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药理学课件肾上腺素能药物

6.药理学课件肾上腺素能药物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潘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杨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抗肾上腺素能药

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 A.N1受体阻断药 B.β受体组断药 C.N2受体阻断药 D.M受体阻断药 E.α受体阻断药 2.下列属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是: A.新斯的明 B.酚妥拉明 C.酚苄明 D.甲氧明 E.妥拉苏林 3.下列届竞争性。受体阻断药是: A.间羟胺 B.酚妥拉明 C.酚节明 D.甲氧明 E.新斯的明 4.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是: A.美托洛尔 B.阿替洛尔 C.拉贝洛尔 D.普萘洛尔 E.哌唑嗪 5.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 A.拉贝洛尔 B.酚苄明 C.普荼洛尔 D.美托洛尔 E.唾吗洛尔 6.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妥拉苏林 D.酚苄明 D.普萘洛尔 E.哌唑嗪 7.普萘洛尔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可引起: A.心收缩力增强 B.心率加快 C.外周血管舒张

D.传导加快 E.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8.具有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的药物是: A.酚苄明 B.美托洛尔 C.普萘洛尔 D.拉贝洛尔 E.酚里拉明 9.普萘洛尔不具有的作用是: A.抑制肾素分泌 B.呼吸道阻力增大 C.抑制脂肪分解 D.增加糖原分解 E.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 10.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 A.增加肾素分泌 B.增加糖原分解 C.增加心肌耗氧量 D.房室传导加快 E.外周血管收缩和阻力增加 11.具有降眼内压的β受体阻断药是: A.美托洛尔 B.阿替洛尔 C.普萘洛尔 D.噻吗洛尔 E.拉贝洛尔 12.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是: A.拉贝洛尔 B.普萘洛尔 C.哌唑嗪 D.吲哚洛尔 E.理吗洛尔 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阻断β1和β2受体,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B.阻断β1和β2受体,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C.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断强.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D.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断强,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E.对α和β受体都有阻断作用 13.吲哚洛尔可: 14.拉贝洛尔可: 15.美托洛尔可: 16.噻吗洛尔可: 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

药理学 抗菌药

第三十六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 2.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3.杀菌药指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且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4.耐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5.MIC最低抑菌浓度,指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成的最低浓度。MIC用以 反映药物的抗菌活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6.PAE即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短暂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MIC或药物全部排泄后,仍然对细菌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时,应注意▁▁、▁▁和▁▁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抗菌药物、机体、病原微生物) 2、交叉耐药性指细菌对▁▁▁▁产生耐药性后,对▁▁▁▁也产生耐药性。 (某一药物、其他药物) 三、单选题 1、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D)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2、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3、最小抑菌浓度指:(E) A、体内抗菌实验中,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浓度 B、体外抗菌实验中,能杀死供试细菌的最低浓度 C、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外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D、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内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E、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4、化学治疗指:(E) A、仅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B、仅对恶性肿瘤所采用的药物治疗 C、仅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D、仅对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E、指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对恶性肿瘤采用的药物治疗 四、多选题 1、细菌加强主动流出系统外排而致耐药的抗菌药物有:(ABCDE)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E、β-内酰胺类 2、细菌产生灭活酶破坏的药物是:(ABC)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大环内酯类 E、四环素类 3、抗菌机制属于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ABCD)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E、青霉素类 4、抗菌机制属于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的抗菌药物有:(ABCDE)

实验心理学课件

绪论实验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使用生理学、物理学和数学方法运用在心理学研究之中,使心理学走上了实验研究的科学之路。 ?一些哲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和冯特等人率先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些感觉和知觉范围内的问题,他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形成。 ?冯特奠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基础之后,众多后来者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展出了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流派。 一、实验心理学的形成 ?(一)韦伯 ?韦伯(1795-1878)是德国解剖家、生理学家,感觉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1795年6月24日生于萨克森的维登堡,1815年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任该校医学院讲师,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力教授,1821年任教授。主要从事血液循环和感觉,特别是触觉的研究工作。代表著作有:《论触觉》(1834)、《触觉与一般感觉》(1846)等。 ?韦伯对心理学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用实验系统证明了两点阈限的概念,二是发现了韦伯率。?韦伯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了两点阈限 ?阈限概念本来是赫尔巴特提出的,但是缺乏实验的根据。韦伯先用圆规的一个尖端同两个尖端交错着接触被试的各部分皮肤,然后一点点扩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在不用视觉的情况下,让他把从一点到两点的距离感觉报告出来。韦伯把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称为两点阈限。这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至今仍在广泛的应用。 ?韦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阈限定律即韦伯率 ?韦伯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异,确定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异与标准之比是一个常数。后来又推广到研究皮肤表面的两点阈,线的长度和音的高低,发现它们的比值也是一个常数。据此,韦伯于1834年提出了韦伯率,即差别阈限的定律。 ?刚能察觉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得增量和原来刺激值的比是一个常数。韦伯率用数学公式表示:△I / I = K ?(I : 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I :代表刚能一起感觉的刺激曾量,亦即差别阈限 K :代表常数) ?韦伯既打破了对阈限的哲学思辨,又超越了对感觉现象用经验检验的局限,在心理学史上他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用数学公式表示出人的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心理学的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率。这样,韦伯不就不仅把赫尔巴特的理论设想变为科学事实,而且为开创心理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立下了功绩。 ?(二)费希纳 ?费希纳(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 ?费希纳接受过物理学和数学的训练,他感觉到,当刺激的强度增大时,它应该要求更大的差别(绝对值上的差别)来产生一定大小的感觉增大。从数学上来说,刺激在长度上的几何增大会导致感觉的算术增大。 ?例如:按照传递到耳朵上的能量,一阵雷声的响声比日常谈话的声音要响好多倍;按分贝——分贝是指人耳能够分辨的最小响度差别——来说,它只是响两倍而已。 ?为了表达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之间的关系,费希纳从数学上转变了韦伯定律,重新加以调整然后写出来:S=klogR ?费希纳拼命要把这份荣誉还给他以前的老师,因此,他把这个公式称作韦伯定律——是他本人给韦伯的公式和他自己的公式命名的——可是,后来的心理学家按照这些公式各自的归属把修改后的公式叫做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余下的9年花在辛苦的实验工作当中,收集着大量能够确证这个定律的数据。他不知

药理学练习题-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E A.N1受体阻断药 B.β受体组断药 C.N2受体阻断药 D.M受体阻断药 E.α受体阻断药 2.下列属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是:C A.新斯的明 B.酚妥拉明 C.酚苄明 D.甲氧明 E.妥拉苏林 3.下列届竞争性。受体阻断药是:B A.间羟胺 B.酚妥拉明 C.酚节明 D.甲氧明 E.新斯的明 4.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是;D A.美托洛尔 B.阿替洛尔 C.拉贝洛尔 D.普萘洛尔 E.哌唑嗪 5.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B A.拉贝洛尔 B.酚苄明 C.普荼洛尔 D.美托洛尔 E.唾吗洛尔 6.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D A.酚妥拉明 B.妥拉苏林 D.酚苄明 D.普萘洛尔 E.哌唑嗪 7.普萘洛尔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可引起:E A.心收缩力增强

B.心率加快 C.外周血管舒张 D.传导加快 E.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8.具有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的药物是:E A.酚苄明 B.美托洛尔 C.普萘洛尔 D.拉贝洛尔 E.酚里拉明 9.普萘洛尔不具有的作用是:D A.抑制肾素分泌 B.呼吸道阻力增大 C.抑制脂肪分解 D.增加糖原分解 E.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 10.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E A.增加肾素分泌 B.增加糖原分解 C.增加心肌耗氧量 D.房室传导加快 E.外周血管收缩和阻力增加 11.具有降眼内压的β受体阻断药是:D A.美托洛尔 B.阿替洛尔 C.普萘洛尔 D.噻吗洛尔 E.拉贝洛尔 12.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是:C A.拉贝洛尔 B.普萘洛尔 C.哌唑嗪 D.吲哚洛尔 E.理吗洛尔 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阻断β1和β2受体,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B.阻断β1和β2受体,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C.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断强.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D.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断强,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E.对α和β受体都有阻断作用 13.吲哚洛尔可:A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药物:影响细胞生物学过程,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动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药效学:研究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禁忌症,适应症等。 5.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6.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7.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对疾病有防治效果的作用。 8.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的药物反应。 9.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0.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使机体内药量达到最小中毒量以上时出现的反应。11变态反应:是机体对药物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12.继发效应(继发性反应):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1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14.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病人对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15.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ligand)结合,并能传递生物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生物大分子,多为蛋白质、核酸等。 16.向下调节(又称不应性或衰减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激动剂后,使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17.向上调节(又称上增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拮抗剂后,使受体数目增多或亲和力增强。 18.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19.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20.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21.拮抗剂(部分激动剂):对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能阻断激动剂作用的药物) 22.储备受体:有些药物只占领部分受体,就能引起最大效应,剩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 23.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可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其药理效应强弱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 24.非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虽不争夺相同受体,但会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的浓度,也不能达到激动剂单独使用时的最大效应。 25.量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可用数或量的分级来表示。如:心率、血压、尿量、血糖浓度等。 26.质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只能用阴性或阳性来表示。 27.强度(效价):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剂量与效价成反比。 28.效能:指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此时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强。 ?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生有效的作用所需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中毒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所需的剂量。 29.治疗指数(TI):TI=LD50/ED50。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此数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间距离越大,越安全。 30.安全指数(SI):LD5/ED95的比值。 31.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