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立春已过,春管春耕在即。按照农业农村部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省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确保疫情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小麦春季管理。结合我县小麦生产实际,提出我县小麦春管技术意见。

一、基本苗情及存在问题

去年冬前,全县小麦基本在适播期内播种,且墒情适宜,苗情总体较好,全县小麦面积28.65万亩,基本苗平均21.06万。今年我县小麦98%的田块采用了机械条播或“一优二改双控”宽幅沟播机械播种技术,其中“一优二改双控”宽幅沟播面积2.1万亩,达7.3%。自秋播至今,百日无有效降雨,冬灌面积不及往年,未冬灌田块小麦旱情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县旱塬区小麦旱情继续加剧,加之冬季持续数日的低温,小麦茎叶受冻现象较为严重,导致个体发育较差,苗势偏弱,红蜘蛛、蚜虫局部发生。部分麦田杂草滋生,基数较上年有所增加。

总体来说,当前小麦苗情类型复杂,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各镇、办、村应及早抓好小麦春季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二、苗情管控措施

针对小麦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等特点,早春麦田因苗施治,分类管理,实现苗情转化升级。具体措施如下:

1、稠旺苗管理:春季肥水推迟至拔节期进行。起身初返青期镇压或在返青末期至拔节初期喷施麦巨金或多效唑等调控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个体稳健生长,预防倒伏。

2、一类麦田管理:已冬灌的一类苗麦田,返青期在管理上应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产生,减少养分消耗,将春季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公斤至8公斤。未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应在起身前期进行追肥浇水,改善土壤墒情,促使壮苗早发。返青后至拔节前镇压或喷施控旺剂麦巨金或多效唑,预防倒伏、倒春寒。

3、二三类麦田管理:群体小、个体弱但能正常返青的二三类麦田,尤其受冻麦田,以促为主,在返青前后提早春灌,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就可浇水。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尽快启动一切灌溉设施,尽力扩大春灌面积,力争灌早灌好。结合浇水,视苗情及年前的施肥情况,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至12公斤,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壮大根系,从而达到增加群体、提高亩穗数的目的。受冻田返青至拔节期结合防治病虫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尿素、磷酸二氢钾,促苗转化,减少冻害损失。

4、旱地麦田管理措施:采用中耕、镇压来提墒保墒,抑旺促弱,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三、病虫草综合防治

1、拔节前病虫草防治。冬前没有开展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进行麦田化除。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

草剂。对播娘蒿、婆婆纳等阔叶杂草较多的麦田每亩可用75%苯磺隆2-3克或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对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较多的麦田,每亩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5-30毫升加80毫升保护剂和5%唑啉草酯乳油8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注意:在气温较高时,唑草酮和甲基二磺隆混合使用易出现药害)。如果发现有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和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应在化学除草同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粉锈宁等杀菌剂和噻虫嗪等杀虫剂。

2、拔节期至扬花期病虫防治。积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和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结合病虫防治,喷施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预防倒春寒。

四、保障措施

今年早春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春管农时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充分认识抓好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技部门要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小麦苗情、墒情、病虫草害的田间监测力度,因地因苗分类开展技术指导。重点做好病虫害监测防治、倒春寒预防,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开展春季管理,确保夏粮丰收。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