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象棋简介

中国象棋简介

中国象棋简介

中国象棋简介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要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流传国外。

中国象棋基本知识大全

中国象棋基本知识大全 中国象棋是中国一种流传十分广泛的游戏。下棋双方根据自己对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对棋艺规律的掌握,调动车马,组织兵力,协调作战在棋盘--这块特定的战场上进行着象征性的军事战斗。那么,下面是由小编分享中国象棋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中国象棋简介 中国象棋是中国一种流传十分广泛的游戏。下棋双方根据自己对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对棋艺规律的掌握,调动车马,组织兵力,协调作战在棋盘--这块特定的战场上进行着象征性的军事战斗。 二、规则介绍 以下一些名词是中国象棋的一些棋盘与棋子的说明: 1、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整个棋盘就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2、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3、各棋子的走法说明 对局时,由执红的一方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结果。 将或帅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 士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一点。 象 移动范围:河界的一侧。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两点,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马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再按对角线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动。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车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任意个无阻碍的点。

中国象棋小知识

附件2: 中国象棋小知识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流传国外。 中国象棋即军际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发源于山西沁县(古称铜鞮)。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 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在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到了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更多有关象棋知识,请查阅https://www.doczj.com/doc/5d11187529.html,/view/13701.htm 财经管理学院棋牌活动兴趣小组宣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中国象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无疑地是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最早的象棋谱是哪一部呢?传说和臆测是很多的,有人说有过“宋谱”,有人说有过“元谱”,甚至有人说有过“五代谱”,但都没有可靠的版本或资料作为佐证。明朝嘉靖元年出版的“百变象棋谱”序文中提到:“赵宋之时,陈搏善棋,尝为谱以教人,妙蕴毕宣,降及于今,代远年湮,坊间刻本,每多残缺,难窥全豹……”。这里所说的陈搏作谱,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当时中国象棋恐怕还没有完全定型;但也可以看到,在明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以前确已有象棋刻本问世,不过到那个时候已经成为秘本而“每多残缺,难窥全豹”了。明朝庚午年间(公元一五七〇年)出版的“适情雅趣”引文中也提及“叙全局有金鹏秘诀,摘变形有梦入神机,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崇祯五年(公元一六三二年)出版的“桔中秘”凡例中也说到“旧谱残局不啻千计”。这些都可以看到在明朝一代与中国的文学、戏剧一样,象棋艺术是有相当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各种棋谱问世。但很可惜,直到现在,我们还没能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仅能从“适情雅趣”和“桔中秘”中所整理收集的一部分略知其规模;“梦入神机”也只能见到残缺不全的部分原版本。这不能不是一件很大的憾事。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棋谱,大多是清朝一代的作品,象棋艺术在清朝一代是有比较长足的发展的,乾隆嘉庆年间,名手辈出,被认为是中国象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清代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国手周廷梅所作的“会珍闻”、“五大臣弈谱”、“蕉竹斋”、“听雨轩”、“渊深海阔”……,也大都“闻其名而末见其面”,有些可能还在世间,有些亦有人加以考订,但由于我们未亲见其善本,或者没有可靠的版本作为证明,不敢相信即是真品,因此还不能一一完整叙述。 这里,谨将历年收藏和曾经观摩过认为确实较为可靠的古谱扼要加以介绍,以供爱好象棋的同志们参考。但由于我们见闻有限,恐怕遗漏在所难免,希望大家能多方发掘,提供资料,予以补充和指正。 至于近代和现在出版的棋谱,将来在可能时再另作介绍。 《梦入神机》 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它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我们所见到的是静海郑国钧所搜集的部分版本,据郑君说,这是他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据这位姓杜的说,他也是从市集上买来的,原书有十二卷,把它当作废纸用以包货。经郑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采,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可惜得很。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 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

中国象棋文化

中国象棋文化 象棋来源 象棋,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 始于战国,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于北宋末定型为现代模式,以将一方之将帅捉死为胜。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 中国象棋又被称为“象戏”、“桔中戏”,系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末期,盛行一种每方六枚棋子的“六博”象棋。唐代象棋有了一些变革,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因火药发明增加了炮以外,还增加了士、象。 宋代《士林广记》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它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些记载足可以推翻国外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 到了明代,有人把一方的“将”改为“帅”,这时的象棋便和现今我们常玩的中国象棋一样了。 桔中戏 巴邛人家中有一个桔园,一年,一棵树上结了一个特大的桔子。大家觉得很奇怪,剖开一看,里面居然坐了两个小老人正在下象棋。一个老人猛然间看到外面阳光射进来,就说:“天亮了,肚子饿了,咱们吃点东西吧。”他们取出龙脯来吃,吃完之后,两个老人就喷着水变成白龙飞走了。 这个故事对后人影响很大,因为两个老人在桔子中间下象棋,后人就把象棋称为“桔中戏”,这样朱晋祯就把所写的下象棋的奥秘称为“桔中秘”了。 为什么叫象棋? 1.象棋里面有“象”这个兵种啊!所以叫象棋嘛,还不简单。 2.以“象”作为棋名,主要是最早的象棋子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故命名为“象 棋”。 3.与动物的大象有关,远古恐龙灭绝后,大象就成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最终

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项目是先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这个学期开设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老师德高望重,学术广博,带领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窗,众多优秀的文学创作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大的一部分,然而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却是课堂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化项目,它同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那就是中国的象棋。 象棋是许多人都喜爱的,至于象棋的起源和下棋规则的制定,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是公认度最高的还是要数象棋与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联系,相传中国的象棋乃是楚汉相争中项羽的政敌刘邦所发明,甚至走子的规则也来源于“楚汉相争”中的故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故事,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棋的前世今生。 相传当年项羽和刘邦两军在广武山上对峙,中间只隔一道山涧。汉军虽少,但粮食充足,楚军虽多,而粮草渐少,不能久战。项羽决心速战速决,刘邦坚守不出。一天忽报刘邦派使者议和,为了摸清虚实,项羽亲自到汉营。项羽对刘邦说:“你那么点屈指可数的士兵想和我决一雌雄?”刘邦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的士兵可一顶十,十顶百。”“可你的将士没有勇武之气呀!”“将不在勇而在谋。”“你就想用这些来和我议和吗?”“你若不服咱们先在桌上比比看。”“比就比,怎么个比法?”刘邦拿出一个木盘,上面坚画九条线,横画十条

线,形成六十四个方格,在两边横线起点坚线中间四个方格打了个叉。项羽看后说:“这是什么?”刘邦说:“这叫八卦阵图,一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成八卦,八八六十四格,这六十四方格,每格都是一个阵图。咱们在各自的方格里,排兵布阵进行战斗吧!” 项羽说:“好吧!我是大将,坐阵中军,百万军中可取上将之首。”“我是老帅,坐阵中军,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我左右武士,可东杀西挡。”“我有左右谋仕万无一失。”“我有象伯所到生威。”“我有相宰远虑多谋。”“我有骓马”“我有千里驹。”“我有战车。”“我有玉辇。”“我有夹石大炮。”“我有火石之雷。”“我有勇往直前的土卒。”“我有敢死的勇兵。”双方列好阵式,采取马走日,象(相)走田,兵卒一去不回还,战车前后左右杀,士保营垒,大炮隔山,将帅不对脸的招式,比试起来。项羽猛打猛冲,刘邦先守后攻。结果项羽被将死。刘邦说:“怎么样?我不是打不过你,而是不愿看到将士死亡,还是议和平分天下为好。”刘邦执意不战,项羽也没办法,只好以鸿沟作为楚河之界议和。这便是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的来历了。 至今,中国象棋还是将方是武士和大象,帅方是文士与宰相等。那么为什么称为象棋呢?这意味的是下棋双方你厮我杀的战争场面十分壮观惨烈,而大象在动物中是能征善战的战斗力,故而取名为“象棋”。 至于象棋棋子分红、黑两种颜色,帅方为红色,将方为黑色,俗称“红帅黑将”,也是有其出处的。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

中国象棋教案集

中国象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 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摆棋 教学目标:1、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棋盘和棋子 请学生说一说棋盘上有几条竖线和横线。(9条竖线和10条横线。)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棋子?红方有哪些棋子?黑方有哪些棋子? 二、新授摆棋 (一)以红方为例,按将、士、象、马、车、炮、兵的顺序教授摆棋。 象棋的棋子是摆在交叉点上的。 以红方为例:(学生示范摆和老师讲解结合,边讲边试着摆) 1、五个“兵” 对了,隔一路,一字排开摆在自己这方阵地的第四条横线上。 2、两个“炮”分别摆在2路和8路与第3条横线的交叉点上。 其他棋子都摆在底线上: 3、两个“车”对称地摆在1路和9路上。 4、两个“马”摆在2路和8路上。 5、两个“相”摆在3路和7路上。 6、两个“士”摆在4路和6路上。 帅摆在底线当中,5路上。 注意:可请会摆棋的学生来摆,教师在旁补充说明。 你发现了什么?(左右棋子是对称的) 是啊,你真厉害,知道了这个秘密,摆棋子就不会摆错,而且能摆得又对又快!(二)红方的棋子这样摆,黑方的棋子你会摆吗? 学生也摆一摆。 试着摆一摆黑方的棋。 比较黑方和红方的棋子,有什么发现?复习: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 其中:帅=将,仕=士,相=象,车=车,马=马,炮=炮,兵=卒。红、黑双方的七个兵种,形异实同,好比军队的服装,以示区别。 同桌小朋友互相考考对方,记住它们的名字了吗? (三)数一数: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个兵种有几颗也记一记。 现在就是就是在下棋比赛前,棋子的最初的位置。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记得最快,记得最牢。 (四)试一试[同桌两人摆好一副棋] 比一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自由对弈或摆棋(指还不会摆的小朋友)

中国象棋社团活动方案模板

《中国象棋》社团活动方案 辅导员:贾希勇 指导思想 为了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中国象棋社团活动,普及中国象棋,丰富校本课程内容,特制定中国象棋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1、开展中国象棋活动,学生在下棋过程中要想赢棋,离不开对棋局变化的把握,对棋局变化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力,要眼观六路才能应对八方,观察力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想提高棋艺,对局结束学生要复盘,复盘必须有较强记忆力,与棋手多盘对弈重要的是记忆力,知识的获得靠的是理解和记忆。想象力在提高棋艺中更为重要,中国象棋棋子的形象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棋盘上的战略运用,特别是下盲棋,都需要想象和联想。想象、联想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基础与必备条件。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中国象棋活动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着子的每一步,都要经过缜密思考,要巧妙利用对手的失误,力避重蹈对手覆辙;要洞观全局战况,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离不开严谨的逻辑思维,成功的人才都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不认真,心浮气躁,注意力分散是造成学习后进的主要原因,而下棋却要求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要认真对待每个棋子的走法,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下棋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下棋,一盘棋下来身不动,心不摇,靠的就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下棋已久,习惯就会成自然。而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是学生将来事业成功的保证。 2、象棋经典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部分学生对象棋兴趣非常爱好,俗话说“棋道虽小,棋品最尊”。棋,通过方寸天地的拼搏,胜败各半,胜者不骄,败者不馁。所谓“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凡事要成功,都得付出努力,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下棋有输有赢,人生亦有沉浮??这些道理,学生虽不能立刻明白,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开发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象棋因为着法多变,趣味性强,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有很好的效果。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儿童在下棋的时候,手、眼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儿童思维受到了反复、有效的锻炼,从而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象棋的内涵有其独到的教育功能。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孩子谦虚乐观的精神。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手;棋局的胜负可以使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

中国象棋入门教案

乌鲁木齐第106中学少年宫2016年 中国象棋组 活 动 教 案

中国象棋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了解、学习中国象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及象棋的功能 2、初步学习象棋的下法及布局 教学重点难点:象棋的下法、行棋与吃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引入课题 象棋融体育、艺术、科学、文化于一身,是中国传统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引人入胜的对局,构思精巧的排局,往往令人叫绝,它就像一曲悠扬动听的音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供人们去品味、去欣赏,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余味无穷。 二、教师讲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1、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趣味浓厚,历史久远。大量文献证明,玩制象棋始于唐,定型于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2、教师讲关于象棋起源有趣的传说。 3、教师讲关于象棋的演变历程及象棋棋子的演化。 三、棋子于棋盘 每小组发一幅象棋,让学生们熟悉象棋棋子于棋盘。 棋子和棋盘是象棋的重要组成部分。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四、象棋规则 教师:象棋规则比较复杂,从1956年全国比赛制定了正式规则之后,曾几经修改,目前使用的是1999年的象棋规则。 教师再讲解输棋、和棋规则。 五、行棋与吃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好棋子,可以简单开局对弈,教师边巡视边讲注意事项。 1、车走直线。 2、炮翻山。 3、马走日。 4、象飞田。 5、帅士不能出九宫。 6、兵、卒能进不能退,过河以后横直动。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 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关于中国象棋的心得体会

关于中国象棋的心得体会 象棋的心得1 上课铃声响了,体育老师廖老师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由于近段时间操场在修建,体育课基本上是室内活动。 老师进来后告诉我们这节课是象棋比赛,要求我们把前后两张桌子并拢,把棋摆好,然后出去排队。我们都不明白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还叫“啊”,棋摆好了出去排队干什么。我们都迷惑不解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一会儿队就排好了。老师又要求我们两对男生、两对女生按顺序进去坐着比赛,下完了就出教室等候,这下我们全明白了。 我的第一个对手是彭超,出炮、跳马、打卒……不出十步,彭超就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我们俩第一个走出了教室,彭超还边走边说:“我马虎了……”接着不断有赢家、输家涌出来。没过多久,第一场比赛全部结束,全班的输家、赢家全都分了出来。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这时是赢家与赢家的挑战,输家与输家的决斗。我的`第二个对手是向提思聪,踩车、吃炮、将军、吃士……哈哈哈,虽没有第一局那么轻松打败我的对手,但最终还是把他吃了个孤将军,那时候我还有一车、双马一炮、双士单相。

叮叮叮,下课铃声响了,我们意犹未尽地收起了手中的棋子。课后有时间我还要和爸爸多多练习,迎接下次体育课的象棋比赛。 象棋的心得2 期六,我看见爸爸有空在家里,于是我就叫爸爸和我下象棋,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比赛开始了,我挂了一个中间炮,爸爸也不甘示弱,连忙上了一个马,我也上了一个马,他冲了一个兵,我赶紧把车开出来,他的马直往上冲,于是我用车挡住他的去路,他的炮又上来保护……我们就这样你来我往,兵来将挡,,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到了紧要关头,我一拍脑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我用一只马把爸爸的车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爸爸气得直跺脚:“该死的!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步。”看着爸爸生气的样子,我幸灾乐祸地笑了。因为爸爸少了一只车,很快就被我杀得落花流水,最后他只剩下一只老将,爸爸只好丢子认输。 下象棋不仅能让变得“安静”了,还能开发我的思考能力,下象棋真好。 象棋的心得3 还记得去年的十一月,举办的象棋大赛,因为现场高手云集,让我心惊胆颤,紧张地连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至今依

象棋社团活动计划及活动教案

中学学生象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1、向中学生传授中国象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比赛规则。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其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进一步促进中国象棋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3、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统观全局的观念和能力。 二、组织安排 象棋兴趣小组由高树挺老师辅导,活动时间为周一、周五课外活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象棋运动的特点及其概况。 2、掌握最基本的行棋知识和最基本技术、战术。 3、学会棋步的读、记方法,掌握比赛规则的要点。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中国象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 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摆棋 教学目标:1、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棋盘和棋子 象棋(为区别于国际象棋,也称中国象棋)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在这些交叉点上摆放和活动。双方都从自己的右边数起,红方的一路纵线就是黑方的9路纵线,二是8,依次类推。 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红黑各有七个兵种。红子包括帅一个、车马炮仕相各两个,兵五个;黑子包括将一个、车马炮士象各两个、卒五个。 红方着法用大写数字一到九表示。黑方着法用阿拉伯数字1到9表示。完整记录是将每一着棋用四个字表示,第一个字是棋子的名称,如“车”、“卒”、“相”等;第二个字是棋子所在直线的号码,如“三”、“5”等;第三个字是棋子的运动方向,对双方相对而言,向前走为“进”,向后走为“退”,横向走为“平”。第四个字是棋子进、退的步数(纵向走棋时)或是到达直线的号码(横向、斜向走棋时)。如图,红车往前走三步吃卒叫车一进三,再平到第六条竖线吃卒叫车一平六。红马跳到中线吃象叫马三进五,再退回第六条竖线吃炮叫马五退六。如将车马换成黑棋,上述四步棋应记作车9退3、车9平4、马7退5、马5进4。

行棋与吃子 对局时,由执红的一方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结果。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外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据其交叉点,都视为走了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帅、将每一着只允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帅与将不许在相同的直线上直接对面,如果一方已经抢先占据,另外一方必须回避。 仕、士每一着只允许按照九宫中的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一步斜走两步,可进可退,俗称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其它棋子时,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许走过去。 马每着走一直一斜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其它棋子挡道,俗称蹩马腿,则不许走过去。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制步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跳吃,俗称炮打隔子。 兵卒在没有越过河界前,每着只允许向前直走一步;越过河界之后,每着可以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步,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后退。 走一着棋时,如果自己的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并占领那个位置。除了将帅以外,其它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掉,或主动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须把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

中国象棋必学基础知识

象棋必学基础知识 象棋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棋子的走法 车():古代作战时,战车的威力巨大。象棋中的车,作战能力亦很强,就是根据战车在阵仗中的作用来设置的。车不分上下左右,只要在运行线路上无其他棋子阻挡,便可随意而走。车每走一“步”棋,沿直线或横线任意走多少格都可以,并可以“吃”掉挡在主直线或横线上的任何棋子,真所谓是横冲直撞,威力无比。但是车的每一步也有所规定,那就是只能沿直线或横线走,不能拐弯。尽管如此,车在棋内的诸兵种中,还是行动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不管是进攻敌方或保护己方,作用都明显优于其他棋子。一盘棋中,车的价值相当于一马加一炮,会使的话,车的价值甚至还要大,有人说“一车当九子”。由于车的作用巨大,在双方整盘棋战中都居于头号主力的位置,所以在下棋时,一般的着法是尽快把车开出来,使其尽快发挥威力,争取战术主动和战略优势。棋坛中有所

谓“三步不出车,棋在屋里输”,就是说出车过晚,容易陷于被动而招致满盘皆输。 马():在整盘棋里,就数马和象的走法比较特殊,俗话说:“象行田、马行日”。马是行的“日”字形,即一步斜走两格,过“河”时,河界就算是一格。如果马是处于棋盘中间的话,它有八个去处可以选择,上下左右都可以“跳”。所以说“马有八面威风”就是指的这八面。当然,马每走一步只能走一“面”,不能在一步之间同时“跳”八面。如果马碰上有棋子正“别”着马腿,这一步就“跳”不动了。什么叫“别”马腿呢?就是在马的前进方向上,有任何一个子紧靠在边“别”腿。只要马不被别住腿,马就可“吃”掉它的斜形日字上对方的任何一个棋子。因此,马一般走到边、角等位置时,就受到限制,失去了“八面威风”,威力相对就减少了。马的价值和炮差不多,但是在开局或中局阶段,因为盘面棋子较多,马常常会被“别”住腿,不能充分发挥威力。而到了残局时,双方棋子都拼得差不多了,炮就会因“炮架”而减少威力,而马却因少羁绊,威力有增。所以棋话常说:“残棋马胜炮”。 炮:走法与车相同,只是在“吃”对方棋子的时候,不如车那么直接了当,它必须有一个子隔在炮和对方的中间,炮方能“打一过去“吃”。这个隔“子”即所谓“炮架”,没有“炮架”,炮是不能“吃”子的。就因为有这点规则,炮的威力就远小于车,但其行动迅速、进退灵活、行动范围大的优点与车一样。在开局和中局阶段,炮能够和其他棋子配合,发挥出很大的威力。(象棋的开局,中局和残局是为了我们表述方便划分的三个阶段,开局是基础,开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进入一个有利条件下的中局战斗。) 卒(兵):在盘面上只能一步走一格,机动性相对其他棋子小多了。它没有过“河”之前,每一步只能向前直走一格。过了“河”以后,则每步不单可以向

中国象棋名人棋谱介绍

中国象棋名人棋谱介绍 大家对李来群和许银川并不陌生吧,他们都是著名的香气棋手,号称棋圣。小编在这整理了李来群名局评注和许银川胜负手象棋棋谱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象棋棋谱李来群名局评注 李来群名局评注个人简介 李来群,1959年生人。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个人冠军宝座,是解放以来男子象棋冠军第一次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的局面。 1982年、1984年、1987年、1991年李来群四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89年获少林可乐杯冠军,获得象棋棋圣称号。同年的棋王挑战赛成功,又获得棋王称号,1990年棋王赛卫冕成功,蝉联棋王。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获个人亚军。1999年获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赛亚军。1993年经商。 李来群名局评注目录 001 李来群胜赵国荣(13-09-1978) 002 李来群胜朱永康(19-04-1978) 003 王嘉良胜李来群(10-07-1978) 004 李来群胜胡荣华

005 胡荣华负李来群(29-04-1980) 006 李来群胜于幼华(19-09-1981) 007 李来群胜吕钦(01-05-1981) 008 李来群胜王嘉良(16-09-1981) 009 柳大华胜李来群(23-09-1981) 010 蒋志粱负李来群(20-09-1981) 011 柳大华负李来群(25-07-1982) 012 李来群胜陈孝X(13-05-1982) 013 李来群胜蔡福如(06-12-1982) 014 戴荣光负李来群(08-12-1982) 015 陈孝负李来群(09-02-1982) 016 李来群胜蒋志粱(09-10-1982) 017 李来群胜孟洮中(19-07-1982) 018 蒋全胜负李来群(05-05-1982) 019 李来群胜王嘉良(16-10-1982) 020 李来群和胡荣华(23-01-1983) 021 李来群负杨官磷(29-01-1983) 022 李来群胜蒋志粱(2-06-1983) 023 藏如意负李来群(21-07-1983) 024 胡荣华负李来群(23-01-1983) 025 柳大华负李来群(19-07-1983) 026 陈孝X负李来群

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

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 歌 诀 篇 老将活动九宫间,将帅遥望 不见面; 士斜行、滑石梯,兵卒过河 横向前; 马走日、相走田,车炮走遍 每个点。 五、下棋礼貌歌: 大家要知道,相逢要问好, 长辈 要尊敬,礼貌不可少。 识大体、多读书、明礼仪、 懂世 故,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悔 大丈夫! 六、一些口诀: 1 、马走日,象走田,车走横直线。 2 、要想开局好,先出车、马、炮。 3、出动车、马、炮,不要睡懒觉。 4 、当头炮,马来跳。 入门班教学基本纲要 中国象棋入门班教学概要 ◆教学目标: 熟练七个兵种的棋子走法和吃法,学会简单的开局原理,会初步 把 主力走到要道上(理解不深);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杀法,会初步应用到实战中; 基本 能独立下完一盘完整的棋。除了培养学员的学棋的兴趣外,还会教给孩子基本的 下棋礼仪,表现为:摆棋端正,下棋时不说话,吃完的棋子放到棋盒里,下完棋 后规范收拾好棋,具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做到摸子走子、不悔棋。 ◆知识点归纳: 1、基础:认识棋盘和棋子;规范摆棋和收棋;了解象棋的起源、棋子的来历; 将/帅、兵/卒、车、炮、士、象(塞象眼)、马(蹩马腿)的走法和 一、摆棋: 五个小兵前排站,两门大炮 两边放; 元帅将军坐中间,车马相士 挨着站。 二、车: 咚、咚、咚,我是红车孙悟 空; 一个跟斗十万里,刀山火海 也敢冲。 三、车,马,炮: 车走直线威力大,就像一个 巨无霸; 马走日字真威风,就像少年 黄飞鸿; 炮打隔子一声响,就像降龙 十八掌。 四、走子儿歌: 1、将、兵的走法和吃法; 2、车、炮的走法和吃法; 3、士、象的走法和吃法; 4、塞象眼与马的走法和吃法 5、绊马脚及简单开局原理; 6、将军和应将的4 种办法(吃子解 将、 垫将、逃跑、拆炮台); 7、飞宫和对面笑; 8、怎样走第一步棋; 9、棋子价值; 10、基本杀法:重炮、闷宫、霸王车、 双 车错、卧槽马、挂角马、钓鱼马等。

中国象棋历史

中国象棋历史 一象棋发展史 提到中国象棋,不由得使人联想起来了国际象棋,围棋。它们是国际上公认的三大比赛棋种。 国际象棋,英文CHESS,是由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组成的复合词,其意思是“将死对方的王”。相传国际象棋15世纪由印度起源,经波斯,中亚,阿拉伯,最后进入欧洲,并在欧洲定型为现制的国际象棋,与当时的骑术,游泳,射箭,击剑,狩猎,作诗并列为欧洲骑士教育的七大必修课。 然而,中国象棋的历史却源远流长,经历了数朝的洗礼,终于在南宋形成了今天的定制。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古今中外,说法不一。 主要有皇帝创制说;神农氏创制牛僧儒改制说;舜帝创制说;周武王创制说;韩信创制说;兵家创制说。但是如此众多的说法,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呢?还是先看下文的叙述吧。 (一)?????????萌芽时期(先秦到初唐) 我国最古老的棋戏是六博和围棋,并称博弈。关于这一点,在我国古代文献《论语.阳货》中有文字说明。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己。”棋子“枭”和“散” 有“将”和“卒”的意思。我国仅存最古六博棋具,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战国墓地时候出土的。 后来,塞戏从六博中独立出来,独成一种棋,主要区别为: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 再者,弹棋这一棋戏,在《弹棋赋》中说:肌理光泽,滑不可履。其设计思想取乎圆天方地之意。庾信《象戏赋》云:“乍披图而久玩,或开经而熟寻。”图即局势,经指则是着法,战略战术的文字性说明。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文献《周易》一书,对古代象戏的发明,(二)????????? 雏形时期(唐至北宋初期)

????唐代象戏与北周象戏区别表现在:1,天马斜飞度三止;2,上将横行系四方;3,辎车直入无回翔;4,六甲次第不乘行。与今日象棋之马行日字,象飞四角,车走直线,卒进不退很相似,象戏其他棋子走法不详。唐朝中叶,国力强盛,象戏随商业及其文化交流传入周边国家,现在发现马来群岛的古象棋,是8×8格棋盘,棋子有王,车,士,象,马,卒,是主体造型,与宝应象戏大致一致,这是因为当时中国通往西亚的海运交通大盛,马来西亚一带日趋繁荣,中国人移居者较多,把象戏传播过去了。 爪哇,柬埔寨,泰国三国的象戏基本相同,泰国把车改成船,卒改为贝。 宋代七国象戏有了弓,弩,炮等棋子名称。其中仕由矢演化成士,再转化成仕而来。炮古代“礮”一字,是古代战争用的飞石。 (三)?????????发展时期和定型时期(北宋初至宋哲宗时期) ????《?宋史.食货志》载:“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日僻。两宋成了中国古代史的黄金时期,也创造了市民文化的自然环境。这无疑为中国象棋的初步发展与形成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广大的群众基础。难怪梁实秋《雅舍小品.下棋》中说:剩余精力的发泄。中国唐代社会比较开放,象戏无九宫,王一子的行走比较随便。宋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宋人对象戏加入了九宫,河界之类的国粹特色,这也是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一大区别。 ?程颐《象戏》诗发微。《象戏》诗云: ?????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里兼备汉官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程颢诗所述象棋形制概括起来说:有偏裨,车,马,卒等子;有河界;卒过河可斜尖;有九宫,开局前将居中央可在九宫内,八方行一格。

中国象棋的起源中国象棋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中国象棋的起源中国象棋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中国象棋的起源: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产生的年代不详。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名着的《楚辞. 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着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第六十九卷.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 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很流行下棋了。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传说无从考证,多半是后人附加的。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说明当时象棋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失传了。 而《续藏经》记载:“划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

在唐朝之前的象棋没有炮,这恰好和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相吻合。加炮之后象棋,才和现代的象棋相近,或者说初步成为现代象棋的雏形。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神农以日用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代之为机矣”。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如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谢在杭《五杂俎》说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犹重车战也” 四、起源于战国之时,《潜居类书》说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君,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五、起源于北周武帝时,《太平御览》说周武帝造象戏”明罗颀《物源》说周武帝作象棋”。⊙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责任编辑:海浪

中国象棋技巧入门视频教程 集

中国象棋技巧入门视频教程10集 第1课中国象棋记谱方法 第2课中国象棋基本走法 第3课中国象棋开局原则 第4课先走一方开局简介 第5课主流开局介绍 第6课主流开局介绍 第7课单车守和车炮的方法 第8课兵种介绍 第9课兵种介绍 第10课车炮胜单车的方法 中国象棋技巧入门教程内容简介: 中国象棋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益智活动,也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在象棋活动中,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悟出某种哲理。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侨胞和外籍华人中也广泛流传。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

作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开展象棋活动看作是炎黄后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几十年来,随着贸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断发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国家也发展了不少的爱好者。象棋正从它的发源地,经过亚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从亚洲来看,不仅港澳等地棋风很盛,而且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国的华侨和外籍华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区和国家每年都举行象棋比赛,而且都已分别成立了象棋总会或象棋协会。 1978年11月间,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侨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发起和合作下,亚洲象棋联合会应运而生。如今,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中国、文莱、西马来亚和香港、澳门地区都是“亚象联”成员。香港名流霍英东先生出任本届会长。 自从“亚象联”成立以后,亚洲地区的象棋活动更加活跃,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象棋交往和比赛活动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还专门培养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渐增多起来。体现亚洲棋手友谊和水平的“亚洲杯象棋锦标赛”现已举办五届。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从1981年创办,现已举办三届。第4届亚洲城市名手赛据悉将在澳门举行。“亚象联”还多次举办各会员国和地区之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