:D 6、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答案:B 7、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答案:D 8、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 A、业务指导答案:A

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答案:C 10、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A、无害化处理答案:A 11、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A、首诊医生答案:A 12、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A、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答案:A 13、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答案:C 14、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考核指标不正确的是() A、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居民数×100%答案:A 15、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B、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答案:B 16、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 A、卫生监督机构答案:A 17.以下哪项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D、门诊病历管理答案:D 二、填空题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政府购买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享受的服务。 答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免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