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试讲稿

高中历史试讲稿

高中历史试讲稿
高中历史试讲稿

《辛亥革命》试讲案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询问同学们可知道挽联纪念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孙中山)

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介绍: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革命奔走,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贡献了毕生心血,受到人们的尊敬。孙中山一生的事迹中,很为人们熟知的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小皇帝溥仪成为了中国的“末代皇帝”。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还有哪些人物值得了解和纪念,在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带着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

【问题1】从武昌首义成功开始,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最终使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你认为这是历史的偶然吗?展示材料:

材料1: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3: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经济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军事条件略)引导学生小结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成立,结束封建帝制;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概括中华民国的成立概况:

1912年元旦,经各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问题2】从中华民国的成立概况中,可以看出这个政权跟古代封建政权有何不同?跟当时世界哪些国家政权形式相似?

引导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表演:《<临时约法>讲了什么》

介绍表演者:A同学——进步读书人;B同学——蓄长辫子的清朝遗少;C、D两位同学——黄包车夫甲、乙。

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人们议论纷纷。一日上午,茶馆来了一位读书人和一位蓄着辫子的清朝遗少,把他们拉来的两位黄包车夫甲和乙在一边候着。

读书人:咦,我说这位先生,您怎么还留着辫子呢?您不知道中华民国禁止蓄辫吗?

清朝遗少:你管得着吗?我高兴留辫子,怎么样?还有,你,还有你们(指着两位黄包车夫),得叫我老爷。都给我规矩点儿。

读书人:哟,您还在怀念过去的生活?这能成吗?现在是中华民国,一切都变了。临时政府不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吗?我劝你回去好好看看,弄明白现在的社会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车夫甲、车夫乙:是呀,我们也听说有了这么一部法律,不知道讲了什么?听说以后再没有皇帝了,当官的要什么,选举?这样来呢……

清朝遗少:你们放屁,不要皇帝不就乱套了吗?这么大的国家,谁来管?

读书人:你对人家放尊重一点。我告诉你,人人平等,言论自由,这也是《临时约法》规定了的。没有皇帝就乱套了吗?我看不会,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没有皇帝,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比如美利坚、法兰西。

车夫甲、车夫乙:(对读书人)先生,您懂得真多。您再讲讲,那个什么临时约法里头还讲了什么,现在跟以前还有什么不同?

读书人:简单讲,还有这些不同:第一,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皇帝一个人的;大家都一律平等;不管你干什么职业,只要是国民,都可以选举别人做官,别人也可以选举你,不像以前只要“老爷”才有资格当官。第二,国家不再要皇帝,以前是皇帝一个人统管大权,现在分给三个部门去管理,叫做,“三权分立”。第三,国家最高长官叫做总统。但他不是皇帝,他由选举产生,有任期,要受到各方面限制。处理国家日常事务的是内阁和内阁总理,也是相互限制,也不要当成是以前的宰相。

清朝遗少:变了,一切都变了……

看完短剧,大家谈谈你们的感受

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1,主权在民;2,自由平等,3,三权分立,4,责任内阁制。

设问:“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

【问题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引导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一场小辩论。(方法引导:鼓励学生思维要发散,理性思考,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辛亥革命的成功方面,可从除旧布新、人民的权利、对人的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去思考;失败方面则可从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有无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等方面去思考。)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材料1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2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材料3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4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航船的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摘自鲁迅《阿Q正传》

(正方提供下列材料,材料反映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开启了大门如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4、生活:多元化,但强调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材料,除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等)(反方提供下列材料: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辛亥革命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除此之外鼓励学生思维要发散)

以图片了解很多生活的变化起自辛亥革命,理解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影响力。

最后勉励:孙中山一开始的革命目标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在成功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结束了14

年之后,孙中山留下的遗言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三、课堂总结

辛亥革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极端腐朽的情况下爆发的,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是革命爆发的标志,武昌首义的革命主动首创和革命献身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中华民国的建立把革命推向高潮。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它推翻封建帝制,颁布《临时约法》,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虽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也理解中国革命任务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要经过几代人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最后由工人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不断发展。

四、板书设计:

一、背景

1.时代:民族危机严重

2.政治: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1)兴中会等各地革命团体(2)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6.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7.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二、过程

1.武昌首义 1911.10.10

2.湖北军政府成立

3.十几省宣布独立

三、成果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3——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

四、结局

1.清帝退位(结束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五、意义

推翻;建立;观念深入

附:随堂反馈题

1.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

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

答案:B

2.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就任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不是正式大总统。

答案:D

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家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下列有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亲自领导武昌起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

D.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解析: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尚在国外,他没有能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答案:A

4.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B.参议院

C.总理D.国民全体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教材重要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对《临时约法》内容和实质的认识。《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既然“民主”,国家的主权当属国民全体。

答案:D

5.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由“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可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革命的敌人依然存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D

6.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主要是从政治体制上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明显错误,排除。C、D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B

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

答案:C

8.洪秀全和孙中山同为广东人,也都是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构想

C.尝试建立民主制度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尝试建立民主制度是孙中山的活动,不是洪秀全的活动,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两人分别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洪秀全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是改造社会的构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8分)

9.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小论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以中华民国纪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材料二从2010年初开始,一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主办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城市之间展开。

材料三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小论文当中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并纠正。(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几个城市争夺庆典主办权的主要历史原因。(4分)

(3)材料三中“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辛亥革命精神?(9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总统、政府名称、约法、政体及辛亥革命的意义方面纠错。第(2)问根据武汉、南京、广州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第(3)问应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变革”要从政治民主进步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精神”涵盖内容比较广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错误及纠正:①正式大总统改为临时大总统,②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南京临时政府,③青天白日旗改为五色旗,④《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⑥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帝制或君主专制。

(2)原因: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地,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广州是黄花岗起义的发生地,广东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3)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精神: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讲案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力量、国内外形势

……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总结其要点:

①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②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

③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础之上。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背景: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重伤;社会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

【合作探究】1: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二战后,因为整个世界日益形成“两大阵营”的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最主要的成就是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建立了新中国。

(2)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新中国外交的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毛泽东在建国时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上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为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呢?(学生看书后归纳出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含义及意义。)

内容含义意义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为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合作探究】2: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合作探究】3: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来看,它着重解决了外交上面临的哪些问题?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

着重解决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问题、如何对待旧中国外交和美国及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映了新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过渡: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新中国正是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设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怎样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过渡: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新中国步入50年代取得的最主要的外交成就是什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

(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4)内容: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我国在50年代中期外交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之一,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日内瓦会议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里

(5)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日内瓦会议阻止了美国企图直接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布署。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加强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努力发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2)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4)“求同存异”方针。

万隆会议的29个参加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历史遭遇存在着巨大差别,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可以想象,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会议要想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许多人担心会议会发生激烈争论,走向岔道。会议将何何去何从?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表讲话:

“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合作探究】4: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谈到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呢?

“求同存异”的“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5)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合作探究】5:新中国初期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外交成就?

1.国际原因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

(2)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3)亚非拉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

2.国内原因

(1)卓越的外交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英明的外交决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合作探究】6: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区别:

旧中国:丧失主权的不平等的外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原因:

旧中国:①社会制度的落后。②政府的腐败无能。③科技、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落后。

新中国: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③综合国力的增强。(3)认识:①落后就要被挨打,弱国就被强食,弱国无外交。②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的失败。③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④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

三、课堂总结,当堂检测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外交工作新成就,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四、板书设计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背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

新成就:

国背景:

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

期意义:

交背景:

参加日内瓦会议召开:

意义:

步入世界外交的舞台

背景:

参加万隆会议召开:

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以独立自立的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同各国重新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条件。新中国在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适宜地制定了各时期的外交方针,既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坚定性,又体现了外交方针的灵活性,从而取得这一时期一系列的重大外交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依据新课标内容要求,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清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这一时期的外交主要成就。在这一课的课堂设计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前由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合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再补充、完善学习内容这样一种教学程序,整个思路非常清晰,教学环节中也体现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以幻灯片形式播放旧中国外交场面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建交原则的文字(开始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标志),通过这些直观而感性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新旧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区别。由此导入新课既新颖、简捷,又能传授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又如在讲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建国初期主要外交方针的制定时,则是通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的引导下,由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附:随堂反馈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

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

答案:B

2.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就任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不是正式大总统。

答案:D

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家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下列有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亲自领导武昌起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

D.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解析: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尚在国外,他没有能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答案:A

4.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B.参议院

C.总理D.国民全体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教材重要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对《临时约法》内容和实质的认识。《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既然“民主”,国家的主权当属国民全体。

答案:D

5.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由“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可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革命的敌人依然存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D

6.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主要是从政治体制上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明显错误,排除。C、D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B

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

答案:C

8.洪秀全和孙中山同为广东人,也都是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构想

C.尝试建立民主制度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尝试建立民主制度是孙中山的活动,不是洪秀全的活动,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两人分别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洪秀全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是改造社会的构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8分)

9.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小论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以中华民国纪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材料二从2010年初开始,一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主办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城市之间展开。

材料三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小论文当中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并纠正。(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几个城市争夺庆典主办权的主要历史原因。(4分)

(3)材料三中“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辛亥革命精神?(9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总统、政府名称、约法、政体及辛亥革命的意义方面纠错。第(2)问根据武汉、南京、广州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第(3)问应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变革”要从政治民主进步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精神”涵盖内容比较广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错误及纠正:①正式大总统改为临时大总统,②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南京临时政府,③青天白日旗改为五色旗,④《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⑥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帝制或君主专制。

(2)原因: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地,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广州是黄花岗起义的发生地,广东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3)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精神: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试讲案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利用幻灯片展示自主探究的三个问题。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1.探究形成的背景

探究过程设计:(1)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

(2)提出讨论题目:结合视频内容以及所学知识

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

(3)组织学生讨论

(4)完成国际、国内背景的要点总结

国际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国内背景:

①“十年文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已经决定。

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形成。

2.探究形成的过程

探究过程设计:

(1)播放《经济特区的设立》的视频资料。

(2)展示“学思之窗”: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在师生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展示讨论的结论:

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③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④资源丰富。

(3)完成第一步经济特区创办的探究总结。

包括: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经济特区的含义及“特”的主要表现;③经济特区建设的成果展示;④经济特区的作用。

(4)结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示意图完成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

包括:①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③沿江港口城市的开放;④沿边城镇的开放;⑤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

(5)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城市中首批获准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是( A )

A.秦皇岛

B.武汉

C.合肥

D.苏州工业园区

2.从1988-2002年,我国共建立了( D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A.46

B.47

C.48

D.49

3.下列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的最佳选项是( B )

①资金来源以引进外资为主

②经济成分以外资企业为主

③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

④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探究形成的特点

结合地图,结合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由学生概括总结出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合作探究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探究过程设计:

1.播放视频文件《邓小平与上海浦东的开发》。

2.结合视频内容及教材相关知识思考:

假如你是当时的邓小平,你决定加快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3.由学生相互探究合作交流后,教师与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上述问题。

(1)浦东开发的决定和目的:1990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浦东。其目的在于:

A.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B.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C.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浦东开发和开放的有利条件:A.地理优势;B.交通优势;C.人才和产业优势;D.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3)成果展示:收集图片、文字资料,展示浦东开发和开放的伟大成就。如中国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等。

(4)地位和作用。注意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对知识进行整理。A.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是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B.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础,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C.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合作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

探究学习设计:这个问题可采用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师不提供固定的答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或者深入城市和农村调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成就,收集图片、文字、

四、知识整合

五、延伸拓展

1.材料解析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写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思考:

①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

②新时期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③试比较近现代史上我国的两次对外开放。

2.课外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从网上搜集沿海经济开放区发展情况的资料,配上解说词,举办小型展览,以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分工:第一小组——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第二小组——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第三小组——闽南三角地带开放区

第四小组——环渤海沿岸开放区

(2)各班利用收集的资料开展“改革开放成果”展览活动。

六、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如何整合新课程资源,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充分展示并挖掘学生的潜质。

附:板书设计

第4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贫穷落后 开放变通 二、初步形成 硕果累累 三、特色鲜明 长期发展

1、对外开放的背景 1、经济特区的创办 1、全方位

对外开放格 局初步形成 形成背景

形成过程 格局特点 新发展

2、对外开放的原则和目的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2、多层次

3、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3、宽领域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附:随堂反馈题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

1.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D.内地开放城市

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答案 C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被圈中的地区( )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实行特别的经济政策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率先包产到户

解析歌词所述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些地区实行特别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其他三项都不正确,A、C说的是特别行政区,D与史实不符。答案 B

3.“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

A.广州B.上海

C.深圳D.珠海

解析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符合这些条件的城市非常明显的是深圳。答案 C

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答案 A

5.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开放沿海城市B.设立经济特区

C.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解析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故C正确。答案 C

6.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工业迅速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D.出口增加

解析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答案 C

7.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解析依据“1979年春”、“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搞贸易合作区”

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特区的设想,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背景,排除。

答案 A

8.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解析注意时间“90年代初”,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1992年,符合题意。而B项在21世纪初。D项在2001年,均排除。C项与题意无直接联系。答案 A

9.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从材料看,“奇迹”是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答案C

10.曾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弦”

比喻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

A.深圳B.珠海

C.海南D.浦东

解析“箭头”应处于“弓”的中间部位,以上四个地方只有“浦东”符合题意。答案 D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

材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

到l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

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

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4分)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

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4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第(1)问,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第(2)问,注意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第(3)问,注意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

答案(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意义:引进外资和技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

机制的作用。

影响: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1)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本课通过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讲述西汉与东汉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认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时代特征。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1.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第一幅是一带一路示意图,第二幅是汉武帝像。大家思考一下,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对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而今天的一带一路就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那么,汉代时期的中国还有那些重大成就?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西汉是如何建立的?西汉建立之初的国家制度有何特征? 自主学习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史上最全的高中历史时间表吼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1566-1581尼德兰革命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 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 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 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 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 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 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 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 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 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 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 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 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 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 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C】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主,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

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7全国卷高考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等级秩序受到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详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详解关于历史时间轴和知识大框架是学会生关心的问题,下 面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必修一的时间轴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 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 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 互迁 .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 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 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外近现代史必背考纲大梳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外近现代史必背考纲大梳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

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 (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自动保存的)

201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部分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总体特征] 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视角] 从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1)生产力水平:青铜器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青铜发展到使用铁器、牛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工具的飞跃推动了社会转型。

(2)政治生活 ①神权色彩:青铜器大多有铭文且用于祭祀,说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②战乱纷争变法图强:出土车马坑、戈等文物,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中战争的频繁性。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成为强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铜器上有铭文,印证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的铭文我们一般称之为“金文”。 [特别提醒] 1.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诸侯国为增强本国实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产;注意笼络人才。改革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贵族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趋于衰落,新兴的平民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新旧政治势力的斗争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始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非常深远,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强调“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和哲学的基础。 明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具体而

最全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年代外国 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 商公元前1600年~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周平王建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8~6世纪城邦出现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鲁国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秦始皇嬴政建秦朝公元前221年 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 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北宋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5世纪前后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1380年 1487年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失去海 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航海条例》,战胜荷兰 1687年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邀请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启蒙运动 1721年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伯尔 18世纪中期英国胜法国,建立日不落帝国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6年美国独立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1789年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两届)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1807年美国富尔顿蒸汽机驱动轮船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林则徐虎门销烟开1839年 眼鸦片战争爆发看1840年前后 6月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鸦片战争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世《南京条约》界1842年 8月《南京条约》 1848年底《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1851年1月 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 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俄国民族音乐兴起 洋务派提出“自强”19世纪6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领导德国统一 《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1863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洋务派提出“求富” 洋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福建巡抚在台湾设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 初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初 3月~5月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巴黎公社 上海创办《申报》1872年 1875年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三知识体系最全复习资料整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三知识体系最全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含义: 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出现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上:“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文化上: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3、诸子百家: 学 派 代表主要思想 墨 家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老子1、世界的本原是“道”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 法韩非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主张建立君主

家子专制中央集权 儒 家 具体见第二目内容 4、意义: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⑴春秋末期孔子创立; ⑵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主要内容: 人物时 代 主要观点影响 孔子春 秋 末 期 ⑴政治思想:①“仁”:“爱人”(要求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主张“克 己复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⑵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取信于民,反对 苛政和任意刑杀 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⑷文化贡献:整理“六经”(《诗》《书》 《礼》《易》《乐》《春秋》) 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奠定了儒 家思想的基础。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第三单元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 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 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 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梳理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神农氏中国农业的始祖 (采集经济→种植经济) 原始农业商、周 耕作方 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石刀、石斧 耒耜,石器骨器为主,少量 青铜农具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农作物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桑、麻 3.意义 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2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4.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生产工具耕作 技术 耕作 制度 水利 灌溉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农用动力 革命,汉代 逐渐普及 垄作法 都江堰 郑国渠 两汉耦犁 耧车 犁壁 代田法一年一熟 曹渠 白渠 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 术、耕耙技 术 翻车 隋唐曲辕犁 犁评 筒车 宋朝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制度政策(土地私有、重农政策)

生产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灌溉、生产经验等 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进步) 2.我国农业出现的变化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 从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原因: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4.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特点: 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 一家一户,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生产目的为生活和缴税 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不利于技术革新 6.评价: 积极方面:

2018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卷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 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这些都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不符合史实,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3.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本选必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第三单元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