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稽查与纳税风险防范

稽查与纳税风险防范

稽查与纳税风险防范
稽查与纳税风险防范

税务稽查与纳税风险防范

主讲人:俞勤

第一部分我国现行税制改革情况

一、我国现行税制改革情况颁布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执行)

四个统一:统一法人税制、统一降低税率、统一所得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修订流转税暂行条例:(2009年1月1日执行)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购入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核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消除重复征税

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由过去的100万元和180 万元降低为50万元和80万元;征收率减低为3%

营改增 :消除重复征税

2012年1月1日、8月1日

试点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改征增值税:交通运输业税率11%、现代服务业税率6%

一、我国现行税制改革情况

?第一大流转税增值税扩围:增值税将逐步覆盖营业税征收范围,同时降低增值税税率,成为贯穿工业、商业、服务业的流转税税种。

?“营改增”试点改革: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税负

–试点地区和行业: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人工薪酬占较大比例)

–2012年8月1日起试点地区扩大到北京等10个省市

–营业税没有购进(已纳过税)扣税过程:与增值税相比,营业税税负沉重,改征增值税可以降低税负

?案例1:某现代服务企业的某项商品进价为10 元,商品售价为15元,营业税按照营业额15元全额征收15×5%=0.75(元),增值税按照增值额5元征收5×6%=0.30(元)

一、我国现行税制改革情况

?选择交通运输业试点:

–交通运输业:陆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联系紧密,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输发票已经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

?选择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

–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咨询和转让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第二阶段增值税扩围试点行业:

–铁路交通、建筑安装、邮电通讯:11%

二、“营改增”后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

–税率虽然由3%上升至11%,但企业购进车辆等固定资产、燃料动力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

扣销项税额,综合税负降低。下一道环节接受交通运输服务的一般纳税人进项抵扣由7%

增加到11%

–但是,交通运输业也有部分纳税人税负有所增加。

平安证券发布报告认为,运输类、仓储类企业需要抵扣的成本要达到营业收入的75%和55%,否则企业税负将会加重

–税改后,运输企业虽然运输设备、燃油以及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运输工具购置成本高,使用年限长,多数企业不会经常更新设备,每年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并不多,购买的燃油只有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可抵扣,由此加重税负

二、“营改增”后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部分现代服务业:

–税率虽然由5%上升至6%,但企业购进固定资产、

办公用品、接受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均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试点一般纳税人中,85%的研发技术、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70%的文化创意服务税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仍有部分服务企业税负增加。这些服务企业主要依靠技术、知识创造价值,增值额大,销项税额多,并且没有大量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购置产生的进项税额可供抵扣,这些服务企业属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而人力成本较高,职工的薪酬、福利费所占比重较大且直接计入成本,无法进行税额抵扣为帮助试点纳税人平稳过渡,沪财税〔2012〕5号有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税负增加的企业可以申请

第二部分税务稽查

不让税务局盯上你!

?来自涉税风险的真实数字:2009年,全国各级税务稽查部门共检查纳税人31.3 万户,查补收入1192.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32.2%,超过2006-2008年三年查补收入的总和。?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涉税风险!

?税务机关稽查科设税务专管员,专门从事税务稽查工作。

–日常稽查

–专项稽查

–举报稽查

一、导致被税务稽查的几大原因

1. 领导批示

2. 有人举报

3. 专项检查

4. 被当地税务稽查局抽查

5. 纳税评估数字异常导致被稽查

?以下企业经常作为税务稽查对象:

–长期亏损的企业

–长期微利或者跳跃性赢利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

–经营异常避税嫌疑突出的企业

–关联交易频繁的企业

二、税务稽查常规分析指标表1指标名称异常表现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1连续超过3个月

销售税金负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低于同行业最低税负控制线

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变化幅度不同步

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变化幅度不同步

销售利润率纵向比较大幅下降,横向比较明显偏低

销售毛利率、销售成本率较大幅度偏离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较投资收益率、人均工资以

往出现大幅波动

表2 三、税务稽查重点测算指标

指标名称计算方法异常表现

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100% 与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变动(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

销售额变动率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30%

销售额×100%

(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

本期进行税额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与本期可抵扣进项税

控制数减少数)×主要外购存货增值税额出入较大

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实际耗用的材料量÷单位产品消与本期实际产量出入

应出产量耗定额(测定关键原材料、核心较大

部件)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一)增值税稽查重点

? 1.视同销售:不考虑所有权属是否发生改变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相关机构不设在同一县(市)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 2.发票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

–发票联(购买方核算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记账凭证)

–抵扣联(购买方报送税务机关认证和留存备查的凭证)。抵扣联的认定,是国税稽查重点

–记账联(销售方核算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记账凭证)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 3.混合销售的认定: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应缴纳营业税)

–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包括以从事货

物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货物及应税劳务年销售额超过50%,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年营业额在50%以下)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

? 4.销售额认定: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向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代垫款

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和运输装卸费

–问题1:向参加订货会客户收取会务费,价外费用?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案例2:某企业9月销售产品一批,第一部分在门市部零售,含税销售额351000元,同时随货收取包装费23400元;第二部分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也为351000元,

同时收取运输费58500元。包装费和运输费单独核算,按营业税申报纳税:包装费缴纳营业税=23400×5%=1170

(元),运输费缴纳营业税=58500×3%=1755(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30+30)×17%=10.2(万元)

–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时认为,企业9月份的销售额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应当一并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销项税额=(30+2+30+5)×17%=11.39(万元),本月应当补交增值税款:113900-102000-1755-1170=8975(元),并处以滞纳金、加收罚息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案例3:甲公司为生产企业,下设供电器材加工

厂和工程安装队。甲公司供电器材本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不含税),工程安装本年收入为2340 万元(含税),购买原材料为2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17%=340(万元)。甲公司兼营非应税劳务销售额未达到总销售额的50%。

–增值税销项税额=〔2800+2340÷(1+17%)〕×17% =816(万元),应缴纳增值税=816-340=476(万元)

–将工程安装队组建为工程安装公司,成为独立法人。甲公司缴纳增值税=2800×17%-340=136(万元),

工程公司缴纳营业税= 2340×3%=70.2(万元)。合计应纳税款136+70.2=206.2 (万元),降低税负476 -206.2=269.8(万元)。问题2:为了避税还可以怎样?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 5.视同销售:增值税视同销售不考虑资产所有权属是否发生改变。增值税不仅包括所有权转移的视同销售,包括不转移所有权的视同销售

?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相关机构不设在同一县(市)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增值税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二)所得税稽查重点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会计收入列条件的,应当确认计税:(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收入的实现:(1)商品销售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

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

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制。(3)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地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有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

很可能流入企业。(超过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0%)。(5)已发生或将发

(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

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 1.收入确认时间和内容

–不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不考虑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

–财务:实质重于形式;税务:形式重于形式—开票

–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收入都作为计税收入

? 2.税前扣除项目: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实际发生!合理支出!–问题3:提1万发3千、12月份的工资薪金在次年1月份发放,能否在当年所得额中扣除?

–吉地税发〔2009〕51号:企业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年内预提未支付,在汇算清缴期内(次年5月底之前)实际支付的工资(包括年终绩效考核奖金)和“五险一金”准予扣除;津地税企所[2009]15号:提取而未实际支付的,在当年纳税年度不得税前扣除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 3.费用、支出税前扣除限额:涉及纳税调整

–利息费用:同期、同档银行贷款利率

–“三项经费”:工资薪金总额的14%、2%、2.5%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60%,营业收入×5‰}

–广告、业务宣传费:营业收入的15%

–公益性捐赠:年度利润总额×12%

? 4.各项费用的列支范围

–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1)餐费

(2)接待用的食品、茶叶、香烟、饮料(3)赠送的礼品(4)正常的娱乐活动(5)旅游门票、土特产品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广告费的支付范围:(1)广告费的支付对象应当具有广告业务从业资质(2)审计、评估、鉴证报告等必须附从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1)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

–工资薪金的列支范围: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 5.工资薪金税前扣除的稽查重点:雇员实际提供了服务、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合理的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1)制订规范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2)发放的工资薪金相对固定,工资调整有序进行(3)工资标准:雇员的职责、业务量和复杂程度、过去的报酬、当地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4)职工数量认定: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

–审查:股东以工资名义分配利润(股利)或者经营者不适当地为自己开支高工资

6.预售合同收入的确认

–会计上“预收账款”不确认为收入。税法不存在“预收账款”的概念,只要签订了《销售合同》、《预售合同》(房地产企业)并向购买方收取款项,不管产品是否完工,全部确认为收入

–定金(属已签订合同的预收账款)应缴纳所得税

7.视同销售的确认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所得税视同销售的确认原则: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当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用于交际应酬

–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用于股息分配

–用于对外捐赠

视同销售的计量:

–视同销售的是企业自制的资产,应当按照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视同销售的是外购的资产,按照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8.利息支出与利息收入的确认

利息支出的合法性:

–利息支出应当取得合法凭证。例如,支付金融机构利息的合法凭证是金融企业的利息清单,支付其他债权人利息的合法凭证是收息者的收据

–借入款项应当在账内载明债权人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其利息支出才能准予认定。否则,如查无此人或虚列债权,则按照虚报费用、漏报所得处理

利息收入的确认

–除非彼此所得税率相同,关联企业相互融资,贷款方如不收取利息—无息贷款的真实性,或收取利息低于所支出利息者,对于相当于该贷出款项支付利息或其差额,将被税务稽查机关认定为未确认或少确认利息收入,借贷双方都要被进行特别纳税调整

四、2013年税务稽查的重点

9.关联方之间的转让定价

通过内部转让定价向关联企业低价出售商品、

将利润从高税率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地区避税

–2008、2009年我国转让定价案件涉及企业174、179 户,追补7.5、8.7亿元,其中08年深圳市地税局对当地一家企业补税4.23亿元,时至今日为全国之最

(三)营业税稽查重点

营业收入是否包括价外费用。采用差额征税方式时,是否虚增营业成本

(四)个人所得税稽查重点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及代扣代缴情况

–对未代扣代缴的个税给予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五、常见的稽查问题

纳税主体不规范

独立核算未必独立纳税。独立核算:纳税人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

承包经营问题

出口退税

虚假出口问题

销售行为

隐瞒收入问题

不计视同销售问题

不计无票收入问题

返券销售收入不规范问题

发票开具时间不准确问题

五、常见的稽查问题

4. 进项税额

–经济业务不符合抵扣规定(性质、时间)问题

–(1)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4)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

5. 税收调整

–税收调整不及时问题:所得税申报未做纳税调增!

6. 转让定价

–向关联企业低价出售问题

案例4:北京水泥厂向其关联企业:深圳销售公司低价出售水泥—以“削山头”方式避税。

五、常见的稽查问题

虚增成本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虚增销售成本减少所得额问题

案例5: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法改为加权平均,本期结转的销售成本增加,人为调减销售利润、减少所得。

个人所得税

–以报销办公用品费名义,规避个人所得税问题

–发放实物,规避个人所得税问题

兼营行为

–账目不分问题

案例6:餐饮、客房、娱乐一体化的兼营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

–拆分合同问题:将高税负收入转化为低税负收入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企业基本情况:

–某家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注册资金50 万元,从事家电销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在地税机关缴纳

税务稽查疑点分析:

该企业2005年与2004年相关涉税指标:

–该企业2005年销售额为19536366.87元,销项税为3321182.45元

–该企业2004年销售额25877290.51元,销项税额为4399139.37元,变动率-24.50%;2005年进项税额3321182.45元,2004年进项税额4399139.3元,变动率-26.46%;2005年应纳增值税额8681.68元,2004年应纳税额104732.07元,变动率-91.7%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锁定疑点。对异常指标汇总情况和涉税指标的分析,发现该企业存在5个疑点:

–1.增值税税负较低。2004年该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4%,行业平均税负为1.4%,两者相比税负差异幅度达-71.43%。2005年的实际税负为0.04%,行

业税负为0.88%,税负差异幅度达-95.45%。该企业2004年与2005年税负相比,税负差异幅度达-90%

– 2.销售毛利率异常。根据纳税评估系统中的销售毛利率月度分析表可以看出,该企业2005年3月至12 月,每月销售毛利率都是2%,而且2%的毛利率也低于同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销售毛利率每月都相同,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调节收入造成的?税务机关需要进一步查证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3.存货周转率较低。通过“一户式”信息查询发现,该企业存货周转率为 3.8,与同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存货周转率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进一步查证

–4.期末存货数量较大。该企业期末存货数量明显异常,2005年期末存货数基本上在500万元左右上下波动。对于一个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的商业企业,这一存货数有些偏高。税务人员初步分析,

该企业可能存在货物已发出,但未结转收入的问题

–5.存货数量大幅减少,应实现的税款与申报税款不符。2005年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存货由2005年初的7178215.64元减少到年末的4952583.8元,减少了近222.63万元—2005年存货发出,将这部分减少的存货,当期应实现销项税额37.8万元,扣除期初留抵税款10.5万元,2005年应缴增值税为27.3万元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返算成税款通过纳税申报明细发现该企业全年仅申报税款8681.68元,企业申报的情况与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情况相去甚远,税款相差26.4万元

税务人员在对5个疑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认为,被评估企业可能存在账外销售收入;可能存在返点收入;可能未及时结转收入;存货大幅减少,应缴税金可能不实;库存数量可能存在账实不符等问题。约谈围绕异常点

逐一展开:

–异常一(税负较低):公司负责人答复说:该企业是1999年8月改制后成立的。改制后只从事家电批发,经营海尔、长虹、新飞、康佳等多个品牌十余种家电商品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公司下设三个连锁店和一个酒店,酒店目前已经停业。三家连锁店均为独立核算,由公司统一进货,批发给三个连锁店,再由三个连锁店对外销售。从经营情况看,由于公司属于家电批发企业,因此利润较低,税负较低

–异常二(销售毛利率异常):财务主管答复说:会计人员为兼职,受业务水平和工作时间限制,2005 年3月~12月期间商品成本均按照固定毛利率2%返算得出

–异常三(存货周转率较低)

–异常四(期末存货数量较大):企业答复说:家电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被淘汰的商品销售不理想,因而产品积压较严重,存货周转慢、库存数量相对较大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异常五(存货数量大幅减少,应实现税款与申报税款不符):企业答复说:有可能为财务报表填写错误导致

–税务人员查看了有关库存商品明细账,发现该企业在2005年每月库存商品均在500万元上下。如此高的库存商品,有悖于批发企业的行业特点,公司商品批发对象是下设的三个连锁店,有固定的销货渠道,是不可能积压如此多的库存商品的

–另外,该企业结转商品成本时没有按照实际成本结转,人为造成了期末库存数量与实际不符。稽查人员认为,该企业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需要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在盘点库存时,稽查人员要求公司负责人出示下属酒店家电购入的相关凭据,而负责人拿不出凭据

案例(一)对某个家电企业的税务稽查

–该公司负责人承认酒店所用的各项电器是由该公司提供,挂在公司的库存商品账上,未作相应的账务

处理,并且提供了酒店使用该公司各家电共计金额219468.38元的商品明细。上述属于购进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另外,税务人员发现实际库存商品的不含税金额为426万元,与账载数仍相差33.1万元。该公司负责人

解释说:相差的一部分是开业以来已损毁或丢失商品的价值,共66880元;另一部分是已赞助或捐赠给公益事业,价值115760元。这两部分商品目前仍然挂在账上,一直未作处理。其余部分148011.45元是由于未按实际成本结转而产生的

–总结:房屋装修领用商品没有作进项税额转出,商品已损失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商品赞助或捐赠给公益事业应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金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一)从企业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等主要涉税项目分析入手,展开检查

(二)从企业的账、证、表的勾稽关系分析入手,发现“账外账”。重点关注:

–1. 收、支异常的情况。例如,历年有些相对稳定的收入,突然从账上消失;某些收入年年有增加,突然骤然减少了;按照行业经营习惯应当有的收入未在账上反映;明明有支出发生,但是账面上没有

相关记录。应当查明原因,落实收入去向,以此追查企业有无“账外账”

– 2. 账户数字异常的情况。例如,有些往来账户数字发生较大变化,与日常业务情况相比较有异常;有些费用账户数字突然增加,与企业当时的生产经营情况有出入。应当追查有无账外经营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 3. 账户间对应关系异常的检查。注意两个层面:违反记账规律记账,导致对应关系异常;结合会计凭证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确定的账户间对应关系异常

–例如,存货类账户贷方直接与货币资金(或者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原材料等账户借方

相对应,可能隐瞒收入

– 4. 企业异常行为的检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应当围绕生产经营范围而开展,每项经营行为之间都存

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发现费用(尤其注意运输费)的高低与业务量的多少不存在配比关系;“舍近求远”购进;“物流逆向”行为,都应当重点检查

(三)从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分析入手,可以发现“账外账”。重点关注:

– 1.银行账的检查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对企业银行账户情况检查,主要目的是查明企业是否存在银行账户多头开设,将隐瞒的银行账户进行账外经营的现象

–基本思路:可以先通过银行取得企业设立银行账户情况的证据,然后与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银行账户情况及企业银行存款明细账核对

–对于企业未入账的银行账户,到银行调阅银行存款对账单,并逐笔查阅银行传票,落实款项的收支情况,找出款项的往来对象。如有必要,可以到往来对象单位进一步调查取证–对企业入账核算的银行账户,也应当调阅银行存款对账单,并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核对,查阅企业所有业务是否全部入账。未入账的业务应到银行查阅相关的银行传票(如银行进账单),以核实其款项的来源及所反应的经济内容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 2.公款私存的检查

–检查储蓄存折。一般来说,公款私存的具体情况很难直接从账面发现,但毕竟曾经是“公款”,因此,既要注意企业账面异常现象,也要注意多方寻找线索,善于发现蛛丝马迹。例如,办公桌或保险柜里发现的储蓄存折,存入笔数多,绝大部分带元、角、分等,都

不是正常现象,应当进一步查证是否有公款私存情况

– 3.信用卡的检查

–企业负责人以个人名义办理信用卡(贷记卡),利用信用卡进行账外经营。检查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如果有举报线索或案中案线索,可通过一定程序到相关银行或银联公司检查其信用卡资金往来情况,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如果核对不符,到银行调阅银行存款对账单,逐笔查阅银行传票,查证款项收支情况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 4.现金的检查

–重点是现金支出与库存现金的检查。核实大量提现的情况是否正常,有无通过现金交易进行账外经营

(四)从企业物资运动的过程分析入手,发现“账外账”,重点关注:

– 1.虚拟购进,套取资金的检查

– 2. 对于定额管理基础好、定额指标科学合理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企业的定额资料,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实际检查时可以根据一定时期实际耗用的主要原材料、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甚至是辅料的消耗定额计算出应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库存商品账户入库产品数量核对,如果后者偏小,可能部分产品未经入库就销售,而收入被隐瞒。检查时应当着重追查产品的去向

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 3.库存商品发出数量的检查

–检查库存商品发出数量,应当将库存商品账户贷方发出产品数量与销售成本账户已结转成本的产品数量核对,如果前者较大,先要检查企业有无自产自用等视同销售行为,若有,应当进一步检查其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在排除企业自产自用等视同销售行为后,前者还大于后者,就有可能产品已销售而收

入被隐瞒的情况,应当进一步追查产品去向

– 4.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数量检查

–检查时,应当将销售成本账户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数量与销售收入账户入账销售产品数量进行核对,如果前者较大,说明一部分产品已发出销售且结转了成本,但是收入被隐瞒,或者销货退回时只冲减了收入,未调整退货销售成本,应当进一步追查收入或产品去向六、税务稽查的技术与方法

(五)从企业外围关系分析调查入手,落实账外账证据,重点稽查:

– 1.对销售对象检查,掌握企业的销售情况

– 2.对供货单位检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3.通过发函协查、组织外调等手段,掌握企业的发外加工业务情况、配载中心运输部门的发货单上的承运货物数量情况

–4.通过对往来单位收、付款凭证的检查,了解企业资金进出入账情况

–5.存货账户期末账面虚亏的检查。原因极有可能是产品已发出,收入被隐瞒,而成本尚未结转所致。企业账面的虚亏,最终往往报损核销,应当进一步查明真相,防止账外销售案例(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开展税务稽查

某市地税局对其辖区内某销售公司进行专项检

查。稽查人员在审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逻

辑关系时,发现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分配利润增加180万元,而利润表上反映当期利润为20万元,很显然,报表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是矛盾的。

–通过对“未分配利润”科目详细检查,发现该公司将出售的一间旧仓库取得的变价收入160万未通过相

关科目核算,而是直接记入到未分配利润。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问题4:为什么稽查员认为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是矛盾的?企业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什么后续问题?

七、应对税务稽查的八项举措

1.审查税务稽查的合法性

–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前应当向企业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检查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实施,并向被检查企业出示税务检查证。否则,企业可以拒绝检查,防止个别人员滥用检查权利,侵害企业利益

2.对有利害关系的检查人员,可以要求其回避

–如果被检查企业与检查人员有利害关系,担心检查人员滥用职权、对企业打击报复,被检查企业可向税务机关要求相关检查人员回避。否则,被检查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以备将来行使申辩、听证、复议和诉讼的权力

3.要求税务检查人员为企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密

七、应对税务稽查的八项举措

–检查检察人员掌握纳税人的客户信息、购销合同、盈利能力、成本信息、负债情况、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和工资收入等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4.对于违法取得的证据,涉及的违法事实,企业不予认可

–税务检查人员调查时,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不得以偷拍、窃听、利诱、欺诈、胁迫、暴力手段获取证据材料。违法取得证据所涉及的违法事实,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被查企业对涉及的违法事实可以不予认可

5.认真审核《税务检查工作底稿》,慎重签署意见

–被查企业不能草率签下“情况属实”字样

七、应对税务稽查的八项举措

–被查企业在签署意见之前,应当根据《税务检查工作底稿》上涉及的业务和数据,查找相关会计资料,认真核实,无求准确

6.积极陈述申辩,尽早澄清事实,争取减少损失

–被查企业通常是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才进行陈述申辩,其实在税务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前,企业随时都可以陈述申辩,不仅对拟处罚决定可以陈述申辩,对拟处理决定也可以陈述申辩

–被查企业陈述申辩时,如果对检查人员认定的违法事实有异议,应当提供证据和依据,争取在将案件移交至审理环节前就澄清事实,以减少经济损失

七、应对税务稽查的八项举措

–被查企业偷漏税行为如果不是主观故意的,可以在陈述申辩时讲明情况,请求税务机关最低额度罚款

7.依法行使权利,不要错过时机

–被查企业对罚款和滞纳金享有听证、复议和诉讼的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有时间上的限制。《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上都有告知行使相关权利的途径、条件和期限,不要错过行使相关权利的时机

8.被强制执行时,要防止财产非正常损失

–被查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经责令限期而逾期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税务机关拍卖或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后剩余部分应退回被执行人,税务机关不能随意选择变现财产方式,造成低价处理被执行人财产,蒙受损失

第三部分纳税风险防范策略

一、企业纳税风险原因分析

企业纳税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

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

1.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

–决策层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采取主观性的税务管理或规划

–业务性质不同,所适应的税收政策不同

–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

–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部门之间的博弈,只追求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内部各部门只追求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忽视部门之间对税法规定的交流

一、企业纳税风险原因分析

销售部门签订合同时,只考虑本部门的业绩,不考虑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生产部门在设计产品时,只考虑产品性能,忽略了原材料税款抵扣,导致企业多缴税或早缴税

2.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

–税收政策变动

–税收稽查专业化

–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企业无视纳税风险的原因

–纳税知识的缺失

–法律意识的缺失

–不当的侥幸心理

–高估的人情作用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纳税风险控制:纳税人为了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为没有遵循税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企业为何必须重视纳税风险控制?这是因为税收对经营行为有重大影响。

–税收对经营的限制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自主权较大

企业在税务处理方面自主权太小

–举例:

1.广告、业务宣传费支出

2.业务招待费支出

3.纳税与现金收入:赊销要纳税—掏钱垫税!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税款支出的刚性—欠缴税款的处理与处罚:

滞纳金0.5‰1年18%

限制发票使用:不得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形

限制法人出境

资产转让报告

税务使用代位权:特别纳税调整

–税收的惩罚性:

故意取得假增值税发票的处理

善意取得假增值税发票的处理

–《资本论》中马克思引述的一句话:

有30%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就会践踏人类良知

有300%的利润,就会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去为之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纳税风险管理的要求:

–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关联企业通过内部价格转移利润避税,就会产生涉税风险

–涉税行为:应当严格、正确、有效地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合理避税和节税–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应当事先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财务管理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应当符合税法规定

–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准备和报备以及协力义务的履行等涉税事项,应当符合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设置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和岗位!

–税务部门应当协同财务部门,管理总经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

–税务部门应当参与关联交易价格的

制定,并跟踪定价原则的执行情况

–税务部门应当随时关注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参与企业经营政策和策略制定和执行,跟踪和监控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引发的风险

税务经理

税务部门

案例7:《企业所得税法》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引发部分外商企业撤资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案例8:采购业务税务风险控制

1.税务风险控制环节:

–签订合同时是否已明确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取得的发票是否符合抵扣条件

–是否能在180天内取得可抵扣发票并及时传递

–汇总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后附清单是否相符

–取得的发票是否能够及时认证

–不符合抵扣条件的是否能及时准确转出进项税

2.设计一个发票180天传递台账:

–“180天内取得发票并及时传递”的问题:购货发票取得一般经过采购员和财务部门发票审核岗两个岗位,虽然只是两个岗位,但是一旦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抵扣期限,就会造

成进项税额无法抵扣

二、企业纳税风险控制

–设计一个购货发票传递台账,清晰记录下发票传递的轨迹,将发票途经各岗位的时间落实到书面上,促使各岗位自觉履行职责,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为企业提供控制风险的工具就是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价值体现!

3.税务时间风险控制:

–采购员取得发票时间

–采购员与财务上交发票时间

–财务认证时间

纳税风险控制思想

–合法节税:纳税人通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必然会降低其税收成本—与税法的立法导向相一致

–合理避税:利用政策漏洞—违背税法的立法导向

三、纳税风险控制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坚决不玩火!

1.绝对不犯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错误

2.遭遇检查时绝对不销毁账簿

3.不要有靠偷税发财的侥幸

案例9:深圳市鄂尔多斯公司

纳税身份、

合并、分立、

捐赠

口退税案

–公司申报出口销售收入2.5亿元申报出口退税3913 万元(未退)。期间该公司取7 个省32户企业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2530份涉及税款4215万元

–公司副总经理兼综合财务部经顺等5人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分别判刑2年至名罪犯同时被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第二个关键点:重大涉税问题咨询税务专家!

三、纳税风险控制的三个关键点

第三个关键点:定期进行纳税审计!

纳税风险自我检测与风险评估

1.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预警值范围≤20%,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等问题

2.增值税类评估分析指标功能:

–增值税税负变动率=(本期增值税税负-基期增值税税负)÷基期增值税税负×100%预警值范围≤0,可能存在少交增值税等问题

浅谈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现状分析及对策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税收法律、法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税收稽查职能是维护税法刚性、协调经济发展、保证税收秩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有效武器,达到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的目的。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执法权的监督日益严格,加之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越来越繁重复杂的任务和形势,稽查执法风险日益凸显。当稽查机关和稽查人员做出的稽查处理意见失当,或执法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将承担相应的风险。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查处税收执法风险事故案件,而很少涉及税收执法风险的安全防范。其实,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也是安全发展的题中之义。虽然稽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自觉做好抵御、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各项工作,将风险控制或减少到最小。 一、税务稽查系统执法风险现状及成因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现状分析把税务稽查执法环境中的所有风险看作一个整体的网状风险体,可以总体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其主要的风险点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执法程序以及执行税收实体法所引起的风险。行使自由裁量权问题是直接诱因,程序性问题是关键,实体性问题是本质。 第一行使自由裁量权问题。在税务稽查执法行为中,自由裁量权有效增强了税务稽查执法的灵活性,但同时存在着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如:处理问题随意性很大,同种案情异种定性、相似情节差别对待等等显失公正的现象。目前全国、全疆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税务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内地部分省份以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了明确,但规范性文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值得商榷。 第二程序违法问题。税务稽查执法行为在程序方面违法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程序的顺序性和期间性两个方面的问题。 1.程序的顺序性问题。各个程序环节之间是环环相扣、依次递进的。然而,在税务稽查执法中,部分税务稽查部门及其人员忽略一些必要的程序性环节,到程序基本结束后再进行补充,这实际上是颠倒了程序环节的顺序,成为程序顺序违法的典型案例之一。 2.程序的期间性问题。在税务稽查执法中,税务稽查人员一般都重点关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的期间性规定,但对税务稽查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期间性规定却不够重视,容易引起执法风险。 第三实体违法问题。实体性问题涉及到税务稽查执法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被查对象的涉税违法事实、相关证据、处理处罚决定及法律依据等等。实体性问题较程序性问题导致的执法风险程度要高,不利后果更严重,它往往决定着复议、诉讼案件的结果,进而决定着稽查执法的风险程度。 内部风险: 1.选案环节的执法风险。一是违背稽查对象选定的原则和程序,不根据检查准入制的要求确定检查对象。二是举报中心人员或其他办案人员,不遵循保密原则,泄露举报内容,致使检查人员无法正常开

纳税评估风险防范

业务系列:管理服务系列 业务大类:纳税评估 一、执法事项 代码291911 事项名称:纳税评估---确定对象 二、运行流程 代码29190901、29190902 流程环节(工作步骤): 资料稽核 其他信息来源 确定对象★ 制作《纳税评估对象清册》、《纳税评估项目建议书》 三、风险描述 人为干预评估对象确定过程,随意增加或减少评估对象,应评估未评估 四、风险等级 总局三级 五、控制目标 1、评估选案程序规范。 2、评估选案依据明确。 六、工作标准 截止上年 1、纳税评估的对象为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 2、纳税评估对象可采用计算机自动筛选、人工分析筛选和重点抽样筛选等方法。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作为重点评估分析对象;重点税源户、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要列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 3、对已确定的纳税评估对象应分税种制作《纳税评估对象清册》和《纳税评估项目建议书》,并下达给具体纳税评估工作单位或部门。

(国税发〔2005〕43号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苏国税发【2004】227号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本年变动 七、防控措施 1、岗位分工控制:科学设置评估选案岗,不参与评估分析、约谈举证、实地调查、评估处理等工作环节,即确定评估对象的人员不直接参与评估具体工作过程。 2、层级权限控制:将评估对象确定的权限及评估延期、中止或终止评估的权限集中至县级单位以上,避免对象确定的任意性。选案依据和审批手续清晰完整。 3、独立复核控制:多层级日常和集中性的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 八、考核测评 1、评估选案岗是否根据上级工作要求或本地区税源管理的需要,定期通过评估软件进行数据稽核,建立待评估对象信息 2、是否存在人为干预评估对象确定过程,随意增加或减少评估对象的情况;评估对象确定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3、基层分局(市区税源管理科)是否定期向评估选案岗报送评估对象建议且由评估选案岗对报送的评估建议对象的理由进行审核 一、执法事项 代码291911 事项名称:纳税评估-----评估分析 二、运行流程 代码29191101 流程环节(工作步骤): 1、采集信息 2、自动分析 3、人工分析★ 4、记录分析结果

“金三”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常用30项主要指标

金三”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常用30 项主要指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 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 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 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 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 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3、预警值:50% 检查重点:检查“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 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帐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五、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 )*100 ;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 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 本期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2、问题指向: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3、预警值:1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农产

纳税自查报告(模版)与纳税评估科工作总结合集

纳税自查报告(模版)与纳税评估科工作总结合集 纳税自查报告(模版) ****市地方税务局第四稽查局:简要说明对依法纳税、本次纳税自查的态度和认识。 一、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应包括: 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投资方、经营范围、经营期限、员工人数(其中外籍人员人数)以及近年业务开展情况等详细内容。 二、自查年度纳税情况及历年税务检查情况分年度分税种罗列向地税部门缴纳的各项税费(用表格形式反映),历年接受税务检查的情况。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分税种、分年度全面说明自查发现的问题,须写明自查方法、程序、结果,列明少(多)缴税款的具体原因、相关计税依据、详细财务数据,少(多)缴税款的计算过程,并附相关证据资料。例如: 1、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自查。示范写法:我公司**年度共发放工薪津贴和奖金等**元,应税**人次,经自查应扣缴个人所得税**元,已扣缴**元,少缴**元(详见证明资料) 2、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自查。示范写法:由于公司股改重组,于**年**月**日将截至**年**月**日的未分配利润**元、盈余公积**元,两项合计**元转增股本。经自查,自然人股东**人次,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元,已缴纳**元,少缴**元。 3、企业所得税自查。示范写法:经自查**年度多结转原材料成本**元,致使少计利润**元,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元。**年度账上已列支业务招待费**元,经自查可税前扣除限额为**元,超限额列支**元未作纳税调整,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元。

4、印花税自查。假如结果为不必缴税,须写明我公司经自查,全年未签订应税合同,无应缴纳印花税的应税行为。 四、对自查结果的处理措施主要内容应包括: 自查应补缴税款申报缴纳的方式和时间、自行调整账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等内容。报告结尾须申明: 本自查报告所有内容和数据、涉税资料均为真实,如有虚假我公司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法人代表签名: (企业签章)二○一*年**月**日

企业纳税评估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

2017企业纳税评估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 【课程背景】 2017年的财税领域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总局全面更新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在税局风控管税的形势下,41张表格的新申报表结构,让主管税务机关全面采集了企业的信息,汇算申报之后企业必将面临的是主管税务机关的全面纳税评估与自审,尤其是在省局即将实行通过软件管理自审与申报,自审的规模势必将更大。 在2017年税收工作的核心工作依然是保任务、保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税收征管压力和税务稽查风险。在即将到来的纳税评估与自查中,2016年度纳税评估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评估你的企业?评估哪些内容?财务如何进行财税处理?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在面临税务处罚的时候,企业如何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本次课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示,帮助企业防范未然,规避风险。 【培训收益】 本课程将重点讲解2016年度纳税评估与税务自查中常用的指标,各指标的经济涵意及可能影射出企业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日常账务处理过程中,如何规避账面上存在的可能引起涉税风险的问题。 我们郑重承诺:凡参加此次培训的企业,并根据课程所提供的要点进行年度汇算,如后期被列入税局纳税评估(自审)名单,我们将免费提供自审代报服务,解决您的后顾之忧! 【讲师简介】某某老师 航天信息特约讲师、浙江财税大讲堂高级讲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内审师。长期从事财务审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与税务咨询等涉税业

务,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授课特点:讲课思路清晰,案例丰富,实用性强。 【课程大纲】 一、2017年税务稽查新形势 1、2017年税务稽查工作的重点 2、2017年税务风险密集领域 二、常用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企业对应的涉税风险 1、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功能 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方法 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3、2017年纳税自审主要审核指标及标准 三、企业经营中常见涉税风险与应对 1、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涉税风险与应对 2、企业资金管理中的涉税风险与应对 3、企业原始凭证管理中的涉部风险与应对 【培训对象】企业财税负责人、财税经理/主管、审计人员、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人员 【上课时间】(周六) 【收费标准】 (包含课程、资料费、餐费 ) 【课程地点】(培训地址)

S食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例

S食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例 S食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大连市国家税务局 一、内容提要 S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6月15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金人民币12万元,现有职工50人,从事水产品加工,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产品耗用原材料90%由国外进口,实行免抵退办法交纳增值税。该单位在同一法人名下,设立一内资企业,同样加工水产品,存在一个场地两个单位同时经营的情况。2005年未缴纳增值税,也未申报下脚料应税收入。2006年3月15日,我局在对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实行专项纳税评估工作中,将其列为重点评估对象。责成该管区税务所长和业务骨干3人对该企业实施纳税评估工作,历时一个星期精心调查归档结案。S食品有限公司按本次评估处理意见,调减期末留抵税额188959.60元,调增计税所得额391277.89元,因企业以前年度累计亏损535270.05元,最终作为调减亏损处理。 二、案例介绍 1、分析选案 在日常征管中发现,该单位存在一个场地两个单位(两个独立纳税人)同时经营,生产产品在同一加工车间,使用同一库房(冷库),共同耗用水电费,共用生产工人。因此怀疑是否存在收入、水电费、工资等划分不清楚,少缴增值税及所得税的问题。根据以上线索我们确定其为纳税评估对象。 查看一户式资料。该单位2005全年销售收入为34,448,126.94元,进项税额647,158.11元,上年无留抵税额,实行免抵退办法计算的不予退税而作进项税额转出446,030.52元,期末留抵税额264,807.14元,当期未缴纳增值税。2005年企业帐面利润2,844,743.18元,2004年亏损3,380,013.23元,弥补2004年亏损后计税所得额为-535,270.05元。 进一步查看该企业的关联方L企业资料,2005年销售收入4284190.20元,增值税税负为0,所得税在属地地税局缴纳,当年未缴所得税。针对这种事实存在,又联想到两个单位一个法人,一个场地同时经营的情况,使我们对该企业应税收入申报、费用划分是否准确产生了种种疑问。

2017纳税评估工作总结

2017纳税评估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2017纳税评估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纳税评估工作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纳税评估工作总结一20xx年以来,税源管理科按照区局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 在区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市局对税收风险应对工作部署,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应用为依托,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强化税源管理,进一步夯实了税收管理基础,有效的带动了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不断的促进纳税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现将20xx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主要的工作 1、坚持风险管理为导向,做好风险应对工作。税源管理科依托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积极开展日常评估、专项评估和重点评估,20xx 年上半年,已完成各类风险应对任务计x户(次),发现有问题x户(次),评估入库税款x元,征收滞纳金x元,抵顶留抵x元,弥补亏损x元,合计增加税收x元。 2、有效开展纳税评估,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在纳税评估过程中我科严格要求按照现行文件规定、规程展开工作,确保文书资料齐全,程序合法有效;强化评估人员的内功提升,熟练掌握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坚持两税联评,扎实提高评估质量;强化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的梳理、分析,利用第三方的情报信息,发掘问题,找准疑点,促进纳

税评估工作有重点、有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强化纳税评估建议的应用,针对发现的问题,向企业和税源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财务、税收核算水平和征管质量的提升。 3、完善风险应对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xx区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操作规程》。20xx年,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xx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操作规程》,结合我区税收征管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xx区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操作规程》。通过制定本规程,详细梳理纳税评估工作流程,明确纳税评估中的工作流程、岗位责任、工作衔接及流转文书等事项,使各环节的工作范围更明确,职责更清晰。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不足问题突出,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对评估对象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分析,这些工作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一完成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来协同作战。我科专职纳税评估人员少、工作量大,实际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一些不严谨、不规范的情况,满足于浅层次解除预警信息,存在应对数量多、应对不深不透的问题。 2、现有的从事纳税评估工作的人员专业能力存在欠缺。目前,税务评估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工作经验,但未进行过相应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评估没有技巧,加上评估人员平时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在评估时很难抓住企业的关键点,造成了评估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者按:自2012年我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以来,市县(区)局设立了纳税评估专门机构,建立了纳税评估指标模型,做了一些工作,但多是停留在嘴上,落实在墙上,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全市纳税评估工作水平离省局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进展还有很大差距。近日,市局徐林章局长在《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文章上批示,要求全系统“重新认识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纳税评估工作的方法和举措,以本篇调研文章为例,全面开展纳税评估学习讨论活动,查找本单位纳税评估工作的瓶颈和问题,探究继续深化纳税评估工作的办法和途径,以提高认识,改进方法,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尽快使这项工作步入正轨”。 如果说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核心,那么纳税评估就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纳税评估工作成败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全年税收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徐局长批示精神,按照“规范管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提高效率”的要求,高度重视评估工作,不断提升评估水平,在学习、讨论、调研、完善中把纳税评估工作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干好、干实、干出成绩,用实际行

动助力“中国梦”,实现“地税梦”,建设“幸福地税”。 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榆川 纳税评估作为税收征管的必经程序与核心环节,弥补了现行征管程序的缺失,是明晰征纳双方重要的法律界限,既是征管程序也是风险应对方法。我市自开展纳税评估这项工作以来,在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距离理想的纳税评估工作状态还相差很大,在税源专业化的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未转变。(1)、作为单位决策者的观念没有转变。认为纳税评估无非是以前的税务检查的另外一种叫法,换汤不换药,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还是由原来的税收管理员按照原有的管理范围实施管理和行使评估即可,换汤不换药;或者以无人可用、无人能用为借口无法成立,目前仅仅榆阳、神木两个单位有专业纳税评估机构,其余15个单位都未成立。形成专业评估任务无机构应对,无人应对的局面。(2)、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的重视不够,不能从税源管理的角度认识纳税评估的重要性,大多数,税收管理员

纳税评估案例报告

纳税评估案例报告 纳税评估案例报告在日常纳税审核中发现,某建材厂2005年1-10月份申报生产红砖155.60万块,销售收入仅23.33万元,入库地方税金费仅1.32万元,与其实际经营规模不相符,也明显低于同行业同规模砖瓦生产企业,可能存在瞒报产量、销售不记账、偷逃所得税和资源税的嫌疑,分局决定对该企业进行深入评估。二、调查分析通过纳税人基础资料审阅获得,该厂原系某镇办集体企业,成立于2000年1月1日,因经营管理不善,自2004年初起被浙江人刘某承包,年承包费18万元,主要生产红砖,占地60多亩,资产200多万元。2004年申报红砖产量280万块,销售收入42万元,利润-6.65万元,入库地方税金费1.52万元。2004年账面利润与年18万元承包费的巨大差异,更加大了税务人员对该企业偷逃税的怀疑。1、确定思路。根据上述情况,税务人员遂对该企业进行了实地账务核查,但就账看账,虽然疑点较多,一时也难以找全其瞒报产量及少记收入的证据。为此,税务人员确定,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砖瓦生产行业的全部生产流程及其生产经营的各项关键环节,然后才能找准评估的切入点。2、调查测算过程。分局税务人员在县局的征管部门配合下,先后走访了县内多家砖瓦厂,经过深入交谈和实地察看,全面了解和掌握了砖瓦生产行业的

相关料、工、费的消耗情况,生产流程为积土—制坯—拉坯—进窑—装窑—烧窑—出窑,从用电角度看,其中制坯过程全部使用的是电力,且耗电量很大,其它流程用电量很少或基本不用电,同时从用工角度看,整个工序操作主要以人力为主,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费,因此,在成本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这些线索,通过进一步调查获得县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正常纳税的砖瓦企业的产量、耗电量及单位人工费数据,三、询问核实根据掌握的上述情况,税务人员向该单位法人刘某发出约谈通知,要求该厂就以下问题做出合理解释:1、单位产品耗电量比同行业相差较大的问题;2、承包费等固定支出与账面销售收入不配比的问题;3、单位产品工资消耗过大问题;4、电费发票为何不记入账的问题等。约谈过程中,刘某大谈外地人做生意种种困难,如,为地方经济做了多少贡献,养活了多少工人,政府承包费过高,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等。对此,税务人员在表示理解的同时,指出税务机关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和征纳双方的共同利益,有责任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有序的良性竞争环境,而贵单位作为该镇唯一的建材厂,占用国家土地资源60多亩,资产2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才不过40多万元,远远低于其他同等行业经营者,而承包费等支出却不比其他单位少,从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角度讲,也明显不正常。刘某解释:1、电费消耗量过大。

纳税评估的几大原则

纳税评估的几大原则

————————————————————————————————作者:————————————————————————————————日期:

纳税评估的原则 纳税评估的原则是指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税收义务履行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准绳或者规则。 一、案头评估原则 案头评估原则是指税务机关及其评估人员原则是应当在税务机关内部工作场所、以对其所收集和掌握的纳税人各种与税收法律义务履行情况相关的信息、资料和数据以及第三方的信息、资料、数据的分析、判断为限,除必要之外,一般情况不应“惊动”、“打扰”纳税人,特别是不能频频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核实。 这一原则要求与现行税收征管中许多地方的实际做法可能并不一致,而且很多的税务人员也并不认同。很多人都会担心,如果只进行案头评估,那么信息采集会受到影响,纳税评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不到实地检查,纳税评估就不可能准确发现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证据,评估也就会失去效果。 两种担心不无道理,但都是值得推敲的。其一,如果纳税评估可以频繁地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检查,那么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或者税务稽查又有什么区别?既然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或者日常检查没有区别,我们还需要纳税评估做什么?其二纳税评估无论是从性质、特点、目的、程序、法律效力等等许多方面都与税务稽查以及日常检查存在差异(对此我们将进行专门讨论),这种差异决定了

纳税评估不能等同于税务稽查、日常检查。其三,纳税评估的过程是对信息与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过程,而不是信息和采集过程,虽然其间也涉及到对相关信息的收集,但是收集信息已经不是其主要内容,因而纳税评估不能以采集信息为由下企业检查。其四,各地税务机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收集到了众多的信息,可以说目前各地税务机关的纳税信息都是海量的。我们收集这么多的信息做什么?我们这么多的信息又如何利用?难道我们仅仅是为了囤积信息吗?显然不是。我们收集信息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进而达到对纳税人的监督。如果我们不利用这些信息,反而还要再去找纳税人去收集信息,那么我们是不是太浪费了?也太傻了?这四点足以说明纳税评估必须以案头评估为原则。 因此,纳税评估应当以案头分析为基本的原则。 二、合理性评估原则 纳税评估的合理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实施评估时,通常是对纳税人税收法律义务履行情况是否正常,即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符合逻辑进行评估。 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两个规范性文件中都特别强调,纳税评估必须:“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估。”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真实性、准确性”的评估原则是不现实的,是理论根据的,真正能够成立的应该是合理性原则。 第一,如上文所分析,纳税评估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假设而建立和

税务稽查风险

税务稽查风险

题目:浅析税务稽查风险及对策姓名:姚慧 学号:20130062011368 学院:经济法学院 专业:财税金融法 课程:税法前沿讲座

浅析税务稽查风险及对策 税务稽查风险是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税务稽查的风险因素、风险管理内容以及风险危害程度三个方面都与一般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所区别,所以有必要提出税务稽查风险这个概念并加以探讨。第一,税收“征”、“管”、“查”三分离,税务稽查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征收”和“管理”的职责有较大区别,从事的具体工作和面对的纳税人也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税务稽查的风险因素也与其他执法的有较大区别;第二,税务稽查一般实行内部“四分离”设置,从选案、实施、审理到执行,四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这一套独特的内部流程控制,也是税务稽查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他税收执法风险无法以此内部控制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第三,税务稽查处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第一线,承担着“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以查促廉”的重要职责,极易成为征纳关系矛盾和法律法规冲突的焦点,税务稽查风险管理也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税务稽查是税务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征管法》第九条规定,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并同时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应当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稽查局依据《征管法》、《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以及相关法律独立执行税务稽查工作。由于税务稽查独特的程序和执法主体,税务稽查风险也有异于税务执法风险。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是指在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给税收稽查活动带来的,与预期目标相比较而言的利益损失的可能性。 上述定义的内涵包括以下要点: 1、税务稽查风险是指向未来的。未来的状态与历史、现状相关,但不相等,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历史、现状是确定性的。 2、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有概率分布的和没有概率分布的,在这里税务稽查风险的来源涵盖了这两种不确定性,因而税务稽查风险难以预测和进行定量评估。 3、税务稽查风险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也包括对政府、税务机关和稽查机关形象的损害或者对依法治税环境的负面影响。税务稽

纳税评估案例与(DOC)

关于对××贸易公司的纳税评估案例 一、确定对象: 2008月5月,评估人员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时发现××贸易公司2 007年度销售收入26386197.64元,而2006年销售收入为32842394.37元,20 07销售收入较2006年大幅下降,降幅达19.66%。而两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均在88000多元左右,相差不多,因此产生了该公司是否存在少计收入、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将该公司列为评估对象。 二、评估分析: (一)了解基本情况 评估人员通过征管信息系统基础信息查得,该贸易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注册资金100万元,自营和代理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企业所得税实行查帐征收。通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及财务报表了解到该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263 86197.64元,营业成本22020681.36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91.15元,销售费用3790120.31元,管理费用306943.57元,财务费用16928.67元,营业外支出15616.56元,利润总额269485.36元,应纳税所得额269485.36元,未有纳税调整项目。 (二)分析比对 在征管信息系统内调阅该公司2006年度、2007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近两年主要税收和财务指标。 企业近两年税收和财务指标单位:元所属期 2006年2007年增减比财务指标 营业收入32842394.37 26386197.64 -19.66% 营业成本28487250.10 22020681.36 -29.37% 营业税金及附加258.72 291.15 12.53% 销售费用3823997.98 3790120.31 -0.89% 主营业务利润530887.57 575104.82 8.33% 管理费用265615.39 306943.57 15.56% 财务费用16462.39 16928.67 2.83% 利润总额268368.80 269485.36 0.42% 应纳税所得额268380.79 269485.36 0.42% 缴纳企业所得税88565.66 88930.17 0.41%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16.68% 15.46% -7.31% 所得税负担率33% 33% 0 通过分析,评估人员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疑点: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 安徽国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 主讲人:陈玉琢教授 纳税评估的目的,依据,方法,载体,地位,税收敏感性 一、企业所得税评估通用指标 (一)税负类指标 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本期企业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100% 指标功能:通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指标比较分析,查找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本期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3%),或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等于25%,或为0,则可能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异常。 数据来源:本期企业所得税额可取自主表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或第30行“应纳税额”,或第33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取自主表第13行。 分析运用:一般地,如果企业不享受税收优惠,利润总额经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会大于利润总额,第27行/利润总额计算出的税负率应大于税率。 本企业不同年度税负率比较——纵向比较 与同行业相同年度的税负率比较——横向比较 25.93%

3.13%——25.93% 30行/利润总额=26% 33行/利润总额=26.8% 30行/营业收入=6% 33行/营业收入=6.8% 第27行4166040.25 第30行4166040.25 第33行4166040.25 4166040.25/14617787.87=28.50% 连锁超市:4166040.25/=0.78%——28.50% 第27行3602427.24 第30行3602427.24 第33行3602427.24 3602427.24/18967643.61=18.99% 房地产:3602427.24/=1.48%——18.99% (3602427.24-7491576.75+)8249328.0425/=3.40% 7491576.7525 2.企业所得税贡献率 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本期企业所得税额÷本期营业收入×100% 指标功能:通过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指标比较分析,查找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本期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一定比例

关于构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互动机制的思考

关于构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互动机制的思考(全市税收调研第四课题组) 随着税收制度改革和税收征管措施的推陈出新,税收管理工作已经得到新的定位和调整,尤其是在总局提出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作为加强税收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手段,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关系,建立评估和稽查良性互动的机制,对于充分发挥两者在税源管理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概念和关系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及所掌握的相关涉税信息,采取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的综合评定,并对一般涉税问题依法进行处理的过程。执行主体是税源管理部门的税收管理员,全过程包括调查核实、约谈举证、结果处理等环节;其目的在于获取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信息,评价申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代表税务机关行使日常检查权、纳税评估权和处罚建议权等。 税务稽查是专业税务稽查机构依法对纳税人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等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及税务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检查监督,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的一种统称。主要包括专项稽查、专案稽查和举报检查、涉税案件协查等。 全过程为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执行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的稽查局,目的是外查内促,打击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对有潜在违法动机的纳税人起到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 两者的区别: 一是目的不同。纳税评估重点在于发现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性违规违法现象,侧重于分析评价,并给企业自查补救机会,其目的在于筛选案源,强化管理,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辅导;稽查的目的在于重点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体现税收执法刚性。二是主体不同。纳税评估

浅谈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

浅谈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 刘元龙 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得到进一步明确,纳税人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税务稽查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监督,执法风险也成为稽查干部最为担心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就当前如何有效地防范基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主要的风险防范点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存在于税务稽查的整个过程,易发于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和协查五个环节。 (一)选案环节风险防范点。一是滥用选案权,超出管辖范围选案,任意扩大选案检查频率,导致税务行政乱作为。二是接到举报不受理、不登记、不记录,不履行职责,不及时兑现举报奖金导致举报人投诉,导致行政不作为。三是对受理的举报线索不传递、不核实,故意隐瞒案件线索,或未经核实而擅自处理,导致案件得不到很好查处,造成税款流失。四是未按规定保管选案相关材料,导致资料丢失损毁。五是泄漏举报人或举报案件情况,导致举报人正当权益受到威胁,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以举报人名义领取举报奖金,导致贪污行为。 (二)检查环节风险防范点。一是对应当立案的案子未进行立案查处,导致行政不作为;遗失调取的账簿资料,影响案件的查处,可能导致失职行为。二是应回避的办案人员参与稽查,单人下户检查,未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未出示检查证件,未履行事项告知手续,未经批准擅自调取稽查对象账簿资料,导致程序违规。三是泄漏案件查

办情况,影响案件正常查处;未及时查办案件致使纳税人走逃,影响案件查办;因人情、关系或收受他人好处将查出的问题不列入稽查报告,循私办案影响案件查处,导致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四是未按照选案确定的稽查对象随意下户检查,导致行政乱作为。五是泄露纳税人商业秘密,损害纳税人利益;以非法人员、非法程序、非法渠道、非法手段取得证据材料,程序违规影响查处的合法性,可能导致行政诉讼。 (三)审理环节风险防范点。一是拟处理、处罚对象不当,错误认定被处理、处罚对象,可能导致行政诉讼。二是未能实行案件审理的回避,未能按规定听取申辩和举行听证,影响案件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三是未能按有关规定告知有关事项,影响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四是未按规定审查证据、查明事实,造成税务处理(罚)决定的败诉或变更;适用法律依据错误,造成税务处理(罚)决定的败诉或变更;对案件的处理、处罚不当,造成税务处理(罚)决定的败诉或变更。五是对达到标准的涉税案件未提交县(市、区)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对达到标准的涉税犯罪案件未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导致行政不作为,引发失职渎职行为。 (四)执行环节风险防范点。一是未送达或未及时送达税务法律文书,未开具扣押清单、收据或者未依法送达扣押决定,导致税款流失或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二是未经县(区)局局长签批擅自对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措施,导致程序违规引起诉讼。三是未按规定行使税收优先权,遗失、损坏或擅自处理扣押物品,导致税款流失。四是对未经责令限期改正、超过法定范围、幅度或者有其他不符

纳税评估工作总结纳税评估管理办法2020

纳税评估工作总结纳税评估管理办法2020 纳税评估工作总结纳税评估管理办法2020年纳税评估工作总结纳税评估管理办法2020年总结一纳税评估工作总结20年,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收入任务,我局从"税企同舟、共保增长、共谋发展"这一主基调出发,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查、以评促收"的工作要求,通过日常评估、专项评估,推磨评估,交叉评估等方式,着力突出地税机关的服务职能,促进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实现税收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全年各类评估活动共评估企业5186户,评估税款4.41亿元。现将全年纳税评估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税源实时控管,组织开展日常评估,坚持将纳税评估与日常征管相结合,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相适应,紧紧依托省级数据大集中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借助综合治税信息交换平台,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多方收集、掌握纳税人的动态税收信息,在纳税申报期结束后,及时对纳税人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核实,把日常申报中连续零申报、常年微利、长亏不倒等异常纳税人纳入日常评估的重点对象,找寻疑点,发现问题,从而将日常评估与税源管理、税收征管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税源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20年全局日常评估共评估4980户,其中定性为正常符合性结论的企业2674户,差异符合性结论的企业2306户,全年评估税

款1.86亿元,加收滞纳税评估有问题率达到46.31,对税收年度贡献率超过2。 二、规范行业税收管理,组织开展园林绿化专项评估。 针对园林绿化企业和市政发包工程项目税收征管相对弱化等问题,确定了5种类型的17户园林绿化企业作为评估解剖的对象,组织各县市征管骨干进行了解剖式评估与调查,通过对确定的评估对象仔细分析、重点解剖,发现该类企业普遍存在瞒报收入、延期申报收入、适用税率混乱、成本支出混乱、成本结转不实等问题。共评估、查补税款1111.79万元,为强化园林绿化企业的税收征管探索了指导性路径。针对解剖中发现的问题,从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源头发包方入手,以结算工程款票据使用情况的核查为突破口,对8家市政建设工程的发包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大量以行政事业收据、收款收据代替发票结算市政工程款现象,造成巨额税款未能及时入库;发现未开具正式发票结算的工程款合计8亿元,加上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发包单位自身存在的应税项目未申报税款,涉及地方税收共计4059.51万元。 三、降低企业税收风险,组织开展重点税源专项评估。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重点税源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局转发文件精神,组织各单位对确定为专项评估对象的企业开展评估。此次评估以税务总局从重点税源预警系统中筛选出的20年上半年税收风险指数较高和零纳税企业表格中涉及扬州的5户企业,以及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

风险防控事项之四 纳税评估

风险防控事项之四纳税评估实体化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利用获取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下同)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价,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税收管理行为。 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加强税收风险管理、辅导纳税人自我纠错、促进纳税遵从的重要手段。纳税评估实体化是税源管理体制的重要突破,是税源管理工作中承担着和日常管理、税务稽查同等序列的专业化管理制度。 一、纳税评估的纳税评估内容 纳税评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宏观税收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结果以及相关数据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筛选评估对象;对所筛选出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为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等。 二、调整前业务流程描述 (一)业务描述 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税源管理部门组织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税收管理员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

性做出初步判断后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并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二)业务流程 纳税评估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 1、纳税评估对象的确定与任务下达。由税源管理部门的税收管理员根据税源监控分析状况,对申报收入与企业经营规模不匹配的企业、常年亏损仍持续经营的企业、纳税状况与外在形象差距较大的企业确定纳税评估案源,经领导审批后下达纳税评估任务。 2、纳税评估的实施。纳税评估任务下达后,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案头分析,结合纳税申报资料对纳税评估对象的专题事项的调查了解,生成疑点指标及纳税评估分析报告。 3、纳税评估约谈。税收管理员通过约谈向评估对象告知对其纳税评估状况发现的疑点,并建议纳税人进行举证或进行自我纠错。 4、纳税人进行约谈举证。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在税务约谈中告知的纳税疑点,就能够做出的合理解释的部分,进行举证并作出合理解释。 5、纳税人进行自我纠错。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在税务约谈中告知的纳税疑点和税务机关约定的期限,组织实施纳税自查或委托第三方对自己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等自我纠错措施,自查结束后,根据自查发现的问题,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补充纳税申报

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依据搜集或采集大量有关纳税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一项管理工作。从纳税评估在征管流程中所处地位来讲,纳税评估是介于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实现对纳税人整体、实时的控管,以促进纳税人的真实申报和提高税收监控管理水平。本文拟就对目前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认识及对策建议作一商榷。 一、纳税评估定义的确定不明晰 对纳税评估的定性以及职责的划分,目前包括《征管法》和《实施细则》在内的有关涉税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国家税务总局和青岛市国税局所表述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一)定义上的区别。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第二条,对纳税评估是这样表述的“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在《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纳税评估是这样表述的:“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纳税风险预警服务,掌握和分析税源变化状况,明确征管方向和重点乃至确定稽查对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现税源监控的中心环节和重要手段”。 (二)职责上的区别。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0号)第八条 ,对管理员纳税评估工作职责是这样规定的“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在《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管理员纳税评估工作职责是这样规定的“评估监控岗主要负责纳税评估、票表稽核、发票协查及户籍信息监控分析工作。评估监控岗应每周查阅综合征管软件中分管纳税人的有关开业、变更、注销等信息。对分管监控行业新增纳税人,登记台帐,确定企业法人代表、办税人员的通讯方式,并将本人和所在部门的通讯方式提供给办税人员。”第十二条还规定“评估监控岗负责对“失踪户”的实地查找。对催报过程中联系不上的纳税人,根据《工作单》的安排一周内由两名以上(含两名)管理员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实地核实,填写《工作底稿》。实地查找不到的,制作《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统一转有关部门处理。” 从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与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对纳税评估岗的工作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