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和现场违规照片
- 格式:pptx
- 大小:9.57 MB
- 文档页数:28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案例1 某水电站“7·22”高处坠落事故一、事故等级:较大事故(高处坠落)二、损失概况: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三、事故经过2011年7月22日08:40左右,某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协作单位的外协队伍王某、李某、杨某三人在进水口5#检修闸门槽801.3米高程清理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上浮渣和施工垃圾过程中,未按规定系好安全绳,违规切割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钢板,导致防护平台一块钢板坍塌坠落,三名作业人员随安全防护平台钢板一同坠落到高程736m进水口底板,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经120救护医生确诊,三人均已死亡。
四、应急救援1事故发生后,作业队现场负责人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组织将三名高处坠落人员抬上救援车辆,送往医院抢救。
2建管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并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上级公司及市安监局报告了事故的初步情况,积极开展事故应急和善后处置,全力做好死亡人员善后处置和亲属的安抚工作。
3 进水口工程全面停工整顿,并在全工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五、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1事故当事人违规切割金属结构安全防护平台钢板,导致防护平台承载力降低失稳坠落;1.2事故当事人违章作业,未采取防坠措施进行高空作业;1.3防护平台上堆有大量建筑垃圾,作业人员在平台上施工时加大平台荷载,导致防护平台超荷载垮塌,作业人员随平台一起坠落死亡。
2间接原因2.1施工单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布置工作任务和施工前未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未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较差,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指挥工人冒险作业,违章作业问题突出。
2.3现场安全监管不力,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行为;2.4监理单位安全监督不到位,未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交底,现场安全巡视检查缺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未认真履行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查职责。
「警示」血的教训!14起事故案例分析,安全人必看14起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米),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某年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米),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险丧命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
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三、安全意识淡薄擅进烟道坠落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道,从无防护设施的烟道竖井坠落死亡。
附件1典型人身伤亡事故案例一、行调车部分案例1:溜放调车作业违反制度造成人身重伤车辆伤害事故1.问题概况:1980年3月7日3:40分,蓟县站调车机溜放作业,调车员高速度跑行中提钩,被渡线绊倒后,甩入车档,造成双足及左手截肢。
2.原因分析:违反《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第三十四条之规定,造成问题的发生。
3.吸取的教训(1)加强对《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及《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的学习,考试不及格,不准上岗。
(2)作业中严格落实有关规定,严禁溜放作业时随行跑步提钩,以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案例2:调车作业中精神不集中造成人身重伤事故1.问题概况:1980年9月29日20:35分,军粮城站2524次调车作业,连接员上车时登空,右脚被车辆碾伤,造成右小腿截肢。
2.原因分析:作业中精神不集中,制度不落实。
违反《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第三十二条之规定,造成问题的发生。
3.吸取的教训(1)严格落实《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及《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的有关规定,作业中要精神集中,抓牢蹬稳。
(2)段及车间对人身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考核,班组成员间开展好互控,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案例3:违章作业造成人身重伤车辆伤害事故1.问题概况:1989年6月4日11:30分,军粮城站连接员调车作业中,站在散装货物上显示信号,滑倒摔伤,送医院抢救,左下肢截肢。
2.原因分析:作业中制度不落实,违反《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第三十七条之规定,造成问题的发生。
3.吸取的教训(1)加强对《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及《车务安全技术细则》的学习,开展好班前预想。
(2)车间对人身安全制度落实情况重点考核,班组成员之间开展好互控,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案例4:违章作业造成人身重伤事故1.问题概况:1991年4月12日0:15分,德州站丙二调学习连接员别腿上车登空失手,掉入车档,将左腿轧断。
2.原因分析:作业中制度不落实,师傅监护不到位。
违反《车务安全技术细则》及《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造成问题的发生。
内部使用通信工程施工现场违规案例汇编(第一期)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前 言2009年起,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在全省推行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双指引”制度,广大工程建设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的警示、管控,安全风险意识大幅提升,工程安全防范措施有了长足的改进。
2010年起,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工程质量、安全规范管理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工程服务人员在依法服务、规范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虽然全省工程建设人员整体安全风险意识、依法规范建设的意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部分一线工程人员或没有提升思想认识,或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或还没有将思想认识转换为规范的行为。
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有的人在操作规范方面缺乏培训、没有认识;有的人自持经验丰富、漠视规范要求;有的人受环境影响、认识错位。
因此,在工程施工现场,目前仍然大量存在违规操作或违规行为。
其中部分违规行为属于常见的通病,部分人员已表现为习惯性违规。
这类常见的、习惯性的违规行为,实际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大量的安全事故案例证明,生产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都是这类常见的、习惯性的违规行为。
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制止、纠偏,长此以往必然会发生工程安全事故。
为制止这类违规行为,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24号令),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规定凡发现违反禁令者,将被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违反禁令的人员给予经济处分和行政处分,直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在2011年也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至最基层”。
2011年二季度,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广东省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在工程建设领域全省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飞行式检查”制度,旨在经常性地暴露违规行为、推动尽快全面地制止违规行为,消除工程建设安全隐患。