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录表 袖阀管注浆施工记录表

记录表 袖阀管注浆施工记录表

记录表 袖阀管注浆施工记录表
记录表 袖阀管注浆施工记录表

现场技术员:现场监理:

(完整word版)高喷灌浆施工记录表.docx

高喷灌浆施工记录表 孔号 ______孔序 ______桩号 ______单元工程 __________ ______年 ______月 ______日 ______时至 ______日 ______ 时 地面高程 ______m 钻孔设计深度 ____ 摆角 ____ 本班施工深度自 ______m _____m 至 ___m 计 ____m 高喷方法 _____ 喷射方向 时间 时 分 工 深度 m 喷射参数 喷 提 旋 作 水 气 浆 浆液密度 起 终 间 终 射 升 转 摆动 起 始 止 隔 内 速 速 速度 压 流 压 流 压 流 孔口 备注 始 止 长 容 度 度 度 力 量 力 量 力 量 进浆 返浆 特殊情况处理 本班劳动力出勤 工时利用情况(共 本班主要材料消耗 喷射管 规 单 数 名 规 单 数 情况 (共 人 ) 名 h ) 格 位 量 称 格 位 量 称 喷嘴直径 技 高 机 mm 工 小 喷 修 喷嘴个数 普 计 辅 停 工 助 工 机组编号: 机长: 班长: 记录员:

高喷灌浆工程综合成果表 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 单元工程编号 __________ 桩号 _______高喷灌浆方法 ___________ 喷射方向与高喷墙轴线夹角 __________ 旋 摆 浆 进 回 孔 起 喷 提 动 转 摆 流 浆 浆 气 气 口 止 射 升 浆 速 角 速 量 密 密 压 量 孔 孔 速 压 高 深 长 度 ( 度 L/ M m 3/ 号 序 度 M 度 度 程 度 度 r/ ° ) 次 mi g/c g/c Pa min m m m cm/ Pa mi /m n m 3 m 3 min in n 水泥 水 注入 量 量 备 L/ 每 注 mi 总 米 用 n 用 量 量

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法

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法 1 前言 长沙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SG-1标内的西湖公园站部分。本站是2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位于枫林一路与白云路交叉路口的西北侧西湖渔场内,呈东—西走向。车站西侧为龙头山,北面为规划的西湖公园,南侧为枫林一路,枫林路北侧为枫林一路护坡桩,护坡桩上为挡墙。 车站西端基坑深度17.21m,中部及东端基坑深度9.50m。车站北侧枫林路挡土墙高出车站基坑顶面6.31m,与基坑最近处仅为1.9m,最远处为11.6m。枫林路挡墙与车站基坑中间土层以杂填土为主,为避免枫林路挡墙产生的大偏压使两结构物之间的土体隆起,影响枫林路的使用功能以及对车站基坑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对车站基坑与枫林路挡土墙之间土体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 2 工法特点 (1)一般用于50m以内的地表注浆,垂直和水平注浆均可; (2)具有上下两个阻塞器,能将浆液限定任何区段内进行注浆,可达到分段注浆的目的; (3)阻塞器可在袖阀管内自由移动,可根据需要在注浆区域内反复注浆; (4)可根据地层特点,在同一袖阀管内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选用不同的注浆参数进行注浆; 3 适用范围 此工法适用于铁路、公路、市政和房屋建筑领域的土体加固工程。主要应用于: (1)对松散,成分以粉质粘土、建筑垃圾为主,含少量碎石及块石片的杂填土层或砂层、卵石层等松散地层的土体加固; (2)盾构机始发、到达时对洞门的加固; (3)弥补旋喷桩、搅拌桩局部没有咬合或成桩效果不好所产生的空隙; (4)充填矿区因过分开挖使地层出现破碎带或空洞,降低岩、土层的可压缩性,以减小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 (5)阻止路基产生的裂缝或沉降变大而进行的加固; (6)在深基坑周围做防渗处理等。 4 工艺原理 袖阀管注浆法是通过较大的压力将浆液注(压)入岩土层中,注浆芯管上下的阻塞器可实现分段分层注浆,可由施工需要选择联系或跳段注浆。此工法在需要全程注浆的施工中,通过分段注浆,

袖阀管注浆技术

浅埋暗挖隧道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指挥部黄向阳 摘要: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建(构)物等造成直接影响,特别是当隧道在穿越一些重大管线时,施工风险较大,对施工要求较高。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知春里车站东北风道为暗挖风道,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成功穿越了多条市政管线,确保了管线及隧道自身的安全。 关键词:袖阀管注浆;超前加固;工程技术 1、工程简介 1.1工点概况 科南路站东北风道位于知春路主车道下方,采用暗挖法施工。结构上方有三条东西走向的市政管道(φ1400上水管距结构0.8米;φ1550雨水管距结构1.2米;φ800上水管距结构1.3米),在7-7断面进入6-6断面挑高近2米,覆土厚度只有5米左右,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管线及结构的安全,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工程技术进行预加固土体的措施。见下图一 图一工程概况图 1.2工程地质状况 勘察揭露地层土质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与中粗砂层、

圆砾层、中粗砂层、卵石层。 车站场区第四纪地层中赋存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在该施工区内上层滞水丰富,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2、袖阀管式注浆方法特点 2.1在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可针对性的对故障段实施打定向斜孔注浆,加固土体。 2.2袖阀管结构主要由Ф68mmPVC外管、6分镀锌注浆内管、橡皮套、密封圈等组成。见图二管结构示意图 图二袖阀管结构示意图 2.3、袖阀管是一种只能向管外出浆,不能向管内返浆的单向闭合装置。灌浆时,压力将小孔外的橡皮套冲开,浆液进入地层,如管外压力大于管内时,小孔外的橡皮套自动闭合。 2.4、每个灌浆长度固定为30cm-50cm,还可以根据地层情况调整灌浆长度,实现定量定尺可控灌浆。 2.5、根据需要灌注任何一个灌浆段,还可重复灌浆。 2.6、可使用较高的灌浆压力,灌浆时冒浆和串浆的可能性较小。 2.7、钻孔和灌浆分开,提高了钻孔、设备的利用率。 2.8、由于在被加固的地层中,进行了多点、定量、均衡的注浆,注浆体在地层中均匀分布,均匀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被加固地层段的整体稳定性。 2.9、可在一个孔内灌注几种浆材。 3、超细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加固法 超细水泥—水玻璃压力注浆加固地层,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泥—水玻璃浆液,通过土层(沙

小导管注浆土体加固的技术要求

小导管注浆土体加固的技术要求 小导管注浆是喷锚暗挖遂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采用这种措施的地层,一般都很软弱或松散,如不采取措施,开挖时工作面极易坍塌。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在条件允许时,也可在地面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在有导洞时,也可在导洞后对遂道周边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用作小导管的钢管钻有注浆孔,以便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也利于提高小导管自身钢度和强度,参与受力。 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如下:钢管直径40~50mm,钢管长3~5m,钢管钻设注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0~150,钢管沿遂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为1m。 小导管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空隙,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由试验确定。 注浆施工中,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注浆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可注性;固结后有强度、抗渗、稳定、耐久和收缩小;无毒。注浆工艺简单、方便、安全等性能。

注浆材料的选用和配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条件,经试验确定。 注浆施工期应监测地下水是否污染,应该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1、喷锚暗挖法 喷锚暗挖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台阶分部法、上下导洞法、单侧壁导洞法、双侧壁导洞法、漏斗棚架法、蘑菇法等。用新奥法原理施工的常用方法致分为:全断面法、台价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1全断面法就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修筑衬砌。一般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并配有钻孔台车和高效率运装机械的石质遂道。开挖工作面较大,钻爆效率较高。 ○2台阶开挖法是全断面法的变化方案,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部断面和下半部断面二次开挖成型;或采用上弧形导洞超前开挖和中核开挖及下部开挖。开挖的关键是台价的划分形成,一般将设计断面划分为1~2个台阶分部开挖。台阶法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台阶开挖法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但增加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3上下导洞先拱后墙法,适用于Ⅱ~Ⅲ类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等松软地层修建遂道。一次开挖的范围宜小,及时支撑与衬砌,保持围岩稳定。其工作面较多,相互干扰大。 传统喷锚暗挖法的施工顺序,可按衬砌的施工顺序分为:先墙后拱法和先拱

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简介 (1) 2.2 原设计地质情况 (1) 2.3 补勘后的地质情况 (1) 3 加固方案. (2) 3.1 加固范围 (2) 3.2 加固注浆参数 (2) 3.3 工程数量 (2) 4 施工组织. (2) 4.1 工期计划 (2) 4.2 劳动力配置计划 (3) 4.3 主要材料、机械配置 (3) 5 施工方法. (3) 5.1 袖阀管施工工艺流程 (3) 5.2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 5.3 加固效果检测 (6) 6 施工措施. (6) 6.1 技术措施 (6) 6.2 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6) 6.3 质量保证措施 (7) 6.4 安全保证措施 (7)

育梁道站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育梁道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 2、天津市津勘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育梁道站地质补勘报告; 3、天津地铁6 号线育梁道站基坑地下水控制专家论证意见(2013 年10 月22 日天津 地铁第三建设管理中心组织召开) ; 4、育梁道站( 原理工大学站) 地连墙隔断承压力问题研究专题会议(2013 年9 月23 日天津地铁第三建设管理中心组织召开) ; 5、育梁道站( 原理工大学站) 降水试验分析总结专题会议(2013 年10月17日天津地 铁第三建设管理中心组织召开) ; 6、现行有关地铁、市政等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规程。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育梁道站(原理工大学站)位于红旗南路和迎风道交叉口北侧,沿红旗南路南北向 布置。车站为双层双柱明挖结构,总长235m,基坑标准段深度约16.36m,宽度20.7m; 盾构井段深度约18.31m,宽度25.3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0.8m 厚地下连续墙,盾构井 段墙深33m,标准段墙深30m(部分加深段为32m),采用明挖法施工。 2.2 原设计地质情况 根据原勘察资料揭示,基坑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别为:①1 层杂填土、①2 层素填土、④1层粉质粘土、⑥ 1 层粉质粘土、⑥ 4 层粉质粘土、7 层粉质粘土、⑧1 层粉质粘土、⑧2-1 层粉土、⑧2-2 层粉砂、⑨1 层粉质粘土、⑩1 层粉土。土方开挖基底位于⑧ 1 粉质粘土层。围护结构地连墙墙趾位于⑩ 1 粉土层中。原设计地质纵断面图见附图一。 2.3 补勘后的地质情况 在地连墙接缝加固处理后,为进一步确定育梁道站施工地质情况,我部委托天津市 津勘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地连墙外侧对该站地质情况进行补勘,其中在基坑东侧布设11 个勘察孔,孔深为35~40m,在基坑西侧布设7 个勘察孔,孔深40m。根据补勘资料,原勘察结果与补勘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体现为补勘资料在基坑北端150米范围内的地面下30 米位置( 地连墙底部) 揭示出⑨2 粉砂层,⑨2粉砂层厚度最大处为 2.3 米,

袖阀管灌浆施工方案

袖阀管灌浆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龙岗宝龙工业城以西,振业栾山谷一期的西南侧。本工程为6栋局部桩基础下已探明土洞处理工程。本场地地貌属残丘坡地,现状场地为基坑,现状标高约为51.90m,基坑底地形较为平整。 本次土洞处理为6栋发现17个桩基础下方土洞区域的处理,本次处理范围面积约为227m2 1.1 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设计意图,灌浆处理技术要求如下: (1)灌浆工艺采用袖阀管灌浆工艺,孔距为1.2m,灌浆孔连续布置(孔位由双方人员现场指定)。 (2)灌浆段位置:孔深------- (3)灌浆耗灰量:约300kg/延米; (4)灌浆材料:采用42.5R普硅水泥配制,水灰比为1.2:2.0,外掺适量的速凝剂和早强剂,改善浆液性能; (5)终灌标准:以灌浆量或灌浆压力控制,当灌浆量达到水泥用量约300kg/延米时可停止,或终灌压力不低于2MPa。 2 施工依据 2.1建设部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2.2国家行业标准《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98);2.3建设部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 3.袖阀管灌浆施工工艺 3.1施工流程

确定孔位 钻机对位位 钻进 注入套壳料 下入袖阀管 候凝 一次分段灌浆 二次、三次分段灌浆 钢管制作 拌制水泥浆 钻机移位 清理场地 3.2施工要点 3.2.1钻孔 首先灌浆孔定位,用XY-1型钻机钻孔,用Φ110mm钻头干钻。 3.2.2注入套壳料 钻孔完成后,清孔,下入钻杆到孔底,用泵将配好的套壳料从孔底向上注满。套壳料的配比为水泥:泥粉:水=9:1:6。 3.2.3置入袖阀管 套壳料注满后,起出钻杆,压入Φ42mm袖阀管,袖阀管下端封闭。地面至以下0.50m为实管,管口应高出地面20~30cm。 3.2.4分段分序压浆

帷幕灌浆施工工法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 1.钻孔与测斜:采用小口径地质回转钻机,金钢石钻头钻孔,开孔前用“两点法”地锚固定,用角度尺和地质罗盘校正钻机立轴。第1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埋设,埋入基岩深度2 m,孔口管采用73 mm的无缝钢管。钻孔测斜选用KXP-Ⅰ型测斜仪,一般每10 m测1次。 2.钻孔冲洗与简易压水:采用高压水脉动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 min,回清水10 min。灌浆前均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水压力1.0 MPa。 3.制浆与检测:采用集中制浆,分部位供浆,浆液经3台湿磨机串联磨制后送入搅拌桶,外加剂为UNF-5型高效减水剂,掺量7%。浆液浓度采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检测,要求漏斗粘度小于30 s;细度主要采用沉降法,用激光粒度仪校核,要求每10 t水泥检测1次。 4.自动记录:灌浆记录全部采用自动记录仪,自动记录仪为长江科学院GJY-Ⅲ型和湖南力合LHGY-2000型。 5.灌浆压力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抬动破坏,建立了注入率与最大灌浆压力的关系。 帷幕灌浆主要技术指标 坝基渗控设计采用常规防渗排水与封闭抽排相结合的方案。 1.孔深与段长:孔深按H≥1/3h+c与深入相对不透水岩体顶板以下5 m控制,同时要求终孔段应满足透水率≤1 Lu、单耗q≤20 kg/m,否则自动加深;灌浆段长第一段2 m,第二段1 m,第三段2 m,以下各段5 m。 2. 灌浆压力:设计灌浆压力按不小于1.5倍坝前水头考虑,灌浆压力值见下表1: 3. 灌浆材料与浆液配比:灌浆材料采用湿磨细水泥,细度要求D97<40μm,现场按D95<40μm按制。采用3∶1、2∶1、1∶1、0.6∶1,4个比级。 4.灌浆施工方法:按分序加密的原则,采用“小口径、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孔内循环、高压灌浆”方法。 5.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1~3段注入率小于0.4 L/min、以下各段小于1.0 L/min,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 min。 6.质量合格标准:质量合格标准q≤1.0 Lu,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以下各段应达90%以上,且q应≤2.0 Lu。 帷幕灌浆特殊情况 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2.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持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并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3.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应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 (3)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4.涌水问题:涌水是由于坝基岩体裂隙水在四周河水水压传递下,当钻孔揭露裂隙含水带后,地下水的排泄释放过程,属于地下水正常迳流。 对钻孔涌水问题,采取如下措施:对涌水严重部位,增加灌浆孔深、改单排帷幕为双排帷幕,加密灌浆孔;对涌水孔段,提高灌浆压力(设计压力+涌水压力);提高结束标准,要求屏浆时间不少于1 h,闭浆待凝24~48 h。通过以上处理后,涌水孔段灌后扫孔均无涌水,且钻孔涌水量与涌水孔段频率随帷幕灌浆排序、孔序增加而减少。 5.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3)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该段经处理后仍应扫孔,重新依照技术要求进行灌浆,直至3.8.6 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

袖阀管施工方案

深圳市石清大道一期道路工程 羊台山隧道 地表加固注浆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简介 (1) 2.1、工程概况 (1) 2.2、工程地质 (1) 三、注浆加固设计 (2) 3.1、设计参数 (3) 3.2、主要工程数量 (3) 四、施工计划安排及资源配置 (3) 4.1、施工计划安排及工期计划 (3) 4.2、人力资源配置 (3) 4.3、机械设备安排 (4) 五、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4) 5.1、施工工艺流程 (4) 5.2、施工方法及控制 (5) 六、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所策措 (9) 七、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0) 八、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0) 九、安全管理措施 (11)

地表注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羊台山隧道主体工程左线东洞口段变更4BSD-01》变更图 2、石清大道一期道路工程4标《左线隧道ZK3+400~+560段施工方案》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根据现场补勘提供的地质详细资料; 6、现场施工技术调查和我单位的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资源。 二、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 羊台山隧道穿越丘陵区,所穿越的山脊呈近北西向,隧道左线进口最 低地面标高为 95m,出口最低地面标高为 106m,隧道穿越山体最高标高约145m,相对高差约为50m,隧道埋深最大约42m;隧道右线进口最低地面标高为96m,出口最低地面标高为107m,隧道穿越山体最高标高约153m,相对高差约为57m,隧道埋深最大约45m。隧道进洞口地形,轴线方向与地形等高线近于垂直,地形坡度陡峭,一般在 20-40°之间。隧道出洞口受人工 采石或修建边坡等人工影响,地形陡峭,一般在40-50°之间。 2.2、工程地质 本次勘察钻探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 期花岗岩,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层。各地层 岩性及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为: 2.2.1人工填土层(Q) 素填土(地层编号①):灰黄、褐黄、灰黑色。稍湿,松散-稍密。主 要由黏性土组成,夹少量碎块石组成。部分地段碎块石含量高,块径 3~10cm,最大可达20cm 以上。硬质杂质含量大于25%。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低。层厚9.50~31.50m,平均层厚19.74m。层底高程在90.53~117.80m之间,平均层底高程103.76m。为Ⅱ级普通土。 2.2.2燕山期侵入岩(γ)

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目前双线隧道施工初支成洞前后已拉开较大距离,为了施工安全,同时防止因初支喷砼背后不密实造成地面沉陷,因此对初支背后应及时注浆。 二、注浆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1、注浆参数: 采用1.5:1、1:1、0.8:1 三个比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宜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宜加减水剂。注浆压力0.3~~0.5Mpa。 闭浆标准:注浆压力达到0.5Mpa 后停止注浆10min,压力不低于0.3Mpa,或达到0.5Mpa继续注浆而吃浆量小于3L/min。 2、注浆材料: 水泥:选用425以上的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达到拌和砼用水要求。 3、注浆顺序应先注无水孔,再注有水孔,一般从拱顶顺序向下。 4、注浆过程中,如有跑浆串浆现象应及时视具体情况作出封堵或停止此管注浆等措施。 5、连接注浆管路,利用水泵先压水检查管路是否漏水,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注浆时若压力不变,浆量减少或浆量不变,压力均匀升高时,注浆应持续下去。 达到设计闭浆标准即可结束该管注浆,注浆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清洗设备。 三、机具设备: 1、注浆泵UB-3(电动)或TBW-50/15(风动)一台 注浆嘴钢管外径小于小导管内径,形式如图:(Φ32钢管作嘴)。 四、劳力组织: 上料一人、司机一人、注浆两人。 五、作业要点和质量保证措施: 1、预埋注浆钢管应先清除管内积物,再进行注浆。 2、注浆顺序由高位孔到低位孔,若发生其他孔串浆,先将孔口堵塞即可,轮到该孔注浆时,清除堵塞物及管内杂物后进行注浆。若发生掌子面跑浆,则需喷射砼封闭掌子面后再注浆。 3、压力长时间不升高(按5min考虑),应调整浆液浓度(由稀到浓),缩短凝胶时间。可以进行间歇注浆,以便凝胶。但间歇时间不能超过浆液的凝胶时间。 4、认真填写钻孔,打管注浆施工记录,超过偏差及时补管补注。 5、注浆结束后,安排工人将预埋的注浆管切除,并用风镐将隧道初支表面欠挖和不平整处处理平整。

帷幕灌浆的施工工艺标准

帷幕灌浆的施工工艺 1) 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施工按单排孔分三序实施帷幕灌浆,帷幕灌浆轴线布置在距坝轴线上游1.0 m 处,按单排孔布置,孔距3.0 m 。 测量放样由专业人员采用经纬仪测量定线,用钢尺丈量孔距,确定孔位。在每一孔位上打一木桩,在木桩中心钉一小钉,作为灌浆孔的中心点。对于转折点桩号,在旁边加设固定参照标志,以便施工确认。并用水准仪测出各孔口高程,根据设计初步计算出各灌浆孔帷幕底线、顶线高程。 2) 钻孔 ①钻孔机具及设备 本次施工根据工程任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施工质量,选用2台SH-30钻机及2台国产二三三厂生产的XU-200A型钻机,该钻机最大钻进深度可达200米,详见下表: 钻孔主要施工设备表 名称型号数量工作容备注 钻机 SH-30 2 台钻土层 钻机 XU-200A 2台钻孔岩层 灌浆泵 BW-150 2台送水冲洗

测斜仪 KXP-1 1台钻孔测斜 ②钻孔次序 钻孔按三序次施工,先进行先导孔(Ⅰ序孔)施工,进 一步探明地质情况,然后按Ⅱ、Ⅲ序孔分别进行,详见下图 : Ⅰ序孔 30 00 30 00 30 00 30 00 30 00 30 00 30 00 30 00 帷幕灌浆孔序布置图 ③钻孔操作步骤 根据测量的孔位将钻机设备移机就位,钻孔中心与放样 孔位偏差控制在规允许围,然后将钻机垫平,校核立轴竖直。 根据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钻进工艺。土层采用SH-30 型钻机冲击,直至基岩,下Φ110 mm 套管,再采用XU-200A型岩芯钻机旋转钻进,终孔孔径 为Φ75 mm 。钻孔深度按照设计孔深钻进。 ④钻孔技术指标 A . 孔位偏差及孔深:孔位力求对中,其水平偏差控制 在10 cm 之。孔深按设计要求控制。 B . 钻孔力求铅直,所有帷幕灌浆孔均全孔测斜。如发 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及时纠正 , 孔斜率控制在 2 %之。

整理袖阀管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袖阀管灌浆基础处理专项方案 1、概述 1.1、工程概述 大沙河倒虹吸工程于河南省博爱县阳庙镇鹿村村南约300m处。进口渐变段起点桩号为总干渠Ⅳ27+307.2,出口渐变段终点桩号为总干渠Ⅳ27+798.2,建筑物总长491m,其中管身水平投影长340m。管身横向为4孔箱形钢筋砼结构,单孔孔径为6.5m ×6.65m(宽×高)。 大沙河渠道倒虹吸由进口渐变段、进口检修闸、管身段、出口控制闸和出口渐变段组成。 管身段,水平投影长340m,由进口斜管段、水平管段和出口斜管段组成。倒虹吸管横向为4孔,每2孔一联,为左右对称的箱形钢筋砼结构,单孔孔径尺寸为6.5m ×6.65m(宽×高)。 1.2、项目描述 在大沙河倒虹吸进出口渐变段底板,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设置有袖阀管固结灌浆。其中进口桩号IV27+307.2~IV27+352.2间灌浆平面尺寸约为19~28.82m宽*45m长,基底灌浆孔深度约7.5m~5.2m之间;出口桩号IV27+729.2~IV27+798.2间灌浆平面尺寸为29.42m~15m宽*69m长,基底灌浆孔深度4m。灌浆深度穿过卵石区,深入到稳定的重壤土层。 2、编制依据 (1)《总干渠温博段大沙河倒虹吸进出口渐变段基础处理图》 (NZSIV(WB)-H006-1-3-1~3) (2)《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汇编》

(3)南水北调中线局有关规定 (4)有关招投标文件 3、主要工程量 4、施工方案 4.1、袖阀管注浆原理简介 袖阀管注浆工法是预埋注浆管法的延伸和改进,很好的解决了松散地层注浆管封闭止浆的难题。采用该工法可以解决松散地层的注浆加固、防渗、堵漏等工程难题。。袖阀管注浆工法是在浆液经过注浆泵加压后,通过连通管进入注浆管,聚集到袖阀管注浆管段,然后通过钻有直径为6mm 的泄浆孔的PVC管(即袖阀管),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将包裹在PVC外的橡胶圈胀开和套壳料挤碎。当压力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被加压的浆液就会沿着地层结构产生充填、渗透、压密、劈裂流动,此时由于供浆量小于进入量,压力会自动回复到平衡状态,续后的浆液在压力作用下,使得劈裂裂缝不断向外延伸,浆液在土体中形成固结体,从而达到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的目的。逐次提升或降低注浆内管即可实现分段注浆。 橡胶圈的作用是当孔内加压注浆时橡胶圈胀开,浆液从泄浆孑L进入地层,停止注浆时橡胶圈在袖阀管外部浆液的作用下封闭泄浆孔,阻止泥土和地下水逆向进入袖阀管内。 套壳料的作用是在袖阀管周围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层,注浆时浆液在袖阀管有孔的部位挤碎套壳料,而上部和下部的套壳料仍具有一定强度,可以阻止浆液的上下流动。这样浆液就只在很小的范围横向流动,以增加地层加固半径。而双塞管的作用是增压,当浆液通过注浆内管进入双塞管后,浆液从内管上的4cm长的出浆孔流出。当浆液进入袖阀管和双塞管中间时,在压力作用下,橡皮帽被顶起,随

帷幕灌浆工程

第八章帷幕灌浆工程 8.1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要求在桩号0-067~0+083、0+606.5~0+716.5两段,坝体混凝土墙下设有单排帷幕灌浆孔,孔距为2.5m,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减少钻孔工程量,采用防渗墙砼浇筑时预埋φ159mm管,待达到要求强度,从预埋管中钻孔灌浆的施工方法,帷幕灌浆轴线总长260m。防渗工程分布情况见图JX-Ⅱ/08-01、JX-Ⅱ/08-02。 8.1.1工程量及分布情况 左坝端桩号0-067~0+083帷幕灌浆轴线长150m,帷幕灌浆工程量为1300m;右坝端桩号0+606.5~0+716.5帷幕灌浆轴线长110m,帷幕灌浆工程量为871m,其分项工程量见下表8-1-1 帷幕灌浆分项工程量 表8-1-1 8.2施工组织 根据招标文件和《SL62-94》规范及有关法规编制钻孔灌浆的施工组织;钻孔灌浆共104孔,其中桩号0-067~0+083段61孔分8个施工单元,桩号0+606.5~0+716.5段45孔分6个施工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先导孔,一个单元长20m左右。灌浆试验区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指示确定。 1、根据工程和工期及防渗墙混凝土施工进度安排,安排一个机组开3

台钻机和3台灌浆机,分两个阶段(即桩号0-067~0+083段2004年3月1日~2004年5月15日施工、桩号0+606.5~0+716.5段2004年10月1日~2004年11月15日施工)承担钻孔灌浆任务,分别在左右坝肩设一个集中制浆站和中转站,现场施工管理和修配、浆液的试验、材料与防渗墙施工统一,不另设。 2、施工用主要机械设备(见表8-2-1、8-2-2)。 3、主要施工人员安排(见表8-2-3)。 钻灌工:48人 制浆:20人 附属工作人员和普工、管理人员与防渗墙工程统一,不另设。 4、主要材料用量(见表8-2-4) 8.3施工布置 在左右坝肩的开阔出各设置一个制浆站,在制浆站侧设一个40t的水泥库房,钻孔灌浆每机组设一个移动灌浆房;钻孔灌浆的污水和制浆站的废浆、污水统一指定排放。见图JX-Ⅱ/02-01、JX-Ⅱ/08-03 、JX-Ⅱ/08-04。 8.4施工方法简介 1、钻孔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方法,由于帷幕灌浆孔是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埋铁管中钻孔的,故钻孔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施工。 孔口封闭的特点是: (1)孔径小浆液在孔内循环流速大,水泥颗粒不易沉淀。 (2)结束条件是在进浆量不大于1.0L/min时延长时间不小于90min,而相当在灌浆中进行屏浆的作用。经屏闭浆后可不待凝钻进。节省待干时

袖阀管灌浆试验方案

中山广场站至解放广场站区间配线 袖阀管注浆处理专项施工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配线起点里程K8+854.560,施工终点里程K9+236.500,全长381.94m。线路为左右线分离式双洞,断面类型较多,有标准断面、A~F断面共7种类型的断面,断面之间转换频繁。标准段断面开挖宽度6.48米,高度6.57米,最大断面F型断面开挖宽度14.3米,高度10.25米。区间轨顶标高56.243~57.657m,覆土厚度约8.6~10.6m;区间线路纵向坡度呈“V”字型敷设,最小纵坡2‰,最大纵坡10‰,线路在K9+004.265~K9+111.463段位于半径1200米的左偏曲线上,长度107.198米。区间正线设停车线及交叉渡线,设区间排水泵房一座,设施工竖井及横通道两座,竖井结构净尺寸均为5.0×7.0m,横通道二衬内净宽为4m,施工完成后竖井进行回填处理。 区间隧道位于新百广场至火车站主要商业街正下方,沿中山东路东西向布置,埋深8.6~10.6m,地面车流、人流量较大,两侧商业建筑较多,地下管线分布密集,区间两次穿越过街地道,为减少区间隧道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影响,降低隧道施工对周边商业及城市交通的干扰,采用暗挖法施工。由于本区间正线设有交叉渡线及停车线,隧道断面变化较为频繁,不宜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因此本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复合式衬砌,利用二座竖井作为隧道施工的运输通道。 2.试验目的与内容 本次试验目的通过调整注浆压力、孔排距、注浆材料以及其他注浆参数使注浆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的要求。 本次袖阀管注浆试验为生产性试验,其目的是选择一块地质情况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注浆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浆液浓度、孔排距等主要注浆参数,为下步注浆施工提供依据。 (1)通过调整不同的注浆压力和不同的注浆孔孔排距,使注浆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要求。 (2)检验设计的孔距和排距是否能够满足浆液扩散半径及相应渗透系数的要求。

袖阀管注浆加固方案

一、注浆方法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特点和工程对注浆质量的要求,参照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选用袖阀管注浆,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 二、袖阀管注浆设计 1、袖阀管注浆设计主要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 2、地基处理型式及设计等级 1)采用高压劈裂注浆复合地基; 2)地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3、注浆材料 以强度等级为4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为主剂悬浊液,并渗入2%的水玻璃促凝剂,浆液水灰比为0.5; 4、注浆顺序跳孔间隔,先外围后内部的方式进行; 5、注浆压力 本工程注浆依控制注浆量为主,注浆压力只作为参考。注浆压力以水泥浆液能顺利注入为原则,在注入率大于10L/min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注浆压力,减小地面冒浆的可能性。因此,注浆压力可按0.5Mpa-2.0Mpa控制。 三、注浆施工 1、袖阀注浆总体程序 放线定位→小片区注浆试验→大面积注浆→质量检查 2、放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的孔位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注浆孔位置。 3、小片区注浆试验 在展开全面注浆前,应进行小片区注浆试验,试验区可采用3×3孔排成方块,主要检查水泥用量、注浆压力和注浆效果。 4、大面积注浆 小片区注浆试验完成后,即可展开大面积注浆,注浆拟分二序进行,即跳孔注浆,并沿周边向内逐圈注浆。

5、袖阀劈裂注浆单孔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封壳料→安装袖阀管→进行第一轮次注浆→清洗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待凝12小时→进行第二轮次注浆→清洗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待凝12小时→进行第三轮次注浆(1)、采用锚杆钻机钻注浆孔,采用90mm钻头钻进。开钻前应调整好钻机的垂直度,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 (2)、钻孔到设计位置后,从钻杆内向孔内注入封壳料。封壳料采用水泥、粘土混合浆,配合比为水泥:粘土:水=1:1.5:1.88,3天龄期抗压强度约为0.3Mpa。 (3)、注入封壳料后,应立即将制作好的塑料袖阀管插至孔底,并尽量使袖阀管垂直和位于孔的中央。 (4)、待封壳料的强度达到0.3Mpa后,可开始第一轮次注浆,水泥用量为设计注浆量的50%。采用带有双向密封装置的专用注浆枪注浆,注浆从下而上逐环进行,浆液水灰比为0.6,全孔注浆段注浆完成后,把铝塑管插至袖阀管底,用清水把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清洗干净。(5)、待凝12小时后,可开始第二轮次注浆,水泥用量为设计注浆量的30%。注浆方法同第一轮次注浆,浆液的水灰比调整为0.55 (6)、待凝12小时后,可开始第三轮次注浆,水泥用量为设计注浆量的20%。注浆方法同第一轮次注浆,浆液的水灰比调整为0.5。 (7)、注浆施工过程应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对钻孔深度、每轮次注浆压力、每轮次注浆量、每轮次注浆时间和总注浆量等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整理资料,经常分析对比相邻注浆孔和相邻排注浆孔的注浆流量、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等参数,根据各参数的变化情况估计注浆效果。对注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6、注浆过程注意事项 注浆过程中,应对地面、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沉降、倾斜、变形和位移观测。 四、注浆效果 1、设计要求 本工程袖阀管注浆要求注浆完成28天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Kpa以上; 2、注浆效果检测 本工程的注浆效果检测采用取芯抗压、标贯试验、压板试验、抽水试验四种方法综合检测,注浆效果检测应在注浆结束28天后进行。

小导管注浆方案

重庆建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CHONGQING BRIDGE ENGINEERING CO.LTD. 内环快速路西北半环(石马河立交-北环立交段)拓宽改造工程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建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石马河立交至北环立交改造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一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范围及依据 (1) 2.1 编制范围 (1) 2.2编制依据 (1) 三、主要施工方法 (2) 3.1 施工准备 (2) 3.2 测量定位 (2) 3.3 钻孔 (3) 3.4 清孔验孔 (4) 3.5 安装超前小导管 (4) 3.6 超前小导注浆 (4) 四、施工技术措施 (6) 五、资源配置 (9) 六、质量保证措施 (10) 七、安全保证措施 (13) 八、注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 内环快速路西北半环拓宽改造工程,改造范围为凤中立交-人和立交西侧,全长18.38公里,已建立交8座。整体改造共分3段:本工程范围为“第三段”石马河立交-人和立交段,桩号范围K10+875.321~K18+380段,改造长度共7.5公里。主要有内环主线拓宽、石马河立交和石子山立交的改造工程内容。 内环左线K13+190~460处,道路切坡形成高约30m的岩质边坡,为保护坡顶上既有的砖房,采用两级桩板挡墙进行支护。在施工挡墙前,须先落实建筑基础形式及位置,对房屋地基注浆。 二、编制范围及依据 2.1 编制范围 本方案针对6#挡墙处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进行编制。 2.2编制依据 1、内环快速路西北半环(石马河立交-人和立交段)拓宽改造工程石马河立交(K10+925.321-K11+910)、石马河立交-北环立交段(K11+910-K15+000)》招标文件、图纸、技术规范、参考资料、补疑、答疑等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袖阀管施工工艺及注浆量计算

3适用范围 此工法适用于铁路、公路、市政和房屋建筑领域的土体加固工程。主要应用于: (1)对松散,成分以粉质粘土、建筑垃圾为主,含少量碎石及块石片的杂填土层或砂层、卵石层等松散地层的土体加固; (2)盾构机始发、到达时对洞门的加固; (3)弥补旋喷桩、搅拌桩局部没有咬合或成桩效果不好所产生的空隙; (4)充填矿区因过分开挖使地层出现破碎带或空洞,降低岩、土层的可压缩性,以减小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 (5)阻止路基产生的裂缝或沉降变大而进行的加固; (6)在深基坑周围做防渗处理等。 (1)测量放样:根据已布设好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引孔的坐标位置,使用全站仪放出孔位,用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确定引孔深度。 (2)钻孔:采用套管护壁水冲法钻进成孔,钻进深度应达到注浆固结段。钻进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为注浆作业提供参考数据。 (3)下管:首先根据引孔深度连接袖阀管,袖阀管上口露出地面20cm,将连接好的袖阀管下口用尖底封好;然后,将袖阀管下入孔中,要确保袖阀管下到孔底。 (4)洗孔:用高压水对孔内进行清洗,减少孔内沉渣和泥浆比重;

(5)封口:在孔口周围的地面到地面一下1m的距离范围内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封堵,以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现象的发生。 (6)注浆:采取分段式注浆,每段注浆长度成为注浆步距。开口钢管长度为注浆步距长度。注浆步距一般选取0.6~1m,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层不均一性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对于砂层,注浆步距宜采用低值;对卵石或破碎岩层,注浆步距宜采用高值。注浆过程中,每段注浆完成后,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步距的芯管长度。宜采用提升设备移动,或人工采用2个管钳对称夹住芯管,两侧同时均匀用力,将芯管移动。每完成3~4m注浆长度,要拆掉一节注浆芯管。注浆结束后,在注浆管上口盖上闷盖,以便于复注施工。 所需材料及设备 (1)注浆材料:浆液可采用单液浆或双液浆。单液浆注浆材料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1~1:1;双液浆注浆材料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1~2:1,外加水玻璃2%; (2)引孔设备:采用100型或300型工程地质钻机,套管护壁,或者采用跟管钻机进行引孔; (3)注浆设备:ZBSB—70—11/5—7.5型注浆泵或HFV5D、KBY50/70型双液注浆泵等,并配备高压注浆管路系统和制浆设备注浆; (4)注浆管:采用单向袖阀管注浆。

小导管注浆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简介 (1) 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1) 2.1.施工准备 (1) 2.1.1.小导管制作 (1) 2.1.2.浆液选定 (1) 2.2.作业程序 (2) 2.2.1.小导管安装 (2) 2.2.2.止浆墙的设置 (2) 2.2.3.注浆工艺 (2) 2.2.4.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3) 2.2.5.小导管施工要求 (4) 2.3.安全保证措施 (4) 2.4.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5) 2.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 2.5.1.文明施工措施 (5) 2.5.2.环境保护措施 (6) 2.6.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6) 2.6.1.组织管理措施 (6) 2.6.2.保障措施 (6) 3.机械配备 (8) 4.人员配备 (8) 5.验收标准 (8)

小导管注浆工艺细则 1.工程简介 本管段隧道围岩大部为V级,大部分隧道均属浅埋大断面隧道。 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的编制是按照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相关客运专线技术要求进行编制。2.1.施工准备 2.1.1.小导管制作 超前小导管按设计采用φ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3.5(4.2)m、钢管前端头加工成尖楔状,并焊接密封,便于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尾部长度不小于60cm(或钢架间距加2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在管身前部2.0m围按梅花形布置,钻φ6~8mm的注浆孔,孔间距15cm,以便钢管进入地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孔眼布置先根据设计加工,并在不同地层注浆试验后进行相应调整,导管尾部盲管长度以1~1.5m为宜。 2.1.2.浆液选定 一般地质地段宜采用水泥单浆液,水灰比1:1或根据现场确定,掺入1.5%磷酸二氢钠缓凝剂,出浆口与小导管间需连接牢固,采用楔形钢管包布打入或丝扣连接,保证高压状态下不崩管。注入纯水泥浆时,水泥浆水灰比为1:1.5、1:1、0.8:1三个等级,水泥浆由稀到浓逐渐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级变浓至0.8:1为止。为注浆后尽快开挖,选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并掺入一定量的三乙醇胺与氯化钠溶液,以缩短初凝、终凝时间,提高强度,提高水泥浆的可压注性;注入水泥砂浆时,其配比为水灰比1:1、砂灰比2:1,并且砂子要过孔径小于2.5mm的细筛筛选。

帷幕灌浆现场施工办法和工艺

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和工艺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1.钻孔与测斜:采用小口径地质回转钻机,金钢石钻头钻孔,开孔前用两点法地锚固定,用角度尺和地质罗盘校正钻机立轴。第1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埋设,埋入基岩深度2m,孔口管采用73mm的无缝钢管。钻孔测斜选用KXP-Ⅰ型测斜仪,一般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 1.钻孔与测斜:采用小口径地质回转钻机,金钢石钻头钻孔,开孔前用“两点法”地锚固定,用角度尺和地质罗盘校正钻机立轴。第1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埋设,埋入基岩深度2m,孔口管采用73mm的无缝钢管。钻孔测斜选用KXP-Ⅰ型测斜仪,一般每10m测1次。 2.钻孔冲洗与简易压水:采用高压水脉动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min,回清水10min。灌浆前均 3. UNF-5;细度 4. LHGY-2000 5. 1. 2m,以下各段5m 2. 3.m按制。采用 4. 方法。 5. 间不少于 6.90%以上,且q 帷幕灌浆特殊情况 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2.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持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并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3.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应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 (3)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