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4-08-06T15:46:14.3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默菲[导读]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信息的大范围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陈默菲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0000 摘要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信息的大范围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事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进行了思考,以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在我国,利用网络技术环境开展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仍然主要以馆藏介绍、目录查询等为主;馆藏档案的全息上网、档案信息的网络利用在国内较为鲜见。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显得尤为突出,这说明我国目前档案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这种现实情况,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方式向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对转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一种挑战。国家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十分重视,已着手组织了许多研究课题推动这项工作。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缺乏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缺乏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保障,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战略约束力尚显不足,致使与之相关的网络建设、理论研究、标准与规范制定、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手段应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意识有待提高。受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惯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服务上还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条块分割”的弊端尚未割除;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有待更新,“重藏轻用”的思想依然作祟:往往寄期望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不主动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共建;仅关注本机关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漠视全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只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网络设施的投入力度,却忽视整合完善具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致使信息高速公路上“车少货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面临着种种隐忧。

3.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失衡。标准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生命所在,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保障手段,必须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使用和检索等各个方面做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标准化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各方面建设具有总揽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除此,则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就无法实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从档案管理到相关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都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极大地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信息系统,技术密集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传统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网上传递利用,必须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智能检索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具有复杂性、先进性,且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同样对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1. 提高素质,奠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人才基础。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的方法、手段与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等业务环节,对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档案信息管理人员面临着知识更新、继续教育以及优胜劣汰的压力与挑战,客观要求每一位信息服务人员都必须建立起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通过岗位练兵、自主学习、技能培训等灵活、有效的途径,不断提高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和一定的外语知识。以实现根据档案信息的自身特点、结合传统的档案利用工作经验,依托网络环境的优势,与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探索解决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传递、交流、利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实践。

2. 统一管理,规划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方向。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加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因而,要科学运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积极规划制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发展规划。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规模水平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深远意义,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并会同国家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有序进行。

3. 增强意识,健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共享是共建的积极成果和最终归宿,两者只有相互支持和依存,才能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与信息服务领域的繁荣与发展。随着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任何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每个档案工作者都应当树立科学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档案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意味着它属于全体人民,应让人民无条件地加以利用,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与使用有关社会活动的各种信息。变追求各自信息资源的完备为追求全社会信息保障体系的完备。彻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联系与合作,把建设高质量、特色化、满足用户多元化利用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集合体”作为追求的目标,将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融入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体系之中,通过积极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让无限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储备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宝贵矿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作为社会的重要信息资源形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给人们提供了从网络形态中获取档案信息提供了条件。因此,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势在必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和文献信息共建概况的阐述,分析讨论了影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强调只有实现网络互联和资源互联,才是当今时代文献资源社会共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21 世纪,人类社会已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它们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诸如文献信息资源量的激增与奖金匮乏的矛盾,用户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与信息服务机构个体能力有限,开发不足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域间信息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等等问题的激化,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信息社会化大环境下所有信息选择,更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长期以来,中国的文献服务机构由三大服务群体组成:科技系统(主要是中科院图书馆系统和情报所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各群体在各自系统内,资源共享工作虽然开展得很有声色,但系统之间互联由于受隶属关系、群体服务等影响一直难有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保障率低下,重复建设严重。据调查证实:在266 个学科和主题领域里只有27. 4%达到文献完备水平,基本完备的占47.4%,尚有25.2%的学科或文献类型实际处于空白或极其薄弱的状态;另据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期刊约96 万种,其中可引进的约25 万种。而我国引进的约占13.5%。存在巨大空隙的同时,重复建设严重,总的重复订购率高达60%,专业覆盖面不到38%,急需的外文文献严重短缺,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到的文献线索很多在国内找不到原始文献。 2.地区间文献信息资源发展不平衡。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文献资源总体布局不均衡,表现为:东———中———西,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呈逐级递减的阶梯分布,北京和上海是两个文献信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文献信息

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根据山西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以需求为导向,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提高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公司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奋斗目标 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建立电子档案管理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模式,开展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配备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使归档文件和档案管理向数字化、现代化发展。 2、电子文件归档,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 3、室藏档案数字化向档案信息网络化转化,使档案信息资源传输网络化、服务在线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形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范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利用行为。 三、主要建设任务 根据现有条件和工作需要,拟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备。全面配备输入设备(计算机、高速扫描仪)、打印输入设备(打印机)、复印设备(复印机)、海量存储设备(硬盘、光盘设备、绘图仪器等),同时配备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使档案归档、管理现代化。 第二步:对档案室藏档案和资料条目录入计算机,并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实现计算机编目和检索查询利用,逐步实现从文件的形成、公文管理、归档到档案的保管、管理利用的全面电子化和数字化存储,实现无纸化办公。 第三步:利用局域网,根据使用需要逐步与向公众网上开通档案信息,建立网页或网站,依托网络平台,对外发布公司档案信息或查询外界档案信息,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四、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档案信息建设领导组及办公组织机构,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和规范标准 制定统一的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完善电子文件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档案网络化给档案信息安全带来负面效应。 3、增强资金的投入 为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公司在全力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多方的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 (1)、积极选派专兼职档案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和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有关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以不断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档案信息化建 设方案》 随着形势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质量与效率。高校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高校自身条件等限制,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完善之中,如何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其能够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技术开发部门和高校共同探讨的话题。现在结合实际工作,对这一工作进行尝试性探讨。 一、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档案工作在新形势下确保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齐全、安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为全市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开了个好头。结合他们建设与实施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领导是关键 高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首先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上的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如果单位领导认识不到档案对各项工作的依据作用和参考价值,认识不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为领导决策、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更快、更系统、更全面的信息,他

就不会舍得投入。这项工作也就无法开展。 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高校经济实力是物质基础 从烟台大学等单位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情况看,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没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入是不行的。如果单位经济上条件不允许,即使领导再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再争取,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当然,经济条件差也不能做等靠,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只是一个方面,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去完善,只有这样,一旦经济条件许可,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从而发展也会很快。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档案管理软件是前提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高校档案部门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高校提供档案网络化服务,并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这必然要求档案管理软件具有较高、较全的性能。如果档案管理软件达不到要求,那么其他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自然希望能够一次性投入,无限次产出,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不但当前的情况能处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的新载体、新情况也能处理。这样,才有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文 版权所有 请勿抄袭

档案信息化的任务与问题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当前档案专业的热门话题,随着档案规模的扩大,档案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手工管理和单纯的实体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档案信息网,将档案的实体管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真正的做到方便、准确、快捷。全面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需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原则任务问题 2010年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档案工作必须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研究档案信息化,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才能了解其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信息资源建设_肖希明_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意义,认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及具体含义,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功能、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背景 1.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带了挑战。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以合作、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逐渐形成。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不排除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特殊性。 (二)科学技术背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门类不断增加,各门类的信息资源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每个图书馆难以收齐所有的信息资源。各文献信息机构必须协调合作,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专业的细化和综合化趋势,使各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联系逐渐加强。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经突破了本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多样化。显然,任何单个的图书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飞速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

(三)文化背景 ?当代文化的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 ?当代文化主体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将普遍加强。 ?当代文化发展由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 ?当代文化由注重纵向传递转向加强横向交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在文化横向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政治背景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政治民主化成为时代潮流; ?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都在进行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广泛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 (一)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 (二)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 (三)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和遗漏,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h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h各馆资源优势互补,国家信息资源宏观体系整体功能增强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能够得到最优化使用; h经费能集中购买本馆分工采集的那些能够体现本馆重点与特色的学科与类型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上传日期:2005-06-27 阅读次数:4431 (档发[2005]1号)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档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各界察往知来的原始凭证,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年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国家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数字档案信息在收集、传输、发布、提供利用过程中的保存、保密、保真等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还不高。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管理能力和

开发利用水平。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促进档案事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统筹协调、需求导向、创新开放、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公开信息与保守秘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协调发展。 (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推进控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加强档案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历史档案以及政府公开信息和现行文件的利用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优化保障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六)丰富和优化馆(室)藏。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要努力提高档案整理质

数字档案室及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室》建设方案适用于机关单位、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目录 一、背景 (1) 二、建设原则 (1) 三、建设目标及内容 (2) (一)建设目标 (2) (二)建设内容 (2) 四、建设方案 (3) (一)数字档案室系统建设方案 (3) (二)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3)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5)

一、背景 机关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传统机关档案工作面临着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严峻挑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需强化的重要节点。 2015年国家档案局针对机关档案室发布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要求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部署工作中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标准继续推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室)示范点建设。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机关档案信息、联结机关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2017年,我公司多次协同各机关档案室建立数字档案室示范单位且赢得了上级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档案室,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工作水平,维护机关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升机关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数字档案馆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以推动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健康、均衡发展。 二、建设原则 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当遵循“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务求实效。 1.1资源为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数字档案室应坚持“资源为王”,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着重于非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及时、完整、有效归档,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保证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该有助于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有利于数字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利用。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所谓的档案信息化,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即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的开发、管理以及处理等,充分满足社会及群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同一种信息载体、管理、检索及存储变化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亦是建设信息数字化的必经之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同时亦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期望可对相关领域有所裨益。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众所周知,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是提升企业服务意识的有效方式,亦是迎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档案部门加大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试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档案管理部门则应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改革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比较淡薄 相对来说,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耗费的资本较高,且系统建设极为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差错。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未给予档案管理高度重视,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无法给企业带来利润,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产品销售、工程建设、制度改革以及设备引进等方面,然而,正是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疏忽,缺乏引进数字化设备及系统的资金支持,导致文件、数据的收集、归档、整理及处理现象十分混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再者,因为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并不重视专业教育及业务培训等活动,因而,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缺乏业务能力、服务意识,且管理水平较低,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 2、企业档案管理信息载体形式多元化 在当前信息化的管理背景之下,纸质载体档案已经被淘汰,电子档案更利于资源共享,方便人们浏览、查阅信息。现代化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利用,令企业在产品生产、研发以及工程规划、施工等过程当中,形成图像、声音、图形、视频以及文字等多媒体信息,更好的反映三维仿真以及二维绘图。常见的档案信息载体包括:软磁盘、磁带、照相胶片以及纸质等,应将其放置于干燥、安全的地方,以免因为发生虫害、自然老化及潮湿等原因导致内容的缺失,促使系统无法顺利、稳定运行。

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Y源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而信息资源作用于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可量化的或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 档案资源建设是以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档案资源建设的概念,是由收集档案、丰富馆藏到建设国家档案资源发展而来的。随着档案资源的日益丰富,国家档案局提出要提升档案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覆盖到社会尤其是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

档案资源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指导思想,对共有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公平的配置,即职能决定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地域化原则、公共性原则、记忆规范化原则。档案资源建设包括:档案资源构成、档案资源的利用开发、档案资源的整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 档案资源建设,就是要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以及新领域、新专业、新机构、新社会组织等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要重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要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要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资源管理架构,统筹规划,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要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积极推进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支持档案馆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摘要: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改革,要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高速兴起,使一个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信息环境悄然来临,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文献建设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及现状:众所周知,数据资源的采购与购买是近几年才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采购的价格,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等,各项问题正在涌现出来,在不断摸索中,基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总发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突破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坦荡还存在沟渠和陷阱。 计算机,高密度存储和数据库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规模和品种不断增加,且网络版的光盘数据库价格又较高,这对于经费本来紧张的图书馆无疑是雪上加霜,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对产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尽包尽容,孤立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图书馆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精神文明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妈工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存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传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型图书馆逐步摆脱地域和文献载体的束缚从传统馆际互借过渡到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的业务核心,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快馆藏数字化的步伐,并密切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这些都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能够有机结合。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一、背景分析 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都在搞信息化建设,从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数字化到各单位的数字档案室建设;从电子文中心、电子阅览室、登记备份中心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等,可说是热火朝天。 档案局作为政府指定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心,既要保护传统载体的档案,又要管理数字化的记录。如何加快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及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便显得尤为迫切。为贯彻落实省两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开展以电子文件中心各数字档案馆为基础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设工作,省档案局将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列为重点推进的创新工作。 考虑到随着社会进步和档案局的职责功能业务的完善,现在和将来各地档案局的档案相关的业务系统从数量和质量都在增长与提升,信息系统应该支撑起综合各类业务管理的“多核心”要求, 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讨论新形势下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 二、目前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上文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年建设不少的信息化项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难免存在不少问题,汇总为以下5点: 1、各自为政、散乱小。 现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系统往往是由业务部门发起需求,但是档案局目前的业务范围还是比较广,业务分散,内容繁多,系统之间的关联与整合不够。建设各自系统的时候受部门条条框框的影响较大,缺乏统筹安排,导致每个对应的信息系统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复度大。 2、费财费力,专业技术力量簿弱。 信息系统有个特点,需要支撑起ISO标准的7层结构,比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等等一直到应用层。这样每套系统建设的过程需要覆盖考虑这些层级对应的设备和软件,为了更好的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工作,除了购买各类设备之外,在建设过程和运行维护阶段我们还需要配备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对我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国档发[2002]8号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2002年11月25日印发)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到“十五”末,全国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70%;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 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50%。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都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并且与当地政务网联通。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主要中心城市档案局馆力争全部建立局域网;省以下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建设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为试点,80%的区县市档案局馆建立局域网并与当地政务网联通。 3.西部地区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推进西部地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飞搏-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方案

飞搏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 务平台

江苏飞搏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

目录 1 产品简介 (2) 2 重点解决的问题 (3) 3 产品功能 (4) 4 产品架构 (6) 4.1 基础平台 (6) 4.2 支撑平台 (6) 4.3 应用平台 (7) 4.3.1 应用服务系统 (7) 4.3.2 数据采集系统 (7) 4.3.3 数据集成系统 (9) 4.3.4 门户网站 (10) 4.3.5 平台管理监控系统 (11) 5 产品特点 (13) 5.1 安全性和规范性 (13) 5.2 合理性和实用性 (13) 5.3 可扩展性 (14) 5.4 高性能、低成本 (14) 5.5 易配置、易操作、易管理维护 (14) 5.6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管理 (15) 5.7 细粒度的数据权限控制 (15) 6 成功案例 (16)

1产品简介 本产品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以下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为纽带,以云计算/云服务技术为载体,建设形成以产、学、研、用为完整链条的产业模式,重点进行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为目的的拥有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的共享服务,形成在各级别行政机关应用的集汇聚、整合、清洗、分析、共享、管理于一体的部门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高数据共享应用水平和质量,并形成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清洗、数据汇聚子系统在内的系列服务应用体系、技术体系以及为数据共享推广服务的应用支撑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现代数据管理应用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并最终示范推广。 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一方面能使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外分享及时、准确、权威的数据,实现如银行开户人员、民航乘客、参保人员的身份核查和保险车辆的信息核查等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能借助共享平台及时、准确、安全的获得其他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信息的数据,实现对掌握的各类外部数据资源的汇集整理工作,为综合查询和情报分析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此外,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对方单位部分敏感数据,但出于数据传输安全考虑,这部分数据不适合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只能以服务接口方式或应用web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而传统服务和应用所实现的数据交换不能满足安全网域对数据共享服务的要求,因此,共享平台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采用基于边界接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安全通信架构,在保证数据共享得到有效监控管理下,实现为党政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双向的应用级的共享服务。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1.1.1. 数据资源体系 按照XX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要求,信息资源应按照“统一标准、一数一源、共建共享、逻辑集中、职属管理、授权使用”的原则统筹设计、应建立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省、市两级政务资源目录中心,县级为政务信息采集点,各职能部门通过目录中心共享和发布政务资源,省、市提供各自信息;分别建立维护、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制度,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一) 省级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来源于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具有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稳定性等特征,支持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应用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省级已经建设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信息和政策法规基础数据库,基础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共享,不得重复建设。基础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规范参见《XX省电子政务公共基础信息库管理与应用规范》。 (二) 数据资源建设要求 基础数据库由全省统一建设,统一为市区和各区县、各部门提供相关基础信息的共享、比对、决策支撑等服务。与各个基础数据库有关的数据要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建库,在各部门要共享,充分使用基础数据库提供的服务。对各部门有以下几点要求:

(1) 部门业务库数据的变更应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库相应数据。 (2) 各部门在建设基础库时要充分利用示范区统筹建设的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 (3) 各部门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共享数据的安全。 (4) 基础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不能重复采集。 (三) 专业数据库建设 示范区各部围绕本部门核心业务需求建设核心业务数据库,部门业务数据库是各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既为本部门开展业务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也是基础信息、共享主题信息的基础和来源,对于本部门业务应用中需要使用的、产生于其它部门的业务数据,或可从其他部门共享获取的数据,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需求,并依托示范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从其它部门获取,是原则上不再重复采集,可对其它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也应通过注册共享提供目录供其它部门检索。 (四) 主题数据库 共享主题信息资源围绕跨部门综合应用而形成的、为业务协同提供支持,是在一个较高层次对数据进行综合、归类所生成主题对象信息的过程,侧重于面向行业应用主题、趋势分析主题、综合应用主题等的应用,比如证照信息资源、居民健康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等。能够依申请和授权为各级政务部门及社会提供相应政务信息资源服务。 1.1. 2. 数据资源共享要求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丰富馆藏档案保管利用的方式,提高珍贵档案的公众利用率,按照全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结合我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开发利用为目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档案数据库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坚持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

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建设,全面实现查档计算机检索;二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三是,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四是,全面扩展档案信息网的各项功能,与电子文件数据中心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档案信息网站。 二、稳步推进,着实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电子文件是未来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扩大数据容量,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开展开放馆藏档案的网上服务工作,引入存用分离技术,提供图片文件OCR识别,增强全文检索功能,增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利用的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数据保障机制,增加客户端数据移交单位数量,方便系统扩展,实现大数据量的高效检索和安全存储等需求。 为了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结合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性要求,现计划通过“电

体制内档案资源建设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课程论文题目:体制内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徐帆 14120491 方梁翁 14120652 赵耔豪 14121380 成绩: 评语: 2016年 4月 9日

体制内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体制内档案资源的建设是对于国家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体现,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在的社会形势之下,体制内档案资源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现在档案事业高速发展的现在,不论是相关的理论,还是对于实践的改进都处在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 关键字:档案资源服务信息价值 一、体制内档案资源的内涵 国家档案资源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从起出现到现在存在着很多的学说,其中比较主要的几种学说是: 毛福民认为:“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1] 傅华认为:“指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产生的具有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档案。”即“就是需要由国家管理的全部档案资源”。[2] 刘大江认为:“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开发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3] 潘玉民认为:“所谓国家档案资源,是指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成。”[4] 潘积仁:“档案资源建设泛指档案资源的形成归档、价值判断、收集积累、结构体系、资源整合等。” 徐欣认为:“档案资源建设是指档案部门对本区域、本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分工协调,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库而展开的一系列创造性工作。[5] 戴志强认为:“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整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6] 二、体制内档案资源的结构 国家的档案资源的结构是研究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之一,相对应的学说是以下这几种:毛福民认为:“以各级各类档案室为基础,各级国家档案馆为主体,其他档案所有者为补充,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构成。”[6] 三、体制内档案资源的种类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资源体制也在不断向着更大的范围扩展,其中就有着从档案体制所覆盖的种类变化的过程: 1956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从历史时期的维度对国家档案资源范围作了划分,提出:“国家的全部档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关、部队、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都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文书材料,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财富。” 1987 年《档案法》从价值的维度确立起法律管理的客体对象,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档案资源包括国有的档案,也包括非国有的档案。后者即“集体和个人所有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7] 潘玉民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应当包括档案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社会其他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民间收藏的档案资源、流失海外的档案资源、口述档案资源等五个部分。”[8] 四、体制内档案资源的配置 对于现在的档案体制来说,档案资源的配置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现在的领域里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析戴春艳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析戴春艳 发表时间:2018-10-18T09:48:52.9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戴春艳 [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随之不断改变。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 戴春艳 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随之不断改变。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才能使企业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必须重视这一工作,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导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始向信息化和科技化转型,特别是企业的档案管理。企业档案不仅仅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来源之一,也是当前企业日常运作的凭证和参考,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企业当权管理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决策逐步智能化。但是智能化、电算化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依然还存在某些不足。下面我们对当前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的脚步加快,我国企业开始对自身发展方向和要求进行了调整,同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档案管理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障,档案管理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所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各项工作互相配合进行,不仅需要做好工作管理,还需要综合考虑到其他各方面的状况,良好的档案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也就是说有效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企业满足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创新、改革、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充满了挑战。所以对企业而言,要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分析,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对企业进行合理评估,提供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与时代发展同步。良好的档案管理还能提供良好的企业环境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水平,最终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1企业基础设施薄弱,总体结构不科学 首先,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引进计算机设备,应当运用并发展互联网技术,这些均应当具备较多的资金与技术。当前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技术水平较差,设备与资金不充分,以此妨碍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其次,被资源影响。大部分规模小、效益差的中小型企业较难在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化,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无法涉及。而规模大、效益佳的大型企業能够完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有效运用资源的条件下能够不断扩充规模,提升效益。这一结构的不正确性妨碍了企业的进步。 2.2缺乏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盲目建设现象严重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科学的过程,需要建立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可是,目前一些企业过于追求所谓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没有对企业当前档案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存在着盲目建设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在一定层面上也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资源的统筹与整合。还有的企业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着中心工作不突出,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从侧面显示出企业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3基础条件薄弱技术资金不足人才建设不到位 在企业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相关的专业人员以及必要的资金技术来实现综合发展,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由于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在相关的人力资源储备、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这在现实上影响了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在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数量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一定层面上也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4信息化建设的运用水平不强 尽管当前企业的档案部门都统一开发了专业的档案系统办公软件,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每个部室都拥有打印机等基础IT终端和外设产品,但是,大部分的档案部门的计算机仍然仅停留于文字处理、数据收集和数据检索上,网络设备的利用率依然较低,信息化建设的运用水平不强,对互联网的参与度远远不够。 3、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3.1树立企业档案信息化观念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保存企业重要的文件资料,对于提升企业知识资源的统筹与规划,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今后企业日常的运营和管理过程当中,企业负责人应该在思想层面高度重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树立企业档案信息化观念,不断地加大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烟台南山集团将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的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组织建设、支持体系,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综合营运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3.2大力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 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分不开的,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档案的存储技术,提高企业信息的文件归档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现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防止档案中出现错误信息,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档案管理配置高标准的磁介质档案存储设备,从而解决企业数字信息收集困难的问题。企业还应当加强对档案原件的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档案安全方面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加强建筑消防报警等安全设施的建设,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