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统计学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学名称来源于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

3.几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60,70,80,85,60,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标志D.变量值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

A.有关国际名声的单位B.在总体中其单位数目占绝大比重的单位C.特殊的单位D.其单位数虽少,但被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5.调查某大学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A.该大学所有学生B.该大学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大学每一名学生D.以上都不正确

6.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元B.1750元C.2250元D.2500元

7.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指标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8.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A.数据资料B.主词C.宾此D.以上都不正确

9.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

10.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其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B.% C.% D.%

11.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人均国民收入C.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D.某公司的平均工资13.拉氏指数所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基期B.报告期C.固定时期D.任意时期

14.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

A.% B.13% C.% D.10%

15.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A .∑∑=

0q

p q p K K p

p

B .

∑∑=

1

1111

q

p K q p K p

p

C .∑∑=

1q

p q p K p

D .∑∑=

1

011q

p q p K p

16. 已知某企业产值近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2%,3%,4%,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2%×3%×4%

B .1%×2%×3%×4%-1

C .101%×102%×103%×104%

D .101%×102%×103%×104%-1 17. 季节比率

A .说明时间序列所描述的现象的发展趋势

B .说明各年度水平相对于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

C .说明各季度(或月)水平比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

D .其值的大小一般都大于1

18.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0H ,备择假设1H ,则称( )为犯第一类错误 A 、0H 为假,接受0H B 、0H 为真,拒绝1H C 、0H 为真,拒绝0H

D 、0H 为假,拒绝0H

19. 某产品的价格(x )(元)与销售量(y )(千件)的回归方程为

x y

-=50?,表明价格每降低1元,销售量平均 A .增加1千件B .增加50千件 C .增加49千件 D .减少49千件 20. 已知回归直线方程的判定系数81.02

=r ,那么可知 A .相关系数9.0=r

B .相关系数9.0=r 或9.0-=r

C .相关系数9.0-=r

D .无法计算相关系数

二、 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有2-5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

分)

1. 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职工人数

B .商品库存数

C .固定资产折旧额

D .企业利润

E .银行存款余额

2. 设21,X X 取自正态总体)1,(μN 的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下列估计量中哪些是μ的无偏估计。

A .2113132?X X +=

μ

B .21241

43?X X +=μ

C .2132121?X X +=μ

D .2143121?X X +=μ

E .2153143?X X +=μ

3. 构成时间序列的各种因素,按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解为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不规则变动 D .发散变动 E .循环变动

4. 设样本n X X X Λ,,21取自正态总体),(2

σμN ,其中

μ为已知参数,2σ为未知。下列样本函

数中,是统计量的有

A .3216

1

3121X X X ++

B .)(11

2

∑=-n i i X n μ

C.

X

D.1X

E.

∑=3

1

2

2

i i X σ

5. 统计中,易受极端标志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E .几何平均数 三、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叫抽样调查?它主要应用在哪些场合?

2. 什么叫相关关系?相关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四、 计算题(要求至少保留2位小数,共60分) 1.

问:(1)该市职工家庭平均收入;(2)平均收入的标准差(10分)

2. 为研究某种产品的质量特性,随机的选择16个,测得其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标准差为40小时。假设该产品寿命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试求该种产品平均寿命的95%的置信区间。(8分)

3. 某公司生产电子元件,其寿命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该公司声称:某种型号电子元件的平均寿命高于3000小时。现在从该公司的这种电子元件中抽取了5个,它们的寿命分别为: 2980,3020,3010,3010,2990。问在显着性水平05.0=α

下,能否接受该公司的声称。(10分)

4.

计算:(1)产值总指数;(2)以基期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3)以报告期产量为同度量因素的出厂价格总指数。(4)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产值变化的原因。(

12分)

5. 要求: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并对其季节变化规律做简要分析。

6. 某公司销售人员数(人)(x )与销售量(件)(y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现抽样得到资料:

(10分)

1950,152,4112,9068,344,2522======∑∑∑∑∑y y xy x x n 要求:(1)拟合销

售量对于销售人员数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显着性检验(05.0=α

)(10分) 附录:

96.1025.0=Z ,645.105.0=Z ,1315.2)15(025.0=t ,1199.2)16(025.0=t ,1318.2)4(05.0=t ,0687.2)23(025.0=t ,7764.2)4(025.0=t ,0639

.2)24(025.0=t

统计学考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1分,

二、

5三、

1.

什么叫抽样调查?它主要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是根据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其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2分)

应用于:某些不必采用全面调查的现象。(分) 某些有破坏性的调查。(分)

对全面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复核。(分)

对于要求资料信息及时性很强的现象进行调查。(分) 2.

什么叫相关关系?相关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变量间具有密切关联而又不能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的关系。(3分) 按照相关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2分)

四、

计算题(共60分,要求至少保留两位小数)

1. 解:(10分)

(1)分)

((元)

572510

.0125020.095055.065015.0350=?+?+?+?==

∑∑f

xf X

(2)

1

.0)7251250(2.0)725950(55.0)725650(15.0)725350()

(22222

?-+?-+?-+?-=-=

∑∑f

f

x x σ=(元)(5分) 2. 解:(8分)已知:05.0405000,16====α小时,小时,s x n

查表:1315.2)15()1(025.02

==-t n t α

(1分)

平均寿命的95%的置信区间为:))1(),1((2

2-+--

n t n s x n t n s x αα(2分)

即:)1315.216

40

5000,1315.216405000(?+?- (4分)

得:( )

(1分)

3. 解:(10分)已知:05.0,5==αn 查表:1318.2)4()1(05.0==-t n t α

(1分)

3002==

∑n

x x

(1分)

70.14)(2

=-=

n

x x s

(1分)

该问题需要检验假设:

3000:3000:10>≤μμH H

(2分)

原假设的拒绝域形式为:

)1(0

->-n t n

s x αμ (2分)

1318.23042.05

7.143000

30020<=-=-n

s x μ (2分)

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不能接受该公司提出的平均寿命高于3000的声称。(1分)

4. 解:(12分) (1)%4

5.11555000

63500

2.65000122000660005.1222000

11==?+??+?=

=

∑∑q

p q p K pq

(2分)

(2)%64.11555000

63600

2.650001220002.660001222000

10==?+??+?=

=

∑∑q

p q p K q

(2分)

(3)%84.9963600

63500

2.66000122200660005.1222001

011==?+??+?=

=

∑∑q

p q p K p

(2分)

(4)分析。 相对数上:%=×%

(2分)

绝对数上:63500-55000=(63600-55000)+(63500-63600)

(2分)

即:8500=8600-100

该企业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值增长%,增加8500元,其原因: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产值为8600元,但是价格下降%,而减少产值100元。

(2分)

分析:从该公司产品销售来看,四个季度相比,2、3季度是销售旺季,1、4季度是销售淡季,对于公司需要安排好生产,组织货源的合理配置。(2分) 6. 解:(10分)

(1)47.056

.433448.202034425

19068152344251

4112)(1122

2==?-??-=--

=∑∑∑∑∑x n x y x n xy b (2分) 39

.025

344

47.025

152-=?-=-=

∑∑n

x b n

y a

(1分)

回归方程为:x y 47.039.0+-=

(1分)

(2)]

)(1

][)(1[1

2222∑∑∑∑∑∑∑---

=

y n y x n x y x n

xy r (1分)

=6879.210848.2020]

15225

1

1950][3442519068[152

344251

411222=?-?-??-

= (1分)

假设检验:0:0:10≠=ρρH H

(1分)

检验统计量:)2(~122

---=

n t r

n r t

(1分) 原假设的拒绝域为:

)2(2

-≥n t t α

0687.2)2(44.162

=->=n t t α

(1分)

所以拒绝原假设0:0=ρH ,即:认为相关系数r 在统计上是显着的。(1分)

统计学考试题二

五、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康令B.威廉?配第C.凯特勒D.恩格尔

2.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

3.“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4.统计的首要特点是

A.数量性B.具体性C.总体性D.社会性

5.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00名学生B.5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D.以上都不正确

6.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三个组:(1)1000元以下;(2)1000~2000元;(3)2000元以上,则第三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元B.2500元C.3000元D.无法计算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A.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B.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8.统计分组后,应使

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C.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D.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

9.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

10.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0%,其销售收入计划完成程度为

A.80% B.125% C.102% D.2%

11.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2.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的是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D.某公司的平均工资

1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D.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14.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总成本

A.增加B.降低C.不变D.很难判断

15.用指数体系作两因素分析,则同度量因素必须

A.是不同时期B.都是基期C.都是报告期D.是同一时期

16.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A .∑∑=

0q

p q p K K p

p

B .

∑∑=

1

1111

q

p K q p K p

p

C .∑∑=

1q

p q p K p

D .∑∑=

1

011q

p q p K p

17. 已知近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2%,103%,104%,10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02%×103%×104%×105% B .2%×3%×4%×5% C .102%×103%×104%×105%-1 D .2%×3%×4%×5%-1 18. 在季节比率的计算中,一年4个季度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A .1 B .100% C .1200% D .400%

19. 产量(x )(千件)与单位成本(y )(元)的回归方程为x y

-=70?,表明产量每提高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

A .增加1元

B .增加70元

C .减少1元

D .减少70元 20.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r 和回归系数b 的符号 A .相同 B .相反 C .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没有任何联系

六、 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有2-5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分) 1. 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 .职工人数

B .商品库存数

C .固定资产折旧额

D .企业利润

E .银行存款余额 2. 下列哪些公式是对的 A .∑=-最小值)(x x B .∑=-0)(x x C .∑=-最小值2

)

(x x D .∑=-0)(2x x

E .

∑=-1)(x x

3. 构成时间序列的各种因素,按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解为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不规则变动 D .发散变动 E .循环变动 4. 下列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是

A .适量的施肥量与亩产量

B .身高与体重

C .正常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D .广告费支出与销售收入

E .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支出 5. 点估计的评价标准

A .无偏性

B .一致性

C .有效性

D .有偏性

E .渐进性 七、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叫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 什么叫相关关系?按照相关程度的不同,相关关系分为哪几种类型? 八、 计算题(要求至少保留2位小数,共60分)

问:三个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多少?(7分)

2. 某企业某车间某个班各有工人6名,每人日产零件数如下: 甲班:6,10,13,16,19,20

要求:计算甲班每人日产零件数的全距和标准差。(10分)

要求:(1)用基期单位成本为权数计算产量综合指数;并计算由于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额。(2)用报告期产量作为权数计算单位成本综合指数;并计算由于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额。

并已知去年末的商品储存额为24万元,试计算上半年该公司平均每月的商品储存额。(7

分)

要求:用移动平均法计算长期趋势值(移动项数K=3)。(6分)

6. 已知温度(x )和冷饮销售量(y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并已知:

93569,959,8.924,28.9,4.9,1022======∑∑∑∑∑y y xy x x n 要求:(1)

计算温度与冷饮销售量的相关系数;(2)拟合冷饮销售量对于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0分)

7. 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0%一级品。试用95%的概率估计全部产品一级品率的置信区

间。(96.1025.0=Z )(8分)

统计学考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五、

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1

分,六、

5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七、

1. 定义: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

统计方法。(2分)

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每个要点各1分) 2. 变量间具有密切关联而又不能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的关系。(2分)按照相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3分)

八、

计算题(共60分,要求至少保留2位小数。)

1. 解:(7分)

2. 解:(10分) 全距14620=-=R

(4分) 146

84===∑n

x X

(2分)

=

(4分)

3. 解:(12分) (1)

%36.1247800

9700

121508500540012200860055000

10==?+?+??+?+?=

=

∑∑q

p q

p K q (3分)

1900780097000

01

0=-=-∑∑q

p q p

(3分)

(2)%71.1239700

12000

9700200156001050061

011==?+?+?=

=

∑∑q

p q p K P

(3分)

23009700120001

01

1=-=-∑∑q

p q p

(3分)

4. (7分)

6. 解:(10分)

(1)])(1

][)(1[1

2222∑∑∑∑∑∑∑---

=

y n

y x n x y x n

xy r (2分)

=66.2634.23]

95910

1

93569][4.910128.9[959

4.9101

8.92422=?-?-??-

= (3分)

(2)57.52444

.034.23)(11

2

2==--

=

∑∑∑∑∑x n x y x n xy b (2分)

48.4610

4.927.5210

959=?-=-=∑∑n

x b n

y a

(2分)

回归方程为:x y 57.5248.46+=

(1分)

7. 解:(8分)

05.0,9.0,500===αp n ,96.1025.0=Z

全部产品的一级品率的95%的置信区间:

))1(,)1((2

2

n p p Z p n p p Z p -+--α

α

(2分)

即:)500

1

.09.096.19.0500

1

.09.096.19.0(??

+??-

(4分)

得:( )

(2分)

统计学考试题三

九、

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1分,

1. 统计某班学生某科成绩分别为65分、70分、80分,三个数据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2. 要研究某厂生产的彩色显像管的平均寿命,宜用 A 、重点调查

B 、普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3. 设某地区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002年为600元,2003年为800元,2004年为1000元,则2004

年与2002年相比,每1个百分点增加为 A 、20 B 、8元 C 、6元 D 、10元 4. 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移动的时距长短应该 A 、是奇数

B 、是偶数

C 、是无名数

D 、与现象变动周期长短一致

5. 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是 A 、正比例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有时成正比关系,有时成反比关系

D 、两者无关

6. 假定人口普查的标准调查时点为7月1日0时,某市在6月20?日进行的人口登记数为

5080人,如6月29日该市死亡2人,7月2日出生5人,则人口普查表上该市人口数为 A 、5080人 B 、5078人 C 、5083人 D 、5075人 7. 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

A 、具体化

B 、抽象化

C 、简单化

D 、明显化

8.在参数估计中利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的条件是

A、总体分布需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B、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未知

C、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但需是大样本

D、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但需方差已知

9.设合理的施肥量为y,粮食产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建立回归方程y^=a+bx

B、只能建立回归方程为x^=a+by

C、可以同时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D、两者无相关关系,不能建立回归方程

10.关于指数及指数体系及其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是因素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B、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连乘积

C、可用于指数推算,根据指数体系,可从已知指数推算未知指数

D、统计学上的指数与数学上的指数有相同之处

11.“统计学”学科名词来源于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1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IP电话通话时长

B、邮政企业职工人数

C、移动电话普及率

D、股票价格

13.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指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每台工业生产设备

14.若数列中各组的变量值不变,而每组的次数均增加3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值A、增加30% B、减少30%

C、不变化

D、无法判断

15.若某厂2000年产值为120万元,经过努力,两年来累计增加产值80万元,则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B、29%

C、%

D、50%

16.编制平均数指数的基础是

A、数量指数

B、质量指数

C、个体指数

D、综合指数

17.由被调查者虚报统计数据所引起的误差为

A、偶然性登记误差

B、系统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随机误差

18.按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A、100 %

B、400%

C、1200%

D、120%

19.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的值

A、越接近无穷大

B、越接近+1

C、越接近0

D、越接近±1

20.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 、 样本指标

B 、 总体指标

C 、 统计量

D 、 样本方差

十、

多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有2~

1.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平均工资 C、人口密度 D、出勤人数 E、单位产品成本

2. 目前我国统计调查种类,按组织方式分主要有 A、经常性调查 B、统计报表 C、专门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3. 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商品库存数 B、固定资产折旧额 C、人口数

D、银行存款余额 E、死亡人数

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 A、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B、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

C、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D、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E、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5. 构成时间序列的各种因素,按他们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解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发散变动 E、循环变动

十一、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通过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表:

什么是统计分组,并解释70~80组的累计频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2. 什么是机械抽样,它具有什么特点?

3

. 什么叫第一类错误,并写出其概率表达形式。 4. 什么叫同度量因素,并指出指数

∑∑1

1

111

p

m x p

m x 中的同度量因素。

十二、 计算题(共50分,要求至少保留2位小数。)

1. 某产品2001年第四季度成本和产量资料如表所示

计算:

(1) 第四季度平均单位成本;(4分)

(2) 计算单位成本的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4分)

2. 检查200件产品的寿命,得样本均值为300小时,样本标准差8小时。 (1) 求期望寿命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3分) (2) 求期望寿命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3分)

(3) 通过以上计算,说明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之间的关系。(2分)

3. 从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测得废品有6件。能否认为该

批产品的废品率大于5%。(05.0=α)

4. 已知有两个变量,即亩产量(y )和施肥量(x )。假定两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并

已知: 试求:

(1) 估计线性回归方程;(4分)

(2) 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其含义。(4分) 5. 某汽车制造公司历年产量统计资料如下:(10分)

单位:万辆

(1)根据动态分析指标的相互关系填写表中所缺数据;(6分) (2)计算其间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4分)

6. 根据某城市楼市的2003年度统计,各房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销售量和平均价格

数据如下:(8分)

(1) 计算各房型的价格综合指数和销售量综合指数。(4分)

(2) 计算两个季度的销售额的增量,并用指数体系进行分析。(4分)

附录:96.1025.0=Z ,645.105.0=Z ,33.201.0=Z ,58.2005.0=Z

统计学考试题三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

1.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要求,将数据资料按照一定的特征划分为性质不同

的若干组(3分)。70~80组的累计频数为35人,表示在所有学生中,考试成绩在70分及其以上的学生有35人(2分)。

2. 机械抽样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位

的一种抽样方法(3分)。其特点:抽样方式简单,容易实施;抽样中只需要确定抽样起点,样本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但如果抽样间隔与现象本身的周期性节奏重合则会引起系统性偏差(2分)(只要能回答上两个特点即可得2分)。

3.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0H 为真,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抽到的样本偏偏有利

于拒绝0H ,称这种错误为第一类错误(3分)。一般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

}{{00为真拒绝犯第一类错误}=H H P P =α(2分)。

4. 在编制指数中,将不能加总的现象过渡到能够加总的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3分)。

指数

∑∑1

1

111

p

m x p m x 中的同度量因素是11p m (2分)。

五、计算题(共50分)

1. 解:

(1)第四季度平均单位成本

5.20%5015%3020%2035=?+?+?==

∑∑f

xf x (元/件)(4分)

(2)单位成本标准差

57

.7%

100%

50)5.2015(%30)5.2020(%20)5.2035()

(2222

=?-+?-+?-=

-=

∑∑f

f

x x σ(2分)

标准差系数: 37.05

.2057

.7==

=x

v σ

(2分) 2. 解:

(1)95%的置信区间为

=?

±∈)200

896.1300(μ(,)(3分)

(2)99%的置信区间为

=?

±∈)200

858.2300(μ(,)(3分)

(3)通过以上计算说明,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之间存在矛盾关系。(2分) 3. 解:根据题意,需要检验假设

%5:%,5:100>=≤p H p p H 。(2分)

拒绝域形式为:

??

?

?

???

???????≥--=αz n p p p p z )1((1分)

已知%,6,100==p n 并且645.105.0=Z 。(1分) 即有:

<=--=

421.0100

)

06.01(06.005.006.0z 645.105.0=Z (3分)

所以不能拒绝0H ,即不能认为该批产品的废品率大于5%。(1分) 4. 解:

(3) 估计线性回归方程;

74.92

.1015

.985==

=

xx

xy L L b (1分)

07.1172774.9380=?-=-=x b y a (1分)

所以:x bx a y 74.907.117+=+=σ

(2分) (4) 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其含义。

86.012995

2.1015.985=?=

=

yy

xx xy L L L r (2分)

表明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密切程度为0.86,属于高度相关。(2分) 5. 解: (1)

(2)平均发展速度%24.113100

2

.1451212.14511012110011033

==??=

(3分) 增长速度=%-1=% (1分) 6. 解: (1)

%46.10048

.50581

.5071

011==

=

∑∑q

p q p K P

(2分)

%60.10566

.47848

.5050

10==

=

∑∑q

p q p K q (2分)

(2)%09.10666

.47881

.5070

11==

=

∑∑q

p q p K pq

(1分)

而=?=?%60.105%46.100q p K K %=pq K (1分)

销售额的增量为亿元(1分)

其中,由于价格的上升所引起的销售额的上涨为亿元 以及由于销量的上升所引起的销售额的上涨为亿元(1分)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元,标准差为元。试以%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 间;(φ(2)=)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为(,) 3 要求:①、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②、计算判定系数R 。 附: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 =-= ∑∑n x n y ββ)) 1 0 – ×58=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 =+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4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 7、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e M >o M ③、x >o M >e M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统计学考试题与答案

统计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 数量指标的有几个( )。 A 、 一个 B 、 二个 C 、 三个 D 、四个 2. 抽样时,由于样本容量不足造成的误差与因为( )造成的误差,都属于代表性误差。 A.被调查者有意虚报 B.数据汇总错误 C.填报错误 D.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3. 在连续型数据的频数分布中,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 组组中值为( ) A .520 B .510 C .500 D .490 4. 有12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 资料编制频数分布,应采用( ) A .单项分组 B .等距分组 C .不等距分组 D .以上几种形式分组均可 5. 某车间三个班生产同种产品,6月份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3.4(件/工日),产量分别为 400.500.600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应为( )。 A .33432=++ B .13.31500600450034002=?+?+? C .88.24323=?? D .9.24600350024001500=++ 6. 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有( ) A.x > e m >0m B.x 0m >e m D.x <0m

统计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 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 ×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χ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A 90% B 95.5% C 96% D 3 % 96%5.95%90++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分析-共20页

统计学考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统计学名称来源于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数理统计学派 D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 .社会科学 B .自然科学 C .方法论科学 D .实质性科学 3. 几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60,70,80,85,60,这几个数字是 A .指标 B .变量 C .标志 D .变量值 4.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 A .有关国际名声的单位 B .在总体中其单位数目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C .特殊的单位 D .其单位数虽少,但被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5. 调查某大学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A .该大学所有学生 B .该大学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该大学每一名学生 D .以上都不正确 6. 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19元;(4) 2019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 .2019元 B .1750元 C . 2250元 D .2500元 7. 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 .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D .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8. 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A .数据资料 B .主词 C .宾此 D .以上都不正确 9. 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 B .序时平均数 C .众数 D . 调和平均数 10. 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其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97.94% B .166.67% C .101.94% D .1.94% 11. 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1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 .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B .人均国民收入 C .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 D .某公司的平均工资 13. 拉氏指数所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 .基期 B .报告期 C .固定时期 D .任意时期 14. 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 A .113.3% B .13% C .106.8% D .10% 15. 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A .∑∑= 0q p q p K K p p B . ∑∑= 1 1111 q p K q p K p p C .∑∑= 1q p q p K p D .∑∑= 1 011q p q p K p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统计学试卷五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 一、单选题 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3.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通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 B、94.4% C、104.5% D、66.7% 7.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8.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 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9.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1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A、 600元 B、 533.33元 C 、466.67元 D、 500元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2.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则抽样误差()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1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5.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一致性 D、同质性 1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 B、103.09% C、3% D、109.13% 1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解析

级专业2010学年第 1 学期《社会统计学》试卷 A 姓名:学号: (□开卷□闭卷) 一、选择题:2*10=20分 1、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 A 400个学生 B 每一个学生 C 400个学生的成绩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A ) 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C 泊松分布 D F分布 A 2 3、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 抽样方式叫( B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4、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5、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B)。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6、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7、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C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8、若P(A)=0.2,P(B)=0.6,P(A/B)=0.4,则) P I=( D )。 A (B A 0.8 B 0.08 C 0.12 D 0.24。 9、关于学生t分布,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B )。 A 要求随机样本 B 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总体分布

C 可用于小样本 D 可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总体标准差σ 10、对于大样本双侧检验,如果根据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得 Z α/2=1.96,则当零假 设被否定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C )。 A 20% B 10% C 5% D .1% 二、判断题:2*10=20分 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对 )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错 ) 3、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对 ) 4、在社会现象中,即使相同的意识作用也完全可能有不确定的结果,这就提供了概率论应用的可能性。 ( 对 ) 5、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对 ) 6、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对 ) 7、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错 ) 8、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错 ) 9、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错 ) 10、当样本容量n 无限增大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绝对离差小于任意正数的概率趋于零。 (错 ) 三、简答题:5*7=35分 1、大数规律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配对样本 所谓配对样本,指只有一个总体,双样本是由于样本中的个体两两匹配成对而产生的。 3、消减误差比例 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误差0E ,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 系时预测Y 的误差1E ,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 4、同分对 如果在X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X =X (此时Y 序列中无i j Y =Y ),则这个配对仅是X 方向而非Y 方向的同分对;如果在Y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Y =Y (此时X 序列中无i j X =X ),则这个配对仅是Y 方向而非X 方向的同分对;我们观察到i j X =X ,也观察到i j Y =Y ,则称这个配对为X 与Y 同分对。 5、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若干类别或层次,再按照一定比 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各抽取的单位合并成样本。 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 7、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 P 值是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用P 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就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就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就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就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就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就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 、、)1,0(N C 、、),(2 n n N D 、) ,(2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就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统计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统计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7小题.每题1.0分,共1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国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为2008年的109.1%,这是( )。 A 比例相对数 B 动态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动态相对数是指用指标的当前状态数值除上期水平、历史最好水平和上年同期水平的结果。题中,指标是当前状态数值除上期水平数值所得的结果,属于动态相对数。 第2题 移动平均修匀方法较多地应用于( )。 A 含有季节影响的时间数列 B 无季节影响的时间数列 C 项数较少的时间数列 D 预测未来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移动平均修匀较多地被应用于含有季节影响的时间数列,如果让移动平均的项数等于季节周期的长度,则所得到的移动平均数列中消除了季节影响。 第3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指数平滑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 A S t =αx 0+(1-α)S t-1 B S t =αx t+1+(1-α)S t-1 C S t )=αx t-1+(1-α)S t-1 D S t =αx t +(1-α)S t-1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 )。 A 150% B 94.4% C 104.5% D 66.7%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计划完成相对数是指用指标的当前状态数值除计划水平的结果。计划完成相对数以降低率的形式时,计划完成相对数=(1-实际降低率)/(1-计划降低率)×100%=(1-15%)/(1-10%)×100%=94.4%。 第5题 评价某一指标的当前状态的基本方法是找出一个( )作为“参照物”,将指标的当前状态与之进行比较。 A 标准水平 B 发展水平 C 一般水平 D 相对水平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