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单元 课题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

第七单元 课题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

第七单元 课题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
第七单元 课题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

第七单元课题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

一、选择题

1.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做饲料

B.造纸

C.制沼气

D.就地焚烧

2.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A.氢气

B.天然气

C.煤

D.石油

3.提供能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阔、获取利用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新能源是

A.核能

B.太阳能

C.氢能

D.地热能

4.要节约现有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是指

①氢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地热能⑥潮汐能⑦电能

A.①②④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5.“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CO

B.H

2 C.O

2

D.CH

4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大量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

C.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D.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7.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

2和CO B.CH

4

和CO

C.C

2H

5

OH和CH

4

D.H

2

和C

8.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雨会改变物质的密度

B.酸雨会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渔业生长

C.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等

D.酸雨会随风远距离飘落,导致大范围的公害

9.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10.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

C.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二、填空题

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

2.酒精中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元素,化学式为_______,化学名称叫_______。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

选择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_______;

(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_______;

(4)在冶金工业用来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_______;

(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

(6)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_______。

4.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污染和含有CO、SO

2

、NO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造成的。我国各大中城市政府已明令规定市区内禁止出售含铅汽油。治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催化转化剂”(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使

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SO

2

的氧化。

(1)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是一种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铅原子和四个(C

2H

5)

原子团构成,写出四基乙铅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SO

2被氧化成SO

3

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D 5.D 6.C 7.C 8.A 9.A 10.BC

二、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

2.氢氧 C

2H

5

OH 乙醇 C

2

H

5

OH + 3O

2

2CO

2

+ 3H

2

O

3.(1)③(2)⑤(3)②(4)②④ (5)④(6)⑥

4.(1)Pb(C

2H

5

4

(2)2CO + 2NO2CO

2+ N

2

(3)2SO

2+ O

2

2SO

3

2020年高中课题1同步练习

[学生用书P17~P18] 1.下列可以作为自养微生物氮源的是() A.N2、尿素B.牛肉膏、蛋白胨 C.尿素、酵母粉D.铵盐、硝酸盐 解析:选D。自养微生物需要吸收的是自然界无机物,包括无机碳源和无机氮源。虽然N2可以被固氮菌直接利用,但是固氮微生物不属于自养型微生物。 2.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等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解析:选A。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不能颠倒。牛肉膏容易受潮,当牛肉膏溶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用玻璃棒取出称量纸。待培养基冷却至50 ℃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手,并且培养基处于溶化状态时进行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 min~10 min)后还需要倒置。 3.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 解析:选C。此题考查学生对无菌技术的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 4.(2011年临沂高二检测)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D.比浊法 解析:选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够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将细菌个体从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出来,并可以繁殖形成菌落,可根据菌落数测定样品活菌数。 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接种环划线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解析:选D。为了避免杂菌污染,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在平板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6.(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初中化学_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学科 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第一课时)

《同步》开放性作业1、2、3、4、5、6。 参考答案 A B D B D B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原子的结构,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本节课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化学科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效果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律,这些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的概念之一,对今后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前”,指这节课详细的让学生明白物质的宏观组成是元素,并和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使得认识系统化。所谓“启后”,指学生掌握了元素的概念对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只有掌握了元素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研究。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2、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Cu C.O D.CO2 3、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Zn B.O C.N D.Cl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 硅C.铝D.铁 5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

最新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写出下面字的韵母。 程跨需顺 判郊泞迈 2.读一读,连一连,组成词语。 的棘寻筑 荆确葱绿 晶养建术 饲莹魔觅 3.读拼音,写词语。 bēi zhe néng lìtián cài mǎ pǐ wēn nuǎn láo dòng bō wén sǎ shuǐ 4 比一比,再组词。 昨惊注味波作5.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绿绿、、 雪白雪白、、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绿毯飞快地的孩子 一枝条蒙蒙的的小路 7.找出下面各组词语中不是一类的填在横线上 ①魔术师教师为人师建筑师理发师 ②演员服务员裁判员人员 ③绿毯金黄淡蓝乌黑 ④面粉蔗糖米糕粉笔 8.按原文填空。 ①予玫瑰,余。 ②肯帮,帮。 ③与其锦添,炭。 9.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一起。 ②一边,一边。 ③大树又粗又壮,就像。 ④,我真高兴。 10.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二、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 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职高_基础模块_第三章函数全教案

课题§3.1 函数的概念(1) 【教学目标】1. 培养从图表中获得函数关系的能力,明确自变量、因变量; 2. 理解函数的“集合式”定义及符号表达; 3. 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对应法则、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难点】从集合的观点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事物,而每个事物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如:随着时间的变化,太阳东升日落,气温也在悄悄变化,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等等。试问:我们如何刻画这些变化着的现象?怎样找到这些现象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列问题: 1. ⑴上午8时的气温约是多少?图中的A点表示了什么信息? ⑵请指出这一天气温相同的两对时间点。 ⑶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分别在几时? ⑷图3-1表示了该城市什么时间段的气温变化情况?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气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经过了多长时间? ⑸这段时间段内气温在上升?哪些时间段内气温在下降? #对任一时刻t ,都有惟一的温度θ与之对应。 2.(书P39)问题解决 上述三个问题中,都反映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的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的值也随之惟一确定。

回忆初中学习的函数的概念?(书P39页脚) 考察上述函数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各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取值的集合分别是什么?其中有空集? ● 每个问题均涉及两个非空数集A ,B 。 ⑵各个函数关系中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按什么规则找到唯一的因变量值与之对应? ● 存在某种对应法则,对于A 中任意元素x ,B 中总有一个元素y 与之对应。 〖单值对应〗 对于A 中的任一个元素x ,B 中有惟一的元素y 与之对应。 或一个输入值对应到惟一的输出值。 【练习1】 1. 问题1中的对应t →θ,是否为单值对应? θ→t 是否为单值对应? 2. 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这些对应是单值对应吗? 3. 完成教材第40页例题1,这些对应是单值对应吗? 〖总结1〗单值对应为一对一,多对一,而不能一对多。 〖函数的概念〗 ⑴ 设A 、B 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 , 按照某个确定的法则f ,在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元素y 与它对应,那么这种对应关系f 就称为从A 到B 的函数,记为y=f (x ),其中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 函数y=f (x )也可简记为f (x )。函数y=f (x )在x=a 时的函数值记作f (a )。 问题2 问题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梦痕(丰子恺)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母亲们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夹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象个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 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就吃,味道是好不过的。我往往吃一只不够,再噪闹一下子就得吃第二只。倘然吃第二只还不够,我可嚷着要替她们打寿字印子。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来一塌糊涂,看不出寿字;蘸的水太少了,打出来又不清楚;况且位置要摆得正,歪了就难看;打坏了又不能揩抹涂改。所以我嚷着要打印子,是母亲们所最怕的事。她们便会和我商量,把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一小粒米粉给我,叫我“自己做来自己吃。”这正是我所盼望的主目的! 开了这个例之后,各人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米粉,就都得照例归我所有。再不够时还得要求向大盘中扭一把米粉来,自由捏造各种粘土手工:捏一个人,团拢了,改捏一个狗;再团拢了,再改捏一只水烟管……捏到手上的龌龊都混入其中,而雪白的米粉变成了灰色的时候,我再向她们要一朵豆沙来,裹成各种三不象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些,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外加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得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小形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 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象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九年级化学元素同步练习题

课题2 元素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 答案: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

2021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同步练习

【最新】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同 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道尔顿 C.拉瓦锡D.汤姆生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B.氧气C.铜D.生理盐水3.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A.20?mL B.35?mL C.40?mL D.25?mL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6.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 8.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 B.19% C.25% D.78% 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B.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C.最早通过实验测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11.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 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 1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 A.氢气B.氧气 C.氮气D.二氧化碳 13.【最新】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 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烧 1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 15.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大雁归来 一、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霭.(ǎi) 缄.默(jiān) 苏xǐng(醒)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迷漫”,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弥漫”。 (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A) 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选自美国(国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示例一】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示例二】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依偎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4.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你积极参与。 (1)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请你仿照鸽子和荆棘鸟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

课题2 氧气 同步练习题

课题2 氧气同步练习题 1. 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B.氮气 C. 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A. 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 夏季食物腐败 C. 秋季山林着火 D. 冬季河水结冰 3. 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4. 下列对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不易溶于水 C. 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6. 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 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7.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D. 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8. 小彦用煮沸后刚冷却的水养鱼,不久鱼儿却死了,下列哪一项叙述比较能合理解释此现象() A.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 B.水中的溶氧在煮沸的过程中逸出而减少 C.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D.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氮气 9.下列哪一种情况,钢丝绒最容易生锈() A.干燥的钢丝绒在纯氧中 B.潮湿的钢丝绒在空气中 C.潮湿的钢丝绒在纯氧中 D.干燥的钢丝绒在空气中 10.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1.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气味 B. 密度比空气略大 C. 不易溶于水 D. 能助燃,供给呼吸 12. 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13.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铁 D. 硫 14. 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⑤ C. 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 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用燃着的镁带伸入各瓶 16.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烟雾 18.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1)古时候,有个s òn ɡ ɡu ó( )人,整天sh ǒu zh ū d ài t ù( ),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嘲笑。 (2)xi ǎo l ù( )在ch í t án ɡ( )边,x īn sh ǎn ɡ( )自己d ào y ìn ɡ( )在水中的身影。 2.同音字组词。 [ji āo ]( )阳 ( )气 [y á] 发( ) 天( ) [sh ī]老( ) ( )子 [z ūn ]()守 ( )敬 3.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 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 (3)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耕. 田(ɡēn ɡ)懦弱.(ru ò)B.匀称.(ch èn ɡ)撒.手(s ā)

C.生涯.(yá)恼.怒(nǎo) D.陶罐.(ɡuàn)挣.脱(zhènɡ) 2.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谦虚——骄傲兴奋——激动 B.漂亮——丑陋犹豫——果断 C.沉重——轻松蜿蜒——平坦 D.傲慢——恭敬慌张——镇定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 呢!” B.“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C.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D.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不断改正生活。 B.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马上行动起来。 C.美丽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 D.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眼睛都投在了这个队员的身上。 三、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是一篇________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3元素同步练习试卷【精品】

课题3 (一)元素、元素符号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的种类是,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决定。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填“改变”或“不改变”下同),原子 ,元素。 5.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五位的元素符号依次是,其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它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符号是。 二.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由组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由或或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举三例)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举三例)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举两例)三.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2)表示;如果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3.元素的分类:可分为元素和元素。 2.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填空。 (1)铁是由铁组成的,由铁构成的; (2)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组成的。由二氧化碳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和氧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和2个氧构成的。 (3)氯化钠由钠和氯组成的;由钠和氯构成的。3.下列对元素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一类原子 C.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4.部分品牌香烟中镉含量为3.21μg/g,铅为2.65μg/g,这里的镉、铅是指()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 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硫酸铜C.一氧化碳D.铁 6.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2021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情况可能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①煤和石油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5.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CH4、CO2、H2B.CO2、HCl、N2 C.SO2、CO、NO2D.HCl、N2、O2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 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9.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11.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空气 12.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H2、N2B.N2、O2C.N2、Ar D.CO2、CO 13.达州市【最新】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B.矿泉水C.硬水D.软水 二、填空题 15.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结论,并最先把天平用作研究化学的工具,把化学的研究由定性推向了定量。 16.空气的成分按____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二氧化碳占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它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___。 17.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如_________ 、_______ 等。混合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 颇有绅士风度的鸟 阳光明媚的春天,当人们到郊外春游或到林区散步时,可能会发现一种可爱的名叫戴胜的鸟儿在活动。戴胜的体羽为棕(zōng)色,两翅和尾羽大都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头上有美丽的羽冠。有趣的是,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凑)鲜明,活像一个头(带戴)礼帽、衣冠楚楚、彬(bīn)彬有礼的绅士。它在引颈高歌时,头上的羽冠会像扇子一样展开,头向前探,每吐一个音节点一次头,一次比一次点得深,一连点三次头以后,响亮的歌声便戛(jiá)然而止。稍微停顿一会儿之后,再接着演唱,动作依然是伸颈、耸冠、吐音、点头……谁若有机会欣赏到戴胜的步态和歌唱,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遗憾的是,戴胜的外表虽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生性却非常懒惰,不讲卫生。在繁殖(zhí)季节,它好歹(dái)找一个岩石缝隙(xì)或墙窟窿就算是窝了。雏(chú)鸟孵(fū)出来以后,母鸟也懒得打扫小鸟们排出的粪便,天长日久,窝里便变得臭气熏(xūn)天!因此,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臭姑姑”的外号! 戴胜不但身上脏臭,当遇到敌人侵(qīn)犯时,它还有一手保命绝招:从尾脂腺(qu án)分泌出一种气味恶臭的灰褐色的油状液体,来犯者闻到这气味顿时会透不过气来,只好掩(yán)鼻而逃。真是臭有臭的用处(chùchǔ)! 戴胜是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的鸟。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可以轻巧地从地下掏出害虫来吃。它所吃的昆虫,占它总食量(liànɡliánɡ)的90%,而且绝大多数(shùshǔ)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春天()的外表()的羽冠 ()的绅士()的歌声()的享受 ()的()()的()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香——()白——() 益虫——()笨重——()朋友——() 4、用“﹋﹋﹋”划出表示戴胜羽毛颜色的词语。 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有一点点风度。() (2)突然中断或停止。() (3)臭气很浓。()

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 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01知识管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原理:红磷+氧气―点燃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_____。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误差分析: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漏气等。 注意: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两个条件:(1)在空气中能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 2.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体积 分数(%) 氮气氧气 稀有 气体 0.94 二氧 化碳 0.03 其他 杂质 0.03 3.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由________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纯净物:由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等。 注意:不能根据表面字眼“纯”、“混”、“洁净”等进行判断。如“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而“洁净的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02基础题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 C.拉瓦锡D.汤姆生 2.(青岛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B.氧气 C.铜D.生理盐水 3.(海南中考)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表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氮气D.稀有气体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有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知识点一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元素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 1、正确理解元素概念 元素是对原子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例题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 ..区别是( A)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类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C.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 例题3、物质NH4NO3由几种元素组成(C) A.1 B.2 C.3 D.4 练习题1、A、B、C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x个,但中子数都不相等,则A、B、C属于( A ) A、同一种元素 B、同一种原子 C、不同种元素 D、不同种原子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C) A.3 B.5 C.4 D.6 二、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地壳中含量占前九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谐音记为“养龟铝铁盖,哪家没青(菜)”或“养闺女帖盖头”;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依次是氮、氧。 四、元素与物质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并不多,目前人类已知的只有一百余种。例如,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理解辨析 1、经常说的补钙,这里的“钙”是物质还是原子?还是元素? 是元素 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六、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了,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题1、科学家发明的月球制氧机,是利用聚焦太阳光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由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 A.氧元素B.氧分子C.水D.高锰酸钾 例题2、常用补钙剂中的“钙”指代的是(D) A.钙分子B.钙原子C.含钙物质D.钙元素 例题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D) A.铝B.硅C.铁D.氧 练习题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A.铝 B.硅 C.氧 D.铁 2、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D)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 答案 一、根据语境,给下列画线字注音。(5分)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2.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3.住宅()的部分快要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 )的了。 二、读拼音,写同音字。(9分) 1.址遇寓地()公()相() 2.择泽责恩()抉()()任 3.腊蜡辣()椒()肉()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一株()()地观察()的阳光 一缕()()地考虑()的树叶 四、补全下列词语,并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6分) 随遇()()浩如()() ()()思议自()自() 1.___________的他对生活无太多的奢求。 2.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___________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营。(8分) 1.食物蟋蟀巢穴经常找离到很远地方的(连词成句,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填空。(10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 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元素同步练习题

课题2 元素 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 (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 (7)H__________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Cl___________________,(1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 ○11生铁 ○12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4. 2008·自贡)2008年5月17日,在“ 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二单元课题1(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无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1(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国的科学家。他研究得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和,各占空气总体积的、。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红磷燃烧): (1)实验开始时,应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冷却后松 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 (4)结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5)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倒流进集气瓶。(6)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为什么?。(7)若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①; ①;①。若实验结果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 。 (8)实验后,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归纳氮气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氧气O 2 氮气N 2 二氧化碳CO 2 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4.稀有气体包括、、、、、;5.混合物是指的物质,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6.纯净物是指的物质,它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即符号): 氧气________;氮气________;水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磷________; 五氧化二磷________;氦气________;氖气________;氩气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①水;①海水;①红磷;①空气;①铁;①氧气;①五氧化二磷。

, ,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 y 其中“x”代表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z A .空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 B .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两种气体 C .空气的成份是固定不变的 D .空气的污染主要是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拉瓦锡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不完全正确 C .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6.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7.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牛奶 B .酱油 C .铜 D .葡萄酒 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蒸馏水 C .雨水 D .自来水 9.据报道:某地一名 5 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 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请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 (2)钟罩内的红磷燃烧停止直至完全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约 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 ,这个实验说明了 。 在此实验中,如果橡皮塞漏气,会造成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11.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 均为足量(其中木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 却至室温,打开 C 、D 两处的夹子,想一想: (1)B 装置会有什么现象? 。 (2)分析一下 B 装置产生 的现象为何与 A 装置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